| 
                         【第41冊】論疏部二  | 
 |||
| 1821_001 | 俱舍論記卷第一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02 | 俱舍論記卷第二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03 | 俱舍論記卷第三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04 | 俱舍論記卷第四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05 | 俱舍論記卷第五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06 | 俱舍論記卷第六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07 | 俱舍論記卷第七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08 | 俱舍論記卷第八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09 | 俱舍論記卷第九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0 | 俱舍論記卷第十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1 | 俱舍論記卷第十一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2 | 俱舍論記卷第十二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3 | 俱舍論記卷第十三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4 | 俱舍論記卷第十四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5 | 俱舍論記卷第十五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6 | 俱舍論記卷第十六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7 | 俱舍論記卷第十七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8 | 俱舍論記卷第十八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19 | 俱舍論記卷第十九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0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1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一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2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二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3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三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4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四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5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五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6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六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7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七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8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八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29 |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九 | 唐 普光述 | |
| 1821_030 | 俱舍論記卷第三十 | 唐 普光述 | |
| 1822_001 | 俱舍論疏卷第一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02 | 俱舍論疏卷第二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03 | 俱舍論疏卷第三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04 | 俱舍論疏卷第四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05 | 俱舍論疏卷第五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06 | 俱舍論疏卷第六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07 | 俱舍論疏卷第七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08 | 俱舍論疏卷第八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09 | 俱舍論疏卷第九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0 | 俱舍論疏卷第十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1 | 俱舍論疏卷第十一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2 | 俱舍論疏卷第十二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3 | 俱舍論疏卷第十三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4 | 俱舍論疏卷第十四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5 | 俱舍論疏卷第十五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6 | 俱舍論疏卷第十六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7 | 俱舍論疏卷第十七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8 | 俱舍論疏卷第十八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19 | 俱舍論疏卷第十九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0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1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一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2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二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3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三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4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四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5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五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6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六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7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七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8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八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29 |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九 | 唐 法寶撰 | |
| 1822_030 | 俱舍論疏卷第三十 | 唐 法寶撰 | |
| 1823_001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一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02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03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三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04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四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05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五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06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六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07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七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08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八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09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九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0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1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一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2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二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3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三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4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四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5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五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6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六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7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七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8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八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19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九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0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1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一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2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二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3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三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4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四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5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五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6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六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7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七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8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八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29 |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九 | 唐 圓暉述 | |
| 1823_030 | 俱舍論頌疏論本卷第三十 | 唐 圓暉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