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72n1435_p0316c06
  2 X72n1435_p0316c07
無異禪師廣錄卷第二十一 3 X72n1435_p0316c08
  4 X72n1435_p0316c09
    住博山法孫 弘瀚 彙編 5 X72n1435_p0316c10
    首座法孫 弘裕 同集 6 X72n1435_p0316c11
  宗教答響一 7 X72n1435_p0316c12
   參悟品第一 8 X72n1435_p0316c13
劉胤平弘昉太史問。宗教二門是一是二。今云。參悟 9 X72n1435_p0316c14
是第一義。一切教乘。可盡廢耶。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10 X72n1435_p0316c15
有不疑者。作何開發。終不悟者。作何究竟。又復一種 11 X72n1435_p0316c16
熟讀公案。謬認當機。此云證否。更復教中多明了者。 12 X72n1435_p0316c17
此於悟門。為有差別。為無差別。 13 X72n1435_p0316c18
師云。釋迦大師坐道場四十九載。末後拈花示眾。故 14 X72n1435_p0316c19
有教外別傳之旨。果教外別有傳乎。宗乃教之綱。教 15 X72n1435_p0316c20
乃宗之目。舉一綱則眾目張。祗知理目。而不識其綱 16 X72n1435_p0316c21
者。是不知宗教之道合一之旨。所謂岐路中。又有岐 17 X72n1435_p0316c22
路也。肯就岐路。徑循其綱者。諸教中皆有宗旨。得其 18 X72n1435_p0316c23
旨。則一言一字。皆最上之機。如不識其旨。泥於文字。 19 X72n1435_p0316c24
則宗亦教矣。 20 X72n1435_p0317a01
華嚴經云。如日當空照。童稚閉其目。自言何不睹。多 21 X72n1435_p0317a02
聞亦如是。又云。如貧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法華經云。 22 X72n1435_p0317a03
棄捨所習誦。廢忘不通利。貪著於名利。多遊族姓家。 23 X72n1435_p0317a04
楞嚴經云。縱能宣說十二部經。不如一日脩無漏業。 24 X72n1435_p0317a05
圓覺經云。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將螢火 25 X72n1435_p0317a06
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此教自料揀。而不知宗者。在 26 X72n1435_p0317a07
人非在教也。良以教有千差。宗歸一致。教在博通文 27 X72n1435_p0317a08
義。宗貴直下真參。博通非一日之功。真參無頃刻之 28 X72n1435_p0317a09
間。非一日之功。尋其流也。無頃刻之間。得其源也。尋 29 X72n1435_p0317a10
流而得其源者有之。得源而棄其流者亦有之。此又 30 X72n1435_p0317a11
在人不在教也。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 31 X72n1435_p0317a12
又頌云。如世有良醫。以玅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 32 X72n1435_p0317a13
說惟心。既是以心為宗。當勘破文字。楞嚴經云。圓明 33 X72n1435_p0317a14
了知。不因心念。大凡地前眾生。日用中無非心念。如 34 X72n1435_p0317a15
不真參實究。其心念何能了之。動止思惟。莫非心念。 35 X72n1435_p0317a16
究竟堅固。終不得矣。是故當知。宗衍於教。一而二也。 36 X72n1435_p0317a17
教歸於宗。二而一也。其真參實究捷經。名第一義。教 37 X72n1435_p0317a18
中具載。非廢教也。高峰大師云。無量玅法門。參禪第 38 X72n1435_p0317a19
一義。若真獅子兒。不入他群隊。法華未開口時。入無 39 X72n1435_p0317a20
量義定。無量義者。非第一而何。至舍利弗三請說法。 40 X72n1435_p0317a21
佛云。吾今為汝分別說法。文中云。一大事因緣。開示 41 X72n1435_p0317a22
悟入佛之知見。本文翻案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 42 X72n1435_p0317a23
能解。即此非思量九箇字。作麼生領會。若不真參實 43 X72n1435_p0317a24
究。是謂入海算沙。非究竟也。繇此觀之。教不可廢。要 44 X72n1435_p0317b01
在得其綱領。果得其綱領。教則為指。為筏。為導引。為 45 X72n1435_p0317b02
開闢。為助緣。又安可廢乎。 46 X72n1435_p0317b03
又謂。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有不疑者。作何開發。若果 47 X72n1435_p0317b04
為生死心切者。安得不疑。如不疑。是生死心不切耳。 48 X72n1435_p0317b05
如云一口氣不來。畢竟向甚麼處去。不究心時。被善 49 X72n1435_p0317b06
惡業牽引去。既不隨善惡業牽引。畢竟向甚麼處去。 50 X72n1435_p0317b07
既不知去處。安得不疑。如不疑者。是不堪共語人。又 51 X72n1435_p0317b08
何必別求開發耶。若果發真疑者。縱不悟。站定腳跟。 52 X72n1435_p0317b09
不起第二念。此即成佛作祖底基本。如別求究竟。即 53 X72n1435_p0317b10
非究竟也。熟讀公案。謬認當機者。千聖出頭。救渠不 54 X72n1435_p0317b11
得。安敢曰證。譬如平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非細事 55 X72n1435_p0317b12
也。近時妄稱知識者。行棒行喝。入門便打。入門便罵。 56 X72n1435_p0317b13
不論初心晚進。妄立箇門庭。皆是竊號之徒。鼓動學 57 X72n1435_p0317b14
者一片識心。妄興問答。豎指擎拳。翻筋斗踢飛腳。大 58 X72n1435_p0317b15
似弄傀儡相似。使旁觀者相襲成風。殊不知。古之所 59 X72n1435_p0317b16
是。今之所非。將來鑊湯爐炭。決定少他不得。是謂之 60 X72n1435_p0317b17
善因惡果。良可痛歟。若於教中多明了者。與悟門中。 61 X72n1435_p0317b18
較其優劣。實霄壞也。雖不能與悟門較其優劣。而代 62 X72n1435_p0317b19
佛揚化。非世間功德之可比。書寫讀誦。尚不可思議。 63 X72n1435_p0317b20
況說法乎。此皆詣實之語。學者可善而擇之。 64 X72n1435_p0317b21
   淨土品第二 65 X72n1435_p0317b22
問。念佛參禪。近分二幟。能兼修否。既云念佛。恐以觀 66 X72n1435_p0317b23
門。為第一義。臨終往生。作何指引。念時修觀。作何攝 67 X72n1435_p0317b24
受。 68 X72n1435_p0317c01
師云。禪淨無二也。而機自二。初進者。似不可會通。當 69 X72n1435_p0317c02
求一門深入。如上帝都也。維揚至東兗亦到也。荊楚 70 X72n1435_p0317c03
至中州亦到也。豈以維揚會荊楚。為一道乎。若尋維 71 X72n1435_p0317c04
揚而會通荊楚。尋荊楚而會通維揚。豈但不能會通。 72 X72n1435_p0317c05
余恐頭白齒黃。終滯於維揚荊楚。而不能到帝都也。 73 X72n1435_p0317c06
是故求一門深入。不可滯祖師權語。又不可滯抑揚 74 X72n1435_p0317c07
之說也。如永明料揀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無 75 X72n1435_p0317c08
禪有淨土。十人九得度。此多於淨土。非多於淨土。是 76 X72n1435_p0317c09
揚教也。是適機也。永明意總不在此。若以此見永明。 77 X72n1435_p0317c10
是謂之癡人面前不得說夢。是謂之邏贓人喫棒也。 78 X72n1435_p0317c11
祖師亦云。佛之一字。吾不喜聞。又云。念佛一聲三日 79 X72n1435_p0317c12
﹝泳-永+敕﹞口。祖師意總不在此。若以此見祖師。是謂之癡人 80 X72n1435_p0317c13
面前不得說夢。是謂之邏贓人喫棒也。然禪淨二門。 81 X72n1435_p0317c14
非別立標幟。求一門深入者。似不得不二也。如會通 82 X72n1435_p0317c15
之說。亦權語耳。果發明大理。不妨念佛。世緣尚不礙 83 X72n1435_p0317c16
道。況念佛乎。濁界尚不礙生。況樂邦乎。如專意淨土。 84 X72n1435_p0317c17
當發大心。其大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者不為自求 85 X72n1435_p0317c18
故。不為一人得生淨土故。不為一人得成佛道故。如 86 X72n1435_p0317c19
上品上生章云。一者至誠心。起信論云直心。直心者 87 X72n1435_p0317c20
無委曲故。欲生淨土。萬牛而不可挽也。北宗云。直心 88 X72n1435_p0317c21
真實。菩提道場。又云。至誠為入道基本。六祖亦云。行 89 X72n1435_p0317c22
直不用參禪。亦此意也。二者深心。謂心與境冥。境與 90 X72n1435_p0317c23
神會。惟心惟境。而互攝互融。故云無邊剎海自他不 91 X72n1435_p0317c24
隔於毫端。故知十萬億剎之外。不出一心。果心外別 92 X72n1435_p0318a01
有淨土耶。然行人念佛。正當發願往生。不可執目前 93 X72n1435_p0318a02
淨土。大方之家。安可滯一隅。謂之心淨土淨。正所謂 94 X72n1435_p0318a03
棄大海認浮漚為全潮者。不亦迷乎。雲棲師翁云。執 95 X72n1435_p0318a04
事而背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背事。比貧士 96 X72n1435_p0318a05
獲豪家之券。據此則多於事土。而略於理土。蒙童讀 97 X72n1435_p0318a06
書。雖不解義。而終有開曉之時。貧士獲﹝券-刀+力﹞。縱堆積如 98 X72n1435_p0318a07
山。終無管業之理。果將一句彌陀。念教不念自念。究 99 X72n1435_p0318a08
竟到一心不亂。則惟心之理。不言可喻。又何妨發願 100 X72n1435_p0318a09
往生乎。淨土訣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斯達惟 101 X72n1435_p0318a10
心之境。終日生而不妨無生。終日無生而不妨往生 102 X72n1435_p0318a11
也。又何況念空真念。生徹無生乎。 103 X72n1435_p0318a12
夫觀門者。亦淨土一義耳。據彌陀一經。祇教一心不 104 X72n1435_p0318a13
亂專持名號。雖言西方種種玅境。未明示其觀相也。 105 X72n1435_p0318a14
無量壽經出十六種觀門。首曰日輪懸鼓。乃至佛菩 106 X72n1435_p0318a15
薩。寶池樓閣。及花開九品。總雜等觀。則隨脩一觀。即 107 X72n1435_p0318a16
得往生也。惟楞嚴經大勢菩薩云。憶佛念佛。現前當 108 X72n1435_p0318a17
來必定見佛。憶者觀也。此觀念相繼。自得心開。不待 109 X72n1435_p0318a18
往生。又不妨往生。亦攝念佛者往生。斯菩薩化儀。為 110 X72n1435_p0318a19
彌陀輔弼。自利利他。不妨兼舉也。此淨土一門。仗果 111 X72n1435_p0318a20
位中佛發大弘誓。廣攝念佛行人。比於諸法門中。似 112 X72n1435_p0318a21
省力也。如單提一句彌陀。當以信行願為資糧。信者 113 X72n1435_p0318a22
信自心有成佛底種子。信有彌陀可見。信有淨土可 114 X72n1435_p0318a23
生。信我念佛將來畢竟見佛。畢竟成佛。更無疑慮也。 115 X72n1435_p0318a24
行者念念無間。如人行路。直至到家乃可。願者願生 116 X72n1435_p0318b01
淨土。將我念佛功德。發願回向大地眾生。同生淨土。 117 X72n1435_p0318b02
同成佛道。斯亦菩提之心。比為已生者。日劫相倍也。 118 X72n1435_p0318b03
祇念佛決得往生。況有果位中佛接引攝受耶。 119 X72n1435_p0318b04
   止觀品第三 120 X72n1435_p0318b05
問。止觀二義。諸書備具。惟種種法繁漫難脩。有一二 121 X72n1435_p0318b06
門。當總持否。即如觀持準提咒者。觀鏡觀像。觀諸梵 122 X72n1435_p0318b07
字。法更繁衍。以何為的。其不知者。誤認假相。不宜攝 123 X72n1435_p0318b08
觀。是耶非耶。 124 X72n1435_p0318b09
師云。惡世有情。生無慧目。從無始已來。根本煩惱俱 125 X72n1435_p0318b10
生無明。從劫至劫。不能暫捨。其不思議熏。不思議變。 126 X72n1435_p0318b11
業轉現識。發六麤境。招因帶果。吸引眾生。輪迴世間。 127 X72n1435_p0318b12
生死相續。無有窮已。所以諸佛世尊。以大慈故。緣於 128 X72n1435_p0318b13
眾生。以大悲故。救於眾生。險惡道中。為衛護。為導師。 129 X72n1435_p0318b14
苦海岸邊。為援引。為舟筏。於黑暗長夜。為炬。為明。於 130 X72n1435_p0318b15
怠隋深坑。為警。為策。說濁邊之過患。示淨界之莊嚴。 131 X72n1435_p0318b16
演無量之法門。開三觀之玅旨。單複圓脩。隨機利鈍。 132 X72n1435_p0318b17
但從一門深入。如登彌勒樓閣。諸門頓開。此止觀一 133 X72n1435_p0318b18
法。是不可思議之要徑也。智者大師云。止者乃伏結 134 X72n1435_p0318b19
之初門。觀者是斷惑之至要。止者則愛養心識之善 135 X72n1435_p0318b20
資。觀者策發神解之玅術。止則禪定之勝因。觀是智 136 X72n1435_p0318b21
慧之繇藉。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以此則知。 137 X72n1435_p0318b22
不脩止觀法。無以成。自尚不利。云何利他。又當知。止 138 X72n1435_p0318b23
觀攝一大藏教。一大藏教不出止觀二法。若人精修 139 X72n1435_p0318b24
止觀。可謂尋流而得其源也。若修止觀者。第一要三 140 X72n1435_p0318c01
歸五戒。如增受菩薩戒者。其法最易成就。名上品行 141 X72n1435_p0318c02
人也。第二要持戒清淨。無諸毀犯。第三要明信因果。 142 X72n1435_p0318c03
熟爛教乘。第四要懺悔已作眾惡。不更覆藏。第五要 143 X72n1435_p0318c04
發菩提心。永無退轉。志求大乘。欲度人故。更當訶慾 144 X72n1435_p0318c05
澄心。止緣入觀。又如智者大師云。方便行中。當具五 145 X72n1435_p0318c06
法。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故。欲得一切諸 146 X72n1435_p0318c07
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 147 X72n1435_p0318c08
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 148 X72n1435_p0318c09
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故。二者精進。堅持戒禁。 149 X72n1435_p0318c10
棄於五蓋。(五蓋者。一貪欲蓋。即貪毒。二 150 X72n1435_p0318c11
嗔蓋。即嗔毒。三睡眠。四疑。此二法即癡毒 151 X72n1435_p0318c11
。五掉悔。即是 152 X72n1435_p0318c11
等分攝。合為四分煩惱。具八萬四千惡法故) 153 X72n1435_p0318c12
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鑽 154 X72n1435_p0318c12
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道法。三者念。念世間 155 X72n1435_p0318c13
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 156 X72n1435_p0318c14
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 157 X72n1435_p0318c15
是為可貴。故名為念。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 158 X72n1435_p0318c16
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 159 X72n1435_p0318c17
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閒曠。 160 X72n1435_p0318c18
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161 X72n1435_p0318c19
五者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 162 X72n1435_p0318c20
可尊可貴。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 163 X72n1435_p0318c21
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 164 X72n1435_p0318c22
一心。據此則止觀定慧。無不開發也。又當觀諸法念 165 X72n1435_p0318c23
念不住。此名體真止。如上體真止。妄念不息。當返觀 166 X72n1435_p0318c24
所起之心。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 167 X72n1435_p0319a01
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 168 X72n1435_p0319a02
皆無。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無剎那任運 169 X72n1435_p0319a03
覺知念起。又觀此心念。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 170 X72n1435_p0319a04
對。故有識生。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 171 X72n1435_p0319a05
生。但是假立。生滅心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 172 X72n1435_p0319a06
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如更馳散。當以對治法治 173 X72n1435_p0319a07
之。如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嗔恚。界分別觀 174 X72n1435_p0319a08
對治著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此不分別也。二者 175 X72n1435_p0319a09
正觀。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 176 X72n1435_p0319a10
相。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能 177 X72n1435_p0319a11
所雙泯。斯即還源。此據智者小止觀。略引之。倘遍修 178 X72n1435_p0319a12
者。當看全文。更有摩訶止觀。具載藏乘。此不繁引。如 179 X72n1435_p0319a13
三觀中隨修一觀。即攝諸觀。既攝諸觀。隨修一觀。即 180 X72n1435_p0319a14
名總持法門也。 181 X72n1435_p0319a15
如持準提咒者。當觀諸法無性。蘊界無我。法界理成。 182 X72n1435_p0319a16
渾成一大圓鏡智。又名一心。然後觀鏡。觀像。觀諸梵 183 X72n1435_p0319a17
字。如寶鏡當臺隨念隨現。似無繁衍。像現咒聲。如空 184 X72n1435_p0319a18
谷響。應此為的也。其不知者。誤認假相。當以前義導 185 X72n1435_p0319a19
之。如不攝觀。雖持曰事。不名入理。當深思之。倘欲深 186 X72n1435_p0319a20
入法性。如顯密圓通□法界觀法。又不可不以彼為 187 X72n1435_p0319a21
的據。華嚴經云。若有欲識佛境界。標也。當淨其意如 188 X72n1435_p0319a22
虛空。示也。遠離妄想及諸取。止也。令心所向皆無礙。 189 X72n1435_p0319a23
觀也。此四句。亦標示止觀之大綱也。 190 X72n1435_p0319a24
清涼大師疏云。聽許說中分二。一誡識勸修。淨意如 191 X72n1435_p0319b01
空。總以喻顯。下二句別顯。一離妄取。如彼淨空無雲 192 X72n1435_p0319b02
翳故。斯即真止。二觸境無滯。如彼淨空無障礙故。斯 193 X72n1435_p0319b03
即真觀。此觀不作意以照境。則所照無涯。此止體性 194 X72n1435_p0319b04
離而息妄。故諸取皆寂。斯則不拂不瑩。而自淨矣。無 195 X72n1435_p0319b05
淨之淨。則闇蹈佛境矣。此為心要。請後學思行。據清 196 X72n1435_p0319b06
涼深入止觀法要修行者。如體會斯意。大得便宜也。 197 X72n1435_p0319b07
   戒律品第四 198 X72n1435_p0319b08
問。念佛參禪。俱精戒律。諸如沙彌比丘等戒。斷不宜 199 X72n1435_p0319b09
犯。律有明條。至有在家諸優婆塞及優婆夷。發心持 200 X72n1435_p0319b10
戒。當受何品。恐於世緣不無干礙。作何通融。為廣示 201 X72n1435_p0319b11
義。 202 X72n1435_p0319b12
師云。識心熾盛。猶如奔馬。無暫停息。造諸惡業。遍法 203 X72n1435_p0319b13
界故。凡欲修行。翻前惡境。並起善心。其斷惡修善。以 204 X72n1435_p0319b14
戒為基本。若無戒律。一切善法。悉無以成。南山大師 205 X72n1435_p0319b15
云。戒德難思。冠超眾象。為五乘之軌道。實三寶之舟 206 X72n1435_p0319b16
航。禪定智慧。以戒為基。菩提涅槃。以戒為本。發趣萬 207 X72n1435_p0319b17
行。戒為宗主。戒為卻惡之前陣。戒為入道之初章。譬 208 X72n1435_p0319b18
如世間造樓閣相似。必先造其基址。若無基址。徒架 209 X72n1435_p0319b19
虛空。必不能成就也。 210 X72n1435_p0319b20
遺教經云。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如貧 211 X72n1435_p0319b21
人得寶。戒是正順解脫之本。若人能持淨戒。則諸善 212 X72n1435_p0319b22
功德。皆悉能生。是故修道者。當持淨戒。東坡云。禪律 213 X72n1435_p0319b23
並行。不相留礙。如念佛無戒。有慧無福。縱得為人。福 214 X72n1435_p0319b24
慧淺薄。輪迴諸有。亦未可知。參禪不持戒者。斯謂之 215 X72n1435_p0319c01
狂人。將持戒束身。藉以口實。以祖師門下破執之談。 216 X72n1435_p0319c02
都作箇實法會去。殊不知。洗缽水傾地。亦施主物。猶 217 X72n1435_p0319c03
為過犯。況其他乎。清涼大師九歲出家。十一歲背通 218 X72n1435_p0319c04
三歲。十四歲發明南宗大理。猶以十戒嚴身。六祖親 219 X72n1435_p0319c05
傳衣缽。亦登壇受戒。是故當深信戒法。疾得出世。華 220 X72n1435_p0319c06
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若不信戒。而得禪定。而明 221 X72n1435_p0319c07
佛理。無有是處。是知必發信心。乃能得戒。如得戒者。 222 X72n1435_p0319c08
世出世法。悉皆成就。故云莊嚴法身。戒為瓔珞。破除 223 X72n1435_p0319c09
熱惱。戒作清涼。戒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 224 X72n1435_p0319c10
塵菩薩眾。繇是成正覺。尼乾子經云。如來功德身。以 225 X72n1435_p0319c11
受戒為本。若不受戒。尚不能得疥癩野干之身。況功 226 X72n1435_p0319c12
德法身耶。然戒有多種。五戒八戒名近住解脫。又名 227 X72n1435_p0319c13
近事戒。為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受此二戒。以親近出 228 X72n1435_p0319c14
家二眾故。沙彌受十戒。為策進心行故。二百五十戒 229 X72n1435_p0319c15
名別相解脫。謂條相多故。若受此戒。但超小乘阿羅 230 X72n1435_p0319c16
漢果。不得常住佛性。廣化眾生。如菩薩三聚淨戒。若 231 X72n1435_p0319c17
受之者。報圓佛果。相好無邊。三達五眼。十力無畏。一 232 X72n1435_p0319c18
切功德。無不具足。斯戒具權實二門。以五戒八戒謂 233 X72n1435_p0319c19
之權。三聚淨戒謂之實。權無實而不名權。實無權而 234 X72n1435_p0319c20
不名實。如在家居士。初入門者。當以五戒導之。此五 235 X72n1435_p0319c21
戒者。在儒名五常。在釋名五戒。乃名別體同。故曰仁 236 X72n1435_p0319c22
者不殺。義者不盜。禮者不邪婬。信者不妄語。智者不 237 X72n1435_p0319c23
飲酒。佛言。五戒不持。人天路絕。宋儒云。天堂有君子 238 X72n1435_p0319c24
登。地獄有小人入。其君子小人。貴有常理。不在衣冠 239 X72n1435_p0320a01
也。如位執權衡秦檜李林甫之類。皆曰小人。販夫灶 240 X72n1435_p0320a02
婦果具常理。名曰君子。又不可執有常理。而不受五 241 X72n1435_p0320a03
戒。如不受五戒者。雖念佛參禪。止名白衣。不名法子。 242 X72n1435_p0320a04
若堅持五種淨戒。念佛一聲。則滅無量罪。參禪一日。 243 X72n1435_p0320a05
則開無量慧門也。又有一等。塵緣紛雜。婚嫁之間。未 244 X72n1435_p0320a06
能圓備於此五戒。似未能全持者。先以戒殺一戒。為 245 X72n1435_p0320a07
之初因。次以八關齋。為之增長。八關者。謂立春。春分。 246 X72n1435_p0320a08
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八 247 X72n1435_p0320a09
日精持八戒。五 248 X72n1435_p0320a09
戒外加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故往觀 249 X72n1435_p0320a10
聽。不坐高廣大床。此名八關。更加過午不食。謂之齋 250 X72n1435_p0320a11
也。以此植因。待世緣稍脫。必欲常持五戒。或增上菩 251 X72n1435_p0320a12
薩戒者。為之極善。念佛必超常寂光土。上品上生。或 252 X72n1435_p0320a13
頓悟自心。報圓佛果也。良以塵緣間隔。有在家出家。 253 X72n1435_p0320a14
要知了生死入佛乘。僧俗一致。何分別之有也。是故 254 X72n1435_p0320a15
當發大心。以期出世。幸勿以世緣。汩沒甘心下賤。宿 255 X72n1435_p0320a16
門外草菴也。大心者。必欲成就三聚淨戒故。三聚者。 256 X72n1435_p0320a17
一者誓斷一切惡。所謂婬殺盜妄。身口非為。一切過 257 X72n1435_p0320a18
失。皆悉止斷。因斷成功。名為斷德。將來果上證法身 258 X72n1435_p0320a19
佛。二者誓修一切善。所謂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習行 259 X72n1435_p0320a20
方便。無善不修。善繇智修。因善成功。名為智德。將來 260 X72n1435_p0320a21
果上證報身佛。三者誓度一切眾生。前之二願。是自 261 X72n1435_p0320a22
利行。今者普度含識。皆悉令得無上佛果菩提。是利 262 X72n1435_p0320a23
他行。以恩及物。名為恩德。將來果上證應身佛。又當 263 X72n1435_p0320a24
緣境發心。同虛空量故。心緣於境。境從心現。境即戒 264 X72n1435_p0320b01
體。體即戒因。以體起用。方發無作。到此則無持戒之 265 X72n1435_p0320b02
名。又安有犯。故云。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到此不持 266 X72n1435_p0320b03
不犯。非初學者所及。如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便 267 X72n1435_p0320b04
初心開發慧命。更為穩便也。 268 X72n1435_p0320b05
   布施品第五 269 X72n1435_p0320b06
問。布施一門為六度首。金剛經云。不住於相。此最勝 270 X72n1435_p0320b07
義。又復破除慳貪種子。或復不能隨心如願。廣作功 271 X72n1435_p0320b08
德。量力而行。非慳惜耶。 272 X72n1435_p0320b09
師云。觀心如幻。觀法亦然。四大假緣。無實主宰。身心 273 X72n1435_p0320b10
尚不我有。況身外乎。良以世人認定箇色身。堅著我 274 X72n1435_p0320b11
相。貪圖利樂。資養無明。長慳貪業。從劫至劫。不能暫 275 X72n1435_p0320b12
捨。縱其貪染。吸引眾生。墮於地獄。即此貪心本無休 276 X72n1435_p0320b13
止。故地獄有不息之機。因果歷然。深為可懼。若是智 277 X72n1435_p0320b14
者。肯以有限之身。造無窮之業耶。是故諸菩薩藉此 278 X72n1435_p0320b15
而行玅行。破眾生慳業。無有窮已。般若云。若菩薩住 279 X72n1435_p0320b16
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不住法 280 X72n1435_p0320b17
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故諸菩 281 X72n1435_p0320b18
薩。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無盡施。 282 X72n1435_p0320b19
無猒施。從劫至 283 X72n1435_p0320b19
劫。廣行玅行。圓滿菩提。內施者。捨頭目髓腦。如棄涕 284 X72n1435_p0320b20
唾。外施者。國城妻子。象馬七珍。內外施者。施上二種。 285 X72n1435_p0320b21
無所吝惜。無盡施者。施心不竭。無滿足故。無猒施者。 286 X72n1435_p0320b22
心無疲倦。常精進故。此菩薩達諸法性本來空寂。非 287 X72n1435_p0320b23
內非外。內外搜求。本無所有。內不見有能施之人。外 288 X72n1435_p0320b24
不見有所施之物。無施者。無受者。三輪體空。以此玅 289 X72n1435_p0320c01
慧而行布施。然後為一切有情。說諸玅法。利益眾生。 290 X72n1435_p0320c02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諸布施中。法布施最。華嚴十行 291 X72n1435_p0320c03
品中。功德林菩薩。說十種布施。文云。佛子。何等為菩 292 X72n1435_p0320c04
薩摩訶薩施藏。此菩薩行十種施。所謂分減施。竭盡 293 X72n1435_p0320c05
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 294 X72n1435_p0320c06
未來施。現在施。 295 X72n1435_p0320c06
究意施。分減施者。謂菩薩稟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 296 X72n1435_p0320c07
美味。先與眾生。然後方食。若受食時。預作念言。施自 297 X72n1435_p0320c08
身中八萬四千尸蟲等。又以此食。惠施眾生。願我於 298 X72n1435_p0320c09
身永斷貪著。是名分減施。竭盡施者。飲食香華。資生 299 X72n1435_p0320c10
之具。一切皆捨。乃至盡命。亦無所吝。是名竭盡施。內 300 X72n1435_p0320c11
施者。謂菩薩年方少盛。端正美好。乃至頭目髓腦。以 301 X72n1435_p0320c12
濟眾生。念已施之。心無所悔。是名內施。外施者。名華 302 X72n1435_p0320c13
上服乃至王位。我今宜應隨彼所求。充滿其意。即便 303 X72n1435_p0320c14
與之。是名外施。內外施者。如上所說。悉皆施之。是名 304 X72n1435_p0320c15
內外施。一切施者。假使十方人來求上所欲。悉皆施 305 X72n1435_p0320c16
與。是名一切施。過去施者。聞過去諸佛菩薩所有功 306 X72n1435_p0320c17
德。聞已不著。了達非有。不起分別。不貪不味。亦不求 307 X72n1435_p0320c18
取。無所依倚。見法如夢。無有堅固。但為教化所著眾 308 X72n1435_p0320c19
生。成熟佛法。而為演說。又復觀察過去諸佛。十方推 309 X72n1435_p0320c20
求。都不可得。作是念已。於過去法。畢竟皆捨。是名過 310 X72n1435_p0320c21
去施。未來施。謂此菩薩聞未來諸佛之所脩行。了達 311 X72n1435_p0320c22
有非。不取於相。乃至作念。若法非有。不可不捨。是名 312 X72n1435_p0320c23
未來施。現在施者。謂此菩薩聞諸天乃至聲聞緣覺 313 X72n1435_p0320c24
具足功德。其心不迷。無有貪著。又觀諸行。如夢不實。 314 X72n1435_p0321a01
為令眾生捨離惡趣。心無分別。修菩薩道。成就佛法。 315 X72n1435_p0321a02
而為開演。是名現在施。究竟施者。謂諸菩薩捨一切 316 X72n1435_p0321a03
所有。滿足眾生已。然後開導一切眾生。令於眾生不 317 X72n1435_p0321a04
生貪愛。悉得成就清淨智身。是名究竟施。此名施藏。 318 X72n1435_p0321a05
是得忍菩薩所行玅行。非初心者能行。凡在有情分 319 X72n1435_p0321a06
中。不可不知。不可不學。不可不行。但功力不及。當隨 320 X72n1435_p0321a07
分行之。如一色一香一摶之食。悉名布施。增而廣之。 321 X72n1435_p0321a08
有所餘畜。悉行布施。成解脫心。破慳貪業。不可以小 322 X72n1435_p0321a09
善小施而不行也。如不行者。則失無量利益。又施者 323 X72n1435_p0321a10
心有優劣。教中載。一長者施一檳榔。與病僧。得九十 324 X72n1435_p0321a11
一劫如意報。貧婦施一衣。現感王興供養。此謂之施 325 X72n1435_p0321a12
心勝故。田亦勝故。田有二種。一者敬田。二者悲田。敬 326 X72n1435_p0321a13
田者。供養三寶。國主天地。及父母師僧。人所易發。凡 327 X72n1435_p0321a14
諸所有。不生吝惜。於有情分中。則生分別矣。二者悲 328 X72n1435_p0321a15
田。見病者。老者。貧窮者。殘疾者。乃至負命之者。當起 329 X72n1435_p0321a16
同體大悲。資其所欲。而行布施。謂之悲田。其福勝故。 330 X72n1435_p0321a17
用此幻化之財。作真實無相功德。以世間利樂千分 331 X72n1435_p0321a18
萬分。百千萬億分。不足為比也。其或有無猒之求者。 332 X72n1435_p0321a19
不與者不得罪。何以故。縱彼貪心。陷彼慧命故。又或 333 X72n1435_p0321a20
自身本無所有。而區區乞醯於鄰里者。似不可以布 334 X72n1435_p0321a21
施解脫之心。而較其優劣也。大凡施者當隨分。而無 335 X72n1435_p0321a22
吝心。體上三輪空意。及菩薩無盡藏施。成就檀波羅 336 X72n1435_p0321a23
密門。又不可不學也。 337 X72n1435_p0321a24
  338 X72n1435_p0321b01
無異禪師廣錄卷第二十一 339 X72n1435_p0321b02

 

 

 

 

 

          網頁版大藏經之資料來源: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以下是資料來源的相關訊息:

【經文資訊】卍新纂續藏經 第七十二冊 No. 1435《無異元來禪師廣錄》CBETA 電子佛典 V1.17 普及版

# 卍 Xuzangjing Vol. 72, No. 1435 無異元來禪師廣錄,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17, Normalized Version

=========================================================================

無異禪師廣錄卷第二十一

本經佛學辭彙一覽(共 330 條)

一大事

一大事因緣

一切有情

一切法

一心

一心不亂

一道

九品

了生

二百五十戒

二戒

二門

二眾

二義

人天

入觀

八戒

八萬四千

十二部經

十力

十方

十行

十戒

三達

三聚

三聚淨戒

三際

三輪

三輪體空

三寶

三觀

大心

大事因緣

大乘

大師

大悲

大圓鏡智

大慈

小乘

不可思議

不生

不淨觀

五戒

五乘

五眼

五蓋

六度

六根

六祖

六塵

公案

分別

化儀

天堂

天魔

天魔外道

心行

心所

心要

心緣

心識

心觀

方便

止觀

比丘

世出世間

世法

世尊

世間

主宰

出世

出世法

出世間

出家

功德

四大

四分

外道

布施

弘誓

正覺

生死

生滅

白衣

任運

同體大悲

因果

因緣

回向

地前

地獄

妄念

妄想

妄語

如來

成佛

有情

有教

有無

死相

色身

行人

行者

行願

衣缽

佛性

佛果

佛法

佛乘

佛道

佛境

作意

別相

利他

利樂

戒名

戒法

戒律

戒經

沙彌

身心

供養

來果

受戒

定智

定慧

居士

往生

念佛

念念

拈花示眾

果位

法身

法性

法性

法門

法界

法界觀

法要

法華

法會

直心

知見

空無

舍利

舍利弗

初心

近住

近事

金剛

長者

信心

剎那

南山

南宗

思惟

持名

持戒

施主

界分

相好

苦海

食時

修行

修善

修道

差別

悟入

根本煩惱

根塵

涅槃

破執

神通

般若

退轉

參禪

寂然

寂滅

常住

常寂

常寂光土

得度

掉悔

教一

教化

教外

教外別傳

清淨

清淨智

深心

深法

淨土

淨戒

淨觀

現前

現識

眾生

第一義

莊嚴

貪毒

貪欲

貪欲蓋

貪著

貪愛

勝因

報身

惡果

惡業

惡道

惡趣

悲田

普度

智者

智德

智慧

無生

無作

無我

無始

無所有

無所得

無明

無為

無畏

無相

無量

無量義

無量壽

無量慧

無間

無漏

無漏智

無盡

無盡藏

無礙

發心

發菩提心

發願

等觀

善心

善因

善法

善惡

菩提

菩提心

菩薩

菩薩行

菩薩戒

菩薩道

華嚴

著我

虛空

開演

須彌山

飲酒

圓佛

圓通

圓覺

想顛倒

敬田

楞伽

煩惱

當機

解脫

資糧

道力

道中

道場

過去

頓悟

塵相

對治

漏業

睡眠

種子

精進

說法

增上

增長

慧目

慧命

慧門

摩訶

摩訶薩

數息觀

樂邦

熱惱

緣覺

諸天

諸有

諸佛

諸法

諸法無相

輪迴

導師

隨分

優婆夷

優婆塞

彌陀

彌勒

應身

禪定

禪律

禪師

總持

聲聞

聲聞緣覺

還源

斷惑

斷德

離生

識心

證法

顛倒

懺悔

蘊界

釋迦

攝受

瓔珞

權實

讀誦

顯密

體大

體性

體空

觀心

觀法

觀門

慳貪

大藏經 冊別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