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
明
多
種
分
文
|
二
今
師
下
示
天
台
多
種
︵
二
︶
|
初
敘
二
家
三
段
|
初
豫
分
章
段
︵
二
︶
|
二
釋
疏
文
︵
二
︶
|
二
說
記
人
|
初
正
釋
題
|
初
釋
題
目
︵
二
︶
|
釋
疏
︵
二
︶
| |
第
一
卷
科
| |
觀
音
疏
記
會
本
科
文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 |
二
諸
佛
下
總
明
悉
|
四
或
可
下
第
一
義
|
三
或
可
下
對
治
|
二
或
可
下
為
人
|
初
世
界
|
初
別
釋
相
︵
四
︶
|
二
即
是
下
明
悉
檀
︵
二
︶
|
初
釋
字
義
|
初
時
節
︵
二
︶
|
初
問
︵
四
︶
|
二
一
爾
下
隨
釋
︵
二
︶
|
初
分
科
|
初
前
問
答
︵
二
︶
|
二
就
前
下
正
釋
經
文
︵
三
︶
|
二
若
作
下
正
依
三
段
節
目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 |
立
字
︵
二
︶
|
二
身
子
下
依
法
| |
土
所
修
|
假
︵
二
︶
初
本
|
初
大
集
約
八
十
明
|
初
引
經
示
相
︵
三
︶
|
二
又
大
下
圓
假
無
盡
︵
二
︶
|
初
圓
空
無
盡
|
二
大
品
下
別
示
︵
三
︶
|
初
總
示
|
二
又
云
下
三
諦
明
圓
︵
二
︶
|
初
中
道
對
小
|
初
釋
別
名
︵
三
︶
|
二
標
人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 |
二
如
此
下
結
經
明
中
|
四
大
品
明
諸
法
皆
中
|
三
淨
名
示
即
邊
是
中
|
二
大
品
約
法
界
明
中
|
初
勝
鬘
約
佛
法
明
中
|
初
引
經
示
相
︵
四
︶
|
三
又
如
下
圓
中
無
盡
︵
二
︶
|
二
如
此
下
結
經
明
假
| |
約
十
藏
明
假
|
二
諦
明
假
三
華
嚴
|
二
又
淨
下
淨
名
就
|
二
菩
薩
答
| |
初
身
子
問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 |
初
釋
起
︵
二
︶
|
二
起
者
下
隨
釋
︵
三
︶
|
初
分
經
|
三
敬
儀
︵
二
︶
|
三
廣
釋
如
別
|
二
發
心
下
釋
餘
字
|
二
別
明
菩
薩
|
初
通
明
因
果
|
初
釋
眾
生
︵
二
︶
|
二
約
華
釋
義
︵
二
︶
|
初
對
梵
翻
名
|
二
菩
薩
下
釋
通
名
︵
三
︶
|
二
亦
名
下
例
諸
法
|
初
正
立
名
|
三
通
達
下
從
德
立
名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 |
初
表
權
實
|
二
觀
解
︵
二
︶
|
初
事
釋
|
初
釋
合
掌
︵
二
︶
|
三
釋
合
掌
︵
二
︶
|
二
觀
釋
|
二
此
方
下
約
此
方
|
初
約
西
土
|
初
事
釋
︵
二
︶
|
二
偏
袒
下
釋
袒
︵
二
︶
|
三
又
中
下
約
中
論
起
|
二
又
菩
下
約
假
論
起
|
初
約
空
論
起
|
二
觀
釋
︵
三
︶
|
初
事
釋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 |
二
名
觀
下
問
所
成
名
號
|
二
若
就
下
互
通
凡
聖
|
初
別
取
境
智
|
初
問
能
成
因
緣
︵
二
︶
|
三
何
因
下
釋
正
問
︵
二
︶
|
二
觀
世
下
釋
所
問
|
初
釋
稱
歎
|
二
世
尊
下
依
文
釋
義
︵
三
︶
|
三
釋
論
下
簡
示
今
問
|
二
大
經
下
問
答
功
德
|
初
帶
總
分
節
|
初
分
文
立
意
︵
三
︶
|
四
正
發
問
︵
二
︶
|
二
釋
向
佛
|
二
又
五
下
表
事
理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8 |
三
將
此
下
以
例
諸
趣
|
二
如
一
下
同
受
一
苦
|
初
牒
經
略
示
|
初
舉
多
數
︵
三
︶
|
初
標
人
數
︵
二
︶
|
初
明
機
︵
四
︶
|
初
貼
文
︵
二
︶
|
初
總
答
︵
二
︶
|
二
數
者
下
隨
釋
︵
三
︶
|
初
分
科
|
○
二
佛
答
︵
二
︶
| |
三
聞
品
功
德
○
|
二
後
問
答
○
|
二
佛
答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9 |
二
此
文
下
結
示
|
二
若
能
下
正
示
圓
教
三
慧
|
初
別
指
四
教
四
聞
|
初
釋
相
︵
二
︶
|
二
聞
有
下
四
聞
三
慧
俱
能
感
︵
二
︶
|
初
遭
苦
聞
名
共
作
機
|
三
聞
名
︵
二
︶
|
二
後
別
答
|
初
明
總
答
|
二
今
言
下
對
別
答
彰
偏
該
︵
二
︶
|
二
用
此
下
以
此
意
歷
十
界
|
初
以
別
業
該
同
受
|
初
成
上
義
顯
無
量
︵
二
︶
|
二
遭
苦
︵
二
︶
|
二
所
以
下
明
多
意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0 |
二
眾
機
下
明
機
應
速
相
|
初
明
偏
圓
益
相
|
初
明
應
相
︵
二
︶
|
二
應
有
下
隨
釋
︵
二
︶
|
初
分
科
|
二
明
應
︵
二
︶
|
二
知
聲
下
明
稱
名
|
初
明
一
心
|
二
理
︵
二
︶
|
二
明
稱
名
|
初
明
一
心
|
初
事
︵
二
︶
|
二
若
用
下
各
示
稱
念
︵
二
︶
|
初
牒
示
事
理
|
四
稱
號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1 |
二
散
心
乖
法
答
|
初
久
稱
無
效
問
|
二
問
一
下
一
心
事
理
立
能
感
︵
二
︶
|
五
又
是
下
示
三
昧
力
|
四
又
如
下
又
三
喻
顯
|
三
安
樂
下
引
此
經
證
|
二
菩
薩
下
約
四
法
合
|
初
以
四
喻
示
|
二
答
譬
下
四
事
圓
普
答
︵
五
︶
|
初
以
多
機
差
別
難
|
初
明
十
界
機
應
俱
時
遍
︵
二
︶
|
二
問
十
下
料
簡
︵
二
︶
|
二
或
時
下
約
三
速
再
貼
文
|
初
約
多
機
顯
圓
應
|
二
皆
得
下
明
解
脫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2 |
三
問
答
|
二
問
答
|
初
問
答
|
三
敘
三
番
料
簡
︵
三
︶
|
二
通
論
下
論
三
機
與
拔
|
初
有
人
下
定
三
業
前
後
|
初
立
三
機
︵
三
︶
|
初
敘
他
師
意
︵
三
︶
|
二
敘
意
︵
二
︶
|
初
分
科
|
初
分
科
敘
意
︵
二
︶
|
○
第
二
別
答
︵
二
︶
| |
三
勸
持
○
|
二
別
答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3 |
二
他
既
下
明
七
難
︵
二
︶
|
二
若
尋
下
聖
應
無
謀
|
初
隨
世
立
次
|
二
今
言
下
明
今
意
︵
二
︶
|
二
今
不
下
斥
悲
門
與
樂
|
初
斥
情
下
聖
應
|
初
斥
他
非
︵
二
︶
|
初
明
三
機
︵
二
︶
|
二
今
明
下
明
今
師
意
︵
二
︶
|
二
一
師
破
|
初
一
師
立
|
三
有
師
下
立
八
難
︵
二
︶
|
二
明
次
第
|
初
明
雙
隻
|
二
有
人
下
立
七
難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4 |
二
依
義
釋
文
○
|
二
所
以
下
結
示
唯
七
意
|
二
識
|
初
空
|
二
空
為
下
明
為
難
︵
二
︶
|
初
明
表
相
|
二
云
何
下
別
示
空
識
︵
二
︶
|
初
通
明
七
六
|
初
正
示
表
意
︵
二
︶
|
二
答
此
下
以
七
難
表
六
答
︵
二
︶
|
初
以
難
多
唯
七
責
|
二
問
諸
下
明
所
表
︵
二
︶
|
二
至
如
下
誡
不
可
定
執
|
初
且
一
往
立
次
|
初
明
次
第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5 |
二
釋
若
有
|
初
釋
持
名
|
初
釋
文
義
︵
二
︶
|
初
持
名
︵
二
︶
|
初
貼
文
︵
四
︶
|
二
貼
文
下
隨
釋
︵
三
︶
|
三
釋
諸
下
列
義
門
|
二
上
總
下
敘
經
意
|
初
節
經
文
|
初
科
意
︵
三
︶
|
初
火
難
︵
二
︶
|
初
明
七
難
︵
七
︶
|
初
口
機
︵
二
︶
|
○
二
一
火
下
依
義
釋
文
︵
三
︶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6 |
三
就
觀
下
觀
釋
︵
三
︶
|
二
其
傳
下
舉
四
人
免
難
|
初
示
二
人
著
傳
|
二
次
約
下
舉
事
︵
二
︶
|
四
威
神
下
結
|
三
應
︵
火
不
能
燒
︶
|
二
遭
苦
︵
設
入
大
火
︶
|
三
火
難
下
約
重
結
|
二
行
人
下
勸
憶
持
|
初
引
事
證
|
二
如
慈
下
引
事
勸
︵
二
︶
|
初
約
義
釋
|
二
今
釋
︵
三
︶
|
初
敘
古
|
二
餘
皆
下
明
前
後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7 |
二
多
為
下
明
遭
火
︵
三
︶
|
初
明
修
因
|
初
遭
難
︵
二
︶
|
二
次
明
下
惡
業
火
︵
二
︶
|
二
直
就
下
指
數
斥
局
|
初
機
成
獲
脫
|
二
持
是
下
感
應
︵
二
︶
|
三
凡
一
下
總
結
數
|
二
如
阿
下
別
示
相
|
初
通
明
處
|
初
遭
難
︵
三
︶
|
初
果
報
火
︵
二
︶
|
三
果
報
火
難
下
隨
次
釋
︵
三
︶
|
二
果
報
下
示
分
劑
|
初
通
標
列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8 |
二
次
明
下
例
餘
位
俱
機
|
初
約
聲
聞
廣
示
|
初
別
釋
︵
二
︶
|
初
明
偏
圓
機
感
︵
二
︶
|
初
就
機
應
解
釋
︵
二
︶
|
三
煩
惱
火
︵
二
︶
|
三
由
斯
下
用
此
文
結
|
二
故
請
下
引
消
伏
證
|
初
成
機
得
脫
|
二
若
能
下
感
應
︵
三
︶
|
三
能
破
下
被
燒
|
二
金
光
下
引
經
|
初
引
事
|
二
術
婆
下
引
證
︵
二
︶
|
初
釋
相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19 |
初
事
定
|
無
下
無
漏
慈
悲
︵
二
︶
|
因
慈
悲
三
修
|
二
受
持
下
修
|
初
果
報
慈
悲
|
初
修
觀
本
誓
︵
三
︶
|
初
明
漸
次
︵
二
︶
|
二
所
以
下
廣
釋
︵
二
︶
|
初
略
示
|
二
答
菩
下
釋
出
︵
二
︶
|
初
問
起
|
二
問
菩
下
明
漸
頓
慈
悲
︵
二
︶
|
二
稱
觀
下
稱
名
得
脫
|
初
修
觀
被
燒
|
二
凡
有
下
總
示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0 |
二
次
明
下
圓
頓
︵
二
︶
|
二
舉
彼
下
結
示
| |
初
引
經
|
二
如
華
下
引
經
證
成
︵
二
︶
|
三
若
眾
下
一
時
普
救
|
眾
機
關
誓
|
二
若
事
下
| |
初
真
悲
妙
力
|
初
乘
誓
赴
難
︵
三
︶
|
起
應
︵
二
︶
|
二
今
住
下
熏
心
|
二
又
觀
下
三
觀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1 |
四
刀
杖
難
○
|
三
羅
剎
難
○
|
二
水
難
○
|
二
常
途
下
示
己
他
得
失
| |
二
菩
薩
下
結
|
三
雖
應
下
入
而
不
入
|
不
分
而
分
|
二
雖
無
下
|
初
無
謀
而
應
| |
初
釋
︵
三
︶
|
位
法
界
機
應
︵
二
︶
|
二
若
法
下
明
入
|
初
明
本
修
圓
觀
慈
悲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2 |
初
問
|
初
遭
水
︵
二
︶
|
二
問
何
下
釋
義
︵
三
︶
|
初
科
經
|
初
貼
文
︵
二
︶
|
二
貼
文
下
隨
門
釋
︵
三
︶
|
初
列
義
門
|
○
二
水
難
︵
二
︶
| |
三
身
機
○
|
二
意
機
○
|
二
○
|
七
怨
賊
難
○
|
六
枷
鎖
難
○
|
五
鬼
難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3 |
二
若
能
下
機
應
|
初
遭
難
|
二
次
惡
下
惡
業
︵
二
︶
|
二
是
時
下
機
應
|
初
遭
難
|
初
果
報
︵
二
︶
|
二
如
地
下
釋
三
水
︵
三
︶
|
初
列
三
水
|
三
觀
釋
︵
二
︶
|
二
引
證
|
三
水
難
下
蒙
應
|
二
稱
名
|
二
火
難
下
對
火
難
答
|
初
就
水
難
答
|
二
答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4 |
初
乘
誓
赴
難
|
二
今
成
下
頓
應
︵
二
︶
|
初
漸
修
|
初
漸
︵
二
︶
|
二
所
以
下
別
明
三
昧
漸
頓
︵
二
︶
|
初
通
示
二
觀
慈
悲
|
二
菩
薩
下
明
應
︵
二
︶
|
二
復
次
下
示
四
流
|
二
次
支
下
例
諸
位
|
初
示
聲
聞
|
二
二
乘
下
別
示
四
教
機
︵
二
︶
|
初
通
明
諸
有
水
|
初
論
惑
水
︵
二
︶
|
初
明
機
︵
二
︶
|
三
煩
惱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5 |
初
貼
文
︵
二
︶
|
二
隨
門
釋
︵
三
︶
|
初
列
義
門
|
○
三
羅
剎
難
︵
二
︶
| |
第
二
卷
科
| |
二
明
不
分
而
分
|
初
明
不
應
而
應
|
二
如
此
下
頓
應
︵
二
︶
|
初
頓
修
|
二
復
次
下
頓
︵
二
︶
|
二
當
知
下
結
|
初
證
|
二
如
華
下
引
經
證
成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6 |
初
他
解
︵
三
︶
|
三
黑
風
下
更
釋
風
相
︵
二
︶
|
二
示
似
真
|
初
分
真
偽
|
二
七
寶
下
追
釋
寶
物
︵
二
︶
|
二
難
由
下
推
風
是
難
由
|
初
證
風
非
正
難
|
初
正
釋
難
由
︵
二
︶
|
二
次
遭
下
難
由
︵
三
︶
|
二
賢
愚
下
明
入
海
|
初
釋
人
數
|
初
舉
數
︵
二
︶
|
初
明
難
︵
五
︶
|
二
人
數
下
隨
釋
︵
二
︶
|
初
科
經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7 |
初
果
報
︵
二
︶
|
二
從
地
下
釋
風
通
三
障
︵
三
︶
|
初
明
風
義
不
局
|
三
觀
釋
︵
二
︶
|
二
約
事
|
二
何
意
下
結
名
|
五
明
應
|
四
一
人
下
明
機
|
三
羅
剎
下
遭
苦
|
二
風
加
下
風
黑
怖
甚
|
初
經
明
風
色
|
二
請
觀
下
今
釋
︵
二
︶
|
三
今
還
下
今
例
難
|
二
有
人
下
他
人
彈
|
初
舊
師
立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8 |
初
漸
︵
二
︶
|
二
菩
薩
下
別
明
三
昧
漸
頓
︵
二
︶
|
初
通
示
二
觀
慈
悲
|
二
法
界
下
明
應
︵
二
︶
|
二
次
明
下
諸
位
|
初
聲
聞
|
初
明
機
︵
二
︶
|
三
次
明
下
煩
惱
︵
二
︶
|
二
急
須
下
機
應
|
初
遭
難
|
二
次
明
下
惡
業
︵
二
︶
|
二
當
此
下
明
機
應
|
二
如
僧
下
下
遍
諸
趣
|
初
上
至
三
禪
|
初
遭
苦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29 |
三
今
言
下
蒙
應
︵
二
︶
|
二
稱
名
|
初
遭
難
|
二
釋
義
︵
三
︶
|
初
科
經
|
初
貼
文
︵
二
︶
|
二
解
釋
︵
三
︶
|
初
列
門
|
○
四
刀
杖
難
︵
二
︶
| |
二
用
時
一
念
差
別
|
初
修
時
三
諦
圓
融
|
二
若
作
下
頓
︵
二
︶
|
二
今
入
下
明
證
時
隨
難
相
關
|
初
修
時
遂
行
起
誓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0 |
三
次
明
下
煩
惱
︵
二
︶
|
二
起
怖
下
機
應
|
初
遭
難
|
二
次
明
下
惡
業
︵
二
︶
|
二
若
能
下
明
機
應
|
初
明
遭
難
|
初
果
報
︵
二
︶
|
二
從
地
下
別
釋
三
相
︵
三
︶
|
初
通
示
三
障
|
三
觀
行
︵
二
︶
|
二
約
證
|
二
答
|
初
問
|
二
問
下
對
前
料
簡
︵
二
︶
|
初
據
文
消
釋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1 |
二
復
次
下
頓
︵
二
︶
|
三
如
華
下
引
經
證
|
二
刀
杖
下
所
住
法
|
初
赴
機
相
|
二
今
住
下
明
赴
機
︵
三
︶
|
初
明
本
誓
|
初
漸
︵
二
︶
|
二
復
次
下
應
︵
二
︶
|
二
次
明
下
諸
位
|
二
爾
時
下
得
脫
|
二
故
大
下
引
證
|
初
釋
相
|
初
遭
苦
︵
二
︶
|
初
聲
聞
︵
二
︶
|
初
機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2 |
二
遭
難
|
二
對
上
料
簡
|
初
大
千
假
段
|
初
標
處
︵
二
︶
|
二
三
千
下
釋
義
︵
四
︶
|
初
科
經
|
初
貼
文
︵
二
︶
|
二
貼
文
下
隨
釋
︵
三
︶
|
初
列
門
|
○
五
鬼
難
︵
二
︶
| |
二
若
欲
下
分
別
|
初
總
示
|
二
圓
起
下
頓
應
︵
二
︶
|
初
圓
修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3 |
初
明
難
︵
二
︶
|
初
機
︵
二
︶
|
三
次
明
下
煩
惱
︵
二
︶
|
二
若
能
下
明
感
|
二
三
毒
下
諸
惡
名
鬼
|
初
鬼
動
三
毒
|
初
明
難
︵
二
︶
|
二
次
明
下
明
惡
業
︵
二
︶
|
二
如
是
下
明
感
|
初
明
難
|
初
果
報
︵
二
︶
|
三
觀
解
︵
三
︶
|
二
約
事
|
四
鬼
所
下
蒙
應
|
三
稱
名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4 |
二
若
分
下
隨
機
分
別
|
初
明
圓
觀
慈
悲
|
二
若
圓
下
頓
︵
二
︶
|
三
故
知
下
結
益
|
二
如
華
下
引
經
|
初
示
相
|
二
於
諸
下
乘
誓
普
救
︵
三
︶
|
初
隨
修
立
願
|
初
漸
︵
二
︶
|
二
次
別
下
明
應
︵
二
︶
|
二
若
稱
下
明
感
|
二
此
鬼
下
遭
難
人
|
二
何
以
下
遍
三
界
|
初
明
滿
大
千
|
初
所
遇
難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5 |
初
果
報
︵
二
︶
|
初
正
明
枷
鎖
︵
三
︶
|
三
觀
釋
︵
二
︶
|
二
約
事
|
四
蒙
應
|
三
鳥
死
下
稱
名
|
二
在
手
下
遭
難
|
初
標
罪
|
二
上
臨
下
釋
義
︵
四
︶
|
初
節
經
|
初
貼
文
︵
二
︶
|
二
隨
釋
︵
三
︶
|
初
列
門
|
○
六
枷
鎖
難
︵
二
︶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6 |
二
若
論
下
明
應
|
二
次
明
下
例
諸
位
|
二
此
復
下
明
通
大
|
二
稱
名
下
明
感
|
初
明
難
|
初
約
小
釋
︵
二
︶
|
初
明
聲
聞
︵
二
︶
|
初
明
機
︵
二
︶
|
三
次
明
下
煩
惱
︵
二
︶
|
三
故
經
下
引
經
|
二
若
欲
下
明
感
|
初
明
難
|
二
次
明
下
惡
業
︵
三
︶
|
二
若
能
下
明
感
|
初
明
難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7 |
○
七
怨
賊
難
︵
二
︶
| |
二
起
無
下
慈
悲
普
應
|
初
空
識
圓
修
|
二
若
作
下
頓
︵
二
︶
|
二
華
嚴
下
引
證
|
初
示
相
|
二
成
王
下
乘
誓
應
赴
︵
二
︶
|
二
故
淨
下
引
經
證
|
初
隨
觀
示
|
初
本
觀
慈
悲
︵
二
︶
|
初
漸
︵
二
︶
|
二
論
其
下
本
觀
今
說
︵
二
︶
|
初
普
應
指
前
|
二
若
三
下
兼
明
空
識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8 |
初
釋
商
主
|
二
商
者
下
釋
四
義
︵
四
︶
|
初
示
四
義
|
二
二
標
下
遭
難
人
︵
二
︶
|
二
怨
者
下
釋
怨
賊
|
初
釋
滿
中
|
二
次
明
下
明
難
︵
二
︶
|
初
明
處
|
初
標
難
處
︵
二
︶
|
二
難
處
下
釋
義
︵
四
︶
|
初
科
經
|
初
正
釋
怨
賊
︵
二
︶
|
初
貼
文
︵
二
︶
|
二
貼
文
下
隨
釋
︵
三
︶
|
初
列
門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39 |
四
明
蒙
應
|
二
南
無
下
翻
梵
就
華
|
初
明
因
三
故
唱
|
二
三
義
下
明
後
一
能
感
︵
二
︶
|
二
故
知
下
結
|
二
明
無
三
不
進
|
初
明
設
三
所
以
|
初
釋
︵
二
︶
|
初
明
前
三
助
進
︵
二
︶
|
二
所
以
下
通
釋
四
義
︵
二
︶
|
初
示
經
四
義
|
三
機
者
下
明
有
機
︵
二
︶
|
四
險
路
下
釋
險
路
|
三
既
涉
遠
下
釋
重
寶
|
二
既
有
下
釋
商
人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0 |
疏
上
|
二
例
明
應
|
二
將
此
下
歷
諸
教
明
感
|
初
通
明
四
行
遭
賊
|
初
略
明
機
︵
二
︶
|
三
次
明
下
煩
惱
︵
二
︶
|
二
修
善
下
惡
業
|
初
果
報
|
三
觀
釋
︵
三
︶
|
二
約
證
|
二
巍
巍
下
約
字
義
顯
|
初
約
威
力
明
|
二
今
言
下
釋
意
︵
二
︶
|
初
舉
經
|
二
次
結
下
寄
結
口
機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1 |
初
他
明
少
|
二
有
人
下
明
多
少
︵
二
︶
|
初
明
單
複
|
初
通
釋
︵
二
︶
|
初
依
經
論
釋
三
毒
︵
二
︶
|
二
通
稱
下
通
釋
經
義
︵
三
︶
|
初
總
示
經
文
|
初
正
明
意
機
︵
二
︶
|
二
釋
義
︵
二
︶
|
初
科
經
|
初
貼
文
︵
二
︶
|
二
貼
文
下
隨
釋
︵
二
︶
|
初
列
門
|
○
第
二
意
業
機
︵
二
︶
|
疏
下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2 |
四
若
例
下
例
上
有
蟲
鬼
|
三
大
集
下
二
經
明
魔
業
|
二
故
遺
下
二
經
明
障
道
|
初
約
喻
明
瞋
相
|
二
瞋
恚
︵
四
︶
|
四
如
大
下
大
經
明
多
少
|
三
淨
住
下
二
經
明
蟲
鬼
|
二
不
擇
下
現
事
明
過
患
|
初
大
論
明
病
因
|
初
貪
欲
︵
四
︶
|
初
正
別
釋
︵
三
︶
|
二
大
論
下
別
釋
︵
二
︶
|
二
今
明
下
明
多
能
感
|
初
立
少
乖
經
|
二
意
謂
下
今
明
多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3 |
初
即
念
明
慧
之
功
|
初
略
明
正
念
之
德
︵
二
︶
|
二
答
經
下
約
念
即
智
慧
釋
︵
二
︶
|
初
約
念
非
離
惑
難
|
三
問
離
下
約
問
答
明
常
念
︵
二
︶
|
三
今
作
下
正
明
伏
斷
|
二
今
謂
下
二
經
明
盡
淨
|
初
他
解
非
滅
離
|
二
有
人
下
斥
非
顯
是
︵
二
︶
|
初
示
念
得
離
|
二
欲
離
下
約
伏
斷
明
得
離
︵
三
︶
|
二
三
毒
下
總
結
過
|
二
例
前
下
例
蟲
鬼
|
初
明
過
患
|
三
愚
癡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4 |
初
順
約
煩
惱
釋
︵
二
︶
|
初
逆
順
各
示
︵
二
︶
|
二
今
取
下
依
法
相
廣
釋
︵
二
︶
|
初
約
界
外
雙
標
|
初
三
毒
逆
順
委
示
︵
二
︶
|
二
今
但
下
後
三
番
當
說
︵
二
︶
|
初
前
七
番
指
上
|
○
二
次
就
下
觀
釋
︵
二
︶
| |
二
觀
釋
○
|
二
結
意
機
|
二
或
次
下
漸
頓
有
諸
四
句
|
初
忘
照
各
論
四
句
|
二
今
此
下
委
明
修
觀
之
相
︵
二
︶
|
二
若
如
下
離
念
說
慧
之
過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5 |
初
就
毒
名
論
大
|
二
菩
薩
下
示
圓
人
毒
多
︵
二
︶
|
初
明
凡
小
毒
少
|
初
明
毒
觀
欲
成
︵
二
︶
|
二
次
明
下
逆
約
法
門
釋
︵
二
︶
|
二
永
離
下
明
上
土
全
分
|
初
明
正
念
機
應
|
二
欲
除
下
明
機
應
︵
二
︶
|
二
未
斷
下
菩
薩
三
毒
|
二
淨
名
下
引
經
證
|
二
開
三
下
開
成
八
萬
|
初
合
明
三
毒
|
初
明
毒
相
︵
二
︶
|
初
二
乘
三
毒
︵
二
︶
|
初
明
毒
害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6 |
四
一
切
下
結
成
佛
法
|
三
故
無
下
引
無
行
經
證
|
二
一
切
下
諸
聖
所
依
|
初
明
機
成
德
滿
|
二
欲
滿
下
常
念
感
應
︵
四
︶
|
三
引
人
證
結
|
三
引
淨
名
杜
口
|
二
舉
鑑
像
難
思
|
初
約
無
緣
直
示
|
三
大
癡
法
門
︵
三
︶
|
二
大
瞋
法
門
|
初
大
貪
法
門
|
二
大
慈
下
解
釋
三
相
︵
三
︶
|
初
標
列
三
門
|
二
如
此
下
約
法
門
明
妙
︵
三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7 |
初
分
經
料
簡
︵
二
︶
|
初
貼
文
︵
二
︶
|
二
貼
文
下
隨
釋
︵
三
︶
|
初
列
門
|
○
第
三
身
業
機
應
︵
二
︶
| |
第
三
卷
科
| |
二
次
此
下
明
二
觀
慈
悲
例
前
|
三
方
便
下
證
愚
癡
假
實
|
二
又
四
下
證
瞋
恚
逆
順
|
初
證
貪
欲
逆
順
|
二
如
華
下
引
經
委
證
︵
三
︶
|
初
被
物
雙
示
|
二
此
三
下
逆
順
合
談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8 |
初
略
願
行
|
二
願
與
下
略
二
解
一
︵
二
︶
|
初
分
經
三
義
|
二
釋
義
︵
二
︶
|
初
唱
經
|
初
釋
求
男
︵
二
︶
|
初
大
師
鎖
文
︵
二
︶
|
初
求
願
︵
二
︶
|
二
求
男
下
依
經
解
釋
︵
二
︶
|
二
今
解
下
今
正
解
|
初
他
謬
解
|
二
解
者
下
女
無
子
苦
答
︵
二
︶
|
初
獨
女
求
男
問
|
二
文
云
下
料
簡
︵
二
︶
|
初
分
經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49 |
二
今
不
下
結
|
初
釋
|
二
今
明
下
正
立
︵
二
︶
|
二
難
觀
下
引
文
難
|
初
立
義
難
|
初
難
破
︵
二
︶
|
二
私
難
下
明
今
正
義
︵
二
︶
|
初
敘
他
謬
立
|
二
有
人
下
章
安
斥
謬
︵
二
︶
|
二
女
人
下
明
相
貌
意
|
初
明
存
略
意
|
二
求
女
下
解
釋
︵
二
︶
|
初
唱
經
|
二
釋
求
女
︵
二
︶
|
二
德
業
下
釋
德
業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0 |
初
以
事
表
法
︵
二
︶
|
初
辨
法
門
︵
二
︶
|
二
法
門
下
釋
義
︵
二
︶
|
初
列
章
|
二
明
修
因
︵
二
︶
|
二
禮
拜
下
明
機
應
|
初
無
子
苦
|
初
明
果
報
︵
二
︶
|
三
觀
解
︵
二
︶
|
二
引
事
|
二
答
|
初
問
|
二
問
禮
下
對
前
料
簡
︵
二
︶
|
初
兩
向
解
釋
|
二
結
歎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1 |
二
小
乘
下
引
小
乘
文
|
初
引
大
乘
文
|
初
正
引
教
文
︵
二
︶
|
二
大
經
下
引
無
男
女
文
︵
二
︶
|
初
立
無
男
女
理
|
初
執
無
妨
有
難
︵
二
︶
|
二
問
那
下
釋
難
明
表
︵
二
︶
|
二
今
借
下
結
表
意
|
二
又
慈
下
表
所
生
男
女
|
初
表
能
生
父
母
|
二
若
就
下
表
出
世
法
︵
二
︶
|
二
若
外
下
示
外
書
|
初
明
苦
集
|
初
表
世
間
法
︵
二
︶
|
初
正
表
法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2 |
三
定
慧
下
合
|
二
譬
|
初
法
|
初
約
義
明
具
︵
三
︶
|
三
言
定
下
明
定
慧
互
具
︵
二
︶
|
三
合
|
二
譬
|
初
法
|
二
非
有
下
明
一
二
本
融
︵
三
︶
|
二
善
巧
下
被
機
有
無
|
初
據
理
妙
絕
|
初
說
默
相
即
︵
二
︶
|
初
廣
釋
︵
三
︶
|
二
答
大
下
即
遮
而
照
釋
︵
二
︶
|
二
男
女
下
結
無
所
表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3 |
二
十
善
|
二
若
不
下
求
願
滿
|
初
表
行
法
|
初
五
戒
︵
二
︶
|
二
修
因
下
世
善
︵
三
︶
|
初
果
報
|
初
明
十
番
感
應
︵
四
︶
|
初
示
義
門
︵
二
︶
|
二
次
明
下
與
願
︵
二
︶
|
二
理
實
下
以
說
默
相
即
結
|
初
以
一
二
相
即
結
|
二
故
知
下
總
結
︵
二
︶
|
二
文
云
下
定
具
慧
|
初
慧
具
定
|
二
何
但
下
據
文
證
釋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4 |
二
求
願
下
願
滿
|
初
表
法
|
二
通
教
︵
二
︶
|
二
若
定
下
求
願
滿
|
初
表
行
法
|
三
次
明
下
菩
薩
︵
二
︶
|
二
若
不
下
求
願
滿
|
初
表
行
法
|
二
支
佛
︵
二
︶
|
二
若
不
下
求
願
滿
|
初
表
行
法
|
初
聲
聞
︵
二
︶
|
初
三
藏
︵
三
︶
|
三
四
教
︵
四
︶
|
三
修
禪
下
八
定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5 |
三
唯
有
下
明
別
圓
地
住
|
二
從
二
下
明
無
中
道
之
失
|
初
明
有
無
漏
之
德
|
二
從
二
下
明
藏
通
智
斷
︵
二
︶
|
二
從
三
下
斥
無
動
出
之
功
|
初
明
有
善
禪
之
德
|
初
明
人
天
定
散
︵
二
︶
|
二
復
次
下
作
三
差
料
簡
︵
三
︶
|
四
變
易
|
二
方
便
下
願
滿
|
初
表
法
|
四
圓
教
︵
二
︶
|
二
慈
悲
下
明
男
女
有
能
所
生
|
初
明
男
女
生
相
|
三
別
教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6 |
初
約
佛
眼
略
示
︵
二
︶
|
初
約
教
釋
︵
二
︶
|
四
正
格
量
︵
二
︶
|
三
答
|
二
問
|
初
格
量
本
|
二
格
量
下
釋
︵
四
︶
|
初
科
|
二
格
量
︵
二
︶
|
初
勸
持
|
二
勸
持
下
釋
義
︵
三
︶
|
初
科
經
|
○
第
三
勸
持
︵
二
︶
| |
二
故
知
下
斥
他
局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7 |
初
明
今
立
義
︵
二
︶
|
二
今
明
下
明
今
義
是
︵
二
︶
|
五
有
緣
無
緣
|
四
時
解
不
解
|
三
心
有
濃
淡
|
二
二
云
下
田
有
高
下
|
初
引
物
論
等
|
初
敘
舊
解
非
︵
五
︶
|
二
舊
解
下
答
︵
二
︶
|
初
問
|
二
問
何
下
對
他
解
廣
釋
︵
二
︶
|
二
答
佛
下
約
佛
眼
答
|
初
以
人
情
問
|
二
問
起
答
釋
︵
二
︶
|
初
以
少
格
多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8 |
二
一
云
下
釋
經
︵
二
︶
|
初
分
科
|
二
分
科
解
經
︵
二
︶
|
二
今
問
下
示
今
意
|
初
述
前
科
|
二
前
問
下
述
意
︵
二
︶
|
初
標
章
|
初
標
章
述
意
︵
二
︶
|
○
大
章
第
二
問
答
︵
二
︶
| |
三
結
成
|
二
又
約
下
約
觀
釋
|
二
法
華
下
引
本
論
證
|
二
一
中
下
以
經
偈
釋
|
初
約
實
際
釋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59 |
二
淨
名
下
引
經
證
釋
|
初
約
義
釋
相
|
二
雖
普
下
釋
不
思
議
化
︵
二
︶
|
初
遍
示
三
輪
|
三
三
輪
下
釋
三
輪
︵
二
︶
|
二
三
無
下
釋
三
無
失
|
二
譬
如
下
喻
|
初
法
|
初
釋
三
不
護
︵
二
︶
|
二
三
不
下
解
釋
三
義
︵
三
︶
|
初
標
列
三
義
|
初
通
釋
三
業
︵
二
︶
|
二
此
是
下
明
三
業
德
︵
二
︶
|
初
示
三
業
文
|
初
問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0 |
二
二
釋
下
結
示
|
二
若
說
下
說
法
具
三
|
初
現
身
具
三
|
二
又
但
下
約
二
答
三
︵
二
︶
|
初
以
三
答
三
|
初
明
相
︵
二
︶
|
初
明
諸
身
皆
答
三
業
︵
二
︶
|
初
懸
示
經
意
︵
三
︶
|
初
別
答
︵
二
︶
|
二
初
別
下
釋
義
︵
三
︶
|
初
分
經
|
二
佛
答
下
答
︵
二
︶
|
二
答
|
初
問
|
二
問
意
下
別
明
示
意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1 |
二
別
對
三
相
︵
三
︶
|
初
示
四
句
|
初
釋
相
︵
二
︶
|
三
今
通
下
約
諸
身
對
機
四
句
︵
二
︶
|
二
又
請
下
據
二
經
明
有
|
初
依
總
答
明
有
|
二
今
明
下
明
今
有
義
︵
二
︶
|
初
敘
三
釋
|
二
又
無
下
明
地
獄
︵
二
︶
|
二
若
三
下
今
取
古
本
|
初
敘
他
四
解
|
初
明
菩
薩
︵
二
︶
|
二
而
文
下
足
闕
文
︵
二
︶
|
初
約
義
示
|
二
從
別
下
以
諸
身
束
對
十
界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2 |
初
舊
科
︵
二
︶
|
初
科
經
︵
二
︶
|
二
舊
釋
下
科
釋
經
文
︵
二
︶
|
二
有
人
下
敘
他
斥
局
|
初
結
歸
聖
能
|
二
觀
音
下
結
示
︵
二
︶
|
三
因
果
下
因
果
四
句
|
二
復
次
下
人
法
四
句
|
二
用
此
下
歷
五
味
|
四
若
佛
下
多
界
度
多
界
|
三
若
有
下
多
界
度
一
界
|
二
若
寂
下
一
界
度
多
界
|
初
一
界
度
一
界
|
初
若
妙
下
釋
四
句
︵
四
︶
|
初
機
應
四
句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3 |
︵
三
︶
初
實
報
|
二
若
從
下
就
土
分
別
|
二
答
| |
︵
二
︶
初
問
|
二
問
何
下
揀
真
應
|
初
定
應
化
|
初
約
身
簡
定
︵
二
︶
|
初
垂
應
相
狀
︵
二
︶
|
初
佛
身
︵
三
︶
|
初
聖
身
︵
四
︶
|
二
一
明
下
釋
義
︵
八
︶
|
二
今
明
下
今
科
|
二
若
爾
下
釋
疑
問
答
|
初
分
三
枝
末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4 |
初
總
示
|
唯
被
二
機
︵
二
︶
|
二
何
故
下
明
| |
初
明
但
示
兩
應
|
下
明
機
應
︵
二
︶
|
論
定
判
二
此
應
|
二
釋
論
下
經
|
初
大
小
有
無
|
初
論
有
無
︵
二
︶
|
二
復
次
下
有
餘
︵
二
︶
|
二
示
機
宜
|
初
示
應
相
| |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5 |
初
示
乘
戒
四
句
︵
二
︶
|
二
若
穢
下
別
示
穢
土
二
根
︵
二
︶
|
明
能
感
二
行
|
二
何
故
下
|
三
五
濁
輕
重
|
二
兩
根
利
鈍
| |
初
二
土
淨
穢
|
初
明
所
感
二
相
︵
三
︶
|
二
根
︵
二
︶
|
初
通
明
二
土
|
初
釋
相
︵
二
︶
|
三
凡
聖
同
居
土
︵
二
︶
|
二
若
圓
下
別
示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6 |
三
簡
土
名
體
○
|
二
本
觀
慈
悲
○
| |
○
二
結
例
○
|
二
若
小
下
小
機
益
相
|
初
大
機
益
相
|
示
大
小
得
益
︵
二
︶
|
二
頓
機
下
別
|
初
通
明
大
小
感
佛
|
二
機
有
明
大
小
二
根
︵
二
︶
|
下
判
所
感
|
二
戒
急
| |
相
|
初
立
句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7 |
|
第
四
卷
科
| |
三
勸
供
養
○
|
二
總
答
○
|
八
金
剛
身
○
|
七
八
部
身
○
|
六
童
男
女
身
○
|
五
婦
女
身
○
|
四
四
眾
身
○
|
三
人
身
○
|
二
天
身
○
|
四
聲
聞
身
○
|
三
支
佛
身
○
|
二
菩
薩
身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8 |
二
若
復
下
涅
槃
|
二
故
云
下
證
一
代
俱
入
醍
醐
|
初
明
三
乘
皆
得
成
佛
|
初
法
華
︵
二
︶
|
四
次
聞
下
醍
醐
︵
二
︶
|
三
次
聞
下
熟
酥
|
二
次
聞
下
生
酥
|
二
聞
方
下
於
小
名
酪
|
初
於
大
名
乳
|
二
未
堪
下
退
就
華
嚴
辨
機
︵
二
︶
|
初
進
對
法
華
揀
悟
|
二
既
非
下
對
大
甄
揀
︵
二
︶
|
初
明
小
機
應
|
初
酪
益
︵
二
︶
|
○
二
若
小
下
小
機
益
相
︵
四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69 |
二
答
|
初
問
|
○
二
問
二
下
明
土
體
︵
二
︶
| |
二
答
|
初
問
|
○
三
問
經
下
簡
土
名
體
︵
二
︶
| |
○
二
此
中
下
本
觀
慈
悲
| |
三
穢
國
下
例
淨
土
|
二
或
示
下
例
餘
身
|
初
結
佛
身
|
○
二
是
為
下
結
例
︵
三
︶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0 |
三
次
引
大
下
能
現
法
|
二
次
引
下
能
現
人
|
初
能
現
意
|
二
內
祕
下
明
能
現
︵
四
︶
|
初
明
所
現
|
○
四
次
明
下
聲
聞
︵
二
︶
| |
○
三
支
佛
| |
二
此
中
下
明
本
觀
|
二
赴
利
下
赴
緣
有
異
|
初
補
佛
不
同
|
初
明
應
相
︵
二
︶
|
○
二
次
明
下
菩
薩
︵
二
︶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1 |
○
三
小
王
下
人
身
︵
五
︶
| |
六
毗
沙
門
︵
釋
闕
︶
|
五
天
大
將
軍
|
四
大
自
在
|
三
自
在
|
二
帝
釋
|
二
觀
音
下
明
本
觀
|
初
釋
名
相
|
初
梵
王
︵
二
︶
|
○
二
二
明
下
天
身
︵
六
︶
| |
二
答
|
初
問
|
四
問
下
寄
料
簡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2 |
二
龍
|
初
天
|
○
七
八
部
︵
八
︶
| |
○
六
童
真
| |
○
五
婦
女
| |
○
四
次
列
下
四
眾
| |
五
婆
羅
門
|
四
宰
官
|
三
居
士
|
二
長
者
|
初
小
王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3 |
初
牒
章
示
文
意
︵
二
︶
|
○
第
二
總
答
︵
三
︶
| |
二
答
|
初
問
|
二
問
答
︵
二
︶
|
初
釋
相
|
○
八
金
剛
︵
二
︶
| |
八
摩

羅
伽
|
七
緊
那
羅
|
六
迦
樓
羅
|
五
阿
修
羅
|
四
乾
闥
婆
|
三
夜
叉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4 |
二
佛
答
下
立
意
︵
二
︶
|
初
標
章
|
初
標
章
立
意
︵
二
︶
|
○
第
三
勸
供
養
︵
二
︶
| |
二
斥
違
義
立
宗
|
初
明
文
廣
義
狹
|
三
善
財
下
按
義
顯
他
狹
︵
二
︶
|
二
言
雖
下
結
義
廣
|
二
以
種
下
據
總
文
示
三
廣
|
初
明
垂
應
遍
三
土
|
初
依
文
釋
︵
二
︶
|
二
諸
名
下
依
文
明
義
廣
︵
二
︶
|
二
示
文
|
初
牒
章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5 |
初
問
以
機
難
應
|
二
番
︵
二
︶
|
二
又
欲
下
互
成
機
|
初
明
默
念
|
二
答
默
念
成
機
︵
二
︶
|
初
疑
前
無
奉
旨
|
初
番
︵
二
︶
|
二
問
後
下
問
答
釋
疑
︵
二
︶
|
二
有
人
下
斥
他
傷
義
|
二
而
總
下
明
總
別
互
舉
|
二
佛
答
後
下
示
今
三
|
初
敘
前
三
|
初
前
後
皆
三
︵
二
︶
|
初
示
今
立
章
︵
二
︶
|
初
明
始
終
相
稱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6 |
二
若
依
下
釋
百
千
價
︵
二
︶
|
初
評
眾
寶
文
|
初
事
釋
︵
二
︶
|
初
釋
解
瓔
︵
二
︶
|
初
奉
命
︵
二
︶
|
二
經
文
下
釋
︵
六
︶
|
初
科
|
二
奉
旨
︵
二
︶
|
二
出
供
下
出
意
|
初
稱
美
|
初
勸
供
養
︵
二
︶
|
二
先
稱
下
釋
義
︵
二
︶
|
初
分
文
|
二
初
勸
下
依
文
釋
義
︵
二
︶
|
二
答
以
機
顯
應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7 |
○
文
後
重
頌
二
十
六
行
分
︵
三
︶
| |
六
結
德
|
五
受
施
|
四
佛
勸
|
三
重
白
下
重
奉
|
二
觀
解
|
初
事
釋
|
二
不
肯
下
不
受
︵
二
︶
|
二
今
明
如
法
施
|
初
舊
取
重
法
施
|
二
法
施
下
釋
法
施
︵
二
︶
|
二
若
就
下
觀
解
|
二
答
|
初
問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8 |
初
一
行
頌
第
一
火
難
|
初
十
二
行
頌
七
難
︵
十
二
︶
|
二
假
使
下
頌
別
答
︵
二
︶
|
初
一
行
頌
總
答
|
初
頌
初
答
觀
音
得
名
︵
二
︶
|
二
我
為
下
別
頌
二
答
︵
二
︶
|
初
一
行
半
加
頌
總
歎
願
行
|
二
汝
聽
下
正
頌
佛
答
︵
二
︶
|
初
二
句
經
家
敘
|
二
具
足
下
二
十
二
行
雙
頌
二
答
︵
二
︶
|
二
佛
子
下
兩
句
別
頌
初
問
|
初
一
句
含
上
二
問
|
二
我
今
下
三
句
雙
問
︵
二
︶
|
初
一
句
歎
德
|
初
一
行
雙
頌
二
問
︵
二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79 |
初
一
行
超
頌
總
答
|
初
正
頌
示
現
︵
二
︶
|
二
具
足
下
頌
次
答
普
門
示
現
︵
二
︶
|
二
眾
生
下
一
行
總
頌
三
毒
二
求
|
十
二
雲
雷
下
加
頌
雷
雨
難
|
十
一
蚖
蛇
下
加
頌
蛇
蝎
難
|
十
若
惡
下
加
頌
惡
獸
難
|
九
或
遇
下
一
行
追
頌
羅
剎
難
|
八
咒
詛
下
一
行
加
頌
咒
詛
難
|
七
或
囚
下
一
行
頌
幽
執
難
|
六
或
遭
下
一
行
頌
刀
杖
難
|
五
或
值
下
一
行
超
頌
怨
賊
難
|
四
或
被
下
一
行
加
頌
墮
金
剛
山
|
三
或
在
下
一
行
加
頌
墮
須
彌
峰
|
二
或
漂
下
一
行
頌
第
二
水
難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80 |
二
念
念
下
一
行
明
感
應
難
測
以
勸
勿
疑
|
初
一
行
明
智
境
深
妙
以
勸
常
念
|
初
頌
勸
受
持
︵
二
︶
|
○
三
妙
音
下
三
行
雙
頌
二
勸
︵
二
︶
| |
三
妙
音
下
三
行
雙
頌
二
勸
○
|
二
諍
訟
下
加
頌
顯
機
|
二
澍
甘
下
二
句
正
頌
口
輪
說
法
|
初
二
句
頌
二
輪
化
本
|
三
悲
體
下
一
行
頌
口
業
普
說
︵
二
︶
|
二
無
垢
下
一
行
明
智
光
遍
照
|
初
一
行
明
本
觀
慈
悲
|
二
真
觀
下
頌
意
業
普
觀
︵
二
︶
|
初
一
行
別
頌
身
業
普
應
|
二
種
種
下
追
頌
別
答
︵
三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81 |
二
發
心
下
約
三
即
顯
真
發
|
二
此
即
下
結
|
四
故
經
下
第
一
義
|
三
亦
是
下
對
治
|
二
又
約
下
為
人
|
初
世
界
|
初
釋
︵
四
︶
|
初
約
四
悉
釋
無
等
等
︵
二
︶
|
二
無
等
下
聞
品
獲
利
益
︵
二
︶
|
二
此
中
下
釋
自
在
之
業
|
初
釋
聞
上
二
益
|
初
持
地
歎
功
德
︵
二
︶
|
○
第
三
歎
聞
品
功
德
︵
二
︶
| |
二
具
一
下
一
行
頌
勸
供
養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
|
82 |
|
|
|
|
|
|
|
|
|
|
|
|
|
觀
音
疏
記
會
本
科
︵
終
︶
| |
▲ |
|
觀音疏記會本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