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
聲
聞
︵
二
︶
|
初
列
眾
︵
四
︶
|
二
列
眾
證
信
︵
二
︶
|
初
五
句
證
信
︵
如
是
︶
| |
初
序
品
分
二
︶
初
證
信
序
︵
二
︶
|
初
約
舒
光
發
軔
問
答
智
境
頓
示
始
終
門
︵
即
| |
將
釋
此
經
大
分
三。
| |
門
人
智
一
重
訂
|
普
德
勖
![[、/(、*、)]](../T01/y0.bmp )
大
師
立
科
|
妙
法
蓮
華
經
科
拾
科
文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 |
初
供
養
諸
佛
︵
皆
得
︶
|
二
別
歎
︵
二
︶
|
初
總
歎
︵
皆
於
︶
|
初
歎
德
︵
二
︶
|
二
歎
德
列
名
︵
二
︶
|
初
標
名
舉
數
︵
菩
薩
︶
|
二
菩
薩
︵
二
︶
|
二
比
丘
尼
︵
摩
訶
︶
|
二
少
知
識
︵
復
有
︶
|
二
結
屬
︵
如
是
︶
|
初
列
名
︵
其
名
︶
|
初
多
知
識
︵
二
︶
|
初
大
比
丘
︵
二
︶
|
二
列
名
︵
二
︶
|
初
歎
德
︵
與
大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 |
二
放
光
現
相
︵
二
︶
|
四
大
眾
發
起
︵
爾
時
︶
|
三
雨
花
動
地
︵
是
時
︶
|
二
正
為
說
入
︵
為
諸
︶
|
初
四
眾
圍
繞
︵
爾
時
︶
|
初
說
經
入
定
︵
四
︶
|
初
如
來
為
眾
發
起
︵
二
︶
|
二
發
起
序
︵
二
︶
|
二
總
結
︵
各
禮
︶
|
四
王
庶
︵
韋
提
︶
|
三
八
部
︵
爾
時
︶
|
二
結
屬
︵
如
是
︶
|
初
正
列
︵
其
名
︶
|
二
列
名
︵
二
︶
|
二
廣
利
群
生
︵
以
慈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 |
初
敘
意
︵
於
是
︶
|
二
偈
文
︵
二
︶
|
初
長
文
︵
爾
時
︶
|
二
彌
勒
啟
問
︵
二
︶
|
二
述
大
眾
念
︵
爾
時
︶
|
初
述
彌
勒
念
︵
爾
時
︶
|
初
經
家
逑
疑
︵
二
︶
|
初
彌
勒
擬
度
以
問
︵
二
︶
|
二
菩
薩
問
答
決
疑
︵
二
︶
|
二
現
聖
相
︵
又
見
︶
|
初
現
凡
相
︵
於
此
︶
|
二
現
相
︵
二
︶
|
二
光
照
分
齊
︵
照
東
︶
|
初
光
所
從
處
︵
爾
時
︶
|
初
放
光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 |
初
長
文
︵
三
︶
|
二
文
殊
原
古
以
答
︵
二
︶
|
四
釋
難
啟
問
︵
我
等
︶
|
三
歎
光
希
有
︵
佛
放
︶
| |
次
問
︵
又
是
︶
|
問
六
度
︵
我
是
︶
二
約
不
|
︵
文
殊
︶
二
以
十
六
正
|
初
以
頌
半
結
前
生
後
|
初
約
次
第
問
︵
二
︶
|
二
以
四
十
問
六
度
︵
二
︶
|
初
以
十
頌
問
十
界
︵
眉
間
︶
|
二
別
舉
事
相
︵
二
︶
|
初
總
舉
光
瑞
︵
文
殊
︶
|
二
舉
頌
︵
四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 |
二
鈍
根
弘
經
︵
八
百
︶
|
初
利
根
弘
經
︵
佛
滅
︶
|
四
明
弘
經
作
佛
︵
二
︶
|
三
明
唱
滅
付
囑
︵
日
月
︶
|
二
明
說
經
時
分
︵
六
十
︶
|
初
出
所
說
經
名
︵
時
有
︶
|
三
說
法
授
記
與
今
佛
當
同
︵
四
︶
|
四
大
眾
騰
疑
欲
決
︵
彌
勒
︶
|
三
如
來
放
光
現
瑞
︵
爾
時
︶
|
二
如
來
說
經
入
定
︵
是
時
︶
|
初
王
子
發
心
出
家
︵
其
最
︶
|
二
入
定
放
光
與
今
佛
現
同
︵
四
︶
|
初
因
機
設
教
與
今
佛
已
同
︵
諸
善
︶
|
二
詳
示
所
同
︵
三
︶
|
初
惟
忖
略
答
︵
爾
時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 |
初
無
問
自
說
顯
諸
佛
智
教
甚
深
︵
二
︶
|
初
法
說
︵
二
︶
| |
︵
二
︶
|
︵
自
方
便
品
去
共
九
品
分
三
︶
初
法
說
授
記
|
○
二
約
近
跡
垂
化
開
權
顯
實
令
悟
一
乘
門
| |
實
令
廣
流
通
門
︵
自
寶
塔
品
去
至
經
盡
︶
|
方
便
品
去
共
九
品
︶
三
約
開
近
顯
遠
拂
跡
入
|
二
約
近
跡
垂
化
開
權
顯
實
令
悟
一
乘
門
︵
自
|
三
結
判
勸
待
︵
我
見
︶
|
二
頌
出
定
說
法
︵
天
人
︶
|
初
頌
入
定
放
光
︵
爾
時
︶
|
二
偈
文
︵
三
︶
|
三
會
通
結
答
︵
彌
勒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 |
三
申
明
眾
生
不
知
︵
諸
佛
︶
|
二
頌
能
知
唯
佛
︵
本
從
︶
|
初
頌
眾
生
不
知
︵
爾
時
︶
|
二
偈
文
︵
五
︶
|
初
長
文
︵
止
舍
︶
|
二
自
止
以
顯
能
知
唯
佛
︵
二
︶
|
三
約
二
利
雙
結
二
智
︵
舍
利
︶
|
二
約
實
智
遍
收
總
歎
︵
舍
利
︶
|
初
約
權
智
釋
教
顯
益
︵
舍
利
︶
|
二
別
歎
自
證
智
教
︵
三
︶
|
三
雙
釋
︵
佛
曾
︶
|
二
雙
徵
︵
所
以
︶
|
初
雙
標
︵
爾
時
︶
|
初
總
歎
諸
佛
智
教
︵
三
︶
|
初
自
歎
以
顯
眾
生
不
知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9 |
二
啟
請
︵
二
︶
|
二
巳
疑
︵
於
諸
︶
|
初
眾
疑
︵
無
漏
︶
|
初
陳
疑
︵
二
︶
|
二
陳
疑
啟
請
︵
二
︶
|
初
敘
述
前
法
︵
爾
時
︶
|
二
偈
文
︵
二
︶
|
二
身
子
陳
情
︵
爾
時
︶
|
初
經
家
敘
疑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二
︶
|
初
初
請
︵
二
︶
|
初
初
請
二
止
︵
二
︶
|
二
三
請
廣
說
顯
佛
乘
唯
一
無
餘
︵
三
︶
|
五
結
實
勸
信
︵
舍
利
︶
|
四
申
明
能
知
唯
佛
︵
又
告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0 |
二
大
眾
承
旨
︵
舍
利
︶
|
初
世
尊
許
說
︵
爾
時
︶
|
二
廣
說
︵
三
︶
|
二
偈
文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爾
時
︶
|
初
三
請
︵
二
︶
|
三
三
請
廣
說
︵
二
︶
|
二
三
止
︵
佛
復
︶
|
二
偈
文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舍
利
︶
|
初
二
請
︵
二
︶
|
二
二
請
三
止
︵
二
︶
|
二
二
止
︵
爾
時
︶
|
二
代
眾
普
請
︵
諸
天
︶
|
初
身
子
獨
請
︵
佛
口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1 |
二
開
除
釋
疑
︵
除
佛
︶
|
初
揀
成
真
偽
︵
舍
利
︶
|
四
揀
偽
敦
信
開
除
滅
後
︵
三
︶
|
三
釋
明
說
權
所
以
︵
舍
利
︶
|
二
顯
實
︵
舍
利
︶
|
初
開
權
︵
舍
利
︶
|
二
別
明
釋
迦
開
顯
︵
二
︶
|
初
通
明
三
世
開
顯
︵
舍
利
︶
| |
佛
唯
一
佛
乘
︵
三
︶
|
為
一
事
︵
舍
利
︶
三
廣
明
諸
|
︵
佛
告
︶
二
牒
前
略
釋
顯
唯
|
初
歎
法
勸
信
示
佛
語
不
虛
|
初
長
文
︵
四
︶
|
三
如
來
正
說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2 |
初
原
始
要
終
︵
舍
利
︶
|
二
以
巳
釋
成
開
顯
︵
四
︶
|
諸
佛
開
顯
︵
十
方
︶
|
成
︵
二
︶
初
通
明
|
初
通
明
諸
佛
以
巳
釋
|
二
頌
廣
明
︵
二
︶
|
初
頌
牒
釋
︵
舍
利
︶
| |
法
唯
一
︵
二
︶
|
︵
比
丘
︶
二
正
頌
長
文
顯
|
初
揀
別
偽
流
歎
眾
貞
實
|
二
舉
頌
︵
三
︶
|
初
敘
意
︵
爾
時
︶
|
二
偈
文
︵
二
︶
|
三
結
顯
唯
一
︵
舍
利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3 |
初
以
三
| |
二
別
明
︵
二
︶
|
初
總
明
︵
又
諸
︶
|
二
以
方
便
助
顯
︵
二
︶
|
顯
︵
過
去
︶
|
初
頌
諸
佛
開
| |
初
明
過
去
︵
二
︶
|
初
別
明
三
世
開
顯
︵
三
︶
|
別
明
三
世
以
巳
釋
成
︵
二
︶
|
除
顯
實
︵
我
雖
︶
二
|
︵
是
故
︶
四
障
|
三
說
小
治
障
|
二
五
濁
障
重
︵
若
我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4 |
八
身
業
禮
敬
︵
或
有
︶
|
心
獻
供
︵
若
人
︶
|
七
散
|
六
諸
塵
供
養
︵
若
人
︶
|
結
成
顯
實
︵
如
是
︶
|
五
|
四
戲
心
畫
佛
︵
乃
至
︶
|
三
志
心
造
像
︵
若
人
︶
|
至
︶
|
二
戲
沙
作
塔
︵
乃
|
初
志
心
起
塔
︵
諸
佛
︶
|
︵
十
︶
|
初
約
緣
因
顯
實
|
二
以
人
天
助
顯
︵
二
︶
|
乘
助
顯
︵
若
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5 |
初
念
自
所
得
| |
三
應
機
說
法
︵
四
︶
|
二
觀
機
運
悲
︵
舍
利
︶
|
偈
標
起
︵
今
我
︶
|
︵
四
︶
初
以
二
|
二
以
巳
釋
成
開
顯
|
三
明
現
在
︵
天
人
︶
| |
二
明
未
來
︵
未
來
︶
|
因
顯
實
︵
於
諸
︶
|
二
約
了
|
十
明
隨
口
稱
敬
︵
若
人
︶
|
番
大
益
︵
以
此
︶
|
九
結
兩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6 |
二
明
正
捨
方
便
︵
舍
利
︶
|
聖
︵
舍
利
︶
|
初
明
機
宜
叩
| |
四
正
捨
方
便
︵
二
︶
|
敬
順
佛
教
︵
舍
利
︶
|
︵
作
是
︶
四
|
三
諸
佛
現
贊
|
二
念
諸
佛
用
權
︵
尋
念
︶
|
四
明
無
機
息
化
︵
我
即
︶
|
法
︵
爾
時
︶
|
三
明
釋
梵
請
|
二
明
所
化
根
鈍
︵
眾
生
︶
|
初
明
所
得
微
妙
︵
我
始
︶
|
法
︵
四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7 |
二
述
昔
咎
釋
成
︵
三
︶
|
初
敘
聞
法
信
喜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三
︶
|
初
身
子
領
解
︵
二
︶
|
○
第
二
領
解
授
記
︵
三
︶
| |
初
卷
竟。
| |
○
三
贊
法
流
通
信
喜
作
佛
︵
諸
佛
︶
| |
三
因
緣
授
說
○
|
二
喻
說
授
記
○
|
二
授
記
○
| |
三
贊
法
流
通
信
喜
作
佛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8 |
二
信
喜
作
佛
︵
聞
佛
︶
|
初
會
初
驚
疑
︵
佛
於
︶
|
二
決
疑
生
喜
︵
二
︶
|
四
推
佛
意
釋
成
︵
今
聞
︶
|
三
於
日
夜
籌
量
︵
我
常
︶
|
二
對
如
來
言
失
︵
我
獨
︶
|
初
對
菩
薩
言
失
︵
我
處
︶
|
二
咎
己
︵
四
︶
|
初
領
解
︵
爾
時
︶
|
初
領
解
咎
己
︵
二
︶
|
二
偈
文
︵
二
︶
|
三
結
信
喜
作
佛
︵
世
尊
︶
|
三
引
咎
歸
己
︵
是
我
︶
|
二
疑
咎
在
佛
︵
世
尊
︶
|
初
自
疑
有
失
︵
所
以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19 |
初
喻
說
一
乘
︵
二
︶
|
○
二
喻
說
授
記
︵
二
︶
| |
法
說
竟。
| |
二
偈
文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爾
時
︶
|
三
大
眾
領
解
︵
二
︶
|
二
偈
文
︵
爾
時
︶
|
二
與
未
來
佛
記
︵
舍
利
︶
|
二
述
近
緣
︵
舍
利
︶
|
初
述
遠
因
︵
爾
時
︶
|
初
述
遠
因
近
緣
︵
二
︶
|
初
長
文
︵
二
︶
|
二
如
來
與
記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0 |
三
諸
子
戀
宅
︵
父
雖
︶
|
二
直
以
言
救
︵
我
當
︶
|
初
直
以
力
救
︵
舍
利
︶
|
二
長
者
悲
救
︵
二
︶
|
初
長
者
見
火
︵
長
者
︶
|
初
諸
子
樂
著
無
求
出
意
︵
三
︶
|
二
別
顯
喻
事
︵
四
︶
|
初
總
標
喻
本
︵
舍
利
︶
|
初
喻
說
︵
二
︶
|
三
正
為
說
喻
︵
三
︶
|
二
許
以
喻
說
︵
然
舍
︶
|
初
引
前
起
喻
︵
爾
時
︶
|
二
如
來
許
為
喻
說
︵
三
︶
|
初
身
子
陳
疑
代
請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1 |
二
法
合
︵
二
︶
|
四
印
許
︵
佛
告
︶
|
三
反
釋
︵
世
尊
︶
|
二
順
答
︵
舍
利
︶
|
初
徵
問
︵
舍
利
︶
|
四
徵
答
許
三
與
一
妄
否
︵
四
︶
|
四
得
過
本
望
︵
是
時
︶
|
三
徵
釋
所
以
︵
所
以
︶
|
二
長
者
等
賜
︵
舍
利
︶
|
初
諸
子
索
車
︵
時
諸
︶
|
三
等
賜
大
車
得
過
本
望
︵
二
︶
|
三
順
從
方
便
︵
爾
時
︶
|
二
正
用
方
便
︵
而
告
︶
|
初
擬
用
方
便
︵
爾
時
︶
|
二
假
設
三
車
誘
子
出
宅
︵
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2 |
二
合
等
賜
︵
如
來
︶
|
初
合
免
難
︵
如
來
︶
|
二
法
合
︵
二
︶
|
初
牒
喻
︵
舍
利
︶
|
三
合
等
賜
大
車
︵
二
︶
|
三
合
順
從
方
便
︵
舍
利
︶
|
二
合
正
用
方
便
︵
而
作
︶
|
初
合
擬
用
方
便
︵
舍
利
︶
|
二
合
假
設
三
車
︵
三
︶
|
三
合
正
明
戀
宅
︵
所
以
︶
|
二
合
長
者
擬
救
︵
舍
利
︶
|
初
合
長
者
見
火
︵
見
諸
︶
|
初
合
諸
子
戀
宅
︵
三
︶
|
二
別
合
喻
事
︵
四
︶
|
初
總
合
喻
本
︵
舍
利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3 |
初
頌
樂
著
︵
是
時
︶
|
二
略
頌
喻
事
︵
三
︶
|
二
正
頌
火
宅
︵
是
朽
︶
|
初
廣
頌
朽
宅
︵
譬
如
︶
|
初
廣
頌
喻
本
︵
二
︶
|
初
頌
喻
︵
二
︶
|
初
廣
頌
前
喻
︵
二
︶
|
二
舉
頌
︵
二
︶
|
初
敘
意
︵
爾
時
︶
|
○
二
偈
文
︵
二
︶
| |
二
領
解
得
記
○
|
二
偈
文
○
|
三
結
答
︵
舍
利
︶
|
四
合
徵
答
妄
否
︵
舍
利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4 |
二
廣
釋
信
否
︵
二
︶
|
初
標
示
信
否
︵
汝
舍
︶
|
二
勸
信
流
通
︵
二
︶
|
二
申
明
︵
若
有
︶
|
初
略
示
︵
告
舍
︶
|
二
兼
明
累
劫
︵
二
︶
|
初
正
示
現
前
︵
汝
舍
︶
|
三
合
過
望
︵
二
︶
|
二
合
假
設
︵
以
是
︶
|
初
合
樂
著
︵
如
來
︶
|
二
合
喻
事
︵
三
︶
|
初
合
喻
本
︵
告
舍
︶
|
二
法
合
︵
二
︶
|
三
頌
過
望
︵
爾
時
︶
|
二
頌
假
設
︵
是
時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5 |
初
舉
喻
︵
三
︶
|
二
廣
陳
喻
法
委
狀
不
求
自
得
之
意
︵
二
︶
|
二
徵
釋
︵
所
以
︶
|
初
標
顯
︵
而
白
︶
|
二
略
陳
今
昔
︵
二
︶
|
初
經
家
敘
喜
︵
爾
時
︶
|
初
略
陳
今
昔
於
希
有
法
不
求
自
得
︵
二
︶
|
初
長
文
︵
二
︶
|
初
四
子
喻
說
領
解
︵
二
︶
|
○
二
領
解
得
記
︵
二
︶
| |
二
信
者
應
說
︵
若
有
︶
|
初
否
者
莫
說
︵
又
告
︶
|
二
廣
釋
︵
二
︶
|
初
略
釋
︵
若
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6 |
︵
世
尊
︶
二
約
父
見
子
喻
|
初
約
子
見
父
喻
怖
大
之
心
|
初
父
子
相
見
︵
二
︶
|
二
父
子
雖
見
貧
肆
不
求
︵
二
︶
|
二
長
者
所
作
之
念
︵
時
貧
︶
| |
者
所
止
之
城
︵
其
父
︶
|
外
緣
不
失
︵
二
︶
初
長
|
︵
年
既
︶
二
所
止
不
違
況
|
初
所
遇
不
違
況
內
因
不
失
|
二
所
止
不
違
以
況
因
緣
︵
二
︶
|
初
父
子
相
失
以
況
退
大
︵
世
尊
︶
|
初
父
子
雖
失
遇
止
不
違
︵
二
︶
|
初
敘
累
劫
如
安
貧
里
肆
力
不
求
︵
二
︶
|
初
窮
子
愚
頑
無
心
希
求
長
者
之
富
︵
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7 |
|
有
之
賜
︵
四
︶
|
︵
世
尊
︶
二
窮
子
志
大
全
受
長
者
富
|
三
敘
客
作
如
安
領
知
出
內
不
求
|
三
結
示
不
求
︵
爾
時
︶
|
四
用
作
字
方
便
︵
好
自
︶
|
三
用
加
價
方
便
︵
後
復
︶
|
二
用
著
弊
方
便
︵
又
以
︶
|
初
用
密
遣
方
便
︵
密
遣
︶
|
二
正
用
方
便
︵
四
︶
|
初
標
用
方
便
︵
爾
時
︶
|
二
敘
今
生
如
安
客
作
賤
役
不
求
︵
三
︶
| |
不
求
︵
父
遙
︶
|
調
慰
之
狀
︵
時
富
︶
二
貧
肆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8 |
二
如
來
述
成
與
記
○
|
二
偈
文
○
|
三
今
心
喜
︵
是
故
︶
|
二
合
志
大
︵
今
我
︶
|
三
合
領
知
以
明
轉
教
不
求
︵
世
尊
︶
|
二
合
客
作
以
明
今
生
不
求
︵
今
日
︶
|
初
合
貧
里
以
明
累
劫
不
求
︵
世
尊
︶
|
初
合
愚
頑
︵
三
︶
| |
︵
世
尊
︶
二
法
合
︵
三
︶
|
三
竊
子
心
喜
無
量
珍
寶
不
求
自
得
|
四
喻
開
顯
與
記
︵
今
我
︶
|
三
喻
結
會
古
今
︵
即
自
︶
|
二
喻
靈
鷲
集
會
︵
臨
欲
︶
|
初
喻
大
機
叩
教
︵
復
經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29 |
二
頌
法
︵
三
︶
|
三
頌
心
喜
︵
子
念
︶
|
二
頌
志
大
︵
父
知
︶
|
三
頌
領
知
不
求
︵
長
者
︶
|
二
頌
今
安
客
作
︵
長
者
︶
|
初
頌
昔
安
貧
里
︵
譬
如
︶
|
初
頌
愚
頑
︵
三
︶
|
初
頌
喻
︵
三
︶
|
二
頌
廣
陳
法
喻
委
狀
︵
二
︶
|
初
頌
略
陳
不
求
自
得
︵
我
等
︶
|
初
頌
前
喻
法
︵
二
︶
|
二
舉
頌
︵
二
︶
|
初
敘
意
︵
爾
時
︶
|
○
二
偈
文
︵
二
︶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0 |
初
標
設
教
不
虛
︵
迦
葉
︶
|
初
略
舉
智
教
︵
三
︶
|
三
正
與
述
成
︵
二
︶
|
二
廣
所
不
及
︵
如
來
︶
|
初
歎
許
所
說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四
︶
|
初
述
成
︵
二
︶
|
○
二
如
來
述
成
與
記
︵
二
︶
| |
二
卷
竟。
| |
二
報
佛
深
恩
︵
世
尊
︶
|
三
望
外
自
得
︵
如
富
︶
|
二
廣
明
轉
教
︵
佛
敕
︶
|
初
略
合
不
求
︵
佛
亦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1 |
二
似
有
差
︵
爾
時
︶
|
初
即
無
差
︵
迦
葉
︶
|
初
略
合
無
差
而
差
︵
二
︶
|
初
教
以
機
異
而
似
有
差
︵
二
︶
|
二
法
合
︵
二
︶
|
二
縱
奪
結
成
︵
雖
一
︶
|
二
約
能
所
潤
論
無
差
而
差
︵
密
雲
︶
|
初
約
能
所
生
論
無
差
而
差
︵
迦
葉
︶
|
初
無
差
而
差
︵
二
︶
|
初
喻
明
︵
二
︶
|
二
廣
舉
喻
法
︵
二
︶
|
二
能
了
能
知
合
釋
︵
又
於
︶
|
初
知
法
知
機
分
釋
︵
如
來
︶
|
三
約
智
釋
不
虛
︵
二
︶
|
二
以
智
教
互
顯
︵
於
一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2 |
初
法
雨
平
等
︵
佛
亦
︶
|
初
教
隨
機
似
異
︵
三
︶
|
二
法
合
︵
二
︶
|
二
頌
差
即
無
差
︵
其
雲
︶
|
初
頌
無
差
而
差
︵
迦
葉
︶
|
初
喻
明
︵
二
︶
|
二
述
成
廣
示
︵
二
︶
|
初
標
智
教
不
虛
︵
爾
時
︶
|
二
偈
文
︵
二
︶
|
四
結
歎
能
知
︵
汝
等
︶
|
三
明
教
隨
智
一
︵
如
來
︶
|
二
明
如
來
能
知
︵
所
以
︶
|
初
明
眾
生
不
知
︵
其
有
︶
|
二
教
以
智
一
而
實
無
差
︵
三
︶
|
二
結
示
差
即
無
差
︵
如
來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3 |
二
記
果
︵
於
最
︶
|
初
記
因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二
︶
|
初
記
迦
葉
︵
二
︶
|
○
二
與
記
︵
二
︶
| |
二
與
記
○
|
二
教
隨
智
實
一
︵
迦
葉
︶
|
二
結
成
成
實
︵
如
是
︶
|
初
正
示
增
長
︵
聲
聞
︶
|
三
別
示
增
長
︵
二
︶
|
二
總
顯
法
喻
︵
我
雨
︶
|
初
再
廣
不
及
︵
佛
以
︶
|
三
成
實
似
異
︵
三
︶
|
二
稟
受
不
同
︵
一
切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4 |
|
喻
說
竟。
| |
三
許
說
因
緣
︵
我
及
︶
|
二
總
記
五
百
︵
我
諸
︶
|
三
記
目
犍
連
︵
爾
時
︶
|
二
記
迦
旃
延
︵
爾
時
︶
|
初
記
須
菩
提
︵
爾
時
︶
|
初
別
記
三
人
︵
三
︶
|
二
與
記
︵
三
︶
|
二
頌
文
︵
大
雄
︶
|
初
長
文
︵
爾
時
︶
|
初
求
記
︵
二
︶
|
次
記
三
人
︵
二
︶
|
二
頌
文
︵
爾
時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5 |
二
請
法
︵
爾
時
︶
|
初
偈
贊
︵
一
心
︶
|
二
偈
贊
請
法
︵
二
︶
|
初
同
眾
詣
佛
︵
其
佛
︶
|
初
十
六
王
子
請
︵
二
︶
|
初
受
請
︵
二
︶
|
二
受
請
說
法
︵
二
︶
|
二
樹
下
成
道
︵
佛
告
︶
|
初
滅
度
久
遠
︵
佛
告
︶
|
初
大
通
成
道
︵
二
︶
|
初
結
緣
之
由
︵
二
︶
|
初
往
昔
因
緣
︵
二
︶
|
初
長
文
︵
三
︶
|
初
說
因
緣
︵
二
︶
|
○
三
因
緣
授
記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6 |
三
南
方
︵
四
︶
|
四
如
來
默
許
︵
爾
時
︶
|
三
見
佛
請
法
︵
見
大
︶
|
二
問
決
尋
光
︵
即
各
︶
|
初
見
光
驚
駭
︵
又
諸
︶
|
二
東
南
︵
四
︶
|
四
如
來
默
許
︵
爾
時
︶
|
三
見
佛
請
法
︵
見
大
︶
|
二
問
決
尋
光
︵
是
時
︶
|
初
見
光
驚
駭
︵
爾
時
︶
|
初
東
方
︵
四
︶
|
初
三
方
︵
三
︶
|
二
眾
梵
尋
光
見
佛
請
法
︵
三
︶
|
初
動
地
放
光
感
召
諸
界
︵
佛
告
︶
|
二
諸
梵
天
王
請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7 |
五
信
否
不
一
︵
說
是
︶
|
四
正
為
說
法
︵
爾
時
︶
|
三
眾
求
出
家
︵
爾
時
︶
|
二
請
說
妙
法
︵
俱
白
︶
|
初
王
子
出
家
︵
爾
時
︶
|
二
說
一
乘
實
法
︵
六
︶
|
二
獲
益
︵
佛
於
︶
|
初
說
法
︵
爾
時
︶
|
初
說
諦
緣
權
法
︵
二
︶
|
二
說
法
︵
二
︶
|
三
見
佛
請
法
︵
見
大
︶
|
二
問
決
尋
光
︵
即
各
︶
|
初
見
光
驚
駭
︵
爾
時
︶
|
三
上
方
︵
三
︶
|
二
六
方
︵
西
南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8 |
初
喻
說
︵
三
︶
|
三
喻
法
釋
成
︵
二
︶
|
二
釋
廢
立
意
︵
比
丘
︶
|
初
正
為
說
實
︵
諸
比
︶
|
二
明
今
說
法
華
︵
二
︶
|
二
會
資
之
古
今
︵
諸
比
︶
|
初
會
師
之
古
今
︵
諸
比
︶
|
二
結
會
古
今
︵
二
︶
|
初
正
示
相
值
︵
佛
告
︶
|
四
生
世
相
值
︵
二
︶
|
三
出
定
印
許
︵
大
通
︶
|
二
覆
講
法
花
︵
各
升
︶
|
初
知
佛
入
定
︵
是
時
︶
|
二
正
明
結
緣
︵
四
︶
|
六
說
已
入
定
︵
說
是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39 |
二
明
相
值
︵
彼
佛
︶
|
初
明
覆
說
︵
是
諸
︶
|
二
正
結
緣
︵
三
︶
|
初
結
緣
由
︵
爾
時
︶
|
○
二
頌
文
︵
四
︶
| |
二
與
授
記
○
|
二
頌
文
○
|
三
今
說
法
華
︵
若
眾
︶
|
二
中
間
相
值
︵
若
眾
︶
|
初
往
昔
結
緣
︵
諸
比
︶
|
三
法
合
︵
三
︶
|
三
喻
今
說
法
華
︵
爾
時
︶
|
二
喻
中
間
相
值
︵
所
將
︶
|
初
喻
往
昔
因
緣
︵
譬
如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0 |
○
二
與
授
記
︵
三
︶
| |
三
卷
竟。
| |
三
合
說
實
︵
既
知
︶
|
二
合
開
權
︵
見
諸
︶
|
初
合
結
緣
︵
我
亦
︶
|
二
法
合
︵
三
︶
|
三
頌
滅
化
︵
導
師
︶
|
二
頌
中
退
︵
眾
人
︶
|
初
頌
所
將
︵
譬
如
︶
|
初
喻
釋
︵
三
︶
|
四
法
喻
釋
成
︵
二
︶
|
三
說
法
華
︵
以
是
︶
|
三
會
古
今
︵
是
十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1 |
二
與
記
︵
七
︶
|
二
顯
遠
本
︵
汝
等
︶
|
初
發
近
跡
︵
爾
時
︶
|
初
述
成
︵
二
︶
|
二
述
成
與
記
︵
二
︶
|
二
述
請
︵
唯
佛
︶
|
初
述
念
︵
而
作
︶
|
二
念
請
︵
二
︶
|
三
敘
領
解
之
儀
︵
即
從
︶
|
二
敘
領
解
之
喜
︵
得
未
︶
|
初
敘
領
解
之
由
︵
爾
時
︶
|
初
領
解
︵
三
︶
|
初
領
解
默
請
︵
二
︶
|
初
長
文
︵
二
︶
|
初
記
滿
慈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2 |
初
特
記
陳
如
︵
佛
知
︶
|
初
長
文
︵
二
︶
|
二
如
來
次
第
與
記
︵
二
︶
|
初
大
眾
思
齊
默
請
︵
爾
時
︶
|
二
記
千
二
百
︵
三
︶
|
二
別
舉
滿
慈
本
跡
︵
今
此
︶
|
初
通
舉
諸
子
本
跡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二
︶
|
七
劫
國
久
近
︵
劫
名
︶
|
六
結
顯
無
盡
︵
其
佛
︶
|
五
眾
聖
功
德
︵
有
無
︶
|
四
所
依
食
住
︵
其
國
︶
|
三
正
報
殊
騰
︵
無
諸
︶
|
二
依
報
清
淨
︵
其
佛
︶
|
初
因
圓
果
滿
︵
漸
漸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3 |
二
今
會
復
與
授
記
︵
今
者
︶
|
初
曠
劫
大
智
未
失
︵
佛
亦
︶
|
三
法
合
︵
二
︶
|
二
親
友
覺
悟
如
願
︵
於
後
︶
|
初
貧
人
醉
臥
不
知
︵
世
尊
︶
|
二
立
喻
︵
二
︶
|
初
舉
況
︵
世
尊
︶
|
二
釋
成
︵
三
︶
|
初
正
時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二
︶
|
三
五
百
因
喜
自
責
︵
二
︶
|
二
頌
例
記
︵
迦
葉
︶
|
初
頌
所
記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二
︶
|
二
例
記
五
百
︵
其
五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4 |
二
如
來
與
決
︵
爾
時
︶
|
初
八
千
生
疑
︵
爾
時
︶
|
二
釋
疑
︵
二
︶
|
初
與
記
︵
爾
時
︶
|
初
記
阿
難
︵
三
︶
|
二
與
記
︵
五
︶
|
二
二
千
默
請
︵
爾
時
︶
|
初
知
識
言
請
︵
爾
時
︶
|
初
請
記
︵
二
︶
|
三
記
學
無
學
︵
二
︶
|
二
頌
法
合
︵
我
等
︶
|
初
頌
譬
喻
︵
譬
如
︶
|
二
頌
喻
法
︵
二
︶
|
初
頌
歡
喜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5 |
初
明
現
前
六
師
︵
若
復
︶
|
初
具
顯
少
持
功
德
︵
三
︶
|
初
明
持
者
之
福
︵
二
︶
|
初
通
明
六
種
法
師
︵
二
︶
|
初
長
文
︵
二
︶
|
初
能
說
人
勝
︵
二
︶
|
二
順
顯
人
法
功
勝
︵
二
︶
|
初
正
為
微
因
與
記
︵
佛
告
︶
|
五
授
懸
記
與
未
來
︵
二
︶
|
四
授
廣
記
與
現
在
︵
法
師
︶
|
二
得
記
歡
喜
︵
爾
時
︶
|
初
正
與
授
記
︵
爾
時
︶
|
三
記
二
千
︵
二
︶
|
二
記
羅
雲
︵
爾
時
︶
|
三
增
進
︵
阿
難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6 |
三
少
聞
大
益
︵
二
︶
|
二
冀
聞
應
供
︵
應
以
︶
|
初
說
者
深
因
︵
若
有
︶
|
三
勸
供
說
者
︵
三
︶
|
二
兼
勸
自
持
︵
其
有
︶
|
初
勸
供
持
者
︵
爾
時
︶
|
初
頌
受
持
誦
說
︵
三
︶
|
二
頌
文
︵
二
︶
|
二
別
顯
說
法
巨
益
︵
藥
王
︶
|
二
明
毀
者
之
罪
︵
藥
王
︶
|
二
別
況
說
者
一
種
︵
若
是
︶
|
初
通
況
六
種
具
持
︵
何
況
︶
|
二
況
顯
具
持
功
德
︵
二
︶
|
三
明
未
來
勝
報
︵
藥
王
︶
|
二
明
過
去
殊
因
︵
藥
王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7 |
二
法
釋
︵
菩
薩
︶
|
初
喻
釋
︵
藥
王
︶
|
二
約
喻
法
釋
成
︵
二
︶
|
初
約
近
果
標
起
︵
其
有
︶
|
四
約
得
近
菩
提
顯
勝
︵
二
︶
|
三
約
能
善
行
道
顯
勝
︵
藥
王
︶
|
二
約
住
處
應
供
顯
勝
︵
藥
王
︶
|
二
約
法
在
人
顯
勝
︵
藥
王
︶
|
初
約
法
在
佛
顯
勝
︵
爾
時
︶
|
初
約
難
信
難
解
顯
勝
︵
二
︶
|
初
長
文
︵
六
︶
|
二
所
說
法
勝
︵
二
︶
|
二
結
所
說
最
勝
︵
藥
王
︶
|
二
正
顯
巨
益
︵
如
是
︶
|
初
校
量
毀
贊
︵
若
能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8 |
○
三
約
開
近
顯
遠
拂
跡
入
實
令
廣
流
通
門
| |
因
緣
授
記
竟。
| |
三
結
勸
勝
益
︵
若
親
︶
|
二
頌
法
師
具
德
︵
若
人
︶
|
初
頌
所
說
法
勝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三
︶
|
三
現
身
重
說
︵
我
雖
︶
|
二
遣
人
聽
護
︵
藥
王
︶
|
初
示
所
具
德
︵
是
善
︶
|
二
自
荅
︵
三
︶
|
初
設
問
︵
藥
王
︶
|
六
法
師
具
德
︵
二
︶
|
五
約
非
機
難
聞
顯
勝
︵
藥
王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49 |
二
放
光
遠
照
︵
三
︶
|
初
求
見
多
寶
︵
是
時
︶
|
初
放
光
照
集
︵
五
︶
|
二
集
身
開
塔
︵
二
︶
|
五
如
來
答
釋
︵
爾
時
︶
|
四
大
眾
疑
問
︵
爾
時
︶
|
三
多
寶
贊
證
︵
爾
時
︶
|
二
八
部
供
養
︵
三
十
︶
|
初
塔
湧
之
相
︵
爾
時
︶
|
初
多
寶
湧
贊
︵
五
︶
|
初
長
文
︵
三
︶
|
初
求
人
付
囑
︵
二
︶
| |
︵
四
︶
|
︵
自
寶
塔
品
至
經
盡
分
二
︶
初
廣
顯
流
通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0 |
初
古
今
共
座
︵
爾
時
︶
|
三
正
求
付
囑
︵
三
︶
|
二
眾
見
全
身
︵
即
時
︶
|
初
佛
升
開
塔
︵
爾
時
︶
|
二
開
塔
見
佛
︵
二
︶
|
二
致
與
欲
辭
︵
而
作
︶
|
初
遣
使
致
訊
︵
是
時
︶
|
初
致
訊
開
塔
︵
二
︶
|
二
與
欲
開
塔
︵
二
︶
|
五
諸
佛
普
至
︵
爾
時
︶
|
四
變
淨
國
界
︵
時
娑
︶
|
三
諸
佛
欲
求
︵
爾
時
︶
|
三
正
放
光
照
︵
爾
時
︶
|
二
大
眾
亦
求
︵
大
樂
︶
|
初
承
願
當
集
︵
佛
告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1 |
三
舉
易
顯
難
︵
諸
善
︶
|
二
問
誰
發
願
︵
諸
佛
︶
|
初
諸
佛
證
知
︵
甚
多
︶
|
二
以
難
事
勸
︵
三
︶
|
初
以
發
誓
勸
︵
告
諸
︶
|
二
敕
發
願
付
囑
︵
三
︶
|
三
喻
顯
集
相
︵
諸
佛
︶
|
二
嚴
土
待
來
︵
為
坐
︶
|
初
諸
佛
來
意
︵
又
我
︶
|
二
舉
現
在
分
身
勸
勉
︵
三
︶
|
初
舉
過
去
多
寶
勸
勉
︵
爾
時
︶
|
初
舉
古
今
勸
勉
︵
二
︶
|
二
頌
文
︵
二
︶
|
三
唱
滅
付
囑
︵
以
大
︶
|
二
大
眾
升
空
︵
爾
時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2 |
三
歸
功
於
師
︵
由
提
︶
|
二
結
會
古
今
︵
佛
告
︶
|
初
求
法
得
師
︵
時
世
︶
|
二
明
一
生
求
法
無
倦
︵
四
︶
|
初
明
多
生
求
法
無
倦
︵
爾
時
︶
|
初
明
求
法
甚
難
以
驗
希
有
︵
三
︶
|
○
二
驗
法
希
有
︵
二
︶
| |
初
求
人
付
囑
竟。
| |
二
總
結
流
通
○
|
四
弘
經
軌
式
○
|
三
海
眾
傳
持
○
|
二
驗
法
希
有
○
|
三
結
歎
能
持
︵
諸
善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3 |
五
龍
女
速
證
︵
二
︶
|
三
法
答
︵
文
殊
︶
|
二
偈
問
︵
演
暢
︶
|
初
偈
贊
︵
爾
時
︶
|
二
贊
問
法
答
︵
三
︶
|
二
湧
證
結
答
︵
文
殊
︶
|
初
問
所
化
數
︵
智
積
︶
|
初
數
問
證
答
︵
二
︶
|
四
所
化
無
量
︵
二
︶
|
三
文
殊
湧
現
︵
爾
時
︶
|
二
如
來
制
止
︵
釋
迦
︶
|
初
智
積
請
還
︵
於
時
︶
|
二
明
成
佛
甚
易
以
驗
希
有
︵
五
︶
|
三
明
聞
品
離
苦
得
樂
︵
佛
告
︶
|
四
授
成
佛
記
︵
告
諸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4 |
二
驗
法
希
有
竟。
| |
五
結
釋
眾
疑
︵
智
積
︶
|
四
兩
土
獲
益
︵
無
量
︶
|
三
法
會
遙
禮
︵
爾
時
︶
|
二
現
前
速
證
︵
當
時
︶
|
初
舉
事
校
疾
︵
爾
時
︶
|
四
龍
女
現
證
︵
四
︶
|
三
舍
利
執
疑
︵
時
舍
︶
|
二
請
證
︵
又
聞
︶
|
初
偈
贊
︵
言
論
︶
|
二
龍
女
贊
證
︵
二
︶
|
初
智
積
執
疑
︵
智
積
︶
|
二
湧
現
釋
疑
︵
五
︶
|
初
重
問
直
答
︵
智
積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5 |
初
恐
怖
惡
世
︵
有
諸
︶
|
二
廣
釋
︵
二
︶
|
初
略
標
︵
即
時
︶
|
初
發
願
弘
經
︵
二
︶
|
二
頌
文
︵
二
︶
|
初
長
文
︵
爾
時
︶
|
二
兼
順
佛
意
︵
二
︶
|
二
聲
聞
持
︵
爾
時
︶
|
初
菩
薩
持
︵
爾
時
︶
|
初
自
誓
受
持
︵
二
︶
|
初
能
持
人
︵
二
︶
|
初
本
會
傳
持
︵
二
︶
|
初
本
下
兩
方
傳
持
︵
二
︶
|
○
三
海
眾
傳
持
︵
二
︶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6 |
二
釋
近
處
︵
二
︶
|
二
約
不
行
論
行
︵
又
復
︶
|
初
約
所
住
論
行
︵
文
殊
︶
|
初
釋
行
處
︵
二
︶
|
二
別
釋
︵
二
︶
|
初
雙
標
︵
一
者
︶
|
初
長
文
︵
二
︶
|
初
安
住
行
處
近
處
︵
二
︶
|
二
次
第
釋
成
︵
四
︶
|
初
標
示
四
法
︵
佛
告
︶
|
二
答
︵
三
︶
|
初
問
︵
爾
時
︶
|
二
所
住
行
︵
二
︶
|
二
請
證
於
佛
︵
我
是
︶
︵
四
卷
竟
︶
|
二
廣
說
此
經
︵
諸
聚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7 |
初
標
章
︵
又
文
︶
|
初
長
文
︵
二
︶
|
二
不
生
好
惡
怨
嫌
︵
二
︶
|
二
結
答
︵
文
殊
︶
|
三
示
相
︵
若
有
︶
|
二
別
釋
︵
又
復
︶
|
初
總
釋
︵
常
離
︶
|
二
釋
成
︵
二
︶
|
初
總
標
︵
爾
時
︶
|
初
頌
前
︵
三
︶
|
二
頌
文
︵
二
︶
|
二
觀
法
論
近
︵
復
次
︶
|
二
表
詮
顯
定
︵
常
好
︶
|
初
遮
詮
顯
戒
︵
云
何
︶
|
初
對
遠
論
近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8 |
初
止
行
︵
無
懷
︶
|
二
明
安
樂
行
︵
二
︶
|
初
舉
能
持
人
︵
又
文
︶
|
初
長
文
︵
三
︶
|
三
勿
生
嫉
諂
我
慢
︵
二
︶
|
四
結
歎
功
德
︵
智
者
︶
|
三
示
安
樂
相
︵
我
滅
︶
|
二
清
淨
心
說
︵
晝
夜
︶
|
初
慈
心
為
說
︵
若
有
︶
|
二
說
法
心
行
︵
二
︶
|
初
說
法
儀
則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四
︶
|
二
作
行
︵
善
修
︶
|
初
止
行
︵
若
口
︶
|
二
顯
行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59 |
二
廣
釋
︵
三
︶
|
初
略
釋
︵
所
以
︶
|
二
徵
釋
︵
二
︶
|
初
顯
相
︵
文
殊
︶
|
三
示
相
︵
二
︶
|
二
明
行
︵
於
在
︶
|
初
舉
人
︵
又
文
︶
|
初
長
文
︵
三
︶
|
四
廣
垂
屈
濟
慈
悲
︵
二
︶
|
三
結
成
安
樂
︵
第
三
︶
|
二
頌
觀
行
︵
是
佛
︶
|
初
頌
止
行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三
︶
|
三
示
安
樂
相
︵
文
殊
︶
|
二
作
行
︵
當
於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0 |
○
三
結
示
利
益
︵
三
︶
| |
二
如
來
神
力
囑
累
○
|
二
下
方
傳
持
○
|
三
結
示
利
益
○
|
二
法
喻
︵
譬
如
︶
|
初
明
行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二
︶
| |
三
總
結
︵
文
殊
︶
|
與
之
喻
法
︵
文
殊
︶
|
︵
文
殊
︶
二
今
以
|
初
昔
不
與
之
喻
法
|
二
喻
法
︵
二
︶
|
初
舉
況
︵
文
殊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1 |
初
應
命
湧
出
︵
佛
說
︶
|
三
湧
贊
訊
喜
︵
四
︶
|
二
如
來
制
止
︵
爾
時
︶
|
初
客
眾
傳
持
︵
爾
時
︶
|
○
二
下
方
傳
持
︵
六
︶
| |
本
會
傳
持
竟。
| |
三
結
成
行
益
︵
若
後
︶
|
二
出
家
成
道
說
法
入
滅
︵
又
夢
︶
|
初
聽
法
說
法
授
記
證
實
︵
若
於
︶
|
二
夢
中
妙
事
︵
二
︶
|
初
現
未
果
報
︵
讀
是
︶
|
二
廣
舉
利
益
︵
二
︶
|
初
總
舉
四
行
︵
我
滅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2 |
二
陳
己
及
眾
疑
︵
二
︶
|
二
問
師
宗
︵
是
諸
︶
|
初
問
來
處
︵
巨
身
︶
|
二
廣
舉
︵
二
︶
|
初
略
舉
︵
合
掌
︶
|
初
問
來
處
因
緣
︵
二
︶
|
二
頌
文
︵
二
︶
|
初
長
文
︵
爾
時
︶
|
初
此
土
眾
疑
︵
二
︶
|
初
大
眾
疑
問
︵
二
︶
|
初
決
不
識
眾
湧
疑
︵
二
︶
|
四
問
答
決
疑
︵
二
︶
|
四
發
隨
喜
心
︵
爾
時
︶
|
三
問
訊
安
否
︵
是
菩
︶
|
二
詣
佛
禮
贊
︵
是
諸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3 |
二
頌
文
︵
五
︶
|
五
釋
住
處
︵
亦
不
︶
|
四
釋
修
習
︵
阿
逸
︶
|
三
答
修
習
︵
於
諸
︶
|
二
答
住
處
︵
此
諸
︶
|
初
答
發
心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五
︶
|
二
正
答
所
疑
︵
二
︶
|
二
頌
文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爾
時
︶
|
初
歎
勉
安
慰
︵
二
︶
|
二
如
來
決
答
︵
二
︶
|
二
他
土
眾
疑
︵
爾
時
︶
|
二
陳
眾
疑
︵
今
此
︶
|
初
陳
己
疑
︵
如
是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4 |
初
陳
疑
︵
三
︶
|
初
長
文
︵
二
︶
|
二
問
︵
二
︶
|
初
疑
︵
爾
時
︶
|
初
大
眾
疑
問
︵
二
︶
|
○
二
決
執
近
教
化
疑
︵
二
︶
| |
六
發
願
傳
持
○
|
五
廣
說
功
德
○
|
二
決
執
近
教
化
疑
○
|
五
勸
信
︵
我
今
︶
|
四
總
答
︵
我
於
︶
|
三
修
住
︵
如
是
︶
|
二
依
處
︵
此
等
︶
|
初
發
心
︵
爾
時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5 |
三
牒
現
近
跡
︵
一
切
︶
|
二
重
誡
聽
說
︵
爾
時
︶
|
初
三
誡
四
請
︵
爾
時
︶
|
初
如
來
正
說
︵
四
︶
|
二
如
來
決
答
︵
二
︶
|
三
頌
決
疑
之
益
︵
我
等
︶
|
二
頌
以
喻
合
法
︵
佛
得
︶
|
初
頌
執
近
疑
遠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三
︶
|
二
正
請
決
︵
唯
然
︶
|
初
出
請
意
︵
我
等
︶
|
二
請
決
︵
二
︶
|
三
復
舉
難
信
之
法
合
喻
︵
佛
亦
︶
|
二
舉
父
少
子
老
難
信
疑
︵
譬
如
︶
|
初
舉
少
時
能
化
廣
大
疑
︵
即
白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6 |
三
所
作
不
虛
︵
以
諸
︶
|
二
徵
示
明
見
︵
所
以
︶
|
初
直
示
不
虛
︵
諸
善
︶
|
二
佛
事
不
虛
︵
三
︶
|
二
別
示
︵
諸
善
︶
|
初
總
示
︵
諸
善
︶
|
初
標
示
方
便
︵
二
︶
|
初
明
如
來
本
來
不
滅
︵
三
︶
|
二
別
顯
方
便
令
知
秘
密
︵
二
︶
|
三
分
明
宣
示
︵
爾
時
︶
|
二
喻
顯
久
遠
︵
譬
如
︶
|
初
直
示
久
遠
︵
然
善
︶
|
初
總
顯
久
遠
正
破
近
執
︵
三
︶
|
初
長
文
︵
二
︶
|
四
示
成
久
遠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7 |
三
諸
子
求
救
︵
諸
子
︶
|
二
父
來
歸
家
︵
是
時
︶
|
初
諸
子
飲
毒
︵
諸
子
︶
|
二
良
醫
示
滅
︵
六
︶
|
初
良
醫
他
往
︵
譬
如
︶
|
二
立
喻
︵
四
︶
|
初
標
法
︵
又
善
︶
|
二
喻
顯
︵
三
︶
|
二
約
難
遭
順
釋
︵
是
故
︶
|
初
約
久
住
反
釋
︵
所
以
︶
|
二
徵
釋
所
以
︵
二
︶
|
初
標
示
方
便
︵
然
今
︶
|
初
正
明
︵
二
︶
|
二
明
方
便
非
滅
示
滅
︵
二
︶
|
三
結
成
不
滅
︵
如
是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8 |
二
非
滅
示
滅
︵
二
︶
|
二
釋
成
︵
我
常
︶
|
初
總
標
︵
為
度
︶
|
初
常
住
不
滅
︵
二
︶
|
二
別
顯
方
便
︵
二
︶
|
初
總
明
久
遠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二
︶
|
三
結
合
︵
佛
言
︶
|
四
良
醫
無
妄
︵
諸
善
︶
|
二
良
醫
復
現
︵
其
父
︶
|
初
諸
子
病
愈
︵
是
時
︶
|
三
良
醫
不
滅
︵
二
︶
|
六
方
便
示
滅
︵
父
作
︶
|
五
服
否
有
異
︵
其
諸
︶
|
四
良
醫
與
藥
︵
父
見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69 |
二
總
持
辨
才
︵
復
有
︶
|
初
得
無
生
忍
︵
於
時
︶
|
二
佛
說
︵
五
︶
|
初
總
敘
︵
爾
時
︶
|
初
如
來
說
︵
三
︶
|
初
增
道
發
心
︵
二
︶
|
初
現
前
功
德
︵
二
︶
|
二
聞
說
功
德
︵
二
︶
|
三
結
合
始
終
︵
我
亦
︶
|
二
略
示
喻
相
︵
如
醫
︶
|
初
舉
智
勸
信
︵
我
智
︶
|
二
喻
成
不
虛
︵
三
︶
|
二
罪
福
不
同
︵
是
諸
︶
|
初
別
見
劫
盡
︵
眾
生
︶
|
初
約
處
顯
常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0 |
二
申
明
具
德
︵
若
人
︶
|
初
頌
能
校
量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二
︶
|
初
長
文
︵
爾
時
︶
|
初
正
明
聞
品
︵
二
︶
|
初
一
念
信
解
︵
二
︶
|
二
須
臾
深
信
︵
二
︶
|
三
述
所
供
贊
︵
雨
天
︶
|
二
領
佛
所
說
︵
或
住
︶
|
初
時
眾
解
喜
︵
爾
時
︶
|
二
彌
勒
說
︵
三
︶
|
三
供
贊
︵
佛
說
︶
|
五
發
菩
提
心
︵
復
有
︶
|
四
損
生
得
果
︵
復
有
︶
|
三
能
轉
法
輪
︵
復
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1 |
二
勸
供
︵
阿
逸
︶
|
初
明
德
︵
若
人
︶
|
五
諸
善
功
德
︵
二
︶
|
四
兼
行
六
度
︵
況
復
︶
|
三
書
持
益
他
︵
阿
逸
︶
|
二
況
顯
持
誦
︵
何
況
︶
|
初
起
隨
喜
心
︵
又
復
︶
|
初
長
文
︵
五
︶
|
二
滅
後
功
德
︵
二
︶
|
二
正
示
觀
相
︵
若
有
︶
|
初
即
信
名
觀
︵
阿
逸
︶
|
二
深
信
解
相
︵
二
︶
|
二
舉
聞
全
經
之
德
為
所
況
︵
何
況
︶
|
初
舉
解
一
品
之
功
為
能
況
︵
又
阿
︶
|
二
結
況
眾
行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2 |
初
正
答
︵
二
︶
|
初
長
文
︵
三
︶
|
二
如
來
答
︵
二
︶
|
初
彌
勒
問
︵
爾
時
︶
|
初
隨
喜
功
德
︵
二
︶
|
○
五
廣
說
功
德
︵
二
︶
| |
問
答
決
疑
竟
︵
五
卷
竟
︶
| |
二
勸
供
︵
若
見
︶
|
初
明
德
︵
況
復
︶
|
三
總
攝
眾
德
︵
二
︶
|
二
書
持
功
德
︵
若
有
︶
|
初
奉
持
功
德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3 |
二
頌
文
︵
五
︶
|
三
結
況
︵
阿
逸
︶
|
三
勸
他
︵
阿
逸
︶
|
二
分
座
︵
若
復
︶
|
初
往
聽
︵
又
阿
︶
|
二
兼
示
︵
三
︶
|
二
逆
況
最
初
一
人
︵
阿
逸
︶
|
三
實
對
甚
多
︵
彌
勒
︶
|
二
結
問
功
大
︵
於
汝
︶
|
初
廣
施
財
法
︵
若
四
︶
|
二
示
大
施
主
︵
三
︶
|
初
舉
人
誡
聽
︵
阿
逸
︶
|
二
校
量
最
後
劣
者
︵
二
︶
|
初
轉
教
至
五
十
人
︵
爾
時
︶
|
初
舉
第
五
十
人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4 |
六
意
根
︵
復
次
︶
|
五
身
根
︵
復
次
︶
|
四
舌
根
︵
復
次
︶
|
三
鼻
根
︵
復
次
︶
|
二
耳
根
︵
復
次
︶
|
初
眼
根
︵
是
善
︶
|
二
依
次
別
釋
︵
六
︶
|
初
舉
根
總
標
︵
爾
時
︶
|
初
正
明
︵
二
︶
|
二
法
師
功
德
︵
二
︶
|
五
結
況
︵
何
況
︶
|
四
分
座
︵
若
於
︶
|
三
故
詣
︵
若
故
︶
|
二
勸
聽
︵
若
有
︶
|
初
隨
喜
︵
爾
時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5 |
初
引
古
為
證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二
︶
|
三
結
益
勸
持
︵
得
大
︶
|
二
會
四
眾
︵
得
大
︶
|
初
會
不
輕
︵
得
大
︶
|
二
結
會
古
今
︵
二
︶
|
初
聞
法
得
益
︵
是
比
︶
|
二
明
具
聞
法
花
得
大
饒
益
︵
二
︶
|
二
別
敘
常
不
輕
由
行
得
名
︵
最
初
︶
|
初
總
敘
詣
威
音
王
正
像
法
︵
得
大
︶
|
初
引
略
聞
法
花
未
得
大
益
︵
二
︶
|
二
引
古
為
證
︵
二
︶
|
初
承
前
標
起
︵
爾
時
︶
|
初
長
文
︵
三
︶
|
二
引
證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6 |
初
總
標
︵
以
佛
︶
|
二
頌
勸
持
︵
三
︶
|
初
頌
神
力
︵
爾
時
︶
|
二
頌
文
︵
二
︶
|
二
舉
要
付
囑
︵
爾
時
︶
|
二
神
力
叵
思
︵
爾
時
︶
|
初
受
命
弘
持
︵
爾
時
︶
|
初
神
力
表
異
︵
二
︶
|
初
長
文
︵
二
︶
|
初
神
力
勸
持
︵
二
︶
|
○
六
發
願
傳
持
︵
五
︶
| |
廣
說
功
德
竟。
| |
二
舉
己
勸
持
︵
我
於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7 |
初
菩
薩
請
問
︵
爾
時
︶
|
初
以
苦
行
持
經
︵
四
︶
|
○
四
弘
經
軌
式
︵
六
︶
| |
海
眾
傳
持
竟。
| |
五
時
眾
歡
喜
︵
說
是
︶
|
四
事
畢
唱
散
︵
爾
時
︶
|
三
大
眾
領
受
︵
時
諸
︶
|
三
委
示
報
恩
︵
於
未
︶
|
二
舉
佛
釋
成
︵
所
以
︶
|
初
普
遍
付
囑
︵
爾
時
︶
|
二
神
力
付
囑
︵
三
︶
|
三
結
勸
︵
是
故
︶
|
二
別
顯
︵
能
持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8 |
初
化
生
王
家
︵
一
切
︶
|
二
未
來
供
︵
六
︶
|
三
供
時
︵
其
身
︶
|
二
佛
歎
︵
其
中
︶
|
初
燃
身
︵
作
是
︶
|
二
燃
身
供
︵
三
︶
|
初
神
力
供
︵
得
此
︶
|
初
現
在
供
︵
二
︶
|
二
修
供
︵
二
︶
|
初
得
定
︵
是
一
︶
|
二
得
定
修
供
︵
二
︶
|
初
事
佛
聞
法
︵
爾
時
︶
|
初
本
事
︵
二
︶
|
初
說
本
事
︵
三
︶
|
二
如
來
解
說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79 |
二
所
持
法
勝
︵
二
︶
|
初
能
持
人
勝
︵
若
復
︶
|
初
歎
全
經
︵
三
︶
|
二
歎
妙
經
︵
二
︶
|
三
勸
修
︵
宿
王
︶
| |
︵
六
卷
竟
︶
二
結
會
︵
佛
告
︶
|
三
地
動
眾
喜
︵
當
爾
︶
|
二
兩
臂
還
復
︵
爾
時
︶
|
初
供
養
益
物
︵
爾
時
︶
|
六
燃
臂
供
養
︵
三
︶
|
五
奉
命
弘
經
︵
爾
時
︶
|
四
本
佛
付
囑
︵
爾
時
︶
|
三
復
覲
本
佛
︵
說
是
︶
|
二
自
說
本
事
︵
即
為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0 |
六
以
勸
發
持
經
○
|
五
以
轉
邪
持
經
○
|
四
以
咒
護
持
經
○
|
三
以
普
門
持
經
○
|
二
以
往
來
持
經
○
|
四
古
佛
稱
善
︵
多
寶
︶
|
三
聞
眾
獲
益
︵
說
是
︶
|
四
囑
累
一
品
流
通
︵
是
故
︶
|
三
例
明
隨
喜
贊
善
︵
若
有
︶
|
二
別
舉
女
人
受
持
︵
若
有
︶
|
初
通
明
聞
者
功
德
︵
宿
王
︶
|
二
歎
本
品
︵
四
︶
|
三
例
示
福
多
︵
若
人
︶
|
二
顯
用
︵
宿
王
︶
|
初
顯
体
︵
宿
王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1 |
四
求
見
多
寶
︵
世
尊
︶
|
三
供
養
問
訊
︵
到
已
︶
|
四
正
為
發
來
︵
於
時
︶
|
三
多
寶
為
現
︵
爾
時
︶
|
二
文
殊
求
見
︵
文
殊
︶
|
初
決
現
相
疑
︵
爾
時
︶
|
二
承
命
發
來
︵
四
︶
|
初
辭
佛
現
相
︵
即
白
︶
|
初
發
來
供
訊
︵
六
︶
|
二
妙
音
往
來
益
物
︵
三
︶
|
二
照
身
︵
爾
時
︶
|
初
照
國
︵
爾
時
︶
|
初
如
來
光
照
妙
音
︵
二
︶
|
○
二
以
往
來
持
經
︵
二
︶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2 |
初
初
番
問
答
︵
二
︶
|
初
長
文
︵
二
︶
|
○
三
普
門
持
經
︵
三
︶
| |
二
重
結
普
益
︵
說
是
︶
|
初
復
本
佛
命
︵
爾
時
︶
|
三
還
歲
本
國
︵
二
︶
|
二
大
眾
獲
益
︵
說
是
︶
|
二
釋
三
昧
名
︵
爾
時
︶
|
初
舉
三
昧
用
︵
花
德
︶
|
六
現
住
三
昧
︵
二
︶
|
三
指
廣
︵
花
德
︶
|
二
結
會
︵
花
德
︶
|
初
引
昔
︵
爾
時
︶
|
五
昔
修
功
德
︵
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3 |
初
應
機
游
化
︵
佛
告
︶
|
二
答
︵
三
︶
|
初
問
︵
無
盡
︶
|
二
二
番
問
答
︵
二
︶
|
三
舉
他
校
勝
︵
無
盡
︶
|
二
禮
供
益
︵
若
有
︶
|
初
念
敬
益
︵
若
有
︶
|
二
兼
示
禮
念
︵
二
︶
|
二
結
神
力
︵
無
盡
︶
|
初
明
七
難
︵
若
有
︶
|
二
別
示
︵
二
︶
|
初
總
示
︵
佛
告
︶
|
初
正
答
所
問
︵
二
︶
|
二
答
︵
三
︶
|
初
問
︵
爾
時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4 |
初
頌
初
答
︵
假
使
︶
|
二
就
機
別
示
︵
二
︶
|
初
總
示
行
願
︵
汝
聽
︶
|
初
總
前
二
答
︵
二
︶
|
二
如
來
答
︵
二
︶
|
初
經
家
敘
︵
具
足
︶
|
二
偈
答
︵
二
︶
|
初
贊
問
︵
爾
時
︶
|
二
偈
文
︵
二
︶
|
三
結
顯
自
在
︵
無
盡
︶
|
四
回
向
勝
田
︵
即
時
︶
|
三
不
受
勸
受
︵
時
觀
︶
|
二
奉
命
供
養
︵
無
盡
︶
|
初
承
前
勸
供
︵
是
故
︶
|
二
舉
德
勸
供
︵
四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5 |
二
神
咒
護
持
︵
五
︶
|
初
持
經
功
德
︵
爾
時
︶
|
○
四
以
咒
護
持
經
︵
三
︶
| |
二
結
發
心
益
︵
佛
說
︶
|
初
贊
聞
品
益
︵
爾
時
︶
|
三
結
益
︵
二
︶
|
二
歎
德
勸
禮
︵
觀
世
︶
|
初
歎
名
勸
念
︵
妙
音
︶
|
二
結
勸
禮
念
︵
二
︶
|
二
歎
悲
智
用
︵
無
垢
︶
|
初
歎
悲
智
體
︵
真
觀
︶
|
二
重
歎
悲
智
︵
二
︶
|
初
承
前
正
頌
︵
眾
生
︶
|
二
頌
次
答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6 |
初
總
敘
相
值
︵
爾
時
︶
|
初
正
明
本
事
︵
三
︶
|
初
敘
述
本
事
︵
二
︶
|
○
五
以
轉
邪
持
經
︵
二
︶
| |
三
聞
品
獲
益
︵
說
是
︶
|
二
贊
許
︵
佛
告
︶
|
初
咒
誓
︵
爾
時
︶
|
五
羅
叉
咒
護
︵
二
︶
|
四
持
國
咒
護
︵
爾
時
︶
|
三
多
聞
咒
護
︵
爾
時
︶
|
二
勇
施
咒
護
︵
爾
時
︶
|
二
贊
許
︵
時
釋
︶
|
初
說
咒
︵
爾
時
︶
|
初
藥
王
咒
護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7 |
|
二
聞
品
獲
益
︵
佛
說
︶
|
二
結
會
贊
歎
︵
佛
告
︶
|
七
贊
佛
自
誓
︵
妙
莊
︶
|
六
歎
述
二
子
︵
即
升
︶
|
五
詣
佛
出
家
︵
於
是
︶
|
四
化
功
已
著
︵
彼
時
︶
|
三
雙
白
父
母
︵
於
是
︶
|
二
白
母
出
家
︵
於
是
︶
|
初
父
信
欲
往
︵
時
父
︶
|
三
蒙
轉
獲
益
︵
七
︶
|
三
奉
命
往
化
︵
於
是
︶
|
二
母
令
往
化
︵
母
告
︶
|
初
二
子
白
母
︵
時
淨
︶
|
二
轉
邪
方
便
︵
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8 |
三
表
神
通
威
力
︵
世
尊
︶
|
二
與
咒
自
護
︵
亦
復
︶
|
初
現
身
說
法
︵
世
尊
︶
|
二
護
定
期
修
習
︵
二
︶
|
三
別
示
思
惟
︵
是
人
︶
|
二
別
示
讀
誦
︵
是
人
︶
|
初
總
示
受
持
︵
爾
時
︶
|
初
護
持
誦
思
惟
︵
三
︶
|
初
願
護
人
︵
五
︶
|
三
誓
願
勸
發
︵
二
︶
|
二
正
與
勸
發
︵
佛
告
︶
|
初
請
受
勸
發
︵
白
佛
︶
|
二
正
陳
勸
發
︵
三
︶
|
初
總
敘
來
儀
︵
爾
時
︶
|
○
六
以
勸
發
持
經
︵
三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89 |
三
示
果
勝
︵
普
賢
︶
|
二
示
因
勝
︵
如
是
︶
|
初
示
人
勝
︵
普
賢
︶
|
三
述
殊
勝
︵
三
︶
|
二
護
持
名
︵
我
當
︶
|
初
贊
護
經
︵
爾
時
︶
|
二
如
來
贊
述
功
德
︵
四
︶
|
初
菩
薩
守
護
流
布
︵
世
尊
︶
|
二
願
護
法
︵
二
︶
|
五
勸
一
心
修
持
︵
是
故
︶
|
二
正
明
近
果
︵
若
有
︶
|
初
以
書
寫
況
顯
︵
若
但
︶
|
二
示
近
果
︵
二
︶
|
初
舉
勝
因
︵
若
有
︶
|
四
示
勝
因
近
果
︵
二
︶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
|
90 |
|
|
|
|
|
|
|
|
|
妙
法
蓮
華
經
科
拾
科
文
︵
終
︶
| |
○
三
總
結
流
通
︵
佛
說
︶
| |
三
聞
品
獲
益
︵
說
是
︶
|
四
示
勸
誡
︵
普
賢
︶
|
▲ |
|
妙法蓮華經科拾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