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之
苦。
|
於
忮
求。
馳
騁
一
時
之
快。
而
駸
駸
流
墯
於
三
塗
|
口
鼻。
四
肢
之
欲。
不
能
無
也。
纏
綿
於
愛
憎。
展
轉
|
也。
夫
人
生
於
血
氣
之
中。
長
於
聲
利
之
途。
耳
目
|
之
人。
崇
信
其
說。
遵
奉
其
教。
蓋
大
其
能
仁
之
功
|
等
之
施
故。
自
西
土
以
入
中
國。
千
有
體
歲。
中
國
|
劫
之
前。
極
乎
億
萬
劫
之
後。
同
一
慈
悲
之
念。
平
|
濟
為
用。
其
願
力
弘
深。
拯
拔
無
量。
蓋
極
乎
億
萬
|
無
始。
後
天
地
而
無
終。
而
其
要
以
清
淨
為
宗。
利
|
蓋
聞。
佛
之
道
廣
大
無
外。
光
明
畢
照。
先
天
地
而
|
御
製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序
|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 |
心。
廣
佛
之
教。
嘉
惠
天
下
者。
至
矣。
若
觀
無
量
壽
|
和
之
世。
然
二
聖
未
嘗
以
是
自
足。
所
以
心
佛
之
|
萬
邦。
下
至
飛
潛
動
植
之
類。
莫
不
熙
自
遂
於
泰
|
皆
以
上
聖
之
資。
居
至
尊
之
位。
深
仁
大
德。
涵
育
|
皇
妣
仁
孝
慈
懿
誠
明
莊
獻
配
天
齊
聖
文
皇
后。
| |
仁
至
孝
文
皇
帝
|
皇
考
太
宗
體
天
弘
道
高
明
廣
運
聖
武
神
功
純
| |
有
益
於
世。
我
|
有
不
可
名
言
之
妙
矣。
此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所
以
|
誠。
有
感
必
應。
熏
栴
檀
於
穢
域。
出
蓮
萼
於
汙
渠。
|
一
切
之
人。
果
能
體
清
淨
心。
發
真
實
願。
一
念
歸
|
之
科。
咸
使
得
以
捨
妄
而
歸
真。
滅
罪
而
資
福。
凡
|
佛
世
尊
之
垂
憫
乎
此
也。
開
方
便
之
門。
啟
懺
悔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 |
|
|
|
端
云。
洪
熙
元
年
正
月
初
一
日
|
皇
考
皇
妣
在
天
之
福
於
無
窮
焉。
謹
序
諸
其
簡
| |
進。
皆
遊
如
來
之
境。
樂
如
來
之
福。
且
以
上
資
|
佛
道。
有
過
者
圖
改
以
自
新。
好
善
者
益
勉
而
自
| |
天
下
後
世。
至
于
無
窮
之
人。
皆
知
歸
誠
|
皇
考
聖
志。
命
工
刊
行
此
經。
而
廣
施
之。
蓋
欲
使
|
六
御
上
賓。
宸
遊
在
天。
哀
慕
無
極。
用
敢
追
成
|
皇
考
嘗
欲
表
章
之。
未
就。
而
| |
佛
經。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 |
無
聞。
流
通
甚
少。
乙
酉
秋。
會
王
君
愚
庵。
貝
君
簡
|
身
般
若
解
脫
三
德。
嗚
呼。
大
矣
哉。
是
書
板。
遐
邇
|
照
真
俗
中
之
三
諦。
而
深
證
乎
寂
光
淨
土
之
法
|
釋
此
最
精
妙。
俾
知
用
一
心
空
假
中
之
三
觀。
圓
|
不
難
也。
經
有
疏
鈔。
則
讀
者
易
明。
而
天
台
四
明。
|
熟
其
安
養
依
正。
念
舉
即
現
前。
而
欲
淨
念
相
繼。
|
淨
土
法
門。
圓
歸
實
相
矣。
初
心
士。
淨
念
難
純。
苟
|
目。
令
觀
想
者
助
以
持
名。
持
名
者
資
以
觀
想。
而
|
也。
念
佛
而
神
棲
安
養。
得
此
依
正
莊
嚴
了
然
在
|
佛
說
念
佛
門
開。
觀
想
一
法。
所
以
純
熟
其
淨
念
|
重
刻
觀
經
疏
鈔
序
| |
|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 |
|
|
|
|
|
|
|
|
|
道
光
五
年
佛
成
道
日
吳
僧
悟
開
謹
譔
| |
不
可
忽。
不
可
忽。
|
峙。
一
闡
持
名。
一
闡
觀
想。
以
極
其
淨
業
之
大
成。
|
乃
大
福
德
因
緣
也。
當
知
是
書
與
彌
陀
疏
鈔
並
|
香。
讚
歎
重
刊
之。
余
於
是
勸
眾
力。
閱
半
稔
而
成。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6 |
|
沙
門
知
禮
排
定
|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疏
妙
宗
鈔
科
文
| |
|
|
|
|
|
|
|
|
|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7 |
二
就
淨
示
脩
︵
故
︶
|
二
喻
︵
喻
︶
|
二
明
二
因
心
行
︵
誠
︶
|
初
明
二
報
苦
樂
︵
夫
︶
|
初
法
︵
二
︶
|
初
對
垢
立
淨
︵
二
︶
|
初
敘
意
︵
二
︶
|
初
正
明
觀
行
︵
二
︶
|
初
敘
經
觀
意
︵
二
︶
|
初
釋
序
︵
三
︶
|
二
釋
文
︵
二
︶
|
二
能
說
人
號
︵
天
︶
|
初
正
標
疏
題
︵
佛
︶
|
初
題
目
︵
二
︶
|
將
釋
經
疏
科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8 |
二
明
阿
彌
陀
佛
觀
︵
念
︶
|
初
明
觀
音
勢
至
觀
︵
觀
︶
|
二
示
正
報
觀
︵
二
︶
|
四
示
池
觀
︵
波
︶
|
三
示
樹
觀
︵
風
︶
|
二
示
水
觀
︵
大
︶
|
初
示
日
觀
︵
落
︶
|
初
示
依
報
觀
︵
四
︶
|
二
別
示
︵
三
︶
|
初
總
標
︵
使
︶
|
二
示
觀
相
︵
二
︶
|
二
明
現
土
︵
大
︶
|
初
明
興
由
︵
然
︶
|
初
示
教
興
︵
二
︶
|
二
示
文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9 |
初
取
義
釋
題
︵
二
︶
|
○
二
入
文
︵
二
︶
| |
二
入
文
○
|
二
通
題
︵
經
︶
|
初
別
題
︵
所
︶
|
三
敘
經
題
目
︵
二
︶
|
二
敘
經
宗
體
︵
此
︶
|
二
結
歎
觀
行
︵
可
︶
|
三
總
示
三
輩
︵
隨
︶
| |
生
︵
文
︶
|
生
觀
︵
及
︶
二
明
上
品
下
|
初
明
上
品
上
生
及
上
品
中
|
三
示
三
輩
觀
︵
三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0 |
二
行
通
別
︵
為
︶
|
二
別
指
此
經
︵
今
︶
|
初
正
明
一
化
︵
通
︶
|
初
教
通
別
︵
二
︶
|
二
明
通
別
有
三
種
︵
三
︶
|
初
示
諸
題
具
通
別
︵
一
︶
|
初
釋
︵
二
︶
|
初
約
一
化
︵
二
︶
|
初
就
三
處
論
通
別
︵
三
︶
|
初
對
通
略
示
︵
二
︶
|
二
釋
︵
二
︶
|
初
標
︵
第
︶
|
初
釋
名
︵
二
︶
|
二
隨
釋
︵
五
︶
|
初
標
列
︵
釋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1 |
二
就
覺
廣
明
︵
六
︶
|
初
翻
名
標
示
︵
初
︶
|
初
正
約
佛
名
示
六
即
︵
二
︶
|
初
釋
佛
字
︵
二
︶
|
二
就
別
廣
明
︵
四
︶
|
三
結
今
得
︵
若
︶
|
二
引
經
證
︵
故
︶
|
初
正
校
量
︵
於
︶
|
二
約
一
字
以
校
量
︵
三
︶
|
二
就
諸
字
互
具
釋
︵
佛
︶
|
初
就
說
字
兼
含
釋
︵
更
︶
|
三
約
一
字
︵
二
︶
|
二
約
一
題
︵
更
︶
|
二
結
︵
此
︶
|
三
理
通
別
︵
理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2 |
|
初
約
一
佛
︵
二
︶
|
初
觀
妙
色
即
真
法
︵
三
︶
|
三
觀
行
即
︵
二
︶
|
二
引
人
明
即
佛
︵
故
︶
|
二
聞
名
之
得
︵
若
︶
|
初
不
聞
之
失
︵
如
︶
|
初
帶
喻
示
名
字
︵
二
︶
|
二
名
字
即
︵
二
︶
|
三
對
四
事
辨
理
︵
斯
︶
|
二
遮
情
︵
雖
︶
|
初
正
示
︵
此
︶
|
二
就
本
覺
明
佛
︵
二
︶
|
初
引
諸
經
示
即
︵
涅
︶
|
初
理
即
︵
三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3 |
︵
相
︶
二
約
四
喻
明
|
初
約
三
身
明
即
佛
|
初
標
釋
︵
二
︶
|
四
相
似
即
︵
二
︶
| |
明
即
佛
︵
常
︶
|
二
身
以
結
示
︵
念
︶
二
|
同
三
法
︵
一
︶
三
念
|
︵
念
︶
二
明
諸
佛
|
初
約
一
佛
等
諸
佛
| |
二
等
諸
佛
︵
二
︶
|
成
稱
性
周
遍
︵
聞
︶
|
相
︵
觀
︶
二
明
覷
|
初
示
始
習
即
心
觀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4 |
二
況
後
位
︵
初
︶
|
二
別
示
十
界
︵
應
︶
|
初
總
示
三
輪
︵
以
︶
|
約
彼
物
明
佛
用
︵
二
︶
|
三
身
明
佛
︵
三
︶
二
|
明
發
︵
今
︶
二
約
|
︵
二
︶
初
約
三
法
|
初
約
發
心
明
即
佛
|
初
明
初
住
︵
二
︶
|
五
分
證
即
︵
二
︶
|
二
引
文
證
︵
略
︶
|
初
約
事
勸
︵
水
︶
| |
︵
二
︶
|
相
似
︵
相
︶
二
勸
證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5 |
○
二
釋
說
字
︵
二
︶
| |
二
隨
經
顯
義
○
|
五
教
相
○
|
四
論
用
○
|
三
明
宗
○
|
二
辨
體
○
|
四
釋
無
量
壽
○
|
三
釋
觀
字
○
|
二
釋
說
字
○
|
二
以
例
諸
號
明
難
說
︵
佛
︶
|
二
約
喻
稱
歎
︵
如
︶
|
初
據
位
直
明
︵
究
︶
|
六
究
竟
即
︵
二
︶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6 |
二
假
觀
︵
從
︶
|
初
空
觀
︵
今
︶
|
二
釋
相
結
果
︵
三
︶
|
初
列
名
指
經
︵
從
︶
|
初
次
第
三
觀
︵
二
︶
|
二
據
教
雙
釋
︵
二
︶
|
初
牒
釋
雙
標
︵
觀
︶
|
○
三
釋
觀
空
︵
二
︶
| |
二
例
諸
法
諸
門
示
四
悉
︵
若
︶
|
初
於
一
法
一
門
明
四
悉
︵
又
︶
|
二
明
說
能
善
巧
︵
二
︶
|
初
明
所
說
法
相
︵
即
︶
|
二
示
相
︵
二
︶
|
初
牒
釋
︵
說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7 |
二
隨
世
俱
立
︵
二
︶
|
初
約
本
無
三
︵
佛
︶
|
二
從
真
出
俗
︵
二
︶
|
初
牒
名
從
梵
︵
無
︶
|
○
四
釋
無
量
壽
︵
二
︶
| |
三
約
妙
結
示
︵
此
︶
|
二
引
中
論
證
︵
中
︶
|
二
結
果
︵
此
︶
|
二
引
類
釋
︵
類
︶
|
初
約
法
釋
︵
一
︶
|
初
釋
相
︵
二
︶
|
初
依
智
論
釋
︵
二
︶
|
二
一
心
三
觀
︵
三
︶
|
三
中
觀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8 |
初
明
身
︵
法
︶
|
二
於
報
立
三
︵
三
︶
|
二
釋
相
︵
如
︶
|
初
引
經
︵
報
︶
|
初
稱
法
有
報
︵
二
︶
|
二
報
身
︵
二
︶
|
二
總
示
︵
此
︶
|
三
法
量
︵
此
︶
|
二
法
壽
︵
法
︶
|
初
法
身
︵
性
︶
|
初
別
釋
︵
三
︶
|
初
法
身
︵
二
︶
|
初
約
義
分
別
︵
三
︶
|
二
釋
三
身
三
義
︵
二
︶
|
初
列
三
身
各
三
︵
隨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19 |
初
明
有
量
二
義
︵
有
︶
|
二
單
示
應
身
︵
二
︶
|
初
雙
明
報
應
︵
能
︶
|
三
明
應
遍
三
土
︵
二
︶
|
三
合
︵
功
︶
|
二
喻
︵
如
︶
|
初
法
︵
智
︶
|
二
明
依
二
有
應
︵
三
︶
|
三
量
︵
應
︶
|
二
壽
︵
應
︶
|
初
身
︵
應
︶
|
初
明
應
物
有
︵
三
︶
|
三
應
身
︵
三
︶
|
三
明
量
︵
法
︶
|
二
明
壽
︵
法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0 |
|
三
約
達
義
明
解
脫
德
︵
復
︶
|
二
約
底
義
明
般
若
德
︵
復
︶
|
初
約
禮
義
明
法
身
德
︵
書
︶
|
三
具
明
體
德
︵
三
︶
|
四
以
一
印
結
示
︵
故
︶
|
三
約
二
喻
顯
尊
︵
譬
︶
|
二
為
四
章
所
歸
︵
無
︶
|
初
據
二
文
定
體
︵
釋
︶
|
二
正
釋
主
質
︵
四
︶
|
初
牒
起
略
示
︵
次
︶
|
○
二
辨
體
︵
三
︶
| |
二
據
理
融
即
︵
然
︶
|
二
結
應
佛
皆
然
︵
應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1 |
二
示
︵
與
︶
|
二
舉
過
結
︵
宗
︶
|
初
牒
言
破
︵
宗
︶
|
二
簡
宗
體
異
︵
二
︶
|
三
舉
過
結
︵
宗
︶
|
二
立
喻
破
︵
如
︶
|
初
約
義
破
︵
何
︶
|
二
據
義
廣
破
︵
三
︶
|
初
牒
言
略
斥
︵
有
︶
|
初
簡
宗
體
一
︵
二
︶
|
初
簡
︵
二
︶
|
初
簡
示
宗
體
︵
二
︶
|
二
隨
釋
︵
二
︶
|
初
標
列
︵
次
︶
|
○
三
明
宗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2 |
三
明
漸
頓
淨
穢
︵
就
︶
|
二
依
經
論
釋
相
︵
仁
︶
|
初
約
因
果
釋
名
︵
實
︶
|
三
釋
實
報
︵
三
︶
|
三
明
利
鈍
淨
穢
︵
就
︶
|
二
據
經
論
釋
相
︵
釋
︶
|
初
約
脩
斷
釋
名
︵
方
︶
|
二
釋
有
餘
︵
三
︶
|
初
釋
同
居
︵
娑
︶
|
三
釋
名
相
︵
四
︶
|
二
立
淨
穢
︵
各
︶
|
初
列
四
土
︵
四
︶
|
二
約
土
廣
明
︵
三
︶
|
初
依
經
直
示
︵
今
︶
|
二
就
體
明
宗
︵
三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3 |
○
五
判
教
相
︵
二
︶
| |
二
從
重
別
顯
︵
是
︶
|
初
無
惡
不
除
︵
苦
︶
|
二
就
滅
惡
偏
釋
︵
二
︶
|
初
約
善
惡
具
明
︵
滅
︶
|
二
約
義
廣
釋
︵
二
︶
|
初
標
名
略
示
︵
次
︶
|
○
四
論
用
︵
二
︶
| |
三
據
義
結
示
︵
故
︶
|
三
明
分
滿
淨
穢
︵
分
︶
|
二
約
能
居
示
相
︵
諸
︶
|
初
剋
體
立
名
︵
常
︶
|
四
釋
寂
光
︵
三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4 |
二
隨
文
釋
義
︵
六
︶
|
初
標
指
六
句
︵
初
︶
|
初
證
信
序
︵
二
︶
|
初
序
分
︵
二
︶
|
二
隨
科
解
釋
︵
三
︶
|
初
總
別
科
判
︵
分
︶
|
○
二
隨
經
顯
義
︵
二
︶
| |
二
傍
簡
能
說
人
︵
顯
︶
|
三
約
漸
頓
判
︵
漸
︶
|
二
約
二
藏
判
︵
二
︶
|
二
明
廣
略
︵
赴
︶
|
初
明
教
部
︵
教
︶
|
初
約
五
時
判
︵
二
︶
|
初
正
判
所
說
教
︵
三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5 |
初
約
異
名
釋
︵
佛
︶
|
四
明
化
主
︵
三
︶
|
二
明
今
意
︵
今
︶
|
二
釋
時
︵
時
︶
|
初
釋
一
︵
一
︶
|
初
示
論
釋
︵
二
︶
|
三
辨
息
諍
︵
二
︶
|
二
舉
譬
︵
如
︶
|
初
直
通
︵
隨
︶
|
二
通
難
︵
二
︶
|
初
立
難
︵
我
︶
|
二
料
揀
︵
二
︶
|
初
正
釋
︵
我
︶
|
二
異
外
道
︵
二
︶
|
初
標
信
︵
如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6 |
二
約
移
居
免
火
釋
︵
又
︶
|
初
約
諸
王
治
化
釋
︵
釋
︶
|
二
解
釋
︵
三
︶
|
初
翻
梵
︵
王
︶
|
初
釋
城
︵
二
︶
|
初
略
釋
城
山
︵
二
︶
|
二
釋
處
︵
二
︶
|
二
解
釋
︵
天
︶
|
初
標
列
︵
住
︶
|
二
約
論
釋
住
︵
二
︶
|
初
會
在
同
住
︵
在
︶
|
初
釋
住
︵
二
︶
|
五
論
住
處
︵
二
︶
|
三
約
超
因
釋
︵
一
︶
|
二
約
三
覺
釋
︵
佛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7 |
|
三
流
通
分
○
|
二
正
宗
分
○
|
二
發
起
序
○
|
六
列
同
聞
○
| |
二
總
示
法
應
︵
然
︶
|
三
約
鷲
鳥
棲
隱
釋
︵
又
︶
|
二
約
山
形
似
鷲
釋
︵
又
︶
|
初
約
聖
靈
依
鷲
釋
︵
諸
︶
|
二
解
釋
︵
三
︶
|
初
翻
名
︵
耆
︶
| |
二
釋
山
︵
二
︶
|
三
約
畏
罪
得
處
釋
︵
又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8 |
三
破
惡
︵
破
︶
|
二
怖
魔
︵
怖
︶
|
初
乞
士
︵
釋
︶
|
二
隨
要
釋
︵
三
︶
|
初
標
列
六
義
︵
比
︶
|
三
釋
比
丘
︵
二
︶
|
二
釋
大
︵
大
︶
|
初
釋
與
︵
與
︶
|
初
標
位
︵
四
︶
|
二
隨
文
解
釋
︵
二
︶
|
初
分
科
略
示
︵
聲
︶
|
初
聲
聞
眾
︵
二
︶
|
二
依
次
解
釋
︵
二
︶
|
初
標
科
辨
次
︵
六
︶
|
○
六
列
同
聞
眾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29 |
|
二
翻
名
︵
文
︶
|
初
釋
位
︵
天
︶
|
二
釋
二
義
︵
二
︶
|
初
科
四
文
︵
菩
︶
|
二
菩
薩
眾
︵
二
︶
|
二
常
隨
所
以
︵
迦
︶
|
二
合
二
百
五
十
︵
舍
︶
|
初
合
一
千
︵
三
︶
|
初
標
人
合
數
︵
二
︶
|
二
列
數
︵
二
︶
|
三
明
去
取
︵
今
︶
|
二
釋
別
相
︵
一
︶
|
初
釋
通
名
︵
眾
︶
|
四
釋
眾
︵
三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0 |
初
正
明
殺
父
︵
二
︶
|
三
隨
科
解
經
︵
二
︶
|
二
預
翻
名
字
︵
頻
︶
|
二
答
︵
答
︶
|
初
問
︵
問
︶
|
初
問
答
釋
疑
︵
二
︶
|
二
解
釋
︵
三
︶
|
初
分
科
︵
就
︶
|
二
總
科
略
釋
︵
二
︶
|
二
釋
疑
︵
何
︶
|
初
正
顯
︵
今
︶
|
二
正
顯
今
經
︵
二
︶
|
初
泛
舉
差
別
︵
二
︶
|
初
對
辨
不
同
︵
二
︶
|
○
二
發
起
序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1 |
二
父
子
前
因
︵
頻
︶
|
五
明
惡
友
造
逆
︵
調
︶
|
四
明
太
子
造
逆
︵
隨
︶
|
三
明
惡
友
言
教
︵
語
︶
|
二
誘
人
同
謀
︵
心
︶
|
初
從
人
學
術
︵
為
︶
|
二
釋
惡
友
謀
術
︵
二
︶
|
初
釋
惡
友
名
族
︵
隨
︶
|
二
明
順
友
造
逆
︵
五
︶
|
初
釋
時
處
標
人
︵
初
︶
|
初
師
資
現
事
︵
二
︶
|
初
隨
釋
經
文
︵
二
︶
|
初
頻
婆
為
子
幽
禁
︵
二
︶
|
二
隨
釋
︵
四
︶
|
初
分
科
︵
初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2 |
二
以
事
實
答
︵
時
︶
|
初
王
問
在
不
︵
時
︶
|
初
欲
害
母
分
︵
三
︶
|
初
為
子
幽
閉
︵
三
︶
|
二
隨
釋
︵
四
︶
|
初
分
科
︵
次
︶
|
二
明
欲
害
母
︵
二
︶
|
四
法
食
延
壽
︵
如
︶
|
二
釋
樓
那
說
法
︵
富
︶
|
二
釋
戒
相
︵
授
︶
|
初
釋
疾
至
︵
目
︶
|
初
釋
目
連
授
戒
︵
二
︶
|
三
聖
為
說
法
以
潤
王
心
︵
二
︶
|
二
夫
人
奉
食
以
濟
王
命
︵
國
︶
|
二
總
結
權
化
︵
如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3 |
初
分
科
︵
三
︶
|
三
因
請
往
赴
︵
二
︶
|
二
明
請
法
︵
作
︶
|
初
明
請
人
︵
時
︶
|
二
隨
釋
︵
二
︶
|
初
分
科
︵
二
︶
|
二
因
禁
請
佛
︵
二
︶
|
三
敕
內
官
幽
閉
︵
勸
︶
|
三
明
從
勸
︵
驚
︶
|
二
釋
勸
相
︵
以
︶
|
初
釋
勸
![[舌*辛]](../T01/y5247.bmp )
︵
劫
︶
|
二
千
臣
諫
不
聽
害
︵
三
︶
|
二
釋
妨
難
︵
應
︶
|
初
消
經
文
︵
名
︶
|
三
王
聞
嗔
怒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4 |
初
明
供
養
問
往
生
因
︵
時
︶
|
初
明
請
其
生
處
︵
二
︶
|
二
隨
釋
︵
二
︶
|
初
分
科
︵
四
︶
|
四
傷
歎
請
法
︵
二
︶
|
五
雨
花
︵
普
︶
|
四
眷
屬
︵
日
︶
|
三
坐
座
︵
坐
︶
|
二
色
身
︵
時
︶
|
二
正
釋
︵
解
︶
|
初
出
妨
︵
問
︶
|
二
釋
妨
︵
二
︶
|
初
消
文
︵
知
︶
|
初
神
通
︵
二
︶
|
二
隨
釋
︵
五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5 |
初
放
光
普
示
︵
爾
︶
|
初
答
其
生
處
︵
三
︶
|
初
酬
前
生
處
︵
二
︶
|
初
酬
二
問
︵
二
︶
|
二
隨
科
解
釋
︵
二
︶
|
初
總
別
分
科
︵
初
︶
|
二
重
科
廣
釋
︵
二
︶
|
二
解
初
文
︵
如
︶
|
初
科
三
段
︵
第
︶
|
初
泛
科
懸
解
︵
二
︶
|
○
二
正
宗
分
︵
二
︶
| |
二
明
請
往
生
之
因
︵
今
︶
| |
二
正
問
生
處
︵
唯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6 |
二
釋
阿
那
含
︵
阿
︶
|
二
答
微
笑
︵
微
︶
|
初
答
放
光
︵
解
︶
|
二
答
︵
二
︶
|
初
問
︵
阿
︶
|
初
釋
微
笑
︵
二
︶
|
初
光
照
頻
婆
得
道
︵
二
︶
|
初
正
明
淨
業
︵
三
︶
|
初
明
三
種
淨
業
答
思
惟
︵
三
︶
|
二
隨
科
解
釋
︵
二
︶
|
初
總
別
分
科
︵
次
︶
|
二
酬
前
淨
業
︵
二
︶
|
二
見
土
更
請
因
︵
唯
︶
|
三
的
求
生
處
︵
時
︶
|
二
示
土
差
別
︵
或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7 |
初
明
韋
提
見
土
之
由
︵
佛
︶
|
二
隨
釋
︵
二
︶
|
初
分
科
︵
時
︶
|
二
明
十
六
妙
觀
答
正
受
︵
二
︶
|
三
略
付
阿
難
今
持
獲
利
︵
阿
︶
|
二
歎
其
所
問
妙
契
佛
心
︵
佛
︶
|
二
結
歎
︵
佛
︶
|
三
大
乘
不
共
業
︵
第
︶
|
二
共
二
乘
業
︵
第
︶
|
初
共
凡
夫
業
︵
第
︶
|
初
正
示
︵
二
︶
|
三
正
示
往
生
因
︵
二
︶
|
二
答
︵
解
︶
|
初
問
︵
去
︶
|
二
舉
果
勸
修
因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8 |
初
總
勸
修
觀
︵
佛
︶
|
解
釋
︵
二
︶
|
︵
就
︶
二
隨
科
|
初
立
意
分
科
| |
初
日
觀
︵
二
︶
|
初
六
觀
觀
依
報
︵
六
︶
|
二
隨
科
解
釋
︵
三
︶
|
二
分
科
︵
就
︶
|
初
列
觀
︵
二
︶
|
初
列
觀
分
科
︵
二
︶
|
二
答
︵
二
︶
| |
初
請
︵
時
︶
|
二
為
未
來
請
見
土
之
法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39 |
初
作
水
想
︵
見
︶
|
起
觀
行
︵
四
︶
|
︵
次
︶
二
正
|
初
舉
所
觀
境
|
二
隨
釋
︵
三
︶
|
初
分
科
︵
第
︶
| |
二
水
觀
︵
二
︶
|
三
結
︵
是
︶
|
二
滅
障
︵
障
︶
|
初
除
疑
︵
教
︶
|
︵
二
︶
|
二
正
教
觀
察
|
初
舉
所
觀
境
︵
云
︶
|
二
正
明
日
觀
︵
三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0 |
初
分
科
︵
第
︶
|
三
地
觀
︵
二
︶
| |
三
結
︵
是
︶
|
六
風
樂
演
法
︵
八
︶
|
五
花
幢
樂
器
︵
見
︶
|
四
寶
光
樓
閣
︵
一
︶
|
︵
琉
︶
|
三
地
上
莊
嚴
|
二
寶
幢
光
明
︵
下
︶
|
初
成
地
瑩
徹
︵
此
︶
|
成
地
︵
六
︶
|
四
觀
琉
璃
|
三
變
冰
為
琉
璃
︵
見
︶
|
二
變
水
成
冰
︵
既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1 |
二
莊
嚴
相
︵
一
︶
|
初
明
樹
體
︵
觀
︶
|
明
觀
行
︵
五
︶
|
︵
佛
︶
二
正
|
初
結
前
生
後
|
二
隨
釋
︵
三
︶
|
初
分
科
︵
第
︶
| |
四
樹
觀
︵
二
︶
|
四
顯
邪
正
︵
作
︶
|
三
明
利
益
︵
佛
︶
|
實
觀
︵
若
︶
|
︵
此
︶
二
如
|
初
漸
想
觀
|
二
隨
釋
︵
四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2 |
五
結
觀
︵
是
︶
|
四
明
利
益
︵
其
︶
|
三
隨
心
適
意
︵
其
︶
|
池
相
︵
一
︶
|
︵
次
︶
二
明
|
初
明
池
體
|
二
釋
經
︵
五
︶
|
初
疏
科
︵
第
︶
|
五
池
觀
︵
二
︶
| |
︵
是
︶
|
︵
觀
︶
三
結
|
五
結
觀
|
四
現
佛
國
︵
有
︶
|
三
明
生
法
︵
諸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3 |
︵
若
︶
四
顯
|
三
明
利
益
| |
︵
是
︶
|
︵
此
︶
二
結
|
二
結
成
總
觀
|
二
二
處
樂
聲
︵
其
︶
|
初
正
明
觀
樓
︵
眾
︶
|
觀
寶
樓
︵
二
︶
|
︵
二
︶
初
|
初
明
總
觀
|
二
經
文
︵
四
︶
|
初
疏
科
︵
第
︶
| |
六
總
觀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4 |
二
通
就
所
觀
釋
︵
七
︶
|
初
別
從
酬
請
列
五
︵
四
︶
|
四
酬
請
廣
明
︵
二
︶
|
三
為
未
來
請
︵
時
︶
|
二
佛
現
身
相
︵
說
︶
|
初
敕
聽
許
說
︵
佛
︶
|
二
隨
釋
︵
四
︶
|
初
分
科
︵
次
︶
|
○
二
七
觀
觀
正
報
︵
二
︶
| |
二
明
利
益
○
|
三
三
觀
明
三
輩
○
| |
觀
正
報
○
|
邪
正
︵
作
︶
二
七
觀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5 |
二
第
八
佛
像
觀
︵
二
︶
|
五
明
觀
未
來
利
益
︵
若
︶
|
四
明
由
願
力
所
成
︵
佛
︶
|
三
結
觀
︵
是
︶
|
二
明
隨
機
利
物
︵
一
︶
|
四
寶
幢
莊
嚴
︵
於
︶
|
三
花
臺
寶
網
︵
釋
︶
|
二
華
間
珠
光
︵
一
︶
|
初
花
色
數
量
︵
令
︶
|
二
辨
相
︵
四
︶
|
初
明
法
用
︵
佛
︶
|
初
成
座
法
用
及
辨
相
︵
二
︶
|
二
經
文
︵
五
︶
|
初
疏
科
︵
初
︶
|
初
第
七
華
座
觀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6 |
|
二
作
是
共
釋
︵
二
︶
|
二
約
即
應
即
果
釋
是
︵
是
︶
|
初
約
能
感
能
成
釋
作
︵
是
︶
|
初
作
是
別
明
︵
二
︶
|
二
釋
中
二
句
︵
二
︶
|
二
約
解
入
相
應
釋
︵
又
︶
|
二
明
相
隨
物
現
︵
即
︶
|
初
明
佛
入
生
心
︵
法
︶
|
初
約
感
應
道
交
釋
︵
二
︶
| |
︵
三
︶
初
釋
初
八
句
︵
二
︶
|
初
泛
明
諸
佛
法
身
自
在
從
心
想
生
|
二
隨
釋
︵
三
︶
|
初
分
科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7 |
初
明
因
定
聞
︵
此
︶
|
四
行
者
聞
法
︵
二
︶
|
二
明
樹
皆
三
像
︵
一
︶
|
初
明
光
照
諸
樹
︵
此
︶
|
三
像
放
光
︵
二
︶
|
二
觀
二
菩
薩
︵
見
︶
|
二
因
像
見
土
︵
見
︶
|
初
正
明
像
觀
︵
想
︶
|
初
觀
佛
像
︵
二
︶
|
二
示
觀
法
︵
四
︶
|
初
令
偏
觀
︵
是
︶
|
二
偏
觀
彌
陀
并
示
觀
法
︵
二
︶
|
三
釋
後
二
句
︵
正
︶
|
二
約
當
現
釋
︵
若
︶
|
初
約
始
終
釋
︵
始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8 |
二
正
觀
佛
身
相
︵
四
︶
|
初
總
標
略
列
︵
次
︶
|
二
正
觀
佛
身
︵
三
︶
|
初
明
結
上
︵
佛
︶
|
二
隨
釋
︵
五
︶
|
初
分
科
︵
三
︶
|
○
三
第
九
佛
身
觀
︵
二
︶
| |
七
第
十
三
雜
明
佛
菩
薩
觀
○
|
六
第
十
二
普
往
生
觀
○
|
五
第
十
一
勢
至
觀
○
|
四
第
十
觀
音
觀
○
|
三
第
九
佛
身
觀
○
|
三
明
修
觀
利
益
︵
作
︶
|
二
明
與
經
合
︵
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49 |
三
明
觀
成
能
見
︵
四
︶
|
二
光
明
攝
生
︵
一
︶
|
初
正
示
相
好
身
︵
無
︶
|
四
觀
相
好
︵
二
︶
|
四
化
佛
侍
者
︵
一
︶
|
三
光
中
化
佛
︵
於
︶
|
二
觀
圓
光
︵
放
︶
|
初
毛
孔
光
︵
身
︶
|
三
觀
身
光
︵
四
︶
|
二
定
輕
斥
譯
︵
言
︶
|
初
以
眼
度
身
︵
眼
︶
|
二
商
校
分
量
︵
二
︶
|
初
略
消
經
文
︵
觀
︶
|
二
觀
身
量
︵
二
︶
|
初
觀
色
身
︵
阿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0 |
初
牒
釋
︵
捨
︶
|
初
正
舉
益
勸
︵
四
︶
|
四
舉
利
勸
修
︵
三
︶
|
三
正
以
無
緣
會
釋
經
意
︵
今
︶
|
二
卻
牒
前
經
以
對
初
慈
︵
念
︶
|
三
無
緣
慈
︵
三
︶
|
二
法
緣
慈
︵
二
︶
|
初
眾
生
緣
慈
︵
以
︶
|
初
牒
經
引
論
以
明
文
意
︵
三
︶
|
三
引
文
廣
釋
︵
三
︶
|
二
正
示
心
體
︵
佛
︶
|
初
因
身
見
心
︵
眼
︶
|
三
正
觀
佛
心
︵
三
︶
|
二
見
諸
佛
︵
見
︶
|
初
見
一
佛
︵
其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1 |
|
五
顯
觀
邪
正
|
三
就
觀
結
成
︵
見
︶
|
二
引
證
︵
智
︶
|
初
正
示
︵
若
︶
|
四
剋
示
觀
成
稱
彼
而
見
︵
二
︶
|
三
正
示
初
心
從
易
理
現
︵
正
︶
|
二
據
此
經
明
凡
心
難
及
︵
故
︶
|
初
引
他
文
示
二
種
毫
量
︵
如
︶
|
二
正
示
︵
四
︶
|
初
牒
經
︵
從
︶
|
二
的
示
觀
法
︵
二
︶
|
四
引
證
︵
故
︶
|
三
結
示
︵
以
︶
|
二
喻
顯
︵
如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2 |
九
臂
相
︵
臂
︶
|
八
毫
相
︵
眉
︶
|
七
面
光
︵
觀
︶
|
六
天
冠
︵
頂
︶
|
五
身
光
︵
舉
︶
|
四
項
光
︵
項
︶
|
三
肉
髻
︵
頂
︶
|
二
身
色
︵
身
︶
|
初
身
量
︵
次
︶
|
初
正
觀
身
相
︵
十
一
︶
|
二
正
觀
菩
薩
身
︵
三
︶
|
初
明
結
上
佛
|
二
依
科
引
經
︵
三
︶
|
初
疏
科
略
釋
︵
四
︶
|
○
四
第
十
觀
世
音
觀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3 |
初
約
當
門
明
闕
真
觀
︵
略
︶
|
二
敘
意
︵
二
︶
|
初
分
科
︵
五
︶
|
初
分
科
敘
意
︵
二
︶
|
○
五
第
十
一
勢
至
觀
︵
二
︶
| |
三
結
觀
邪
正
︵
作
︶
|
二
示
觀
次
第
︵
若
︶
|
二
約
稱
名
況
獲
福
︵
如
︶
|
初
約
脩
觀
明
滅
罪
︵
佛
︶
|
初
舉
觀
利
勸
︵
二
︶
|
三
舉
果
勸
脩
︵
二
︶
|
二
與
佛
同
異
︵
其
︶
|
十
一
足
相
︵
舉
︶
|
十
手
相
︵
手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4 |
二
就
普
分
科
︵
普
︶
|
初
對
雜
辨
異
︵
六
︶
|
初
疏
科
︵
二
︶
|
○
六
第
十
二
普
往
生
觀
︵
二
︶
| |
三
滅
罪
以
勸
脩
︵
除
︶
|
三
結
成
觀
相
︵
作
︶
|
二
更
示
行
坐
︵
此
︶
|
初
正
明
同
異
︵
此
︶
|
二
明
與
觀
音
同
異
︵
三
︶
|
二
正
立
二
名
︵
但
︶
|
初
遍
示
諸
光
︵
次
︶
|
初
因
光
神
力
制
二
種
名
︵
二
︶
|
二
依
科
列
經
︵
三
︶
|
二
兼
觀
音
明
無
像
觀
︵
所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5 |
二
明
補
處
同
生
︵
二
︶
|
二
示
疑
明
破
︵
前
︶
|
初
示
相
問
疑
︵
所
︶
|
二
拂
去
眾
疑
︵
二
︶
|
初
勸
常
脩
觀
︵
如
︶
|
初
示
化
主
隨
物
︵
二
︶
|
二
明
彌
陀
變
現
︵
二
︶
|
初
觀
丈
六
像
︵
佛
︶
|
二
隨
釋
︵
二
︶
|
初
分
科
︵
七
︶
|
○
七
第
十
三
雜
明
佛
菩
薩
觀
︵
二
︶
| |
二
明
三
聖
來
現
︵
無
︶
|
初
作
自
身
往
想
︵
見
︶
|
二
經
文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6 |
初
悔
有
輕
重
︵
釋
︶
|
二
立
義
雙
釋
︵
二
︶
|
初
對
經
雙
問
︵
問
︶
|
二
會
經
︵
二
︶
|
二
會
女
人
︵
問
︶
|
二
釋
正
果
︵
何
︶
|
初
會
不
生
︵
釋
︶
|
初
會
二
乘
︵
二
︶
|
初
會
論
︵
二
︶
|
二
會
釋
經
論
︵
二
︶
|
初
立
觀
所
由
︵
三
︶
|
○
三
後
三
觀
明
三
輩
往
生
︵
四
︶
| |
二
倣
勝
身
論
觀
法
︵
但
︶
|
初
明
劣
應
同
眾
生
︵
觀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7 |
初
上
品
上
生
︵
二
︶
|
初
第
十
四
上
品
生
觀
︵
三
︶
|
○
四
隨
文
解
釋
︵
三
︶
| |
四
隨
文
解
釋
○
|
二
約
二
義
求
︵
一
︶
|
初
約
三
位
定
︵
上
︶
|
二
別
明
上
三
︵
二
︶
|
二
以
經
驗
︵
何
︶
|
初
約
位
判
︵
上
︶
|
二
判
九
品
屬
三
︵
二
︶
|
初
示
三
中
具
九
︵
就
︶
|
初
通
示
九
品
︵
二
︶
|
三
依
品
定
位
︵
二
︶
|
二
行
有
定
散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8 |
三
明
得
生
︵
行
︶
|
二
明
值
緣
︵
行
︶
|
初
明
生
因
︵
不
︶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上
︶
|
二
上
品
中
生
︵
三
︶
|
三
結
︵
是
︶
|
四
明
後
益
︵
生
︶
|
三
明
得
生
︵
行
︶
|
二
明
值
緣
︵
生
︶
|
初
明
生
因
︵
若
︶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佛
︶
|
二
隨
釋
︵
三
︶
|
初
分
科
︵
就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59 |
初
明
生
因
︵
若
︶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佛
︶
|
初
中
品
上
生
︵
三
︶
|
次
第
十
五
中
品
生
觀
︵
三
︶
|
三
結
︵
是
︶
|
四
明
後
益
︵
一
︶
|
三
明
得
生
︵
見
︶
|
二
明
值
緣
︵
行
︶
|
初
明
生
因
︵
亦
︶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上
︶
|
三
上
品
下
生
︵
三
︶
|
三
結
︵
是
︶
|
四
明
後
益
︵
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60 |
三
明
得
生
︵
行
︶
|
二
明
值
緣
︵
如
︶
|
初
明
生
因
︵
若
︶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中
︶
|
二
中
品
中
生
︵
三
︶
|
三
結
︵
是
︶
|
三
通
中
不
出
家
難
︵
大
︶
|
二
釋
中
不
及
下
妨
︵
中
︶
|
初
會
小
乘
不
生
疑
︵
釋
︶
|
二
釋
諸
疑
妨
︵
三
︶
|
初
正
釋
經
文
︵
四
︶
|
四
明
後
益
︵
二
︶
|
三
明
得
生
︵
行
︶
|
二
明
值
緣
︵
臨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61 |
初
因
︵
或
︶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佛
︶
|
初
下
品
上
生
︵
三
︶
|
後
第
十
六
下
品
生
觀
︵
三
︶
|
三
結
︵
是
︶
|
四
明
後
益
︵
經
︶
|
三
明
得
生
︵
闡
︶
|
二
明
值
緣
︵
此
︶
|
初
明
生
因
︵
若
︶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中
︶
|
三
中
品
下
生
︵
三
︶
|
三
結
︵
是
︶
|
四
明
後
益
︵
在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62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佛
︶
|
後
下
品
下
生
︵
三
︶
|
三
結
︵
是
︶
|
四
益
︵
經
︶
|
三
生
︵
如
︶
|
二
緣
︵
吹
︶
|
初
因
︵
或
︶
|
二
釋
︵
四
︶
|
初
標
︵
佛
︶
|
次
下
品
中
生
︵
三
︶
|
三
結
︵
是
︶
|
四
益
︵
經
︶
|
三
生
︵
作
︶
|
二
緣
︵
爾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63 |
二
明
侍
女
發
心
︵
五
︶
|
初
明
夫
人
道
悟
無
生
︵
說
︶
|
二
釋
經
︵
二
︶
|
初
疏
科
︵
二
︶
|
○
二
明
利
益
︵
二
︶
| |
三
結
︵
是
︶
|
四
益
︵
於
︶
|
三
生
︵
如
︶
|
二
緣
︵
命
︶
|
二
約
猛
心
答
︵
是
︶
|
初
約
少
時
責
︵
問
︶
|
二
引
大
論
問
答
︵
二
︶
|
初
明
念
佛
滅
罪
︵
稱
︶
|
初
因
︵
二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64 |
初
直
明
生
見
佛
善
︵
行
︶
|
初
明
生
善
滅
惡
︵
二
︶
|
二
舉
益
勸
脩
︵
三
︶
|
二
答
後
問
︵
汝
︶
|
初
答
前
問
︵
佛
︶
|
二
如
來
答
︵
二
︶
|
二
問
持
說
︵
此
︶
|
初
問
經
名
︵
爾
︶
|
初
阿
難
問
︵
二
︶
|
初
列
名
教
持
︵
二
︶
|
初
明
王
宮
流
通
︵
四
︶
|
二
隨
科
解
釋
︵
二
︶
|
初
總
別
分
科
︵
第
︶
|
○
三
流
通
分
︵
二
︶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65 |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疏
妙
宗
鈔
科
文
︵
畢
︶
| |
排
於
天
台
之
仙
泉
禪
院
|
雙
徑
山
傳
衣
菴
受
菩
薩
戒
弟
子
百
松
真
覺
重
| |
二
阿
難
重
述
︵
爾
︶
|
初
佛
步
空
還
︵
爾
︶
|
二
明
崛
山
流
通
︵
二
︶
|
四
眾
聞
歡
喜
︵
佛
︶
|
三
結
名
付
囑
︵
佛
︶
|
三
明
得
果
起
行
︵
當
︶
|
二
類
補
處
明
友
勝
︵
觀
︶
|
初
喻
白
蓮
明
身
勝
︵
念
︶
|
二
明
身
勝
友
勝
︵
二
︶
|
二
況
顯
滅
生
死
罪
︵
善
︶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
|
66 |
|
|
|
|
|
|
|
|
|
|
|
|
|
音
釋
| |
▲ |
|
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