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識。
怨
親
平
等。
儒
釋
之
行
不
同。
其
行
孝
之
心
一
|
辭
親。
學
佛
之
行。
法
資
現
世。
薦
彼
亡
歿。
普
利
含
|
體。
不
辱
其
身。
其
孝
至
矣。
行
出
世
之
孝
者。
割
愛
|
溫
凊
甘
![[漣-車+隋]](../T01/y11553.bmp )
之
奉。
慎
護
髮
膚。
立
身
揚
名。
不
虧
其
|
故
謂
之
大
孝
釋
迦
尊
也。
行
世
間
之
孝
者。
但
能
|
父
母。
乃
至
無
量
生
父
母。
六
親
眷
屬。
悉
皆
報
之。
|
聞
法
證
悟。
永
離
苦
趣。
報
罔
極
之
恩。
匪
唯
一
生
|
發
道
意。
亡
者
資
以
妙
行。
拔
濟
沈
溺。
出
生
人
天。
|
世
尊。
累
三
大
劫。
備
脩
孝
行。
存
者
罄
誠
以
奉。
勸
|
利
及
一
切。
以
報
父
母
劬
勞
之
恩
也。
然
而
吾
佛
|
懸
之
苦。
張
孝
道
之
宗
本。
故
請
如
來
演
說
斯
經。
|
盂
蘭
盆
經
者。
乃
大
目
犍
連。
解
母
青
提
夫
人
倒
|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 |
|
|
|
|
|
大
報
恩
寺
住
持
沙
門
一
真
叟
唯
實
|
宣
德
己
酉
春
二
月
僧
錄
司
右
講
經
兼
| |
行
之
道。
燦
然
具
備
焉。
時
|
以
能
釋
經
大
義。
因
鈔
以
申
釋
疏
文
之
詳。
其
孝
|
提
其
綱
要。
然
因
經
以
知
目
連
起
教
之
由。
因
疏
|
一
貫。
文
成
二
卷。
目
曰
孝
衡
鈔。
復
纂
科
文
一
卷。
|
義。
多
含
廣
引
儒
宗。
孝
行
彰
的
之
事。
會
孝
道
之
|
範
後
人。
資
酬
罔
極。
宋
廣
演
大
師
遇
榮。
發
明
疏
|
也。
唐
圭
峰
禪
師
製
疏
一
卷。
以
釋
經
之
大
義。
垂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 |
|
|
|
|
菩
薩
戒
弟
子
吳
興
慈
恩
寺
沙
門
明
元
白
| |
靖
甲
子
秋
重
陽
日
|
有
力
不
及
處。
博
古
君
子
參
悉
之。
時
皇
明
嘉
|
立
主
意。
不
隨
疏
轉
者
也。
雖
排
布
點
校
如
此。
閒
|
經。
科
三
角
是
疏
科。
於
中
又
有
圓
圈。
乃
鈔
主
自
|
鏤
梓。
凡
遇
高
頭
是
經。
平
頭
是
疏
與
鈔。
單
題
是
|
經
疏
之
下
分
作
兩
卷。
科
式
共
一
卷。
書
為
方
冊
|
卷。
科
一
卷。
壇
式
一
卷。
總
為
五
卷。
今
將
鈔
會
入
|
盂
蘭
盆
經
疏
鈔。
舊
本
梵
夾。
經
疏
共
一
卷。
鈔
兩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6 |
初
明
孝
道
本
末
︵
二
︶
|
初
汎
明
孝
道
為
經
起
之
端
由
︵
三
︶
|
初
疏
家
敘
分
︵
四
︶
|
三
釋
疏
本
文
︵
二
︶
|
二
彰
造
疏
人
︵
充
︶
|
初
釋
疏
題
目
︵
佛
︶
|
將
釋
經
疏
分
︵
三
︶
| |
講
經
律
論
沙
門
遇
榮
集
定
|
佛
說
盂
蘭
盆
經
疏
科
文
| |
|
|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7 |
二
佛
法
淵
深
能
資
父
母
︵
三
︶
|
二
縱
奪
顯
無
益
︵
雖
︶
|
初
念
盡
於
孝
誠
︵
竊
︶
|
初
念
世
孝
道
不
益
遵
靈
︵
二
︶
|
二
念
報
劬
勞
︵
二
︶
|
初
喪
親
追
感
︵
宗
︶
|
初
求
法
遵
行
︵
二
︶
|
三
教
流
此
土
遵
式
奉
行
︵
二
︶
|
二
指
陳
結
歎
︵
其
︶
|
初
愍
赴
孝
誠
︵
應
︶
|
二
正
顯
此
經
彰
佛
說
之
所
為
︵
二
︶
|
三
指
陳
結
歎
︵
其
︶
|
二
儒
釋
同
遵
︵
儒
︶
|
二
末
貫
生
靈
︵
通
︶
|
初
本
居
氣
象
︵
始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8 |
二
陳
造
疏
意
︵
自
︶
|
初
陳
情
祈
願
︵
我
︶
|
二
陳
情
述
讚
︵
二
︶
|
二
示
孝
利
他
德
︵
將
︶
|
初
行
孝
自
利
德
︵
稽
︶
|
初
式
歎
佛
德
︵
二
︶
|
四
式
歎
能
仁
頌
德
祈
願
︵
二
︶
|
二
疏
主
應
命
發
揮
︵
心
︶
|
初
道
俗
睹
勝
請
釋
︵
今
︶
|
二
造
疏
解
釋
︵
二
︶
|
三
講
經
勸
眾
︵
合
宗
︶
|
二
設
會
薦
親
︵
合
宗
︶
|
二
指
其
妙
行
︵
年
︶
|
初
求
得
法
門
︵
遂
︶
|
初
求
法
遂
意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9 |
二
隨
釋
︵
二
︶
|
初
標
舉
科
分
︵
三
︶
|
三
彰
孝
道
故
︵
三
︶
|
二
酬
請
說
經
︵
酬
︶
|
初
目
連
起
請
︵
由
︶
|
二
酬
利
他
請
故
說
︵
二
︶
|
初
酬
自
利
請
故
說
︵
二
︶
|
二
酬
今
請
故
︵
二
︶
|
二
正
顯
說
經
之
意
︵
然
︶
|
初
敘
佛
孝
行
之
意
︵
初
︶
|
初
酬
宿
因
故
︵
二
︶
|
初
教
起
所
因
︵
四
︶
|
二
隨
標
顯
示
︵
四
︶
|
初
標
列
門
名
︵
將
︶
|
二
疏
家
正
宗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0 |
二
孝
為
設
教
之
本
︵
合
故
︶
|
為
道
德
之
體
︵
合
故
︶
|
成
︵
三
︶
初
孝
|
︵
雖
︶
二
引
文
釋
|
二
縱
奪
顯
孝
能
生
眾
德
|
初
王
臣
行
孝
立
廟
祀
親
︵
謂
︶
|
約
事
總
顯
︵
二
︶
|
之
泉
源
︵
二
︶
初
|
初
總
陳
五
孝
作
眾
德
|
二
正
顯
︵
二
︶
|
初
標
舉
︵
初
︶
|
初
儒
教
以
孝
為
本
︵
三
︶
| |
初
正
明
︵
二
︶
|
初
通
明
孝
為
二
教
之
宗
本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1 |
顯
宗
本
︵
二
︶
|
詮
宗
致
︵
教
︶
二
別
|
︵
然
︶
二
明
教
所
|
初
約
佛
定
教
權
實
|
初
總
明
佛
教
︵
二
︶
|
二
正
顯
︵
二
︶
|
初
標
舉
︵
次
︶
|
二
釋
教
以
孝
為
本
︵
二
︶
| |
三
結
歎
︵
甚
︶
|
二
呵
誡
不
肖
之
儔
︵
雖
︶
|
孝
服
三
年
之
意
︵
既
︶
|
之
立
意
︵
二
︶
初
|
二
別
顯
三
年
彰
聖
人
|
三
孝
為
生
道
之
源
︵
何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2 |
|
︵
涅
︶
二
結
之
︵
上
︶
|
二
餘
一
切
時
以
孝
勸
人
|
二
會
釋
名
義
︵
孝
︶
|
初
結
戒
之
相
︵
初
︶
|
︵
二
︶
|
二
孝
順
之
相
|
初
成
道
時
處
︵
又
︶
|
初
初
成
佛
時
以
孝
結
戒
︵
二
︶
|
所
宗
︵
二
︶
|
︵
故
︶
二
釋
迦
|
初
舍
那
所
宗
|
二
引
文
釋
相
︵
二
︶
|
初
標
舉
宗
本
︵
戒
︶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3 |
初
儒
宗
事
跡
︵
侍
︶
|
初
正
顯
︵
二
︶
|
初
生
前
侍
養
異
︵
二
︶
|
初
正
明
︵
二
︶
|
初
明
其
異
︵
二
︶
|
二
隨
釋
︵
二
︶
|
初
科
分
︵
次
︶
|
○
二
別
明
二
教
行
孝
之
同
異
︵
二
︶
| |
四
正
解
經
文
○
|
三
辨
定
宗
旨
○
|
二
藏
乘
所
攝
○
|
四
示
勝
田
故
○
|
三
結
之
︵
上
︶
|
二
別
明
二
教
行
孝
之
同
異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4 |
初
對
明
損
益
︵
二
︶
|
二
對
明
勝
劣
︵
二
︶
|
二
釋
門
孝
行
︵
釋
︶
|
初
儒
宗
事
跡
︵
三
︶
|
三
終
身
異
︵
二
︶
|
二
釋
門
孝
行
︵
釋
︶
|
初
儒
宗
事
跡
︵
二
︶
|
二
齋
忌
異
︵
二
︶
|
二
釋
門
孝
行
︵
釋
︶
|
初
儒
宗
事
跡
︵
沒
︶
|
初
居
喪
異
︵
二
︶
|
初
二
教
雙
陳
︵
三
︶
|
二
歿
後
追
思
異
︵
二
︶
|
二
結
之
︵
是
︶
|
二
釋
門
孝
行
︵
釋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5 |
初
明
存
歿
同
︵
二
︶
|
二
隨
釋
︵
二
︶
|
初
科
分
︵
次
︶
|
二
顯
其
同
︵
二
︶
|
二
結
之
︵
上
︶
|
二
不
容
受
饗
故
︵
況
︶
|
初
祭
祀
無
益
故
︵
答
︶
|
二
答
︵
二
︶
|
初
問
︵
問
︶
|
二
問
答
釋
疑
︵
二
︶
|
三
殃
及
先
祖
︵
雖
︶
|
二
殺
生
非
仁
︵
今
︶
|
初
放
生
梵
福
︵
且
︶
|
二
釋
勸
所
以
︵
三
︶
|
初
勸
人
取
捨
︵
良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6 |
二
結
之
︵
上
︶
|
二
責
其
所
失
︵
既
︶
|
初
祖
考
常
存
︵
神
︶
|
二
評
議
不
可
︵
二
︶
|
初
立
祭
所
以
︵
但
︶
|
二
重
顯
儒
宗
︵
二
︶
|
初
兩
宗
事
跡
︵
五
︶
|
五
祭
則
致
其
嚴
︵
二
︶
|
四
喪
則
致
其
哀
︵
四
︶
|
三
病
則
致
其
憂
︵
三
︶
|
二
養
則
致
其
樂
︵
二
︶
|
初
居
則
致
其
敬
︵
一
︶
|
二
儒
釋
雙
陳
︵
五
︶
|
初
依
儒
標
指
︵
今
︶
|
初
正
明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7 |
三
結
經
起
意
︵
為
︶
|
二
正
顯
此
經
︵
今
︶
|
二
重
顯
勝
劣
︵
然
︶
|
三
配
釋
行
相
︵
有
︶
|
二
以
法
即
喻
︵
法
︶
|
初
能
喻
三
事
︵
喻
︶
|
初
正
顯
福
田
︵
三
︶
|
初
汎
明
福
田
︵
二
︶
|
二
廣
陳
行
相
︵
二
︶
|
初
標
牒
章
門
︵
第
︶
|
○
四
示
勝
田
故
︵
三
︶
| |
二
顯
福
同
︵
福
︶
|
初
顯
罪
同
︵
次
︶
|
二
明
罪
福
同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8 |
二
五
乘
收
攝
︵
二
︶
|
二
收
攝
此
經
︵
今
︶
|
二
化
制
分
別
︵
然
︶
|
三
對
法
藏
︵
三
︶
|
二
調
伏
藏
︵
二
︶
|
初
契
經
藏
︵
三
︶
|
初
正
釋
三
藏
︵
三
︶
|
初
釋
三
藏
義
︵
二
︶
|
初
三
藏
![[(冰-水+〡)*又]](../T01/y11320.bmp )
攝
︵
二
︶
|
二
別
陳
︵
二
︶
|
初
總
指
︵
藏
︶
|
二
正
顯
收
攝
︵
二
︶
|
初
標
牒
章
門
︵
第
︶
|
○
第
二
藏
乘
所
攝
︵
二
︶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19 |
○
第
三
辨
定
宗
旨
︵
二
︶
| |
二
收
攝
此
經
︵
今
︶
|
五
菩
薩
︵
五
︶
|
二
雙
顯
行
相
︵
皆
︶
|
初
列
名
指
法
︵
三
︶
|
四
緣
覺
︵
合
二
︶
|
二
雙
顯
行
相
︵
皆
︶
|
初
列
名
指
法
︵
三
︶
|
三
聲
聞
︵
合
二
︶
|
二
天
乘
︵
二
︶
|
初
人
乘
︵
一
︶
|
二
別
釋
︵
五
︶
|
初
總
釋
︵
五
︶
|
初
釋
五
乘
義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0 |
二
孝
順
設
供
四
句
︵
二
︶
|
初
孝
順
相
對
四
句
︵
一
︶
|
二
隨
標
顯
示
︵
四
︶
|
初
總
標
舉
數
︵
二
︶
|
二
配
四
四
句
︵
二
︶
|
二
結
之
︵
細
︶
|
初
正
釋
︵
初
︶
|
初
四
義
釋
相
︵
二
︶
|
二
隨
列
釋
︵
二
︶
|
初
列
二
門
︵
今
︶
|
二
以
義
釋
成
︵
二
︶
|
初
正
明
宗
旨
︵
此
︶
|
初
明
其
宗
旨
︵
二
︶
|
二
正
顯
宗
旨
︵
二
︶
|
初
標
牒
章
門
︵
三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1 |
二
總
顯
行
相
︵
斯
︶
|
初
別
明
三
字
︵
盂
︶
|
初
釋
所
詮
三
字
︵
二
︶
|
二
所
說
之
法
︵
二
︶
|
初
能
說
之
佛
︵
義
︶
|
二
正
釋
經
題
︵
二
︶
|
二
正
指
此
本
︵
今
︶
|
初
通
敘
三
譯
︵
述
︶
|
初
翻
譯
時
主
︵
二
︶
|
初
釋
經
題
目
︵
二
︶
|
○
第
四
正
解
經
文
︵
二
︶
| |
二
歎
其
勝
妙
︵
今
︶
|
四
孝
順
報
恩
四
句
︵
四
︶
|
三
孝
順
拔
苦
四
句
︵
三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2 |
初
序
分
︵
二
︶
|
二
隨
科
解
釋
︵
三
︶
|
二
通
別
科
︵
然
︶
|
二
釋
發
起
意
︵
二
︶
|
初
釋
證
信
意
︵
初
︶
|
初
信
起
科
︵
二
︶
|
二
別
科
敘
分
︵
二
︶
|
二
指
古
規
模
︵
以
︶
|
初
科
經
三
分
︵
次
︶
|
初
總
科
一
經
︵
二
︶
|
初
科
判
經
文
︵
二
︶
|
二
釋
經
本
文
︵
二
︶
|
二
指
同
餘
論
︵
此
︶
|
初
隨
文
釋
義
︵
經
︶
|
二
釋
能
詮
經
字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3 |
三
餘
經
言
我
之
意
︵
餘
︶
|
二
此
經
不
言
我
意
︵
不
︶
|
初
餘
經
四
字
正
倒
︵
謂
︶
|
二
釋
其
所
以
︵
三
︶
|
初
指
陳
標
異
︵
又
︶
|
二
顯
經
所
異
︵
二
︶
|
二
指
此
經
闕
︵
今
︶
|
初
敘
述
餘
經
︵
諸
︶
|
初
顯
經
所
闕
︵
二
︶
|
初
顯
經
闕
異
︵
二
︶
|
二
釋
經
文
義
︵
二
︶
|
二
別
敘
四
事
︵
所
︶
|
初
總
敘
問
答
︵
述
︶
|
初
說
佛
因
由
︵
二
︶
|
初
證
信
序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4 |
四
辨
所
化
處
︵
二
︶
|
三
彰
說
教
主
︵
佛
︶
|
二
疏
主
自
解
︵
今
︶
|
初
指
慈
恩
解
︵
有
︶
|
二
會
釋
文
意
︵
二
︶
|
初
牒
前
例
難
︵
然
︶
|
二
會
釋
例
難
︵
二
︶
|
二
以
義
釋
成
︵
謂
︶
|
初
二
義
正
釋
︵
一
︶
|
初
正
釋
一
時
︵
二
︶
|
二
顯
一
時
言
︵
二
︶
|
二
釋
如
是
︵
次
︶
|
初
釋
聞
字
︵
聞
︶
|
初
釋
聞
如
是
︵
二
︶
|
二
隨
文
正
釋
︵
五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5 |
寺
︵
西
︶
二
買
園
施
樹
|
三
因
顯
伽
藍
此
方
名
| |
二
園
樹
先
後
︵
然
︶
|
二
釋
施
主
名
︵
祇
︶
|
初
釋
園
樹
名
︵
祇
︶
| |
初
園
樹
名
義
︵
二
︶
|
初
別
釋
園
樹
名
義
︵
三
︶
|
二
釋
居
正
處
︵
二
︶
|
初
釋
遊
化
處
︵
舍
︶
|
二
釋
二
處
文
︵
二
︶
|
二
婆
沙
論
釋
︵
婆
︶
|
初
真
諦
記
釋
︵
在
︶
|
初
釋
二
處
意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6 |
初
正
釋
︵
始
︶
|
初
總
釋
經
意
︵
二
︶
|
二
始
得
六
通
︵
二
︶
|
二
呼
姓
所
以
︵
是
︶
|
初
顯
姓
釋
名
︵
述
︶
|
初
目
連
名
氏
︵
二
︶
|
初
目
連
道
滿
︵
二
︶
|
二
科
經
解
釋
︵
六
︶
|
初
釋
其
意
趣
︵
二
︶
|
二
發
起
序
︵
二
︶
|
五
議
所
化
眾
︵
闕
︶
|
二
結
歸
名
號
︵
二
︶
| |
因
由
︵
其
︶
|
因
由
︵
二
︶
初
敘
致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7 |
|
初
總
釋
經
文
︵
述
︶
|
初
正
顯
報
恩
孝
順
之
相
︵
二
︶
|
初
子
行
孝
順
報
恩
之
相
︵
三
︶
|
二
知
恩
欲
酬
︵
二
︶
|
二
釋
通
義
︵
六
︶
|
六
漏
盡
通
︵
六
︶
|
五
他
心
通
︵
五
︶
|
四
宿
命
通
︵
四
︶
|
三
天
耳
通
︵
合
二
︶
|
二
天
眼
通
︵
合
二
︶
|
初
神
境
通
︵
二
︶
|
初
釋
別
名
︵
六
︶
|
二
別
釋
六
通
︵
二
︶
|
二
釋
妨
︵
道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8 |
︵
恩
︶
|
︵
乃
︶
二
恩
有
輕
重
|
二
多
世
父
母
|
二
會
經
文
意
︵
然
︶
|
初
約
理
正
陳
︵
佛
︶
|
二
依
內
教
說
︵
二
︶
|
外
典
說
︵
七
︶
|
︵
二
︶
初
依
|
初
七
世
父
母
|
二
廣
明
遠
世
︵
二
︶
|
初
略
指
遠
近
︵
遠
︶
|
初
父
母
遠
近
︵
二
︶
|
二
隨
列
釋
︵
三
︶
|
初
列
三
事
︵
然
︶
|
二
別
釋
三
事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29 |
初
父
母
恩
重
︵
二
︶
|
初
引
經
顯
示
︵
三
︶
|
二
父
母
恩
重
子
逆
之
相
︵
二
︶
|
二
三
藏
指
陳
︵
故
︶
| |
初
引
詩
顯
示
︵
故
︶
|
三
父
母
恩
重
難
報
之
相
︵
二
︶
|
二
舉
輕
況
重
︵
且
︶
| |
初
直
顯
負
恩
︵
若
︶
|
二
古
聖
恩
深
難
報
之
相
︵
二
︶
|
二
別
釋
分
全
︵
故
︶
|
初
雙
標
分
全
︵
報
︶
|
三
報
有
分
全
︵
二
︶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0 |
︵
既
︶
二
夫
妻
娛
樂
疏
|
初
子
長
忘
恩
父
母
繫
念
| |
二
子
長
不
孝
︵
四
︶
|
二
子
歡
母
喜
養
育
忘
疲
︵
又
︶
|
二
三
義
釋
之
︵
答
︶
|
初
指
經
伸
問
︵
問
︶
|
答
釋
疑
︵
二
︶
|
顯
示
︵
至
︶
二
問
|
溢
︵
二
︶
初
引
經
|
初
母
蹔
離
兒
心
驚
乳
|
二
廣
明
恩
重
︵
二
︶
|
二
恩
深
難
報
︵
計
︶
|
初
養
育
劬
勞
︵
父
︶
|
初
略
示
恩
深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1 |
三
流
通
分
○
|
二
正
宗
分
○
|
六
惡
習
現
前
○
|
五
慟
哭
往
救
○
|
四
得
見
所
在
○
|
三
攀
慕
遍
尋
○
|
三
念
彼
沈
淪
︵
禍
︶
|
二
不
孝
所
以
︵
良
︶
|
初
母
慈
子
逆
︵
評
︶
|
二
釋
彼
經
意
︵
三
︶
| |
三
聞
者
悲
傷
︵
帝
︶
|
四
違
罵
父
母
喜
順
妻
兒
︵
或
︶
|
無
依
日
夜
嗟
歎
︵
父
︶
|
棄
二
親
︵
橫
︶
三
親
老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2 |
初
鬼
類
差
別
︵
三
︶
|
初
正
理
論
說
︵
二
︶
|
初
引
文
廣
示
︵
二
︶
|
初
正
明
鬼
趣
︵
二
︶
|
三
重
廣
鬼
趣
︵
二
︶
|
二
別
明
因
果
︵
生
︶
|
初
總
釋
經
意
︵
母
︶
|
二
正
釋
見
母
︵
三
︶
|
初
會
不
言
父
︵
述
︶
|
○
四
得
見
所
在
︵
二
︶
| |
二
總
釋
經
意
︵
然
︶
|
初
別
釋
經
文
︵
述
︶
|
○
三
攀
慕
遍
尋
︵
二
︶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3 |
|
︵
付
︶
|
如
文
︵
多
︶
三
餘
指
他
文
|
︵
少
︶
三
多
財
三
種
分
三
|
二
少
財
三
種
分
三
如
文
| |
︵
據
︶
|
︵
此
︶
二
警
誡
後
人
|
初
引
文
顯
示
分
三
如
文
|
初
無
財
三
種
︵
二
︶
|
二
別
開
九
類
︵
三
︶
|
初
總
有
三
種
︵
然
︶
|
三
鬼
流
類
︵
三
︶
|
二
鬼
壽
量
︵
以
︶
|
初
鬼
住
處
︵
準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4 |
初
目
連
悲
哀
︵
二
︶
|
○
五
慟
哭
往
救
︵
二
︶
| |
二
子
父
相
承
︵
自
︶
|
二
引
經
釋
成
︵
故
︶
|
初
指
陳
世
事
︵
且
︶
|
初
示
無
仁
孝
︵
二
︶
|
二
指
事
令
省
︵
二
︶
|
初
直
勸
脩
善
︵
雖
︶
|
二
勸
人
省
察
︵
二
︶
|
二
法
喻
釋
成
︵
上
︶
|
二
歸
經
所
說
︵
今
︶
|
初
鬼
類
差
別
︵
又
︶
|
二
瑜
伽
論
說
︵
二
︶
|
二
歸
經
所
說
︵
今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5 |
二
別
釋
經
文
︵
今
︶
|
三
驚
歎
勸
思
︵
大
︶
|
二
小
聖
難
移
︵
即
︶
|
二
法
喻
釋
成
︵
鬼
︶
|
初
總
明
因
果
︵
述
︶
|
初
業
果
決
定
︵
二
︶
|
初
總
釋
經
意
︵
三
︶
|
初
正
釋
此
文
︵
二
︶
|
○
六
惡
習
現
前
︵
二
︶
| |
二
以
飯
![[金*向]](../T01/y11570.bmp )
母
︵
缽
︶
|
二
引
古
證
成
︵
故
︶
|
二
顯
經
總
相
︵
經
︶
|
初
以
義
廣
釋
︵
述
︶
|
初
疏
主
潤
釋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6 |
二
重
釋
根
義
︵
若
︶
|
二
釋
成
三
事
︵
謂
︶
|
初
正
釋
經
文
︵
罪
︶
|
初
次
第
釋
經
︵
二
︶
|
二
釋
自
經
意
︵
二
︶
|
初
引
經
總
釋
︵
述
︶
|
初
彰
母
罪
深
︵
三
︶
|
二
如
來
廣
示
因
緣
︵
八
︶
|
三
正
伸
哀
懇
︵
豈
︶
|
二
敘
自
所
得
︵
第
︶
|
初
白
佛
之
意
︵
述
︶
|
初
目
連
悲
陳
苦
厄
︵
三
︶
|
○
第
二
正
宗
分
︵
二
︶
| |
二
結
歸
敘
分
︵
上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7 |
初
科
判
經
文
︵
第
︶
|
六
示
其
正
法
︵
三
︶
|
五
許
以
救
方
|
二
通
前
總
釋
︵
今
︶
|
初
正
釋
此
文
︵
述
︶
|
四
顯
正
有
能
︵
二
︶
|
二
逐
難
別
釋
︵
外
︶
|
初
總
釋
經
意
︵
述
︶
|
三
斥
邪
無
力
︵
二
︶
|
二
明
子
德
劣
|
二
答
︵
答
︶
|
初
問
︵
問
︶
|
二
偏
救
青
提
妨
︵
二
︶
|
初
多
生
何
趣
妨
︵
二
︶
|
三
問
答
釋
妨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8 |
初
釋
名
顯
意
︵
二
︶
|
二
正
釋
自
恣
︵
二
︶
|
初
評
議
僧
字
︵
此
︶
|
三
僧
自
恣
時
︵
二
︶
|
二
七
月
十
五
︵
七
︶
|
二
總
釋
經
文
︵
今
︶
|
二
釋
成
和
合
︵
和
︶
|
初
通
釋
眾
和
︵
述
︶
|
初
別
釋
僧
義
︵
二
︶
|
初
十
方
眾
僧
︵
二
︶
|
初
釋
經
本
文
︵
三
︶
|
初
定
勝
時
︵
二
︶
|
初
教
孝
子
獻
供
之
法
︵
五
︶
|
三
隨
科
解
釋
︵
二
︶
|
二
釋
五
段
意
︵
謂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39 |
三
設
勝
供
︵
二
︶
|
二
引
古
釋
意
︵
故
︶
|
二
釋
外
疑
難
︵
七
︶
|
初
正
釋
經
文
︵
述
︶
|
初
疏
釋
經
文
︵
二
︶
|
二
發
勝
意
︵
二
︶
|
二
引
古
釋
成
︵
故
︶
|
初
疏
自
顯
示
︵
供
︶
|
二
顯
福
殊
勝
︵
二
︶
|
三
自
恣
之
益
︵
如
︶
|
二
自
恣
之
詞
︵
故
︶
|
初
自
恣
之
意
︵
然
︶
|
二
重
廣
行
相
︵
三
︶
|
二
引
經
釋
妨
︵
雖
︶
|
初
以
義
正
釋
︵
自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40 |
二
引
古
釋
成
︵
故
︶
|
初
疏
自
釋
意
︵
據
︶
|
二
總
釋
經
意
︵
二
︶
|
二
供
十
方
僧
︵
供
︶
|
二
釋
下
一
句
︵
著
︶
|
二
引
俗
類
顯
︵
亦
︶
|
初
依
經
釋
意
︵
盡
︶
|
二
重
廣
意
趣
︵
二
︶
|
三
結
指
闕
具
︵
上
︶
|
二
通
釋
四
塵
︵
汲
︶
|
初
別
釋
味
塵
︵
述
︶
|
初
次
第
釋
經
︵
三
︶
|
初
釋
上
五
句
︵
二
︶
|
初
敷
設
勝
供
︵
二
︶
|
初
別
釋
經
文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41 |
初
科
指
經
文
︵
述
︶
|
五
獲
勝
益
︵
二
︶
|
二
總
指
經
意
︵
此
︶
|
二
因
會
經
題
︵
經
︶
|
初
釋
經
文
義
︵
受
︶
|
初
別
釋
經
文
︵
二
︶
|
二
釋
受
缽
飯
︵
二
︶
|
初
釋
同
一
心
︵
皆
︶
|
二
逐
難
別
釋
︵
二
︶
|
二
束
為
一
對
釋
︵
又
︶
|
初
開
為
五
對
釋
︵
謂
︶
|
初
分
對
總
釋
︵
二
︶
|
二
依
科
釋
義
︵
二
︶
|
初
科
指
文
意
︵
述
︶
|
四
讚
勝
田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42 |
|
○
七
孝
子
領
悟
| |
八
慈
母
獲
益
○
|
七
孝
子
領
悟
○
|
二
教
眾
僧
受
供
之
儀
︵
自
︶
|
二
普
利
存
亡
︵
若
︶
|
二
離
苦
解
脫
︵
出
︶
|
二
六
親
眷
屬
︵
出
︶
|
二
指
古
說
非
︵
三
︶
|
初
依
經
正
釋
︵
初
︶
|
初
生
身
父
母
︵
二
︶
|
初
父
母
親
眷
︵
二
︶
|
初
別
資
歿
故
︵
二
︶
|
二
依
科
釋
義
︵
二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43 |
初
總
釋
孝
行
︵
二
︶
|
二
釋
孝
順
之
行
︵
二
︶
|
初
釋
孝
順
之
人
︵
述
︶
|
初
教
起
行
︵
二
︶
|
三
答
請
︵
五
︶
|
二
讚
請
︵
二
︶
|
初
伸
請
︵
自
︶
|
○
第
三
流
通
分
︵
三
︶
| |
三
指
陳
餘
義
︵
其
︶
|
二
引
古
釋
意
︵
故
︶
|
二
以
理
潤
文
︵
應
︶
|
初
議
經
闕
略
︵
述
︶
|
初
評
議
釋
經
︵
二
︶
|
○
八
慈
母
獲
益
︵
三
︶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
|
44 |
|
|
|
|
佛
說
盂
蘭
盆
經
疏
科
文
︵
終
︶
| |
二
釋
喜
而
奉
行
︵
然
︶
|
初
釋
四
輩
弟
子
︵
述
︶
|
五
喜
而
奉
命
︵
二
︶
|
四
勸
受
持
︵
四
︶
|
三
教
常
作
︵
三
︶
|
二
教
發
願
︵
二
︶
|
二
縱
奪
釋
成
︵
然
︶
|
二
因
辨
藏
攝
︵
據
︶
|
初
正
釋
經
意
︵
孝
︶
|
▲ |
|
盂蘭盆經疏孝衡鈔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