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隱。
金
淩
水
鬥。
性
珠
俄
逸。
遂
有
論
參
經
語。
疏
涉
|
屬
當
塗。
龍
駭
典
午。
鳧
驚
函
谷。
風
![[雨/埋]](../T01/y11000.bmp )
道
鏡
如
|
八
藏
張
門。
懸
二
耀
之
高
暉。
![[一/旦]](../T01/y288.bmp )
兩
儀
之
長
久。
曩
|
騰
鬱
乎
首
唱。
竺
什
欣
然
嗣
武。
於
是
三
乘
警
轡
|
慈
液
東
飛。
肇
漸
昭
於
周
星。
終
大
明
於
漢
日。
蘭
|
炳
發
天
城。
金
牒
寶
詞。
昭
彰
龍
宇。
自
悲
雲
西
起。
|
而
同
文。
至
教
驅
轍。
環
大
千
而
共
軌。
玉
箱
花
題。
|
若
玄
。
開
唯
一
之
路。
是
以
法
籍
馳
簡。
詔
百
億
|
夫
文
字
即
解
脫
真
場。
摽
不
二
之
宗。
名
句
稱
波
|
釋
靜
泰
撰
| |
序
|
大
唐
東
京
大
敬
愛
寺
一
切
經
論
目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 |
五
衍
而
貞
風。
廣
樹
仁
祠。
大
隆
教
義。
顯
慶
年
際
|
梵
而
論
都。
奄
四
州
而
作
后。
披
十
善
以
陶
化。
憑
|
矣
法
疇。
差
無
稂
莠。
我
皇
馭
曆。
道
應
天
飛。
廓
五
|
不
殊。
疑
偽
固
非
留
限。
芟
夷
蕪
穢。
洗
拂
塵
瑕。
坦
|
第
五。
位
雖
列
五
繕
寫
唯
三。
良
以
別
生
與
本
部
|
翻
處
第
二。
梵
集
配
第
三。
別
生
安
第
四。
疑
偽
充
|
非
無
小
異。
張
置
大
同。
莫
不
以
單
譯
居
第
一。
重
|
息
者
也。
晉
道
安
創
裁
目
錄。
齊
法
上
亦
為
條
例。
|
濁
涇
而
分
清
渭。
開
士
所
以
扼
腕
高
僧
以
之
長
|
此。
庸
庸
之
輩。
握
魚
目
而
![[禾*禺]](../T01/y1058.bmp )
驪
珠。
皎
皎
之
流。
揚
|
智
識。
波
旬
妄
說。
邪
辯
亂
真。
疑
偽
之
興
寔
由
於
|
童
之
稱。
進
退
惟
谷。
首
尾
陷
機。
竊
負
神
器。
偷
安
|
侮
聖。
肆
虐
胸
襟。
顏
子
摽
光
淨
之
談。
尼
父
牓
儒
|
莊
釋
為
同
源。
素
褐
之
首。
格
儒
佛
為
泒
緒。
叨
天
|
論
名。
乘
紊
大
小。
教
齊
凡
聖。
亦
有
黃
巾
之
醜。
混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 |
判
官
王
屋
縣
尉
鄭
祖
均
等。
精
加
撿
覆。
寫
舊
經
|
司
功
參
軍
李
亮。
臺
使
鄭
州
司
士
參
軍
盧
行
訥。
|
青
光
祿
大
夫
南
康
郡
開
國
公
韓
威。
判
官
洛
州
|
三
年。
又
置
官
寮
是
塗
供
給。
敕
使
洛
州
長
史
銀
|
曇
邃
等。
並
選
翹
楚
尤
閑
文
義。
參
覆
量
挍
首
末
|
日。
敕
取
履
味
沙
門
十
人。
惠
概
明
玉
神
察
道
英
|
場
寫
一
切
經
典。
又
奉
麟
德
元
年
正
月
二
十
六
|
眾。
龍
朔
三
年
正
月
二
十
二
日。
敕
令
於
敬
愛
道
|
端
孝。
爰
崇
淨
域
薦
祉
二
皇。
元
良
三
寶。
永
貞
四
|
躬
岳
峙。
內
精
七
淨。
外
暢
九
言。
挹
梓
圖
恭。
佩
瑜
|
皇
太
子
列
耀
紫
微。
承
扉
閶
闔。
銑
華
雲
蔚。
瑤
|
僧
史
之
流
是
也。
頗
以
毘
贊
有
功。
故
載
之
云
爾。
|
前
修。
於
三
例
外
附
申
雜
藏。
即
法
苑
法
集
高
僧
|
所
間
然。
律
師
道
宣
又
為
錄
序。
殷
因
夏
禮
無
革
|
西
明
寺
成
御
造
藏
經。
更
令
隱
鍊
區
格
盡
爾
無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 |
津。
履
識
承
惠
炬
之
輝。
長
遵
正
術。
靜
泰
不
惟
鄙
|
![[宋-木+釆]](../T01/y6587.bmp )
外
寮
肅
朝。
清
野
霄
形。
荷
法
橋
之
濟。
永
隔
邪
|
道
契
吟
銅
睟
溫。
玉
裕
宸
柯。
帝
萼
藩
國。
維
城
內
|
魄
清
襟。
虹
電
流
感。
儲
君
儀
風。
象
室
晅
日。
春
居
|
衍
壽。
海
滴
覃
基。
中
宮
葛
蕈
固
本。
摎
木
垂
芳。
曦
|
累
之
功。
伏
惟
皇
帝
繼
天
理
物。
乘
虯
制
寓。
河
砂
|
不
墜
斯
文。
地
墨
窮
界
微
言
尚
在。
紹
隆
之
福
囑
|
落
秋
蒲。
題
華
碧
字。
軸
貞
香
木。
所
冀
天
衣
銷
石
|
純
一
無
雜
具
足
清
白
而
已
哉。
並
毫
疏
寒
兔。
紙
|
謂
偉
哉
法
寶。
內
外
無
瑕。
洞
矣
法
流
皎
鏡
深
淺。
|
百
八
十
二
部。
七
百
二
十
五
卷。
隨
訪
隨
寫。
真
所
|
十
六
卷
入
藏。
其
有
古
來
有
目
而
無
本
者。
合
三
|
百
三
十
五
卷。
合
新
舊
八
百
一
十
六
部。
四
千
六
|
大
唐
三
藏
法
師
新
譯
經
論。
七
十
五
部。
一
千
三
|
論。
七
百
四
十
一
部。
二
千
七
百
三
十
一
卷。
又
寫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 |
五
十
部
一
百
八
十
六
卷
|
賢
聖
集
傳
︵
賢
聖
所
撰
翻
譯
有
源
︶
合
|
千
一
百
一
十
六
卷
|
重
翻
者
︶
合
三
百
二
十
四
部
一
|
重
翻
︵
本
是
一
經
或
有
二
重
翻
者
乃
至
六
|
右
第
一
卷。
|
三
卷
|
四
十
一
部
二
千
七
百
八
十
|
單
本
︵
源
來
一
本
更
無
別
翻
︶
合
四
百
|
四
卷。
|
都
合
二
千
二
百
一
十
九
部
六
千
九
百
九
十
|
眾
經
目
錄
隋
沙
門
法
經
等
撰
|
用
除
濫
觴。
合
成
五
卷。
次
之
於
左。
|
布。
畫
一
承
風。
明
誠
古
人。
請
祛
雜
藏。
恐
文
溺
質
|
昧。
輒
撰
斯
文。
敢
事
加
損。
還
循
舊
轍。
三
章
久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 |
一
十
部
一
千
二
百
八
十
|
別
生
︵
於
大
部
內
抄
出
別
行
︶
合
八
百
|
年
敬
愛
寺
奉
敕
寫
經
具
錄
入
藏。
|
四
卷。
顯
慶
已
來
玄
奘
法
師
後
所
譯
得
龍
朔
三
|
奉
敕
寫
經。
具
錄
入
目
施。
一
十
五
部
六
百
六
十
|
卷。
貞
觀
已
來
玄
奘
見
所
翻。
顯
慶
四
年
西
明
寺
|
於
闕
本
內
訪
得
入
藏。
翻
得
六
十
部。
六
百
七
十
|
貞
觀
九
年。
奉
行
二
十
部
二
十
一
卷。
貞
觀
九
年。
|
卷。
仁
壽
二
年。
勘
定
三
十
一
部
一
百
五
十
八
卷。
|
入
藏
見
錄
六
百
八
十
九
部
二
千
五
百
三
十
二
|
卷。
|
八
十
六
|
已
前
二
卷
三
分
合
八
百
一
十
九
部
四
千
|
右
第
二
卷。
|
︵
二
千
七
百
八
十
九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7 |
眾
經
目
錄
卷
第
一
| |
|
右
第
五
卷。
|
卷
請
訪
|
八
十
二
部
七
百
二
十
五
|
闕
本
︵
舊
錄
有
目
而
無
經
本
︶
合
三
百
|
八
十
三
卷
不
須
鈔
寫。
|
七
百
|
已
前
二
卷
二
分
合
一
千
一
十
八
部
一
千
|
右
第
四
卷。
|
八
部
四
百
九
十
六
卷
|
疑
偽
︵
名
雖
似
正
義
涉
人
造
︶
合
二
百
|
右
第
三
卷。
|
八
卷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8 |
北
涼
沮
渠
世
曇
無
|
大
般
涅
槃
經
四
十
卷
︵
七
百
二
十
紙
︶
|
卷
|
陀
跋
陀
羅
共
法
業
等
於
楊
州
譯
成
五
十
|
紙
︶
晉
義
熙
年
佛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六
十
卷
︵
一
千
八
十
七
|
十
二
卷
|
二
百
六
|
大
乘
經
單
本
一
百
九
十
一
部
一
千
|
十
三
卷
|
百
四
十
一
部
二
千
七
百
八
|
單
本
︵
源
來
一
本
更
無
別
翻
︶
合
四
|
等
撰
|
隋
開
皇
十
四
年
敕
翻
經
沙
門
法
經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9 |
大
方
等
月
藏
經
十
卷
︵
二
百
一
十
四
紙
︶
|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
紙
︶
隋
開
皇
年
耶
舍
|
大
方
等
日
藏
經
十
卷
︵
或
十
五
卷
二
百
四
|
姑
臧
譯
|
北
涼
曇
無
讖
於
|
大
方
等
大
集
經
三
十
卷
︵
六
百
四
紙
︶
|
譯
一
名
大
品
|
後
秦
鳩
摩
羅
什
共
僧
叡
等
於
長
安
逍
遙
園
|
︵
六
百
十
九
紙
︶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四
十
卷
或
三
十
卷
|
於
玉
華
譯
|
紙
︶
唐
世
玄
奘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六
百
卷
︵
一
萬
二
千
|
讖
共
慧
嵩
等
於
姑
臧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0 |
菩
薩
瓔
珞
經
十
二
卷
︵
三
百
三
紙
︶
或
|
福
寺
譯
|
貞
觀
年
玄
奘
於
弘
|
大
菩
薩
藏
經
二
十
卷
︵
四
百
一
十
紙
︶
|
笈
多
於
東
京
上
林
園
譯
皇
朝
奏
行
|
大
業
年
達
摩
|
法
炬
陀
羅
尼
經
二
十
卷
︵
三
百
紙
︶
隋
|
那
崛
多
及
笈
多
等
於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紙
︶
隋
開
皇
年
闍
|
大
威
德
陀
羅
尼
經
二
十
卷
︵
二
百
六
十
五
|
多
等
於
勝
光
寺
譯
|
唐
貞
觀
年
波
頗
蜜
|
寶
星
陀
羅
尼
經
十
卷
︵
一
百
三
十
紙
︶
|
譯
|
齊
世
耶
舍
共
法
智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1 |
弘
始
年
鳩
摩
羅
什
|
華
手
經
十
卷
︵
二
百
一
十
五
紙
︶
後
秦
|
晉
元
康
年
竺
法
護
譯
|
賢
劫
經
一
十
三
卷
︵
一
百
九
十
五
紙
︶
|
法
智
譯
|
齊
天
統
年
耶
舍
共
|
月
燈
三
昧
經
十
卷
︵
或
十
一
卷
二
百
三
紙
︶
|
相
州
譯
|
後
魏
世
菩
提
留
支
於
|
佛
名
經
一
十
二
卷
︵
二
百
四
十
七
紙
︶
|
譯
|
八
紙
︶
齊
世
耶
舍
|
菩
薩
見
實
三
昧
經
一
十
四
卷
︵
二
百
三
十
|
建
元
年
竺
佛
念
於
長
安
譯
|
十
四
卷
前
秦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2 |
大
方
等
大
集
經
八
卷
︵
一
百
二
十
八
紙
︶
|
大
方
便
報
恩
經
七
卷
︵
一
百
二
十
四
紙
︶
|
崛
多
及
笈
多
等
於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隋
開
皇
年
闍
那
|
五
千
五
百
佛
名
經
八
卷
︵
一
百
二
十
六
紙
︶
|
跋
陀
羅
於
楊
州
譯
|
紙
︶
宋
永
初
年
佛
|
觀
佛
三
昧
經
十
卷
或
八
卷
︵
一
百
五
十
九
|
羅
譯
|
晉
世
帛
尸
梨
蜜
多
|
大
灌
頂
經
十
二
卷
︵
一
百
一
十
三
紙
︶
|
念
共
道
安
譯
|
前
秦
建
元
年
竺
佛
|
十
住
斷
結
經
十
卷
︵
二
百
五
十
四
紙
︶
|
於
長
安
大
寺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3 |
大
悲
經
五
卷
︵
八
十
八
紙
︶
齊
天
統
年
|
安
譯
|
前
秦
世
竺
佛
念
於
長
|
菩
薩
處
胎
經
五
卷
︵
一
百
一
十
三
紙
︶
|
於
洛
陽
譯
|
紙
︶
後
魏
世
菩
提
留
支
|
法
集
經
八
卷
︵
或
七
卷
六
卷
一
百
二
十
一
|
譯
後
三
卷
陳
時
真
諦
譯
|
二
紙
︶
北
涼
世
曇
無
讖
|
金
光
明
經
六
卷
︵
或
七
卷
八
卷
一
百
二
十
|
梁
曼
陀
羅
楊
州
譯
|
寶
雲
經
七
卷
︵
一
百
紙
或
七
卷
八
卷
︶
|
國
王
子
婆
首
那
於
楊
州
譯
|
一
紙
︶
陳
世
月
支
|
勝
天
王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七
卷
︵
一
百
二
十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4 |
海
龍
王
經
四
卷
︵
七
十
二
紙
︶
北
涼
世
|
於
高
昌
郡
譯
|
紙
︶
北
涼
世
法
眾
|
大
方
等
陀
羅
尼
經
四
卷
︵
或
五
卷
六
十
二
|
竺
法
護
譯
|
十
二
紙
︶
晉
太
康
年
|
密
跡
金
剛
力
士
經
五
卷
︵
或
四
卷
一
百
一
|
於
長
安
譯
|
二
紙
︶
前
秦
竺
佛
念
|
大
方
等
無
相
經
六
卷
︵
一
名
大
雲
經
九
十
|
那
崛
多
及
笈
多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紙
︶
隋
開
皇
年
闍
|
大
集
賢
護
菩
薩
經
五
卷
︵
或
六
卷
九
十
三
|
相
州
譯
|
耶
舍
共
法
智
於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5 |
稱
楊
諸
佛
功
德
經
三
卷
︵
五
十
五
紙
︶
|
菩
薩
本
行
經
三
卷
︵
五
十
二
紙
︶
|
七
佛
神
咒
經
四
卷
︵
七
十
紙
︶
|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年
闍
那
崛
多
|
觀
察
諸
法
經
四
卷
︵
六
十
紙
︶
隋
開
皇
|
月
支
婆
首
那
譯
|
僧
伽
吒
經
四
卷
︵
五
十
一
紙
︶
後
魏
世
|
多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皇
年
闍
那
崛
|
無
所
有
菩
薩
經
四
卷
︵
六
十
紙
︶
隋
開
|
羅
於
楊
州
譯
|
嘉
年
求
那
跋
陀
|
央
掘
魔
羅
經
四
卷
︵
七
十
八
紙
︶
宋
元
|
曇
無
讖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6 |
等
目
菩
薩
所
問
三
昧
經
二
卷
︵
或
三
卷
五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般
舟
三
昧
經
三
卷
︵
或
二
卷
四
十
七
紙
︶
|
什
譯
|
後
秦
弘
始
年
羅
|
首
楞
嚴
三
昧
經
三
卷
︵
或
二
卷
五
十
二
紙
︶
|
譯
|
晉
太
始
年
竺
法
護
|
須
真
天
子
經
三
卷
︵
或
四
卷
四
十
六
紙
︶
|
開
皇
年
耶
舍
譯
|
力
莊
嚴
三
昧
經
三
卷
︵
三
十
六
紙
︶
隋
|
始
年
羅
什
譯
|
菩
薩
藏
經
三
卷
︵
六
十
一
紙
︶
後
秦
弘
|
什
譯
|
後
秦
弘
始
年
羅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7 |
月
上
女
經
二
卷
︵
二
十
七
紙
︶
隋
開
皇
|
譯
|
太
始
年
竺
法
護
|
超
日
明
三
昧
經
二
卷
︵
四
十
六
紙
︶
晉
|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皇
年
闍
那
崛
多
|
護
國
菩
薩
經
二
卷
︵
四
十
三
紙
︶
隋
開
|
譯
|
前
秦
世
竺
佛
念
|
菩
薩
瓔
珞
本
業
經
二
卷
︵
四
十
八
紙
︶
|
譯
|
漢
世
安
世
高
|
明
度
五
十
挍
計
經
二
卷
︵
四
十
紙
︶
後
|
護
譯
|
十
紙
︶
晉
世
竺
法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8 |
文
殊
師
利
佛
土
嚴
淨
經
二
卷
︵
三
十
四
紙
︶
|
竺
法
護
譯
|
諸
佛
要
集
經
二
卷
︵
四
十
二
紙
︶
晉
世
|
譯
|
跋
摩
於
楊
州
|
大
法
鼓
經
二
卷
︵
四
十
紙
︶
宋
世
求
那
|
譯
皇
朝
奏
行
|
開
皇
年
闍
那
崛
多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
十
八
紙
︶
隋
|
佛
花
嚴
入
如
來
不
思
議
境
界
經
一
卷
︵
二
|
舍
共
法
智
譯
|
須
彌
藏
經
二
卷
︵
三
十
八
紙
︶
齊
世
耶
|
佛
念
於
長
安
譯
|
中
陰
經
二
卷
︵
二
十
七
紙
︶
前
秦
世
竺
|
年
崛
多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19 |
年
支
讖
於
洛
陽
譯
|
經
三
十
八
紙
︶
後
漢
建
和
|
阿
![[門@(人/(人*人))]](../T01/y10.bmp )
佛
國
經
二
卷
︵
一
名
佛
剎
菩
薩
學
成
|
朝
奏
行
|
多
共
僧
安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
開
皇
年
闍
那
崛
|
大
集
譬
喻
王
經
二
卷
︵
三
十
二
紙
︶
隋
|
多
共
僧
安
譯
|
天
和
年
闍
那
崛
|
大
乘
同
性
經
二
卷
︵
三
十
九
紙
︶
後
周
|
宋
世
翔
公
於
南
海
郡
譯
|
決
了
諸
法
如
幻
三
昧
經
︶
|
濡
首
菩
薩
無
上
清
淨
分
衛
經
二
卷
︵
一
名
|
竺
法
護
於
洛
陽
譯
|
晉
永
熙
年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0 |
那
崛
多
及
笈
多
|
移
識
經
二
卷
︵
三
十
三
紙
︶
隋
開
皇
闍
|
譯
|
門
真
諦
於
廣
州
|
無
上
依
經
二
卷
︵
三
十
一
紙
︶
陳
世
沙
|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皇
年
闍
那
崛
多
|
發
覺
淨
心
經
二
卷
︵
二
十
七
紙
︶
隋
開
|
譯
|
梁
世
僧
伽
婆
羅
|
孔
雀
王
陀
羅
尼
經
二
卷
︵
四
十
二
紙
︶
|
婆
首
那
譯
|
迦
葉
經
二
卷
︵
三
十
九
紙
︶
後
魏
世
月
|
年
耶
舍
譯
|
蓮
華
面
經
二
卷
︵
二
十
二
紙
︶
隋
開
皇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1 |
密
跡
金
剛
力
士
經
二
卷
︵
三
十
六
紙
︶
|
法
界
體
性
無
分
別
經
二
卷
︵
二
十
四
紙
︶
|
仁
王
般
若
經
二
卷
︵
二
十
八
紙
︶
|
文
殊
師
利
問
經
二
卷
︵
四
十
九
紙
︶
|
世
玄
奘
譯
|
寂
照
三
摩
地
經
一
卷
︵
一
十
三
紙
︶
唐
|
菩
薩
夢
經
二
卷
︵
一
名
瑞
應
經
三
十
四
紙
︶
|
大
吉
義
咒
經
二
卷
︵
或
四
卷
三
十
八
紙
︶
|
八
紙
︶
|
不
思
議
功
德
經
二
卷
︵
一
名
功
德
經
三
十
|
紙
︶
|
大
方
廣
如
來
性
經
二
卷
︵
或
三
卷
五
十
一
|
世
曇
景
譯
|
未
曾
有
因
緣
經
二
卷
︵
四
十
紙
︶
南
齊
|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2 |
護
譯
|
太
子
慕
魄
經
一
卷
︵
五
紙
︶
晉
世
竺
法
|
世
法
堅
譯
|
太
子
須
大
拏
經
一
卷
︵
十
六
紙
︶
西
秦
|
曜
譯
|
後
漢
靈
帝
世
支
|
成
具
光
明
定
意
經
一
卷
︵
二
十
二
紙
︶
|
多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開
皇
年
闍
那
崛
|
諸
法
最
上
王
經
一
卷
︵
二
十
二
紙
︶
隋
|
闍
那
崛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
隋
開
皇
年
|
東
方
最
勝
燈
王
如
來
經
一
卷
︵
十
二
紙
︶
|
善
臂
菩
薩
所
問
經
二
卷
︵
二
十
六
紙
︶
|
大
方
廣
如
來
祕
密
藏
經
二
卷
︵
二
十
四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3 |
勝
鬘
師
子
吼
一
乘
大
方
便
經
一
卷
︵
十
九
|
崛
多
譯
|
隋
開
皇
年
|
如
來
方
便
善
巧
咒
經
一
卷
︵
十
一
紙
︶
|
跋
陀
羅
譯
|
熙
年
佛
陀
|
大
方
等
如
來
藏
經
一
卷
︵
九
紙
︶
晉
義
|
世
曇
景
譯
|
摩
訶
摩
耶
經
三
卷
︵
二
十
五
紙
︶
南
齊
|
法
護
譯
|
三
昧
經
八
紙
︶
晉
世
竺
|
獨
證
自
誓
三
昧
經
一
卷
︵
一
名
如
來
自
誓
|
金
色
王
經
一
卷
︵
八
紙
︶
後
魏
世
留
支
譯
|
謙
譯
|
須
賴
經
一
卷
︵
十
九
紙
︶
吳
黃
武
年
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4 |
竺
法
護
譯
|
滅
十
方
冥
經
一
卷
︵
六
紙
︶
晉
元
熙
年
|
支
謙
譯
|
月
明
菩
薩
經
一
卷
︵
三
紙
︶
吳
黃
武
年
|
世
留
支
譯
|
差
摩
婆
帝
授
記
經
一
卷
︵
四
紙
︶
後
魏
|
護
譯
|
梵
女
首
意
經
一
卷
︵
五
紙
︶
晉
世
竺
法
|
譯
|
皇
年
崛
多
|
希
有
挍
量
功
德
經
一
卷
︵
六
紙
︶
隋
開
|
紙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須
摩
提
菩
薩
經
一
卷
︵
一
名
須
摩
提
經
八
|
嘉
年
求
那
陀
羅
於
楊
州
譯
|
紙
︶
宋
元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5 |
不
思
議
光
菩
薩
所
說
經
一
卷
︵
一
名
不
思
|
世
先
公
譯
|
十
事
行
一
名
建
慧
三
昧
經
十
紙
︶
宋
|
月
燈
三
昧
經
一
卷
︵
一
名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
心
明
經
一
卷
︵
三
紙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多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年
闍
那
崛
|
商
主
天
子
經
一
卷
︵
十
六
紙
︶
隋
開
皇
|
法
護
譯
|
菩
薩
十
住
經
一
卷
︵
十
四
紙
︶
晉
世
竺
|
竺
法
護
譯
|
普
門
品
經
一
卷
︵
十
二
紙
︶
晉
太
康
年
|
多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皇
年
闍
那
崛
|
出
生
菩
薩
心
經
一
卷
︵
十
一
紙
︶
隋
開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6 |
帝
世
安
世
|
人
本
欲
生
經
一
卷
︵
十
四
紙
︶
後
漢
桓
|
譯
|
始
年
羅
什
|
菩
薩
訶
色
欲
經
一
卷
︵
二
紙
︶
後
秦
弘
|
舍
譯
|
施
燈
功
德
經
一
卷
︵
十
四
紙
︶
齊
世
耶
|
竺
法
護
譯
|
子
經
一
十
九
紙
︶
晉
太
始
年
|
德
光
太
子
經
一
卷
︵
一
名
賴
吒
問
光
德
太
|
靈
帝
世
支
讖
譯
|
經
二
十
紙
︶
後
漢
|
文
殊
師
利
問
菩
薩
署
經
一
卷
︵
一
名
問
署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議
光
咳
童
菩
薩
經
十
二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7 |
不
必
定
入
印
經
一
卷
︵
二
十
一
紙
︶
後
|
楊
州
譯
|
伽
婆
羅
於
|
十
法
經
一
卷
︵
二
十
紙
︶
梁
普
通
年
僧
|
共
佛
陀
扇
多
譯
|
菩
提
留
支
|
如
來
師
子
吼
經
一
卷
︵
五
紙
︶
後
魏
世
|
支
譯
|
無
字
寶
篋
經
一
卷
︵
六
紙
︶
後
魏
世
留
|
佛
語
經
一
卷
︵
三
紙
︶
後
魏
世
留
支
譯
|
支
譯
|
不
增
不
減
經
一
卷
︵
六
紙
︶
後
魏
世
留
|
護
譯
|
人
所
從
來
經
一
卷
︵
失
本
︶
晉
世
竺
法
|
高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8 |
皇
年
毘
尼
|
大
方
廣
總
持
經
一
卷
︵
十
三
紙
︶
隋
開
|
世
支
謙
譯
|
內
藏
百
寶
經
一
卷
︵
八
紙
︶
後
漢
靈
帝
|
譯
|
世
竺
法
護
|
菩
薩
行
五
十
緣
身
經
一
卷
︵
六
紙
︶
晉
|
竺
法
護
譯
|
濟
諸
方
等
學
經
一
卷
︵
十
四
紙
︶
晉
世
|
法
護
譯
|
魔
逆
經
一
卷
︵
十
八
紙
︶
晉
太
康
年
竺
|
譯
|
皇
年
崛
多
|
十
二
佛
名
神
咒
經
一
卷
︵
六
紙
︶
隋
開
|
魏
世
留
支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29 |
道
樹
三
昧
經
十
一
紙
︶
吳
黃
武
|
菩
薩
道
樹
經
一
卷
︵
一
名
私
呵
昧
經
一
名
|
吳
黃
武
年
支
謙
譯
|
菩
薩
生
地
經
一
卷
︵
一
名
差
摩
竭
經
三
紙
︶
|
堅
譯
|
演
道
俗
業
經
一
卷
︵
九
紙
︶
西
秦
世
法
|
舍
譯
|
堅
固
女
經
一
卷
︵
六
紙
︶
隋
開
皇
年
耶
|
監
年
曼
陀
羅
譯
|
二
紙
︶
梁
天
|
文
殊
師
利
說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一
卷
︵
二
十
|
護
譯
|
晉
世
竺
法
|
彌
勒
菩
薩
所
問
本
願
經
一
卷
︵
八
紙
︶
|
多
留
支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0 |
觀
普
賢
菩
薩
行
法
經
一
卷
︵
十
六
紙
︶
|
舍
於
楊
州
譯
|
年
![[彊-弓]](../T01/y771.bmp )
良
耶
|
觀
無
量
壽
經
一
卷
︵
十
六
紙
︶
宋
元
嘉
|
渠
安
陽
侯
譯
|
北
涼
世
沮
|
觀
彌
勒
上
生
兜
率
天
經
一
卷
︵
八
紙
︶
|
陀
耶
舍
楊
州
譯
|
年
曇
無
伽
|
無
量
義
經
一
卷
︵
十
七
紙
︶
南
齊
建
元
|
舍
譯
|
百
佛
名
經
一
卷
︵
六
紙
︶
隋
開
皇
年
耶
|
紙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寶
網
經
一
卷
︵
一
名
寶
網
童
子
經
二
十
三
|
年
支
謙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1 |
延
譯
|
除
恐
災
患
經
一
卷
︵
十
五
紙
︶
魏
世
白
|
鹿
子
經
一
卷
︵
三
紙
︶
吳
建
興
年
支
謙
譯
|
鹿
母
經
一
卷
︵
四
紙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竭
於
楊
州
譯
|
宋
世
曇
無
|
觀
世
音
菩
薩
授
記
經
一
卷
︵
十
四
紙
︶
|
宋
世
外
國
般
主
竺
難
提
譯
|
一
紙
︶
|
請
觀
世
音
消
伏
毒
害
陀
羅
尼
經
一
卷
︵
十
|
年
![[彊-弓]](../T01/y771.bmp )
良
耶
舍
譯
|
宋
元
嘉
|
觀
藥
王
藥
上
二
菩
薩
經
一
卷
︵
十
九
紙
︶
|
曇
無
蜜
多
於
楊
州
譯
|
宋
元
嘉
年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2 |
一
切
施
主
所
行
檀
波
羅
蜜
經
一
卷
︵
四
紙
︶
|
菩
薩
投
身
餓
虎
起
塔
因
緣
經
一
卷
︵
七
紙
︶
|
行
經
七
紙
︶
|
菩
薩
修
行
經
一
卷
︵
一
名
威
勢
長
者
觀
身
|
虛
空
藏
菩
薩
問
持
幾
福
經
一
卷
︵
六
紙
︶
|
多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奏
行
|
年
闍
那
崛
|
入
法
界
體
性
經
一
卷
︵
十
紙
︶
隋
開
皇
|
出
家
功
德
經
一
卷
︵
五
紙
︶
吳
世
支
謙
譯
|
晉
世
法
炬
譯
|
諸
德
福
田
經
一
卷
︵
一
名
福
田
經
六
紙
︶
|
護
譯
|
四
不
可
得
經
一
卷
︵
四
紙
︶
晉
世
竺
法
|
竺
法
護
譯
|
溫
室
洗
浴
眾
僧
經
一
卷
︵
三
紙
︶
晉
世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3 |
︵
一
名
金
剛
清
淨
經
八
|
金
剛
三
昧
本
性
清
淨
不
壞
不
滅
經
一
卷
|
法
華
三
昧
經
一
卷
︵
十
一
紙
︶
|
阿
彌
陀
鼓
音
聲
陀
羅
尼
經
一
卷
︵
四
紙
︶
|
師
子
月
佛
本
生
經
一
卷
︵
七
紙
︶
|
文
殊
師
利
般
涅
槃
經
一
卷
︵
四
紙
︶
|
紙
︶
|
卷
︵
五
|
一
切
智
光
明
仙
人
慈
心
因
緣
不
食
肉
經
一
|
長
者
法
志
妻
經
一
卷
︵
三
紙
︶
|
長
者
音
悅
經
一
卷
︵
五
紙
︶
|
天
王
太
子
辟
羅
經
一
卷
︵
三
紙
︶
|
大
意
經
一
卷
︵
五
紙
︶
|
薩
羅
國
經
一
卷
︵
四
紙
︶
|
頻
婆
娑
羅
王
詣
佛
供
養
經
一
卷
︵
五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4 |
顯
無
邊
佛
土
功
德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稱
讚
大
乘
功
德
經
一
卷
︵
五
紙
︶
|
佛
地
經
一
卷
︵
十
紙
︶
|
佛
臨
涅
槃
記
法
住
經
一
卷
︵
五
紙
︶
|
受
持
七
佛
名
號
經
一
卷
|
諸
佛
心
陀
羅
尼
一
卷
︵
二
紙
︶
|
最
無
比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甚
希
有
經
一
卷
︵
五
紙
︶
|
八
陽
經
一
卷
︵
三
紙
︶
|
八
吉
祥
神
咒
經
一
卷
︵
十
紙
︶
|
八
部
佛
名
經
一
卷
︵
二
紙
︶
|
千
佛
因
緣
經
一
卷
︵
十
八
紙
︶
|
紙
︶
|
寶
積
三
昧
文
殊
師
利
問
法
身
經
一
卷
︵
六
|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5 |
幻
士
仁
賢
經
一
卷
︵
一
十
八
紙
︶
|
賢
者
五
福
德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甚
深
大
迴
向
經
一
卷
︵
五
紙
︶
|
賢
首
經
一
卷
︵
一
名
賢
首
夫
人
經
三
紙
︶
|
十
吉
祥
經
一
卷
︵
三
紙
︶
|
右
一
十
七
卷
並
是
唐
玄
奘
譯。
|
天
請
問
經
一
卷
︵
三
紙
︶
|
般
若
多
心
經
一
卷
︵
一
紙
︶
|
六
門
陀
羅
尼
經
一
卷
︵
二
紙
︶
|
十
二
緣
起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緣
起
聖
道
經
一
卷
︵
五
紙
︶
|
持
世
陀
羅
尼
經
一
卷
︵
七
紙
︶
|
八
音
普
密
陀
羅
尼
經
一
卷
︵
二
紙
︶
|
拔
濟
苦
難
陀
羅
尼
一
卷
︵
二
紙
︶
|
勝
幢
臂
印
陀
羅
尼
一
卷
︵
三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6 |
伽
婆
羅
於
|
菩
薩
藏
經
一
卷
︵
九
紙
︶
梁
天
監
年
僧
|
什
譯
|
梵
網
經
二
卷
︵
三
十
九
紙
︶
後
秦
世
羅
|
寶
梁
經
二
卷
︵
三
十
紙
︶
北
涼
世
道
龔
譯
|
大
方
廣
三
戒
經
三
卷
︵
四
十
四
紙
︶
|
譯
|
年
羅
什
於
長
安
|
佛
藏
經
四
卷
︵
七
十
八
紙
︶
後
秦
弘
始
|
無
讖
惠
嵩
等
譯
|
卷
八
十
二
紙
︶
北
涼
世
曇
|
優
婆
塞
戒
經
七
卷
︵
是
在
家
菩
薩
戒
或
五
|
大
乘
律
單
本
一
十
九
部
三
十
五
卷
|
後
出
阿
彌
陀
佛
偈
一
卷
︵
闕
本
訪
得
︶
|
八
大
人
覺
經
一
卷
︵
二
紙
闕
本
訪
得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7 |
大
乘
三
聚
懺
悔
經
一
卷
︵
十
三
紙
︶
隋
|
淨
業
障
經
一
卷
︵
一
十
四
紙
︶
|
菩
薩
受
齋
經
一
卷
︵
二
紙
︶
|
三
曼
陀
![[颱-台+(犮-乂+又)]](../T01/y94.bmp )
陀
羅
菩
薩
經
一
卷
︵
六
紙
︶
|
菩
薩
內
戒
經
一
卷
︵
十
七
紙
︶
|
法
律
三
昧
經
一
卷
︵
七
紙
︶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舍
利
弗
悔
過
經
一
卷
︵
一
名
悔
過
經
五
紙
︶
|
竺
法
護
譯
|
悔
過
經
二
十
一
紙
︶
晉
世
|
文
殊
師
利
悔
過
經
一
卷
︵
一
名
文
殊
五
體
|
譯
竟
不
顯
世
代
人
名
|
云
於
燉
煌
|
決
定
毘
尼
經
一
卷
︵
十
九
紙
︶
眾
錄
皆
|
楊
州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8 |
於
長
安
譯
|
後
秦
弘
始
年
羅
什
|
大
智
度
經
論
一
百
卷
︵
二
千
四
十
三
紙
︶
|
大
乘
論
單
本
六
十
部
四
百
三
十
一
卷
|
奘
譯
|
翠
微
宮
玄
|
菩
薩
羯
磨
一
卷
︵
六
紙
︶
唐
貞
觀
年
於
|
玄
奘
譯
|
於
翠
微
宮
|
菩
薩
戒
本
一
卷
︵
十
八
紙
︶
唐
貞
觀
年
|
菩
薩
五
法
懺
悔
文
一
卷
︵
二
紙
闕
本
訪
得
︶
|
菩
薩
善
戒
經
一
卷
︵
十
五
紙
闕
本
訪
得
︶
|
奏
行
|
那
崛
多
及
笈
多
等
於
大
興
善
寺
譯
皇
朝
|
開
皇
年
闍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39 |
馬
鳴
菩
薩
撰
︶
後
秦
世
羅
|
大
莊
嚴
論
十
五
卷
︵
二
百
一
十
紙
或
十
卷
|
等
於
勝
光
寺
譯
|
唐
貞
觀
年
波
頗
蜜
多
|
般
若
燈
論
十
五
卷
︵
二
百
四
十
二
紙
︶
|
紙
︶
唐
世
玄
奘
譯
|
阿
毘
達
磨
雜
集
論
十
六
卷
︵
二
百
五
十
五
|
唐
世
玄
奘
譯
|
顯
揚
聖
教
論
二
十
卷
︵
二
百
二
十
六
紙
︶
|
福
寺
玄
奘
譯
|
紙
︶
唐
貞
觀
年
於
弘
|
瑜
伽
師
地
論
一
百
卷
︵
一
千
八
百
四
十
八
|
摩
提
共
菩
提
留
支
於
洛
陽
譯
|
後
魏
永
明
年
勒
那
|
十
地
經
論
十
二
卷
︵
二
百
四
十
五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0 |
大
乘
阿
毘
達
磨
集
論
七
卷
︵
一
百
八
紙
︶
|
世
玄
奘
譯
|
成
唯
識
論
十
卷
︵
一
百
九
十
九
紙
︶
唐
|
玄
奘
譯
|
廣
百
論
一
部
十
卷
︵
二
百
二
紙
︶
唐
世
|
奘
譯
|
十
紙
︶
唐
世
玄
|
攝
大
乘
論
無
性
菩
薩
一
部
十
卷
︵
二
百
二
|
蜜
多
於
勝
光
寺
譯
|
觀
年
波
頗
|
大
乘
莊
嚴
論
三
十
卷
︵
二
百
紙
︶
唐
貞
|
羅
什
譯
|
百
七
十
二
紙
︶
後
秦
世
|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十
四
卷
︵
龍
樹
菩
薩
撰
二
|
什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1 |
菩
提
留
支
譯
|
勝
思
惟
經
論
四
卷
︵
五
十
紙
︶
後
魏
世
|
菩
提
留
支
譯
|
寶
積
經
論
四
卷
︵
八
十
四
紙
︶
後
魏
世
|
世
留
支
譯
|
或
九
卷
或
十
卷
︶
後
魏
|
彌
勒
菩
薩
所
問
經
論
五
卷
︵
一
百
二
十
紙
|
辯
中
邊
論
頌
一
卷
︵
五
紙
︶
唐
世
玄
奘
譯
|
唯
識
三
十
論
一
卷
︵
二
紙
︶
唐
世
玄
奘
譯
|
笈
多
於
東
京
上
林
園
譯
皇
朝
奏
行
|
紙
︶
隋
大
業
年
達
摩
|
菩
提
資
糧
論
六
卷
︵
龍
樹
菩
薩
造
六
十
七
|
唐
世
玄
奘
譯
|
佛
地
經
論
一
部
七
卷
︵
一
百
一
十
九
紙
︶
|
唐
世
玄
奘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2 |
真
諦
譯
|
佛
阿
毘
曇
論
二
卷
︵
四
十
四
紙
︶
陳
世
|
北
涼
世
道
泰
譯
|
大
丈
夫
論
二
卷
︵
提
婆
菩
薩
撰
四
十
四
紙
︶
|
魏
世
菩
提
留
支
譯
|
頂
經
論
二
十
八
紙
︶
後
|
文
殊
師
利
問
菩
提
經
論
二
卷
︵
一
名
伽
耶
|
譯
|
魏
世
菩
提
留
支
|
金
剛
般
若
經
論
三
卷
︵
四
十
七
紙
︶
後
|
提
留
支
譯
|
寶
性
論
四
卷
︵
八
十
六
紙
︶
後
魏
世
菩
|
於
長
安
譯
|
中
論
四
卷
︵
九
十
七
紙
︶
後
秦
世
羅
什
|
佛
性
論
四
卷
︵
八
十
二
紙
︶
陳
世
真
諦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3 |
陳
世
真
|
大
涅
槃
經
本
有
今
無
偈
論
一
卷
︵
六
紙
︶
|
提
譯
|
大
涅
槃
經
論
一
卷
︵
十
一
紙
︶
達
摩
菩
|
發
菩
提
心
論
二
卷
︵
二
十
八
紙
︶
|
北
涼
世
道
泰
譯
|
入
大
乘
論
二
卷
︵
堅
意
菩
薩
撰
三
十
九
紙
︶
|
諦
譯
|
三
無
性
論
二
卷
︵
三
十
四
紙
︶
陳
世
真
|
笈
多
於
東
京
上
林
園
譯
皇
朝
奏
行
|
紙
︶
隋
大
業
年
達
摩
|
金
剛
般
若
論
二
卷
︵
僧
佉
菩
薩
造
二
十
八
|
百
論
二
卷
︵
四
十
二
紙
︶
後
秦
世
羅
什
譯
|
提
留
支
譯
|
順
中
論
二
卷
︵
四
十
二
紙
︶
後
魏
世
菩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4 |
留
支
譯
|
迴
諍
論
一
卷
︵
十
二
紙
︶
後
魏
世
瞿
曇
|
提
留
支
譯
|
無
量
壽
經
論
一
卷
︵
八
紙
︶
後
魏
世
菩
|
提
留
支
譯
|
後
魏
世
菩
|
寶
髻
菩
薩
四
法
經
論
一
卷
︵
十
三
紙
︶
|
提
留
支
譯
|
轉
法
輪
經
論
一
卷
︵
十
紙
︶
後
魏
世
菩
|
菩
提
留
支
譯
|
法
華
經
論
一
卷
︵
二
十
五
紙
︶
後
魏
世
|
譯
|
菩
提
留
支
|
三
具
足
經
論
一
卷
︵
十
八
紙
︶
後
魏
世
|
諦
於
廣
州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5 |
廣
百
論
本
一
卷
︵
十
六
紙
︶
|
顯
揚
論
頌
本
一
卷
︵
十
一
紙
︶
|
百
法
明
門
論
一
卷
︵
二
紙
︶
|
王
法
正
理
論
一
卷
︵
十
七
紙
︶
|
大
乘
五
蘊
論
一
卷
︵
八
紙
︶
|
因
明
入
正
理
論
一
卷
︵
六
紙
︶
|
因
明
正
理
門
論
一
卷
︵
十
二
紙
︶
|
掌
珍
論
二
卷
︵
三
十
二
紙
︶
|
玄
奘
譯
|
瑜
伽
師
地
論
釋
一
卷
︵
十
六
紙
︶
唐
世
|
十
八
空
論
一
卷
︵
十
九
紙
︶
陳
世
真
諦
譯
|
羅
什
譯
|
十
二
門
論
一
卷
︵
二
十
三
紙
︶
後
秦
世
|
如
實
論
一
卷
︵
二
十
三
紙
︶
陳
世
真
諦
譯
|
起
信
論
一
卷
︵
二
十
三
紙
︶
陳
世
真
諦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6 |
百
字
論
一
卷
︵
八
紙
︶
後
魏
菩
提
留
支
譯
|
譯
|
後
魏
世
瞿
曇
留
支
|
一
輸
盧
迦
論
一
卷
︵
龍
樹
菩
薩
撰
四
紙
︶
|
提
留
支
譯
|
十
二
因
緣
論
一
卷
︵
九
紙
︶
後
魏
世
菩
|
京
上
林
園
譯
皇
朝
奏
行
|
笈
多
於
東
|
緣
生
論
一
卷
︵
十
紙
︶
隋
大
業
年
達
摩
|
解
捲
論
一
卷
︵
二
紙
︶
陳
世
真
諦
譯
|
夜
與
曇
曜
譯
|
興
年
吉
迦
|
方
便
心
論
一
卷
︵
十
七
紙
︶
後
魏
世
延
|
奘
譯。
|
右
已
上
九
卷
唐
貞
觀
年
於
翠
微
宮
玄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7 |
耶
舍
共
佛
念
譯
|
後
秦
弘
始
年
佛
陀
|
長
阿
含
經
二
十
二
卷
︵
四
百
二
十
六
紙
︶
|
世
求
那
跋
陀
羅
譯
|
雜
阿
含
經
五
十
卷
︵
一
千
四
十
紙
︶
宋
|
難
提
譯
|
前
秦
建
元
年
曇
摩
|
增
一
阿
含
經
五
十
卷
︵
七
百
九
十
五
紙
︶
|
晉
世
僧
伽
提
婆
譯
|
中
阿
含
經
六
十
卷
︵
一
千
一
百
四
十
七
紙
︶
|
支
譯
|
紙
︶
後
魏
世
瞿
曇
留
|
正
法
念
處
經
七
十
卷
︵
一
千
一
百
九
十
九
|
卷
︵
六
千
六
百
九
十
七
紙
︶
|
小
乘
經
單
本
一
百
八
部
四
百
三
十
四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8 |
後
漢
世
安
世
高
譯
|
修
行
道
地
經
六
卷
︵
一
百
三
十
一
紙
︶
|
本
事
經
七
卷
︵
九
十
四
紙
︶
唐
世
玄
奘
譯
|
晉
永
嘉
年
竺
法
護
譯
|
普
曜
經
八
卷
︵
或
六
卷
一
百
四
十
七
紙
︶
|
共
曇
曜
譯
|
後
魏
延
興
年
吉
迦
夜
|
雜
寶
藏
經
十
卷
︵
一
百
五
十
紙
或
八
卷
︶
|
京
上
林
園
譯
皇
朝
奏
行
|
業
年
達
摩
笈
多
於
東
|
起
世
經
十
卷
︵
一
百
六
十
五
紙
︶
隋
大
|
別
譯
雜
阿
含
經
二
十
卷
︵
五
百
六
紙
︶
|
在
高
昌
譯
|
卷
︶
宋
世
慧
覺
共
威
德
|
賢
愚
經
十
三
卷
︵
二
百
七
十
五
紙
或
十
六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49 |
毘
耶
娑
問
經
二
卷
︵
三
十
一
紙
︶
後
魏
|
支
謙
譯
|
義
足
經
二
卷
︵
四
十
一
紙
︶
吳
黃
武
年
|
陀
羅
譯
|
世
佛
陀
跋
|
達
摩
多
羅
禪
經
二
卷
︵
五
十
紙
︶
後
秦
|
康
孟
詳
譯
|
興
起
行
經
二
卷
︵
二
十
八
紙
︶
後
漢
世
|
竺
大
力
譯
|
安
年
康
孟
詳
共
|
中
本
起
經
二
卷
︵
四
十
七
紙
︶
後
漢
建
|
安
世
高
譯
|
陰
持
入
經
二
卷
︵
二
十
二
紙
︶
後
漢
世
|
竺
法
護
譯
|
生
經
五
卷
︵
或
四
卷
一
百
七
紙
︶
晉
世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0 |
淨
飯
王
般
涅
槃
經
一
卷
︵
六
紙
︶
北
涼
|
法
護
譯
|
柰
女
耆
域
經
一
卷
︵
十
七
紙
︶
晉
世
竺
|
過
去
佛
分
衛
經
一
卷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當
來
變
經
一
卷
︵
二
紙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譯
|
求
那
跋
陀
羅
|
般
泥
洹
經
一
卷
︵
二
十
紙
︶
宋
元
嘉
年
|
後
漢
世
安
世
高
譯
|
大
安
般
經
一
卷
︵
或
二
卷
二
十
紙
失
本
︶
|
那
先
比
丘
經
二
卷
︵
或
一
卷
三
十
紙
︶
|
優
婆
夷
淨
行
經
二
卷
︵
三
十
紙
︶
|
紙
︶
後
漢
世
安
世
高
譯
|
大
安
般
經
一
卷
︵
一
名
守
意
或
二
卷
三
十
|
世
菩
提
留
支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1 |
五
百
弟
子
自
說
本
起
經
一
卷
︵
二
十
紙
︶
|
四
自
侵
經
一
卷
︵
四
紙
︶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晉
太
安
年
竺
法
護
譯
|
胞
胎
經
一
卷
︵
一
名
胞
胎
受
身
經
十
五
紙
︶
|
法
場
譯
|
意
經
九
紙
︶
後
魏
世
|
辯
意
長
者
子
所
問
經
一
卷
︵
一
名
長
者
辯
|
西
秦
世
法
堅
譯
|
婦
人
遇
辜
經
一
卷
︵
一
名
婦
遇
對
經
二
紙
︶
|
四
願
經
一
卷
︵
三
紙
︶
吳
黃
武
年
支
謙
譯
|
護
譯
|
大
迦
葉
本
經
一
卷
︵
五
紙
︶
晉
世
竺
法
|
八
師
經
一
卷
︵
三
紙
︶
吳
世
支
謙
譯
|
沮
渠
京
師
譯
|
世
安
陽
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2 |
譯
|
嚴
共
寶
雲
|
四
天
王
經
一
卷
︵
二
紙
︶
宋
元
嘉
年
智
|
世
高
譯
|
禪
行
法
想
經
一
卷
︵
二
紙
︶
後
漢
世
安
|
高
譯
|
法
受
塵
經
一
卷
︵
二
紙
︶
後
漢
世
安
世
|
護
譯
|
所
欲
致
患
經
一
卷
︵
二
紙
︶
晉
世
竺
法
|
支
謙
譯
|
阿
難
四
事
經
一
卷
︵
二
紙
︶
吳
黃
武
年
|
謙
譯
|
七
女
本
經
一
卷
︵
六
紙
︶
吳
黃
武
年
支
|
年
竺
法
護
譯
|
晉
太
康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3 |
佛
滅
度
後
棺
![[僉*殳]](../T01/y88.bmp )
葬
送
經
一
卷
︵
一
名
比
丘
|
時
迦
葉
赴
佛
經
二
紙
︶
|
迦
葉
赴
佛
涅
槃
經
一
卷
︵
一
名
佛
般
涅
槃
|
佛
入
涅
槃
金
剛
力
士
哀
戀
經
一
卷
︵
六
紙
︶
|
誤
作
八
字
二
紙
︶
|
阿
難
七
夢
經
一
卷
︵
一
名
阿
難
八
夢
經
或
|
經
五
紙
︶
|
優
填
王
經
一
卷
︵
一
名
優
填
王
作
佛
形
像
|
法
常
住
經
一
卷
︵
二
紙
︶
|
造
立
形
像
福
報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無
垢
優
婆
夷
問
經
一
卷
︵
三
紙
︶
|
難
提
釋
經
一
卷
︵
四
紙
︶
|
始
年
羅
什
譯
|
後
秦
弘
|
佛
垂
般
涅
槃
略
說
教
誡
經
一
卷
︵
六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4 |
懈
怠
耕
者
經
一
卷
︵
二
紙
︶
|
大
魚
事
經
一
卷
︵
二
紙
︶
|
五
恐
怖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紙
︶
|
阿
含
正
行
經
一
卷
︵
一
名
佛
說
正
意
經
四
|
五
無
返
復
經
一
卷
︵
一
名
有
返
復
經
四
紙
︶
|
荷
鵰
阿
那
含
經
一
卷
︵
二
紙
︶
|
見
正
經
一
卷
︵
一
名
生
死
變
識
經
七
紙
︶
|
四
輩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經
三
紙
︶
|
三
品
弟
子
經
一
卷
︵
一
名
弟
子
學
有
三
輩
|
出
家
緣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羅
雲
忍
經
一
卷
︵
一
名
忍
辱
經
三
紙
︶
|
灌
佛
經
一
卷
︵
一
名
摩
訶
剎
頭
經
四
紙
︶
|
師
經
一
名
師
比
丘
經
三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5 |
末
羅
王
經
一
卷
︵
二
紙
︶
|
五
王
經
一
卷
︵
四
紙
︶
|
諫
王
經
一
卷
︵
一
名
大
小
諫
王
經
四
紙
︶
|
十
二
品
生
死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燈
指
因
緣
經
一
卷
︵
八
紙
︶
|
須
摩
提
長
者
經
一
卷
︵
八
紙
︶
|
盧
至
長
者
經
一
卷
︵
九
紙
︶
|
樹
提
伽
經
一
卷
︵
五
紙
︶
|
沙
曷
比
丘
功
德
經
一
卷
︵
二
紙
︶
|
難
龍
王
經
三
紙
︶
|
龍
王
兄
弟
經
一
卷
︵
一
名
降
龍
王
經
一
名
|
中
心
經
一
卷
︵
五
紙
︶
|
摩
訶
迦
葉
度
貧
母
經
一
卷
︵
四
紙
︶
|
梵
摩
難
國
王
經
一
卷
︵
二
紙
︶
|
頞
多
和
多
耆
經
一
卷
︵
二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6 |
貧
窮
老
公
經
一
卷
︵
一
名
貧
窮
老
經
三
紙
︶
|
新
歲
經
一
卷
︵
一
名
婆
和
羅
經
五
紙
︶
|
栴
檀
樹
經
一
卷
︵
三
紙
︶
|
錫
杖
經
一
卷
︵
一
名
得
道
梯
橙
錫
杖
經
︶
|
時
經
一
卷
︵
一
名
時
非
時
經
二
紙
︶
|
木
串
子
經
一
卷
︵
一
紙
︶
|
護
淨
經
一
卷
︵
二
紙
︶
|
紙
︶
|
十
二
頭
陀
經
一
卷
︵
一
名
沙
門
頭
陀
經
五
|
邪
祇
經
一
卷
︵
二
紙
︶
|
佛
大
僧
大
經
一
卷
︵
六
紙
︶
|
堅
意
經
一
卷
︵
一
名
堅
心
意
經
二
紙
︶
|
揵
陀
國
王
經
一
卷
︵
二
紙
︶
|
普
達
王
經
一
卷
︵
三
紙
︶
|
摩
達
國
王
經
一
卷
︵
二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7 |
護
譯
|
訪
得
︶
晉
世
竺
法
|
舍
利
弗
目
連
遊
四
衢
經
一
卷
︵
三
紙
闕
本
|
僧
護
因
緣
經
一
卷
︵
二
十
紙
︶
|
罪
業
報
應
教
化
地
獄
經
一
卷
︵
六
紙
︶
|
泥
犁
經
一
卷
︵
一
名
勤
苦
泥
犁
經
十
三
紙
︶
|
十
八
泥
犁
經
一
卷
︵
五
紙
︶
|
未
生
怨
經
一
卷
︵
三
紙
︶
|
輪
轉
五
道
罪
福
報
應
經
一
卷
︵
四
紙
︶
|
無
上
處
經
一
卷
︵
一
紙
︶
|
佛
說
處
處
經
一
卷
︵
十
五
紙
︶
|
自
愛
經
一
卷
︵
一
名
自
愛
不
自
愛
經
四
紙
︶
|
栴
陀
越
國
王
經
一
卷
︵
二
紙
︶
|
佛
說
越
難
經
一
卷
︵
一
名
曰
難
經
二
紙
︶
|
長
者
子
懊
惱
三
處
經
一
卷
︵
四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8 |
僧
祇
律
四
十
卷
︵
九
百
七
十
三
紙
︶
晉
|
竺
佛
念
譯
|
後
秦
世
佛
陀
耶
舍
共
|
四
分
律
六
十
卷
︵
一
千
二
百
一
十
紙
︶
|
壽
春
譯
|
晉
世
卑
摩
羅
叉
於
|
十
誦
律
六
十
一
卷
︵
一
千
三
百
九
十
一
紙
︶
|
︵
五
千
八
百
一
十
三
紙
︶
|
五
卷
|
小
乘
律
單
本
三
十
四
部
二
百
六
十
|
四
品
學
法
經
一
卷
︵
一
紙
闕
本
訪
得
︶
|
本
訪
得
︶
|
佛
為
年
少
比
丘
說
正
事
經
一
卷
︵
二
紙
闕
|
迦
旃
延
說
法
沒
盡
偈
︵
五
紙
本
闕
訪
得
︶
|
未
曾
有
經
一
卷
︵
三
紙
闕
本
訪
得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59 |
大
愛
道
比
丘
尼
經
二
卷
︵
三
十
一
紙
︶
|
毘
尼
母
經
八
卷
︵
一
百
五
十
三
紙
︶
|
僧
伽
跋
摩
譯
|
五
紙
︶
宋
元
嘉
年
|
薩
婆
多
毘
尼
摩
德
勒
伽
十
卷
︵
一
百
九
十
|
世
竺
佛
念
譯
|
鼻
柰
耶
十
卷
︵
一
百
五
十
五
紙
︶
前
秦
|
門
僧
伽
跋
陀
羅
於
廣
州
譯
|
南
齊
永
明
年
沙
|
善
見
律
毘
婆
沙
十
八
卷
︵
二
百
六
十
八
紙
︶
|
智
勝
譯
|
宋
景
平
年
佛
陀
什
共
|
彌
沙
塞
律
三
十
卷
︵
五
百
九
十
七
紙
︶
|
顯
譯
|
世
佛
陀
跋
陀
羅
共
法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0 |
元
嘉
年
求
那
|
四
分
比
丘
尼
羯
磨
一
卷
︵
十
五
紙
︶
宋
|
陽
譯
|
元
年
曇
諦
於
洛
|
曇
無
德
羯
磨
一
卷
︵
四
十
一
紙
︶
魏
正
|
跋
摩
譯
|
沙
彌
威
儀
一
卷
︵
十
九
紙
︶
宋
世
求
那
|
右
一
戒
出
迦
葉
毘
律。
|
後
魏
世
瞿
曇
留
支
譯
|
解
脫
戒
本
一
卷
︵
出
迦
葉
毘
律
二
十
紙
︶
|
佛
陀
耶
舍
譯
|
四
分
戒
本
一
卷
︵
二
十
二
紙
︶
後
秦
世
|
摩
迦
羅
譯
|
僧
祇
戒
本
一
卷
︵
二
十
紙
︶
後
魏
世
曇
|
大
比
丘
三
千
威
儀
經
二
卷
︵
四
十
二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1 |
四
分
比
丘
尼
戒
本
一
卷
︵
二
十
一
紙
︶
|
十
誦
比
丘
尼
戒
本
一
卷
︵
二
十
六
紙
︶
|
十
誦
比
丘
戒
本
一
卷
︵
二
十
六
紙
︶
|
僧
祇
比
丘
尼
戒
本
一
卷
︵
二
十
四
紙
︶
|
紙
︶
|
犯
戒
罪
報
輕
重
經
一
卷
︵
一
名
犯
罪
經
二
|
迦
葉
禁
戒
經
一
卷
︵
三
紙
︶
|
戒
消
災
經
一
卷
︵
四
紙
︶
|
紙
︶
|
真
偽
沙
門
經
一
卷
︵
一
名
摩
訶
比
丘
經
三
|
舍
利
弗
問
經
一
卷
︵
十
一
紙
︶
|
跋
摩
譯
|
嘉
年
求
那
|
優
婆
塞
五
戒
相
一
卷
︵
十
五
紙
︶
宋
元
|
跋
摩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2 |
唐
世
玄
奘
譯
|
順
正
理
論
八
十
卷
︵
一
千
四
百
二
十
紙
︶
|
小
乘
論
單
本
三
十
部
三
百
五
十
六
卷
|
沙
彌
離
戒
一
卷
︵
四
紙
闕
本
訪
得
︶
|
沙
彌
尼
十
戒
一
卷
︵
四
紙
闕
本
訪
得
︶
|
訪
得
︶
|
沙
彌
十
戒
并
威
儀
一
卷
︵
二
十
一
紙
闕
本
|
十
誦
羯
磨
一
卷
︵
二
十
三
紙
闕
本
訪
得
︶
|
訪
得
︶
|
大
沙
門
百
一
羯
磨
一
卷
︵
二
十
二
紙
闕
本
|
什
共
智
勝
譯
|
宋
景
平
年
佛
陀
|
彌
沙
塞
戒
本
一
卷
︵
或
名
五
分
戒
十
九
紙
︶
|
優
波
離
問
經
一
卷
︵
三
十
三
紙
︶
|
優
婆
塞
五
戒
威
儀
經
一
卷
︵
三
十
三
紙
︶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3 |
法
蘊
足
論
十
二
卷
︵
一
百
九
十
二
紙
︶
|
元
年
僧
伽
提
婆
於
洛
陽
譯
|
百
四
十
七
紙
︶
前
秦
建
|
鞞
婆
沙
阿
毘
曇
十
四
卷
︵
一
名
廣
說
論
三
|
唐
世
玄
奘
譯
|
識
身
足
論
十
六
卷
︵
二
百
七
十
一
紙
︶
|
後
秦
世
羅
什
譯
|
成
實
論
二
十
卷
︵
四
百
紙
或
二
十
四
卷
︶
|
秦
竺
佛
念
譯
|
出
曜
論
二
十
卷
︵
四
百
八
十
七
紙
︶
前
|
年
曇
摩
崛
共
曇
摩
耶
舍
譯
|
九
紙
︶
後
秦
弘
始
|
舍
利
弗
阿
毘
曇
論
二
十
二
卷
︵
五
百
九
十
|
世
玄
奘
譯
|
顯
宗
論
四
十
卷
︵
六
百
四
十
四
紙
︶
唐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4 |
法
智
譯
|
天
統
年
耶
舍
共
|
法
勝
阿
毘
曇
論
六
卷
︵
一
百
三
紙
︶
齊
|
僧
伽
跋
澄
共
佛
念
譯
|
前
秦
建
元
年
|
尊
婆
須
蜜
所
集
論
十
卷
︵
二
百
七
十
五
紙
︶
|
陳
世
真
諦
譯
|
立
世
阿
毘
曇
論
十
卷
︵
一
百
七
十
三
紙
︶
|
伊
葉
波
羅
共
求
那
跋
摩
譯
|
百
八
十
紙
︶
宋
元
嘉
年
|
雜
阿
毘
曇
心
論
十
一
卷
︵
或
二
十
二
卷
二
|
眾
事
分
阿
毘
曇
十
二
卷
︵
二
百
九
紙
︶
|
梁
世
僧
伽
婆
羅
譯
|
解
脫
道
論
十
二
卷
︵
一
百
九
十
八
紙
︶
|
唐
世
玄
奘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5 |
入
阿
毘
達
磨
論
二
卷
︵
四
紙
︶
唐
世
玄
|
沙
彌
底
論
三
卷
或
四
卷
︵
三
十
五
紙
︶
|
分
別
功
德
論
四
卷
︵
或
五
卷
七
十
三
紙
︶
|
唐
世
玄
奘
譯
|
阿
毘
達
磨
五
事
論
二
卷
︵
二
十
二
紙
︶
|
奘
譯
|
界
身
足
論
三
卷
︵
二
十
七
紙
︶
唐
世
玄
|
唐
世
玄
奘
譯
|
集
異
門
足
論
二
十
卷
︵
二
百
九
十
五
紙
︶
|
唐
世
玄
奘
譯
|
品
類
足
論
十
八
卷
︵
二
百
八
十
一
紙
︶
|
共
惠
遠
於
廬
山
譯
|
元
年
僧
伽
提
婆
|
阿
毘
曇
心
論
四
卷
︵
六
十
七
紙
︶
晉
太
|
四
諦
論
四
卷
︵
七
十
四
紙
︶
陳
世
真
諦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6 |
敕
施
行。
有
人
將
大
集
三
十
卷。
日
藏
十
卷。
月
|
書
郎
褚
遂
良
等。
附
新
譯
經
挍
定
申
奏。
奉
|
內
寫
一
切
經。
大
總
持
寺
僧
智
通。
共
使
人
祕
|
此
二
卷
入
藏
目。
貞
觀
九
年
四
月。
奉
敕
苑
|
眾
經
目
錄
卷
第
一
|
隨
相
論
二
卷
︵
三
十
四
紙
︶
陳
世
真
諦
譯
|
明
了
論
一
卷
陳
世
真
諦
譯
|
十
八
部
論
一
卷
︵
七
紙
︶
陳
世
真
諦
譯
|
俱
舍
論
本
一
卷
唐
世
玄
奘
譯
|
惠
遠
於
廬
山
譯
|
年
僧
伽
提
婆
共
|
三
法
度
論
二
卷
︵
三
十
四
紙
︶
晉
太
元
|
辟
支
佛
因
緣
論
二
卷
︵
二
十
紙
或
一
卷
︶
|
阿
毘
曇
甘
露
味
二
卷
︵
四
十
五
紙
︶
|
奘
譯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7 |
讀
經
文。
集
會
時
別。
梵
甲
亦
各
不
同。
翻
譯
時
|
先
哲
遺
蹤
遂
承
規
合。
此
大
集
為
六
十
卷。
今
|
合
一
支
兩
竺
三
本。
維
摩
為
一
部
五
卷。
斯
既
|
竺
二
支
一
百
五
本。
首
楞
嚴
為
一
部
八
卷。
又
|
年
興
善
寺
沙
門
寶
貴。
昔
晉
朝
支
敏
度。
合
兩
|
處
尋
勘
乃
見
八
卷
金
光
明
序
云。
開
皇
十
七
|
仍
五
本
重
抄
目
復
不
改。
智
通
睹
此
參
差。
處
|
十
卷
大
集
本
來
諸
德
莫
之
能
定。
遂
抄
入
藏。
|
月。
皇
太
子
於
延
興
寺
造
一
切
經。
有
人
將
六
|
一
切
經
目
五
部。
各
自
別
行。
貞
觀
十
一
年
四
|
二
年
翻
經
大
德
彥
琮
法
師
等。
奉
敕
新
定
|
盡
意
是
重
譯。
明
度
挍
計
是
別
部。
又
撿
仁
壽
|
方
諸
佛
會。
日
藏
月
藏
後
十
方
諸
菩
薩
會。
無
|
合
為
六
十
卷。
大
集
者
誤
也。
勘
文
大
集
前
十
|
藏
十
卷。
無
盡
意
六
卷。
明
度
挍
計
二
卷。
五
部
|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
|
68 |
|
|
|
|
|
|
|
|
|
|
|
詳
而
體
焉。
|
不
入
藏。
六
十
卷
大
集。
豈
得
獨
行。
幸
冀
來
哲
|
者
多。
所
引
楞
嚴
淨
名
注
經
等。
只
是
私
記。
並
|
代
又
異。
流
傳
遍
及
海
外。
今
忽
合
之。
恐
疑
惑
|
▲ |
|
眾經目錄卷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