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調
伏
如
是
眾
生,
示
現
大
力
如
那
羅
延,
以
須
彌
|
有
眾
生
恃
身
強
力
而
起
憍
慢、
瞋
恚、
貢
高,
為
欲
|
隨
諸
眾
生
應
見
受
化,
悉
能
示
現,
而
為
說
法。
若
|
像,
轉
輪
聖
王
色
像,
及
餘
種
種
乃
至
畜
生
色
像,
|
色
像、
聲
聞
色
像,
釋
提
桓
因、
梵
天
王、
四
天
王
色
|
若
變
化。
色
相
者,
謂
示
佛
色
像、
菩
薩
色
像、
緣
覺
|
門
瞿
曇
能
示
種
種
神
通
教
化,
若
色
相、
若
勢
力、
|
調
伏
邪
見
剛
強
難
化
眾
生,
令
從
正
法,
是
故
沙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如
意
神
通
智
行
者,
為
欲
|
如
來
無
過
功
德
品
第
八
之
三
|
元
魏
天
竺
三
藏
菩
提
留
支
譯
| |
大
薩
遮
尼
乾
子
所
說
經
卷
第
八
|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2 |
盡
遠
離
一
切
煩
惱
習
氣,
所
謂
欲
漏、
有
漏、
見
漏、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漏
盡
通
智
行
者,
諸
漏
已
|
集
故,
是
名
如
意
神
通。
|
定、
智
慧
諸
法
所
攝,
調
伏
柔
和,
心
得
自
在,
善
修
|
喜,
而
為
說
法。
何
以
故?
是
神
通
力,
信
欲、
精
進、
禪
|
火:
作
如
是
等
種
種
變
化,
示
諸
眾
生
令
生
歡
|
起
時,
應
見
水
者
即
變
為
水,
應
見
火
者
即
變
為
|
見
火
者
即
變
為
火,
應
見
風
者
即
變
為
風;
風
災
|
即
變
為
水,
應
見
風
者
即
變
為
風;
水
災
起
時,
應
|
水
能
成
大
海。
若
劫
將
盡
火
災
起
時,
應
見
水
者
|
大
海
如
牛
跡
水,
大
海
不
減
牛
跡
不
大,
變
牛
跡
|
貢
高
心
息,
而
為
說
法。
變
化
者,
以
變
化
力
能
變
|
頂,
住
經
一
劫,
現
如
是
力,
令
彼
憍
慢
自
大
眾
生
|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下
至
水
際,
以
一
手
舉
高
至
有
|
山
置
一
指
端,
擲
著
他
方
無
量
世
界,
或
時
斷
取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3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義
無
礙
者,
於
諸
法
中
知
|
聞,
而
為
演
說,
是
名
法
無
礙
智。
|
法,
菩
提
平
等
法
性
平
等,
如
實
而
知,
隨
所
應
|
法、
有
為
法
無
為
法、
黑
法
白
法、
生
死
法
涅
槃
|
法
出
世
間
法、
可
作
法
不
可
作
法、
有
漏
法
無
漏
|
心
行、
多
欲
心
行、
少
欲
心
行,
及
善
法
惡
法、
世
間
|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法
無
礙
者,
謂
觀
眾
生
初
發
|
二
者、
義
無
礙;
三
者、
辭
無
礙;
四
者、
樂
說
無
礙。
大
|
無
礙
智?
答
言:
大
王!
四
無
礙
智
者:
一
者、
法
無
礙;
|
是
故
我
言,
無
有
過
失。
王
言:
大
師!
云
何
如
來
四
|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畢
竟
成
就
如
是
神
通
智
行,
|
有
礙;
沙
門
瞿
曇
無
有
障
礙,
是
名
漏
盡
智
通。
大
|
切
生
處
而
有
障
礙,
不
具
自
在
教
化
眾
生,
是
故
|
盡。
何
以
故?
一
切
聲
聞、
辟
支
佛
等
得
漏
盡
已,
一
|
無
明
漏,
不
同
一
切
聲
聞、
辟
支
佛
等
所
得
漏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4 |
聞
隨
所
來
問,
一
切
語
言
及
諸
文
字,
口
所
分
別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樂
說
無
礙
智
者,
隨
所
應
|
無
礙
智。
|
差
別,
一
一
能
同
方
音
差
別,
說
法
說
義,
是
名
辭
|
有
音
聲、
語
言、
文
字
悉
能
了
知,
隨
所
應
聞
種
類
|
所
|
阿
修
羅、
迦
樓
羅、
緊
那
羅、
摩

羅
伽,
人
非
人
等,
|
一
切
音
聲
語
言,
所
謂
知
諸
天、
龍、
鬼
神、
乾
闥
婆、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辭
無
礙
智
者,
悉
能
了
知
|
聞,
而
能
為
說,
是
名
義
無
礙
智。
|
智,
知
諸
眾
生
心
行
隨
入
智,
皆
如
實
知,
隨
所
應
|
和
合
智、
知
集
不
作
智、
知
滅
自
性
智、
知
道
能
到
|
邊
智、
知
於
現
在
一
切
種
智,
知
諸
諦
智:
是
苦
不
|
命
智,
知
於
過
去
無
有
罣
礙
智、
知
於
未
來
無
有
|
第
一
義
智,
是
無
我
智、
無
眾
生
智、
無
人
智、
無
壽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5 |
涅
槃
大
菩
提
故;
七
者、
於
諸
眾
生
無
礙
大
慈,
放
|
惱
熱
故;
六
者、
出
生
菩
提
大
慈,
示
諸
眾
生
無
上
|
生
長
養
諸
根
故;
五
者、
解
脫
大
慈,
滅
諸
眾
生
煩
|
生
生
死
險
難
故;
四
者、
哀
愍
大
慈,
不
捨
一
切
眾
|
諸
惡
趣
故;
三
者、
救
護
大
慈,
畢
竟
能
度
一
切
眾
|
生
故;
二
者、
饒
益
大
慈,
能
開
天
人
善
道
涅
槃、
閉
|
量
大
慈
之
心:
一
者、
平
等
大
慈,
不
選
擇
一
切
眾
|
量、
捨
心
無
量。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有
十
種
無
|
四
無
量
者,
所
謂
慈
心
無
量、
悲
心
無
量、
喜
心
無
|
王
言:
大
師!
何
者
如
來
四
無
量
心?
答
言:
大
王!
|
是
四
無
礙
智,
是
故
我
言,
無
有
過
失。
|
名
樂
說
無
礙
智。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成
就
如
|
言
辭
美
妙
說
無
罣
礙,
猶
如
流
水
不
可
窮
盡,
是
|
提
辯
說
三
乘,
隨
諸
眾
生
一
切
心
行,
如
應
而
答,
|
正
直
而
答,
心
無
厭
怠,
所
謂
一
切
禪
定
三
摩
跋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6 |
所
有
大
悲,
不
為
諸
客
塵
煩
惱
染
故。
大
王
當
|
大
悲,
知
諸
法
界
自
性
清
淨
故;
十
者、
說
空
空
無
|
切
眾
生
倒
心
大
悲,
說
實
法
故;
九
者、
說
真
法
性
|
七
者、
不
求
報
大
悲,
自
心
清
淨
故;
八
者、
除
滅
一
|
故;
六
者、
不
著
己
樂
大
悲,
為
與
一
切
眾
生
樂
故;
|
定
眾
生
大
悲,
於
無
量
劫
起
大
誓
心
莊
嚴
成
就
|
大
悲,
示
現
諸
法
悉
無
常
故;
五
者、
不
捨
一
切
邪
|
悲,
處
在
生
死
度
眾
生
故;
四
者、
於
諸
天
人
受
生
|
代
一
切
眾
生
受
大
苦
故;
三
者、
入
一
切
惡
道
大
|
心:
一
者、
不
共
大
悲,
性
大
悲
故;
二
者、
不
厭
大
悲,
|
量。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有
十
種
無
量
大
悲
之
|
證
離
生
死
實
法
性
故。
大
王
當
知!
是
名
慈
心
無
|
一
切
諸
眾
生
等
知
真
實
法
故;
十
者、
無
緣
大
慈,
|
慈,
救
護
一
切
諸
眾
生
故;
九
者、
法
緣
大
慈,
覺
悟
|
大
光
明,
普
照
一
切
眾
生
界
故;
八
者、
虛
空
等
大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7 |
一
者
大
捨,
一
切
眾
生
恭
敬
供
養,
心
不
加
喜,
一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有
十
種
無
量
大
捨
之
心:
|
滿
足
諸
願
故。
是
名
喜
心
無
量。
|
生
專
求
寂
靜,
除
滅
亂
心
得
無
上
慧,
遠
離
邪
見
|
定、
解
脫、
三
昧,
相
續
不
斷
故;
十
者
大
喜,
令
諸
眾
|
伏
故;
九
者
大
喜,
不
壞
法
界,
令
諸
眾
生
常
樂
禪
|
之
具,
常
樂
正
法
故;
八
者
大
喜,
不
共
一
切
難
摧
|
世
間
故;
七
者
大
喜,
令
諸
眾
生
不
著
一
切
資
生
|
諸
眾
生
常
護
正
法
故;
六
者
大
喜,
遠
離
世
間
出
|
訟
眾
生,
悉
令
和
合
得
無
上
智
故;
五
者
大
喜,
為
|
生
惡
心,
教
化
成
就
故;
四
者
大
喜,
於
諸
一
切
諍
|
念
諸
眾
生
捨
諸
有
故;
三
者
大
喜,
於
犯
戒
者
不
|
一
者
大
喜,
慶
諸
眾
生
發
菩
提
心
故;
二
者
大
喜,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有
十
種
無
量
大
喜
之
心:
|
知!
是
名
悲
心
無
量。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8 |
王
言:
大
師!
何
者
如
來
五
根
之
相?
答
言:
大
王!
五
|
成
就
如
是
四
無
量
心,
是
故
我
言,
無
有
過
失。
|
故,
是
名
捨
心
無
量。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畢
竟
|
無
捨,
無
虛
無
實,
觀
察
平
等,
安
住
真
實,
得
淨
忍
|
現
故;
十
者
大
捨,
遠
離
二
法,
無
上
無
下,
無
取
|
有
眾
生
應
受
佛
化,
隨
彼
應
見
種
種
色
像,
即
能
|
時
受
化,
如
來
於
中,
暫
時
放
捨
故;
九
者
大
捨,
若
|
至
一
切
障
菩
提
語
故;
八
者
大
捨,
若
有
眾
生
待
|
語、
非
離
欲
語、
戲
笑
語、
惱
他
語、
聲
聞
緣
覺
乃
|
乘
菩
提
厭
生
死
故;
七
者
大
捨,
遠
離
世
間
涅
槃
|
離
一
切
煩
惱
習
氣
故;
六
者
大
捨,
不
歎
修
行
二
|
眾
生
聲
聞、
辟
支
佛
學
無
學
法
故;
五
者
大
捨,
遠
|
知
時,
於
器
非
器
心
行
平
等
故;
四
者
大
捨,
不
與
|
世
間,
不
為
世
間
八
法
所
染
故;
三
者
大
捨,
知
器
|
切
眾
生
輕
慢
毀
辱,
不
生
惱
故;
二
者
大
捨,
常
行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9 |
了,
不
從
他
知,
自
住
正
行,
是
名
慧
根。
大
王
當
|
若
法
定
根
所
攝,
是
慧
所
觀,
是
慧
體
性,
內
自
照
|
根
所
攝,
是
法
不
忘
不
失,
一
心
不
亂,
是
名
定
根;
|
進
根
所
攝,
是
法
終
不
忘
失,
是
名
念
根;
若
法
念
|
攝,
是
法
即
為
精
進
根
修,
是
名
精
進
根。
若
法
精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精
進
根
者,
若
法
信
根
所
|
疑
網,
集
一
切
佛
法,
是
名
信
根。
|
佛
十
力、
四
無
畏、
十
八
不
共
法。
如
是
信
已,
除
諸
|
無
我、
無
人、
無
眾
生,
無
有
分
別
故;
四
者、
信
一
切
|
空、
無
相、
無
願,
同
第
一
義,
同
於
了
義
甚
深
因
緣,
|
見,
專
求
菩
提,
不
求
餘
乘
故;
三
者、
信
解
諸
法
同
|
至
奪
命
終
不
作
惡
故;
二
者、
信
菩
薩
行,
不
隨
諸
|
法?
一
者、
於
生
死
中,
行
施
正
見,
信
於
業
報,
乃
|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信
根
者,
信
於
四
法。
何
等
四
|
根
相
者,
所
謂
信
根、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大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0 |
行
四
禪
時,
諸
妨
定
法
無
所
障
礙,
不
捨
諸
定,
亦
|
化
一
切
眾
生,
不
捨
佛
法,
而
亦
不
礙
第
四
禪
心。
|
覺
觀,
不
礙
二
禪;
心
生
歡
喜,
不
礙
三
禪;
雖
樂
教
|
樂
獨
行,
雖
有
所
說
言
語
音
聲
不
礙
初
禪;
善
住
|
如
是
念
力
無
能
壞
者,
是
名
念
力。
遠
離
憒
鬧
常
|
煩
惱
之
所
破
壞。
何
以
故?
是
正
念
力
能
摧
伏
故,
|
所
願
皆
悉
成
就,
是
名
精
進
力。
所
住
諸
法,
不
為
|
所
得
力
修
諸
禪
定,
諸
天
及
人
所
不
能
壞,
如
本
|
不
能
傾
動,
是
名
信
力。
於
諸
善
法
得
堅
固
門,
如
|
壞,
乃
至
天
魔
變
為
佛
身,
示
現
出
入
禪
定
解
脫,
|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信
力
者,
是
信
一
向
不
可
沮
|
力
相
者,
所
謂
信
力、
精
進
力、
念
力、
定
力、
慧
力。
大
|
王
言:
大
師!
何
者
如
來
五
力
之
相?
答
言:
大
王!
五
|
無
有
過
失。
|
知!
沙
門
瞿
曇
畢
竟
成
就
如
是
五
根,
是
故
我
言,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1 |
了
義
是
不
了
義、
世
諦
是
世
諦、
第
一
義
諦
是
第
|
了
八
萬
四
千
法
聚,
如
所
了
法,
了
義
是
了
義、
不
|
念
如
是
等
一
切
覺
了,
名
念
覺
分。
若
能
分
別
曉
|
察
諸
法
自
相。
云
何
自
相?
觀
一
切
法
自
性
皆
空,
|
瞿
曇
念
覺
分
者,
能
觀
諸
法、
能
分
別
法,
亦
能
觀
|
覺
分、
猗
覺
分、
定
覺
分、
捨
覺
分。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
覺
分
者,
所
謂
念
覺
分、
擇
法
覺
分、
精
進
覺
分、
喜
|
王
言:
大
師!
何
者
如
來
七
覺
分
相?
答
言:
大
王!
七
|
有
過
失。
|
沙
門
瞿
曇
畢
竟
成
就
如
是
五
力,
是
故
我
言,
無
|
能
過
世
間
者,
慧
力
所
成,
是
名
慧
力。
大
王
當
知!
|
外
道
苦
行,
為
化
眾
生
悉
能
受
行
是
出
世
間
法,
|
處
一
切
伎
藝,
不
從
師
受
悉
自
然
知,
一
切
世
間
|
間
法、
出
世
間
法,
無
有
一
法
能
壞
是
智,
在
在
生
|
不
隨
定,
而
能
自
在
處
處
受
生,
是
名
定
力。
知
世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2 |
曇
畢
竟
成
就
如
是
七
覺
分,
是
故
我
言,
無
有
過
|
直
正
道,
是
名
捨
覺
分。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
有
諸
漏,
無
喜
無
著,
無
諸
障
礙,
隨
順
真
諦,
正
|
亦
復
不
為
世
法
所
牽,
無
高
無
下,
正
住
不
動,
無
|
能
如
是
覺,
是
名
定
覺
分。
若
法
憂
喜
其
心
不
沒,
|
見
煩
惱
結
縛,
其
心
平
等,
一
切
諸
法
無
別
異
相,
|
入
定
悉
能
覺
了,
非
不
入
定
是
覺
了
法;
又
了
諸
|
蓋,
入
定
境
界,
令
心
正
住,
是
名
倚
覺
分。
如
所
|
惱,
是
名
喜
覺
分。
若
除
身
心
諸
煩
惱
垢,
離
於
諸
|
悅
豫
無
有
懈
怠,
是
喜
踊
躍,
能
除
身
心
所
有
煩
|
進
覺
分。
於
所
修
行
無
量
清
淨
勝
樂
法
中,
心
生
|
退
轉,
勤
修
進
趣,
不
捨
本
意
行
於
正
道,
是
名
精
|
倚
法、
定
法、
捨
法,
以
智
攝
取,
精
進
勇
猛,
欲
不
|
如
是
等
法,
是
名
擇
法
覺
分。
若
念
法、
擇
法、
喜
法、
|
一
義
諦、
假
名
是
假
名,
正
了
無
疑,
分
別
選
擇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3 |
盡
業,
是
業
必
作,
是
名
正
業。
修
行
聖
種
頭
陀
威
|
敢
作;
若
業
非
黑
非
白,
有
非
黑
非
白
報。
若
業
能
|
黑
報,
白
有
白
報;
若
業
黑
白
有
黑
白
報,
終
不
|
善
好
語
言,
起
於
正
道,
是
名
正
語。
若
業
是
黑
有
|
說,
不
令
自
身
及
以
他
身
而
有
損
惱,
成
就
如
是
|
見,
能
如
是
思、
住
戒
聚
中,
名
正
思
惟。
凡
所
有
|
正,
不
起
是
事,
惟
思
戒、
定、
智
慧、
解
脫、
解
脫
知
|
正
見。
若
能
起
彼
貪
欲、
瞋、
癡
諸
煩
惱
等,
是
名
不
|
記
等
見,
乃
至
不
起
生
死
涅
槃
二
相
之
見,
是
名
|
斷
見、
常
見、
有
見、
無
見,
亦
復
不
起
善
以
不
善
無
|
者,
若
見
出
世,
不
起
我
人、
眾
生、
壽
命、
養
育、
士
夫、
|
正
精
進、
正
念、
正
定。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正
見
|
聖
道
分
者,
所
謂
正
見、
正
思
惟、
正
語、
正
業、
正
命、
|
王
言:
大
師!
何
者
如
來
八
正
道
分?
答
言:
大
王!
八
|
失。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4 |
瞿
曇
四
念
處,
及
以
四
正
勤,
|
遍
知,
是
故
我
言,
無
有
過
失。
而
說
偈
言:
|
菩
提
法,
依
此
法
故,
沙
門
瞿
曇
名
為
如
來.
應.
正
|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具
足
成
就
如
是
三
十
七
助
|
悉
是
過
去、
未
來、
現
在
諸
佛
所
行,
是
名
聖
道。
大
|
生
得
解
脫
故,
成
正
決
定,
是
名
正
定。
是
八
聖
道,
|
是
名
正
定。
大
王
當
知!
住
是
三
昧
者,
為
一
切
眾
|
念。
若
定
不
亂,
於
一
切
法
住
是
定
時,
成
正
決
定,
|
死
過,
進
求
涅
槃,
繫
心
不
忘,
不
失
正
道,
是
名
正
|
正
精
進。
若
念
不
失,
不
動
於
法,
正
直
不
曲,
見
生
|
終
不
為
之;
若
法
能
入
正
諦
聖
道
寂
滅
涅
槃,
是
|
聖
所
讚,
所
謂
貪
欲、
瞋
恚、
愚
癡
煩
惱,
是
正
精
進
|
是
正
行
聖
人
所
讚,
是
名
正
命。
若
精
進
向
邪,
非
|
見
他
得
利
心
不
生
熱,
於
己
利
養
常
知
止
足,
如
|
儀,
不
動
不
轉
無
諸
奸
諂,
不
為
世
間
利
養
所
牽,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5 |
眾
聖
皆
尊
仰,
世
間
無
等
倫。
|
瞿
曇
如
牛
王,
獨
勝
過
諸
群,
|
是
故
說
瞿
曇,
無
有
諸
過
失。
|
將
置
彼
不
動,
無
畏
涅
槃
處,
|
洗
諸
罪
眾
生,
服
七
覺
寶
衣。
|
八
聖
正
道
水,
清
淨
無
垢
濁,
|
得
正
見
寂
靜,
是
故
無
過
失。
|
梵
行
得
自
在,
慈
悲
及
喜
捨,
|
是
故
如
實
知,
能
淨
諸
眾
生。
|
大
聖
能
善
解,
解
脫
器
差
別,
|
修
諸
四
無
礙,
具
足
到
彼
岸。
|
瞿
曇
如
意
道,
最
勝
無
有
比,
|
是
故
說
瞿
曇,
無
有
諸
過
失。
|
惟
瞿
曇
究
竟,
更
無
第
二
人,
|
禪
定
諸
三
昧,
於
中
得
自
在。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6 |
知
過
去、
未
來、
現
在
諸
業
所
得
果
報,
知
處
知
事、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業
集
智
力
者,
如
實
能
|
智
力。
|
者
有
是
報,
非
處
者
無
是
報。
是
名
知
是
處
非
處
|
生
樂
報;
修
行
善
因
定
得
樂
果,
不
生
苦
果;
是
處
|
能
生
是
果,
不
生
是
果;
知
行
不
善
定
得
苦
報,
不
|
非
處
智
力
者,
決
定
了
知
因
果
中
智,
知
從
是
因
|
知
漏
盡
智
力。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是
處
|
智
力、
知
定
智
力、
知
宿
命
智
力、
知
天
眼
智
力、
|
知
性
智
力、
知
信
智
力、
知
根
智
力、
知
至
處
道
|
十
力
者,
所
謂
知
是
處
非
處
智
力、
知
業
集
智
力、
|
王
言:
大
師!
何
者
是
如
來
十
種
智
力?
答
言:
大
王!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畢
竟
成
就
十
種
智
力!
|
常
念
利
世
間,
是
故
無
過
失。
|
離
諸
一
切
惡,
具
足
諸
功
德,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7 |
性,
又
知
眾
生
所
樂
習
成
難
改
之
性,
從
性
起
欲,
|
性、
出
世
間
性、
常
性、
無
常
性、
法
界
性、
無
差
別
|
切
眾
生
無
量
種
性:
有
漏
種
性、
無
漏
種
性、
世
間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性
力
者,
如
實
能
知
一
|
眾
生
等。
是
名
知
欲
智
力。
|
樂
無
上
道。
如
是
知
已,
隨
宜
說
法,
廣
度
一
切
諸
|
樂
聲
聞
道,
知
是
眾
生
樂
辟
支
佛
道,
知
是
眾
生
|
生
住
正
定
聚,
知
是
眾
生
住
不
定
聚,
知
是
眾
生
|
眾
生
樂
於
修
道,
知
是
眾
生
住
邪
定
聚,
知
是
眾
|
切
眾
生
種
種
欲
樂,
知
是
眾
生
樂
於
五
欲,
知
是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欲
力
者,
如
實
能
知
一
|
來
因,
沙
門
瞿
曇
悉
能
了
知,
是
名
知
業
集
智
力。
|
作
業,
是
聲
聞
因,
是
辟
支
佛
因,
是
菩
薩
因,
是
如
|
於
過
去,
雖
無
現
相,
是
業
能
得
未
來
世
報。
若
有
|
知
因
知
果,
或
謂
過
去
事
滅
皆
無,
沙
門
瞿
曇
說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8 |
能
知
誰
可
說
施
說
戒,
乃
至
智
慧
亦
復
如
是。
能
|
緣,
知
戒
莊
嚴
能
修
於
施,
知
施
莊
嚴
能
修
於
戒,
|
根
緣,
知
鼻
根
因
作
舌
根
緣,
知
舌
根
因
作
身
根
|
已
根,
知
眼
根
因
乃
至
意
根
因,
知
耳
根
因
作
眼
|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未
知
欲
知
根,
知
根、
知
|
根、
女
根、
命
根,
苦
根、
樂
根、
憂
根、
喜
根、
捨
根,
信
根、
|
不
善
根,
知
眼
根、
耳
根、
鼻
根、
舌
根、
身
根、
意
根,
男
|
有
根
能
損
減
生
死,
知
善
根、
不
善
根,
知
非
善
非
|
各
有
輕
重,
悉
如
實
知。
知
有
根
能
增
長
生
死,
知
|
根,
知
增、
知
減,
能
知
貪
欲、
瞋
恚、
愚
癡,
有
無
量
種
|
切
眾
生
諸
根
差
別,
知
有
漏
根、
無
漏
根、
利
根、
鈍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根
力
者,
如
實
能
知
一
|
是
名
知
性
智
力。
|
辟
支
佛
性、
無
上
菩
提
性,
皆
如
實
知,
隨
宜
說
法。
|
知
其
所
樂,
及
知
所
起
善
性、
不
善
性,
起
聲
聞
性、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19 |
調
易
調,
略
說
廣
解,
廣
說
略
解,
知
是
眾
生
能
得
|
知
過
去
世
福
德
因
緣,
知
現
在
世
莊
嚴
因
緣,
難
|
定
聚、
邪
定
聚
及
不
定
聚,
知
於
因
力
及
果
報
力,
|
生
於
五
道,
無
漏
業
故
得
至
涅
槃,
如
是
能
知
正
|
得
至
涅
槃,
是
業
皆
從
根
欲
性
生,
知
有
漏
業
故
|
知
行
是
道
者
墮
於
地
獄
乃
至
生
天,
行
是
道
者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至
處
道
力
者,
如
實
能
|
足
根,
如
是
知
已,
而
為
說
法。
是
名
知
根
智
力。
|
有
熟
相,
知
生
死
根,
知
解
脫
根,
知
莊
嚴
根,
知
具
|
法,
知
根
熟
不
熟
相、
不
熟
熟
相、
不
熟
不
熟
相、
熟
|
根
未
可
調
者,
則
生
捨
心,
可
調
伏
者,
為
說
正
|
根
人
能
修
上
根、
上
根
之
人
修
於
下
根;
知
眾
生
|
聲
聞
乘;
知
正
覺
根,
學
聲
聞
乘、
辟
支
佛
乘;
知
下
|
說
聲
聞
乘、
辟
支
佛
乘、
無
上
佛
乘,
知
緣
覺
根,
學
|
知
誰
可
為
說
四
念
處
乃
至
八
正
道
分,
知
誰
可
為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20 |
槃?
有
二
因、
二
法,
令
諸
眾
生
樂
於
涅
槃:
一
者、
喜
|
眾
生,
以
是
因
緣
貪
樂
生
死。
何
因
緣
故
貪
樂
涅
|
惱
為
因,
五
蓋
為
緣;
是
名
為
因,
是
名
為
緣,
而
諸
|
煩
惱
為
因,
諸
業
為
緣;
諸
見
為
因,
愛
結
為
緣;
煩
|
生
則
有
老
死
等
苦,
是
故
生
則
為
因,
老
死
為
緣;
|
於
行,
是
故
無
明
為
因,
諸
行
為
緣,
如
是
乃
至
因
|
明,
是
故
不
善
為
因,
無
明
為
緣,
因
無
明
故
則
生
|
惟
不
善
是
生
死
因
緣,
因
不
善
思
惟
故
生
長
無
|
貪
樂
涅
槃。
云
何
名
因?
云
何
名
緣?
知
諸
眾
生
思
|
增,
知
諸
眾
生
以
是
因
緣
貪
樂
生
死,
以
是
因
緣
|
禪
定、
解
脫、
三
昧、
三
摩
拔
提,
知
垢、
知
淨、
知
住、
知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禪
定
力
者,
如
實
能
知
|
隨
所
應
聞
而
為
說
法。
是
名
能
知
至
處
道
力。
|
識
住
正
定
聚,
不
得
善
友
則
無
解
脫。
如
是
知
已,
|
解
脫,
知
是
眾
生
不
得
解
脫,
知
不
定
者,
遇
善
知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21 |
見
一
切
眾
生
生
滅
墮
落,
若
受
善
色、
若
受
惡
色、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天
眼
智
力
者,
如
實
知
|
知
宿
命
智
力。
|
報
苦
樂。
如
是
知
已,
隨
所
應
聞
而
為
說
法。
是
名
|
無
有
始
終,
勸
諸
眾
生,
觀
諸
過
去
所
作
善
惡
果
|
生
心
及
因
緣,
如
是
滅
已
次
第
生
心,
悉
知
三
世
|
業
因,
是
諸
眾
生
造
是
業
因,
得
他
有
身。
知
諸
眾
|
於
他
有,
如
知
自
身
知
他
亦
爾。
知
是
眾
生
所
有
|
飲
食、
色
貌、
形
相、
苦
樂、
壽
命、
長
短,
念
他
有
滅
生
|
知
自
身
過
去
一
切
生
處,
有
色、
無
色,
種
性、
名
字,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宿
命
智
力
者,
如
實
能
|
法。
是
名
知
定
智
力。
|
三
昧、
緣
覺
三
昧、
菩
薩
三
昧。
如
是
知
已,
而
為
說
|
摩
他;
二
者、
毘
婆
舍
那。
又
知
說
法
因
緣
得
聲
聞
|
樂
聽
法;
二
者、
樂
正
思
惟。
復
有
二
法:
一
者、
舍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22 |
為
說
法。
是
名
知
天
眼
智
力。
|
之
所
化
度。
如
是
見
已,
隨
應
度
者,
示
現
其
身
而
|
生,
誰
應
為
佛
之
所
化
度,
誰
復
應
為
聲
聞、
緣
覺
|
瞿
曇
天
眼,
成
就
如
是
功
德,
以
天
眼
故,
觀
諸
眾
|
切
五
通
聲
聞、
緣
覺
及
諸
菩
薩,
所
不
能
見,
沙
門
|
以
神
通
力
報
諸
眾
生
信
施
恩
時。
如
是
等
事,
一
|
時,
見
諸
聲
聞
證
解
脫
已
取
涅
槃
時,
見
諸
緣
覺
|
滅
時,
見
一
切
佛
始
成
正
覺、
轉
正
法
輪、
入
涅
槃
|
諸
世
界
成
時
壞
時,
亦
知
眾
生
發
菩
提
心、
生
時
|
猶
如
虛
空
無
有
限
量,
悉
見
眾
生
生
時
滅
時,
見
|
已,
即
生
善
有。
能
見
十
方
諸
佛
世
界
無
有
邊
際,
|
意
善,
不
謗
聖
人
增
長
正
見,
以
是
業
緣
捨
此
身
|
業
故,
捨
此
身
已,
即
墮
地
獄;
知
是
眾
生
身、
口、
|
是
眾
生
身、
口、
意
惡,
誹
謗
聖
人
增
長
邪
見,
以
惡
|
若
生
善
有、
若
生
惡
有,
知
諸
業
因
皆
悉
明
了,
知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23 |
是
故
我
言,
無
有
過
失。
而
說
偈
言:
|
是
十
種
智
力,
以
是
莊
嚴
故,
名
如
來.
應.
正
遍
知,
|
漏
盡
智
力。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畢
竟
成
就
如
|
一
切
眾
生
說
法,
令
彼
聞
者
斷
諸
煩
惱,
是
名
知
|
漏
盡
智
亦
復
如
是,
不
雜
一
切
煩
惱
習
故,
能
為
|
無
諸
過
失,
猶
如
虛
空
清
淨
無
礙,
不
雜
煙
雲。
佛
|
法
無
取
相
習,
一
切
世
間
所
不
能
勝,
行
住
坐
臥
|
氣
故,
攝
取
大
慈、
大
悲
莊
嚴
四
無
所
畏,
於
一
切
|
切
行
故、
具
足
成
就
一
切
智
故、
永
斷
一
切
諸
習
|
無
大
悲
故。
佛
漏
盡
智
無
量
無
邊。
何
以
故?
知
一
|
故?
有
習
氣
故。
辟
支
佛
智
亦
有
邊
量。
何
以
故?
|
清
淨
者,
無
習
氣
故,
聲
聞
之
智
有
邊
有
量。
何
以
|
所
作
已
辦,
更
無
後
有。
佛
漏
盡
智
清
淨
微
妙。
言
|
盡
畢
竟
解
脫,
是
故
唱
言:
我
生
已
盡,
梵
行
已
立,
|
大
王
當
知!
沙
門
瞿
曇
知
漏
盡
力
者,
諸
漏
已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24 |
知
染
及
清
淨,
差
別
如
實
解,
|
力
通
根
禪
定,
覺
分
解
脫
者。
|
生
一
切
處
道,
世
尊
如
實
知,
|
如
實
知
根
熟,
於
根
得
自
在。
|
如
實
知
下
根,
及
知
中
根
者,
|
如
實
智
慧
知,
是
故
不
異
語。
|
世
間
種
種
信,
及
無
量
信
者,
|
於
性
中
善
解,
是
名
無
等
人。
|
世
人
無
量
性,
種
種
如
實
知,
|
皆
能
如
實
知,
是
故
名
為
佛。
|
業
及
業
果
報,
所
有
果
因
智,
|
未
來
及
現
在,
智
慧
不
迷
沒,
|
於
諸
過
去
世,
聖
照
無
障
礙,
|
大
尊
實
語
者,
是
故
無
過
失。
|
是
處
及
非
處,
諸
佛
如
實
知,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25 |
是
故
說
瞿
曇,
自
在
無
過
失。
|
於
一
切
法
中,
具
足
諸
功
德,
|
於
心
及
眾
生,
不
起
二
種
相。
|
一
念
如
實
知,
眾
生
諸
心
念,
|
如
輪
依
本
業,
自
然
而
迴
轉。
|
不
取
亦
不
捨,
自
然
而
現
前,
|
於
一
心
中
現,
而
心
無
分
別。
|
是
力
無
等
等,
佛
世
尊
自
在,
|
所
有
無
漏
界,
聖
人
如
實
知。
|
知
諸
漏
盡
智,
及
知
於
解
脫,
|
依
彼
清
淨
眼,
見
眾
生
生
退。
|
佛
淨
眼
無
垢,
過
天
人
世
間,
|
自
身
及
他
身,
智
者
如
實
知。
|
過
去
無
量
生,
種
種
知
力
見,
|
如
來
無
有
障,
以
離
諸
障
故。
|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
|
26 |
|
|
|
|
|
|
|
|
|
|
|
|
|
|
大
薩
遮
尼
乾
子
所
說
經
卷
第
八
|
▲ |
|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