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
堅
固
不
退,
乃
至
諸
大
菩
薩
及
如
來
地,
於
諸
|
三
業
成
就
故,
是
即
金
剛
薩
埵。
依
如
是
法
儀,
速
|
印,
安
於
左
胯
之
側,
右
手
戲
擲
金
剛
杵,
以
金
剛
|
趺
坐
心
意
調
柔,
然
後
以
左
手
結
堅
固
一
切
智
|
盡
成
就
法,
皆
悉
能
成:
行
人
當
隨
意
隨
處,
結
跏
|
巧
微
妙
廣
大
不
可
思
議
甚
深
之
法,
所
有
盡
無
|
爾
時
金
剛
手
菩
薩,
宣
說
此
決
定
不
空
最
上
善
|
最
上
成
就
印
相
分
第
二
十
四
|
明
教
大
師
臣
法
賢
奉
詔
譯
|
西
天
譯
經
三
藏
朝
奉
大
夫
試
光
祿
卿
| |
昧
大
教
王
經
卷
第
七
|
佛
說
最
上
根
本
大
樂
金
剛
不
空
三
|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 |
本
心
如
作
鉤
召
勢,
是
名
金
剛
鉤
印。
此
金
剛
鉤
|
本
大
印,
即
此
根
本
大
印。
復
二
中
指
如
鉤,
安
於
|
捻,
二
頭
指
平
正
如
金
剛
杵,
是
名
金
剛
薩
埵
根
|
二
拇
指,
復
屈
二
中
指
入
於
掌
內,
與
二
拇
指
相
|
如
拳,
名
為
金
剛
縛。
以
此
金
剛
縛,
展
二
頭
指
及
|
當
十
指
相
合,
名
為
金
剛
合
掌,
又
復
十
指
相
交
|
就
法
皆
得
圓
滿,
亦
名
金
剛
祕
密
三
昧
印。
其
印
|
曼
拏
羅,
所
有
三
昧
鉤
召
入
寤
敬
愛
等,
種
種
成
|
復
說
金
剛
薩
埵
根
本
大
印:
以
此
印
故,
於
一
切
|
以
此
大
印
故
皆
悉
圓
滿,
所
求
之
法
無
不
成
就。
|
無
有
異。
所
有
諸
成
就
及
種
種
事
業
大
妙
樂
等,
|
印,
三
界
中
最
上,
成
就
此
大
印,
與
金
剛
薩
埵
等
|
恭
敬
供
養,
獲
一
切
聖
財,
大
樂
自
在。
此
大
祕
密
|
行
人
設
復
未
入
曼
拏
羅,
修
此
大
印
者,
得
諸
佛
|
成
就
得
大
自
在,
如
是
金
剛
薩
埵
一
切
處
堅
固。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3 |
成
金
剛
阿
闍
梨,
定
成
供
養
事。
然
後
隨
力
隨
意,
|
羅
而
先
頂
禮
本
尊。
若
結
此
印
入
曼
拏
羅
者,
即
|
拇
指
與
小
指
頭
相
捻,
作
嬉
戲
歌
舞,
入
於
曼
拏
|
復
說
入
曼
拏
羅
幡
印:
當
右
手
豎
三
指
如
幡,
|
印,
於
一
切
法
皆
得
用
之。
|
灌
頂
者,
是
人
得
一
切
自
在。
此
印
功
用
亦
如
前
|
花
枝,
當
以
心
明
加
持。
以
此
三
昧
閼
伽
印,
若
授
|
如
金
剛
缽
相,
然
結
前
金
剛
印,
後
以
二
中
指
如
|
復
說
大
樂
金
剛
三
昧
心
閼
伽
印:
先
當
二
手
作
|
破
壞。
|
皆
平
等
速
得
鉤
召,
若
鉤
召
不
降
赴
者,
速
得
|
所
有
一
切
如
來
及
諸
菩
薩,
乃
至
一
切
有
情,
悉
|
拏
羅,
當
得
金
剛
薩
埵
大
欲
大
樂。
如
是
鉤
召
已,
|
明
作
鉤
召
時,
金
剛
薩
埵
生
大
愛
敬,
速
降
曼
|
印,
與
金
剛
薩
埵
作
大
愛
樂。
若
用
此
鉤
印
及
心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4 |
趺
而
坐,
結
大
樂
祕
密
金
剛
鉤
印
及
誦
心
明
而
|
復
說
印
法:
若
欲
召
請
金
剛
薩
埵
者,
行
人
當
跏
|
埵
印
成
就
儀。
|
曼
拏
羅
儀,
即
成
一
切
成
就
自
在,
是
名
金
剛
薩
|
頂
禮
印,
以
眾
妙
花
授
與
灌
頂。
如
是
印
法
及
諸
|
又
復
若
為
弟
子
授
灌
頂
者,
當
以
金
剛
合
掌
作
|
剛
阿
闍
梨
法
皆
得
成
就。
|
樂
金
剛
甘
露
水
自
灌
其
頂。
作
灌
頂
已,
所
有
金
|
法
已,
當
想
如
金
剛
薩
埵
授
己
灌
頂,
然
後
以
大
|
於
頂
左
右
而
作
繫
鬘
相,
復
如
垂
帶
勢。
作
是
印
|
各
屈
頭
指,
安
自
頂
上
如
戴
寶
冠。
復
改
金
剛
拳,
|
來
而
伸
稱
讚。
然
後
二
手
作
金
剛
縛,
拇
指
相
交,
|
金
剛
合
掌
安
於
頂
上,
頂
禮
金
剛
薩
埵
及
諸
如
|
於
本
尊
而
發
是
言:
我
今
頂
禮
本
尊。
言
已
即
作
|
以
香
華

幟
等
當
獻
供
養。
復
用
結
幡
印,
頂
禮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5 |
敬
作
諸
成
就。
此
大
祕
密
歌
常
持
於
本
心,
若
於
|
如
是
金
剛
歌,
若
常
讚
詠
者,
得
大
樂
尊
堅
固
愛
|
︵
四
︶
|
羅
具
缽
囉
︵
二
合
︶
拏
多
|
捺
︵
三
︶
缽
囉
︵
二
合
︶
底
缽
爹
悉

左
|
︵
二
合
︶
除
︵
引
︶
薩
囉
︵
二
合
︶
野
|
婆

彌
︵
引
︶
摩
賀
︵
引
︶
穌
珂
涅
哩
|
︵
二
合
︶
薩
埵
波
囉
摩
穌
囉
多
︵
二
︶
|
︵
引
︶
︵
一
句
︶
怛

︵
二
合
︶

日
囉
|
珂
素
︵
引
︶
怛
摩
︵
二
合
︶
那
娑
|
薩
哩

︵
二
合、
引
︶
努
囉
︵
引
︶

穌
|
金
剛
歌
曰:
|
供
養
故,
所
作
之
法
即
得
成
就。
即
說
最
上
祕
密
|
稱
讚,
復
結
嬉
戲
印
作
禮
持
誦,
以
金
剛
歌
舞
等
|
作
鉤
召,
然
後
依
法
獻
種
種
歌
舞
等
供
養
而
伸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6 |
三
菩
提,
是
人
不
可
見,
遠
離
諸
禁
縛,
乃
至
諸
魔
|
空。
結
此
印
時
獲
不
退
地,
當
證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
本
心
成
印,
此
一
切
如
來
智
拳
大
印,
是
決
定
不
|
作
二
拳,
左
拳
向
外
豎
立
頭
指,
右
拳
向
內
安
於
|
灌
於
五
處。
復
作
合
掌
如
供
養
勢,
磔
開
其
手
卻
|
如
來
金
剛
智
拳,
如
金
剛
寶
灌
頂
法
而
作
灌
頂,
|
復
說
一
切
如
來
印
相:
其
印
以
二
手
先
作
一
切
|
如
是
等
印,
皆
依
本
尊
法
及
用
心
明,
所
作
皆
成。
|
法。
|
作
智
拳,
右
手
持
金
剛
杵,
以
此
印
明
當
作
成
就
|
隨
意
持
誦,
當
用
金
剛
薩
埵
大
印,
其
印
左
手
|
金
剛
薩
埵
法。
此
最
上
成
就
歌,
當
於
一
切
處
|
欲,
以
調
順
語
業
微
出
其
聲,
令
梵
音
和
雅
歌
詠
|
善
成
諸
部
法,
詠
吽
字
等
歌,
隨
力
而
作
隨
其
所
|
讚
歎
時
令
唇
齒
相
合,
依
諸
儀
軌
不
離
金
剛
語,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7 |
亦
名
施
願
印,
亦
名
授
記
印。
復
以
此
印
作
捻
衣
|
又
復
不
改
此
印,
而
復
仰
手
成
印,
是
名
出
生
印,
|
作
觸
地
相,
此
成
降
諸
魔
軍
印。
|
又
復
以
右
手
如
捻
衣
角
鉤
於
本
心,
而
復
展
手
|
拳
內,
此
成
一
切
如
來
智
拳
大
印。
|
又
復
改
羯
磨
印,
以
左
手
作
金
剛
拳,
屈
拇
指
入
|
哩
︵
二
合、
引
︶
吽
︵
引
︶
︵
一
句
︶
|
阿
︵
引
︶
呼
︵
引
︶
怛

︵
二
合、
引
︶
紇
|
結
如
金
剛
蓮
華,
即
成
法
印。
即
說
此
印
明
曰:
|
又
復
如
前,
二
手
平
仰
各
微
屈
頭
節,
二
中
指
相
|
頭
指,
安
於
本
心
已,
復
作
如
寶
灌
頂
成
印。
|
所
謂
羯
磨
印
者,
先
二
手
平
仰,
二
拇
指
舒
向
於
|
所
有
三
昧
印、
蓮
華
印、
金
剛
印,
皆
亦
如
是。
|
供
養
此
人,
當
如
供
養
諸
佛
菩
薩。
如
是
大
印
儀,
|
軍
亦
不
能
嬈
亂。
又
復
結
此
印
者,
當
觀
如
佛,
若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8 |
正
念
觀
想,
住
於
捨
念、
戒、
精
進、
慈、
定、
智
慧、
方
便
|
蘊
如
陶
師
輪,
然
後
身
作
禮
敬,
口
誦
大
明,
一
心
|
乃
至
證
佛
菩
提。
若
結
此
印
觀
想
諸
佛,
當
了
五
|
本
心,
或
自
求
成
就,
或
為
他
作,
皆
悉
得
大
悅
樂,
|
諸
根
圓
滿,
若
稱
念
諸
佛
已,
旋
轉
諸
方
復
安
於
|
最
上
大
密
印,
悉
得
堅
固。
如
是
若
安
於
諸
根,
得
|
誦
此
明,
旋
轉
於
身
獲
大
辯
才,
所
有
一
切
如
來
|
用
此
明
同
前
羯
磨
印
法,
功
能
成
就。
若
結
印
持
|
唵
︵
引
︶
吽
︵
引
︶
︵
一
句
︶
|
乃
至
邪
印
法
等
悉
皆
滅
壞。
即
說
明
曰:
|
印
安
病
人
身,
其
病
即
差。
若
安
於
心,
諸
毒
銷
除,
|
復
說
一
切
如
來
智
拳
大
羯
磨
印
成
就:
若
用
此
|
印。
結
此
印
時,
所
有
願
求
決
定
成
就。
|
淨
諸
法
印。
復
以
此
印,
豎
三
指
如
幡,
即
成
幡
|
角,
如
開
蓮
華
勢
成
印,
是
名
出
生
法
印,
亦
名
清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9 |
帝
︵
一
句
︶
|
唵
︵
引
︶
尾
囉
︵
引
︶

達
哩
摩
︵
二
合
︶
|
合
︶

︵
引
︶
︵
一
句
︶
|
唵
︵
引
︶
薩
哩

︵
二
合
︶
尾
倪
也
︵
二
|
引
︶
︵
一
句
︶
|
唵
︵
引
︶
惹
︵
引
︶
底
尾

哩
帝
︵
二
合、
|
唵
︵
引
︶
阿

嚕
提
︵
一
句
︶
|
唵
︵
引
︶
進
多
︵
引
︶
摩
尼
︵
一
句
︶
|
曳
︵
二
合
︶
︵
一
句
︶
|
唵
︵
引
︶
三
滿
多
跋

囉
︵
二
合
︶
左
哩
|
︵
一
句
︶
|
唵
︵
引
︶
冒
地
唧
多

日
哩
︵
二
合、
引
︶
|
以
金
剛
三
業
作
大
佛
事。
即
說
諸
大
明
曰:
|
解
十
八
不
共
法,
以
毘
首
羯
磨
法
廣
饒
益
眾
生,
|
力,
堅
固
出
生
陀
羅
尼
門,
滿
足
十
地,
行
四
無
礙,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0 |
吒
︵
半
音
︶
︵
一
句
︶
|
唵
︵
引
︶
尾
遜
婆

日
哩
︵
二
合
︶
尼
發
|
︵
一
句
︶
|
唵
︵
引
︶
達
哩
摩
︵
二
合
︶
尾
輸
馱

|
那
尾
戍
地
︵
一
句
︶
|
︵
二
合
︶
多
︵
引
︶
倪
也
︵
二
合、
引
︶
|
唵
︵
引
︶
莎
婆
︵
引
︶

戍
馱
達
哩
摩
|

帝
︵
一
句
︶
|
唵
︵
引
︶
薩
哩

︵
二
合
︶
怛
他
︵
引
︶
|
茶
唧
帝
吽
︵
一
句
︶
|
唵
︵
引
︶

日
囉
︵
二
合
︶

哩
︵
二
合
︶
|

︵
引
︶
︵
一
句
︶
|
唵
︵
引
︶
薩
哩

︵
二
合
︶

︵
引
︶
彌
|
濟
︵
引
︶
︵
一
句
︶
|
唵
︵
引
︶
尾
︵
引
︶
哩
也
︵
二
合
︶
葛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1 |

多

︵
引
︶
儗
尾
︵
二
合
︶
戍
地
|
唵
︵
引
︶
薩
哩

︵
二
合
︶
怛
他
︵
引
︶
|
︵
二
合、
引
︶
︵
一
句
︶
|

多
哥
︵
引
︶
野
︵
引
︶
儗
哩
|
唵
︵
引
︶
薩
哩

︵
二
合
︶
怛
他
︵
引
︶
|
吽
唵
︵
引
︶
阿
︵
引
︶
︵
一
句
︶
|
播
︵
引
︶
囉
彌
帝
︵
引
︶
︵
一
句
︶
阿

|
唵
︵
引
︶
缽
囉
︵
二
合
︶
倪
也
︵
二
合、
引
︶
|
唵
︵
引
︶
阿
哥
︵
引
︶
囉
目
契
︵
引
︶
︵
一
句
︶
|
唵
︵
引
︶
紇
哩
︵
二
合
︶
︵
一
句
︶
|
摩

|
唵
︵
引
︶
吽
薩
哩

︵
二
合
︶

︵
引
︶
|
唵
︵
引
︶


日
哩
︵
二
合、
引
︶
︵
一
句
︶
|
︵
一
句
︶
|
唵
︵
引
︶
哥
︵
引
︶
摩
囉
︵
引
︶
儗
︵
引
︶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2 |
召
一
切。
|
相,
右
手
如
鉤
成
印,
是
名
降
三
界
印。
此
印
能
鉤
|
又
復,
不
改
前
印,
左
手
作
拳,
頭
指
豎
立
如
期
剋
|
界,
亦
能
作
敬
愛
金
剛
薩
埵。
|
焰
輪,
二
中
指
如
金
剛
杵
成
印。
此
印
能
調
伏
三
|
改
作
三
昧
印,
後
復
作
金
剛
縛
已,
諸
指
皆
如
火
|
復
說
金
剛
火
焰
日
輪
印
相:
先
結
金
剛
大
印,
復
|
如
來
正
念
及
一
切
如
來
印,
而
作
成
就。
|
作
事
業。
當
依
法
持
誦
念
諸
佛
已,
然
後
以
一
切
|
妙
之
義,
是
大
法
語,
是
諸
佛
心,
能
決
定
成
就
所
|
如
是
一
切
如
來
語
印
法
鼓,
出
微
妙
之
音,
有
微
|
阿
︵
引
︶
︵
一
句
︶
|

多
唧
多

日
哩
︵
二
合、
引
︶
|
唵
︵
引
︶
薩
哩

︵
二
合
︶
怛
他
︵
引
︶
|
︵
引
︶
︵
一
句
︶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3 |
此
印
善
作
鉤
召,
亦
能
作
諸
敬
愛。
|
又
復,
右
手
頭
指
鉤
左
手
頭
指
如
挽
弓
勢
成
印。
|
降
三
界
印。
此
印
善
作
鉤
召
調
伏
最
上
成
就。
|
又
復,
二
手
作
金
剛
縛,
二
拇
指
相
並
成
印,
亦
名
|
煩
惱。
|
又
復,
二
手
如
開
敷
蓮
華
成
印。
此
印
能
斷
一
切
|
能
脫
一
切
枷
鎖
禁
縛。
|
又
復
左
手
作
金
剛
拳,
右
手
如
三
叉
成
印。
此
印
|
能
鉤
召
一
切,
亦
能
作
入
寤
法,
悉
得
成
就。
|
又
復,
作
金
剛
合
掌,
復
左
手
如
鉤
勢
成
印。
此
印
|
眉
菩
薩
印。
此
印
善
作
種
種
事,
善
調
伏
諸
惡。
|
又
復,
作
金
剛
合
掌,
十
指
如
火
焰
成
印,
是
名
顰
|
作
諸
成
就。
|
相
成
印,
是
名
金
剛
鉤
印。
此
印
善
作
一
切
事,
能
|
又
復,
二
手
作
忿
怒
拳
已,
復
作
金
剛
鉤
如
期
剋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4 |
如
是
等
諸
部
印
相,
皆
依
法
結,
同
大
明
用,
即
得
|
闍
梨
供
養,
即
得
成
一
切
法。
|
已,
然
後
依
法
作
禮,
受
持
金
剛
杵,
乃
隨
力
獻
阿
|
以
淨
帛
覆
面,
二
拇
指
如
金
剛。
當
作
金
剛
灌
頂
|
儀
本
部
賢
聖,
以
金
剛
寶
作
灌
頂,
作
金
剛
合
掌,
|
又
復,
金
剛
部
賢
聖
印,
二
手
作
金
剛
拳。
依
此
法
|
金
剛
薩
埵
灌
頂
印。
|
皆
作
最
勝
法,
亦
能
破
壞
諸
惡,
三
界
中
殊
勝,
是
|
杵
成
印。
此
印
能
破
壞
諸
惡。
所
有
幡
印
與
鈴
印,
|
又
復,
二
手
作
金
剛
縛,
二
拇
指
與
頭
指
如
金
剛
|
剛
成
就
印。
|
又
復,
二
手
作
金
剛
縛,
柔
軟
緊
密
成
印。
是
名
金
|
諸
成
就。
|
指
安
左
手
背
成
印。
此
印
善
破
諸
惡
邪
印,
善
作
|
又
復,
如
降
三
界
印,
右
手
作
金
剛
拳
展
臂,
以
小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5 |
內
外
大
心
明,
云
何
而
出
生?
|
何
名
諸
法
中,
自
在
金
剛
手?
|
何
名
為
善
賢?
何
名
高
舉
勢?
|
以
何
為
大
欲,
復
何
名
大
樂?
|
何
名
本
無
有,
復
名
金
剛
手?
|
何
名
最
上
教?
復
何
為
根
本,
|
而
現
諸
儀
軌,
是
儀
軌
云
何,
|
微
妙
真
實
理,
從
無
相
之
法,
|
善
作
諸
成
就,
其
所
說
儀
軌,
|
如
仁
者
所
說,
最
上
羯
磨
法,
|
發
如
是
問
言:
金
剛
手
菩
薩!
|
金
剛
賢
聖
等,
共
異
口
同
音,
|
爾
時
諸
如
來,
及
大
菩
薩
眾,
|
最
上
祕
密
儀
軌
分
第
二
十
五
|
所
作
成
就。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6 |
云
何
諸
供
養?
云
何
見
前
法?
|
如
何

幟
法,
一
切
鉤
召
法?
|
云
何
五
祕
密?
何
名
虛
空
藏?
|
云
何
灌
頂
理?
云
何
賢
聖
眾?
|
云
何
本
尊
法?
諸
部
復
云
何?
|
大
祕
密
真
理,
以
何
而
演
說?
|
當
有
何
果
利,
及
成
就
儀
軌?
|
何
不
空
三
昧?
何
八
曼
拏
羅?
|
云
何
一
切
處,
大
金
剛
大
樂?
|
云
何
欲
解
脫?
何
者
三
種
名?
|
云
何
證
菩
提?
云
何
本
部
生?
|
云
何
菩
提
行?
以
何
降
魔
軍?
|
云
何
菩
提
心?
云
何
三
摩
地?
|
大
金
剛
三
昧,
此
法
名
何
等?
|
根
本
微
妙
歌,
何
說
復
何
義?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7 |
遍
滿
虛
空
界,
如
金
剛
堅
固。
|
所
言
根
本
者,
謂
即
真
實
智,
|
是
名
最
上
教。
|
出
生
佛
菩
薩,
祕
密
真
實
理,
|
言
最
上
教
者,
謂
攝
一
切
法,
|
清
淨
諸
法
故。
|
而
現
諸
儀
軌,
由
如
是
儀
軌,
|
是
無
儀
軌
法。
饒
益
諸
眾
生,
|
所
言
儀
軌
者,
謂
諸
法
儀
軌,
|
而
說
如
上
法:
|
受
諸
佛
勸
請,
為
利
眾
生
故,
|
如
上
為
宣
說。
是
時
金
剛
手,
|
為
成
微
妙
字,
而
廣
利
眾
生,
|
如
是
諸
祕
密,
最
上
真
實
理,
|
云
何
成
就
儀?
云
何
非
勤
苦?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8 |
最
上
自
在
印,
鉤
召
諸
成
就,
|
其
高
舉
勢
者,
謂
所
有
成
就,
|
解
脫
諸
如
來,
遍
滿
普
賢
身。
|
所
言
善
賢
者,
謂
清
淨
法
界,
|
即
金
剛
薩
埵,
出
生
所
依
故。
|
所
言
大
樂
者,
謂
真
實
妙
理,
|
了
達
究
竟
法,
是
名
為
大
欲。
|
所
言
大
欲
者,
謂
離
諸
過
失,
|
是
金
剛
部
主,
愛
樂
微
妙
字。
|
是
即
大
自
在,
善
施
諸
成
就,
|
是
名
本
無
有。
言
金
剛
手
者,
|
謂
金
剛
薩
埵,
是
大
堅
固
身,
|
所
言
本
無
者,
如
虛
空
本
性,
|
即
金
剛
薩
埵,
諸
儀
軌
實
理。
|
是
大
欲
大
樂,
最
上
微
妙
字,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19 |
令
修
我
教
法,
祕
密
真
實
理,
|
所
言
大
金
剛,
謂
攝
諸
有
情,
|
是
名
菩
提
心。
|
名
金
剛
薩
埵,
此
即
諸
佛
身,
|
金
剛
智
出
生,
從
金
剛
所
生,
|
安
住
三
摩
地。
即
此
三
摩
地,
|
由
是
而
堅
固,
作
諸
殊
勝
業,
|
能
變
化
一
切,
清
淨
菩
提
心,
|
廣
大
甚
深
法,
成
就
諸
妙
樂。
|
所
言
菩
提
心,
謂
不
可
思
議,
|
是
名
諸
法
中,
自
在
金
剛
手。
|
若
至
心
誦
持,
獲
一
切
功
德,
|
謂
即
根
本
教,
真
實
微
妙
理。
|
所
言
諸
法
中,
自
在
金
剛
手,
|
是
名
高
舉
勢。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0 |
成
就
諸
法
故,
是
名
金
剛
手。
|
是
法
界
真
理,
受
持
為
器
仗,
|
堅
固
菩
提
心,
諸
佛
所
付
授,
|
令
迷
者
悟
解。
諸
佛
金
剛
杵,
|
又
言
金
剛
手,
謂
調
伏
諸
惡,
|
即
成
等
正
覺,
是
名
證
菩
提。
|
堅
固
菩
提
智,
了
真
實
妙
理,
|
所
言
證
菩
提,
謂
解
悟
本
心,
|
無
復
諸
魔
嬈,
是
即
降
魔
軍。
|
是
心
即
如
來,
若
能
調
伏
心,
|
所
言
降
魔
者,
謂
即
諸
魔
心,
|
常
行
普
賢
行,
是
名
菩
提
行。
|
染
著
諸
煩
惱,
為
利
益
彼
故,
|
所
言
菩
提
行,
謂
觀
諸
有
情,
|
若
常
修
習
者,
即
成
大
金
剛。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1 |
是
名
一
切
處。
|
安
住
堅
固
心,
了
達
真
實
義,
|
其
心
無
定
止。
若
於
一
切
處,
|
謂
一
切
有
情,
欲
廣
大
利
益,
|
所
言
一
切
處,
大
金
剛
大
樂,
|
能
作
諸
成
壞,
是
為
三
種
名。
|
復
名
為
三
寶,
復
名
為
三
界,
|
而
悉
能
調
伏,
而
作
三
界
主。
|
所
言
三
種
名,
謂
三
世
無
邊,
|
是
即
大
樂
法,
是
名
欲
解
脫。
|
善
獲
諸
成
就,
諸
成
就
樂
句,
|
所
言
欲
解
脫,
謂
大
欲
大
樂,
|
出
生
諸
部
法,
是
名
本
部
生。
|
方
便
解
為
父,
從
金
剛
手
法,
|
所
言
本
部
生,
謂
智
度
為
母,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2 |
其
所
得
果
報,
獲
大
究
竟
福。
|
隨
時
作
諸
法,
即
現
賢
聖
眾,
|
但
以
隨
分
力,
各
稱
彼
根
性,
|
八
曼
拏
羅
者,
謂
隨
其
處
所,
|
諸
佛
不
能
越,
名
不
空
三
昧。
|
非
勤
苦
而
得,
此
大
三
昧
法,
|
以
微
妙
大
樂,
所
作
獲
成
就。
|
其
不
空
三
昧,
謂
作
成
就
法,
|
所
作
皆
成
就,
名
根
本
歌
等。
|
以
外
祕
密
心,
而
生
悅
樂
故,
|
乃
至
外
心
明,
皆
真
實
理
智。
|
祕
密
微
妙
句,
吽
字
歌
心
明,
|
菩
薩
利
有
情,
是
大
欲
大
樂,
|
謂
三
有
最
勝,
成
就
大
自
在。
|
所
言
根
本
歌,
及
內
外
心
明,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3 |
光
明
普
照
耀,
是
三
有
最
勝,
|
其
身
如
月
色,
眾
寶
嚴
身
相,
|
是
大
適
悅
心,
而
常
現
笑
容。
|
曼
拏
羅
之
主,
是
最
上
大
欲,
|
所
言
本
尊
法,
謂
根
本
最
勝,
|
是
名
大
祕
密。
|
即
同
普
賢
身,
金
剛
眾
大
主,
|
而
本
無
所
有,
是
大
樂
金
剛,
|
所
言
大
祕
密,
謂
諸
祕
密
法,
|
是
大
真
實
理。
|
作
諸
成
就
法,
即
此
曼
拏
羅,
|
依
本
尊
相
應,
想
成
曼
拏
羅,
|
分
列
八
壇
相,
皆
依
本
儀
法。
|
當
從
北
起
首,
而
乃
絣
四
線,
|
作
此
曼
拏
羅,
先
觀
察
十
方,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4 |
即
金
剛
薩
埵,
祕
密
大
主
宰。
|
所
有
成
就
法,
皆
賢
聖
印
相,
|
具
諸
法
聖
財,
一
切
法
中
最,
|
諸
成
就
最
勝,
一
切
大
吉
祥,
|
是
真
實
義
智,
善
悟
解
一
切。
|
所
言
賢
聖
眾,
謂
金
剛
賢
聖,
|
觀
想
金
剛
手,
是
名
三
摩
地。
|
而
結
禪
定
印,
以
左
手
押
右,
|
所
言
三
摩
地,
當
結
跏
趺
坐,
|
是
名
灌
頂
理。
|
受
佛
灌
頂
者,
而
證
法
王
位,
|
三
界
無
比
法,
唯
此
寶
最
勝,
|
所
言
灌
頂
理,
謂
佛
寶
功
德,
|
故
號
為
本
尊。
|
施
諸
妙
樂
境,
善
成
微
妙
句,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5 |
即
金
剛
薩
埵,
蓮
華
部
真
理,
|
獲
最
上
成
就。
觀
自
在
菩
薩,
|
觀
自
在
菩
薩,
依
眾
蓮
華
部,
|
毘
首
金
剛
部,
是
攝
大
方
便。
|
饒
益
諸
有
情,
善
成
諸
教
法,
|
如
日
而
普
照。
此
金
剛
部
尊,
|
善
調
諸
惡
者,
以
純
善
方
便,
|
真
理
亦
如
是。
又
金
剛
部
主,
|
寶
生、
無
量
壽、
不
空
成
就
等,
|
毘
盧
遮
那
佛,
不
動
如
來
部,
|
真
實
之
妙
理,
成
金
剛
薩
埵。
|
所
言
諸
部
者,
謂
一
切
如
來,
|
不
空
成
就
等,
是
名
五
祕
密。
|
及
不
動
如
來、
寶
生、
無
量
壽、
|
所
言
五
祕
密,
謂
毘
盧
遮
那,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6 |
諸
佛
毘
首
行,
即
證
大
菩
提,
|
其
諸
部

幟,
謂
真
實
理
智。
|
五
種
大
祕
密,
即
是
金
剛
杵,
|
以
妙
真
實
理,
是
自
在
器
仗。
|
根
本
諸

幟,
是
最
上
成
就,
|
真
理
亦
如
是。
|
金
剛
部
灌
頂,
寶
生
無
量
壽,
|
於
諸
曼
拏
羅,
常
施
真
實
理,
|
善
攝
一
切
願,
即
金
剛
薩
埵。
|
是
無
盡
寶
藏。
大
灌
頂
法
幢,
|
是
大
灌
頂
法,
所
有
寶
生
部,
|
遍
滿
於
虛
空。
虛
空
藏
菩
薩,
|
所
言
虛
空
藏,
謂
即
大
聖
財,
|
能
淨
諸
有
情。
|
攝
三
摩
地
智,
蓮
華
部
清
淨,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7 |
所
作
成
就
事,
當
依
本
尊
法,
|
所
言
成
就
法,
謂
諸
儀
軌
中,
|
亦
為
金
剛
主。
|
金
剛
薩
埵
性,
是
即
普
賢
身,
|
真
實
微
妙
理,
是
根
本
真
空,
|
諸
成
就
見
前,
以
大
三
昧
法,
|
持
誦
真
實
理。
又
復
諸
如
來,
|
各
用
於
本
印,
然
後
當
一
心,
|
所
言
見
前
法,
謂
諸
祕
密
儀,
|
適
悅
而
供
養,
種
種
歌
舞
等。
|
所
言
諸
供
養,
謂
諸
祕
密
儀,
|
以
金
剛
鉤
鈴,
而
作
於
鉤
召。
|
所
言
鉤
召
法,
謂
諸
祕
密
儀,
|
善
攝
一
切
義,
成
就
祕
密
法。
|
而
彼
金
剛
部,
寶
部、
蓮
華
部,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8 |
真
實
微
妙
句,
大
欲
大
妙
樂。
|
常
受
持
此
法,
是
最
上
大
樂,
|
所
有
諸
如
來,
及
諸
大
菩
薩,
|
若
依
法
修
習,
所
願
皆
圓
滿。
|
此
根
本
大
教,
是
甚
深
祕
密,
|
如
是
相
應
理,
速
成
一
切
法。
|
住
等
引
相
應,
依
本
尊
儀
法,
|
語
言
及
戲
笑,
但
發
至
誠
心,
|
隨
欲
隨
飲
食,
乃
至
四
威
儀,
|
而
不
須
加
行。
隨
意
隨
處
所,
|
所
言
非
勤
苦,
謂
所
作
成
就,
|
速
成
根
本
教。
|
覺
悟
於
世
間,
欲
成
就
諸
法,
|
諸
儀
軌
皆
成,
依
法
持
鈴
杵,
|
而
作
諸
成
就。
但
隨
所
住
處,
|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
|
29 |
|
|
|
|
|
|
|
|
|
|
|
|
|
卷
第
七
|
佛
說
最
上
根
本
大
樂
金
剛
不
空
三
昧
大
教
王
經
|
▲ |
|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