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亦
不
見
證,
亦
不
見
是
法。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尊!
|
得
證,
亦
不
斷
諸
法,
不
決
定
於
諸
法;
所
可
得
證,
|
諸
法
不
作
證。
何
以
故?
善
學
於
空
法
故。
至
於
|
是
觀
意
而
不
亂,
於
諸
法
無
所
見。
適
無
所
見,
於
|
蜜,
觀
五
陰
空,
乃
至
欲
界,
色、
無
色
界
觀
空。
當
作
|
何
念?
佛
告
須
菩
提: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般
若
波
羅
|
云
何
入?
當
云
何
行?
當
云
何
行
三
十
七
品?
當
云
|
羅
蜜,
云
何
行
空
三
昧、
無
相
三
昧、
無
願
三
昧?
當
|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尊!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般
若
波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問
相
行
願
品
第
六
十
一
|
奉
詔
譯
|
西
晉
于
闐
國
三
藏
無
羅
叉
| |
放
光
般
若
經
卷
第
十
四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 |
十
七
品,
行
根、
力、
覺
意
法
亦
不
取
證;
因
三
十
七
|
波
羅
蜜,
因
三
三
昧,
行
空、
無
相、
無
願
三
昧;
因
三
|
洹、
羅
漢、
辟
支
佛
道
證
時。
須
菩
提!
菩
薩
行
般
若
|
力、
四
等、
大
慈
大
悲,
是
行
薩
云
若
時,
非
是
須
陀
|
品
時,
非
是
證
時。
今
正
是
行
三
三
昧
時,
行
十
種
|
行
五
波
羅
蜜
時,
非
是
證
時。
今
正
是
行
三
十
七
|
時。
菩
薩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當
作
是
觀,
言:
今
正
是
|
於
三
十
七
品,
作
是
知
言:
是
為
行
時,
非
為
證
|
薩
以
具
足
於
深
妙
之
法
故。
何
以
故?
菩
薩
已
住
|
耗
減,
亦
不
受
漏
盡
之
證。
何
以
故?
菩
薩
摩
訶
|
不
定
意,
亦
不
有
所
而
係
意,
於
三
十
七
品
而
不
|
所
應
所
行,
不
以
證
為
期,
但
以
行
為
期。
菩
薩
亦
|
短,
亦
不
念
言:
我
當
受
證。
是
亦
非
證。
菩
薩
之
法
|
空
而
復
取
證?
佛
告
須
菩
提:
觀
空
具
足
無
所
乏
|
云
何
如
佛
所
說
菩
薩
不
於
空
法
取
證?
云
何
住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 |
至
為
證,
具
足
不
墮
羅
漢、
辟
支
佛
地。
譬
如
眾
鳥
|
以
住
於
空、
無
相、
無
願,
亦
不
以
空、
無
相、
無
願
隨
|
故
具
足
六
度,
未
得
漏
盡,
開
薩
云
若
之
大
徑
路,
|
須
菩
提:
菩
薩
以
四
等
意
慈
悲
喜
護,
為
眾
生
|
是
男
子
勇
健
雄
猛
具
足
諸
術
無
乏
短
故。
佛
告
|
所
在
安
隱,
父
母
群
從
莫
不
歡
喜。
所
以
者
何?
用
|
諸
厄
難。
既
得
脫
難
降
伏
怨
敵
而
無
所
害,
以
至
|
莫
有
恐
畏,
我
有
術
能
無
所
乏
短,
自
當
得
脫
此
|
莫
不
驚
怖。
時
勇
猛
者
安
隱
父
母
慰
諸
群
從,
言:
|
憎,
彼
怨
家
者
亦
復
勇
猛,
所
將
群
從
父
母
大
小
|
他
事
當
有
所
至,
道
過
厄
難
危
險
之
處,
多
有
怨
|
作
事
物
無
不
成
辦,
見
眾
敬
侍
倍
復
歡
喜。
若
以
|
曉,
六
十
四
能
皆
明
諸
術。
眾
人
無
不
愛
敬
者,
所
|
夫,
端
正
勇
健
猛
於
兵
法,
堅
持
鎧
杖
具
足
悉
|
品
而
作
作
行,
不
受
聲
聞
證。
須
菩
提!
譬
如
士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4 |
為
學
本
空,
為
學
自
空,
為
學
三
脫;
如
是
所
學
而
|
難。
作
是
學
者,
為
學
真
際,
是
為
學
如,
為
學
法
性,
|
法。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尊!
菩
薩
學
是,
謙
苦
甚
|
須
菩
提!
菩
薩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當
具
足
是
上
諸
|
阿
惟
三
佛,
功
德
具
足,
爾
乃
於
真
際
作
證。
是
故,
|
具,
終
不
中
道
取
證。
至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
所
持,
殖
諸
功
德,
具
足
一
切
眾
善
之
本。
一
事
不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為
漚
和
拘
舍
羅
|
令
墮,
便
止
後
箭
不
復
射
者,
爾
乃
墮
耳。
須
菩
提!
|
於
前
箭,
箭
箭
相
柱,
不
得
令
箭
有
墮
地
者。
意
欲
|
壯
勇
多
力
善
於
射
術,
仰
射
虛
空,
尋
以
後
箭
射
|
法、
薩
云
然
慧,
終
不
取
證。
須
菩
提!
譬
如
士
夫
|
佛
地,
悉
當
具
足
佛
十
種
力、
四
無
所
畏
及
十
八
|
空、
無
相、
無
願
三
昧
而
不
取
證,
度
於
羅
漢、
辟
支
|
飛
行
空
中,
而
不
墮
地
亦
不
住
空。
菩
薩
如
是,
行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5 |
不
失
四
禪,
不
失
四
等
及
四
空
定,
不
失
三
十
七
|
菩
薩
有
是
願
故,
功
德
具
足
故,
亦
不
中
道
取
證。
|
行,
終
不
中
道
取
羅
漢、
辟
支
佛
證。
須
菩
提!
用
是
|
三
菩
而
為
說
法,
行
空
三
昧,
無
相、
無
願。
雖
作
是
|
輩
想,
欲
為
眾
生
除
是
念
想,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
皆
依
是
想。
是
故
菩
薩
摩
訶
薩
普
見
眾
生
有
是
|
有
我
想、
人
想,
有
壽
命
想,
有
見
知
想;
所
念
所
作
|
七
品
及
三
脫
門:
當
作
是
念:
一
切
眾
生,
長
夜
常
|
觀
知
諸
深
法
處
者:
內
空
外
空
及
有
無
空,
三
十
|
終
不
中
道
真
際
取
證。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薩
欲
得
|
知
是
為
漚
和
拘
舍
羅。
菩
薩
要
當
成
薩
云
若
慧,
|
脫
一
切
眾
生。
於
無
端
緒
之
法
出
生
三
脫
門,
當
|
故。
須
菩
提!
菩
薩
若
有
意
不
捨
眾
生,
盡
當
度
|
菩
提: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有
願
志,
不
捨
一
切
眾
生
|
不
中
道
有
厭。
世
尊!
大
哉,
甚
奇
甚
特!
佛
告
須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6 |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阿
惟
三
佛
時,
當
使
眾
|
十
八
法、
著
於
四
禪、
著
於
四
空
定、
著
於
四
等。
我
|
著
吾
我、
著
於
壽
命、
著
於
五
陰、
著
於
六
衰、
著
於
|
取
證。
菩
薩
作
是
念
言:
一
切
眾
生
常
有
倚
著,
常
|
十
七
品、
無
願
三
昧,
然
後
乃
當
坐
佛
三
昧
真
際
|
羅
蜜,
悉
當
具
足
十
力、
四
無
所
畏、
大
悲
四
等、
三
|
是
意
行
具
足
者,
是
為
漚
和
拘
舍
羅
行
般
若
波
|
說
法,
為
說
無
常,
為
說
不
淨、
無
樂、
無
我。
菩
薩
如
|
想。
當
為
是
輩,
我
當
行
道,
成
阿
惟
三
佛
時
當
為
|
眾
生
行
四
顛
倒,
有
常
想、
有
淨
想、
有
樂
想、
有
我
|
過
於
羅
漢、
辟
支
佛
根。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薩
常
念
|
羅
所
護
持
者,
具
足
功
德,
善
法
轉
增,
諸
根
通
利,
|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諸
有
菩
薩
為
漚
和
拘
舍
|
力
及
十
八
法,
便
得
具
足
諸
所
有
之
法,
終
不
失
|
品
法
及
三
脫
門、
四
無
所
畏、
四
無
礙
慧,
不
失
十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7 |
空
為
證、
以
覺
真
際
得
須
陀
洹、
斯
陀
含、
阿
那
含、
阿
|
言:
菩
薩
云
何
欲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不
以
|
菩
提!
菩
薩
行
是
三
十
七
品,
行
三
十
七
品
已
當
問
|
品、
佛
十
八
法
具
足
是
行,
不
與
三
界
共
同
行
也。
須
|
薩
行
六
波
羅
蜜,
內
空、
外
空
及
有
無
空,
三
十
七
|
諸
功
德,
具
足
無
相
三
昧,
爾
乃
取
證。
須
菩
提!
菩
|
四
無
所
畏、
佛
十
八
法
未
具
足
者,
終
不
取
證;
成
|
漚
和
拘
舍
羅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十
力
不
具
足,
及
|
三
菩
時,
令
我
眾
生
無
想
著
病。
以
具
足
是
念,
以
|
女、
有
色、
無
色
想。
我
當
勤
行,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
蜜,
意
復
念
言:
眾
生
長
夜
常
著
想
行
或
想
念,
男
|
願,
爾
乃
取
證。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薩
行
般
若
波
羅
|
四
無
礙
慧、
無
願
三
昧,
終
不
中
道
取
證;
具
足
諸
|
舍
羅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未
具
足
十
力、
四
無
所
畏、
|
生
皆
無
有
是
倚
著
之
病。
持
是
意
行,
以
漚
和
拘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8 |
有
菩
薩
聞
六
波
羅
蜜、
若
不
聞,
所
作
行
事
如
阿
|
佛
言:
世
尊!
是
菩
薩
為
得
阿
惟
越
致
不?
佛
言:
若
|
如
阿
惟
越
致
地,
以
過
阿
惟
越
致
地。
須
菩
提
白
|
說、
但
想
是
事。
須
菩
提!
當
知
是
菩
薩
已
過
諸
地,
|
想,
但
行
阿
惟
越
致
菩
薩
事,
但
念
是
事,
但
行、
但
|
作
是
念,
亦
不
作
是
行,
亦
不
作
是
說,
亦
不
作
是
|
從
諸
佛
受
記
。
何
以
故?
阿
惟
越
致
菩
薩
亦
不
|
行
無
所
生。
須
菩
提!
當
知
是
菩
薩
未
受
記
,
未
|
七
品,
不
行
無
相、
不
行
無
願、
不
行
無
所
作
亦
不
|
無
所
有
當
念
無
所
生、
無
所
有。
但
當
行
空
三
十
|
相、
無
願;
若
聞
無
所
作
當
念
無
所
作;
聞
無
所
生、
|
若
聞
說
空
則
當
念
空,
若
聞
無
相、
無
願
當
念
無
|
念
般
若
波
羅
蜜。
須
菩
提!
若
有
菩
薩
問
諸
菩
薩:
|
亦
不
證
所
作,
亦
不
證
所
生,
亦
不
證
無
所
有,
而
|
羅
漢、
辟
支
佛
道,
亦
不
證
無
相、
無
願,
亦
不
證
滅,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9 |
菩
提!
當
知
是
為
阿
惟
越
致
相。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
即
解
中
義,
所
作
常
不
離
法,
所
說
不
失
法
則。
須
|
千
不
可
計
數
四
輩
之
眾
圍
繞
說
法。
從
佛
聞
法
|
相。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薩
夢
中
見
佛
與
若
干
百
|
作
證。
須
菩
提!
是
菩
薩
摩
訶
薩
是
為
阿
惟
越
致
|
如
夢、
如
響、
如
幻、
如
熱
時
焰,
視
諸
法
如
化
而
不
|
亦
不
近
三
界
亦
不
壞
三
界,
亦
不
起
意,
視
諸
法
|
佛
告
須
菩
提:
菩
薩
夢
中
不
近
羅
漢、
辟
支
佛
地,
|
六
十
二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阿
惟
越
致
相
品
第
|
薩
摩
訶
薩,
諸
天、
世
間
人
無
能
及
者。
|
薩

者,
為
已
遠
離
上
諸
想
著
不
具
足
事。
是
菩
|
有
菩
薩
受
阿
惟
越
致
慧
地
記
。
受
阿
惟
越
菩
|
者,
少
有
如
阿
惟
越
致
菩
薩
所
行
者。
何
以
故?
少
|
惟
越
致
菩
薩。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多
有
人
行
佛
道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0 |
諸
法,
一
法
無
有
二。
當
知
是
為
阿
惟
越
致
相。
復
|
國
中
無
有
三
惡
趣。
何
以
故?
夢
中
所
有
及
一
切
|
苦
者,
當
發
願
言:
我
當
成
阿
惟
三
佛
時,
使
我
|
提!
菩
薩
若
見
泥
犁、
薜
荔、
禽
獸
三
惡
趣
中
諸
勤
|
云
何
知
是
菩
薩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須
菩
|
是
為
阿
惟
越
致
相。
佛
告
須
菩
提:
一
切
人
盡
當
|
成
阿
惟
三
佛
已,
當
為
三
界
眾
生
說
法。
須
菩
提!
|
已,
便
作
念
言:
三
界
所
有
皆
如
夢
耳。
我
當
精
進,
|
兄
弟
親
友
知
識。
夢
見
是
已,
不
恐
不
怖。
於
夢
覺
|
畏
之
事
憂
悲
苦
惱,
若
見
飢
餓,
若
見
喪
失
父
母
|
起
相
殺,
若
有
火
災,
若
見
虎
狼
師
子
毒
蟲
諸
恐
|
致
相。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薩
夢
中
若
見
郡
縣
兵
|
人
詣
他
佛
土
施
作
佛
事。
須
菩
提!
是
為
阿
惟
越
|
八
十
種
好
變
化
神
通,
為
比
丘
僧
說
法
變
化,
使
|
薩
夢
中
見
佛
如
來
踊
在
虛
空,
身
有
三
十
二
相,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1 |
亦
無
羅
漢
辟
支
佛
念,
當
成
阿
惟
三
佛
者,
亦
不
|
所
作
願
行
清
淨
無
穢,
不
應
墮
羅
漢、
辟
支
佛
地,
|
過
去
諸
佛
如
來.
無
所
著.
等
正
覺
審
授
我

者,
|
有
男
子、
女
人
為
鬼
神
所
持,
是
菩
薩
便
作
是
念:
|
告
須
菩
提:
今
我
當
說
阿
惟
越
致
像
貌
相
行。
若
|
殃
悉
畢,
是
為
罪
滅
福
生。
是
為
阿
惟
越
致
相。
佛
|
斷
法
所
致,
皆
是
斷
法
餘
殃。
從
是
以
來,
斷
法
餘
|
不
燒
一
里,
中
有
為
火
所
燒
者,
當
知
被
燒
家
人
|
一
里
至
一
里,
或
燒
一
家
不
燒
一
家,
或
燒
一
里
|
阿
惟
越
致
相。
若
是
火
焰
燒
一
家
至
一
家,
燒
|
薩
以
受
記
,
當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是
為
|
泥
犁
中
火
即
當
滅
去。
若
火
滅
湯
冷,
當
知
是
菩
|
夢
中
自
見
阿
惟
越
致
相,
便
作
誓
言:
如
我
所
見,
|
已
念
言:
我
於
夢
中
所
見
形
像
及
其
災
變,
若
於
|
次,
須
菩
提!
菩
薩
夢
中
見
泥
犁
中
火
燒
湯
煮,
覺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2 |
旬
念
言:
我
當
令
鬼
神
去。
所
以
者
何?
波
旬
有
威
|
故
為
說
經
法
不
止
者。
時
魔
波
旬
往
至
彼
所,
波
|
三
菩
者,
是
鬼
神
當
去。
鬼
神
不
為
去,
是
菩
薩
|
女
人
所
復
言:
我
審
受
,
當
為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
亦
不
從
過
去
諸
佛
受
。
是
菩
薩
往
至
是
男
子、
|
品
及
三
脫
門,
未
逮
菩
薩
位,
未
得
菩
薩
三
昧
處,
|
薩
行
六
波
羅
蜜,
離
漚
和
拘
舍
羅,
未
行
三
十
七
|
相
行
具
足,
是
為
阿
惟
越
致
相。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
無
所
著.
等
正
覺
受
記

已。
須
菩
提!
以
是
像
貌
|
經
已,
鬼
神
即
為
去,
當
知
是
菩
薩
以
從
諸
如
來.
|
過
去
諸
佛
受
其
記
。
須
菩
提!
若
是
菩
薩
為
說
|
神
當
去。
若
是
鬼
神
不
去
者,
當
知
是
菩
薩
不
從
|
佛
知
我
必
當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者,
是
鬼
|
著.
等
正
覺,
無
所
不
知、
無
所
不
見、
無
所
不
覺,
諸
|
成
亦
不
不
成。
假
令
諸
十
方
現
在
諸
如
來.
無
所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3 |
親
族
字
某、
卿
七
世
父
母
字
某、
卿
從
某
國
某
縣
|
卿
父
母
字
某、
卿
兄
弟
妹
姊
字
某、
卿
朋
友
知
識
|
子!
如
來
已
授
卿
,
當
為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
旬
復
來
至
菩
薩
所,
作
異
被
服
語
菩
薩
言:
善
男
|
未
得
漚
和
拘
舍
羅,
未
逮
菩
薩
位。
以
魔
事
故,
波
|
自
作
魔
事。
佛
告
須
菩
提:
菩
薩
未
行
六
波
羅
蜜,
|
不
持
漚
和
拘
舍
羅
故。
須
菩
提,
當
知
是
菩
薩
為
|
離
真
知
識,
墮
魔
羅
網。
何
以
故?
不
行
六
波
羅
蜜,
|
地:
羅
漢、
辟
支
佛
地。
用
至
誠
誓
故,
便
起
魔
事,
遠
|
覺
之
智
慧;
用
是
貢
高,
失
漚
和
拘
舍
羅,
便
墮
二
|
輕
易
人
故,
離
薩
云
然,
不
得
如
來.
無
所
著.
等
正
|
去
諸
佛
受

已,
其
餘
人
皆
未
受
。
用
是
貢
高
|
便
自
貢
高
輕
蔑
餘
人,
語
他
人
言:
我
已
從
過
|
薩
不
知
波
旬
令
鬼
神
去,
喜
言:
鬼
神
用
我
故
去。
|
神,
勝
是
鬼
神。
時
彼
波
旬
便
敕
鬼
神
令
去。
是
菩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4 |
何
以
故?
是
菩
薩
不
行
六
波
羅
蜜
故,
不
知
魔
事
|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薩
於
魔
因
緣,
當
覺
魔
事。
|
學,
形
笑
他
人,
無
所
復
錄。
用
貢
高
故,
是
為
魔
事。
|
薩
為
魔
所
使,
以
聞
是
名
譽
貢
高
自
可,
輕
易
同
|
越
致
像
貌
相
行,
彼
菩
薩
獲
無
是
相,
當
知
是
菩
|
越
致
相
行
具
足
故。
佛
告
須
菩
提:
我
所
說
阿
惟
|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所
以
者
何?
卿
盡
有
阿
惟
|
作
父
母、
或
作
迦
羅
越
形
像
而
來,
言:
卿
必
當
成
|
所
作
功
德
不
復
轉
還。
波
旬
或
作
比
丘
形
像、
或
|
同
學。
魔
重
語
言:
過
去
如
來
已
授
卿
,
如
卿
|
語
說
先
世
事,
復
自
觀
所
作
行,
倍
復
貢
高
輕
於
|
是
行,
卿
前
世
時
亦
行
此
十
二
法。
彼
菩
薩
聞
魔
|
見
節
言,
波
旬
隨
形
語
菩
薩
言:
卿
前
世
時
皆
有
|
復
柔
軟。
若
見
才
朗、
若
見
行
沙
門
十
二
法、
若
|
某
村
落
生。
若
見
菩
薩
體
行
和
順,
卿
前
世
時
亦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5 |
受
想
著
者,
急
當
護
魔
覺
微
因
緣。
復
次,
須
菩
提!
|
偽
號
者,
其
罪
過
於
五
逆。
須
菩
提!
若
有
名
字
|
著
貢
高
故。
置
是
罪
事。
其
有
犯
是
貢
高、
受
字、
受
|
提!
是
彼
菩
薩
其
罪
重
於
四
事
之
禁,
用
受
名
字
|
如
比
丘
犯
四
事
禁,
現
世
不
能
得
成
四
道。
須
菩
|
本
所
著
受
字,
用
是
悔
故
乃
得
羅
漢
辟
支
佛。
譬
|
乃
當
復
得
真
知
識、
得
聞
般
若
波
羅
蜜,
爾
乃
悔
|
就、
墮
二
道
地。
若
後
久
遠
更
諸
勤
苦
生
死
極
遠,
|
離
真
知
識
更
得
惡
知
識,
當
知
是
菩
薩
終
不
成
|
蜜
漚
和
拘
舍
羅,
失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智,
遠
|
是
菩
薩
無
有
阿
惟
越
致
相,
便
遠
離
般
若
波
羅
|
羅
三
耶
三
菩。
益
復
貢
高,
輕
易
他
人,
呼
無
所
知。
|
喜,
便
自
念
言:
以
是
證
像,
我
今
定
當
得
阿
耨
多
|
比
丘
說
其
記
,
今
復
聞
是
記

名
字,
意
中
歡
|
如,
不
知
五
陰
如。
彼
菩
薩
用
不
覺
魔
事,
聞
前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6 |
輕
易
得
禪、
惟
無、
三
昧
者,
輕
易
得
神
通
者。
菩
薩
|
亦
不
雜
糅
羅
漢、
辟
支
佛
意,
反
更
輕
易
之。
亦
復
|
意,
更
反
形
笑
輕
易
人
間
清
淨
行
者。
人
間
行
者
|
是
行
念
者,
非
是
清
淨
之
法。
雜
糅
羅
漢、
辟
支
佛
|
地,
不
應
般
若
波
羅
蜜,
不
具
足
薩
云
然
事。
作
|
有
異。
若
受
魔
教
便
止
遠
離,
墮
於
羅
漢、
辟
支
佛
|
人
間,
隨
我
寂
教
者
雖
在
城
傍,
為
與
山
澤
等
無
|
薩
如
是
當
晝
夜
行,
是
為
菩
薩
寂
然
遠
離。
若
在
|
處
念。
須
菩
提!
菩
薩
如
是,
是
為
大
遠
離
之
法。
菩
|
遠
離,
寂
於
聲
聞、
辟
支
佛
念,
寂
於
山
間
樹
下
獨
|
言:
何
等
為
菩
薩
異
遠
離?
佛
告
須
菩
提:
菩
薩
|
寂
無
人
中,
未
必
是
為
遠
離
之
法。
須
菩
提
白
佛
|
說
菩
薩
遠
離
之
法
不
爾,
若
在
山
間
樹
下
獨
處
|
卿
所
行,
佛
所
稱
譽
正
當
如
是。
須
菩
提!
如
我
所
|
波
旬
復
往
至
菩
薩
所,
讚
歎
遠
離
說
其
功
德:
如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7 |
是
行。
汝
在
城
傍,
誰
當
來
恭
敬
讚
歎
汝
者?
是
人
|
天
及
人
非
人
所
見
勸
助
恭
敬,
我
所
行
者
真
為
|
敬
之,
應
所
敬
者
更
輕
慢
之。
何
以
故?
我
為
諸
|
憒
鬧
志
亂。
有
不
淨
者
反
呼
為
淨,
不
應
敬
者
更
|
是
真
遠
離
者,
反
誹
謗
言
是
為
憒
乎,
謂
為
不
淨
|
妄
遠
離
菩
薩
得
是
讚
歎
已,
便
歡
喜
貢
高,
輕
易
|
行
是
遠
離
法,
可
疾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彼
|
哉!
善
男
子!
是
為
佛
之
所
說,
是
真
遠
離
法。
汝
|
離
法
遠
已,
時
魔
波
旬
在
虛
空
中
歎
言:
善
哉,
善
|
中。
何
以
故?
以
去
是
遠
離
法
遠
故。
適
去
是
遠
|
亦
復
不
能
具
足
遠
離
之
法,
亦
復
不
在
遠
離
法
|
益。
受
波
旬
教
行
遠
離
者,
不
樂
我
所
教
遠
離
也,
|
處;
雖
久
在
中,
不
知
菩
薩
遠
離
之
法,
會
無
所
|
萬
歲
禽
獸
飛
鳥
所
不
至
處,
鬼
神
盜
賊
所
不
至
|
無
漚
和
拘
舍
羅
者,
雖
在
絕
曠
百
俞
旬
外,
億
千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8 |
為
是
輩
倒
見
之
人
起
大
悲
意,
當
自
念
言:
令
我
|
間,
不
當
受
三
界
之
樂,
常
當
慈
哀
加
於
眾
生,
當
|
從
事
自
修
其
行,
莫
與
往
來。
常
當
有
厭
意
於
世
|
救
一
切
眾
生
者,
當
遠
離
是
輩
之
人。
不
當
與
共
|
羅
三
耶
三
菩
者,
莊
事
欲
得
求
阿
惟
三
佛
者,
欲
|
故。
若
有
菩
薩
不
欲
捨
薩
云
然,
不
欲
捨
阿
耨
多
|
坐
起
語
言
飲
食。
何
以
故?
是
輩
之
人
貢
高
頑
佷
|
賊。
如
是
輩
人,
不
當
與
共
從
事,
亦
不
當
與
相
見
|
法
之
中
為
大
賊,
復
是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之
中
大
|
菩
薩,
是
為
天
上
人
中
之
大
賊,
亦
復
是
沙
門
像
|
之
人
在
諸
菩
薩
中
為
大
瑕
病,
是
為
倚
法
像
如
|
言
主
殺
人
獄
卒
︶
是
輩
|
知
是
貢
高
菩
薩
輩
如
旃
陀
羅
︵

陀
羅
者
晉
|
高
言:
諸
天
來
語
我
當
得
道
時
日
數。
須
菩
提!
當
|
於
城
傍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求
菩
薩
道
者,
於
前
貢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19 |
三
十
七
品,
六
波
羅
蜜
者
是
薩
云
然,
六
波
羅
蜜
|
是
歸,
六
波
羅
蜜
者
是
父
是
母,
六
波
羅
蜜
者
是
|
是
大
智
光
明,
六
波
羅
蜜
者
是
護,
六
波
羅
蜜
者
|
是
大
明,
六
波
羅
蜜
者
是
為
大
炬,
六
波
羅
蜜
者
|
者
是
世
多
羅,
六
波
羅
蜜
者
是
道,
六
波
羅
蜜
者
|
如、
真
際、
法
性,
是
為
菩
薩
真
知
識
也。
六
波
羅
蜜
|
蜜
分
別
其
事。
六
波
羅
蜜、
三
十
七
品、
佛
十
八
法、
|
真
知
識。
真
知
識
者,
常
為
菩
薩
解
說
般
若
波
羅
|
知
識,
諸
弟
子
眾
亦
是
真
知
識;
當
知
是
為
菩
薩
|
是
菩
薩
真
知
識,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亦
是
菩
薩
真
|
何
等
為
菩
薩
真
知
識?
佛
告
須
菩
提:
諸
佛
世
尊
|
耶
三
菩
者,
當
與
真
知
識
從
事。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
須
菩
提!
若
有
菩
薩
至
誠
莊
事
求
阿
耨
多
羅
三
|
之。
須
菩
提!
當
知
是
輩
菩
薩
自
起
神
通。
復
次,
|
世
世
莫
有
是
曹
非
法
之
事,
若
有
是
意,
疾
令
滅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0 |
波
羅
蜜
如
虛
空
相,
亦
非
相
亦
不
作
相。
須
菩
提
|
白
佛
言:
何
等
為
般
若
波
羅
蜜
相?
佛
言:
般
若
|
說
菩
薩
之
行,
是
諸
菩
薩
所
應
當
學
者。
須
菩
提
|
學
般
若
波
羅
蜜。
何
以
故?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廣
|
一
切
眾
生
狐
疑
者,
欲
淨
佛
國、
教
化
眾
生
者,
當
|
明。
須
菩
提!
菩
薩
不
欲
隨
他
人
教
住
者,
欲
斷
|
訶
薩
父
母,
則
為
是
舍,
是
則
為
護,
是
則
為
燈
|
觀
是
義,
故
說
是
事。
三
十
七
品
者,
則
是
菩
薩
摩
|
四
者、
同
義;
以
是
四
恩
事
益
於
眾
生。
須
菩
提!
我
|
四
事
饒
益
攝
眾
生:
一
者、
施,
二
者、
愛,
三
者、
利,
|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淨
佛
國
土、
教
化
眾
生
者,
當
以
|
七
品
中
出
生
故。
是
故,
須
菩
提!
菩
薩
欲
成
阿
耨
|
故?
去
來
今
諸
如
來.
無
所
著.
等
正
覺,
皆
從
三
十
|
者,
是
過
去
當
來
今
現
在
十
方
諸
佛
之
母。
何
以
|
者
除
人
諸
習
緒。
何
以
故?
須
菩
提!
三
十
七
品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1 |
便
知
有
著。
須
菩
提!
無
吾
無
我、
無
有
受
者,
亦
|
世
尊!
以
眾
生
著
吾
我
故,
久
在
世
間
更
受
勤
苦
|
知
眾
生
以
吾
我
故
久
在
生
死
不?
須
菩
提
言:
爾。
|
知
吾
我
空
寂
不?
須
菩
提
言:
爾。
世
尊!
須
菩
提!
|
爾。
世
尊!
眾
生
長
夜
著
吾
我
行。
佛
言:
云
何
為
|
佛
告
須
菩
提:
眾
生
長
夜
著
吾
我
行。
須
菩
提
言:
|
見
得
阿
惟
三
佛
者。
世
尊!
我
等
云
何
當
知
是
義?
|
三
菩。
於
空
寂
中
亦
不
有
法,
於
空
寂
中
亦
不
|
之
寂
亦
不
斷
亦
不
著,
亦
不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
諸
法
寂、
若
諸
法
空,
云
何
知
諸
法
有
著
有
斷?
空
|
諸
法
之
相,
以
空
寂
故。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尊!
若
|
法
常
淨
故。
以
是
故,
須
菩
提!
般
若
波
羅
蜜
相
則
|
波
羅
蜜
相,
如
諸
法
相。
何
以
故?
諸
法
寂
故,
諸
|
相
知
諸
法
不?
佛
言:
如
是,
須
菩
提!
欲
知
般
若
|
言:
世
尊!
頗
有
因
緣
可
知
般
若
波
羅
蜜
相
不?
以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2 |
人,
具
足
為
說、
解
其
中
慧,
意
不
遠
離
應
薩
云
然
|
言:
不
如
是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持
般
若
波
羅
蜜
教
|
其
福
寧
多
不?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甚
多,
甚
多。
佛
|
施
為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是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
善
女
人
供
養
承
事
盡
其
壽
命,
持
是
供
養
之
福,
|
道
已,
皆
為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若
有
善
男
子、
|
佛
言:
於
須
菩
提
意
云
何,
閻
浮
提
眾
生
盡
得
人
|
薩
所
住,
無
有
能
及
者。
菩
薩
如
是,
疾
近
薩
云
然。
|
以
故?
所
住
處
無
有
能
逮
故。
世
尊!
行
薩
云
然
菩
|
能
動
者、
無
能
伏
者,
羅
漢、
辟
支
佛
無
能
及
者。
何
|
見
法
當
可
行
者。
菩
薩
如
是
行
者,
諸
天、
世
人
無
|
四
無
礙
慧。
何
以
故?
不
見
有
法
有
可
行
者,
亦
不
|
於
五
陰
行,
亦
不
於
三
十
七
品
作
行,
亦
不
行
|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尊!
菩
薩
作
如
是
行
者,
不
|
不
久
在
世
間,
亦
不
久
受
勤
苦,
亦
不
著
便
不
斷。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3 |
大
智
之
明。
大
智
明
者!
則
六
波
羅
蜜
明
是。
是
|
俱,
便
得
大
喜
具
足
四
等。
須
菩
提!
為
菩
薩
|
地
故
便
起
大
悲,
以
是
行
故
便
得
大
護
不
與
想
|
有
大
慈
行
故。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見
諸
眾
生
趣
死
|
以
故?
以
是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
來.
無
所
著.
等
正
覺,
唯
當
有
是
菩
薩
摩
訶
薩。
何
|
薩
云
然
念
者,
出
於
賢
聖
之
表。
何
以
故?
除
如
|
蜜
宣
示
他
人,
具
足
為
說、
解
其
中
慧,
意
不
遠
離
|
多。
佛
言:
不
如
是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持
般
若
波
羅
|
女
人
功
德
寧
多
不?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甚
多,
甚
|
功
德
施
為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是
善
男
子、
善
|
含、
阿
羅
漢、
辟
支
佛、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持
是
|
四
等
及
四
空
定,
又
立
於
須
陀
洹、
斯
陀
含、
阿
那
|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皆
教
使
行
十
善
地,
立
於
四
禪、
|
念。
乃
至
三
千
大
千
國
土
眾
生
皆
得
為
人,
若
有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4 |
亦
如
彼
人
失
大
珍
寶,
坐
起
不
忘
須
臾
之
間。
須
|
亡
此
大
寶?
佛
告
須
菩
提:
菩
薩
離
於
薩
云
然
念,
|
摩
尼
寶,
坐
起
無
忘
不
離
須
臾,
自
念:
我
云
何
欻
|
踊
躍。
後
復
失
之。
失
是
寶
已
甚
大
愁
憂,
憶
想
是
|
提!
譬
如
士
夫
曾
得
摩
尼
寶,
後
復
得
之,
大
歡
喜
|
作
方
便
晝
夜
念
般
若
波
羅
蜜
莫
有
斷
絕。
須
菩
|
應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他
餘
之
意
亦
不
得
其
便,
當
|
若
波
羅
蜜;
有
所
語
言
亦
當
應
般
若
波
羅
蜜
意。
|
人
者,
若
欲
與
一
切
眾
生
眼
者,
身
所
行
當
應
般
|
道
徑
者,
若
欲
解
無
所
有
者,
若
欲
度
脫
牢
獄
中
|
菩
提!
若
不
欲
癡
妄
受
人
施
者,
若
欲
示
眾
生
之
|
蜜
故,
必
報
眾
生
信
施
之
福,
疾
近
薩
云
然。
須
|
服
飲
食、
床
臥
醫
藥、
一
切
珍
寶,
以
行
般
若
波
羅
|
於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不
動
還,
所
受
供
養
衣
|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雖
未
得
道,
為
一
切
眾
生
作
救,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5 |
般
若
波
羅
蜜。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云
何,
世
尊!
念
|
不
恐
畏,
當
知
是
菩
薩
已
住
於
阿
惟
越
致
地
行
|
蜜
亦
非
一
亦
非
二。
若
菩
薩
聞
是,
不
怖
不
難
亦
|
不
減,
法
性
亦
不
增
不
減。
何
以
故?
般
若
波
羅
|
若
波
羅
蜜
等,
亦
不
增
亦
不
減,
真
際
亦
不
增
亦
|
波
羅
蜜
等,
成
阿
惟
三
佛?
佛
言:
菩
薩
亦
不
與
般
|
若
般
若
波
羅
蜜
自
空
寂
者,
云
何
菩
薩
與
般
若
|
空
寂
故,
亦
不
增
亦
不
減。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尊!
|
終
不
復
離
般
若
波
羅
蜜。
何
以
故?
般
若
波
羅
蜜
|
所
作,
亦
非
羅
漢、
辟
支
佛
所
可
作。
菩
薩
知
是
已,
|
自
遠
離,
法
性
常
住,
道
法
及
如、
真
際
常
住;
非
佛
|
中
可
得
菩
薩?
佛
告
須
菩
提:
若
有
菩
薩
知
諸
法
|
離
中、
亦
不
從
念
中
可
得
菩
薩,
亦
不
從
薩
云
然
|
皆
空
皆
寂?
云
何
菩
薩
不
離
薩
云
然
念,
亦
不
從
|
菩
提
白
佛
言:
云
何,
世
尊!
一
切
諸
念
無
有
止
處,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6 |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不?
須
菩
提
言:
不
見
也。
世
尊!
|
波
羅
蜜?
佛
言:
於
須
菩
提
意
云
何,
頗
見
有
法
|
若
波
羅
蜜
耶?
若
不
行
是
法,
菩
薩
云
何
行
般
若
|
佛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是
諸
法
不
行
般
|
及
爾
法、
法
性、
四
無
礙
慧
空,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不?
|
不?
佛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五
陰
之
空、
如
|
菩
提
言:
世
尊!
乃
至
四
無
礙
慧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
尊!
六
波
羅
蜜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不?
佛
言:
不
也。
須
|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不?
佛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世
|
可
行
空
不?
佛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五
陰
|
若
波
羅
蜜
不?
佛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空
|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般
若
波
羅
蜜
行
般
|
頗
有
離
般
若
波
羅
蜜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不?
佛
|
般
若
波
羅
蜜
耶?
佛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
般
若
波
羅
蜜
空,
念
般
若
波
羅
蜜
無
所
有,
為
行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7 |
中
授
菩
薩
。
如
是,
云
何
授
諸
菩
薩
阿
耨
多
羅
|
不
從
無
所
從
生
法
授
菩
薩
,
亦
不
從
有
所
生
|
中
授
諸
菩
薩

耶?
佛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亦
|

耶?
佛
言:
不
也。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從
所
生
法
|
無
所
生
中,
授
諸
菩
薩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記
|
菩,
終
不
耗
減。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尊!
從
諸
法
|
薩
得
無
所
從
生
法
忍,
至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
慧、
薩
云
然
慧、
摩
訶
衍
慧。
何
以
故?
菩
薩
摩
訶
|
礙
慧
習
行
是
法,
終
不
離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
復
如
是。
若
菩
薩
學,
承
用
如
來
四
無
所
畏、
四
無
|
薩
無
所
從
生
法
忍,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亦
|
為
有
生
滅
不?
不
也。
世
尊!
佛
告
須
菩
提:
如
菩
|
見
法
為
可
得
不?
不
也。
世
尊!
佛
言:
不
可
得
法
|
言:
不
見
也。
世
尊!
於
須
菩
提
意
云
何,
汝
所
不
|
頗
見
般
若
波
羅
蜜
菩
薩
有
可
行
者
不?
須
菩
提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8 |
具
足
從
大
功
德
來,
想
著
之
意
為
不
復
生,
至
阿
|
本
淨
故。
聞
是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書
持
學
者,
為
已
|
甚
深
微
妙,
難
曉
難
了、
難
解
難
知、
不
可
思
議,
以
|
爾
時
釋
提
桓
因
白
佛
言:
世
尊!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
三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釋
提
桓
因
品
第
六
十
|
所
分
別
故。
|
波
羅
蜜,
於
諸
法
無
所
分
別,
般
若
波
羅
蜜
亦
無
|
念
言:
我
當
得
阿
惟
三
佛。
何
以
故?
菩
薩
行
般
若
|
法
無
所
得。
菩
薩
亦
不
念
言:
有
阿
惟
三
佛。
亦
不
|
佛
言:
如
是,
如
是!
須
菩
提!
菩
薩
摩
訶
薩
於
諸
|
羅
三
耶
三
菩,
亦
不
見
當
得
者,
亦
不
見
已
得
者。
|
亦
不
見
法
有
授
記

者,
我
亦
不
見
得
阿
耨
多
|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記

者
不?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我
|
三
耶
三
菩
記
?
佛
告
須
菩
提:
頗
見
法
受
阿
耨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29 |
世
間
人,
乃
過
須
陀
洹、
斯
陀、
含
阿
那
含、
阿
羅
漢、
|
諸
天、
阿
須
倫、
世
間
人
上。
是
菩
薩
不
獨
過
諸
天、
|
通
者
上;
何
況
奉
行
書
持
諷
誦
如
中
教
者,
皆
過
|
中
一
發
意,
勝
閻
浮
提
所
作
十
善、
四
禪、
四
等、
五
|
語
是
比
丘
言: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於
般
若
波
羅
蜜
|
功
德
出
彼
閻
浮
提
眾
生
所
作
者
上。
釋
提
桓
因
|
人
守
行
奉
持
般
若
波
羅
蜜,
轉
復
教
人
者,
其
|
異
比
丘
語
釋
提
桓
因
言:
拘
翼!
是
善
男
子、
善
女
|
倍
千
倍
巨
億
萬
倍,
不
可
以
譬
喻
為
比。
爾
時
有
|
住,
至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不
聽
餘
念。
其
福
百
|
女
人
書
持
般
若
波
羅
蜜,
諷
誦
受
學
如
其
教
|
十
善、
四
等、
四
禪
及
四
空
定。
不
如
是
善
男
子、
善
|
從
小
功
德
來。
拘
翼,
閻
浮
提
滿
中
眾
生,
皆
行
|
言:
如
是,
如
是!
拘
翼!
有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不
|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亦
無
想
著。
佛
告
釋
提
桓
因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0 |
兜
率
天
子
來
下,
諸
尼
摩
羅
天
皆
悉
來
下,
諸
波
|
須
焰
天
子
將
諸
焰
天
子
來
下,
兜
率
天
子
將
諸
|
釋
提
桓
因
亦
當
復
來
勸
助
是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
在
是
間
當
奉
不
久。
如
是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諸
|
時,
過
去
諸
如
來.
無
所
著.
等
正
覺
所
持
四
缽,
今
|
勤
學
疾
學,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坐
於
道
場
|
四
天
王
當
來
至
是
菩
薩
所
言: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
所
學,
不
學
聲
聞、
辟
支
佛
學。
菩
薩
如
是
學
者,
諸
|
拔
出
眾
生
沈
沒
長
流
者,
如
是
學
者
為
學
菩
薩
|
是
終
不
失
道
場。
菩
薩
摩
訶
薩
所
行
如
是,
為
欲
|
薩
云
然
種
地
住,
終
不
離
如
來
名
號
菩
薩
行,
如
|
人
皆
不
能
及。
如
般
若
波
羅
蜜
教
住
者,
為
不
斷
|
般
若
波
羅
蜜
教
住
者,
出
諸
天、
世
人
上,
諸
天
世
|
蜜
無
般
若
波
羅
蜜
漚
和
拘
舍
羅
者
上。
菩
薩
如
|
辟
支
佛
上。
不
但
過
是
上,
乃
至
菩
薩
行
五
波
羅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1 |
大
千
國
土
中
魔
皆
生
狐
疑:
今
是
菩
薩
當
為
真
|
事
因
緣。
若
菩
薩
學
習
念
般
若
波
羅
蜜
時,
三
千
|
事。
佛
告
阿
難:
釋
提
桓
因
所
可
說
者,
皆
是
佛
|
阿
難
意
之
所
念,
語
阿
難
言:
我
之
所
說,
皆
是
佛
|
提
桓
因
自
持
辯
才
說?
以
佛
事
說?
釋
提
桓
因
知
|
故;
是
為
現
世
功
德
之
報。
爾
時
阿
難
意
念:
釋
|
病
惱
不
復
著
是
菩
薩
身,
用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
諸
根
無
不
受
痛。
以
受
痛
故,
意
便
受
惱。
是
諸
|
之
報。
一
切
世
間
皆
有
四
病,
一
事
動
者,
身
中
|
有。
須
菩
提!
是
為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現
世
功
德
|
蜜
者,
諸
可
世
間
所
有
厄
難
勤
苦
之
事,
了
無
復
|
善
女
人
行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行
是
深
般
若
波
羅
|
在
諸
如
來.
無
所
著.
等
正
覺,
皆
常
念
是
善
男
子、
|
來
下,
至
是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菩
薩
所。
十
方
現
|
羅
尼
蜜
天
亦
悉
來
下,
乃
至
首
陀
會
諸
天
皆
悉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2 |
波
羅
蜜
反
持
非
法,
用
是
故,
魔
得
其
便。
復
次,
阿
|
旬
復
往
嬈
亂。
復
次,
阿
難!
若
有
菩
薩
遠
離
般
若
|
知
般
若
波
羅
蜜,
不
解
其
事
意
便
不
樂,
是
故
波
|
復
次,
阿
難!
若
有
菩
薩
遠
離
真
知
識,
便
不
聞
不
|
言:
為
審
有
是
耶?
為
無
有
耶?
用
是
故,
波
旬
往
嬈。
|
往
嬈
亂。
若
聞
說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時,
意
中
狐
疑,
|
聞
般
若
波
羅
蜜
時,
意
中
不
樂
不
解
者,
波
旬
便
|
佛
言:
有
嬈
者
誰?
不
嬈
者
誰?
佛
言:
菩
薩
從
本
|
者?
佛
告
阿
難:
有
行
亂
者,
有
不
亂
者。
阿
難
白
|
言:
世
尊!
魔
為
都
盧
嬈
亂
諸
菩
薩
耶?
有
不
嬈
|
使
菩
薩
於
薩
云
然
念
中
起
一
亂
意。
阿
難
白
佛
|
風,
欲
使
是
菩
薩
恐
怖
有
難
起
懈
怠
之
意,
欲
|
般
若
波
羅
蜜
時,
魔
復
大
愁
毒。
爾
時
魔
復
起
大
|
三
耶
三
菩
阿
惟
三
佛
乎?
阿
難!
若
有
菩
薩
不
離
|
際
作
證,
取
聲
聞、
辟
支
佛
道
耶?
當
成
阿
耨
多
羅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3 |
不
損。
魔
常
伺
是
菩
薩,
欲
使
說
非
法
之
事,
欲
使
|
言:
今
我
境
界
宮
殿
不
空,
增
益
三
惡
趣,
我
種
姓
|
中
現,
汝
亦
不
在
摩
訶
衍
中。
爾
時
波
旬
歡
喜
念
|
輕
賤
他
人,
便
語
人
言:
汝
亦
不
在
菩
薩
種
姓
之
|
於
他
人,
亦
無
阿
惟
越
致
相
行
像
貌,
專
自
貢
高
|
自
怙
種
姓、
自
怙
其
善、
自
怙
知
識,
便
起
貢
高
下
|
大
歡
喜
踊
躍。
復
次,
阿
難!
若
有
菩
薩
自
怙
智
慧、
|
能
行。
是
菩
薩
為
魔
所
得
便。
阿
難!
時
魔
波
旬
|
菩
薩
向
餘
人
貢
高
言:
我
能
行
六
波
羅
蜜,
汝
不
|
魔
便
念
言:
我
今
已
得
子
便。
復
次,
阿
難!
若
有
|
時,
便
意
念
言:
是
深
不
能
大
深
耶?
作
是
念
者,
|
也。
復
次,
阿
難!
若
有
菩
薩
聞
說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
我
願,
復
并
使
餘
人
墮
於
二
地
羅
漢、
辟
支
佛
是
|
念
言:
彼
說
非
法
之
事,
當
有
若
干
伴
輩,
當
滿
|
難!
菩
薩
失
般
若
波
羅
蜜,
更
歎
非
法。
魔
即
歡
喜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4 |
阿
難
白
佛
言:
世
尊!
乃
當
更
爾
所
劫
數,
於
其
|
數
若
干
徑
路,
然
後
乃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
干
劫。
雖
起
爭
意,
如
故
不
捨
薩
云
然
者,
當
卻
劫
|
薩
共
爭,
興
起
惡
意,
隨
其
意
起
多
少
之
數,
卻
若
|
薩
云
然。
復
次,
阿
難!
未
受

者
與
得
記

菩
|
菩。
所
以
者
何?
是
善
男
子
所
造,
是
三
惡
業,
非
|
云
然,
是
二
菩
薩
俱
不
得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
薩、
菩
薩
自
還
共
爭,
波
旬
念
言:
兩
離
佛
遠,
失
薩
|
恚
非
薩
云
然
道,
是
三
惡
之
業。
復
次,
阿
難!
菩
|
子
離
薩
云
然
遠,
不
近
大
智。
所
以
者
何?
鬥
爭
怨
|
道
者,
與
聲
聞
道
家
共
爭。
魔
時
念
言:
是
善
男
|
倍
歡
喜
踊
躍
而
自
娛
樂。
復
次,
阿
難!
若
行
菩
薩
|
增
益
三
惡
趣,
魔
之
眷
屬
宮
殿
益
多。
爾
時
波
旬
|
行
顛
倒
於
法,
身
口
意
錯
貪
著
邪
福。
從
是
因
緣
|
眾
人
皆
聞
非
法,
亦
當
邪
見
增
益
勞
垢,
造
顛
倒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5 |
耶
三
菩
度
諸
苦
厄。
阿
難
白
佛
言:
世
尊!
菩
薩、
菩
|
與
是
輩
人
起
恚
共
爭,
我
當
成
就
阿
耨
多
羅
三
|
者
不
當
與
爭。
所
以
者
何?
當
自
念
言:
我
不
應
得
|
阿
難!
行
菩
薩
者
不
當
與
聲
聞
家
共
止,
若
共
止
|
菩
薩
適
起
是
意
已,
魔
波
旬
不
能
得
其
便。
復
次,
|
何
起
恚
而
自
陷
溺?
不
當
起
恨,
不
當
陷
溺。
爾
時
|
自
除
過,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度
脫
眾
生。
云
|
而
念
人
惡?
我
終
不
敢
復
作
是
事,
當
如
聾
羊
當
|
世
當
使
眾
生
皆
共
和
解。
我
今
云
何
惡
聲
加
人
|
言:
是
利
難
得,
我
今
當
為
一
切
下
屈,
今
世
後
|
僧
那,
然
後
乃
成。
若
有
菩
薩
鬥
爭
恚
已,
便
自
悔
|
罵
懷
恨
不
悔
者,
我
不
說
有
除,
當
更
劫
數
勤
行
|
之
除。
佛
告
阿
難:
若
菩
薩、
菩
薩
共
爭,
若
恚
若
|
其
意
起
多
少
之
數,
各
盡
其
事,
無
有
中
間
減
少
|
中
間
寧
有
除
不?
佛
告
阿
難:
我
為
三
乘
說
法,
隨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6 |
云
然?
學
滅
五
陰
為
學
薩
云
然?
不
生
五
陰
為
學
|
薩
學
消
五
陰
為
學
薩
云
然?
五
陰
不
染
為
學
薩
|
空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菩
|
須
菩
提!
是
空
為
是
菩
薩
摩
訶
薩
之
等。
於
是
等
|
摩
訶
薩
之
等。
五
陰
自
空,
乃
至
于
道
道
亦
自
空。
|
等
所
應
學
者?
佛
告
須
菩
提:
內
空、
外
空
是
菩
薩
|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尊!
何
等
為
菩
薩
摩
訶
薩
之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問
等
學
品
第
六
十
四
|
等
學。
|
然
者,
我
亦
應
爾。
菩
薩
摩
訶
薩
作
是
學
者,
為
共
|
順
薩
云
然
者,
我
所
不
應。
若
彼
意
定
不
離
薩
云
|
同
學,
共
行
檀
波
羅
蜜
至
薩
云
然。
若
彼
意
憒
不
|
作
念
言:
是
我
真
伴,
共
乘
一
船。
彼
學
我
學,
是
為
|
共
止
之
法,
相
視
當
如
世
尊
共
止。
所
以
者
何?
當
|
薩
自
共
住
止,
其
法
云
何?
佛
告
阿
難:
菩
薩、
菩
薩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7 |
如
是
學
者,
為
學
三
合
十
二
法
輪
轉,
度
脫
眾
生。
|
為
學
大
慈
大
悲,
為
學
教
化
眾
生。
須
菩
提!
菩
薩
|
如
是
學
者,
為
導
御
眾
生。
如
是
學
者,
為
淨
佛
土,
|
近
阿
惟
越
致。
如
是
學
者,
為
習
尊
業、
為
習
如
來。
|
如
是
學
者,
諸
天
及
魔
不
能
壞
敗。
作
如
是
學,
疾
|
菩
提:
菩
薩
作
如
是
學,
為
度
諸
學
表、
為
第
一
學。
|
七
品、
為
學
佛
十
八
法、
為
學
薩
云
然。
佛
告
須
|
云
然。
菩
薩
如
是
學,
為
學
六
波
羅
蜜、
為
學
三
十
|
不
盡,
亦
不
減
亦
不
滅。
如
是
學,
為
學
如、
為
學
薩
|
言:
菩
薩
如
是
學,
為
學
如、
為
學
薩
云
然。
如
亦
|
頗
有
減
盡
滅
時
不?
須
菩
提
言:
不
也。
世
尊!
佛
|
何,
五
陰
所
有
如
乃
至
道
如
及
世
尊
如。
是
諸
如,
|
學
無
所
生
為
學
薩
云
然。
佛
言:
於
須
菩
提
意
云
|
菩
提:
如
所
言,
學
消
五
陰
為
學
薩
云
然,
乃
至
|
薩
云
然?
乃
至
四
無
礙
學
為
學
薩
云
然?
佛
告
須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8 |
般
若
波
羅
蜜
不
厭
不
懈,
是
為
學
般
若
波
羅
蜜。
|
佛
告
須
菩
提:
如
是,
如
是!
菩
薩
已
淨
性
之
本。
學
|
尊!
諸
法
之
性
皆
自
清
淨,
云
何
菩
薩
欲
淨
諸
法?
|
法
之
力,
淨
羅
漢、
辟
支
佛
力。
須
菩
提
白
佛
言:
世
|
及
四
空
定
不
隨
禪
計。
如
是
學
者,
為
淨
一
切
諸
|
羅?
般
若
波
羅
蜜
所
說
漚
和
拘
舍
羅,
四
禪、
四
等
|
長
壽
天,
用
漚
和
拘
舍
羅
故。
何
等
為
漚
和
拘
舍
|
反,
復
不
與
惡
者
俱。
須
菩
提!
如
是
學
者,
不
生
|
音
聲,
不
犯
十
惡,
終
不
學
邪
以
自
生
活,
不
為
無
|
啞
跛
蹇。
如
是
學
者,
諸
根
具
足
終
不
缺
減,
無
惡
|
邊
地,
不
生
栴
陀
羅
家。
如
是
學
者,
不
復
聾
盲
瘖
|
生
生
死
之
根。
如
是
學
者,
為
不
入
三
惡
趣,
不
生
|
下
劣
之
人
不
能
學
是。
作
是
學
者,
為
欲
拔
一
切
眾
|
甘
露
法
門。
作
如
是
學,
為
學
示
無
為
法。
須
菩
提!
|
如
是
學
者,
為
學
不
斷
佛
種。
如
是
學
者,
為
學
開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39 |
蜜
時,
嫉
意
不
生
犯
戒
意
不
生。
恚
意
不
生
亂
意
|
般
若
波
羅
蜜。
復
次,
須
菩
提!
菩
薩
學
般
若
波
羅
|
須
菩
提!
若
欲
堅
住
在
阿
惟
越
致
地
者,
當
學
深
|
蜜
者,
至
阿
惟
越
致
地
者
亦
少
少
耳。
用
是
故,
|
地。
須
菩
提!
多
有
人
行
菩
薩
道、
學
般
若
波
羅
|
菩
意
者,
得
成
就
者
少
少
耳,
多
住
羅
漢、
辟
支
佛
|
支
佛
道。
須
菩
提!
多
所
人
求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
少
少
眾
生
能
入
薩
云
然
者,
多
有
人
入
羅
漢、
辟
|
人
能
行
遮
迦
越
羅
福
者,
作
粟
散
小
王
行
者
多。
|
學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有
發
聲
聞、
辟
支
佛
意。
少
少
|
金
銀
異
寶,
少
少
處
出
耳。
如
是,
須
菩
提!
少
少
人
|
過
眾
生
所
為
之
表。
須
菩
提!
譬
如
地
之
所
出,
出
|
如,
是
為
學
十
力,
為
學
無
所
畏
力。
如
是
學
者,
出
|
薩
為
眾
生
故,
行
檀
波
羅
蜜
至
薩
云
然。
菩
薩
學
|
是
法
非
是
凡
夫
愚
人
之
所
能
學、
所
能
知
見,
菩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40 |
提
眾
生
尚
多,
況
乃
三
千
大
千
剎
土
所
有
眾
生?
|
中
眾
生
寧
為
多
不?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一
閻
浮
|
為
學
人
中
最
尊
上。
須
菩
提!
三
千
大
千
剎
土
其
|
者,
當
學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學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
波
羅
蜜
皆
悉
入
中。
菩
薩
欲
出
過
諸
波
羅
蜜
表
|
根
悉
滅。
須
菩
提!
菩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時,
諸
|
羅
蜜
皆
悉
隨
從。
譬
如
人
欲
死
時,
風
先
命
去,
諸
|
持
六
十
二
見。
是
故
菩
薩
學
般
若
波
羅
蜜,
諸
波
|
諸
波
羅
蜜
皆
悉
隨
從。
譬
如
著
吾
我
之
人,
悉
總
|
諸
波
羅
蜜。
何
以
故?
菩
薩
學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時,
|
起。
是
故
菩
薩
學
持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為
悉
總
持
|
見
法
有
所
生
者,
於
無
生
法
亦
無
所
得
亦
無
所
|
故?
須
菩
提!
是
菩
薩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時,
不
|
疑
意
不
生、
五
陰
意
不
生,
乃
至
道
意
不
生。
何
以
|
不
生。
懈
怠
意
不
生、
愚
癡
意
不
生、
三
毒
意
不
生、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41 |
得。
須
菩
提
言:
世
尊!
菩
薩
寧
復
得
羅
漢、
辟
支
|
若
波
羅
蜜
者,
所
有
三
界
諸
善
之
福
德
無
事
不
|
悉
欲
得
是
者,
當
學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菩
薩
行
般
|
欲
為
佛
會
講
說
佛
法
義、
決
斷
眾
人
諸
狐
疑
者,
|
音
響
者,
欲
撞
擊
佛
鐘
鼓
者,
欲
放
大
蠡
音
者,
|
欲
得
佛
境
界
者,
欲
作
佛
遊
步
者,
欲
為
佛
師
子
|
作
依
怙
者,
欲
為
盲
人
作
明
導
者,
欲
求
作
佛
者,
|
切
眾
生
為
無
所
歸、
無
所
依
怙,
欲
受
其
歸,
欲
為
|
羅
三
耶
三
菩。
須
菩
提!
菩
薩
欲
在
眾
生
之
上,
一
|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之
大
益,
能
使
菩
薩
成
阿
耨
多
|
若
波
羅
蜜
也。
何
以
故?
是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者,
是
|
甚
多。
佛
言:
不
如
是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至
意
念
般
|
當
得,
盡
其
壽
命。
其
福
寧
多
不?
須
菩
提
言:
甚
多,
|
耶
三
菩。
若
有
菩
薩
一
一
供
養
衣
被
飲
食、
眾
所
|
佛
言:
令
此
眾
生
盡
得
入
道,
悉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42 |
耨
多
羅
三
耶
三
菩。
若
復
作
是
念:
般
若
波
羅
蜜,
|
蜜
為
誰,
亦
不
知
誰
當
於
般
若
波
羅
蜜
中
得
阿
|
羅
蜜,
亦
不
見
般
若
波
羅
蜜,
亦
不
知
般
若
波
羅
|
羅
蜜。
若
復
此
彼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不
知
般
若
波
|
蜜
便
不
逮
薩
云
然。
作
是
念
者,
為
不
行
般
若
波
|
三
乘
慧。
菩
薩
若
復
反
作
念
言:
彼
此
般
若
波
羅
|
羅
蜜,
當
知
是
為
不
耗
減
法,
不
遠
薩
云
然,
疾
近
|
蜜,
不
離
般
若
波
羅
蜜。
菩
薩
如
是
行
深
般
若
波
|
薩
云
然。
須
菩
提!
如
是
學
者,
不
久
行
般
若
波
羅
|
之
福
祐。
如
是
行
者,
過
諸
羅
漢、
辟
支
佛
上,
疾
近
|
三
菩。
須
菩
提!
菩
薩
如
是
學
者,
為
諸
天、
阿
須
倫
|
是
學
者,
去
薩
云
然
不
遠,
疾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耶
|
慧
即
得
過,
不
於
中
住,
自
上
菩
薩
位。
菩
薩
作
如
|
但
不
於
中
作
證
耳。
以
智
慧
觀
察
羅
漢、
辟
支
佛
|
佛
之
福
德
耶?
佛
言:
亦
得
羅
漢、
辟
支
佛
之
福
德,
|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
|
43 |
|
|
|
|
|
|
|
|
|
|
|
放
光
般
若
經
卷
第
十
四
|
學
者,
為
學
般
若
波
羅
蜜。
|
真
際,
有
佛
無
佛
法
性
常
住。
菩
薩
摩
訶
薩
作
是
|
亦
非
彼
亦
非
此,
亦
無
從
中
出
者,
法
性
常
住,
如、
|
▲ |
|
放光般若經卷第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