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切經音義卷第三十四
|
|
翻經沙門慧琳撰
|
入法界體性經一卷 慧琳
|
如來師子吼經一卷 慧琳
|
大方廣師子吼經一卷 慧琳
|
方等脩多羅王經一卷 慧琳
|
轉有經一卷 無
|
大乘百福相經一卷 慧琳
|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一卷 慧琳
|
大乘四法經一卷 慧琳
|
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 慧琳
|
希有希有經一卷 慧琳
|
最無比經一卷 慧琳
|
前世三轉經一卷 慧琳
|
銀色女經一卷 慧琳
|
阿闍世王受決經一卷 慧琳
|
採蓮違王上佛經一卷 慧琳
|
佛說正恭敬經一卷 慧琳
|
善敬經一卷 慧琳
|
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 慧琳
|
說妙法決定經一卷 無
|
諫王經一卷 玄應
|
示教勝軍王經一卷 玄應
|
勝光天子經一卷 慧琳
|
文殊師利巡行經一卷 慧琳
|
文殊尸利行經一卷 慧琳
|
貝多樹下經一卷 慧琳
|
緣起聖道經一卷(此經欠未音訓)
|
了本生死經一卷 玄應
|
稻稈經一卷 玄應
|
慈氏菩薩說稻 經一卷 慧琳
|
獨證自擔經一卷 玄應
|
自誓三昧經一卷 慧琳
|
如來獨證自誓經一卷 慧琳
|
龍施女經一卷 慧琳
|
龍施菩薩本起經一卷 玄應
|
菩薩生地經一卷 慧琳
|
佛語經一卷 慧琳
|
八吉祥神 經一卷 慧琳
|
八陽神 經一卷 玄應
|
八吉祥神 經一卷 慧琳
|
八佛名號經一卷 慧琳
|
盂蘭盆經一卷 玄應
|
報恩奉盆經一卷 慧琳
|
灌洗佛像經一卷 慧琳
|
摩訶剎頭經一卷 慧琳
|
浴像功德經一卷 慧琳
|
佛說浴像功德經一卷 慧琳
|
造立形像福報經一卷 慧琳
|
作佛形像經一卷 慧琳
|
內藏百寶經一卷 慧琳
|
佛說私訶昧經一卷 慧琳
|
四不可得經一卷 玄應
|
梵女首意經一卷 玄應
|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一卷 慧琳
|
成具光明定意經一卷 玄應
|
溫室洗浴眾僧經一卷 玄應
|
諸德福田經一卷 玄應
|
金色王經一卷 玄應
|
方廣如來藏經一卷 慧琳
|
大方廣如來藏經一卷 慧琳和尚譯
|
演道俗經一卷 玄應
|
百佛名經一卷 玄應
|
稱揚諸佛功德經二卷 玄應
|
須真天子經三卷 玄應
|
摩訶摩耶經一卷 玄應
|
除恐災患經一卷 玄應
|
孛經一卷 玄應
|
不思議光經一卷 玄應
|
十住斷結經十卷 玄應
|
菩薩瓔珞經十二卷 玄應
|
超日明三昧經二卷 玄應
|
賢劫經十三卷 玄應
|
右七十一經一百七卷同此卷音。
|
入法界體性經 慧琳撰
|
磨瑩(下縈定反廣雅云瑩磨也謂磨拭珠玉使發
|
光明也集訓云瑩飾也或作鎣說文玉色也從玉從
|
熒省聲)。
|
如來師子吼經 慧琳撰
|
廣長(上古晃反鄭注禮記云廣猶弘也孔注尚書
|
云廣大也從 嚴撿反黃聲下丈張反毛
|
詩箋云長遠也文字典
|
說云夕也遠也從倒 從兀從上古化字
|
兀然而化經從艸作萇非經義也)。
|
指 (上脂齒反顧野王云謂意之所指
|
又手指物以示人也說文云手指也從手旨聲下齒
|
亦反劉兆注穀梁云指
|
亦 也王注楚辭云 逐也漢
|
書音義云 不用也說文從
|
音儼 音逆聲經文作此 俗
|
字也 旱反)。
|
大方廣師子吼經 慧琳撰
|
電鬘(下麻班反西國花鬘也若此國珠瓔嚴身之
|
具也本音彌然反今不取此音假借字)。
|
默(上烏賈反集訓云
|
不能言也案 者有聲而無詞也古
|
今正字從 亞聲 音女厄反
|
也)。
|
分剖(下普口反左傳云與汝剖分也蒼頡篇剖析
|
也說文剖判也從刀音聲 音土口反
|
)。
|
大方等脩多羅王經(此經無字音訓)
|
轉有經(此經亦無字音訓)
|
大乘百福相經 慧琳撰
|
蹠俱羅(梵語音鹿西方翠鳥名也此方無此鳥也)。
|
矛 (上莫侯反考聲云酋就荖矛戈類
|
也說文矛長二丈建於兵車象形也文字典說酋矛
|
經作柔非也今不取也
|
下雙卓反廣疋云 矛也古今正字
|
長一丈八尺從矛肖聲也)。
|
索(上涓兗反聲類
|
取也考聲云 以繩
|
捕也亦作絹文字典說亦作此 古
|
今正字從网肙聲肙音鳥玄反下
|
|
乘洛反)。
|
眼 (下夾葉反說文目旁毛也從目 聲或作 )。
|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慧琳撰
|
稀穊(上喜依反孔注論語稀少也爾雅稀也說文
|
也從禾希聲下璣氣反漢書云深
|
耕穊種也說文穊稠也從禾
|
既聲)。
|
疵穢(上音慈下威衛反字書字典云並惡也古今
|
正字從禾從歲聲)。
|
纖銳(上棲簷反文字典說云纖細也亦小也說文
|
從糸韱聲下悅惠反案博雅云銳利也說文從金兌
|
聲也)。
|
密緻(下直利反鄭注禮記云緻密也說文從糸致聲也)。
|
白 (芬勿反埤蒼云 髮也古今正字從巾弗聲)。
|
弓弧像(中戶孤反像名也)。
|
刃(上濯絳反杜注左傳戰車也說文
|
陷陣車也從車童聲也)。
|
金鉅(渠舉反徐廣注史記曰大堅 鉅
|
說文大鋼也從金巨聲也)。
|
麰麥(上莫候反劉熙注孟子云
|
麥有兩鋒者郭注方言云大麥也又王簫云今河北
|
有春種夏熟說文來麥 也
|
亦瑞麥也從麥牟聲)。
|
大鼇(下五高反神仙傳云有列靈之龜背負蓬萊
|
山而弄戲滄海之中也王注楚辭云鼇大鼇也古今
|
正字從黽敖
|
聲黽音猛)。
|
兩髀(下鼙米反說文髀股外也從骨卑聲或作 )。
|
大乘四法經 慧琳音
|
所翳(下煙計反方言云翳薆也薆亦蔽集訓云陰
|
翳也文字典說云翳隱也薆音哀改反從羽及
|
音同上)。
|
蟠曲(上婆鏝反顧野王云紆迴轉也廣雅云蟠也
|
鄭注禮記蟠委曲說文從虫番聲蟠亦曲番音潘正
|
作此蟠經作
|
磐非此義也)。
|
稠林(上直留反博雅云稠穊也毛詩傳云稠密也
|
說文多也從禾周聲也)。
|
鞔(下莫安反春秋云鞔補也考
|
聲云蓋也說文從革免聲也)。
|
菩薩修行四法經一卷 慧琳撰
|
憒 (下奴草反字書云市人猶猥
|
擾也考聲云人諠多也俗作 也古今正
|
字從市人不靜聲也)。
|
希有希有挍量功德經 慧琳音
|
車箱(下削陽反毛詩傳云箱車服箱也蒼頡篇云
|
車藩也說文云大車壯服也從竹相聲)。
|
淳淨(上垂倫反說文云淳清也從水享聲)。
|
百倍(下蒲每反王輔嗣注周易謂以一生兩也說
|
文從人 聲 音土口反)。
|
校量(上交巧反賈逵注國語云校考也說文從木交聲)。
|
最無比經 慧琳撰
|
嚴麗(郎計反麗好也孔注尚書云麗施也顧野王
|
云麗謂華靡也說文從鹿 聲也
|
音戾)。
|
佛說前世三轉經 玄應撰
|
獷(下虢猛反集訓云獷惡也說
|
文云獷不可附也從犬廣聲也)。
|
禱祠(上刀老反下似慈反鄭注周禮云求福當請
|
福之詞得福曰祠說文並從示示音祇壽司聲也)
|
。
|
無瘢(下薄寒反蒼頡篇痕也說文瘢痍也瘢痕也
|
經文作槃應從 女厄反般聲也)。
|
妊娠(上如鴆反下書
|
反廣疋云妊亦
|
音申也毛詩傳云娠懷孕也說文義同並從女壬辰
|
俱聲)。
|
身餧(於偽反顧野王云以物散與鳥食也廣雅餧
|
亦 音寺也說文
|
從食委聲也)。
|
餬口(上戶徒反爾雅云餬
|
音之然反左傳云餬其口於四方也說文寄食也從
|
食胡聲)。
|
佛說銀色女經 慧琳撰
|
摶若(上奪欒反博雅摶著也顧野王亦令著也禮
|
記無摶飯也說文從手專聲)。
|
須(上梯帝反許注淮南子云
|
截髮也說文從髟音摽弟聲考聲云削髮從刀作剃
|
俗字也下相逾反鄭注周禮
|
云須髮也又從頤下須也說文亦面毛也從 從頁象形字也)。
|
挽我(上無返反聲類云挽引也從車作輓說文從
|
手免或聲也)。
|
佛說阿闍世王受決經 慧琳撰
|
哽噎(上甖綆反考聲云哽氣塞也聲類留嗌喉中
|
也亦體食也說文從口更聲下煙結反毛詩傳噎不
|
能息也郭注
|
方言云壹痛也說文食在喉也從口壹聲)。
|
採蓮違王上佛受決號妙華經 慧琳撰
|
采蓮(上猜宰反考聲云采取也說文從爪從木今
|
經從手通用也)。
|
然(上五各反字書 驚也說文從心 音與上同聲也)。
|
佛說正恭敬經 玄應撰
|
蹀足(上徒葉反廣雅云蹀履也聲類蹀躡古今正
|
字蹀蹈也從足 聲 音葉也
|
)。
|
趠足(上丑挍反上林賦趠間也說文遠也從走卓聲也)。
|
善敬經 慧琳撰
|
指抓(下側絞反左傳云手甲也埤蒼抓搯也亦作
|
爪說文抓刮也從手爪聲也)。
|
髆(下牓莫反集訓云髆
|
髆也亦作膊說文肩甲也從骨尃聲尃音浦也)。
|
|
椎撲(上直追反太公六韜曰椎重八斤柄長五尺
|
顧野王云椎所以轉物也說文從木隹聲經文作此
|
槌俗字也下
|
龐邈反字書云相撲手搏也說文從手
|
撲擊也搏音博經文從 聲
|
音卜從人作僕訛也)。
|
 (下茲髓反或作
|
考聲云鳥口從此朿音
|
聲字書或作古今正字從此作觜經作
|
俗字也)。
|
|
荷擔(下 濫反考聲古今正字云擔負
|
木荷物從手也詹聲也)。
|
稱讚大乘功德經 慧琳撰
|
謗讟(下同庶反杜注左傳云讟誹也方言痛也廣
|
雅讟惡也說文從 賣聲 音
|
乾敬反)。
|
捶打(上隹委反說文捶杖擊也從手垂聲也)。
|
匾 (上邊丐下土奚反考聲作匾
|
並薄 也經作
|
俗字也丐音湎也)。
|
矬陋(上坐莎反廣雅短也古今正字云矬字從矢坐聲也)。
|
澍陋雨(上朱戍反淮南子云澍而不澍也春雨之
|
灌万物也說文云澍時雨所以澍生万物無地也從
|
水從
|
尌聲尌音駐次正法字顧野王云常也無地無戒法
|
則也又放 模範也爾雅云法獨也廣雅
|
云合也說文云 平如水
|
廌所以不直而去之會意字也廌音宅薤反)。
|
綜攝(上子宋反列女傳織可以喻治政推持絲而
|
往引而來者曰綜說文機縷交者也從糸宗聲也)
|
。
|
枯槁(上苦胡反考聲木乾死也亦作
|
說文枯朽也從木古聲下苦浩反說文槁亦枯也考
|
聲亦乾也從木高聲也)。
|
佛說妙法決定業障經(無字可音訓)
|
諫王經 玄應撰
|
黼黻(上弗禹反下甫忽反考工記畫繪之白與黑
|
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爾雅事章也斧謂之黼郭璞
|
曰黼文畫為
|
斧形黼字從黹音知雉反經文從首作 非也)。
|
恇攘(丘方反下而羊反說文恐惶遽也楚辭遭此
|
世之恇煩擾也謂煩攘是也)。
|
口噤(又作 同渠飲反噤而不言王逸
|
注楚詞云噤閉也 口為噤也)。
|
葆羽(又 同補道反漢書作合聚五色
|
羽名書羽葆謂為葆也)。
|
噢咿(於六反下於祇反埤蒼噢咿痛悲之也亦聲也)。
|
闐闐(又作填同徒堅反詩云振旅闐闐言盛
|
也亦群行聲也)。
|
示教勝軍王經 玄應撰
|
倡優(齒陽反說文倡樂也蒼頡篇樂也證也戲笑
|
之伎也謂樂倡俳也優笑以自人所為戲怡悅也)
|
。
|
綺帊(又作 同普亞反襆也通俗文廣雅云帊復曰帊也)。
|
錦衾(袪金反字林衾大被也)。
|
駿馬(子閏反穆天子傳曰天子稱駿馬百匹郭璞
|
曰馬之美馬才良文駿者也)。
|
瞑目(覓田反說文瞑翕也爾雅翕合也)。
|
辟手(裨 反謂舒手附身也廣雅辟除也)。
|
曰暴(蒲 反暴 乾曬
|
也說文從出從廾米字意也字從曰從廾音巨恭反
|
)。
|
雨 (在賜反浸也通俗文水曰漬漬潤濕也)。
|
霜封(府龍反封厚也亦緘撿之也固之也)。
|
筋骨(居欣反說文肉之有力者筋字從竹也)。
|
殉利(辭俊反蒼頡篇云殉求也廣雅云殉營也)。
|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慧琳音
|
懊悔(烏老反文字集略懊 奴道
|
反爾雅懊亦忨五煥反說文從心奧聲下呼會反毛
|
詩傳曰悔恨也劉瓛言蹇反
|
注周易悔改也說文從心每聲也)。
|
黔黎(上儉廉反鄭氏注禮記黔首也說文從黑今
|
聲下力奚反孔注尚書
|
眾也古今正字從黍
|
音利聲)。
|
溘然(坎合反至也楚辭云溘奄忽而之亦至也說
|
文從水盍音合聲也)。
|
白 (下甜頰反埤蒼云 細
|
毛布也考聲云亦草花布也文字典說從毛疊聲疊
|
音同上)。
|
縈身(於營反收卷也說文從糸縈省聲)。
|
通(上所初反經作踊寫人誤也)。
|
鈴鐸(上力丁反鈴小鐸也說文從金令聲下唐洛
|
反鄭注周禮鐸大鐸也說文從金睪聲也)。
|
 (上語居反水
|
下必滅反考工記肉骨者也呂氏春秋山海經亦介
|
也從黽敝聲黽音猛敝音毗袂反)。
|
黿鼉(上阮援反說文黿大 也從黽元
|
聲下大河反郭璞注山海經云鼉似蜥蝪長丈餘有
|
鱗皮可以為鼓也說文
|
水蟲也從黽 省聲 音那也)。
|
文殊師利巡行經 慧琳撰
|
晡時(上補胡反許注淮南子日行至申為晡時悲
|
谷者日入處也顧野王云悲谷是日加申時也說文
|
從日甫聲也)。
|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慧琳撰
|
誹謗(上音斐下補浪反說文誹猶謗也杜注左傳
|
謗亦毀也大戴禮堯立誹謗之木文字典說並從言
|
非旁俱聲也)。
|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慧琳撰
|
極劇(渠戟反顧野王云劇甚也說文作劇正字也
|
從刀豦聲經作劇俗字)。
|
緣起聖道經(此經未有本可音訓)
|
了本生死經 玄應撰
|
苦懣(古文懣同莫本反說文煩也蒼頡篇懣悶也亦憤也)。
|
常啖(又作噉同徒感徒濫二反喫啖也)。
|
稈經 玄應撰
|
生穗(又作釆同辭醉反說文禾成秀人所收也)。
|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 喻經 慧琳撰
|
鷲 (上音就下芳封反案天竺國靈山
|
也在摩竭陀國此山高峻鷲鳥栖止此鳥形狀似鵰
|
而小亦怪鳥也常食死
|
屍若翔集聚落邑中必有死
|
以此咎徵故名靈鷲經文在此山說也故摽顯其舊
|
名祇闍崛山梵語訛轉也亦名鷲山
|
也說文從山鳥夆就聲者也)。
|
錯謬(下眉救反顧野王云謬猶僻也鄭玄云謬誤
|
也釋名云謬差也方言詐也說文從言翏力又反聲
|
也)。
|
生莖(下幸 反蒼頡篇草本曰莖說文從艸巠聲音輕)。
|
植種(上乘力反鄭注周禮根生之屬也孔注尚書
|
植置也方言樹立也說文從木直聲下鍾勇反孔注
|
尚書云種布
|
也顧野王云謂取種布於土中也說文從禾重聲也)。
|
竅隙(上企曜反鄭注禮記竅孔也說文空也從穴
|
聲下卿逆反廣雅裂也顧野王隙猶穿
|
穴也隙壁際也說文從
|
阜 聲也)。
|
著(上都南反考聲云 嗜
|
也孔注尚書云過樂謂之 從女作
|
亦作此 或也)。
|
沃潤(上烏穀反考聲云沃灌也古今正字從水夭聲也)。
|
如稱(蚩證反廣雅云秤度也考聲正作稱經作秤
|
俗字也說文從禾 音上同
|
聲也)。
|
低昂(上丁 反博雅云垂也蒼頡
|
篇低俛也古今正字從人氐音底聲經文作此
|
俗字也下五剛反說文高也從
|
日卬聲卬音同上也)。
|
獨證自誓三昧經 玄應撰
|
句潭(下徒南反或言瞿曇彌梵言輕重也)。
|
趠第(丑挍他弔二反上林賦趠郭璞曰懸擲也說文趠遠也)。
|
金贈(在鐙反贈送也遺也說文以玩好之物相送曰贈)。
|
謳合(又作嘔慪二形同烏侯反爾雅徒歌曰謳廣雅謳喜也)。
|
和蘭(亦言 和羅梵言訛轉也此云自恣食也)。
|
佛說自誓三昧經 慧琳撰
|
交露(交自也經作珓非也下音路也)。
|
莎呵(素河反下音河梵語)。
|
研精(齧賢反廣雅云研熟也說文研
|
從石幵聲經作研俗字也幵音牽也)。
|
句睒(失冉反梵語西國名)。
|
揵搥(上音 下直追反已於善敬經釋訖)。
|
佛說龍施女經 慧琳撰
|
危 (七歲反廣雅 弱也顧
|
野王云 肉耎易斷也說文云從肉從絕
|
省聲經文從危作脆誤也)。
|
龍施菩薩本起經 玄應撰
|
嚶嚶(烏耕反謂鳥鳴也爾雅丁丁嚶嚶相切直也)。
|
悢悢(力尚反廣雅云謂悢悢悲然愁也)。
|
縷陳(力主反言數如絲縷多難陳也經文作屢非體也)。
|
菩薩生地經 慧琳撰
|
精廬(呂 反考聲云廬庵類也杜
|
注左傳云廬舍也說文從 嚴撿反盧聲
|
也)。
|
檛捶(上鵽踄瓜反考聲云檛馬策杖也說文從木
|
過聲也下之 反說文捶謂擊也從手垂
|
聲)。
|
急憋(下裨列反方言急性也說文云憋惡也郭注
|
云憋從心敝聲也)。
|
誣 (上武膚反注禮記及杜注左傳云
|
欺也鄭云誣亦 也說文從言從巫聲也
|
)。
|
觝突(上丁禮反聲類中作
|
字 音底觸也亦至也古今正字從
|
角氐聲也)。
|
稍稍(梢教反顧野王云稍稍侵漸也廣雅云稍稍
|
小也說文云從禾肖聲)。
|
佛語經 慧琳撰
|
卑掾(鉛絹反蒼頡篇掾指也漢書官府掾也說文
|
從手彖聲彖音湍亂反)。
|
佛說八吉祥 經 慧琳撰
|
 (梵語也上盤 反)。
|
因抵(丁禮反大戴禮云抵猶推也方言云抵
|
也經作此 俗字也說文從手氐音
|
底聲)。
|
|
無央(約章反王注楚辭央盡也說文從大在
|
聲廣雅云央音於仰反考聲云失容也經文從革作
|
鞅與經義殊
|
今不取)。
|
蜜(上頻必反梵語也)。
|
八陽神 經 玄應撰
|
肉噲(口壞反國土名也依字咽也三蒼亦快字也)。
|
八吉祥神 經 慧琳撰
|
缺減(犬悅反蒼頡篇缺虧也說文從缶夫苟反夫
|
吉穴反聲下甲斬反說文減少也從水咸聲也)。
|
逮得(臺賴反毛詩逮及也經作逯俗字也說文從
|
 聲
|
音丑略反 音第)。
|
|
諛 (上庸朱反說文諛亦諂也從言臾
|
聲經作此諭是曉諭字也與經義乖也下丑冉反何
|
注公羊傳 也從言
|
閻聲或經作此諂俗字也)。
|
八佛名號經 慧琳撰
|
熊羆(上音雄說文熊似豕山居冬蟄之獸從能
|
必遙反聲下鄙皮反郭注爾雅云羆似熊長頭高
|
能拔樹說文
|
黃白文也從熊罷省聲也)。
|
豺豹(上床諧反豺狼屬也郭注爾雅云豺
|
似狗也顧野王云霜降之日豺乃祭獸是也說文從
|
豸音雉才聲下包
|
教反毛詩亦作豹黃羆是也說文似虎圓文從豸勺
|
常藥反聲也)。
|
芬馥(上芳文反下馮福反鄭注儀禮云芬猶香也
|
說文從艸分聲毛詩傳云馥亦香也文字典說云從
|
香复聲)。
|
盂蘭盆經 玄應撰
|
盂蘭盆(此言訛也正言烏藍婆拏此譯云倒懸案
|
西國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云先亡有罪家復絕嗣
|
亦無
|
人饗祭則於鬼趣之中受倒懸之苦佛令於三寶田
|
中俱具奉施佛僧祐資彼先亡以救先云倒懸飢餓
|
之苦舊云盂蘭
|
盆是貯食之器者此言誤也)。
|
往餉(尸尚反廣雅餉遺也說文餉饋也饋餉也)。
|
錠燭(音定又殿韻集云有足曰錠無足曰鐙經文作挺非也)。
|
羅和飯(獨證自擔經云
|
耳此釋云和蘭亦梵言輕重自恣食也)。
|
汪洋(烏光反下以章反楚辭云臨極也淵子汪洋
|
王逸曰大水廣 說文汪洋深廣
|
廣雅汪汪大水也)。
|
六種親屬(漢書以奉六 應劭曰六親
|
者父母兄弟妻子也蒼頡篇親愛也釋名云
|
也言相隱 也)。
|
佛說報恩奉 經 慧琳撰
|
乳哺(上儒主反下蒲慕反許注淮南子云哺口中
|
嚼食也說文從口甫聲也)。
|
飯(昌沼反字林熬米麥也說文從麥
|
酋就由反聲經文作 俗字也)。
|
汲灌(上紀立反說文汲引水也從水反聲下宮換
|
反晏嬰云灌沃也說文從水雚音桓聲也)。
|
灌洗佛形像經 慧琳撰
|
臠肉(力轉反字林云臠切肉也說文從肉 劣專反聲也)。
|
僉然(上七尖反孔注尚書云僉皆也說文從
|
慈入反從 音諠從 古從字
|
)。
|
佛說摩訶剎頭經 慧琳撰
|
捼而(奴和反鄭注禮記澤手挼莎也說文從手委
|
聲莎音素和反)。
|
紺黛(上甘暗反說文深青色也從糸從甘聲下徒
|
賚反說文眉黑也從黑代聲也)。
|
佛說浴像功德經(三藏寶思惟譯) 慧琳音
|
浴像(上瑜屬反考聲云浴洗也說文洛洒身也從
|
水谷聲洒先禮反)。
|
佛說浴像功德經 慧琳撰
|
麩片(上撫無反說文麥皮屑也從麥夫聲也)。
|
瀝取(上靈滴反蒼頡篇云水下滴瀝也說文從水歷聲也)。
|
造立形像福報經 慧琳撰
|
柔耎(而 反博雅耎弱也從而從大或作 也)。
|
恢上(苦回反杜注左傳恢火也說文從心從灰聲也)。
|
佛說作佛形像經 慧琳撰
|
拘鹽(上音俱下余廉反梵語國名也)。
|
佛說內藏百寶經 慧琳撰
|
漚和(梵語於侯反)。
|
媾精(上古候反周易曰媾遇也王注云女遇男也
|
經作此遘誤也說文從女冓音與上同聲)。
|
漱口(上搜皺反考聲漱水激盪也禮記曰雞初鳴
|
咸盥漱是也說文從水欶所六反聲)。
|
繖蓋(上珊亶反東觀漢記時天大雨上騎持繖蓋
|
顧野王云繖即蓋也說文從糸散聲經文作此傘未
|
詳亦俗用字)。
|
私呵昧經 慧琳撰
|
戰慄(力質反杜注左傳云慄謹敬也尚書云慄慄
|
危懼是也說文從心栗聲也)。
|
肅然(上修育反孔注尚書云肅敬也又曰肅嚴也
|
毛詩箋云肅肅嚴止之 也謚法曰強德
|
克義曰肅說文義同從
|
聿汝涉在 烏玄反)。
|
炳意(上碧皿反廣雅云炳明也說文云從火丙聲也)。
|
有遏(安割反孔注尚書云遏絕也蒼頡篇遏謂遮
|
也說文從 曷音褐聲)
|
。
|
僮孺(上徒東反鄭注禮記云僮未冠之稱也說文
|
從人童聲下如喻反孔注尚書稚子也說文從子需
|
聲俗作此
|
今不取)。
|
蝡動(上如允反淮南子昆蟲蝡動也說文從虫耎聲也)。
|
四不可得經 玄應撰
|
捻箭(又作敜同乃 反謂以手指捻持也)。
|
梵女首意經 玄應撰
|
入館(古換反說文客舍也周禮五十里有候館案
|
客舍逆旅名候館字從食今有從舍作
|
近字也)。
|
旡 (又作哲悊二形同知烈反爾雅哲
|
智也方言齊宋之間謂智為哲哲明了也)。
|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玄應撰
|
佛塔(他盍反或云塔婆或作偷婆此云方墳亦言
|
廟一義也經文從革作鞈公 反
|
也亦防污也鞈非此義也)。
|
成具光明定意經 玄應撰
|
若(又作沃同於縛反詩傳云沃若猶
|
沃沃然也沃柔也濕也亦從下溜出也)。
|
卓犖(力角反謂奇異也)。
|
瞢瞢(莫登反瞢瞢然亂也悶也亦無光也)。
|
真諺(言建反諺俗言也言了別真俗語無疑難也
|
經文從口作喭俗非也)。
|
褎訕(補高反案褎猶揚美之也進也訕謗也)。
|
貪(又作鏟同初簡反廣雅 削也聲類云 平者也)。
|
躓礙(上音致通俗文事不利曰礩限至曰礙經文作綴非也)。
|
潭然(宜作憺徒濫反憺猶安靜也深水曰潭音徒南反)。
|
眉毛(美飢反說文目上毛經文作 二形非也)。
|
眼瞼(居儼反字略云眼外皮也經文作睫眊二形
|
並非此用也)。
|
諀訿(爾雅資爾反通俗文云難可謂之諀訿經文或作啤呲)。
|

|
(古文 耄二形今作秏同莫報反
|
禮記八十曰耄注云耄惛忘也亦亂也經文作
|
二形誤也)。
|
|
棚閣(蒲 反通俗文連閣曰棚棚亦閣
|
也蒼頡篇樓閣也謂重屋複道者也)。
|
妐姑(又作伀同之容反釋名云俗謂舅嫜名伀言
|
所見敬忌見之伀懼自肅齊也)。
|
盥手(公緩反說文澡手也案凡洒澡物皆曰盥不
|
但手也字從臼水皿上意也)。
|
溫室洗浴眾僧經 玄應撰
|
溫痺(必二反風痺病也濕病也謂不能行也)。
|
苾芬(又作飶馝咇 四形同蒲結反埤
|
蒼大香也苾苾然芬芬香也)。
|
諸德福田經 玄應撰
|
枯 (古文 同苦道反字林木枯也)。
|
迄今(吁訖反爾雅云迄至也)。
|
金色王經 玄應撰
|
粔 (渠煮反下匿女反蒼頡篇粔
|
餅餌者也江南呼為膏 音還字苑
|
粔 膏 果也)。
|
|
大方廣如來藏經(晉翻) 慧琳撰
|
饜意(菩薩名上於艷反)。
|
覆蔽(上若務反賈注國語覆蓋也說文從西復聲
|
下必袂反杜注左傳云敝障也考聲云掩也說文從
|
艸敝裨袂
|
反聲西呼賈反)。
|
皮 (苦外反蒼頡篇 糠也
|
字書云 麤糠也經作此 俗
|
字)。
|
糟糠(上早勞反楚辭云哺具糟歠其釃說文酒滓
|
音緇史反從米曹聲下苦綱反郭注爾雅糠米皮也
|
說文亦穀
|
皮也從禾康聲經從米作糠俗也)。
|
核內(衡革反顧野王云果實中核也說文從木亥聲)。
|
見幣(毗袂反鄭注禮記云大幣所以享先也又曰
|
幣帛也說文從敝毗袂反從巾也)。
|
鑄師(朱戍反左傳鑄謂煬陽向反銅為器也又銷
|
金也說文從金壽聲)。
|
繒蓐(昔燭反聲類云蓐薦也郭注爾雅云蓐席也
|
說文從艸辱聲也)。
|
大方廣如來藏經(興善三藏新譯) 慧琳撰
|
痿瘁(上委為反鄭注禮記痿病也說文從
|
委聲下慈醉反毛詩傳曰瘁病也說文從
|
卒聲 音女厄反也)。
|
沒(上力登反字書云
|
或陵字也王逸云陵侵侮慢易也杜注左傳云侮我
|
也古今正字從力夌音上同聲也)。
|
須 (粟逾反說文正體從
|
作須 音衫頁音頡象形也經從髟作
|
俗字也髟音標下而捶反王注楚辭云
|
花
|
實 也廣雅云 花也說文從艸從三心從糸也)。
|
去(上丑劣反埤蒼云 皮破也說文從皮兌聲也)。
|
粟 (脣律反爾雅云 粟也說文從禾 聲經作 非也)。
|
懷挾(上戶乖反經從心通用說文正字作褱褱挾
|
也從衣
|
聲下嫌頰反何注公羊云挾褱也爾雅云挾藏也說
|
文
|
持也從手從夾聲經從人作俠誤也)。
|
金 (音專埤蒼云
|
也經從石作磚俗字也說文從瓦專聲也
|
音祿)。
|
跳驀(上徒聊反說文跳躍也從足兆聲下
|
伯反考聲云驀踰也說文從馬莫聲也)。
|
演道俗經 玄應撰
|
給贍(聲類或作 同時艷反贍助也字書贍足也謂周足也)。
|
八(側禁反廣雅 毀也亦讒也一云旁入曰 也)。
|
百佛名經 玄應撰
|
瞿噓(借音犖俱反)。
|
婆瑳(千我反)。
|
媵德(翼證也)。
|
稱揚諸佛功德經下卷 玄應撰
|
洞清(古文衕迵二形同徒貢反案洞猶通過也亦
|
深 之 也經文從口作
|
哃非也)。
|
須真天子經上卷 玄應撰
|
鋒 (蘇木反)。
|
陀(徒對反)。
|
(止搆反)。
|
中卷
|
勇悍(胡旦反蒼頡篇悍桀也說文勇亦悍也)。
|
弧弓(戶都反說文木也周易黃帝作弦木為弧剡
|
木為矢是也)。
|
建箭(居健反建立也亦樹也)。
|
摩訶摩耶經 玄應撰
|
涵潤(胡耽反說文水澤多也詩云 始既涵是也)。
|
翮(字林山瘵反謂張翼也淮南子云
|
飛鳥 翼許重曰 羽而飛也
|
)。
|
除恐災撗經 玄應撰
|
溝巷(胡絳反謂須陀洹人也此言入流或言至流
|
今言溝巷者取其流水處也經文作港古項反字略
|
云水
|
分流也即經中云分布果是其義也)。
|
孛經抄 玄應撰
|
蚑蜂(巨義反聲類云多足蟲也關西謂
|
溲為蚑 音求俱反下所誅
|
反)。
|
廝米(析移反廝下也字書廝 也謂賤 也今取其義也)。
|
睚 (五賣反下助賣反廣雅睚裂也說
|
文以為 目匡也淮南子云瞋目裂
|
即其義也)。
|
媟 (上相列反下徒木反相狎習謂之
|
媟 經文作泄瀆非體也)。
|
妖孽(字體作孽同五竭反說文衣服歌謠草木之
|
怪謂之妖禽獸蟲蝗之怪謂之孽孽災也)。
|
魯鈍(力古反論語參也魯孔安國曰魯鈍也謂人惛鈍者也)。
|
吃 (宜作 同音刃吃肕猶堅鞭也謂人無識也)。
|
辜較(又作搉漢書音義曰辜固也較專也謂
|
固販鬻以求利專略)。
|
譙譊(又作嘵呶同才妙才焦二反蒼頡篇譙云訶
|
也亦嬈也譙踧也下女交反譊譊讙呼也廣雅譊鳴
|
也說文云恚
|
呼也蒼頡篇訟聲也)。
|
鸕 (上郎都反下才資反說文水鳥也
|
蒼頡篇鸕 似鶂而黑也鶂音五歷反)
|
。
|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玄應撰
|
鴈鴝(又作 同其俱反即 鵒也)。
|
十住斷結經第一卷 玄應撰
|
纏縺(力前反字書縺縷不解也)。
|
戢在(側立反戢聚也斂也說文藏兵器也經文從
|
手作 非也)。
|
滲漏(疏蔭反滲盡也下漉曰滲滲亦竭也)。
|
閹塞(於儉反 門人也宜作掩掩藏也蔽也)。
|
第二卷
|
蜜 (又作款同口緩反蒼頡篇
|
誠重也至也說文 意有所欲也)
|
。
|
揮淚(許歸反揮灑也說文云揮奮也謂奮振去之也)。
|
第三卷
|
棚閣(蒲 反通俗文連閣曰棚經文作
|
閛普耕反門聲也閛非此義也)。
|
嬈固(乃了反下又作 同古護反三蒼
|
云嬈弄也煩也謂煩擾戲弄也諸經有作嬲或作
|
音同嬈摩登伽經作擾
|
蠱音公戶反厭蠱也字林蠱音古護反)。
|
第四卷
|
勗勉(虛玉反謂勉勵也方言齊魯謂勉為勗也)。
|
道撿(居儼反大品經云若入聲聞正位是也撿攝
|
也蒼頡篇撿法摩也)。
|
第五卷
|
騞然(呼馘反騞然忽也義亦與 字同
|
音乎覓反 然也馘音古麥反)。
|
煻煨(徒郎反下烏迴反通俗文熱灰謂之煻煨亦
|
熝也廣雅煨溫也經文作熅於文反 熅
|
光氣也說文鬱煙也熅
|
非字體也)。
|
門閾(古文 同呼域反爾雅柣謂之閾
|
郭璞曰即門限也柣音千結反)。
|
第六卷
|
或 (鴉猛反明也)。
|
婆搓(千何反或作婆叉河亦云博叉河大池西面
|
河也馬口而出流入西海也)。
|
瞢(徒登丁鄧二反韻集笑臥極
|
也下 登反經有作躑
|
懵並非體也)。
|
第七卷
|
六湮(於仁反說文湮沒也爾雅湮落也亦下也)。
|
第八卷
|
水
|
(九愚反廣雅
|
酌也說文 挹
|
斟也抒也經文作拘非體也或從酉作
|
亦非)。
|
第九卷
|
蚑行(渠支巨宜二反謂蟲行 也周書蚑行喘息是也)。
|
哂然(字書作 或作吹同式忍反三蒼
|
小笑也論語夫子哂之馬融曰哂笑也禮記笑不至
|
哂鄭玄曰齒本曰 大
|
笑則齒本見也)。
|
愚戇(都絳反說文愚癡也戇也聲類韻集音丑巷反)。
|
第十卷
|
遮迦越羅(此譯云轉輪聖王正言斫迦羅此言輪
|
伐剌底此云轉名轉輪聖王順此方語也)。
|
菩薩纓絡經第一卷 玄應撰
|
恭恪(古文 同口各反恪敬也字林恪恭也)。
|
曩昔(奴朗反爾雅曩久也猶往久古昔也)。
|
塵曀(又作 同於計反爾雅終風且曀
|
傳曰陰而風曰曀曀亦翳也言奄翳曰光使不明也
|
)。
|
第三卷
|
然(歌鄧反 猶坦然也詩
|
云 之秬秠傳曰 遍竟也秬
|
音巨秠音扶鄙反)。
|
羯毘(或言羯隨或曰迦毗或言迦毗此是梵語音
|
訛也此譯云迦毗聲迦羅者名為好聲鳥也)。
|
第六卷
|
僥倖(古堯反下胡耿反僥遇也倖翼慶也俗謂幸
|
為倖倖謂非其所得而得之也)。
|
第七卷
|
貪餮(又作 同他結反
|
說文 亦貪也又曰貪財
|
曰饕貪食曰餮)。
|
拘 (或作居
|
或作拘輪皆梵語訛也此云本際則經中尊者了本
|
際尊者智本際皆是也此則嬌陳如也)。
|
|
邠耨(又作分耨或作邠耨文陀弗應云富羅曼陀
|
弗多羅此譯云滿嚴飾女或言滿見子也)。
|
第九卷
|
苾芬(又作飶馝咇 四形同蒲結反埤
|
蒼苾火香也詩注云苾苾然芬香也)。
|
阿惟顏(案菩薩十住經云第十阿惟顏住謂一生補處者也)。
|
鏟以(叉莧反說文一曰平 也蒼頡篇云削平也)。
|
不泄(思列反泄溢也亦發也廣雅泄漏也)。
|
第十一卷
|
超卓( 驕反跳上車也超越也出前也
|
遠也踰也下陟角反卓高也釋名云超卓也舉
|
有所卓越也)。
|
第十二卷
|
分衛(此言訛也正言儐荼此云團波多此云墮言
|
食墮在 中也或言
|
荼夜此云團團者食團謂乞食也)。
|
鏗然(又作 二形同口耕
|
反說文 堅也廣雅
|
然堅也)。
|
料量(力條反說文料量也料亦數也字從斗經文
|
作科苦和反非也)。
|
超日明三昧經上卷 玄應撰
|
懾伏(聲類作懾同止業反說文心服曰懾廣雅懾
|
懼也字書失常也)。
|
娞恤(私惟反爾雅娞安也恤收也)。
|
恢 (又作 同苦迴反字林恢大也)。
|
纖介(家薤反周易憂悔吝者存乎介韓康伯曰介
|
纖介也劉瓛曰介微也)。
|
譎詭(又作噊同公穴反下又作
|
同居毀反方言自關而東西或謂詐為譎
|
亦奇怪也)。
|
浮譁(呼瓜反尚書無譁聽命孔安國曰無讙譁也
|
蒼頡篇云譁言語譊譊也)。
|
不挍(古 反左傳有人而挍罪莫大焉
|
也注云挍報也論語云賊而不挍是也)。
|
五兵(周禮司兵掌五兵鄭眾曰五兵者戈殳戟酋
|
矛夷也若步卒五兵則無矛夷而有弓矢也)。
|
消殪(古文作
|
同於計反爾雅殪死也尚書殪戎殷注云殪煞也亦
|
盡也)。
|
弘綽(又作 同昌若反說文綽緩也綽亦寬也)。
|
下卷
|
淖情(字林女卓反三蒼昌若反又音徒歷反淖約好 也)。
|
分賦(方句反賦布也爾雅賦斑也郭璞曰謂斑布與之也)。
|
綢繆(直流反下亡侯反詩云綢繆束薪傳曰綢繆纏綿也)。
|
寇害(口候反說文寇暴也廣雅寇抄也尚書寇賊
|
姦宄薄甯集解云寇群行攻剽者也字從完從支剽
|
音疋妙反)。
|
躊躇( 留反下 諸反廣雅躊躇猶豫也亦躑躅也)。
|
貙者( 俱反似狸而大爾雅今貙虎大
|
於狗文如狸博物志云貙大能化為虎)。
|
苑囿(于救反三蒼養牛馬林木曰苑字林有垣曰
|
苑無垣曰囿所以養禽獸者也囿亦禁苑也)。
|
城廬(力居反別舍也亦寄止也黃帝為廬以避寒
|
暑春秋去之冬夏居之故曰寄止)。
|
謙 (說文作盅同除隆反字書 虛也亦中也)。
|
屢聽(力句反爾雅屢亟也亟數也亟音祛記反)。
|
訾量(又作 同子移反訾亦量也說文思稱意也)。
|
蹉跌(千何反下徒結反蹉跌也通俗文失躡曰跌
|
廣雅云跌差也亦偃也)。
|
未孚(字體作 同芳務反禮云無
|
往鄭玄注云 疾
|
也廣雅云 行也)。
|
一鍼(聲類今作針同支諶反廣雅鍼刺也說文所以縫衣也)。
|
賢劫經第一卷 玄應撰
|
光耀(古文曜同餘照反廣雅曜照也明也)。
|
不挾(胡頰反挾懷意也爾雅挾藏也經文作挾和
|
也協非此義)。
|
積(字書作蓄同 六反蓄積也眾也)。
|
痂痏(古遐反下于軌反廣雅痂瘡也痏毆傷青黑腫也)。
|
伴(石經作 邦 三形同補江反)。
|
准平(說文作準同之尹反准平均也度也經文作
|
才資反以土增道也 非此
|
用)。
|
擿去(他狄反擿剔也謂擿治之也亦取也)。
|
第二卷
|
三塗(又作途 二形同達胡反言
|
三塗者俗書春秋有三塗危險之處借此為名塗猶
|
道也非謂塗炭之義若依梵
|
本則云阿波那伽低此云惡趣不名惡道道是因義
|
由履而行趣是果名已到之處故不名惡道也)。
|
躓礙(古文 躓二形今作疐同
|
吏反通俗文事不利曰躓限至曰礙也)。
|
|
居倫(大哀經作拘輪譯云本際第一解法者也普
|
曜經云俱 者解本際也
|
阿若者言已知也正言解也拘
|
亦姓
|
也)。
|
第三卷
|
怯弱(如斫反尚書六極曰弱孔安國曰弱尪劣也
|
經文作 奴的反思也傷也
|
非此義也)。
|
第五卷
|
鳩那羅(此譯云惡人亦言不好人也)。
|
第十二卷
|
竽蔗(古寒反下諸夜反通俗文荊州出竽蔗則甘 是也)。
|
錫賚(星的反爾雅錫賜也謂賜與也上與下之辭也)。
|
好拂(敷勿反拂拭也除塵也治去也經文作 二形非也)。
|
都較(古文攉同古學反較猶粗略也廣雅云較明
|
也亦比挍也)。
|
趣谷(古木餘玉二反爾雅水注谿曰谷泉之通川
|
者也經文作峪非也)。
|
一切經音義卷第三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