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八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
    奉 詔譯
爾時阿闍世王。持以價直百千上妙﹝疊*毛﹞衣獻
施妙吉祥菩薩。而菩薩不肯受之。其王即以
此妙﹝疊*毛﹞衣被妙吉祥菩薩之身。衣未著身。菩
薩即時隱而不現。王既不見菩薩之身。但聞
空中聲曰。大王。汝若能見妙吉祥菩薩身相。
即能見汝所有惡作。若見惡作。如是即見彼
一切法。如見一切法亦然可見所施﹝疊*毛﹞衣。若
汝不能見亦然如是見。大王。汝若能見。有身
相者。如是乃以﹝疊*毛﹞衣奉施。其王即時復以﹝疊*毛﹞
衣。各各遍施一切菩薩聲聞大眾。及其宮人
婇女眷屬。而悉不見彼彼身相。其王即時入
定觀察。都無少色為眼所見。無境相可現。是
中唯存自身想轉。又聞如是空中聲曰。汝若
能見自身相者。如是乃以﹝疊*毛﹞衣奉施。王即自
觀亦不見有自身之相。爾時乃離一切色想。
又聞空中聲曰。大王。汝若如是無少色相若
麤若細而可見者。亦然如是應見惡作。亦然
如是見一切法。若汝不見彼即離見。彼離見
中若汝可見此即非見。大王。若非見若非不
見。此為正見。若如是見一切法者亦即非見。
大王。此非見者。是為正見。爾時阿闍世王於
一切法所對疑惑悉得遠離。從定起已重復
觀彼一切大眾亦悉不見。幻士仁賢經云。菩
薩有四種法思惟經義。何等為四。一者緣法
生起非無作因。二者無法可生亦無補特伽羅
性。三者若法緣生彼生無性。四者於甚深法
中無差別門。亦不壞菩提。菩薩十住經云。佛
言。妙吉祥。諸菩薩有五法令得安隱能清淨
初地。何等為五。一者若於無所緣解脫智中
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無所緣解脫智
中。是為菩薩得安隱法。二者此無所緣解脫
智即無二無二清淨緣法無生。此解脫中自
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緣法無生解脫
法中。是為菩薩得安隱法。三者彼緣法無生
即諸緣自性無生一切法無所有處。此解脫
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一切法無
所有處解脫法中。是為菩薩得安隱法。四者
彼一切法無所有處即諸分位分別悉無自性
智觀如虛空。此解脫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
亦悉安住如虛空智解脫法中。是為菩薩得
安隱法。五者此如虛空智即無雜亂無依止
離心意識之智。此解脫中自安住已。復令他
人亦悉安住離心意識之智解脫法中。是為
菩薩得安隱法。當知彼中離心意識之智。即
是無發悟。有所得智是為五法。勝思惟梵天
所問經云。梵天問光網菩薩言。一切法深固
邪。一切法非深固邪。菩薩言。如汝梵天。復
云何說。一切法是深固非深固邪。梵天言。若
非思惟即一切法深固。若心與思惟有所和
合即非深固。又一切法離相此即深固。若復
離中有所和合此即是為差別所行。若差別
中有所行者。即諸所作皆非深固。菩薩言。若
爾者云何諸法而可生乎。梵天言。善男子。若
自境界離清淨實際中諸法乃生。七百頌般
若波羅蜜多經云。佛言。妙吉祥。汝修般若波
羅蜜多時。當何所住而修般若波羅蜜多。妙
吉祥白佛言。世尊。我修般若波羅蜜多時。都
無所住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佛言。妙吉祥。無
住云何修般若波羅蜜多邪。妙吉祥言。世尊。
我修般若波羅蜜多時。實無法可住。佛言。妙
吉祥。汝修般若波羅蜜多時。有何等善根若
增若減。妙吉祥言。世尊。我於彼時無少善根
若增若減。世尊。諸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悉無
有法若增若減。妙吉祥菩薩神變品云。有天
子白妙吉祥菩薩言。如汝所說。少能有人解
了其義。妙吉祥言。天子。以我所說佛智甚深。
若少若多不能解了。何以故。佛智無著。無分
別。不可記。不可說。非作用。非語言道。離心
意識。若少知若遍知。非易解了。天子言。若佛
智不能知者。而諸聲聞何能解了。菩薩云何
住不退轉。妙吉祥言。天子。如來以善方便假
文字智隨為開覺。是智無文字。譬如火中求
火其何所得。天子。如來亦復如是。若最初便
說廣大佛智。即無有情能知佛智。是故如是
宣說種類之語開示彼智。是智無文字。天子
言。妙吉祥。何等是為種類之語。妙吉祥言。天
子。若說持戒及制止法。或說般若波羅蜜多
相應之法。或說入解菩提分法。此等所說。
是為種類之語。天子。若說離生離滅之法。離
雜非雜之語。離染離淨之語。不厭離生死之
語。不忻樂涅槃之語。無知無斷無修無證無
得。亦無現前三昧可轉。此等所說。是為清淨
真實之語不思議音聲。一切法決定無所得
經云。佛問妙吉祥言。諸如來所說不思議不
思議界。當云何是。妙吉祥言。此不思議不思
議界者。是諸如來說。世尊。界離思惟非心所
行。非心所量非心法揀擇。世尊。此心如是是
即不思議界。何以故。無心可思惟。此心離思
惟故。即心自性亦無所有。而此無思惟心。是
心如實。世尊。此乃是為不思議界。此經又云。
佛言。妙吉祥。汝勿應便被此鎧化度有情。妙
吉祥言。世尊。若知有情界不增不減。是中何
有有情而可化度令入涅槃。世尊。若彼虛空
有人能度者。彼有情界亦可化度。又欲以菩
提心有所化度者。而彼有情亦可發起為作
化度。世尊。一切法是菩提。亦非菩提染淨可
得。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汝勿被此鎧化度有
情。世尊。有情非染。我亦不住度有情心。何以
故。世尊若有有情即有染淨而為表示。既無
有情豈有染淨可表示邪。世尊。若法有者從
緣而生即不相違。世尊。緣生法中而實無染
無淨可得。以一切法自性無實緣生性故。若
於緣中亦無緣義染淨可得。世尊。此無所有
義緣生之義。智者了知。又復如是緣生之義。
智者於中悉無分別。若於無分別義中即無
染無淨。譬如幻師或幻師弟子幻出樓閣或
復舍宅。具有光焰廣大熾盛。或有人言。我能
勇力於彼樓閣光焰聚中而為止息。是人乃
至損壞其身。徒生疲極終不能成。佛言。妙吉
祥。如是如是。妙吉祥言。世尊。若被精進鎧化
度有情亦復如是。徒自疲極終無所得。此經
又云。佛言。妙吉祥。汝當如實伺察為是何法
增語。妙吉祥言。此謂如實伺察者。然如實伺
察中彼無一性。無種種性而可造作。世尊。若
無種類無分別中作如實伺察。即非如實伺
察。世尊。即此非如實伺察。是為增語。是故
若如實伺察成已。是中不起我是凡夫我是
聖人之見。何以故。諸法無所觀。若法不立凡
夫聖人之見。即得如實伺察成就。世尊。若善
男子善女人。能如是住者。即得法界相應。是
中無有少法若平等若差別可得。若謂凡夫
法差別亦無分別生。若謂聖人法平等亦無
分別生。何以故。所緣不可得故。若於所緣中
或平等差別有所取者。此即分別。是分別性
都無所有。若彼彼所緣中有平等差別而可取
者。即我法彼法乃有差別。凡如是等應知決
定無法可取。維摩詰經云。何為病本。謂有攀
緣即為病本。若有攀緣即有其病。何所攀緣
謂之三界。若無攀緣彼何所表。若攀緣不可
得即無所得。云何無所得。謂二見無所得。何
謂二見。謂內見外見。彼無所得。此經又云。愛
見菩薩言。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
性自空。如是乃至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
自空。此等五蘊若解了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般若波羅蜜多經云。舍利子問尊者須菩提
言。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
何能知善巧方便。須菩提言。尊者舍利子。若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行色
不行受想行識。不行色有相。乃至不行受想
行識有相。不行色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
我非無我。非寂非動。非空非不空。非相非無
相。非願非無願。非離非不離。如是乃至不行
識非常非無常。乃至非離非不離。五蘊如是
所有界處緣生菩提分法。神通波羅蜜多。力
無畏無礙解不共佛法等。乃至非離非不離。
而悉不行。何以故。尊者舍利子。色不異空空
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至識不異空
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如是界處緣
生。乃至不共佛法不異空。空不異不共佛法。
不共佛法即是空。空即是不共佛法。菩薩摩
訶薩若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是即能知
善巧方便。而彼菩薩於般若波羅蜜多亦不
念我行不念我不行。不念我亦行亦不行。不
念我非行非不行。何以故。無性自性即是般
若波羅蜜多故。此經又云。佛言。憍尸迦。善
男子善女人。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時。或有誹
謗般若波羅蜜多者。何等是為誹謗般若波
羅蜜多邪。所謂若說色是無常是苦無我不
淨。如是受想行識及界處禪定無量無色定。
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聖諦。無所畏無礙
解不共佛法。乃至一切相智。是無常是苦無
我不淨。若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作此
說者。是為誹謗般若波羅蜜多。何等是不謗
般若波羅蜜多。謂若說言。善男子。汝修般若
波羅蜜多時。勿觀色無常。勿觀色苦無我不
淨。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何以故。色自性
空故。若色自性空。是即般若波羅蜜多。若般
若波羅蜜多中無色為常可得。彼色如是無
所有故。況復若常若無常而可得邪。受想行
識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作此說者是即
不謗般若波羅蜜多。又若說言。善男子。汝修
般若波羅蜜多時。勿謂有法而可過越。勿謂
有法而可安住。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於一
切法中無所有故。若法不過越無所住。即一
切法自性皆空。若法自性空即法無性。若法
無性是即般若波羅蜜多。此般若波羅蜜多
中。即無有法若出若入若生若滅。如是說者。
是即不謗般若波羅蜜多。又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般若波羅蜜多。云何有所得。云何無所
得。佛言。須菩提。若法有二即有所得。若法無
二即無所得。須菩提言。世尊。云何為二。佛
言。須菩提。眼色為二。意法為二。乃至菩提法
佛法為二。須菩提言。世尊。有所得是無所得
邪。無所得是無所得邪。佛言。須菩提。非彼有
所得是無所得。亦非無所得是無所得須菩
提。若有所得若無所得而悉平等。此即是為
無所得。復次須菩提言。世尊。豈不住勝義諦
中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邪。佛言。不也。
須菩提言。住顛倒法中邪。佛言。不也。須菩提
言。若不住勝義諦中。又不住顛倒法中。成正
覺者豈非如來不證菩提果邪。佛言。須菩提。
我證菩提果。然於有為界中無為界中悉無
所住。又復佛言。須菩提我不能以無性中無
性而成正覺。須菩提言。世尊。豈不以有性中
無性能成正覺不。佛言。不也。須菩提言。若以
無性中無性能成正覺不。佛言。不也。又須菩
提。我於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曾謂汝言。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邪。如來有所說法邪。須菩提言。如我
解佛所說義。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亦無有法如來可說。何以故。若有法
如來所說者。彼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如來但為化度有情故。以善方便開種種門。
宣說如是甚深正法。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八
1 T32n1635_p0068a22
2 T32n1635_p0068a23
3 T32n1635_p0068a24
4 T32n1635_p0068a25
5 T32n1635_p0068a26
6 T32n1635_p0068a27
7 T32n1635_p0068a28
8 T32n1635_p0068a29
9 T32n1635_p0068b01
10 T32n1635_p0068b02
11 T32n1635_p0068b03
12 T32n1635_p0068b04
13 T32n1635_p0068b05
14 T32n1635_p0068b06
15 T32n1635_p0068b07
16 T32n1635_p0068b08
17 T32n1635_p0068b09
18 T32n1635_p0068b10
19 T32n1635_p0068b11
20 T32n1635_p0068b12
21 T32n1635_p0068b13
22 T32n1635_p0068b14
23 T32n1635_p0068b15
24 T32n1635_p0068b16
25 T32n1635_p0068b17
26 T32n1635_p0068b18
27 T32n1635_p0068b19
28 T32n1635_p0068b20
29 T32n1635_p0068b21
30 T32n1635_p0068b22
31 T32n1635_p0068b23
32 T32n1635_p0068b24
33 T32n1635_p0068b25
34 T32n1635_p0068b26
35 T32n1635_p0068b27
36 T32n1635_p0068b28
37 T32n1635_p0068b29
38 T32n1635_p0068c01
39 T32n1635_p0068c02
40 T32n1635_p0068c03
41 T32n1635_p0068c04
42 T32n1635_p0068c05
43 T32n1635_p0068c06
44 T32n1635_p0068c07
45 T32n1635_p0068c08
46 T32n1635_p0068c09
47 T32n1635_p0068c10
48 T32n1635_p0068c11
49 T32n1635_p0068c12
50 T32n1635_p0068c13
51 T32n1635_p0068c14
52 T32n1635_p0068c15
53 T32n1635_p0068c16
54 T32n1635_p0068c17
55 T32n1635_p0068c18
56 T32n1635_p0068c19
57 T32n1635_p0068c20
58 T32n1635_p0068c21
59 T32n1635_p0068c22
60 T32n1635_p0068c23
61 T32n1635_p0068c24
62 T32n1635_p0068c25
63 T32n1635_p0068c26
64 T32n1635_p0068c27
65 T32n1635_p0068c28
66 T32n1635_p0068c29
67 T32n1635_p0069a01
68 T32n1635_p0069a02
69 T32n1635_p0069a03
70 T32n1635_p0069a04
71 T32n1635_p0069a05
72 T32n1635_p0069a06
73 T32n1635_p0069a07
74 T32n1635_p0069a08
75 T32n1635_p0069a09
76 T32n1635_p0069a10
77 T32n1635_p0069a11
78 T32n1635_p0069a12
79 T32n1635_p0069a13
80 T32n1635_p0069a14
81 T32n1635_p0069a15
82 T32n1635_p0069a16
83 T32n1635_p0069a17
84 T32n1635_p0069a18
85 T32n1635_p0069a19
86 T32n1635_p0069a20
87 T32n1635_p0069a21
88 T32n1635_p0069a22
89 T32n1635_p0069a23
90 T32n1635_p0069a24
91 T32n1635_p0069a25
92 T32n1635_p0069a26
93 T32n1635_p0069a27
94 T32n1635_p0069a28
95 T32n1635_p0069a29
96 T32n1635_p0069b01
97 T32n1635_p0069b02
98 T32n1635_p0069b03
99 T32n1635_p0069b04
100 T32n1635_p0069b05
101 T32n1635_p0069b06
102 T32n1635_p0069b07
103 T32n1635_p0069b08
104 T32n1635_p0069b09
105 T32n1635_p0069b10
106 T32n1635_p0069b11
107 T32n1635_p0069b12
108 T32n1635_p0069b13
109 T32n1635_p0069b14
110 T32n1635_p0069b15
111 T32n1635_p0069b16
112 T32n1635_p0069b17
113 T32n1635_p0069b18
114 T32n1635_p0069b19
115 T32n1635_p0069b20
116 T32n1635_p0069b21
117 T32n1635_p0069b22
118 T32n1635_p0069b23
119 T32n1635_p0069b24
120 T32n1635_p0069b25
121 T32n1635_p0069b26
122 T32n1635_p0069b27
123 T32n1635_p0069b28
124 T32n1635_p0069b29
125 T32n1635_p0069c01
126 T32n1635_p0069c02
127 T32n1635_p0069c03
128 T32n1635_p0069c04
129 T32n1635_p0069c05
130 T32n1635_p0069c06
131 T32n1635_p0069c07
132 T32n1635_p0069c08
133 T32n1635_p0069c09
134 T32n1635_p0069c10
135 T32n1635_p0069c11
136 T32n1635_p0069c12
137 T32n1635_p0069c13
138 T32n1635_p0069c14
139 T32n1635_p0069c15
140 T32n1635_p0069c16
141 T32n1635_p0069c17
142 T32n1635_p0069c18
143 T32n1635_p0069c19
144 T32n1635_p0069c20
145 T32n1635_p0069c21
146 T32n1635_p0069c22
147 T32n1635_p0069c23
148 T32n1635_p0069c24
149 T32n1635_p0069c25
150 T32n1635_p0069c26
151 T32n1635_p0069c27
152 T32n1635_p0069c28
153 T32n1635_p0069c29
154 T32n1635_p0070a01
155 T32n1635_p0070a02
156 T32n1635_p0070a03
157 T32n1635_p0070a04
158 T32n1635_p0070a05
159 T32n1635_p0070a06
160 T32n1635_p0070a07
161 T32n1635_p0070a08
162 T32n1635_p0070a09
163 T32n1635_p0070a10
164 T32n1635_p0070a11
165 T32n1635_p0070a12
166 T32n1635_p0070a13
167 T32n1635_p0070a14
168 T32n1635_p0070a15
169 T32n1635_p0070a16
170 T32n1635_p0070a17
171 T32n1635_p0070a18
172 T32n1635_p0070a19
173 T32n1635_p0070a20
174 T32n1635_p0070a21
175 T32n1635_p0070a22
176 T32n1635_p0070a23
177 T32n1635_p0070a24
178 T32n1635_p0070a25
179 T32n1635_p0070a26
180 T32n1635_p0070a27
181 T32n1635_p0070a28
182 T32n1635_p0070a29
183 T32n1635_p0070b01
184 T32n1635_p0070b02
185 T32n1635_p0070b03
186 T32n1635_p0070b04
187 T32n1635_p0070b05
188 T32n1635_p0070b06
189 T32n1635_p0070b07
190 T32n1635_p0070b08
191 T32n1635_p0070b09
192 T32n1635_p0070b10
193 T32n1635_p0070b11
194 T32n1635_p0070b12
195 T32n1635_p0070b13
196 T32n1635_p0070b14
197 T32n1635_p0070b15
198 T32n1635_p0070b16
199 T32n1635_p0070b17
200 T32n1635_p0070b18
201 T32n1635_p0070b19
202 T32n1635_p0070b20
203 T32n1635_p0070b21
204 T32n1635_p0070b22
205 T32n1635_p0070b23
206 T32n1635_p0070b24
207 T32n1635_p0070b25
208 T32n1635_p0070b26
209 T32n1635_p0070b27
210 T32n1635_p0070b28
211 T32n1635_p0070b29
212 T32n1635_p0070c01
213 T32n1635_p0070c02

 

 

 

 

 

          網頁版大藏經之資料來源: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以下是資料來源的相關訊息: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二冊 No. 1635《大乘寶要義論》CBETA 電子佛典 V1.11 普及版

# Taisho Tripitaka Vol. 32,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11, Normalized Version

=========================================================================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八

本經佛學辭彙一覽(共 137 條)

一切法

二見

十住

三昧

三界

三菩提

三藏

三藐三菩提

凡夫

大乘

大師

不共佛法

不退

中有

五法

五法

五蘊

分位

分別

心所

心法

方便

世尊

平等

正見

正法

正勤

正覺

生死

如來

如是緣

如實

安隱

有所得

有法

有為

有界

有相

有情

自性

色有

色即是空

色相

行者

佛法

佛智

即離

妙吉祥

弟子

我所

沙門

身相

依止

受想行識

念處

性空

所作

所緣

波羅蜜

法門

法界

法緣

空即是色

舍利

舍利子

初地

金剛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闍世

非色

思惟

持戒

相應

修行

差別

根力

根力覺道

涅槃

神足

神通

般若

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多

退轉

梵天

清淨

深法

現前

勝義

勝義諦

尊者

智者

無生

無自性

無作

無我

無所有

無所得

無為

無為法

無畏

無常

無著

無量

無緣

無礙

無礙解

善女人

善巧

善男子

善根

菩提

菩提分

菩薩

虛空

意識

聖人

聖諦

解脫

實際

種性

精進

維摩

維摩詰

說法

摩訶

摩訶薩

緣生

諸法

賢聖

禪定

聲聞

離生

離相

攀緣

顛倒

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