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雜阿含經卷第十八
|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
弟子所說誦第四品
|
(四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竭提國那羅
|
聚落。 爾時。尊者舍利弗亦在摩竭提國那羅
|
聚落。 時。有外道出家名閻浮車。是舍利
|
弗舊善知識。來詣舍利弗。問訊.共相慰勞
|
已。退坐一面。問舍利弗言。賢聖法.律中。有
|
何難事。 舍利弗告閻浮車。唯出家難。 云何出
|
家難。 答言。愛樂者難。 云何愛樂難。 答言。樂
|
常修善法難。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
|
多修習。常修善法增長耶。 答言。有。謂八正道。
|
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
|
定。 閻浮車言。舍利弗。此則善道。此則善向。
|
修習多修習。於諸善法常修習增長。舍利
|
弗。出家常修習此道。不久疾得盡諸有漏。
|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如是比
|
閻浮車所問序四十經。
|
閻浮車問舍利弗。云何名善說法者。為世
|
間正向。云何名為世間善逝。 舍利弗言。若
|
說法調伏欲貪。調伏瞋恚。調伏愚癡。是名
|
世間說法者。若向調伏欲貪。向調伏瞋恚。
|
向調伏愚癡。是名正向。若貪欲已盡。無餘
|
斷知。瞋恚.愚癡已盡。無餘斷知。是名善斷。
|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能起
|
善斷。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涅槃者。云何為涅槃。
|
舍利弗言。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
|
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復問。舍
|
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涅槃耶。 舍
|
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
|
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
|
家修梵行。 舍利弗言。為斷貪欲故。斷瞋
|
恚故。斷愚癡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
|
行。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
|
斷貪欲.瞋恚.愚癡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
|
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
|
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有漏盡。云何名為有漏
|
盡。 舍利弗言。有漏者。三有漏。謂欲有漏.有有
|
漏.無明有漏。此三有漏。欲盡無餘。名有漏
|
盡。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
|
漏盡耶。 舍利弗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
|
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阿羅漢者。云何名
|
阿羅漢。 舍利弗言。貪欲已斷無餘。瞋恚.愚癡
|
已斷無餘。是名阿羅漢。 復問。舍利弗。有道
|
有向。修習多修習。得阿羅漢耶。 舍利弗言。
|
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
|
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阿羅漢者。云何名阿
|
羅漢者。 舍利弗言。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
|
永盡無餘。是名阿羅漢者。 復問。有道有向。
|
修習多修習。得阿羅漢者耶。 舍利弗言。有。
|
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
|
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無明者。云何為無
|
明。 舍利弗言。所謂無明者。於前際無知。
|
後際無知。前.後.中際無知。佛.法.僧寶無知。苦.
|
集.滅.道無知。善.不善.無記無知。內無知.外無
|
知。若於彼彼事無知闇障。是名無明。 閻浮
|
車語舍利弗。此是大闇積聚。復問。舍利弗。
|
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無明耶。 舍利弗
|
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
|
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復問尊者舍利弗。所謂有漏。云何
|
有漏。如前說。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有。云何為有。 舍利
|
弗言。有謂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復問。舍
|
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有耶。 舍
|
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
|
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有身。云何有身。 舍
|
利弗言。有身者。五受陰。云何五受陰。謂色受
|
陰。受.想.行.識受陰。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
|
斷此有身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
|
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
|
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苦者。云何為苦。 舍
|
利弗言。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
|
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略說五受陰苦。
|
是名為苦。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斷此
|
苦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
|
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流者。云何為流。 舍
|
利弗言。流者。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復
|
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流
|
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
|
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扼者。云何為扼。
|
扼如流說。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取者。云何為取。 舍
|
利弗言。取者。四取。謂欲取.我取.見取.戒取。
|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
|
取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
|
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縛者。云何為縛。 舍
|
利弗言。縛者。四縛。謂貪欲縛.瞋恚縛.戒取縛.
|
我見縛。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
|
習。斷此縛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
|
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
|
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結者。云何為結。 舍
|
利弗言。結者。九結。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
|
見結.他取結.疑結.嫉結.慳結。 復問。舍利弗。有
|
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結耶。 舍利弗言。
|
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
|
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使者。云何為使。 舍
|
利弗言。使者。七使。謂貪欲使.瞋恚使.有愛使.
|
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 復問。舍利弗。有道
|
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使耶。 舍利弗言。有。
|
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
|
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欲者。云何為欲。 舍
|
利弗言。欲者。謂眼所識色可愛.樂.念。染著色。
|
耳聲.鼻香.舌味.身所識觸可愛.樂.念。染著觸。
|
閻浮車。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時。舍
|
利弗即說偈言。
|
非彼愛欲使 世間種種色
|
唯有覺想者 是則士夫欲
|
彼諸種種色 常在於世間
|
調伏愛欲心 是則黠慧者
|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
|
欲耶。 舍利弗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
|
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言。所謂養者。云何為
|
養。 舍利弗言。養者有五養。謂貪欲養.
|
瞋恚養.睡眠養.掉悔養.疑養。 復問。舍利
|
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此五養耶。
|
舍利弗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
|
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穌息者。云何為穌息。
|
舍利弗言。穌息者。謂斷三結。 復問。舍利弗。
|
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斷三結耶。 舍利弗
|
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
|
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得穌息者。云何為
|
得穌息者。 舍利弗言。得穌息者。謂三結已
|
盡.已知。 復問。有道有向。斷此結耶。 舍利
|
弗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
|
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得上穌息。云何為得
|
上穌息。 舍利弗言。得上穌息者。謂貪欲永
|
盡。瞋恚.愚癡永盡。是名得上穌息。 復問。舍
|
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上穌息耶。
|
舍利弗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
|
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得上穌息處。云何為
|
得上穌息處。 舍利弗言。得上穌息處者。謂
|
貪欲已斷.已知。永盡無餘。瞋恚.愚癡已斷.已
|
知。永盡無餘。是為得上穌息處。 復問。舍利
|
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上穌息處耶。
|
舍利弗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
|
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清涼。云何為清涼。
|
舍利弗言。清涼者。五下分結盡。謂身見.戒取.
|
疑.貪欲.瞋恚。 復問。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
|
斷此五下分結。得清涼耶。 舍利弗言。有。謂
|
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
|
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得清涼。云何為得清
|
涼。 舍利弗言。五下分已盡.已知。是名得清
|
涼。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
|
清涼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
|
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上清涼者。云何為上
|
清涼。 舍利弗言。上清涼者。謂貪欲永盡無餘。
|
瞋恚.愚癡永盡無餘。一切煩惱永盡無餘。是
|
名上清涼。 復問。有道有向。得此上清涼
|
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
|
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得上清涼。云何名
|
得上清涼。 舍利弗言。得上清涼者。謂貪欲
|
永盡無餘。已斷.已知。瞋恚.愚癡永盡無餘。
|
已斷.已知。是名得上清涼。 復問。舍利弗。有
|
道有向。得此上清涼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
|
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
|
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愛。云何為愛。 舍
|
利弗言。有三愛。謂欲愛.色愛.無色愛。 復
|
問。有道有向。斷此三愛耶。 舍利弗言。有。謂
|
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
|
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業跡。云何為業跡。 舍
|
利弗言。業跡者。十不善業跡。謂殺生.偷盜.邪
|
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
|
邪見。 復問。
|
舍利弗。有道有向。斷此十業跡耶。 舍利弗
|
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
|
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穢者。云何為穢。 舍
|
利弗言。穢者。謂三穢。貪欲穢.瞋恚穢.愚癡穢。
|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斷此三穢耶。 舍利
|
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
|
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如穢。如是垢.膩.刺.戀.縛亦爾。
|
(四九一) 如閻浮車所問經。沙門出家所問亦
|
如是。
|
(四九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
|
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亦在彼住。 時。尊者舍
|
利弗語諸比丘。若有比丘得無量三昧。身
|
作證具足住。於有身滅.涅槃心不樂著。顧
|
念有身。譬如士夫膠著於手。以執樹枝。手
|
即著樹。不能得離。所以者何。膠著手故。比
|
丘。無量三摩提身作證。心不樂著有身滅.涅
|
槃。顧念有身。終不得離。不得現法隨順法
|
教。乃至命終。亦無所得。還復來生此界。終
|
不能得破於癡冥。譬如聚落傍有泥池。泥
|
極深溺。久旱不雨。池水乾消。其地破裂。如是。
|
比丘。不得見法隨順法教。乃至命終。亦無
|
所得。來生當復還墮此界。 若有比丘得無
|
量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於有身滅.涅槃心
|
生信樂。不念有身。譬如士夫以乾淨手
|
執持樹枝。手不著樹。所以者何。以手淨
|
故。如是。比丘。得無量三昧。身作證具足住。
|
於有識滅.涅槃心生信樂。不念有身。現法
|
隨順法教。乃至命終。不復來還生於此界。
|
是故。比丘。當勤方便。破壞無明。譬如聚落
|
傍有泥池。四方流水及數天雨。水常入池。其
|
水盈溢。穢惡流出。其池清淨。如是皆得現
|
法隨順法教。乃至命終。不復還生此界。是
|
故。比丘。當勤方便。破壞無明。 尊者舍利弗
|
說此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
(四九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
|
王舍城迦蘭陀竹
|
園。 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若阿練若比
|
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當作是學。內自觀
|
察思惟。心中自覺有欲想不。若不覺者。當
|
於境界。或於淨相。若愛欲起。違於遠離。譬
|
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船
|
則倒還。順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淨想。還
|
生愛欲。違於遠離。是比丘學時。修下方便。
|
不得淳淨。是故還為愛欲所漂。不得法
|
力。心不寂靜。不一其心。於彼淨相隨生愛
|
欲。流注浚輸。違於遠離。當知是比丘不敢
|
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若比丘或於
|
空地.林中.樹下。作是思惟。我內心中為離
|
欲不。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淨相。若覺其
|
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譬如鳥翮。入火則
|
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淨相。即順遠
|
離。流注浚輸。比丘。當如是知。於方便行。
|
心不懈怠。得法寂靜。寂止.息.樂。淳淨一心。
|
謂我思惟已。於淨相順於遠離。隨順修道。
|
則能堪任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 尊
|
者舍利弗說是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
|
喜奉行。
|
(四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
|
竹園。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 爾時。尊者
|
舍利弗晨朝著衣持缽。出耆闍崛山。入王
|
舍城乞食。於路邊見一大枯樹。即於樹下
|
敷坐具。 身正坐。語諸比丘。若有比丘修
|
習禪思。得神通力。心得自在。欲令此枯樹
|
成地。即時為地。所以者何。謂此枯樹中有
|
地界。是故。比丘得神通力。心作地解。即成
|
地不異。 若有比丘得神通力。自在如意。欲
|
令此樹為水.火.風.金.銀等物。悉皆成就不
|
異。所以者何。謂此枯樹有水界故。是故。比
|
丘。禪思得神通力。自在如意。欲令枯樹成
|
金。即時成金不異。及餘種種諸物。悉成不
|
異。所以者何。以彼枯樹有種種界故。是故。
|
比丘。禪思得神通力。自在如意。為種種物
|
悉成不異。比丘當知。比丘禪思神通境界
|
不可思議。是故。比丘。當勤禪思。學諸神通。
|
舍利弗說是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
|
奉行。
|
(四九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
|
竹園。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 爾時。尊
|
者舍利弗告諸比丘。其犯戒者。以破戒故。
|
所依退減。心不樂住。不樂住已。失喜.息.樂.
|
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已。永
|
不能得無餘涅槃。如樹根壞。枝葉華果悉
|
不成就。犯戒比丘亦復如是。功德退減。心不
|
樂住。不信樂已。失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
|
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失解脫已。永不能得
|
無餘涅槃。 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
|
得信樂。得信樂已。心得歡喜.息.樂.寂靜三昧.
|
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悉能疾
|
得無餘涅槃。譬如樹根不壞。枝葉華果悉
|
得成就。持戒比丘亦復如是。根本具足。所
|
依成就。心得信樂。得信樂已。歡喜.息.樂.寂
|
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疾得無餘
|
涅槃。 尊者舍利弗說是經已。諸比丘聞其
|
所說。歡喜奉行。
|
(四九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
|
舍衛國祇樹給孤
|
獨園。 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若諸比丘諍起
|
相言。有犯罪比丘.舉罪比丘。彼若不依正
|
思惟自省察者。當知彼比丘長夜強梁。諍訟
|
轉增。共相違反。結恨彌深。於所起之罪。不
|
能以正法.律止令休息。若比丘有此已起
|
諍訟。若犯罪比丘.若舉罪比丘。俱依正思
|
惟自省察剋責。當知彼比丘不長夜強梁。
|
共相違反。結恨轉增。於所起之罪。能以法.
|
律止令休息。 云何比丘正思惟自省察。比
|
丘應如是思惟。我不是.不類.不應作罪。令
|
彼見我。若我不為此罪。彼則不見。以彼
|
見我罪。不喜嫌責。故舉之耳。餘比丘聞者。
|
亦當嫌責。是故長夜諍訟。強梁轉增。諍訟相
|
言。於所起之罪。不能以正法.律止令休息。
|
我今自知。如己輸稅。是名比丘於所起
|
罪能自觀察。 云何舉罪比丘能自省察。舉罪
|
比丘應如是念。彼長老比丘作不類罪。令
|
我見之。若彼不作此不類罪者。我則不見。
|
我見其罪。不喜故舉。餘比丘見。亦當不喜
|
故舉之。長夜諍訟。轉增不息。不能以正法.
|
律止所起罪。令其休息。我從今日。當自去
|
之。如己輸稅。如是舉罪比丘善能依正
|
思惟。內自觀察。 是故。諸比丘有罪及舉罪者。
|
當依正思惟。而自觀察。不令長夜強梁
|
增長。諸比丘。得不諍訟。所起之諍。能以法.
|
律止令休息。 尊者舍利弗說是經已。諸比
|
丘聞已。歡喜奉行。
|
(四九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
|
舍衛國祇樹給孤
|
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佛所。稽首佛足。
|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舉罪比丘欲舉
|
他罪者。令心安住。幾法得舉他罪。 佛告
|
舍利弗。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舉他罪。
|
云何為五。實非不實.時不非時。義饒益非
|
非義饒益.柔軟不麤澀.慈心不瞋恚。舍利
|
弗。舉罪比丘具此五法。得舉他罪。 舍利弗
|
白佛言。世尊。被舉比丘復以幾法自安其
|
心。 佛告舍利弗。被舉比丘當以五法令安
|
其心。念言。彼何處得。為實莫令不實。令時
|
莫令非時。令是義饒益莫令非義饒益。
|
柔軟莫令麤澀。慈心莫令瞋恚。舍利弗。被
|
舉比丘當具此五法。自安其心。 舍利弗白
|
佛言。世尊。我見舉他罪者。不實非實.非
|
時非是時.非義饒益非為義饒益.麤澀不
|
柔軟.瞋恚非慈心。世尊。於不實舉他罪比
|
丘。當以幾法饒益令其改悔。 佛告舍利弗。
|
不實舉罪比丘當以五法饒益令其改悔。
|
當語之言。長老。汝今舉罪。不實非是實。
|
當改悔。不時非是時.非義饒益非是義饒
|
益.麤澀非柔軟.瞋恚非慈心。汝當改悔。舍
|
利弗。不實舉他罪比丘當以此五法饒益
|
令其改悔。亦令當來世比丘不為不實舉
|
他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不實舉罪
|
比丘復以幾法令不變悔。 佛告舍利弗。
|
彼不實舉罪比丘當以五法不自變悔。彼
|
應作是念。彼比丘不實舉罪非是實.非時
|
非是時.非義饒益非是義饒益.麤澀非柔
|
軟.瞋恚非慈心。我真不變悔。被不實舉
|
罪比丘當以此五法自安其心。不自變
|
悔。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比丘舉罪
|
實非不實.時不非時.義饒益不非義饒
|
益.柔軟非麤澀.慈心非瞋恚。實舉罪比丘
|
當以幾法饒益令不改變。 佛告舍利弗。實
|
舉罪比丘當以五法饒益令不變悔。當作
|
是言。長老。汝實舉罪非不實.時不非時.義
|
饒益不非義.柔軟非麤澀.慈心非瞋恚。舍
|
利弗。實舉罪比丘當以此五法義饒益令
|
不變悔。亦令來世實舉罪比丘而不變悔。
|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實舉罪比丘當以
|
幾法饒益令不變悔。 佛告舍利弗。被舉
|
罪比丘當以五法饒益令不變悔。當作
|
是言。彼比丘實舉罪非不實。汝莫變悔。時
|
不非時.義饒益不非義饒益.柔軟非麤澀.
|
慈心非瞋恚。汝莫變悔。 舍利弗白佛言。世
|
尊。我見被實舉罪比丘有瞋恚者。世尊。
|
被實舉罪瞋恚比丘當以幾法令於瞋恨
|
而自開覺。 佛告舍利弗。被實舉罪瞋恚比
|
丘當以五法令自開覺。當語彼言。長老。
|
彼比丘實舉汝罪。非不實。汝莫瞋恨。乃至
|
慈心非瞋恚。汝莫瞋恨。舍利弗。被實舉罪
|
瞋恚比丘當以此五法。令於恚恨而得開
|
覺。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實.不實舉我罪
|
者。於彼二人。我當自安其心。若彼實者。我
|
當自知。若不實者。當自開解言。此則不實。
|
我今自知無此法也。世尊。我當如是。如
|
世尊所說解材譬經說。教諸沙門。若有賊
|
來。執汝以鋸解身。汝等於賊起惡念惡
|
言者。自生障礙。是故。比丘。若以鋸解汝身。
|
汝當於彼勿起惡心變易及起惡言。自作
|
障礙。於彼人所。當生慈心。無怨無恨。於
|
四方境界慈心正受具足住。應當學。是故。世
|
尊。我當如是。如世尊所說。解身之苦。當自
|
安忍。況復小苦.小謗而不安忍。沙門利.沙門
|
欲。欲斷不善法。欲修善法。於此不善法
|
當斷。善法當修。精勤方便。善自防護。繫念
|
思惟。不放逸行。應當學。 舍利弗白佛言。世
|
尊。我若舉他比丘罪。實非不實.時非不時.
|
義饒益非非義饒益.柔軟非麤澀.慈心不
|
瞋恚。然彼被舉比丘有懷瞋恚者。 佛問舍
|
利弗。何等像類比丘聞舉其罪而生瞋恚。
|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彼比丘諂曲幻偽.欺
|
誑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不定惡慧.慢緩.
|
違於遠離.不敬戒律.不顧沙門.不勤修
|
學.不自省察.為命出家.不求涅槃。如是
|
等人。聞我舉罪。則生瞋恚。 佛問舍利弗。何
|
等像類比丘聞汝舉罪而不瞋恨。 舍利弗
|
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不諂曲.不幻偽.
|
不欺誑.有信.慚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
|
慢緩.不捨遠離.深敬戒律.顧沙門行.尊
|
崇涅槃.為法出家.不為性命。如是比丘聞
|
我舉罪。歡喜頂受。如飲甘露。譬如剎利.婆
|
羅門女。沐浴清淨。得好妙華。愛樂頂戴。以
|
冠其首。如是。比丘不諂曲.不幻偽.不欺
|
誑.正信.慚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緩.
|
心存遠離.深敬戒律.顧沙門行.勤修自省.
|
為法出家.志求涅槃。如是比丘聞我舉罪。
|
歡喜頂受。如飲甘露。 佛告舍利弗。若彼比
|
丘諂曲幻偽.欺誑.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
|
不定惡慧.慢緩.違於遠離.不敬戒律.不顧
|
沙門行.不求涅槃.為命出家。如是比丘不
|
應教授。與共言語。所以者何。此等比丘破
|
梵行故。若彼比丘不諂曲.不幻偽.不欺誑.
|
信心.慚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緩.心
|
存遠離.深敬戒律.顧沙門行.志崇涅槃.為
|
法出家。如是比丘應當教授。所以者何。如
|
是比丘能修梵行。能自建立故。 佛說此經
|
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四九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那羅揵陀賣
|
衣者菴羅園。 爾時。舍利弗詣世尊所。稽首禮
|
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深信世尊。過
|
去.當來.今現在。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
|
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佛告舍利
|
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所說。第一之說。能
|
於眾中作師子吼。自言深信世尊。言過去.
|
當來.今現在。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
|
佛菩提等者。況復過上。佛問舍利弗。汝能
|
審知過去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 舍利
|
弗白佛言。不知。 世尊復問。舍利弗。知如是
|
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如是住不。 舍
|
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復
|
知未來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
|
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如是住不。 舍利弗
|
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復能知
|
今現在佛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
|
明.如是解脫.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
|
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若不知過去.未來.今
|
現在諸佛世尊心中所有諸法。云何如是讚
|
歎。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說言。我深信世尊。
|
過去.當來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
|
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舍利弗白佛言。
|
世尊。我不能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世尊
|
心之分齊。然我能知諸佛世尊法之分齊。我
|
聞世尊說法。轉轉深.轉轉勝.轉轉上.轉轉
|
妙。我聞世尊說法。知一法即斷一法。知一
|
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於
|
法。於大師所得淨信。心得淨。 世尊是等
|
正覺。世尊。譬如國王有邊城。城周匝方直。
|
牢固堅密。唯有一門。無第二門。立守門
|
者。人民入出皆從此門。若入若出。其守門者。
|
雖復不知人數多少。要知人民唯從此門。
|
更無他處。如是。我知過去諸佛.如來.應.等
|
正覺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
|
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
|
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當來世諸佛世尊亦斷
|
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
|
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
|
三菩提。今現在諸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亦
|
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
|
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
|
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
|
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慧力
|
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
|
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是經
|
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四九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
|
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 時。有
|
月子比丘。是提婆達多弟子。詣尊者舍利
|
弗。共相問訊慰勞已。退住一面。退住一面
|
已。尊者舍利弗問月子比丘言。提婆達多比
|
丘為諸比丘說法不。 月子比丘答言。說法。 尊
|
者舍利弗問月子比丘言。提婆達多云何說
|
法。 月子比丘語尊者舍利弗言。彼提婆達多
|
如是說法言。比丘心法修心。是比丘能自記
|
說。我已離欲。解脫五欲功德。 舍利弗語月子
|
比丘言。汝提婆達多何以不說法言。比丘心
|
法善修心。離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
|
得無貪法.無恚法.無癡法。不轉還欲有.色有.
|
無色有法。彼比丘能自記說言。我生已盡。梵
|
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耶。 月子
|
比丘言。彼不能也。尊者舍利弗。 爾時。尊者
|
舍利弗語月子比丘言。若有比丘心法善
|
修心者。能離貪欲心.瞋恚.愚癡心。得無貪
|
法.無恚.無癡法。是比丘能自記說。我生已盡。
|
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譬如
|
村邑。近有大石山。不斷.不壞.不穿.厚密。正使
|
東方風來。不能令動。亦復不能過至西
|
方。如是南.西.北方.四維風來。不能傾動。亦
|
不能過。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者。離貪欲
|
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法.
|
無癡法。是比丘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
|
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譬如因陀銅
|
鐵及銅柱深入地中。築令堅密。四方風吹
|
不能傾動。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已。離貪
|
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
|
法.無癡法。是比丘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
|
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譬如石
|
柱長十六肘。八肘入地。四方風吹不能傾
|
動。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已。悉離貪欲
|
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法.
|
無癡法。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
|
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譬如火燒未燒
|
者。燒已不復更燒。如是。比丘心法修心已。
|
離貪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
|
無恚法.無癡法。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
|
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舍利弗說此
|
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
(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
|
竹園。時。尊者舍利弗亦住王舍城迦蘭陀竹
|
園。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缽。入王
|
舍城乞食。乞食已。於一樹下食。 時。有淨口
|
外道出家尼從王舍城出。少有所營。見尊
|
者舍利弗坐一樹下食。見已。問言。沙門食
|
耶。 尊者舍利弗答言。食。 復問。云何。沙門下
|
口食耶。 答言。不也。姊妹。 復問。仰口食耶。 答
|
言。不也。姊妹。 復問。云何。方口食耶。 答言。不
|
也。姊妹。 復問。四維口食耶。 答言。不也。姊妹。
|
復問。我問沙門食耶。答我言。食。我問仰口
|
耶。答我言。不。下口食耶。答我言。不。方口食
|
耶。答我言。不。四維口食耶。答我言。不。如此
|
所說。有何等義。 尊者舍利弗言。姊妹。諸所有
|
沙門.婆羅門明於事者.明於橫法.邪命求
|
食者.如是沙門.婆羅門下口食也。若諸沙門.
|
婆羅門仰觀星曆。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門.
|
婆羅門則為仰口食也。若諸沙門.婆羅門為
|
他使命。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門.婆羅門則為
|
方口食也。若有沙門.婆羅門為諸醫方種
|
種治病。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門.婆羅門則為
|
四維口食也。姊妹。我不墮此四種邪命而
|
求食也。然我。姊妹。但以法求食而自活也。
|
是故我說不為四種食也。 時。淨口外道出
|
家尼聞尊者舍利弗所說。歡喜隨喜而去。 時。
|
淨口外道出家尼於王舍城里巷四衢處讚
|
歎言。沙門釋子淨命自活。極淨命自活。諸有
|
欲為施者。應施沙門釋種子。若欲為福
|
者。應於沙門釋子所作福。 時。有諸外道
|
出家聞淨口外道出家尼讚歎沙門釋子
|
聲。以嫉妒心。害彼淨口外道出家尼。命終
|
之後生兜率天。以於尊者舍利弗所生信
|
心故也。
|
(五○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
|
竹園。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在王舍城耆闍崛
|
山中。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一時。世
|
尊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我於此耆闍崛山
|
中住。我獨一靜處。作如是念。云何為聖默
|
然。復作是念。若有比丘息有覺有觀。內淨
|
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
|
是名聖默然。復作是念。我今亦當聖默
|
然。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
|
喜樂。具足住多住。多住已。復有覺有觀心起。
|
爾時。世尊知我心念。於竹園精舍沒。於耆
|
闍崛山中現於我前。語我言。目揵連。汝當
|
聖默然。莫生放逸。我聞世尊說已。即復離
|
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
|
第二禪具足住。如是再三。佛亦再三教我。
|
汝當聖默然。莫放逸。我即復息有覺有
|
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三禪
|
具足住。 若正說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
得佛法分者。則我身是也。所以者何。我是
|
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
|
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譬如轉輪聖王
|
長太子。雖未灌頂。已得王法。不勤方便。能
|
得五欲功德。我亦如是。為佛之子。不勤方
|
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於一日中。世尊以
|
神通力三至我所。三教授我。以大人處所
|
建立於我。 尊者大目揵連說此經已。諸比
|
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
(五○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
|
竹園。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在王舍城耆闍崛
|
山中。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一時。世
|
尊住王舍城。我住耆闍崛山中。我獨一靜
|
處。作如是念。云何名為聖住。復作是念。若
|
有比丘不念一切相。無相心正受。身作證
|
具足住。是名聖住。我作是念。我當於此聖
|
住。不念一切相.無相心正受。身作證具足
|
住多住。多住已。取相心生。爾時。世尊知我心
|
念。如力士屈申臂頃。以神通力。於竹園
|
精舍沒。於耆闍崛山中現於我前。語我
|
言。目揵連。汝當住於聖住。莫生放逸。我
|
聞世尊教已。即離一切相。無相心正受。身
|
作證具足住。如是至三。世尊亦三來教我。
|
汝當住於聖住。莫生放逸。我聞教已。離
|
一切相。無相心正受。身作證具足住。 諸大德。
|
若正說佛子者。則我身是從佛口生。從法
|
化生。得佛法分。所以者何。我是佛子。從佛
|
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得
|
禪.解脫.三昧.正受。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
|
未灌頂。已得王法。不勤方便。能得五欲功
|
德。我亦如是。為佛之子。不勤方便。得禪.解
|
脫.三昧.正受。於一日中。世尊以神通力三
|
至我所。三教授我。以大人處建立於我。 尊
|
者大目揵連說此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
|
歡喜奉行。
|
(五○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
|
孤獨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連.尊
|
者阿難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於一房共
|
住。 時。尊者舍利弗於後夜時告尊者目揵
|
連。奇哉。尊者目揵連。汝於今夜住寂滅正
|
受。 尊者目揵連聞尊者舍利弗語。尊者目揵
|
連言。我都不聞汝喘息之聲。 尊者目揵連
|
言。此非寂滅正受。麤正受住耳。尊者舍利
|
弗。我於今夜與世尊共語。 尊者舍利弗言。
|
目揵連。世尊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去此
|
極遠。云何共語。汝今在竹園。云何共語。汝
|
以神通力至世尊所。為是世尊神通力來
|
至汝所。 尊者目揵連語尊者舍利弗。我不
|
以神通力詣世尊所。世尊不以神通力來
|
至我所。然我於舍衛國王舍城中聞。世尊
|
及我俱得天眼.天耳故。我能問世尊。所謂
|
慇懃精進。云何名為慇懃精進。世尊答我
|
言。目揵連。若此比丘晝則經行.若坐。以不障
|
礙法自淨其心。初夜若坐.經行。以不障礙
|
法自淨其心。於中夜時。出房外洗足。還入
|
房。右脅而臥。足足相累。係念明相。正念正
|
知。作起思惟。於後夜時。徐覺徐起。若坐亦
|
經行。以不障礙法自淨其心。目揵連。是名
|
比丘慇懃精進。 尊者舍利弗語尊者目揵連
|
言。汝大目揵連真為大神通力.大功德力。
|
安坐而坐。我亦大力。得與汝俱。目揵連。譬
|
如大山。有人持一小石。投之。大山色味悉
|
同。我亦如是。得與尊者大力大德。同座而
|
坐。譬如世間鮮淨好物。人皆頂戴。如是。尊者
|
目揵連大德大力。諸梵行者皆應頂戴。諸有
|
得遇尊者目揵連交遊往來。恭敬供養者。
|
大得善利。今亦得與尊者大目揵連交遊
|
往來。亦得善利。 時。尊者大目揵連語尊者舍
|
利弗。我今得與大智大德尊者舍利弗同座
|
而坐。如以小石投之大山。得同其色。我亦
|
如是。得與尊者大智舍利弗同座而坐。為
|
第二伴。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雜阿含經卷第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