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回首頁 |
願為我說,成就此等住菩提法。」 文殊師利言: |
「天子!成就菩薩住菩提法,有三十五。所謂: |
應常依時不失其節;應警策諸根;應攝心不 |
動;應修諸波羅蜜;應隨善方便;應發勝意 |
樂;應建大慈;應起大悲;應不捨大乘;應遠離 |
小乘;應常諦實;應如實作;應護正法;應如聞 |
行;應了眾生性平等無二;應觀破戒、持戒皆 |
福田相;應覺諸魔業;應成滿大願;應於生 |
死不疲厭;應降伏眾魔;應知恩報恩;應入滅 |
因法;應於解脫門不驚怖;應供養諸佛;應 |
隨眾生所須皆作;應不染世法;應樂阿蘭若; |
應行少欲;應念知足;應未度令度;應未解令 |
解;應未安令安;應未涅槃令涅槃;應不斷三 |
寶種;應攝諸佛淨剎功德莊嚴。是為成就菩 |
薩三十五種住菩提法,應如是學。 「又復天子! |
菩薩應離十種慢心。所謂:我慢;多聞慢;辯才 |
慢;利養名稱慢;住阿蘭若慢;頭陀功德慢;富 |
貴眷屬慢;釋、梵、護世承事慢;禪定神通慢; |
為於佛、法、僧得不壞信,天、龍、夜叉、犍闥婆、阿修 |
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
菩薩能離此十種慢,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 |
菩提不退轉,不為一切外道魔怨之所損敗。」 |
時善勝天子白文殊師利言:「隨於尊者所住 |
之處,當知已是有此法門,即為如來於中 |
出世,轉正法輪。」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
隨何方土文殊師利說此法門,即為法王於 |
其中住。若有眾生行此法者,是真佛子。有能 |
信解、受持此法,名實修行,斯人已為佛所調 |
伏,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迦葉、阿難:「善男子!我 |
今以此法門付囑汝等,當受持、讀誦、如說修 |
行、為人廣說。我涅槃後應以此法大作佛事, |
令一切眾生皆獲安樂。」 彌勒白言:「唯然,受教! |
世尊!當何名此經?云何受持?」 佛告彌勒:「此經 |
名“說四法門”,亦名“成就菩薩道法”,是故汝等 |
應共受持。」 佛說此經已,彌勒菩薩摩訶薩、長 |
老大迦葉、長老阿難,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 |
羅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