玅境長老法語珠璣:
【真實的修行,就是修四念處】
修行這件事,主要是內心的清淨;保護內心的清淨,使令這一念靈明的心,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事情,叫它與法相應、與道相應,要這樣做。因為你若這樣長時期地訓練自己,慢慢地你這個煩惱就調柔了,就不那麼粗暴,慢慢地會由有而無,就沒有煩惱了。再繼續用功修行,也可能就轉凡成聖,就得聖道了。這個次第是這樣的。但是說修行這件事,真實的修行是什麼呢?還就是四念處,四念處裡邊有止有觀。靜坐的時候修止修觀,經行的時候也可以修止修觀,這樣子長時期地訓練,這個煩惱就會受到影響,慢慢地慢慢地就沒有煩惱的活動了,應該是這樣做才是對的。如果一直地停留在修行的前方便,只是誦誦文句,這個煩惱是不能夠斷的,連調伏都很困難,什麼時候、什麼因緣煩惱就會動。煩惱動的時候,沒有學過佛法的人,那是很明顯地粗動的煩惱;學過了佛法的人,有可能用佛法作理由掩飾自己的煩惱。實在還是煩惱,或者是貪煩惱,或者是瞋煩惱,這個貪推動自己的心表現在行動上、表現在語言上,就活動出來;或者是瞋心推動自己的心表現在行動上、表現在語言上。但是有多少智慧的人會掩飾,掩飾自己,但是在佛菩薩的法眼的觀察,不可能掩飾得住的;那個貪心很明顯的,瞋心是很明顯的,那個愚癡的境界也是很明顯的,是不能掩飾的。而我們佛教徒,你相信有佛菩薩,你能掩飾得了嗎?所以不應該掩飾自己,應該常常地學習四念處,自然地它會調伏煩惱。我們通常説到修十善業,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很粗動的事情,很容易會知道,唯獨這個口四,說謊話、說離間語、說粗惡語、說雜穢語。說雜穢語,有的人有的時候也會有這種事,說暴惡語(粗惡語),也會有這種事,但是說妄語這件事,裡邊的巧妙可是很多。說些不真實的話,這是應該要避免這件事,不應該說謊話,說謊話犯妄語戒。有的人很笨,他的感覺比較遲鈍一點,像我本人就是感覺遲鈍,你說了我還聽不懂。但是也有人很聰明的,你說謊話他聽得懂,會聽懂。那麼聽懂的時候就給人家一個壞印象,而自己說謊話還有過失。所以實在來說,說謊話對自己不好。你說了謊話以後,給人家一個壞印象,以後人家對你沒有信心;對你沒有信心的時候,就很難做事情了,就很難處理事情的。這是在外方面。在自己這一方面,你在阿賴耶識裡面那個妄語的過失,又加重了它的力量;加重了它的力量,對於你自己將來就有問題,它有後患的,所以不要說謊話。不要說謊話,說真實語,這樣慢慢地增長你的功德,真實語就是功德,慢慢地這功德增長了。

當然我們的辦法是學習四念處,主要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法無我,有人無我、有法無我,那就是般若波羅蜜了,用這樣的智慧,「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即是法無我觀,常這樣修的話,你這個般若的智慧逐漸地增長,力量就強大了。今天也增長,明天也增長,這一個月這樣修,下一個月也這樣修,久了的話,在你不知不覺之中,你的般若的力量就強大了。怎麼知道我的般若有了力量了呢?很容易知道,就是你的煩惱動的時候,你能用正念調伏它,煩惱就不動了,那就表示你的般若有力量。如果你用般若的正念來調伏的時候,它不聽招呼,煩惱還是要動,那就表示你的正念沒有力量,這是很容易知道的事情。所以常常地用功修行,煩惱調柔了,你心裡面就會感覺到歡喜,「我沒有白辛苦,我用功有多少效力了」,那麼你繼續努力的時候,你就更有進步了。若是說我不修四念處、我不修止觀,坐在那裡打妄想,再不然就是昏沉,那你永久不能進步,你一直停留在凡夫的境界。停留在凡夫的境界,《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已經告訴我們,三惡道隨逐你啊,很危險的。若是你能夠精進地修四念處、作如是觀,慢慢地三惡道的門就關閉起來了,你永久也不到三惡道去,這不是很好嗎?修行的事情,應該自己作如理的觀察,努力地用功,對自己也有好處,對於佛法的住持世間也有好處,自利利他都會有成就的。如果說是你不願意修四念處,放縱自己的煩惱,不能夠調伏,自己三惡道的門不能關,那可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