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此一節文,這是瑞表真常,是如來開示,「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佛講要緊的法,必須有個驚人的地方,從面門上放光,這個面門,就是人的臉面,是六根都聚之處,眼、耳、鼻、舌、身、意在這個地方都會在一塊,所以「從其面門」,在臉面上放出種種的光明,「其光晃耀,如百千日」,說佛由這個臉面上放光,就是一個日頭(太陽)就夠光明了,「如百千日」,說像百千個日頭(太陽)照射這個光明,佛現這個瑞相,這是為警覺世人,佛現這個瑞相表示這個真常,怎麼叫表示真常呢?真是真實不虛、常是永遠常在,人人都有這麼一種天性,是永遠常在的,人都自己不承認,只承認自己現在的這個有形有相的身體是我,俗人都承認這身體是我,因為這是習慣性,只承認有形有相的,人的性光拿眼睛看不見,因什麼看不見?他著相已經成了習慣,就現不出光來,佛就特別的,在面上放這個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光上加光就像百千個日頭(太陽),這是表示真實常在的本心,人人皆有,人都不認識,說這光明一放,「普佛世界」,這佛的世界很多,我們人的眼光很小,釋迦佛出世說法,我們才知道,佛的世界比我們人的世界多得多,前面常有個比例,比這個恆河沙粒還多,印度那個恆河,河深就四十里,支流就有兩千里,就說河深,裡頭的沙子像麵粉那麼細,有佛的世界比這河裡沙子還多,若沒經過沒聽過,就不肯相信,雖然佛世界這麼多,人人都普遍,人人這天性都這樣,不但自己不承認,而且在這上頭起觀念也付諸度外。佛放光現瑞警覺世人,特意放光讓人看看,人人都是這麼大的光明,自己都染污了,都黑暗了,佛這光是普佛的世界,這一個佛的世界是無量無邊的國土,你看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百億四大部洲、有百億日月,是一位佛掌教,如恆沙諸佛,這麼多的佛,算不過來,這個世界無量無邊,說普佛的世界這個光,怎麼普遍,是「六種震動」,這六種事情都要震動,怎麼叫「六種震動」呢?震有三種聲:震、吼、擊,動有三種相:動、涌、起;這以震動就響了,就像那個風,貫在山谷裡頭那個響聲,就像吼似的,就像擊出什麼來。那個震動,這個動也有三種相:動、涌、起,往往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地動,那叫地震,叫動,地突然高出來叫涌,又發起來,這就是聲色的大變相,這是警策人,佛能從面門放光,人人都可以,人自己放棄了。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

 

就像這個世界一樣的微塵數國土,然則這個國土有多少呢?數量就像世界上虛空的微塵,我們的眼晴看不見,有日光照進來,一照就見到那個微塵在空中很多,世界微塵就是那麼多。

 

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不是前後的工夫,而是一齊都現出來了,就在這一個時候,就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就是這麼多的世界就是一個世界,有多大呢?所以佛要化世勸人,假比說,他得讓人生信,這個地方是讓人不可信的地方,要沒有善根的人一聽說煩了,這簡直是什麼大話麼?其不知道是實實在在的,人要是不明白這個理,沒有修行到這個地步,容易不信,人要做到了這才知道,釋迦佛不是說瞎話,他說瞎話騙人為的什麼?你想他是國王的太子,他還有什麼可騙呢?我騙個官做、騙有財發,他不為發財,他也不為做官,你們諸位想想,他這不是騙人,這是真實的事情告訴人,人人都容易做得到,不但人世間一切萬物都能做得到,迷惑的太深,自己不承認,所以這「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這諸佛的世界合成一個世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各世界有佛,都有跟著佛的這些眷屬,就是佛的學生,好比是學堂一樣的,跟著佛學的那都是大乘的菩薩。這佛法裡頭有三乘:大乘、中乘、小乘,都是說發大乘心的菩薩,大乘的菩薩「皆住本國」,都在他本國裡頭住著,沒來這個世界,「合掌承聽」歸成一個,這距離有多遠,你說是幾百萬里?幾千萬里?幾萬萬里?遠的算不過來,一時大夥都看見啦,一時還做到了,就是這麼大的神通,「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身心不動,個個都恭恭敬敬的都合著掌,承聽釋迦牟尼佛說法。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上邊因阿難尊者啟請,佛就回答這種事情,不是平凡的一種小事,所以佛回答的時候,光要放光動地讓大家的精神振作起來,發至誠心來聽,這時候佛就開始說話,佛說話是對著阿難尊者說,因他啟請問佛,對他一個人說讓大夥聽。佛告阿難,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不光指著人說,這是佛當時指著人說的,說一切眾生六道之中,天上的人,世間的人,天不天、人不人的阿修羅,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在六道裡頭都叫眾生,再上廣處說連聖人也叫眾生,為無上的眾生,沒有比佛再高上的,怎麼叫眾生?眾多成分,不是一樣兩樣成的,而是具足一切,菩薩為發大道心的眾生,發大心自己要成佛,還讓世間人人都成佛,這就叫大乘的菩薩;緣覺是中乘聖人,他叫孤調的眾生,他自己把自己調好了,獨善其身;其次小乘的聖人,是四果眾生,他有四個階級: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們是獨善其身,但還有回小向大的時候,這四種都稱聖人。在佛回答的時候,阿難總是現個人道事相,佛就對著他說,佛告阿難,說「一切眾生」,包括三乘聖人、六道的人都叫眾生,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這無始呀,佛要說法,他不能說有頭的地方,說有頭說不過去,自己不好講,你說說從哪裡起頭?什麼人也沒有看見,也沒有表示,也沒有證據,是怎麼個理呢?他就是沒有頭,這個世界是個圓理,你要說頭,邊邊都是頭,就好比一個圓球,你說哪裡算頭?也找不出頭尾來。所以這個地方,世界就是這麼個樣子,從這個無始,從那個沒有頭的那個地方算,從那個地方來,有種種的顛倒,人在世間上就是夢魂顛倒,

就像做夢似的,把這個事情都做顛倒了,怎麼叫顛倒呢?大材小用!人人都有成佛的資格,自己卻做的頂小的事情,這不是顛倒嗎?你放著佛不做,還要造業的轉成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這是自造自受,所以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有種種的顛倒,這顛倒太多了,什麼是顛倒呢?說了個比喻,說「業種自然,如惡叉聚」,這人在世界上一糊塗,不認得自己,錯認了「業種自然」,造業!造什麼業呢?善業、惡業、不動業三種業,善業在世間上還算不錯,做善事有善報,將來還不至於大苦,你要比較,看向哪裡比,比那受苦的人,當然是不苦了,就樂了。究竟你發多大的財、你做多大的官,你做了大皇帝,在天上你做了玉皇大帝,比玉皇大帝高的還有二十幾層,一共是二十八層天,這都是凡夫,都叫眾生,都有苦惱,有輕有重,拿著輕的向重的比,他就算沒有煩惱,其不知向佛法一比,都在煩惱裡頭,你說哪個人沒有煩惱?

 

天人壽命頂長,也有生死苦,生到無色界,壽命八萬大劫,這一個大劫說是四個中劫,四個中劫是八十個小劫,多少年算一個小劫呢?八萬四千年做本位,一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再往上增,一百年再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這叫一小劫,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這是增減劫的說法。所以佛把根本都說出來了,說是從無始以來,種種的顛倒,沒有一種事不是顛倒的,人人都有顛倒想,怎麼叫顛倒想?我常說,自己不認得自己,人人都認得身體是自己,應該我的身體,我是我、我的是我的,這地方大家要分開,好比這個房子,這是誰的?這是我的房子,內裡有住人的是我,我所支配的叫我的,這個身體是我們這個知覺使用的,這個知覺是我,人不認得自己的知覺,拿著自己的知覺,承認這個有形有相的身體是我,豈不知這個形相,這不是我,而是我的;知覺才是我,他是我;你知道我、我的,我是什麼樣子?他也有形有相,他也無形無相,你在有形相上,你再明白了自己的無形相的是我,這就妥啦,你就光認得一邊,這個無有形相,他有知覺。大家知道,我們這個人身上的這個知覺,這個地方說了個片面的理,他就算是個我,人要是不明白在哪裡,拿這身體當我,你把這個知覺是我自己就違背啦,把自己就忘了,不管啦!這個人的身體在世間上,有數的,就照光陰說,人活不過百歲,普通的人說,這一口氣不來,不知上哪裡溜去,也不知死了是怎麼回事,人人都如此。所以佛看見這世間上的人太苦啦,所以才出世告訴人,你自己明明白白的,你不承認,你無故的就東抓西抓、東跑西跑,你自己把自己支使得糊裡糊塗,不知是怎麼回事。所以佛出世說法,有善根的人才能相信,人與佛法距離的太遠,我常說這個比喻,好比有知識的螞蟻對螞蟻說,這個世間大,怎麼個大法呢?說咱們走三年五年也走不過來,其實,就在香港,咱們覺著這才多大的地方,你要螞蟻走,他爬個三年五年也走不完,若說有這麼大的地方,那個螞蟻就不相信,說你胡說,哪有這麼大的地方?因牠眼光太小,這是說螞蟻對螞蟻的知識,就說香港這麼大,就不信,你要說廣東一省,牠更不信,你再說全國二十九省,再說還有五大洲,牠更不信,這五大洲擱在一塊堆,按佛的眼光看,說像虛空中一粒微塵似的。大家知道人人都能成佛,有這麼大的能力、有這麼大的享受,你自己放棄了,說這個地方可憐不可憐?除非是佛有這麼大的慈悲,旁人你就不信,這麼一說,螞蟻對螞蟻說起話來,有知識的螞蟻給那沒有知識的螞蟻說,他就不信,那是怎麼回事?這是他的眼光小,這人的眼光就了不得,所以這個地方,我略說幾句。這個地方說,他是造這個業,造的也太小,造業往大處造也行,最小的這個業力,抓住了這個身體,這就是我,我吃好的、我穿好的,你管我的名譽叫好的,哪一樣不好就不行,就來了煩惱,碰頭碰命的,就講這個,這是人自己不認識大體。往往有人說話,人要顧大體,這個話是好話,最好的話,連自己都不承認自己的大體,要承認大體,世界上絕沒有戰爭,也沒有你害我、我害你,也有做惡的人,要統統是這個樣,那就成了佛世界,他是認得自己了。佛出世說法,就是告訴人,沒有旁的什麼巧法,不像那些旁門外道,又是這麼修、那麼鍊,長生不死,哪有長生不死的?誰也沒看見他師父活幾千歲,有些人還相信他那些說法。釋迦佛絕不能說這話,說讓人明白這個理,這是佛很歡喜的事情,說的造業就造這眼前自己所知道的這個業,業是什麼?無非是衣、食、住,為吃的、穿的、住的,就為這三樣,沒有這三樣,這色殼子就不能活,所以這個身體就不能存在,就因此,在這上頭人人就爭,人要知道這個大體,有這麼大的家當讓他爭他也不爭、他也不信,也沒有人說。除非佛說,這也是兩千幾百年的光景,總算站的住,不像旁門外道,幾百年就銷滅了,不是那個事情,足見是個真理,歷代的名人、歷代的帝王,都是要承認的這種道理,說業種是自然的,自己大材小用,這個大材小用是怎麼回事?底下說「如惡叉聚」,這是個比例,這個惡叉是一個果木的名字,印度有這種水果,有這種樹,這樹長的果子,中國沒有,所以不翻譯,就照他原來名字的意思說,這個果木他一出就是三個,三個在一塊出,聚是聚在一塊,它這果木的名字,就叫惡叉聚,說人造的業,業種是自然的,就如同什麼呢?如同惡叉聚,它不出就不出,一出就三個,代表三業苦,這三個在一塊聚著,離不開,這個聚就是中國話,惡叉就是印度水果的名字。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

 

底下拿這個做比喻,佛說不要說不修行的人,就拿修行人說,「諸修行人」都修錯了,他「不能得成,無上菩提」,菩提就是覺道,知覺的一條道路,人人皆有知覺,但是把這條道走錯啦,所以就沒有道了,往往說人要修道,這是為這個知覺通達了,說不能成無上菩提,他顛倒了,顛倒這個惡叉聚,這是比喻什麼呢?這惡叉聚就比喻人,天然的惑、業、苦三樣,這個人迷惑不知道,自己不認得自己,造業就造惡業,造善業也不算究竟,就照著惡業說,因什麼造業?是迷惑,迷惑就造業,造了業就受苦,這三樣越迷惑越造業,越造業越受苦,越受苦越迷惑,這就沒有完,佛就拿這個比喻,「如惡叉聚」,你別說不修行的人,你照修行人說,這修行人就是要找個出路,世界上看著沒有意思,爭名奪利的轉眼成空,這說修行人要不明白佛法就容易走錯了路,他心倒是好心,然而這條路走錯啦,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他一修說修錯了,「無上菩提」是沒有比他再高上的,這是一種知覺的道路,菩提叫覺道,說我覺悟、我明白,我不迷糊啦,這麼一條的大路,照這條路走,這個名字就叫菩提,要不能成無上菩提,照修行人說,不修行的人就不談了,在這後半部上說那不修行的人。

 

乃至別成聲聞緣覺。

 

別成特別的他也修成了,他沒成佛,得少為足,聲聞是小乘聖人,怎麼叫小乘聲聞呢?佛說法的聲音他拿耳朵聞見,他記住這個話,他記住這個理,他也給人講一講,他說也叫佛法,然而不徹底、不究竟。佛說的法,拿言語,言外思義,教外明宗,在言語以外讓你想這個意思,在這教理以外明白這個個宗旨,這才是佛的意思,他叫聲聞,佛說的聲音我聞聽的名字也記住了,拿這個就當佛法,這就叫聲聞。小乘的人他比不修行的人強點,然而人有兩層生死,他就了一層分段生死,這兩層生死:一層分段生死、一層變易生死。我們這個人的生死,像我這個身體活到八十多歲,還不知道哪一天就死,這叫一段落一分,這個身體叫一分子,壽命活到七十、八十,三十、五十不定多大歲數,告一段落,一分子一段落,算一層生死,你活這些年不吸氣了就算死,這個名字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有個根,從哪來的?從這個變易生死,變易生死是什麼?就是我們心裡頭,這個妄想心,思前想後,一回想完了善、一回又想惡、一回又想不善不惡,萬別千差,心裡沒有休息的時候,這就是變易生死,你要是學佛,這兩種生死都離開,也沒有分段生死的苦,也沒有變易生死的苦。你要說小乘和中乘,他只了一層分段生,他心裡妄想根還沒去掉,所以他這個名字叫聲聞緣覺,這是小乘和中乘。聲聞是聞佛說的聲音,他記住了這個理,他沒徹底證到四果何羅漢,了一層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他還未了;緣覺也如此,比聲聞高一點叫中乘聖人,他由十二因緣覺悟,此處不暇宜多說。因為佛經不是為說聲聞緣覺的道理,聲聞緣覺的道理也有修行的法,但我們說的是大乘,不暇宜說中乘,這都不究竟,但可以慢慢的由小乘至中乘以至大乘,要慢慢來,他直接明白佛法,修法他卻做不到,已經很不錯了,他已有聲聞緣覺特別的成就了,聲聞是小乘的聖人、緣覺是中乘聖人,這底下還有不如聲聞緣覺的。

 

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這外道講修長生不死,說出個道來,可以騰雲駕霧,這「楞嚴經」後邊有十種仙道能成仙,所以長生不死活幾萬年,這是在人間,這裡暫且不說,總之十種仙都叫外道。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底下還不如這外道的是諸天,諸天是在世間上做德行做好事,這二十八天也有修行法,他的修行法也講禪定的工夫,這世間禪,這地方要分清楚;出世禪,有出世上上禪;天上有天上的禪,天上有四禪八定,也有禪定的功夫,一共有多少層天,二十八天,這都叫凡夫。在這時候,佛說他們都修錯啦,「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外道比諸天還高,諸天有天王,不如天王的魔王天上也有,世間也有叫魔王,混世的魔王,搞亂世界,「及魔眷屬」,還有魔王的眷屬,這因什麼呢?他們也要修行,修錯了,怎麼修錯的呢?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這是佛告訴,「皆由不知」,這個因由有「二種根本」,一個生死的根本、一個不生死的根本,這是二種的根本,是錯亂修習,他不知道怎麼叫個生死的根本?怎麼叫個不生死的根本?他心裡頭不明白,是「錯亂修習」,他修也修錯了,怎麼修?怎麼習學?「錯亂修習」,錯修亂學,這像什麼?佛說一個比喻。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以上說的天上的人,還有外道,還有魔王,還有魔王的眷屬,還有十種仙,都在裡頭,像這比方什麼呢?他像煮飯,他把白沙子收來,就像飯米粒子似的,拿這白沙子做成白飯,拿沙做飯,這是個比喻,那東西還煮得熟嗎?能吃嗎?「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弄了一堆白沙子放在鍋裡頭,他要煮白飯,你想那怎麼可能?白沙也像米粒子似的,也差不多,差的大遠,你要再怎麼修行,佛說的那不能成,拿沙子還能煮出飯來嗎?你修行沒得個正路,你還能夠入了正果嗎?你沒有個好結果,說「猶如煮沙」,就像煮沙子,要把他煮熟了白米飯,這事情哪能做的到呢?「縱經塵劫」,縱讓你一個勁的煮,煮的那個時間就像塵劫那麼久,你也不能煮出飯來,這是比方修錯了,拿沙當米要煮成飯「終不能得」。

 

一、生死根本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這「云何二種?」是承著上文,說是「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是承著這裡說的,說「云何二種?」那是二種錯亂修習的,佛叫阿難,說「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這是頭一種,是生死的根本,佛叫阿難這二種的生死根本,說頭一種說是從無始劫以來,生了死、死了生,由這裡就叫生死的根本,說「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說從這個無始劫來,生死的根本,怎麼叫生死的根本呢?底下就解釋這生死的根本,說「則汝今者」,是指著阿難說,就是你現今的這個是什麼呢,「與諸眾生」,不但是你一個人,一切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錯就在這裡,怎麼叫「用攀緣心」呢?攀緣兩個字可以互相而用,這個舉就是用手辦這個事情,有能攀、有所攀,這個緣也是可以做能攀、所攀,在這個地方若是解釋,這個攀字就得做能攀,這個緣字就做所緣,這好明白。這攀緣兩個字,包括的很寬,一個能攀的心、一個所緣的心,他是這麼一句話,這個心承著上邊兩個字,一個舉、一個緣,攀就是人能攀能知覺的這個心、緣就是所緣所知覺的心,攀也是用心、緣也是用心,這分出一個能緣、所緣來;能攀、所攀,這個攀緣的心就是一個能知覺、一個所知覺,這本是一個妄想、一個緣影,這是人的心,所以這妄想上又迷惑,又加上一個緣影,這個人都是多用,用常了,拿著攀緣的心,就是一個所緣的境界,這就叫六塵緣影。你假使拿眼睛一看,什麼顏色、什麼形象,這是一個外緣或者聽著什麼聲音,這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修行法講的是一塵不染,才能萬法皆空,我們普通人的心,都拿著這個心攀塵,攀塵就算是一個妄想,說哪個色好看,我就拿眼多看;哪個音聲好聽,拿耳朵就願意多聽,這就叫攀緣。這地方你願意聽的這個時候,這是個妄動,這是個妄想心,你不應當隨著這個聲色轉,自己就沒有本位,隨聲色就轉啦,這個地方這是個妄心,妄想心有說是緣影的心,怎麼叫緣影呢?你那心裡頭聽的聲音或看見什麼形相,你心裡頭有這麼個影子,已經看過、已經聽過,看完了、聽完了,心裡頭還有個影子,你不但不認得這個真心,你連妄心都忽略了,妄說是虛妄,不應當做的,這就叫妄做;這地方你心裡頭光有影子,你把妄想心都迷啦,你別說是真心,這心裡有個影子,就拿著當了心。阿難尊者七處徵心,前邊徵求這個心在哪裡?把他徵實了,因什麼他就拿著緣影的心就當了真心?何況妄心?他連這個妄心都沒得著,何況真心呢?不是更錯了嗎?所以佛才不許可給他解釋,你前頭七處徵求這個心都不對,「則汝今者,與諸眾生」,不但你一個人,差不多都如此,「用攀緣心」,能攀的這個心,去攀這個所緣的相,這就叫攀緣心,這個攀緣的心,這裡妄心又成了緣影的心,拿這個當什麼呢?當了自性,你看這錯不錯呢?這一錯到底,人的性是天然的,不光是人類,就是一切的動物、礦物、植物都有,他是天生的、天然的,人人本有的,他要不人人都能成佛,佛也是以這個成的,即使我們是用錯了,但一點也不缺少的,全部具足,我們本來具足的是什麼東西?三種因:正因理性、緣因善性、了因慧性,這是人人本具,生下來就有。正因的理性,人都是秉天理所生,要沒有天理人從何處來,研究起來就叫理,究竟他就是個性,這個性也是假定的名詞,是不可名不可相的,是天然的,人人都如此,這是個正因,這個正因養成了,才成清淨法身。佛有三身:清淨法身、圓滿報身、應化身,還有四智成就佛身,人人都具足,他因什麼他有這個種子?這個因好比五穀各有種子,再加上境養它就生芽,由因說能結果,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這三因,就能成佛的三德秘藏,怎麼叫秘藏?秘者不可見、藏者收藏起來,人人自己不知道,自己不認得三德秘藏,正因成法身德、緣因善性成解脫德,怎麼叫解脫?你把世間上的塵勞妄想都放下,把它解脫開,不讓它拴住,這叫解脫德,因甚麼你能解脫?因你有智慧,這個智慧就是般若德,般若是梵音,中國話就是徹底的智慧,有這個智慧看破了塵勞,你才能放下這些塵緣,正因的理性就清淨了,就成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是什麼養成的?因有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智慧有什麼用?他能用緣因的善性,他能攀緣一切的善法,你假比諸位要研究佛經、看經、聽經、讀經這都叫緣,這叫善緣,把這工夫要熟了,你就生出智慧來;有了智慧,你就能夠把這所緣的世間上一切塵勞,完完全全的放下,若放下不受這塵勞所染,就成清淨法身,智慧到了究竟就成般若德;緣因善性,善事做圓滿,不相干的惡事都放下就成解脫德,這叫三德秘藏,成佛就從這上頭成,用攀緣為自性,所以這個攀緣心是從哪裡來的?就是從了因的慧性變成的,用錯了這個緣心,就是緣因的善性化現的一個了因,一個緣因就做了這個攀緣的心,拿這個就做為自性,當為正因的理性,這三樣都錯了,這就是錯的地方,這是一者。

 

二、菩提涅槃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第二是從無始劫來,在果位上說就叫菩提、涅槃,菩提是智德,智慧成立;涅槃是斷德,善因成立的。菩提是了因慧性、涅槃是緣因善性,都是因地的變化,菩提是智慧、涅槃是斷德,斷是斷除世間一切迷惑。這菩提與涅槃「元清淨體」,正因的理性在三德上別論,就是三德秘藏,這是人人不能明白的、不知道的,所以都用錯了,「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清淨體就是法身德、菩提就是般若德、涅槃就是解脫德,把他說清了好明白,底下說「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到底是什麼?還怕不懂?底下簡單的說一說。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不是旁的,由深處向淺處說,「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就給他指出來了,說你阿難就是你現今這個「識精元明」,蕅益大師解釋為八個心王,每個人有心王、有心所,其他經上解釋為阿賴耶識,不是說阿賴耶識有八個,蕅益大師說八個心王都在這阿賴耶識裡頭含著,八個心王都是自證分,他都有能所,又分開兩分,一個自證分,分兩分:一個能、一個所,這是「識精元明」,就是這八個識元當根本,根本上就是明明了了,這地方就叫自證分,又分開兩分,所以顯這個自證分根本上就是明明了了的,他明了可是明了,是愈降愈下,你要說菩提涅槃,這是向上邊說,這是個證自證分,在這個識精上是自證分,底下才分出見相二分。這個「識精元明」底下說「能生諸緣」,是愈降愈下,「菩提涅槃」是證自證分,「識精元明」是自證分,能緣、所緣又分為兩分,這個緣,名詞就很多,很難說。能緣有四緣,所緣的這個相分有二緣,能緣的是見分,有四緣,四緣有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是在見分裡頭,從自證分裡頭開出來,這個地方有點囉嗦。底下這個「能生諸緣」這個相分裡頭,他就一個親因緣相,這個增上緣,就是這兩緣,他這是個相分,這個見分的囉嗦多,這是能生諸緣,從這個「識精元明」自證分生出來兩分子,能緣、所緣上邊證自證分,就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這都在證自證分裡頭,一層比一層高,向下說一層比一層低,這底下就說「能生諸緣」,見相二分生出諸緣,由這個緣就遺失了,「緣所遺者」,這個緣,由這個諸緣上,隨著這個緣就轉啦,愈轉愈低,所遺的是什麼?就是遺失這個「識精元明」,雖然是能生諸緣,由這個諸緣上就遺失了,在這個根本上,元清淨體就失了,這證自證分談不到了,這個「識精元明」也談不到。這底下是證自證分、自證分都迷啦,他由這個能生諸緣,所起一個能緣、一個所緣,就把上邊這些個三德秘藏的這個緣因,都就迷了,這底下就說-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這個本明就指著「識精元明」,「由諸眾生」遺失了這個根本上自己的、明明了了的慧性,他所以遺失了,就照著這個明白糊塗說,本明就是人的智慧,就迷啦,這一迷不要緊,「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每天像我們這個人,行、住、坐、臥,這四成儀之中也是離不開的,「雖終日行」,人的四威儀,行、住、坐、臥做什麼事都有,雖終日所行起來的「而不自覺」,自己不能覺悟自己這個元明,也可以說是本明,本就當這個元字講,「遺此本明」,把這個本明一遺失,雖終日做事,身、口、意三業就隨著這個迷惑轉,「雖終日行,而不自覺」,終日行都是這根本上的「識精元明」,明裡頭有了遮障、有了污染,「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做事而不自覺,這個修行的法,你明白開這個理,要時時覺照,就叫修行人;要不明白這個道理,隨著環境轉,就叫迷惑,更沒有特別的說法,「雖終日行,而不自覺」,這個理要不覺悟,底下就冤枉了,自己把自己冤枉了。

 

諸趣,也可以說七趣,簡單說六道輪迴說七趣,加上一個仙道,修鍊仙人成仙能活幾千年、幾萬年,到時候還得死,他不徹底、不究竟,佛把這些迷惑都說透啦。六道輪迴,有三善道、三惡道,三善道,頭一種善道是天上的人啦,天上就有二十八層,也修禪定的工夫,修世間禪連出世間禪都夠不上,何況世出世間禪,更談不上。這裡的細相很多,要不這個參禪裡說,十禪九錯路,光知道參禪不知道教理,你走在錯路上去,你自己還不知道;你要把教理明白了,把眼晴睜開,你睜著眼晴不能走錯路;有的睜開眼睛明白了,不好好修行,就好像眼睛看的明明白白的是個癱子吧,那兩條腿他不能行路;又比方有的人,不明白這個教理,就如同瞎子,他天天修行,瞎子走當然是走錯路,十人九錯路。所以說眼睛就是一個智德,再能實行才證斷德,如果光知不修或光修不知教理,所以說「雖終日行,而不自覺」,他行錯路就墮三惡道去,造殺、盜、婬、妄的惡業是墮落三惡道之因,要不造三惡業因就生人道,不但不造三惡業因,而且還做十善業,這就是天道,這統統在生死輪迴裡頭,有苦樂的分析,「枉入諸趣」,冤不冤枉?

 

佛的家當,人人皆有成佛的根性,人人都能成佛,不是分外事,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這段文是佛正當的指示二種根本,頭一層已經解釋,第二層經文讀下來,上次未曾解釋,這是第二,兩種的關係,二者就是「無始菩提涅槃」,菩提是智德、涅槃是斷德,智德有四智,斷德斷三種迷惑,這菩提四智是從前五識上說,是成所作智,第六識是妙觀察智,第七識是平等性智,第八識是大圓鏡智,這叫四智菩提證菩提果,這為智德,從智慧這方面證的,涅槃是斷德。簡單說,斷這三種迷惑,斷貪、瞋、癡淨盡稱謂斷德,斷惑證果,這四智菩提與這個涅槃的斷德,是「元清淨體」,這是一體二用,清淨體是人人本有的,這個元字說當根本上起,原來就是一個清淨法身,「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就是三德秘藏,怎麼叫三德秘藏呢?人人本具,人人都不明白,藏者藏也,自己就藏起來了,藏在哪裡呢?都藏在四相裡頭,人人都迷惑四相,把這個究竟的性理都迷昧啦,這是佛特意提出來,說二者「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根本上就是個清淨的,也不是現修出來的、也不是現鍊出來的,就是人自己沒有智慧,所以迷惑啦,迷惑還不要緊,還有一切污染,就不乾淨了,就墮落啦,所以佛說是無始劫來,「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不是鍊出來的,個個人本有的,你看經一說就說無始,沒有說打哪裡起頭的,什麼道理呢?這個理是個圓的,你說這個地球也是個圓的,你看天然生的都是圓的,造做出來的有方的;人的身體都是圓的,臉面也是圓,連頭髮稍都是圓的,胳膊也是圓時,手指頭也是圓的,有長圓、有扁圓,這個圓不一樣,這是個天然的,所以這三德秘藏,秘是見不著、藏是藏起來,打哪裡成的呢?就是由戒、定、慧所成,要不這個學佛的人,也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有相當的戒律,你要不受戒、不持戒,你就不明白佛法,也得不著佛法的好處。他怎麼樣,你還有污染嗎?有沾污是你自己染的,你原來是個清淨體,你染了就不清淨啦,不清淨再怎麼辦呢?你把他再刷洗淨了,菩提佛果也不是造出來的、也不是修出來的,本來就有,人自己把自己都污染了,好比一個清淨的身體沾了一身的臭泥,就不像樣了,這是個比喻。佛說頭一樣用攀緣心為自性者,就是人正因的理性,上來已經說過啦,二者把這段文念過還沒解釋,就到了鐘點了。二者無始,方才說的那個圓,他沒有起頭,他那個圓是滾圓,也不是長圓、也不是扁圓,這是敘說前邊沒解釋的這個意思,再補充一下說這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這本來就是三德秘藏,人人具足,不是鍊出來的、也不是修出來的,那麼在我們人身上是什麼呢?他在哪個地方才是呢?這底下就指出來。

 

「則汝今者」,這就是你阿難,佛對阿難說,現今這個,現今的是什麼呢?說「識精元明」,這個識精若在旁的註解上,他還光說第八阿賴耶識、根本識,按天台教研究這個理,這是八個識都在裡頭,前五識也常說,有沒聽過的,也得知道知道,不然馬馬虎虎的講過去,也不知講的什麼。這個前五識,就是打這個前五根上: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說前五識,不說意根。這個識都叫心王,一共八個識、八個心王,餘者心所就多了。說這個心王,這個地方表出來說識精,這八個王的這個精純不雜、不染的這個地方,沒有污染的這個時候,精是純而不雜,就是人的主宰呀!人的這個知識,這根本的知識,這個識精是從哪裡來的?說識精是元明,這個元,無始劫來本來就具的,不能說打哪裡說起頭,要說打哪個地方起頭,這個理說不通,你要說打哪裡生的,生的那個地方從哪裡生的?你說八萬名相也沒有頭,找不著頭,他這個理就是個圓理,你看這個圓球,哪面都叫頭、哪面也不是頭,他是這麼一種道理。這人人本具的天性,都是這個樣,這個天性要說起來人還不容易信,盡虛空、遍法界,連諸佛菩薩帶六道眾生,統統都是這一個,大家要知道,你才分開,你一個、我一個,因什麼分開呢?一個人一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我,他就忘了這個心性,身體是個物,自己不認得自己的性,不認得自己,拿這個物就當自己,身體不是自己是什麼?可以說是我的,我也常說,這是誰的身體,這是我的身體,你還有個我呢,那個我就是人的天性,那是主人公,成佛也是他,六道輪迴的眾生也是他,就在你明白不明白,做的事情污染不污染,就是這麼個意思。佛指出來對阿難說,上頭這三德秘藏,這個菩提是般若德,是智慧;涅槃是解脫德,世間上一切不受他綑綁、不受他纏縛;元清淨體是法身德,清淨法身這是人人本具的,不是釋迦佛他一個人有,因我們都迷惑了,自己不承認,這個地方是錯處。佛是可憐我們這些人們,與他同依一個本體,都是同體的,他所以才出世,勸化人們,人類很不容易勸,因為迷得太深了、太久了,所以這底下就解釋,佛對著阿難說,不是旁的,「則汝今者」,就是你現今的這個,現今的什麼呢?「識精元明」,這個精純的一個識,不污不染的這個識,這個地方就叫自證分,到了這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這是證自證分,這就成就了這個根本,你要把這八個心王成就了,要按台教說,這是完完全全的,就是個自證分,所以由這個自證分本來是元明的,無始無終、明明了了,就是一個明白,那怎麼辦呢?「能生諸緣」,這個識他不守本位,他能生諸緣,這個緣當連絡講,當參集在一塊堆,連絡在一塊就叫緣,這個識精,根本上就是一個光明正大的、明明了了的,就因他這個光明,就發生了知見,就成了見分啦,「緣所遺者」,緣就是所緣、能緣,就是一個知見的一分子,你看我們人的眼睛能見、耳朵能聽,你知道這個能聽、能見的就是心王,正式的大主宰,人自己都輕慢過去了。他是個大主宰,能生出諸緣來,諸緣所以有一個見分、有一個相分,見分是知見的一分子,見、聞、齅、嚐、覺、知,這六樣都叫見分,知見裡頭所緣的地方,就是六塵,要不修行人講究一塵不染,這六樣塵是個總名,色、聲、香、味、觸、法,眼見色塵、耳聞聲塵、鼻齅香塵、舌嚐味塵、身覺觸塵、心分別法塵,這是六根染六塵,就化成心所,他就降下去啦,不能向上升,這是一定的理,他「能生諸緣」,見分能生四種緣,四種緣是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連絡這四樣親因緣,他親自打這元明裡發生出來的,這叫因緣。親因緣就現出有見來了,有知見一分子,就有了名字,知見一分子,所以底下就是等無間緣,等者就是多,這個階級沒有間斷,一緣一切緣。今天,你看我們眼睛愛看什麼、耳朵愛聽什麼,明天還是這麼聽,沒有閒著的時候,就墮於聲色,人都在聲音裡分別,說的什麼話,好聽不好聽;形色裡分別,好看不好看;鼻子分別是香是臭;舌頭分別好吃不好吃;身上感覺舒服不舒服;心裡分別善惡好醜、是非邪正,說是這麼一套,就這樣忙活,越忙活越迷惑,越迷惑越墮落,這就是人吃虧糊塗的地方,受苦的地方就在這裡。四緣在見分上、相分上就是二緣,什麼是相分?我上邊說的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有形相沒有知覺,就叫塵,修行講一塵不染,誰染塵?就是這個無明,他能生出諸緣來,這個因緣就轉啦、就迷惑啦,「能生諸緣」,這個相分只有二緣,一個親因緣,指著這個相說這是一個桌子,這是一個相,親因緣打這裡生起,這個桌子不錯,你就和他連合上啦,心裡頭就有這麼個相就叫親因緣;你今天看這個桌子,明天又看見木頭又好,又緣上啦,等無間緣,沒有間歇著的時候,這是親因緣、等無間緣;這底下就是所緣緣,這又深啦,就著到所緣上。

 

我們人的心都在所緣上,要不這人在世間吃苦呢?所緣頭一樣執著這個身體是我,這個身體不能獨立,得幫忙的,衣、食、住,吃的、穿的、住的,你沒有這三樣,這身體不能存在,所以為這身體的存在,錯認啦,就拿著這個身體就當做我,就為衣、食、住一天奔忙。這時代活一百歲的不多,也就是活七、八十歲還覺著不錯,這個壽命還算很可以,還有活不到這個歲數就死了,他根本就是假借的嘛,怎麼假借的呢?地、水、火、風這四大,皮肉筋骨這是地大成的,有形質的東西,血脈精液是水大成的,溫熱燥暖是火大成的,氣力動轉是風大成的,地、水、火、風結在一塊,堆成這一個人,是誰拿這個結在一塊呢?就是這個知覺,就是這個心王知識,他打這裡一迷惑而生諸緣,就讓這個緣,把你迷啦,「緣所遺者」,你這個見分是能緣,你說眼睛能看見桌子,這就是能緣,桌子是所緣,所緣的他打這裡生起也叫親因緣,你看見桌子,桌子是所看見的、眼睛是能看見的,這兩樣擱在一塊堆,就叫所緣緣,所緣緣能緣、所緣,「能生諸緣」,這是個能緣,能緣底下「緣所遺者」,你就有了所緣,能緣是我們的知覺心,隨著所緣就轉了,隨著所緣一轉,「緣所遺者」,你這個能緣、所緣不要緊,把你本有的這個元明,「識精元明」就迷惑了,就不認得了,自己就不認得自己啦。你說這個身體,這是我,要分別開說是我的身體,這桌子是我的、這房子是我的,他當然有個主人,主人自己不認得主人,這叫反客為主;身體是客,不能常住,到了時候就得死,你活幾萬歲也得死,這是一定的道理,佛是說真理的,不是這麼一說就算了,我嘴大,我說的就對,這種道理沒有人相信,所以你得說出個道理來,這個地方說「緣所遺者」,你這「能生諸緣」,由能緣成了所緣,能緣就遺失了,把你自己的天然的「識精元明」就忘啦、就迷啦,要不怎麼叫迷呢?說「緣所遺者」,說到這裡,「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這個本明就是元明,原來自己這個明明白白的就弄錯啦,都著在所有的這個相上。世間上所有聲音也是相、形色也是相、聞的香味也是相、嘴裡吃的滋味也是相、身的這個體完全也是相,心裡頭還有前五塵的影子,一起頭的時候就叫法塵,這個法當什麼講呢?給你說不出什麼樣子來,這外邊這五種眼見色、耳聞聲、鼻齅香、舌嚐味、身覺觸,擱在心裡頭這麼一分別,這個相的名字就叫法塵,也叫六塵,外邊五塵裡邊一塵,「緣所遺者」,你這一生攀緣的心,你就把自已的天性,自己的「元清淨體」根本就失掉了,就遺掉啦,這叫「背覺合塵」,你把自己本有的知覺違背啦,與世間上有聲有色的事情合,把自己說忘了,就上塵世合在一塊,「緣所遺者」,這個遺者就是自己遺失的,「由諸眾生,遺此本明」,眾生是六道的眾生,天道比我們人高,福報壽命比我們長,他也是六道之一,我們人在中等,在人道以下還有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比我們人道苦得多,我們人在中等,所以佛出世還好教化,「由諸眾生,遺此本明」,你把根本的元明雖然失了,可不是沒有,還有,你自己不認得自己,「雖終日行,而不自覺」,像我給諸位講經,你們諸位聽,這是我們終日行的事情,行的什麼事情?就是行的這個事,可說忘了自己啦,就都在這個聲色貨利裡頭,「雖終日行」,雖然終日沒有歇著的時候,「而不自覺」,迷啦!然而每一個人也不覺悟,自己不認得自己是誰,就拿這個有形有相的身體當自己,其實他一天一變,我們這個身體,你假比要是十年不見面,就不認得了,因他的身體都變了,他變大了勁,就變在地裡頭去,就埋上啦,是不是?現在也有火化的,這就完了,這是個客嘛,他不是主人,這個主人是個常在的,客好比過路店,隨住隨走,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這不是一步一步的挨著嗎?「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你這根本上就有,不是打哪生的,本來就有,明明白白的,我這心裡明明白白,我們心裡明白,明白裡頭有個物,大家想想我也在內,你說我們這個明白,我說這句話,講經的義理,你們聽了心裡說明白了,這不都在你心裡頭嗎?這就染啦,染啦!你給我們講這個幹什麼?我說這話就是讓你們諸位不染,就是這麼一句話,不要拿我說的話就當了道、就當了法,那就錯啦!「義在言外」,說的這個義理在言語之外,讓你轉過來迴光返照,你認識自己就對啦,這就叫佛法,「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說人生在世間上,這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因「遺此本明」,根本上說是個明明白白的一個知覺心,「由諸眾生」這個地方就是六道眾生了,「遺此本明」,遺失了自己根本上這個明明白白的心,就是這個知識,指著這個精明說,「雖終日行」,雖然是終日行、住、坐、臥,這是本身能行、所行的事呢?世間上的人類都是國家的政民,士、農、工、商終日行的事情,「雖終日行,而不自覺」,然而你終日行,拿什麼行?就是你這個「識精元明」,根本上這個明白,哪天你都用他,你不在他本身上用,而不自覺他自己這個本明,他自己不知道是本明,然而他可不能自覺,該怎麼樣呢?受苦吧!「枉入諸趣」,這十類眾生,也說十二類眾生,他怎麼去了兩類:有這個無情的和無相的兩樣,虛空他就是無相,沒有形相,這也算一類眾生,和我們統統是并行的,他也是一樣,由這個本明所生的,虛空和土木金石,沒有知覺、沒有形相的兩類眾生,都是由本明自己迷惑得深啦,「由諸眾生,遺此本明」,把自己這本有的明明白白的知覺,「雖終日行,而不自覺」,轉過來一說,然而自己不覺悟自己,不知道自己就是一個本明,不知道該怎麼樣呢?「枉入諸趣」,枉就是冤枉,誰冤枉你?你自己把你自己就冤枉了,這個人人都是如此,冤枉怎麼入諸趣呢?「枉入諸趣」,冤冤枉枉的,大材小用,拿著安樂的事情不安樂,就受了一切痛苦,「枉入諸趣」,六道也叫六趣,有說七趣,六道加上仙人名叫七趣;趣是趣向,我要奔向這個地方去,趣向這種事情。我們現今這個世界上,不是講究修道的、鍊神仙的,佛經上都有說,在「楞嚴經」最後有十種仙人,有十樣的修行,到後邊再詳細說,又說修成了能升天,這天上不一樣,有二十八層天:從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層天,修成仙位只在欲界第二層天,還不能作天王,他給人效力成了仙。中國人都常說、都承認的玉皇大帝,那叫忉利天,就在須彌山頂,現在的探險家看不著,到不了跟前,那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此外還有鐵圍山,這離的太遠,到不了那個地方叫地居天,還在地皮上取住,在須彌山頂十種仙,有飛行仙、地取仙,都是修行錯啦,把本明失了,拿身體學修仙,最高修到第二層欲界天,還仍然未脫生死輪迴,這叫「枉入諸趣」,冤冤枉枉的自己把自己冤枉的入了七趣裡頭,六道再加仙道叫七趣;仙人有十種方法修鍊,有人說鍊長生不死,活幾萬年死後能可以升天,這都弄錯了。人人都有成佛的資格,那二十八層天,大家要知道,要在佛經上判別高低,那都是凡夫,連賢人都夠不上,何況聖人?佛在聖人以上,平常修行人修到好處,也只能升到四天王天或忉利天,升到色界天都有禪定的工夫,那禪定是世間禪,不是出世間禪,成佛的出世上上禪,那更談不到了,差得太遠。這是佛給阿難指點出來,說是「雖終日行,而不自覺」,他自己有一個真正的知覺,他自己迷惑了,不認得自己啦,「枉入諸趣」,冤冤枉枉的到了這個七趣裡頭受苦。

 

辨析心目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

 

此一節文是重斥妄計非心,怎麼叫重斥妄計非心呢?上面佛把阿難已經審斥一回,他是妄想計度,就拿著當自己的心,阿難聽佛一說,還仍然是妄計,所以佛又重新喝斥他,佛說你妄想執著,怎麼合計也不對,永遠也不能是你的心。這個佛法,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若是認識本心,說立地成佛,大家要知道,因什麼他不能成佛?說是因為不認識自己的本心,就是這麼個意思。上面七處徵心,他徵求了七個地方全不是,他也是妄自計度了。上來他又請示,佛又告訴他說,這不是你的本心,他仍然還是妄想計度,到底也沒說出他的真心是什麼樣,在這個地方大家要注意。所以因他總沒有回答佛,說出真心到底在什麼地方,所以佛在這時候叫一聲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這是佛問他,因為以前你請示佛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是怎麼成的?是依著這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成的道,請佛給我解釋這個道理,從哪裡開始?佛就向他一問一答,把七處徵心的地方都說到了,他也沒說對,在這時,佛又把他所問的話對他說:「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他怕生死輪迴,他所以求佛說這個道理,脫離生死之苦,佛把這件事提起來啦,奢摩他路是個簡單的名詞,上來是阿難問的,說十方如來成佛以這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他問的是三樣,三樣是什麼?修行的法,總不出這三樣:三止、三觀、三諦,這地方我也得略說一說,大家記住,記不住的也得讓他知道知道。他問的妙奢摩他就是三止,三摩鉢提就是三觀,禪那就是一境三諦,這三諦是什麼?真諦、俗諦、中諦,怎麼叫真諦?真是真假的真,把道理求實了就叫諦,所以一境說是三種三諦之理,一境是指什麼?就指世間上所有的一切環境,這一切的環境是什麼?眼見的形色、耳聞的聲音、鼻聞的香臭、舌嚐的滋味、身上感覺的冷熱、心裡分別的是非,你隨舉一樣,這裡頭都有個三諦之理,都有究竟的真實義理,這真理有三樣:真諦、俗諦、中諦,真、俗、中三諦之理,你說時六塵的境界,我們都迷在這六塵上,不是迷在形色上就是迷在聲音上、或者香味上,身上貪求舒服、心裡迷在是非邪正上,在這六塵境上你要把道理明白開了,隨舉一境就有三諦之理,你看這物件不是塵嗎?一塵不染,你知道這個塵就是佛法,離開這個塵,你上哪裡去找佛法?你得認得,你把這個理得研究真了是這麼個道,你要不認得三諦之理,就成了六塵,所以說你舉出一境就是三諦,不論是哪種環境,你就是聲音形色、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裡頭都有三諦之理,真諦就在這個境界上,就是真實的道理,你上哪裡找真理去?俗諦,跟著世俗人這個心理,給他解釋這個真諦理,世俗的心就是真諦,世俗人認識世俗上的環境-聲色貨利,這就是真諦,也隨著世俗上說;到了究竟,真諦、俗諦都歸中道,這就是中諦,究竟歸在這個中諦上,是一種環境有三諦之理,這個中諦理呢?真俗這是兩邊,由淺入深到究竟呢?歸這個中道,中道是真?是俗?所以這個地方的中道不是真不是俗,還不離開真俗二諦,說到這個地方怎麼講呢?也不可分別在這個分別相上,把你引到這個不可思議、不可分別的境界,到了不可分別的這個心,大家要知道,這個真心就現出來了。也不管是什麼境界,你要分別,說他世俗也不是世俗、說他真諦理也不是真諦理,你拿這兩邊比,世間上這一切的聲色貨利都擱在這裡,都是不可思議,你掛一漏萬,你把這一樣掛上了,旁的都又漏下去啦,那麼這個不可思議是怎麼一回事情呢?這叫一境三諦,這一種境界就是真、俗、中,也可以說真也可以說俗,也可以說中諦,真諦、俗諦、中諦,這個真諦、俗諦,哪個算是對呢?這三樣合在一塊就歸到不可思議,你要著在真上也不對、著在俗上也不對、著在中上也不對,這三樣就是一樣,一而三、三而一,這一、三你要不可分別、不作思議的這個境界,就是你這一個心,就是三諦之理,所以這個名相不能不說一說,說我也知道,大家突然間一聽,很生澀的,到後邊,佛也知道法會上當時,一時也是解不開,他用人好明白的,所以一境就是三諦,以不思議心觀不思議境,以不思議的行修這不思議的止,一行就是三止。上邊一心就是三觀,一心三觀是空觀、假觀、中觀;一行就是三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這個名目,我這麼一說,還歸到不思議上,你要把分別心歸在不思議心上,這也得很多的工夫,後邊佛可以顯出來,這經文上就得這麼說說。一心三觀就是空、假、中;一心三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一境三諦:真諦理、俗諦理、中諦理,在這個地方必得這麼說一說,你要明白這個理,在下文都是說以不思議心觀不思議境,這簡單的文,以不思議心觀不思議境,起「一行三止」、「一心三觀」、「一境三諦」這就是不思議的心。簡單說,觀這不思議的境,心是個知覺、境就是眼前看見的環境,眼見、耳聞,就拿這兩樣比這世間上一切環境,說到這裡,佛先說了這麼一個名詞,你阿難不是願出離生死苦海嗎?「今復問汝」,這就拿這個事實比量這個道理,佛也知道當時法會上的人也是不好明白,拿這個好明白的,明白這個理是一樣,佛說「今復問汝」,我今又得問問你,連問了好幾回了,「今復問汝」,再問問你,說完這話,「即時如來,舉金色臂」,佛的身體是金色放光,所以佛伸出這個胳膊、這個手,都是放光的金色,佛舉出金色臂,臂說是胳膊,就是膀子和這一個手都舉出來了,「屈五輪指」,一隻手有五個手指頭,佛的手指頭都是圓滿的,所以稱五輪指,「屈五輪指」,俗語說就是個拳頭,把這隻手攢一個拳頭,這是好懂的地方,「語阿難言,汝今見不?」就問阿難:「你看見嗎?」

 

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阿難回答說我看見啦!佛說你看見什麼?阿難又說:「我看見佛,舉臂屈指為光明拳,佛通身都是放光,舉出來的光明拳,照耀我的心目」,這是阿難回答的話,要緊就在這裡,佛特意這麼問,阿難明明白白的說出來這耀我心目的話,佛言:「你怎麼看見我這個拳頭放光照耀你的眼?」你和誰看見,底下阿難又回答:「不但我看見,法會大眾都看見啦!」「同將眼見」,都是拿眼睛看見的,還用問嗎?這還不懂嗎?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佛告訴阿難,剛才你答我說,如來屈指作光明拳,你拿眼晴看見舉的拳頭放光,你的眼晴可以看見,你拿眼睛看見我的拳,當我的拳耀時,你拿甚麼為心呢?阿難說,如來現今又徵求這個心,倒是在甚麼地方?上邊問的七處,我回答都不對,現今問我以何為心?心在何處?我推求窮究這個理,尋找這個理,逐是一樣一樣向裡推求,這「推窮尋逐」四個字,「即能推者」,我拿這個就當我的心,他說的就像很對,他說到這裡,佛就要他這句話。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佛是訶斥他,說咄,這又錯啦,你說「推窮尋逐」是你的心,這不是你的心,阿難一聽,矍然就一害怕,避座就站起來了,這才站起來,合上掌是恭敬,對著佛表白說:「要以我推窮尋逐的這個不算心,佛陀說『當名何等?』應當給他起個甚麼名字,這不叫心叫甚麼?」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佛告訴阿難說,「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要緊就在這句話上注意,佛把真心告訴他就看他怎樣接受法,佛說「虛妄相想」就是前塵,前邊你所聽見的這個話,我問的、你回答的話,這名字都叫前塵,這裡有個道理,你不是說,追求的這個心,你拿他當心,這就叫前塵,在前邊你知道這是一種塵相,塵相當然是虛妄,虛而不實、妄而不真,是一種形相,這個虛偽的這個形相,在虛妄的相上,起了個思想,就當是你的心了,說「惑汝真性」,他把你自己那個真正的心性迷惑住了,這地方要多說幾句話,可以多研究研究。所以佛表示每個人皆有心,有心就能成佛,就是自己不容易承認,怎麼不能承認呢?阿難說的統統的都是前塵虛妄的相想,像我們這個世界,不是佛給說開,不但阿難,人人都如此迷惑,拿阿難做樣子,佛問阿難,就等於問大家一樣,設身處地,就在這個時候,你聽來的話、我問你的話、你回答的話,這都叫前塵,這都在前邊,因前邊的塵,你心裡才有想這個前塵,你知道是虛妄的,就別拿著當真的,這是虛妄相,你起了個思想就迷惑了你,不但你迷惑,世間上的人都這麼迷惑的,他迷惑你那個真實的心性,法會那時的聽眾,不但阿難不明白,法會大眾也不明白,就是現在,我這是學佛說這句話,我想大眾也不明白,這地方不是隨便瞎白、隨便亂說、隨便亂想的事,這要處處求真。說「虛妄相想」,大家要是研究這部經,佛說了多少經,就是一種事,不管你是橫說、豎說、塵說、剎說,都是一種事,早先我說過諸位有聽過的,說是釋迦佛夜覩明星悟道,我給大家說過這個道理,拿這個大圓鏡子,我們這個人一舉一動,統統都是影子,鏡子裡的影子。全世界的人,常說心性是個甚麼樣,人都迷惑這個心性,也有說是在肚皮裡的肉團,是我的心,這樣就迷惑啦,如果不對,甚麼是個心呢?這道理,我給大家說個證據,光我說的不可相信,依釋迦佛夜親明星悟道,臘月初八裡看見一顆明星,就明白了,這就認得本心了,他一見到明星,說奇哉!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有知覺,這奇不奇?這心裡一觸動還沒起分別,這地方就對了,一分別說不對,要知道我的心有多大,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這個心,你認為心在肚皮裡頭,有的說在腦筋裡頭,這也不能說不對,是對了一點,我告訴你吧,人的迷惑勁很大,這種事要不是釋迦佛出世,給你說明白了,都得糊塗死。夜覩明星悟道,他是見著自己的心啦,要不佛說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他怎麼見著心啦,這個心就是這麼大,你看見,心就明白啦,明白是誰明白?不是心明白嗎?你們諸位想一想,旁人還能明白嗎?那不就是你的心明白,你看書上說那個明星,一照多少萬里,你那個知覺心,就是多少萬里大,這個地方還不承認,還不接受,上哪裡接受佛法去?這個地方,要不給說明,人總是糊裡糊塗的,怎麼回事啦?見了明星怎麼悟道呢?我們也看見明星,怎麼不悟道?是不是?這個地方沒人給點開,馬馬虎虎不去找真,這事情非求真不可,一步也不許讓過,若是馬馬虎虎就過去啦,這是自己把自己騙啦,要知道,這個「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就好比大圓鏡子裡的影子,阿難尊者所聽的那些話,他說的那些話,連佛所說的那些話,這都是鏡子裡的影子,這鏡子是甚麼?說「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真性好比是個大光明鏡子,大家在這裡要注意,大光明鏡有多大-無量無邊,說是這麼大,普遍的都是,所以你要知道這個意思就好辦啦,這鏡子裡的光,是盡虛空、遍法界,比喻就是人的真性,就是這麼個樣子。再說阿難他聽的話、佛說的話、記得旁人的話、回答的話,這統統都是鏡子裡頭影子,要不佛告訴他說是不對,這個要義就在這裡,向這裡體會能對啦。

 

「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佛又說你從無始劫來,頂到現在,你活在世上,是怎麼回事?認賊為子,你拿著鏡子裡的影子,就當了自己的心,這是認錯啦,「失汝元常」,把你本來的真常,永遠不變的那個真心,你就丟失了,「故受輪轉」,你才受六道輪迴生死,沒有了期,輪過來、轉過去的。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

 

這段經文倒好明白,這是阿難尊者訴說這個原因,讓人疑惑,他以上說的本是真事,哪個地方不是用我這個心,佛寵幸的我,我敬愛佛故,才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這恆沙國土,承事這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心,行諸一切難行的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我不學佛,毀壞佛法,也因此心,說到這裡,再轉過來說,「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每人都以這個為心,我不是成了無心的人了嗎?沒有心的人不是同諸土木嗎?若「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這是阿難尊者自己說的,他的意思不但是自己心裡迷惑,代表當時法會大眾,當初也應這樣問,現在大家聽到這段經文,阿難尊者,也就替現在大家這麼問,這個說話的,讓人太不平啦,是不是?所以要緊就在這個地方,大家沉下心去,要明白這個真心,就在這段文上,我先說到一個比喻,大家就容易領會了,前文也不用講不用說,說離此知覺,更無所有,不是知覺就是心嗎?怎麼說不是心啦?這地方就要研究,知覺二字代表六樣:見、聞、齅、嚐、覺、知,知覺二字代表六種勝義根,要向好處說就是六種勝義根,勝過一切浮塵根,勝義是真實之義,一點虛假也沒有,要研究出這個心來,知覺二字,說一個字也可代表六個字。這見、聞、齅、嚐、覺、知要明白了,就是入道的十個門徑,真心帶偏真的心、妄心、緣影心,這是四層,在這裡不怕費事,要多說幾句話,大家沉下心去聽,慢慢的也能了解。六根就拿一個,眼見的見字代表,他這裡頭有本見,本知見、本知覺,就照著知覺說,有本知覺、能知覺、所知覺,還有個緣影的知覺,這四層,不但阿難尊者如此,我們都是凡夫,阿難代表當時的人,代表現在研究佛經的,都是這麼個心理。我們凡夫,不要說真心,你就是偏真的也不明白,妄想心也不知道,都是緣影心,說這事情,拿甚麼分別,你得表示出來,說出個目標,好讓人研究。假定說,我們先拿看見的見字也分三樣,他說見著了,就好比眼前,你看著佛像了,這見著了,你這一見的時刻,所看見的是個物,你的眼一見這是能見,能所先要分開,見著了,你說明白了;這個了,正式代表知覺,了就是明了,見也不要著能見、也不要著所見,所見的是物、能見的是偏真,你不著物,這是一個偏偏在一塊是真的,我不著在所見的相上,這地方關乎目見,那個地方還有影子,這是一個本見、一個能見、一個執所見,這三樣就清楚了。甚麼是影子?就是你知見的見,好似個鏡子似的,明明亮亮的、明明了了的,外面有甚麼相,裡頭就有甚麼影子,這個名字,就叫緣影,緣是向一塊連絡,這叫緣;你見到佛相,這是連絡上,在連絡一塊的時刻,你要不作分別,在能見的這邊,這是偏真,我見著佛相,不著在相上,相就是所見,能見、所見先分開,本來就有個明明了了,你要沒有個明了,你拿甚麼當能見?拿甚麼當所見?這能見所見都在後邊的了字上,這三樣:真心、偏心、妄心,就是真知覺、遍知覺、妄知覺。這個明了的心,不認得明了的心,自己不認識自己這個明明了了的心,認得甚麼啦?他把這個所見的相,他執著住了,說見著了,見著了,他不能說回光返照,我還有個能見的見,他就著在這個相上,他一著在這個相上,當時有相,有實在物那不算是影子,他把這個物見完了,他心裡頭還有這麼個影子,大家這個地方明白了嗎?見、能見、所見,完了還有個影子,這四層分開了,這是要緊的地方。說真心,就是個了,明了就完啦,你要是所明了、能明了,就錯啦!你要著在所上,就是妄心,你看見了,雖然是個所見的妄心,你還有個相在那裡對著你,但當你轉過臉來,你心裡頭還有個影子,這是緣影心。你們諸位來此聽法,我們這是研究,大家在這個地方,分開這四層,把這四層分開了,說這個修行,怎麼叫修行?你明白這個本知覺,就是這個了字,說明了,就在這個本知覺上,你要能觀這個明了,就與見性的地方摸著邊了,明心見性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明者。在此這是阿難說,要依著佛陀這麼一說,我這成了沒有心的人,「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是不是?我疑惑這個知覺心,佛陀說這不是心,我心裡實在是恐怖,不但我一個人,「兼此大眾,無不疑惑。」

 

請求佛大慈大悲,開導指示未醒悟的人,這是阿難尊者,心裡不了解,代表大眾求佛詳細的解釋,剛才說過能見、所見、本見、緣影都是這個。阿難尊者對佛說的這個話,「離此覺知,更無所有」,這就是錯認名詞,他不知道名詞裡有深淺,他就拿著緣影,當了本知本覺,這不差的太遠麼,他當然是這麼說,「離此覺知,更無所有」,阿難尊者拿著緣影,當是本知覺,其實連能知覺都夠不上,他說是「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佛怎麼說這不是心?「我實驚怖」,不但我一個人,兼著法會大眾,哪個人不疑惑?說到這裡,這才請求佛,詳細的開示,唯垂大悲開示未悟,還得求佛,發大慈悲心,開導指示我們未醒悟的人,這是阿難代表大眾請佛說所以然處。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爾時」就是在阿難請求佛說法的時候,「開示阿難,及諸大眾」,佛開示是個甚麼宗旨,當然是心裡有個宗旨,「欲令心入無生法忍」,佛的心理,都是希望說這個話,使令他們法會上的人們,入無生法忍,這五個字也是最要緊,這五個字分三層解釋;這個入字,本代表修證,怎麼修怎麼證果,先從修入,可以入到究竟果位,入字是修行的因果,無生法就是指人的性理,不但人,連世間上萬物,統統是一樣,受天然的性理,一點不偏,因為人不知道,佛要讓阿難及諸大眾,欲希望使令他們入無生法忍;忍字作一個地位講,在修道的地位上,佛經上都用這個忍字,入是修證的意思,修是入手,證要入理,這是修證的關係,無生法是性理,這個性理是不生不滅的,根本上就沒有生滅,人要都明白了究竟的性理,立地成佛,怎麼叫立地成佛?這指著上根利智的,根本就清淨,如果染污的深、迷惑深的,那就不容易,得慢來,要不怎麼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啦?這無生法是人人秉承的天然的理性,人、佛、萬物,統統是一個理性,大家要知道,不論是諸佛,無量的眾生、昆蟲草木都是一個性,就在你用得對不對、認識得真不真,要緊的就在這個地方。所以這個名字,就叫無生法,法字當個樣子講,就是不生不滅的這個樣子,這沒法起名字,他無形無相不好表示,表示出來,都不是你這個心悟這個理,悟到了就行。你心裡有著個甚麼樣就錯了,你一著這個樣就是影子,這地方得要慢慢的,後邊經文上都有解釋無生法忍,這是說佛的希望,就是這麼個樣子。

 

佛的座位叫師子座,世間上帝治時代,皇帝叫龍位,大將軍大元帥叫虎位,佛坐的法座,稱師子座,在座上摩阿難的頭頂,這是佛安慰他,因他心裡迷惑,「而告之言」,這個地方接著就向他說話,說你們素常不留心,不詳細的考查本如來常說,不是現今才對你們說。

 

這一句話,這就開總諸法都有啦,所有的世間上,盡其所有的宇宙、山河、大地、森羅萬象是總說,底下才分開,你怎麼說沒有心呢?阿難一聽,他認為無心,其實佛不是不承認他這個心,佛完全知道他錯認他心裡頭的緣影為心,所以佛才駁他,他拿緣影就當了能知、所知、本知覺啦!其實連妄想心都夠不上,不但阿難,連我們世間人,統統都是這樣。假比你講經,我們一聽說話,大家記住了,這都是影子,我說的話你往理上會,這就能接受,你把這話記住,你們說的我學會了,學會了還是個影子,你再傳給他還是個影子,要緊的地方說在這裡,很難明白。習慣性我們人都用常了,人人都用緣影心,他拿這一個心代表三個心:本知覺、能知覺、所知覺,就憑一個緣影心,代表三種知覺,這一錯永錯,佛先說,阿難一聽沒有心,說這不是心,這不是沒有心了嗎?佛說的哪能說沒有心呢?這是給他總起來,又分別開說一切因果,這是分別開說世界,大則世界,由因剋果,小則微塵,這把世界上分別開說完了,「因心成體」,要沒有心,怎麼成具體?管你是甚麼物、怎麼成的,他就因無形相不好表示,人就不承認,人都著在相上,人的迷惑就迷惑在這裡,自己的本知本覺就迷昧了,這是根本上的錯,在這裡說是「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這些東西,是「因心成體」,都是這個心成的體。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

 

以下又詳細說,就如同這個世界上,諸般樣形形色色一切所有,「其中乃至」,乃至是超略之辭,說世界所有的這個名字色相太多啦!乃至最微末的東西是甚麼呢?「草葉縷結」,一個草一個葉,那也有性,沒有性拿甚麼成的?那個布縷裁衣裳,絞下來的布條,那不是廢物嗎?你知道沒有用的也都有性,就怕你不追求,你要判問其元,哪個物都有體、哪個物都有性,說是一點布條、一點草葉,都有體性。大家還要知道,這地方一聽,恐怕就迷惑啦!草葉的性,同諸佛菩薩那個性一般大,這地方要不注意,在這裡要不發疑,佛法就沒法明白,這是可疑的地方,常常的疑,就能了然,「詰其根元」,說你盤其他的根元來,「咸有體性」,統統的有體有性,只要有個體,就有個性,體是有所表、性是無所表,他這個無所表,才生出這個有所表的相來,底下又說。

 

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就是虛空也有個名字、也有個相貌,眼前雖看不見虛空,他也有性,「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說到這裡是說有體,你怎麼說沒有心?這地方就怕不到根本上追求,你追求也追求不到。先說縱令虛空也有名、也有相貌,底下又一比況,「何況清淨,妙淨明心?」要緊就在這裡,這個「妙淨明心」是指著三因的理性,這是形相,由法身般若解脫,那是三德的秘相,所以這個地方,這三層事情:人與萬物、飛禽動植,統統是一樣,何況是比喻清淨二字?都是清淨的,清淨的妙、清淨的淨、清淨的明,是這麼個簡單的名字,就是個心性。這個性是個體、心是個用,這體用是不離的,你那個性一變化發動就是心,心的具體就是性,這心性不二,這一體大用,分開來這說是甚麼?是妙、淨、明,是這三個字,這妙、淨、明從哪裡來的?是由人人本具,一切萬物統統具足,就是妙、淨、明,指著修行說妙、淨、明,指著人人本具的,根本上人人皆有,正因理性、緣因善性、了因慧性,正、緣、了三因,這個人人都有,正因理性、緣因善性、了因慧性,這三性不但人人皆有,一切萬物都有,一點也不缺。清淨兩個字,貫著妙、淨、明三樣,這個妙要在三法裡頭就證法身、緣因善性就是這個淨、這個明亮就是了因慧性,這是「三德秘藏」,修行來證果,要沒有妙、淨、明,怎麼能成三德佛果?這妙淨明、正緣了,人人本具來的,就是這麼個意思。其實就是這樣,不是從小往大處長,本來就是這麼大,就因人迷惑的有深淺的關係,說「妙淨明心」,拿這個心算個本位,發起這個作用,有了名詞,是「妙淨明心」,這裡是「三德秘藏」的一個修法。三因是成佛的因、妙淨明是成佛的法、法身般若解脫是成佛的果,這地方都要緊,所以佛這麼一比況,「何況清淨,妙淨明心?」妙、淨、明這個心,這是個知覺,連體一齊說,「性一切心」,「妙淨明心」和這個性,他是連著心性不二,所以性是一切心、心就是一切性,這句話,這是說有體,這是佛說的明明白白的有體,你自己糊塗不悟,你就說沒有體,拿緣影就當了本來的知覺和能知覺,其實你連所知覺都夠不上。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此一科文,這是微細發明,分別無性的道理,說明人所用的這個心,你要是用這個分別心,他沒有完全的性體,這個題目就是這麼個意思。正文上說,「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這是佛陀承著上文,阿難請問佛法,他完全是以分別心為主,他聽聞佛法也是用分別心,以著這個為佛法,所以佛說,你是執著,「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這十六個字,這是一段文,這四句話,佛問阿難,說設若你執著住,恡是不捨,不捨你這個執著的分別性,你分別所覺、所觀,你所知覺的、你所觀照的、所觀察的,這都是用這個所知覺、所觀察的心,「所了知性」,你這個「分別覺觀」,這就是「所了知性」,怎麼叫「所了知性」?人心中的這個明了,明明了了知道啦!這裡是個了知,我了然啦,這道理有三種分析:有所了知、能了知、本了知,簡單的說,所了知、所知道的這個事情,我明了、知道啦,是這麼句說話。你所了知、所明白的這是世間上有這種事物你才明白,所有的物,就是你所知道的,了然知道,說這個性,這是無著世間上的形形色色,這一切的形相,起的分別心,這不是究竟的真心,佛說「若汝執恡」不捨,你這個「分別覺觀」,這都是「所了知性」,所了知道的不是本知覺、也不是能知覺,你先知道所有的東西,不知道能知覺是個甚麼樣,再進一步,那本來的知覺是甚麼也不知道,這是佛對阿難說,世間上的人心都是所了知。大家要知道,這是我所說的話,你們諸位也都知道,所知道的是甚麼?我所說的話,這就算是聲音,這個聲音上的分別成一句話,所以這是形相上,有分別的也是一樣,你要再說,身上感覺是冷是熱,也是分別,你沒離開這六塵,眼見的形色、耳聞的聲音、鼻子聞的香、舌嚐的味、身上感覺的冷熱、心裡分別的是非,這都是所了知,你要學佛把所了知放下,要明了本知覺才行,能了知還沒到家,這是三種分別。佛者覺義,全在個知覺上,知覺分所知、能知、本知、了知,你見的塵相,借著六塵相,你就起了知覺,你要沒有六塵之相,你還有知覺沒有?就不知道了,這就是普通人,都是這麼樣,所以說,「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分別的知覺、所分別的觀察,都是所了知性,所明了的知道的性,拿這個不是你的本心,人都以這個為心,說「必為心者」,你拿這個一定當心,你永遠是凡夫,你不能知道佛的心,成佛也是心,我們在世間上,都把聲色貨利當是心。你問世間上的心,這就多了,有善有惡,這個善惡裡頭,就分多少層,善有多少善、惡有多少惡,這還是在人道裡說,分善分惡,所以人道裡頭有苦有樂,作善的人就樂、作惡的人就受苦,跑也跑不掉,佛對阿難說。

 

阿難是代表法會大眾,他就這麼問,佛就對他說,法會大眾就跟著聽,這地方是第一句,說阿難你這個心,若是執恡不捨,「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佛說你要一定執著不捨,你拿著了知性說當你的心,這裡頭有條件,此心即應離諸一切所了知的心,即應當離諸一切,離開世間上的,諸般一切的甚麼呢?是色、香、味、觸,這是人所執著的,無非就是這六種事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這都是人所執著的六種塵相,拿甚麼執著呢?就拿見、聞、齅、嚐、覺、知,眼見、耳聞、鼻齅、舌嚐、身觸、心知,對著甚麼?他這個知覺,對著色、聲、香、味、觸五塵,心裡分別是非,佛說你要拿這個所了知的心,必定認為是心,就是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你先要離開色相、滋味、觸覺,把這種所知覺都去了,這都是諸塵事業,謂諸塵、色有多少種色?香、味、觸有多少樣?這叫諸塵事業,每天在這些事情裡頭造這種業,你要把這個色、香、味、觸,諸塵事業你都放下,你得「別有全性」,你特別的得有一個全性,這就可以算是你的心,你六塵放下,你就沒有抓手啦!你就疑惑你沒有心啦?這就是你的錯處,你離開諸塵事業,沒有抓手,沒有明白的地方,你要是離開諸塵事業,特別的還有完全獨立的性,那就對啦!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拿這個做比例,就如同阿難,你現今承聽我說法,拿耳朵聽,我說的明心見性的法,你要知道,你聽,拿甚麼聽?我說的法,那是甚麼法?你當知此是因聲而有分別,就因我說法的聲音,你心裡就起了分別,心起分別,就是所了知、所分別的,因我說的聲音而分別,有所了別就不對,要意在言外,佛說法的這種義理在言語以外,佛說法不直接著說,要直接著說就錯,他得曲引,繞著彎的把你引到明心見性為止。佛說來說去,說到這裡,不容易聽懂,我在文外,說上幾句話,他那個究竟的理,就是讓人認得真心,有一句成話: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哪個人皆有心,心是知覺性,知覺是心簡略的名詞,廣說見、聞、齅、嚐、覺、知這六樣,再簡單說就是個覺,你覺悟不覺悟,這個佛字怎麼講?中國話就是覺字,這個知覺就是人的本心,印度話叫佛陀,我們中國就叫佛,佛是甚麼意思?就是個覺字,大家這地方得要知道,知覺的覺,有所知覺、有能知覺、有本知覺,這個真心是本有的知覺。聖人的心,他是了然能知覺,我們凡人的心都是所知覺,完全都是所知覺,世間所有的,我以著這個知覺,所以因此這個所知覺的心,他有三種作用:本知覺、能知覺、所知覺,這三種作用,我們就用一種,就知道所知覺,我所說的話,你們諸位都聽見,說我明白了,這是我所說的話,我說話的宗旨在哪裡?不知道為甚麼說這些話呢?佛也是塵說、剎說、橫說、豎說,說了多少的話,為什麼?就是讓人認得自己這個知覺,認得這個本知覺,這人都有知覺,完全用的所知覺,世間所有的物都知道,我所說的話,你們諸位都知道,那麼佛說的話你拿著當所知覺,由所知覺他把你引導那個本知覺去,就是這麼個道理。其實沒有旁的事情,還就是一個知覺,你從你的所知覺認得自己的本知覺就對啦!哪個人沒有知覺?自己的知覺不認得自己的知覺,認得什麼呢?認得你所說話的聲音,眼睛看見色,青、黃、赤、白;聲音,工商交際於大聲小聲;香有多少種香?味有苦、辣、酸、甜,好吃不好吃;身上辨出冷、熱、澀、滑;心裡分別是、非、邪、正,這點所知覺,佛為的用這所知覺,把你引到本知覺上,本知覺才是真心,要不怎麼說即心即佛?他說真心就是佛,佛就是人的真心,你要能認得自己的真心,你就可以成佛,就因這個真心不好認,所以這個佛就不好成,就是這麼個意思。佛說的這許多的話,就是讓你從這個所知覺的心,認識你的本知覺的心,就是這麼個道理。我這是文外頭,添上這麼幾句話,省得大家頭一次聽經,因為他不常聽,心裡頭悶的不知道這話從哪裡來的?為什麼說的?就是因為本知覺難明白,人都用這個所知覺用慣啦,怎麼叫所知覺呢?世間上所有的聲音、形色,我都知道,這都是叫所知覺,所見所聞,一共這是六樣,三六一十八,見、聞、齅、嚐、覺、知,見什麼知什麼,色、聲、香、味、觸、法,十二樣發生了六種認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一共是十八界,我們這個人,就在這裡頭作活計,每天不知道所以然處,是怎麼回事情,佛為的把這種事情說開了、說明白了。「明心見性」,明白自己的心、見著自己的性,你就可以成佛,是怎麼個意思?這地方他本真不是容易明白的事情,這個佛,他是千變萬化給人說,非讓人明白不可,這要有一分真心,上裡頭一定的鑽研,誰都能明白,佛是為的讓人明白。你要想著,一聽就明白了,那個東西再說一句話吧,你也就不值錢了,唱歌的一聽就懂,說詩詞的、說書的一聽就明白,這個話要是你不常聽,也轉不過彎來。佛說這個道理也是先說比喻,說我今天給你說法,你今天聽見我說的話,我說的話是從嘴裡放出聲音,因這聲音你就起了分別心,說出話來你就知道是嗎?是個分別心,佛說法,為讓你由這分別心上,認識你自己的無分別心,那個真心是無分別心;我們這個妄想心,是個分別心,是這麼個意思。你要不把所知所見放下,你不能知道能知能見,你要沒有能知能見、所知所見,你不能顯出本知本見,這個真心就是本知本見,本來我就知道,就因拿著世間上的環境就迷惑啦,都成了所知覺啦,本知覺就付諸度外了,其實那條路上還都是本知覺,在本知覺發生出作用來,這個人都是這麼習慣了,這根本知覺就不知道啦。這裡佛說今天我給你們說法,因我說法的聲音,你們就起分別,起分別就是所知覺,拿這一樣比例,你說話我聽見了、你那形相我看見了;你說的話,我心裡也有個覺悟,這都叫所覺所悟,底下佛說說-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縱讓你把眼睛見、耳朵聞、身上感覺、心裡頭知道,你說這個不對,這都是所知所覺,我都把他滅了,「內守幽閑」,我外邊也不聽聲、也不嚐味、也不感覺,我心裡「內守幽閑」,幽靜閑括一念不起,清清閑閑,你知道,你心思這個就對了,這也是不對,「猶為法塵分別影事」,你是在外頭看見、聽見、你心裡感覺出來,這都是影子,你知道、你聽見佛說法、你記住不忘,這不對,佛是意在言外,意思是在言語之外,他就不容易明白了,說你「內守幽閑」,你心理幽靜閑括一念不起,你認為對,這還是影子,你就是聽過人家說心裡一念不起,我這個見、聞、覺、知,把他銷滅了,也不對,「縱滅一切見聞覺知」,你滅完了,你心裡還有影子,外邊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你心裡不是還有個影子嗎?那一念不起的影子就是法塵,怎麼叫法塵?外邊見聞色、聲、香、味、觸,心裡頭還有個影子,這就叫法塵,法塵不滅的時候真心是顯不出來的,就叫影子,也叫法塵的影子,見著什麼一分別就是法塵,法塵現出相來在心裡,好比見著月是個圓的,心裡有個月亮的影子,這地方這不是真心。說到這裡,佛想給他奪過來,還怕他不明白,不要說我們不容易明白,佛在法會上善巧說法,法會大眾跟佛多少年,還不明白,何況我們這時候聽不懂呢?因為這種道理是難明白的事情,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就認進去了,這點,佛把頭說完了,底下又縱著他說。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

 

佛說你這個見、聞、覺、知,本是所見所聞、所覺所知,這不是一個本知本覺,這事情你不信,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接受,「我非敕汝,執為非心」,我不是要你執為非心,就照著你那個心說,這就是縱著他說,「但汝於心,微細揣摩」,你別聽我說的話「執為非心」,我說的話你不懂,但是你在心裡頭你微微細細的,你自己揣摩揣摩。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怎麼叫前塵呢?你前頭聽見的話,我說話這是聲塵,你眼睛見的色相,這是色塵,拿眼見、耳聞兩種比喻六塵,但汝於心微知的揣摩,「若離前塵」,若離所聽所見的事情,你把見的色、聞的聲都離開了,離開前塵「有分別性」,把前塵離了,你不用聲音色相,你心裡還起了個分別性,「即真汝心」,那才是你的真心,你離開聲音和形相,你就不會分別,沒有分別心,你還變化不出來嗎?你心裡頭還明白不明白呢?就在這句話上,「但汝於心,微細揣摩」,單單的在你自己心裡,微微細細的揣摩揣摩,若離前邊的塵相,你還有分別性,若離開前塵,我還有分別性,還有分別沒有?沒有,哪有分別性呢?那就算你的真心,你離開那個就算有分別性,你離開我說的話、你離開形相,你這個心就沒有分別啦。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這就顯出來啦,若是你的能分別性、所分別性,離開所有的色、聲、香、味、觸這些塵,若離開前塵,就無有體,就沒有你心的本體,什麼也沒有,你離開世界上的六塵,「斯則前塵分別影事」,你就知道你早先心裡的明白知道,看見那還都是分別的影子,那也不是你的本心,因什麼?這分別影子的事情就不好呢?是不是?說這個塵。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

 

你要知道,你不時要常住真心嗎?永遠不生不滅,根本是想脫離生死,你身上有個不生不死,本來就有,你自己不承認,你承認有生有死的,人的身體到時候就死,隨業再投胎,又是生,人人都如此,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離不開生死,這生死怎麼不好呢?痛苦很多,小孩生下來就哭,人到臨死又哭,這個哭不是好受的事情,這不是苦惱事嗎?你要想離開這個,你得把這個理明白開了,你那個前塵,那都是分別影子,這個塵不能常住,是個無常,這個人都怕無常,「若變滅時」,那個塵相,我們這個身體,這是六塵成的,所以這個身體都是四大成的: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血脈精液是水大成的、氣力動轉是風大成的、溫熱燥暖是火大成的,還有全身的毛孔都是空大成的。地、水、火、風、空,這五樣成的人身,離開一樣就得死,你這個知覺用不著的這五樣,自己不承認,就是著相著慣了,天天眼睛看見是相、耳朵聽的是聲音,你離開聲和相,你就不承認,你這個無形無相的知覺,不知道無形無相的就是你的本心,你知道在這個地方轉個彎,就容易了,若變滅時,有形有色的東西不能長遠,「此心則同龜毛兔角」,你拿那個當你的心,那是所知覺的心,所知覺世界上有形相的,都是無常的,到時就壞、到時就變,你看這個人,像我這麼大歲數,那還能活多少年,頂多再活三年二年了不得啦,這不是在這裡擺著嗎?是不是?自己也承認了,你知道這個地方他就變了,幼而壯、壯而老,這就是變,老則死,這就銷滅啦,變來變去就銷滅,人人都如此。你有不生不死的、不銷滅的,你自己不承認,你要是拿著這個有生有滅的這個心,你著在這個有形相的身體上,你脫不了生死,怎麼能了脫生死呢?「此心則同龜毛兔角」,那個龜從來沒有毛,兔從來沒有角,你光說,他是一句空話,你光說我有個心,你心是個所知覺的心,所知覺的東西沒有啦,你的心還有沒有呢?你心思心思,不也就跟著沒有了嗎?也就滅啦,那就是個妄想心,佛說的這些話,就是為的這個。

 

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這修行講證法身,人都是個血肉身體,法身是什麼呢?就是人的心,你把這個心不認真了,你哪裡還有法身?不認識法身就同於斷滅,「其誰修證與生法忍?」你要一斷滅,誰還來修證修行證果?這個無生法,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忍字就當地位講,就是到了這個地位。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此一段文,是第四小科,結斥誤執,這是佛呵斥阿難從來就是錯誤執著。上邊經文說,你要起分別心,這個性就沒有具足的體了,不是完全斷滅,就是沒有具足的性體。上邊佛就是令阿難及法會大眾不用這個分別心,世人都用分別心,因為他有所對的物你才起分別,分別總不出六塵,修行最要緊是一塵不染,這就是自己的清淨心,我們人的心,是沾染慣了,他有一定的憑據。大家都知道的六塵,色塵是有形有色的,聲塵-說話這也算是聲塵,香塵-鼻子所聞的,味塵-嘴裡吃的東西好吃不好吃,觸塵-身上感覺冷熱,這五種是外塵,外塵合在一塊,歸在這個心意之中。內裡頭分別這叫法塵,這個法字代表世間上一切名、一切相都叫法,就是方法,你得有個什麼方法,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人都迷惑在六塵上,六根對六塵,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發生六種認識,這六種識,眼晴認識形色,長短方圓、青黃赤白,耳朵認識聲音高、低,鼻子認識香、臭,舌頭認識苦、辣、酸、甜,身的認識是痛、癢、酸、麻,心裡分別是非邪正,這六根、六塵、六識,這名字叫十八界,這各有各的界限,他每天在一塊,天天作用,都在這裡作活計,這是人迷惑的地方,所以上文已經說過啦。

 

我念的這一段文接著上邊說,這好明白了,上邊說是分別性,「離塵無體」,才剛說的,人在心裡起分別心,分別就是妄想,他分別出哪個形相來,就叫緣影,心裡頭起了影子,我們人都拿著心裡的影子,當了自己的心,這是人錯的地方,這是人自己吃虧的地方。佛出世說法,并沒有巧法,還是人身上所具足的,人用錯了,所以不能成佛。你能六根不染六塵,六根有勝義根、有浮塵根,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意指的肉團心,這叫浮塵根,這地方你不能說他不是、也不能說他全是,說什麼才是?這裡頭都關乎人的知覺,因有六塵,眼晴迷惑了,都說是眼睛能見、耳能聞,誰知眼睛也不能見、耳朵也不能聞,若這樣我怎麼聞見?怎麼看見呢?要知道,眼裡有個見性、耳裡有個聞性、鼻有齅性、舌有嚐性、身上有覺性、心裡有知性。見、聞、齅、嚐、覺、知,這是六種勝義根,人天天用,天天也不承認,人迷在六塵上,所以見、聞、齅、嚐、覺、知,這六種勝義根,勝過一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樣叫浮塵根,這都是塵勞,地、水、火、風成的,這東西怎麼就不對呢?他這東西不能常在,到時候就變壞,人都承認有形有相的,說錯在這裡,不認得無形無相的真心,這能力都在無形無相上,無形無相是什麼東西?是見、聞、齅、嚐、覺、知六勝義根,把他記清楚了,就好辦了,不然聽不明白,這是說這個總題,這地方不大好明白。佛是慈悲,為救世間上的人離苦得樂,在後邊分了十番的辯見,見、聞、齅、嚐、覺、知就是這個見性,分開十樣,一條一條的給你解說,要總說你不明白,後邊還有二十五個圓通,一共三十五條,這是為解這個總題,不好懂,佛也知道。別說我們現在的人不能了解,在世時,那些諸大弟子,有證到四果聖人的,還都不容易接受,還不容易明白,何況我們抖然間一聽佛法就明白啦,這得長遠性,知道根底,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就了然啦,就明白佛所說的法,是讓人離開分別性,我們這個人就認準了這個分別性,這是根本上的錯誤。

 

上文說了兩層,是一縱一奪,縱著他說完了,再奪過來,所以這個佛法,奪處即是與處,你心裡的執著性,佛拿這個言語,給你奪過來,奪過來怎麼辦呢?還給個什麼?什麼也不給!奪處說是與處!你執著的影相,給你奪過來了,這就給你了,不是奪過這個來,還給你那個,不是這個事情,你本來是個具足的,因他無形無相無所表示,自己就不承認,你說眼能見,他怎麼就能見?那個人死了,兩個眼珠子瞪著,他什麼也不能見啦?不是還有眼睛嗎?有眼睛也不能見啦!死了這個身體就沒有感覺啦,還是那個身體,他的知覺離開了,這是要緊的,要不講明心見性呢?你明白了自己的心,你見到自己的性,這就是佛法,就為的這個,旁的不為,這個難明白。佛橫說豎說、塵說剎說,說了四十九年,度化人可也不少,然而要向世間人一比起來,那就難了,那就尊貴極了,那就是鳳毛麟角了,麒麟的角上哪去找?鳳凰的羽毛上哪去找?就沒有啦。佛當時還就像度化了多少的人,你要拿全世界一比,那個不知道的太多啦,所以佛耐著煩的說,對著阿難尊者一個人說,他替大眾代表,是因什麼呢?這個事情就難明白呢?說是這個分別性,上文說是離塵無體,說是我會分別就說有形有色的這個塵,塵就是塵土,什麼東西也不能照啦,就是這麼個意思。我們人的心,無形無相,他好比一個大光明鏡子,你弄些塵土,照在這個鏡子裡頭去,你認明白了,其實錯認啦。你好比這個鏡子吧,有紅色、有白色,就這兩樣,不用多說,都照在鏡子裡頭去,就在鏡面上,他自己覺著這個能力還不少,你要把那塵土都去淨了,你心思心思,這能照多少,他把世界都照在裡頭去啦,這意思就這麼個比例。佛說人的分別性,從哪裡來的?各人有各人的性情,有分別,因什麼分別呢?是因為有形相你才有分別,你好比這個人是好是壞、物有大小,這都是對待法,你看見大對著小,這個人一舉一動,心裡頭就是對待,這都是影子,影子不會分別,你那個知覺的心,他能分別或寄託在眼上就能見,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他拿著這個形色,心裡頭習慣性那個影子,拿著影子就當了自己的心,這都是人的錯處,世上的塵,它不能長在,青、黃、赤、白,他一會兒就變啦,長、短、方、圓一會兒就壞了,那不能久存的事。

 

這個見、聞、齅、嚐、覺、知,他永遠也不壞、永遠也不死,人每天用他每天都不承認,承認什麼?我眼能見長、短、方、圓,能看見青、黃、赤、白,他衹知道這個,他就認錯啦!上來這是佛說的,這個分別性,人心裡一分別長短方圓、青黃赤白,拿這個做個比例,這分別性離開塵就沒有體,如果說這是青、黃、赤、白,你就知道有個青、黃、赤、白的影子,你就分別開了,這是紅的、那是白的,你的分別心照著色相,青、黃、赤、白不能長在,你那個能分別青、黃、赤、白的,這是真的,這道理就在這裡,所以說有分別性,「離塵無體」,離開青、黃、赤、白他沒有獨立的本體,你自己就不認得。人心裡有分別就是影子,「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前者你看見的那個青、黃、赤、白,你分別的那個影子,你拿影子當了自己的心,是這麼一宗事情,這影子怎麼不好呢?影塵不能常住,一會兒就變,我們這個身體要比較起來,也就是光明鏡子裡頭一個影子,這身體到時候就壞,那個見、聞、覺、知性永遠是不壞。身體壞了他又找一個投胎,人人都如此,要投胎,從小到大,長大到老,到了時候又死,你自己身上有一個不死的,永遠不承認,這是人吃虧的地方。佛告訴人知道這個理,說身體是我就錯啦,身體是我的,我是我、我的是我的,好比房子是誰的?我的,你有個我的、還有個我,這個人把我忘了,只是拿著我的就當了我,這個身體是誰的?是我的身體,你知道是我的身體,那個我是誰?我、我的是兩樣,這個人都糊裡糊塗的,就拿著我的當了我啦,說這些話,好接著往下說,這個話上來說過一次,怕大家有沒聽的、有記不住的,這地方把他重敘一下。底下佛就說,從來說是妄想執著,所以自己把自己錯認了,所以這個地方佛告阿難說,「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這地方就分別開啦,阿難是個當機眾,佛對阿難說「世間一切諸修學人」,是各樣的修行人,有修旁門的,這些都是修行人,他也是為好,但自己弄錯啦,說「世間一切諸修學人」,諸般修行學道的人,是怎麼錯的?「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你就聽聽這話,這就是說修行人都錯啦,九次第定這個法子可以升天,總比人間強,到時候也是壞,無非年限多點,佛對阿難說「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是指著法會那些人,都是修行人去聽佛說法,雖然修成了九次第定,什麼是九次第定呢?就是色界四層、無色界四層、還有滅受想定,這叫九次第定,再說色界分四禪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色界共十八天,四種次第,上邊有四空天:空與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又四層次第,六欲天上有男婚女配,壽命也長,色界天,光有男子沒有女人,你修行到九次第定就覺著不錯,佛說那都誤認啦,都不究竟,怎麼個理呢?生到天上壽命長、福報大,然而到時候還是死,沒脫了生死。佛說修行人,雖然有九次定,不得漏盡還都有墮落,人在世間,做好善樂施有點修行,也能升天,一層一層的高,有九種次第,你雖然修成了九次第,福享盡了,還得墮下來,這叫漏落。九次第定色界四層、無色界四層,是出世間禪定,平常修行人,修行不到滅受想,他把世間上人所享受的,滅是銷滅啦、不要啦;想,不但不要,連思想也沒有。色、受、想、行、識,這是五蘊,色塵早就滅了,滅受想定,雖然比世間禪高,也不究竟,所以佛說不明白佛法,一修行就容易錯,若明白佛法,還有錯路的,所以佛這份慈悲心,詳詳細細的給他說這種道理,這種道理其實人人都應當學,人人都應當知道,以免向下墜落。九次第定,色界四層,欲界不算,無色界四層,說到怎麼修行的方法,那得另做研究,沒有工夫說那些。最後滅受想定,每個人有身體,就得有享受,衣、食、住、色、受,你有這個享受就得有思想,我把這個形體也空啦,這個色相也沒有啦,到了四空天上啦,到了這個地方,仍然還是墮落,墮落就是不得漏盡,不能夠得著漏盡成阿羅漢,證到了阿羅漢才離開二十八層天,分這個九次第定,才超出去不墮落三界,阿羅漢是一句印度話,翻華官不生,不在三界內受生,他還沒到不滅上,他是光入了寂滅定,這地方說起來很深奧,慢慢再研究。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這段文是領旨哀請,阿難尊者,他是個當機眾,他領會了佛給他說的這個道理,宗旨是領會啦,他還不知道這個道理的所以然,他所以加上一分哀請,他請求佛把這個道理,實實在在的說明白了,再者上次前段,最後兩句話,因未講完,今天要把他補上。

 

就是「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就是這兩句話,前邊說了一大堆,就是為這兩句話未講完就下座了,這地方因為上邊說這個心實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他這是說分別性「離塵無體」,我們這個人心裡起分別心,哪個人都有分別心,你不分別怎麼做事,這地方最要緊,這是佛明明白白的告訴,前邊說的話,所以這個若有分別性,又怎麼不讓人起分別呢?因為你分別沒有旁的,一定是在六塵上起分別,這是凡夫天天所作的活計,你要修行就是這兩條路,你要知道你分別都是塵,六根對六塵,要想修行佛法,你得先知道有句常話,是「一塵不染,萬法皆空」,說的六塵同是世界上塵勞的事情,塵勞的事怎麼就不好呢?你把他著上就是生死的根,怎麼是生死的根?就是世界上有漏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有形相,不能常在,你拿它當真的,你就隨著受生死,你不是修行怕生死嗎?你知生死苦,你修行得要知道生死在哪個地方?就在這六塵上,你執著起分別,拿六塵當自己,這是根本上錯誤的地方,這地方得怎麼辦呢?佛說這六塵怎麼不好呢?他是無常的,你在這上頭一天到晚總關心,你在這上頭作活計,你怎麼了生死?天天你幹這個事情,這個道理得打根本上解決,不是馬馬虎虎的,說完了就了,這也不是那個事情,你不是要求真嗎?諸位善士花多少錢,租這間大樓,各位聽眾冒著風雨都來,講經的把喉嚨也說啞啦,為什麼呢?就是為的明白這種道理,在道上解決,不要把這好時光馬馬虎虎的混過去,我說這個話是為的什麼?可以講不完,多講幾分鐘,你別省的後首再補上,未講完下座,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講的人覺著我這話還未說完,今天說就為的講的文要是快、要是短,早下座也不要緊,你假比這段文長多講幾分鐘,大家連聽的帶講的、帶侍候的,把這個宗旨得著了就好了,要不然,弄的前後不相合,所以我把這話說明白了,從漏的這兩句話。最後佛說,你不要分別這個影塵的事情,因為這個塵你要是離開了,你就沒有本體了,就斷滅啦,這個塵不能常住,這道理就在這裡,修行講一塵不染,你執著在這個六塵上頭,就隨著生死轉了。我們人怕生死,才研究佛法,人的身上有個不生不死的,自己不認得、也不承認,所以這個地方,要緊就在後邊這一句話上,這是集經人說,這也不是佛說的,這也不是尊者說的,「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要緊就在這句「默然自失」,說到這裡,佛就為的這四個字,前邊說了這些話,六塵是所分別的事情,我們這個人,哪天不是分別心?你分別的事情可有百宗,你離開他,你不是不知道世界上生死痛苦嗎?你得離開這個無常的,哪個地方不是無常?這道理就在這裡,底下就給點出來,「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就在「默然自失」這句,佛說了半天,大家聽了佛說的道理,可都對,但是心裡不了解,這要點落在什麼地方呢?所以這集經的人都是名人,都是大菩薩集這個經,所以「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因聽佛說的話,他心裡沒有路走了,也不能心思、也不能分別,心裡就停住了,停住的這個地方,就是你自己不承認,你總讓這個心亂跑還行嗎?默然,你也沒有可問的、沒有可想的、沒有可說的,這叫默;底下然,就是了,在沒有說、沒有想的地方就是。心裡頭起妄想、起分別,都是從這個不分別的地方出來的,你心裡什麼事情也沒有,待一會兒,耳朵一聽、眼睛一見,這個事情來了,你那分別心就生了,這地方你知道不要緊,分別不要緊,你認得他,你知道這是誰,你不隨他轉,不隨他轉就對啦,道理就在這裡。說默然,這就是了,佛說的話,你也沒有問的、也沒有想的,這就是了;自失,你這地方不承認,這「默然自失」,說是自己失誤,不能撿起來,自己失掉了,佛說法就為的這些話,這地方怎麼我還不明白?不明白不怕,佛在後邊說了三十五段,就為的這種難明白的事情,這是人的習慣性,已經久啦,一時半時改不過來,所以你就是明白了,你自己還不信,你自己信了,你還做不到,這宗事情咱們這是為研究會,佛學研究會不是說完了、聽完了就算了,咱不是研究嗎?所以今天我才敢說這話,要不是叫佛學研究會,這個話就不必說了,多說少說馬馬虎虎過去就完了,這地方就是為的大家一時不明白,就是「默然自失」,自己把自己的常住真心不承認,把自己就丟失了,這四個字就這麼講,這是一段文。

 

還有一段未曾講完,是從「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這是要緊的地方,說你不能證聖果,不能超凡入聖,因什麼呢?皆因執,執是抓住不鬆手,執此什麼呢?「生死妄想」,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也當生滅講,這都是妄想,這地方要注意,六塵這是個有生有滅的,這是所有生,在所上論,這個能分別的,這是說能的方面,佛法種講能、講所,究竟處講能所雙亡,把能所都銷滅了,怎麼叫能所呢?我們的眼睛能見,這叫能,能見種種形色、耳朵能聞聲音,你們諸位聽到說話的聲音,這叫所聞,我們要到所見、所聞都沒有的地方;就照著這兩樣說,一個能、一個所,六塵是所分別的,我們所執著的,六識是能分別的,一個能、一個所,這兩種東西,你要不把他銷滅了,對於佛法的道理,就沒有明白的時候。前邊說的「皆由執此生死妄想」,前邊說的六塵,那是所迷惑的,我們執著是實有的,其實不是常在的,你生了滅、滅了生;生了死、死了生,就是這個,你這個能明白的,就是妄想,因什麼妄想呢?你不應想的去想,這就虛妄了,妄作妄為,不應當想的去想,不是白想嗎?這就虛妄不實了,皆因為這個因由,你執此生死妄想,執著住永遠不放鬆,人人都如此,抓住什麼呢?生死的妄想。前邊那六塵,是所分別的妄想,他有所分別的地方,能分別的就是這個見、聞、齅、嚐、覺、知,這是六種根性,人自己迷啦,不會用、不會保守,隨著形相走啦,耳朵的聞性,這是一個寶貝,你了生死就在這個地方,你自己不認得聞性,只認聲音,隨著聲音跑,說我記住多少東西、念了多少文章、讀了多少經,這都是妄作妄為,那個經文讓你明白,你不明白,你念那個幹什麼?這好比人家是個財主,家裡有的是銀子錢,他今天賺了五十萬又掙了六十萬,與你有什麼相干?你心思心思,這個心你分別就是妄想,執著就是人的心,人的心是什麼?見、聞、齅、嚐、覺、知,這是六樣,是能分別的,色、聲、香、味、觸、法,是所分別的。你要研究佛經,大家知道,這個名相,不怕多說,聽了得把他弄熟了,然後你再拿這個東西,顯這個不可思議的真理,道理就在這裡,講經的不給人講清了,人家聽不懂白費工夫,這是最要緊的。佛說「皆由執此」,你執著生死妄想不放鬆,生死是六塵,都是生滅不常的,你跟著這個跑,這個還能好嗎?你知道生死是錯,你知道錯的地方是什麼?佛明明白白點出來,這段文未講完,所以重說底下還有兩句,佛說,「阿難,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這是佛對他說,你阿難雖然聽了不少、記了不少,你聽完了還是凡夫,你沒起觀念,你沒在見、聞、齅、嚐、覺、知上觀念,你竟在色、聲、香、味、觸、法上起分別,錯就在這個地方,不把他點清了,不知是怎麼回事情,今天補上面的這段文說。

 

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

 

阿難聽完了,還不知這個要點落在哪裡?「重復悲淚」,他自己慚愧的掉下眼淚,這時候「五體投地」,跪在地上,兩個胳膊、兩個膝蓋再加上頭頂著地,這是最重的禮,磕完了頭,還不起來,「長跪合掌」,在那裡長長的跪著,用兩手合著掌,這是請教佛,「而白佛言」,對著佛表白說啦,「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從我發心跟著佛出了家,我心裡有仗勢,仗恃佛有威德有神通,自己常常這麼思惟,用不著我修行,我哥哥成佛啦,還不沾點光嗎?不必勞苦我自己去修了。

 

將謂如來。惠我三昧。

 

這三昧是修行的好處,翻為正定、正受、等持,得了想當然的定力,這個心不隨著六塵轉,這叫正定;你得到想當然的正定,身心就有享受得大自在,這叫正受;看世間一切法,相分、見分都是平等的任持,這叫等持;三昧是印度話,中國叫正定正受等持,抓住不鬆手,這是三昧。阿難對佛說,「將謂如來,惠我三味」,這個東西不用我修,這個正定正受實由修行而得,不起觀念不行,阿難心思,不用我修,如來有恩惠,送給我這個正定正受等持。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

 

我從來不知道,各人有各人的身、各有各的心,誰也替不了誰,「本不相代」,讓佛一說我才明白,我自己把見、聞、覺、知這個本心丟啦,拿著這個本心隨著六塵就轉啦,這是我錯誤的地方。雖然是我身體出家,俗語說當和尚,和尚這兩個字,大家要知道,最貴重的尊稱,釋迦佛在世時都稱大和尚,後來的出家人配不起稱和尚兩個字,稱法師可以,要不是稱個僧人,和尚兩字是最尊稱,到了中國,和尚二字弄的頂沒有價錢,一說那事是和尚做的,把糟糕的事加在和尚身上;和尚二字翻中國話叫力生,他能有力量在世間上救度眾生,誰配的起叫這兩個字?平常人擔不起,成了佛才稱和尚,這是不明白佛法的人,也跟著叫和尚,出家人也承認,我是和尚,這兩個字擔不起。所以阿難說,「失我本心」,我把本心丟失啦,怎麼丟失的?跟著六塵轉啦,「雖身出家」,我雖然出了家,像個出家人的形相,「心不入道」,我這個心不知道修行,分不清哪個是能?哪個是所?有能迷惑的、有所迷惑的,所迷惑的是六塵、能迷惑的是六識,就認識這六樣,眼睛就認得色、耳朵認得聲、鼻子認得香、舌頭認得味、身上認得觸、心裡頭隨便亂想,你想想這不是自己與自己過不去嗎?這是錯的地方。

 

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佛說這個比喻「譬如窮子」,自己甘心受苦,把他有錢的爹捨了,逃到旁處去,這是說人自己不認得天性,天性就是自己的父親,是個大父母、成佛的父母、一切眾生的父母,就是人的天理,也叫天性、也叫性理,光有這個名,人都知道,不知是怎麼回事?不知道怎麼用?「譬如窮子」,這是個窮兒子,他有有錢的爹不承認了、離開了,「捨父逃逝」,捨了他爹,他自己逃在遠處去,自己甘心受苦,人要不明白佛法,就是這麼個比喻,自己有福不會享。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這是阿難自己說的話,光聽見佛法,不照著修行,也不得受用。「今日乃知,雖有多聞」,我今天才知道,上邊佛說的這些話,雖然我聽了不少,肚子裡記了很多,若不依照起觀念,不修行隨著六塵轉,修來修去,修生修死,到了時候就生,生死永遠也沒有完,受輪迴苦。小孩子生下來就哭,就是難過,這難過是自己找的,你自己不生不滅的性沒有難過,這道理就在這裡。這佛法并沒有什麼稀奇的事情,人人應當研究的、人人應當知道的,這除非佛慈悲心重,特意的示現,耐著煩的說法四十九年,佛三十歲時就明白了這個道理,阿難說是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他說了個比喻,就像人家吃了八碗,又吃了十二個菜,即使說人家吃多少好東西,還代不了自己挨餓,「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佛說的這個法,阿難也知道、也常聽,但是沒照著行,這不就是數人家的寶,想人家的飯嗎?自己不吃,終不能飽。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上來這節文還未講完,這節文就是這個題目,這個宗旨就是領旨哀請,這是阿難尊者領受了佛的宗旨、佛的指教,他自己知道錯啦,隨跟著又哀請佛,相當詳細的指教,上來他自己知道錯啦,他自己比喻說,我像個窮子,「捨父逃逝」,自己把父親捨啦,自己逃在遠處去受苦,今日乃知道我早先錯誤,以多聞為宗旨,多聽多聞不依著修行,與不修行者相等,是一樣的,與不聞佛法的相等,你聞了修行就對啦,聞聽佛法不修行,這比方光說食不能飽,飯吃在肚子裡才能充饑、才能解餓,我就是受了這個病,他到了這時候,自己認錯。說「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這就是心裡頭明白,說我等就是我這一類的人,現今受了「二障所纏」,什麼是二障呢?障就是遮障,纏是解不開,纏在身上,這種障礙有兩種:一是事障、二是理障,怎麼叫事障?事障就是煩惱障,理障就是所知障,事障怎麼成了煩惱障?我們人在世間上應酬這個事實,當仁不讓是有事情做了,你為這個事情,就能起煩惱,若沒有事情,他哪裡有煩惱?二種是理障,你要明白學習佛法,這個道理可有一宗旨,你要學來的這個道理,要是沒悟到這個真理,所學的道理都是障礙,這叫所知障,所以這個理障是所知,阿難尊者就是這樣,他說「二障所纏」,他學了不少,不會用,光把名詞學會,對自己修行不知道怎麼用,這叫所知障,你光知道這是所知道的,他學來的當然是心裡頭知道了,知道不會用,你不知道這個理究竟在哪裡?光學了點所知的事情,這叫所知障,所知道的事情,就把自己的本性遮障了,這二種障,你沒從根本上解決,你光學會了,也會說、心裡也知道,這正把你那個真理遮障住啦。所以這個佛法的道理,你要學到究竟,你把這一切的言語都得放下,那這話是領你上這條道上來的,你在心裡頭記住那些言語,你不是把你的本心就障住了,你學的那個、聽的那個,佛講的時候,就讓你把心裡頭的麻煩,把這些葛藤雜性除淨了,就對啦!沒有另外的道理,你記一肚子所知道的事情,你認為這就是佛法,就把自己誤了,就叫所知障,也叫理障。

 

底下說障礙根本,說「良由不知,寂常心性」,這個良字就做個真實的意思,實實在在不知道,「寂常心性」,寂就是寂然不動、常是常常的隨緣,說心是性的用、性是心的體,這四個字是最要緊,所以這個心性是全體全用,這個性為體、心為用,這個性是常常的寂然不動、這個心是常常的隨緣,隨緣是用、性就是理體,所以在經教上有兩句成語,「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早先講過多次,這個不變就是個性體、隨緣就是心上起用,這個體用是不相離的,離開體就不能用、離開用就沒有體,體用不相離,然而體還是體、用還是用,這個體用怎麼不相離呢?我說個比喻大家就知道。你看我們這個身體,這是個體;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是用,這是人的體用不相離,大家要知道,行、住、坐、臥你離不開身體,你有這個身體才有行、住、坐、臥。這體要在道理說,就是人的性,這個用就是性上起的作用、就是這個心的變化,所以一個心、一個性,心性,這是一體一用,這心無論怎麼動轉也沒離開性,離開性,這個心就沒有本位,這個性也離不開心,體還是體、用還是用,就是說的比喻,那身體還是身體,行、住、坐、臥還是行、住、坐、臥;行、住、坐、臥離不開身體,身體也離不開行、住、坐、臥,這道理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這種道理得要知道。阿難尊者自己說「良由不知」,實實在在不知道這個理由在那裡?就是不知道「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憐愍我是窮露無依,他這才求修行的法,一點依靠也沒有,就如同窮人沒有依止之處,得怎麼樣去修?還得請佛發明,「發妙明心,開我道眼」,請佛發揮這個不可思議的、明明了了的心,這才能夠開我的道眼。道眼這個名詞義理很寬,含有三種眼:初一步就是慧眼,二聖人證到慧眼,也叫道眼,就證到法眼,也叫道眼,佛才有佛眼,到了極頂,也叫道眼。說到眼一共有五層:第一種是肉眼,俗語說肉眼凡胎,只見眼前的事物;二種是天眼,能見四天下的事情,以上兩種皆是凡夫,都不稱道眼;再說到慧眼,阿羅漢證到慧眼,能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果,入定才能知道前後的因果,也稱道眼;菩薩的法眼,不必入定,能見一切眾生根性是深是淺,機緣成熟不成熟、前世後世的所以然是怎麼回事都知道,這名字叫法眼;到了佛眼,也不用入定,是隨便多少萬世的事情他都知道,這叫佛眼,這三種皆稱道眼。阿難的意思哪一種眼都好,佛眼是更好,說頂不好也叫我開點慧眼,也比肉眼天眼強,這是阿難哀求佛發揮這個不可思議的,這個明明了了的心,我光知道名字,不知道是這麼個意思,要開發我的妙明心,不思議的心,然而也能開我的道眼,這道眼不知道哪一步的道眼,可高可低,總比凡夫的眼睛好,這是他懇求的話,以下是佛回答他的話。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佛要想回答他,這是個大問題,所以這時放光,這是驚動世間人,不一定說話才能明白,你用眼睛觀,更容易明白,所以佛放光,就因為讓人認識自己天然的理性。阿難懇求開道眼,佛放光現瑞,觀這個祥瑞之相,「從胸卍字」是其中一種相好,這種相好很有意思要研究。從卍字放光,表示人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周遍法界;這個卍字豎窮三際,表示高級、中級、下級,天、地、人三才的意思;橫遍十方,橫著又一豎一橫,這是個十字,四正隅上下都表示出來,一橫一豎,這是個十字,這是橫遍十方;還有四個拐勾,這麼一轉,這是周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周遍法界,這就是一個活動性轉的都圍過來了,他不能把他圍嚴了,圍嚴了就顯不出來啦,這是現出左旋右轉。所以佛這個光,向左邊旋,我們學佛人,凡一切事都向右邊轉,我們繞佛都是向右邊繞,他是表示我們趨向佛道,佛是左邊旋,俯就眾生,這兩下才能接洽我們向著佛走,佛向著我們走這兩下才能走對了頭,要是順一邊,就不行。說從胸卍字放光,這表示不是一個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周遍法界,人人的心都是這個樣子,你們不承認,不知道,也不向這上做,所以佛才現出這個樣子,拿這個樣子做個表示,讓大家照樣學。你看佛放光,你們也放光,你們看不見,因為你弄錯了,不知道,「從胸卍字,湧出寶光」,突然間就像海水潮湧出來,湧出來的寶光不是世間上汎汎的那個光明,這寶光的光明,「其光晃昱」,晃就是放出的光、昱就是站立的住,不是旁的光,一放就完了,這光放出來,還能站立得住,輕易不銷滅,所以這昱,這光明就像太陽似的,照的光不是一晃就過去,所以說「其光晃昱」,這個光放出來是什麼樣,「有百千色」,這顏色就不一樣,這表示說人這個心,你別疑惑著,普通人說心在肚皮裡頭,那都不對,你想想心的現量有多大、有多遠,剛才說過,豎窮三際、橫遍十方,要對這一切的世界說百界千如,一百法界、一千如是,怎麼叫一百法界?每個人的心裡,就具足十法界,大家知道,人都是大材小用,怎麼叫具足十法界呢?就在你心裡的觀念,你這個心裡頭一發平等心,不管他人是遠是近,世界上所有一切物都把他看平了,看他是一個樣,這就是佛法界的發心,佛就是個平等心;其次發慈悲心,這就是菩薩心,若發獨善其身的心,光明就不能周遍法界,你存什麼心就放什麼光。佛是平等心,這是放佛光;菩薩有慈悲心,他就放慈光;這二乘聖人中乘緣覺,他獨善其身,他的光就沒有那麼大;羅漢的光不如中乘聖人,這是四種聖人;小乘和中乘都是獨善其身的心,這個心總是我修成了道,我能夠了生脫死、出三界,他就是這麼一分心,所以他的光不大,所以佛放光是百界千如。以上說的四種聖人的心,發心積功向善,在世間做慈善事,不知道自己的心,光在外邊做功德事情,有這種思想就能升天,要知道做得好,這是升天的心。

 

今天講經的規矩,稍微活動一點,我先說幾句話,關於「楞嚴經」的事情,大家既然研究「楞嚴經」,也有誤會的,把這個意思說開了,大家心裡有底,這是民國二十七年,有一位日本的僧人,此人叫林彥明,他到了湛山寺找我談話,他問,你這廟上有僧人學堂?我說是!他說,你們僧人學堂,課程都是用什麼經論做正式的課程?我說:「楞嚴經」、「大乘起信論」,這兩樣為正課,他一聽嚇一跳,哈!你怎麼拿這個經論做正課?我一看他神氣不對,我說怎麼回事?他說我日本國,在十年以前,要研究的人,必須先研究「楞嚴經」、「大乘起信論」,近十年以後,我們都不用了,「楞嚴經」和「大乘起信論」,一概都免了、都不研究了,我說因什麼?怎麼不研究呢?他說我們有個考古團體,專門考古,到了印度,就是為日本人研究佛法,先研究「楞嚴經」、「大乘起信論」,考查這個根本,在古印度,都考察完啦,就沒有「楞嚴經」、「大來起信論」,沒有根據,印度沒有,就是中國有,我們考古的人,這就追尋根據,印度沒有你這個經,從哪裡來的?我們日本人,合計出來了,這「楞嚴經」、「大乘起信論」是中國人偽造的,因此,我們日本人就不研究啦,他說:你們怎麼還不知道?怎麼還研究「楞嚴經」和「大乘起信論」?你不知道嗎?我說這個事情,早先耳有所聞,他說你早有所聞,你怎麼還以這個為正課?我就因為你們貴國說這個「楞嚴經」和「大乘起信論」是中國人偽造的,我這麼一聽就高興了、就歡喜了,他說這個歡喜什麼?我們日本人都不研究了,我說我這個歡喜從心裡歡喜,你們說是中國偽造的,我還恐怕不是偽造的,我一聽是中國人偽造的,我就歡迎了,因此我就給學生上課,轉用「楞嚴經」、「大乘起信論」,他說你這是何所取?研究出來是假的是偽造的,你怎麼要以這個為正課呢?我說這個「楞嚴經」、「大乘起信論」,若果然是我們中國人偽造的,我怎麼不歡喜呢?我們中國又出了佛、又出了聖人,我說「楞嚴經」這種道理,非佛不能說出來,「大乘起信論」這個宗旨,非聖人不能做到,中國又出了佛、又出了聖人,我怎麼不歡喜?我說經文上有道理,沒有道理,不能講誰講,不能以人廢言,我說果然是中國人偽造的,我不至於借著釋迦佛的招牌,自己直接就獨到家門了,他能有這個才學、有這個道德,我何必還用釋迦佛呢?這第一個佛又出來了,我說決用不著。他說,你這是個說法,凡是考出根據來方算,我要考根據,我說不是不對,我說就有憑據,他說有什麼憑據?我說這個佛法從唐朝大興,是漢明帝那時才來到中國,到了唐朝才大興佛法,那時佛法傳到日本,你們日本對佛法心很誠,所有的經論、一切典章,從中國無一不有都請到日本去了,後來到了五代殘唐,朱溫作了後梁,那時刀兵滾滾,兵險非常凶惡,那時中國外道趁著兵劫把佛經都燒了,這是中國。再說印度,我們中國的僧人,唐三藏法師,在唐朝時把佛經才請回來,請過以後不幾年,印度就起了兵災,印度的外道有九十六種反對佛法,那時遇見佛經也就統統的燒了。中國的佛法,到了兵荒馬亂的時候,被外道把經典都燒了,印度也如此。我說佛法來到中國,唐朝大興,日本的佛法在唐朝才入日本,那時佛法很盛,你們考察團,考查到過印度嗎?考察「楞嚴經」、「大乘起信論」完全沒有根據,你說是中國人偽造的,我說當下要是在中國五代殘唐的時候,因兵荒馬亂把所有的經書都燒了,所以也沒有根據。你們因為印度鬧兵劫,把佛經都燒了,沒找出根本來,你說是中國人偽造的,我說要再出來第三者,在你們日本信佛,看了很多佛經,到了中國來找根據,就在五代殘唐的時候也是沒有根據,你們日本都有,日本沒遭過兵災,那時候第三者也得說你們日本人偽造的了,對不對?你想想這個理,怎能說沒有根據說是假的?我說你們日本的佛經都是由中國請去的,要來人到中國考察沒有根據,那都是日本人偽造的了,我就這一問,他沒有話說了。他以後說你上課,他問有講義沒有,我說有「大乘起信論」講義片子,訂了一本送給他看,我說的道理全憑這裡頭的真義為主,不能說這個沒有根據就算假的,不能說是這個人沒有身份,他這個道理就算不對,也不能以人就用言、也不能以人就廢言,我說最要緊的,你把這「大乘起信論」、「楞嚴經」,你從這個文裡挑出來,不合理也不合佛法,他就是有根據,那可以說他都是偽的,我說完這話,他沒有話說,我解釋的那本「大乘起信論」,他說要壹本回去看看,給他看完他也桃不出不對來,遂後他又要十本去,以後他常來又看「楞嚴經」的道理,我對他說,你把自己耽誤啦,這本經不是假的,莫說不是假的,就是假的,也應當遵從,他這個道理說的對,你說哪句話不合佛法?我一說他就沒有話說了,最後他說,將來我可以把這個道理對別人說一說,他在日本投降的前二年,已經作故了,他的歲數像我差不多,他叫林彥明。

 

這部「楞嚴經」來到中國,有歷史可考,他有許多根據,很不容易來到中國,佛經中說的最詳細,唯有「楞嚴經」說的理由最詳細,因此這個印度國王以「楞嚴經」為鎮國之寶,不許往別處傳。是唐期武則天的時候,有位房融宰相,他被武則天貶到廣州,正是般剌密諦尊者,他從印度帶過來的,那時就在廣州地方翻的,再者在隋朝的時候,有天台智者大師,他研究「法華經」,法師品裡有六根清淨的道理,講眼根有八百功德、耳根有千二百功德,這六根有的八百功德、有的千二百功德,三根是千二百功德。這地方解「妙法蓮華經」解不通,那時就來了一位印度的梵僧叫般剌密諦與智者大師見面,談起六根清淨的問題。般剌密諦把這個道理解開,并說「楞嚴經」上說的很詳細,就因印度國王以這個為鎮國之寶,不許外傳,所以再三也帶不來,由此智者大師發願在天台山拜經台,拜了十八年,請佛加被、護法神加被,把這部「楞嚴經」請來中國普利眾生,以後智者大師往生,他也沒曾見過「楞嚴經」,般剌密諦想法要把「楞嚴經」帶來中國,他用印度白綾子,寫最小的字,「楞嚴經」上最要緊的事、不好記的事,都在這白綾子上寫好了,兩手把臂膀拉開,放在裡頭拿藥線縫上,長好了過來的,這事情艱難帶來,都有歷史記載;等到了中國,又用刀把胳膊拉開,取出綾子時都與血沾在一齊解不開,後來經過有才學的人說,用婦人的奶才能泡開,果然經人奶泡開之後,又抄寫成大字,才翻成「楞嚴經」十卷,這是人所共知的。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上來這節文沒講完,這文是承著上邊,如來從胸卍字放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表示百界千如,說十方的微塵、普佛的世界,這是一往之談,你要按究竟的理,十方的微塵就是普佛的世界,一個微塵就是一個佛的世界,說這事情,人不容易起信心,你這個微塵很小,一個微塵就是一個佛的世界,十方的微塵就是普佛的世界,佛的世界就這麼多。人都知道大能容小,誰也不知道小能容大,一個微塵裡頭,就能含藏這個佛的世界,這個事情就不好信,所以這種道理,有信心他才能聽的下去。說「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這是說這個光明一時都能照過來,「遍灌十方」,把十方的世界都灌過來。一個寶剎是一尊佛掌教,所有的寶剎就是無量無邊的寶剎,這個光普遍了十方的寶剎,「諸如來頂」,你看這光有多大,所以這個經是驚天動地的事情。佛放光就是讓人起信心,起什麼信心?這光從胸前卍字湧出來的,胸是人心的地方,外邊是胸,胸裡邊是心,卍字就表示人的這個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周遍法界,這說佛心是這個樣,我們人的心也是這個樣,人都不認得,你看佛這個心放光,人們看見遍十法界。大家知道是能大能小,至關重要人自己都放棄了,有的認為心在肚皮裡、有的研究說在腦海裡,其實都沾點邊,都不完全,完全的這個心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人的心,自己不承認,承認緣影為心,你聽見我這個話,心裡有影子,或是你看見什麼物的影子,拿著影子就當自己的心,這是人人如此,這是人把心錯認了,佛放光,讓你認得自己這個心,佛法的道理就入進去了,要不承認就沒有辦法。佛放光從十方寶剎,佛的頭頂上轉回來,旋至阿難及諸大眾,旋轉回來,到了阿難的頭上,又到了大眾的頭上,表示是一個心,連佛帶聖人、六道的眾生,就是一個心,一個心體大夥用,心體是性,性心不相離,你這個心把性表示出來了,性還是心的體,不可說無形無相,這個心他一發動有表示,心性是全體用,就是心的全體大用。這是阿難及諸大眾這個光,轉回來,佛就是讓大家認得自己的心,就是這麼大,你自己別不永認,道理就在這裡。所以,「告阿難言」,佛放光遍照各人的頭頂上,佛才告阿難說,「吾今為汝建大法幢」,我今天要為你們說至關重要最上大法,讓你們容易看見這個法幢,這是表明佛法的一個標準。寺廟裡往往有用大石頭做一圓柱子,那也叫幢,法幢現在佛殿上,有用幡的,有用綢子緞子做成幢的,做成中間空的圓的也叫幢幡,建大法幢,這個幢是讓人人都看明白,拿這個做個比喻,佛現在說法,讓人人都要明白,就是這麼個意思,不但讓法會大眾明白,「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就這兩句話,做三個段落講。獲者得也,這個人怎麼必定獲呢?人自己把自己的心性已經丟了,不承認了,一聽佛法,自己也承認自己的心性,這又好比得著似的,獲什麼呢?「獲妙微密」,獲這個又妙、又微、又密,這個妙字,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不可言狀、不可心思,這叫妙,這個微是無有邊疆,這個密是沒有時間、沒有分別,「性淨明心」,說這個妙微密,妙是不能言說、不可思議的,微是不可分別的,密是不可表示的,人要認識這個心,就是這麼個樣子,妙微密的心是什麼?是佛的心;底下的性淨,這是菩薩的心性;性明是二乘聖人的心性,這是三層;妙、淨、明,這是佛的心性,這三層開三種眼,要能達到這個心不可思議不分別的地方,能開佛的知見,無明就空了,要能夠到妙微密的心上,開佛知見,就有清淨眼,把無明迷惑都破除了,這是一層。

 

十番顯見

一、顯見是心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

 

這一科文,這是佛先以拳例見,阿難用眼睛看見佛的拳,以這個世間人的常情,都是這個意思,第二就是引例破執,破除人的執著,正式的顯出這個見性。佛經的宗旨就全憑明心見性,這心性是不相離的,性就是體、心就是用,所以這個心與身體放在一塊,拿這個做比例,這個全體大用,體用不相離,從這具體起作用,因用顯體,這是十番辨見第一科,就因這個道理不好明白,後邊又加了九番,說「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前文上佛引出來,對阿難說,你說見著如來的拳有光明,是因何所有?你看見光明拳「因何所有?」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云何成拳?」第三個問題-「汝將誰見?」你見光明拳拿什麼見的?以這三個問題,佛問阿難。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阿難回答說,「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這是說佛的拳頭光明的意思,佛問是誰見的?「我實眼觀」,我是拿眼看見的,看見佛的「五輪指端」,五個指頭,「屈握示人」,舉出拳頭給人看,讓人明白這個道理,「故有拳相」,將手屈握就成了拳頭的相貌了。這是佛問了三個問題,阿難尊者就用眼前的事情回答了,這為的是拿好明白的明白,這個難明白的,等阿難回答完了,佛這又說。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佛又對阿難說,「如來今日實言告汝」,如來今日實實在在的告訴你,「諸有智者」,你們在法會的人們,凡是有智慧的人,「要以譬喻」,將來拿我這個拳頭,大家都看見了,拿這個做個比喻,這個人人容易知道了,「而得開悟」,拿這個做比喻為什麼?就是讓人心裡醒悟佛的道理,是讓人明心見性,讓人明白心性本是一體,心是用、性是體,所以有體有用,這是表示出來世間上的事理,代表世間一切,大家要知道這個題目,底下佛又說。

 

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說個比喻,「譬如我拳」,這個拳頭屈手是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沒有手,不能成拳,這是一種,「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你要是沒有眼,就不能見,就不能成你的見;若是以你這個眼根,就指人的眼睛,人人都有兩隻肉眼,俗語說,肉眼凡胎,佛說「以汝眼根」,就是浮塵根,「例我拳理」,拿眼做比例,與我這個拳頭這個理,「其義均不」,比較這兩樣理,均不均平呢?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阿難唯然答應世尊,說若沒有我的眼,當然是不能成見了,什麼也見不著了,說以我眼根比例如來的拳,「事義相類」,說這意思是一樣,若沒有手就不能成拳、若沒有眼就不能看,這先做個定例,拿這個做個比例,好讓人醒悟,所以佛把阿難先問準了,然後才好破他這個執著性。這底下,佛按阿難回答的話,隨跟著-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

 

佛告訴阿難說,你答我,若沒有手就不能成拳、若沒有眼就不能成見,你說這兩樣相類,是相同的,「汝言相類,是義不然」,這話說的多硬,像我們一聽,認為阿難答的話是對,不然怎麼破他這個迷惑呢?每個迷惑都在這裡,馬馬虎虎的,你說我也說,所以這是人受苦的地方,佛說阿難回答相類是義不然,佛既然說阿難不對,得說出個理來,要不說出個理來,阿難也不服,是不是?佛說怎麼不然?怎麼不對?底下跟著講。

 

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

 

如你所說若是有眼就成見、若是有手就成拳,二者相類,佛說是義不然,這地方大家記住,佛隨跟著就說,「何以故?」我怎麼說這話呢?是什麼緣故?你得把這個緣故說一說,人家好信,佛說你當時回答我,顯然就明白啦,「如無手人」,說比如人沒有手,「拳畢竟滅」,這是當然的,這容易明白,「彼無眼者,非見全無」,要是沒有眼睛,不能說是這個見全無,這是「所以者何?」這個所以然的理在哪個地方呢?佛就告訴他,你要不信,你去問一問。

 

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汝試於途,詢問盲人」,你在路途上,等著瞎人來了,你試驗試瞼,問問他「汝何所見?」見著什麼?「彼諸盲人,必來答汝」,那個瞎眼的人,必定回答你說,「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我眼前看不見旁的,唯有黑暗,「更無他矚」,除去看見黑暗,看不見其他的東西,「以是義觀」,以著這種真實的義理,都在這裡擺著,有事有理,你觀察觀察,「前塵自暗,見何虧損?」前塵就是現前的肉眼,也叫浮塵根,人的眼睛的見,是個勝義根,眼睛這個形相是浮塵根,他沒有知覺,勝義根是個有知覺的,他寄託在眼上,有見的功能,這是見性。眼睛決沒有能見的功能,比如死人,知覺離開身體,瞪著兩隻眼什麼也不能見,你怎麼說相同呢?這道理決不一樣,佛說這話是提醒人,不讓你人說你也跟著說、人信我跟著信,他得有個真正的理,說「以是義觀,前塵自暗」,是觀前浮塵根,他自己暗,那個看見的見性,他沒有虧損,怎麼沒有虧損呢?明來我就見明、暗來就見暗,來什麼我見什麼,見性有什麼虧損呢?在相上有虧損,有成有破,有形有相的,他有生有滅,這個見性,他沒有形相,寄託在眼上就是見、寄託在耳上就是耳的聞性,這個聞是怎麼個道理呢?人都忽略過去了,你說我也說、你聽我也聽、你信我也信,糊裡糊塗的,反正是說話的這麼個符號,其實他這裡頭有個真理,你要不在這種研究,怎麼叫明心見性呢?怎麼看見你的心,哪個是你的見性?哪個地方是你的眼睛的見?在這個地方慢慢的分析開,分看見的見性,一點虧損也沒有,是肉眼有虧損,所以那個見性,隨著你的眼不好使用,見性不缺,來什麼見什麼,底下隨著又說。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

 

阿難尊者代表世間一般人,應當要問這句話,說「諸盲眼前」,他看見的唯獨是黑黑暗暗的,「云何成見?」怎麼還能成見呢?我們一聽還想問的對了,這裡就得要詳細研究,就好明白,「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他是見著黑暗了,他要沒有見性,誰見黑暗?你們諸位想想這個理,底下阿難還不服,對佛說「諸盲眼前,唯親黑暗,云何成見?」這是阿難這句話,普通的人當然也認為阿難說的對。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這是佛問阿難,拿這個做比例,佛告阿難,「諸盲無眼」,說這些諸盲人「唯觀黑暗」,「與有眼人」沒有兩樣,若是有眼的人「處於暗室」,這個沒有眼的人和有眼的人,都住在黑暗的屋子裡,這二人都見黑暗,「二黑有別,為無有別?」有眼人見的黑和沒眼人見的黑,這兩種黑暗,還是有分別、沒有分別?佛問阿難,以下阿難回答。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阿難說,是呀!如同世尊說的,有眼的人和沒有眼的人,都在黑暗之中,兩個人都見黑暗,要拿這二種黑較量,從來也沒有差別,有眼人和無眼人都住在黑屋子,見的黑沒有兩樣,佛讓阿難自己說,他非這麼說不可,佛又叫-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佛對阿難說,「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完全看見面前都是黑的,假比他的眼晴好了,就好比眼上有病,被醫生治好了,「忽得眼光」,眼睛看見光明,「還於前塵」,就是於早先的浮塵根,「見種種色」,這是「名眼見者」,這是說沒有眼睛的人,他的病治好,看見光明了,能見種種的色相,都分別開了,這個名字就叫眼見,「彼暗中人」,就是有眼的人在黑暗的屋子裡,「全見前黑,忽獲燈光」,這是指著有眼的人,忽然間得著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在暗屋中的他有眼,也是可以看見黑暗,得著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亦在浮塵的眼根上,見著各樣的形色,這地方這算誰見?得算燈見著的,拿這個燈就比這個盲人的眼,又重治好了眼病,又重見光明,「應名燈見,若燈見者」,沒有眼的人就全憑眼見,把眼治好了,說是眼看見了,有個人在黑屋裡,什麼也看不見,他得著燈光才見,這就叫燈見,沒有眼的人,眼睛治好了叫眼見,有眼的人藉著燈,當然叫燈見,有這麼個理嗎?「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這個燈可以能見,自然他的名字不叫燈了,他就得叫見,「又則燈觀」,還有個理,你要說是燈能看見,與你有什麼相干?這比較那個眼有病的人,他經醫生治好了,他能見光明了,沒有治的時候,只能見暗,還是有見性,明來見明、暗來見暗,這個比較就在這地方,「又則燈觀,何關汝事?」若燈能見又與你有什麼相干?這比較說這個眼看見與你這個知覺有何相干?這不是兩樣事情嗎?這個眼睛有形有相,沒有知覺、有生有滅的,無形無相的知覺,他無生與滅,明來見明、暗來見暗,你不能說見性壞了,見性沒有壞,見性要是壞了,他怎麼能見著黑暗?大家想想,他能見明見暗,光是眼睛不可以,你怎麼說眼見得這個拳,若沒有手,當然是沒有拳,若是盲人不能說是沒有見,無非是所見不同,不同的地方,這個見性一點也沒有虧損,「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你若是眼睛提另有個見,就不與你這個知見相干了,「是故當知」,這是怎麼回事?「燈能顯色」,你要知道,這個燈他沒有見,他無非是顯出這個色來,有紅的、有白的,他祇能顯色,他們沒有見,「如是見者,是眼非燈」,在這個見的,不是燈見,「眼能顯色」,又推下一層去,這「燈能顯色」,眼就是能見,你再推進一步去,眼也是能顯色,他也沒有見,眼能顯色,「如是見性」,倒是怎麼回事?「是心非眼」,還是心見的,這個萬法唯心。說到這個知見,見、聞、齅、嚐、覺、知一個名字,就是人的真心,什麼是妄想心?不應當想的想,這叫妄想;心裡頭有這麼個影子,這個名字叫緣影,還不夠妄想的份量,妄想還沾點邊,這個人不認得自己的知覺,這是真覺,沒有生滅,你明白自己的見性,根本上就沒有生死。四大成的身體有生死,這個見性他是隨緣不變,隨著眼就見、隨著耳就闈、隨著鼻就齅、隨著舌就嚐、隨著身就覺、隨著心就知,他這個性是不變的,外邊的這個相變,性不變。人要知道自己這個心,根本上不生不死,自己不承認,這就是人吃苦的地方,自己自找受苦,他這有形有相的根,到時候就壞,地球也有壞的時候。有、無,是對待法,人的見、聞、齅、嚐、覺、知,這六樣都是性的作用,他寄託在眼上就叫見、在耳上叫聞、在鼻上叫齅、在舌上叫嚐、在身上叫覺、在心裡叫知,就是這麼一套,自己都弄錯啦。

 

二、顯見不動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上文發明這個見性,他本來是心非眼,我們人在世間上,不研究佛經的,普通人都以為眼睛能見,這根本上是錯誤的地方,所以佛恐怕人不信,在前文上種種的比較顯出來決定是見性,是心不是眼,至關重要看見的性,決定是心,決定不是眼睛,眼睛不能見,人都以為拿眼睛看見的,死人雖有眼也不能見,因為見性離開身體了。見性也可說是心性,性是體、心是用,體用決不能離開的,所以佛把這個理說的他沒有地方再可以生枝葉,然而那個心,還是沒有究竟的透徹,「阿難雖復,得聞是言」,雖然他又得聞著佛說的這個言語,「與諸大眾,口已默然」,阿難與大眾都沒有話可問啦,佛把這個道理說對啦,然而這個還沒實在開悟,他所以口沒有說的了,「心未開悟」,到底也沒開悟是這麼回事情,到這時候,「猶冀如來,慈音宣示」,還希望著如來發慈悲的音聲,好示給大眾聽,他求明白,在這時候「合掌清心」,大家都合掌,把這個心清清淨淨的,不敢胡思亂想,「佇佛悲誨」,恭恭敬敬的等著佛慈悲教誨,好求其明白,就在這時佛又啟問。

 

爾時世尊。舒兜羅緜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

 

「爾時世尊,舒兜羅緜網相光手」,就在這個時候,世尊舒出兜羅緜網相光手,佛手特別柔軟,如兜羅緜一樣,「網相光手」,怎麼叫網相?如鵝掌相,手指中間都有網連在一塊,是一種貴相,這個網相手上有光叫兜羅緜網相光手,佛有三十二相,不暇宜說,要詳知可以看「教乘法數」,「開五輪指」,佛的手掌相手指伸開是圓的,不像我們的手指是扁圓,佛手指像輪子似時,是滾圓的,所以稱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佛伸出手指頭來,為的什麼?這就指示的意思,口陳指示,好讓人明白,教誨令阿難及諸大眾聽著,佛看第一次發明見性的道理,大家不了解,再變個樣說,後邊一共是十番辨見,這裡說到第二番,這地方,佛誨敕阿難及諸大眾說。

 

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我就把初成道在鹿野苑中,度了五比丘的那個話提出來,阿若多是佛給他起的名字,證聖果開悟的一個名號,他本有時名字叫憍陳那,他是外道的。佛未出世時,印度人都信外道,外道不是罵人的意思,他是心外求法,不認識自己的真心是名外道,其實心就是道、心就是佛,你去哪裡求道?你去哪裡求佛?自己不認識,拿這個心到外邊去求,叫做外道。佛說唯心法門,由這個道理,誰先開悟的呢?就是憍陳那,他一聽法開悟了,阿若多三個字,就是醒悟,他五個人,他是第一開悟的,其他四位比丘的名字:一個叫小賢、一個叫馬勝、一個叫摩訶男、一個叫十力迦葉;阿若多、十力迦葉,是佛母家裡的人,其餘三位是父族的人,佛在雪山修苦行時,父族三人怕受苦先離開走了,母族二人願意修苦行,所以住在雪山。佛在雪山住了六年苦修,瘦得不像樣,喝冷水、一麻一麥度命,在皮骨連立的光景,有放牛的女子供養佛一點牛奶喝,佛喝了牛奶就提起精神,但是母族二人,見佛喝牛奶,說佛圖享受、貪保養,也離開佛下山去了。佛住在雪山六年之中,修證到世間禪定,認為都不徹底,不是究竟的了脫生死,無非是多活多少萬年,受苦無益,所以佛下雪山,在伽耶城外,一棵菩提樹下靜坐,經過三七二十一天,夜覩明星悟道,悟道以後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佛就問他們,開悟的時候是因什麼開的悟?佛說,不但給你們比丘,「及汝四眾言」,并且還有四眾人等,我早先給大家說過「一切眾生,不成菩提」,菩提是佛果,翻華言覺道,就是知覺的道理證到了,就叫成菩提,這是大乘,「及阿羅漢」,還可以說小乘及阿羅漢,阿羅漢叫無生,在六道輪迴裡頭,不受生死了,佛說一切眾生不能成佛、不能成聖,是因什麼?佛把舊話重提,說「皆由客塵煩惱所誤」,佛說當初我給大家說的法,怎麼才能不耽誤?才可以去煩惱?「汝等當時」聽我說的話,「因何開悟?」佛是讓現在的人好開悟,佛說我給你們講的時候說,就是因這客塵煩惱,客就是一個行路的人、塵就是虛空中的塵土,這兩樣成了煩惱了,當初皆由客塵煩惱所誤,佛問你們當初怎麼開悟的?「今成聖果」,因什麼道理成的聖果?當下你們都證了四果阿羅漢,雖然是沒成佛果、沒開佛的知見,已經是聖人的資格,佛一問,起初是憍陳那先開悟的,他就回答了。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憍陳那就是佛陀給他起的名號,叫阿若多這三個字,中國話就是解字,他先把佛說的道理解悟開了,佛問你們因什麼開的悟,現今證了聖人果位?「時,憍陳那起立白佛」,這時憍陳那就站起來了,對佛說,「我今長老,於大眾中」,我今為法會中,在這些學道人中算是長老,我在大眾中「獨得解名」,佛最初說法時,我是第一個得著佛給我解悟的名字,「因悟客塵二字成果」,就因佛說客塵煩惱所誤的時候,我因為聽佛說客塵二字的時候,我才成就聖果,證了阿羅漢的果位,說到這裡就得解釋解釋,稱一聲-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這是他結實寄旅亭,我說個比喻,「譬如行客,投寄旅亭」,行路的人走在路上,就得投店,寄居在旅亭裡,「或宿或食」,宿是在那裡住、食就是吃飯,就是這兩件事,「宿食事畢」,在那裡休息完了,睡好覺了、飯也吃完了,這兩種事辦完了還得奔路程,這就「俶裝前途」,就要收拾行李以奔前邊這個途程,「不遑安住」,不暇宜在店裡安住,非走不可,說這叫客,「若實主人」,若實實在在的是旅店裡的主人,「自無攸往」,他可是沒所去的地方,「如是思惟」,我就在這上頭,思惟這個道理,「不住名客」,佛陀不是問嗎?怎麼開的悟?一個人走路不住下名字就叫客,「住名主人」,這個主人就不能隨著客跑,所以說「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這是客字,還有個塵字,是怎麼個意思?底下又說。

 

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上邊說的客字好明白了,再解釋塵字,「又如新霽」,好比剛下過雨,雨過天晴叫霽,「清暘升天」,清暘,這個太陽光出來,清清涼涼的,陽光升天,天上就亮了,雨過去天也晴了,這個清暘之光,「光入隙中」,這是比喻我們住的房子或是門未關緊,或是窗子未關緊,打門窗縫裡太陽光就射進來,把屋子照亮了,這叫「光入隙中」,發明看見滿屋的微塵,太陽光未進來屋子見不著塵,這是日常的事情,他拿這個作證明,「發明空中諸有塵相」,一個屋子裡就見著這許多的塵土之相,這個「塵質搖動」,微塵是搖動的,虛空寂然的就是不動,「虛空寂然」他是不動聲色的,「如是思惟」,就照這個意思,客不能常住,塵是要搖動的,主人是不動的,虛空是不動的,這兩樣都顯出來了,憍陳那解釋,為讓大眾聽「如是思惟,澄寂名空」,這個澄寂是不動的名字叫空,「搖動名塵」,虛空裡搖動的就叫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他說到這種,「佛言,如是」,佛一聽,說的對!佛給他證明,說你說的如是。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這段文是開合手掌給他證明,成就了這個客與這個主人的實義,這段文從上來得分動者為客、靜者為主,拿這個靜-不動的,表示人的見性,這個搖動的就是塵勞,就為這種事情。上來說這個見性是心不是眼,我們一般人都以為眼看見,這是個大錯的地方,因此這種意思,法會大眾,佛給他們說過一次,不甚了解,因為沒有執難問疑的地方,心還是不甚了解,在這時,佛又以著這種意思,「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對阿難說,「汝今何見?」你拿什麼見著的?這是讓阿難說,給法會大眾聽,「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在「眾中開合」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佛就是要問這話,說你看見我這個手開而又屈「有開有合」?還是你看見這個見性「有開有合」?佛問是讓法會大眾聽,說我的手有開有合,見性還有開有合嗎?這顯然現出見性不動,哪有開合?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阿難說,世尊的尊貴寶手在大眾中伸而又屈,我見著如來的手自己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讓阿難這樣說,讓大眾聽,這還不好明白嗎?你們怎麼就是不承認這個見性呢?這個見性是心,不是眼,表示這個意思,人要認識自己的見性,就修行,為什麼費這麼大事,人人都不承認?那麼要認得見性,怎麼就會修行呢?你天天觀念,總在有形相有作為上觀念,得不著佛法,向外馳求都是不對,你要認得根本見性,從哪裡表示呢?從眼上表示出來,眼不是能見哪?他見有個見性,你這一樣明白了,六樣都明白,見、聞、齅、嚐、覺、知都有個性,這常說六樣就是一樣,這就叫見分,你要明白這一樣,六樣都明白了,一樣一清淨,六樣都清淨,這裡是讓大家都明白。認得你自己這個見性,你自己就會修行,你觀念你的見性,你別觀念那個有形相的,這個見性是無形與相,你說見性還是個什麼樣?見出什麼樣來就是相,不是見性,是所見的,這是為的說這個能見、能看見的,費這些事,就是表示這種事情。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佛問阿難,是我的手動?還是你的見性動?阿難回答說,佛的手不住,有開有合,而我的見性別說是動,連靜都沒有,有靜他好有個動,根本上我這個見性找不著形相,你向哪裡去找個動靜?誰為無住呢?「佛言,如是!」不錯!是這個道理,這為是讓法會大眾聽。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因何搖動。

 

佛這時又從輪掌中放光指示阿難,前邊佛用開掌合手的道理,證成了他這個客與主、動與靜,證實了如是,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這是怎麼回事?這又是飛光動頭,從佛的手中飛出光來到阿難頭的左右,讓他見光動搖,這證明這個塵與空的道理,塵是動的、空是不動的。前邊經文已經證明了,佛為法會大眾都聽清楚了,所以如來又放光到肩右,又到阿難的左邊,阿難看見放光,當然他右盼左望,借著這個,佛告阿難,你這個頭為什麼動?阿難當然有說的。

 

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阿難說,「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如來的手裡,有不可思議的那個寶貴的光明來我左右,「故左右觀」,我向左邊觀一下子、右邊盼望一下子,「頭自搖動」,頭自然搖動了,佛又問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你望見佛的光左右搖動,「為汝頭動?為復見動?」要緊就在這句話上,這意思都在見性上,還是你這個頭動?還是你這個見性動?阿難當然說了,「世尊,我頭自動」,我這個頭因左右有光,頭自個兒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他沒有形相,連止都沒有,「誰為搖動?」說到這裡,佛搖頭說這句話讓大眾聽,「佛言,如是!」對的!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於是如來就普遍的告訴大眾說,這個地方佛都說開了,借著阿難左右動頭,阿難回答說尚且沒有止,哪還有搖動?佛給印證說對,於是就借著這個,佛就把這個道理結在一塊,普遍的告訴法會大眾說,「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世間上眾生,以搖動者算是世間上的塵勞,就是以六塵代表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都是搖動的、都是活動的,這就是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這還好明白,有客有主,主是不動的、客是動的,「汝觀阿難,頭自動搖」,你們觀察阿難他這個頭,他自己動搖,「見無所動」,他這個見性是無所動,說「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見性沒有舒卷,這兩種事情,佛就責備大家,你們因什麼自己失誤了,自己就不承認呢?這個見性,這不是顯然的嗎?都知道了,「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拿這個動的當了你自己的本身?這個身體是個物,「以動為境」,你拿著動的,這是依報的境界,拿著這個身體當了正報的本體,這不是根本上說錯了嗎?這都是有相的東西,他就有動有靜、有生有死,那是妥妥當當時,「從始洎終」,由這個始以洎這個終,是「念念生滅」,你們這個心都著在相上,隨著形相有生有死,這個生死哪能了呢?「遺失真性」,把你那個不動的真性,你自己迷失了,是「顛倒行事」,每天都是做的顛倒事,「性心失真」,你把這個性都遺失了,是「認物為己」,你拿著物當了自己,那就錯了,「輪迴是中」,是「自取流轉」,生了死、死了生,輪過來、轉過去,自取輪轉於生死,在世間上受生,還怨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