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以這三因證了菩提呢?就是三菩提,這三種菩提是什麼菩提呢?頭一樣是真性菩提、第二樣是實智菩提、第三樣是方便菩提,這是三種菩提;這三種菩提就是一種、一種就是三種,一而三、三而一,這三種菩提是從哪來的呢?就是剛才說的話啦!這三種菩提這是結的果啊!他有什麼因由結這個果呢?當然有因才有果、有果必定有因,就是剛才說的,這是三性:正因的理性、緣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他是證三種菩提果,三種菩提果是一而三、三而一。這菩提有真性菩提,就是個理性;第二種是實智菩提,真實的智慧才證這個菩提:第三種是緣因的善性,是方便菩提,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這三菩提啊!就是因之有因才有果,三菩提是果啊!這三樣就是一樣。所以,你有真性菩提,真性菩提是個死的,有知覺,知覺就是實智,真實的智,有什麼用呢?有種種方便的作用,這是方便菩提。所以,大家都知道這個意思了,這三菩提能是由這個三種性證的,正因的理性、緣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他怎麼就成了菩提了呢?這個道理得追求,不能儱儱侗侗地一說,把這個名字解一解就下去了,因什麼成的菩提?他由三因的理性,證得三菩提,怎麼證的呢?道理就在這裡,就是用這個「妙奢摩他,三摩禪那」,這得有一定的交待。

所以阿難尊者問的成佛的法門,不是中乘,也不是小乘,是「妙奢摩他」,這一個妙字他貫穿著三種: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這是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就是一體,這三種名字都是梵音,要說我們東方話,這是什麼話呢?這「妙奢摩他」是一念三止,一個念就是三種止;妙三摩是一心三觀;妙禪那是一境三諦;境就是一個環境的境,人人個人有個人的環境,你一開口說,我這個環境很好,或說我這環境很不順,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在口邊上的一句話,這就叫境界,境界把你圍起來了,就像那環子似的,周圍都是,哪個地方不是環境?早上起來,冷了,這也是環境;腳底下道好走不好走,也是個環境;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十方把你圍起來了,大家都知道,這都叫環境。就這一種環境你要想修行,要想學佛法,得知道他有三諦之理,有真諦理、有俗諦理、有中諦理,真、俗、中,諦是哪個諦呢?就是帝王的帝加個言字邊,就是人要把道理研究真實,一點不錯,這就叫諦,把這個理研究明白了,這就叫諦。所以,我們人處在這個環境上,哪個人都有環境,不管富貴貧賤、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個環境,環境有個順、有個逆;有一個好、有一個不好的境界,所以這個地方叫一境就有三諦。你在這境界上悟出這個真理來,你也不管是什麼樣的境界,凡是總是離不了依正二報,要知道身體也是個環境,身體強壯,我這環境就好;身體常鬧病,這個環境也算不好,是有形有相的都叫境,都叫境界。所以在這個境界上悟這個理,你明白這個理,你很會修行,你不明白這個理,怎麼個修行法呢?怎麼入手?他所以一境就有三諦,也不管這個境界是好是壞、是順是逆,你可知道都是這個理成的?這三種意思成的,就是真諦理,俗諦理,中諦理。真諦理呢?把這個理求真了,就照著真諦說吧,怎麼叫求真了?我們這個身體是從哪裡來的?你再說我們這身體以外,衣、食、住,吃的、穿的、住的,這都是環境,吃好的、穿好的,環境就好;吃不濟、穿不濟,環境就不好,這不在這擺著嗎?這裡頭都有佛法的道理,大家要知道,你要是會修行的人,也不管環境是好是醜、是順是逆,他一定是有三種的理境。頭一樣就是真諦理,把這一切事情,把這真諦理研究真了,就是人人都有個天性,這是個真諦,旁的都是假的,真的,因為什麼叫真諦呢?他永遠也不壞、永遠也不死,大家要知道,就是這個道理;俗諦理呢?就是世俗上的風俗,這裡頭都有個真理,不管是什麼風俗,好風俗、壞風俗,他要沒有個真理也不能成就,這真諦理和俗諦理合在一塊做什麼?取其中道,也不偏於真、也不偏於俗,這是個中道,所以這才到究竟。一境就是三諦、一念就是三止、一心就是三觀,三止、三觀、三諦。談到這個地方,他不是次第的法門,這上頭有個妙字,這個妙字,這是佛法,你要是中乘法、小乘法,他有次序、有次第,你假比先修這個空觀,再修假觀,修完了假觀,再修中觀;他這是一塊下手,他有個妙字,是妙奢摩他,這個奢摩他就是一念三止,也可以說一念、也可以說一心,這一念有三種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他這裡頭就含著三樣;三觀呢?空觀、假觀、中觀;三諦呢?是真諦、俗諦、中諦,這是九個,這麼一說,這功怎麼個用法?有這麼些個分別,他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佛一說大乘法,他不離妙,談玄論妙嘛!是妙奢摩他,不費這些個事,有什麼事呢?怎麼個作法呢?就是一個妙,怎麼叫個妙呢?這個妙就是不可思議,講出來,你心裡頭不是思想的,議呀!不是你拿嘴議論出來的,連佛他也議論不出來,何況我們這個嘴呢?說這種道理,佛法到了究竟大乘法,這個妙字,不是你拿心可以思想出來的,我想起來了,對了!是這個,不是這個道理,不可思,思的就不對,就不是佛法;議呢?拿嘴說,議論!你把嘴說破了,越說越錯,也不是佛法,你這話說在這兒,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嗎?對不對呀?你嘴說破了也不是佛法,釋迦佛說了四十九年,是不是?他說是曲引旁徵,他不直接著告訴你說這叫佛法,他要說出個佛法,就不成佛法了,在旁邊徵明了,曲折著引導你,他直接著沒辦法,一說就錯了,說到這裡,這不是難題嗎?怎麼叫一說就錯呢?你要悟了這個理,悟到了,你是心服口服,佛也沒法說,他要不這樣,佛把這個道理傳給他爹,他爹不也就成佛了嗎?他不是成了孝子嗎?他爹還是他爹,也不稱為佛,傳給他母親也是個孝子,要傳給他兒子也是個慈父,不能傳吶,這個道理,還得你自己醒悟了,他拿這個話引來引去,「曲引旁徵」,打旁邊給你徵明了,是這麼個道理,這中間慢慢地再研究,要是容易事,不都成了佛啦,是不是?這地方雖然不容易知道,可是人人都有份,因什麼?在人研究的深淺,善根有深有淺,善根淺研究的就慢,善根深研究的就快。人能聽聞佛法、辦點佛事,這都不是一世的善因,多生多世的善因吶!沒善因,你請他他也不來,他跑來你這兒聽這個呢,所以這地方得要知道,這就是一個貴重的地方,最難!難中可有易,總而言之,就是止觀兩個字,所以向哪個地方止呢?哪個地方是所止之處?將才說的就是那個理性,理性就是那個環境,說這個環境就是有所止,人的習氣不能止,你得時時地觀照,這才用觀。總而言之,是妙境、妙止、妙觀,這地方大家要知道,這是一個題目,他不能再多講,光說妙的這個意思,到後邊佛就是巧言善說,不能說的地方,佛就曲引旁徵,都把這個理都給你說清楚了。這道理若是好明白好說,佛光這一部經就說了十卷,就是說讓人明白這個理,佛的心慈悲得到了究竟上了,耐著煩地給你比例說,你這麼不懂,又給你想法說,再不懂,還給你想個法說,說來說去的,若干的弟子們都了然了、都明白了,他所以就是一個妙止、妙觀、妙諦。妙諦就是我們這個環境,這就是個理諦,他得有個真理,無論好壞的環境,那裡頭都有個真理,沒有個真理不能成,所以你要觀這個理性,你就得用這個妙止,不思議的這個止,要是怕止不住,你再加上一個妙觀;這個觀念-妙止、妙觀、妙境,這種道理是一個題目,這個地方不能多說,拿我這張嘴也說不圓通,到後邊佛有說的,後文上,就是七處徵心、十番辨見,這都是為發明這個理,所以徵心辨見。還有五蘊、十八界,還有七大,藉著這些個名目,都是發明這個妙字,不思議的心觀不思議的境,怎麼叫不思議?所以這個道理是難,你假比不思議,我給你講你還不會聽嗎?你心裡也別思想、嘴裡也別議論,這就對啦,可你這就給他添了病了,他不思議嗎?你說的話這都是思議的話,大家想這個理,他這個難說,難下嘴,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宗下有這麼一句話-「蚊子叮鐵牛,無有下口處!」這一個大鐵牛,蚊子想吃牠的血,看著是個鐵牛,下不去嘴,是不是?所以這種道理要說,你就像蚊子到鐵牛身上了,下不去嘴,叮不進去。要是叮進去,明白怎麼回事,那是非佛的這種道理,那是善於巧說,曲引旁徵,把這種理才證明了,法會上有多少萬人,天上的、地下的,都是佛嘴裡說明白了,要知道拿我們這個嘴說不到,所以這個文是個題目,哪能立時就明白了呢?你說到這兒,要明白這個道理全都在後文上。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此一段文,這是大眾都願意聞聽,這大眾都是什麼人?「於時復有,恆沙菩薩」,有恆河沙數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恆河沙數這麼多的大乘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大家在這個法會上都願意聽一聽,「退坐默然,承受聖旨」,因什麼大家都願意聽,就為上文阿難尊者他啟請,他因遇難,佛把他救出來,他自己很發慚愧心,他自己上來就說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以前我常跟著佛聽經,我光聽,沒照著經修行,所以這個道力不完全,我要是修行有道力,為什麼讓摩登伽女用邪法子就把我迷住了呢?這是因為我沒有實在地修行,於是他就殷勤啟請,殷殷勤勤地在佛前頂禮,請佛說法,說這個修行的法,修行的法他問的是什麼呢?是「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我問佛,你慈悲說一說,十方的如來,十方是四圍、四正、上下,這十方都有佛,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菩提就是佛的果位,如來是佛的一個名號,最初的方便是什麼呢?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他這個話說的就在這一個妙字上,早先佛給弟子們說法,他說三諦、三止、三觀,這是次第的法門,修行得這麼修行呀。三諦悟了真諦理、俗諦理、中諦理,悟這三種理,頭一樣先要明白真諦理;第二步,俗諦理,真諦理明白了,你還得要合這個世俗,讓世俗人都得叫他明白,這就不容易,自己自了漢還行,要大家都明白,這一步就難了,俗諦也有理;最後還有個中諦理,中諦理、真諦理和俗諦理合在一塊,這算究竟,這是佛普通的給一般人都這麼講。說這三諦理得有三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他沒悟了這個理,你就照真諦理說吧,你得用這個體真止,把這個理悟明白了,悟明白了你止於此,明白這個理,以此為止,以此為止,你不能老止,不能常常的止住,心有活動的地方怎麼辦呢?當然得修觀,觀看的觀,念觀(音貫),你得觀照他,他這個止住的心,他當然就不流動了,所以三止、三觀、三諦,用這三觀是空觀、假觀、中觀。

 

三止是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這三部法是九個名目,這都是次第,你要修觀,觀體真止,你就要用空觀;你要想觀方便隨緣止,得用假觀;息二邊分別止,得用中觀,這是佛素常講的道理,修行這麼個修行法。今天阿難尊者一問,問得特別,問的是最上乘的大法,怎麼知道是最上乘呢?是妙,有一個妙字,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他這一個妙字貫著這三個名詞,怎麼叫妙奢摩他?他是一念說三止,現前這一念,不用次第,就是三止,就是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都俱足了,就這一個妙字;說是三摩就是修三觀,空觀、假觀、中觀,就是一心三觀;三諦呢?一境就是三諦,不管是什麼環境、什麼境界,我一觀就是三諦之理。這地方他問的是成佛的法門,不是由凡超聖、超凡入聖的法門,所以大家都要聽,都退坐一邊都聽,是這麼個道理。所以要緊的,這個佛法都在這一個妙字上,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妙奢摩他就是一心三止,就是一念三止;三摩就是一心三觀;禪那就是一境三諦,一種環境就是三諦的理都具足了,不用次第所修,次第就是費事了,因什麼要修費事法呢?人的根性不能領受,就得由次第而入,由淺入深,就像上學,由小學、中學再入大學,今天問的就好比學校裡問最後的大學的法門,這就叫一心三止、三觀、三諦,就是這麼個道理,這道理就在妙字上,妙怎麼講呢?心,不能思想!口,不能議論!你議論出來的就錯,你思想的也就錯了,都不對!說以不思議的心觀不思議的境界,大乘法就是這麼個意思。

 

阿難尊者研究的道理,他聽得很多、學得很深,他問的都這麼深,他這個人的毛病就是光聽,他不修行,他所以不能以正治邪,他沒有修行,沒有功夫,今天他知道非修行不可,光聽不行,他才問佛這個成佛的法門,是這麼個道理。問成佛的法門最初的方便,也是三止三觀,可就是妙止、妙觀,都加一個妙字,是這麼個道理,大家都注意要聽了。阿難尊者問佛的是妙法,所以法會的三乘聖人,一聽這個問法,大夥都願意聽一聽,都退在本座上默默然然的,承受聖旨,好承領接受佛說的聖明的這個宗旨,這個妙法怎麼個妙法?這是大眾願意聽,是因阿難尊者請示的,佛一聽他這麼一問,佛就搜他的根,如來就轉過來問他。

 

演究竟法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

 

佛對阿難說,「汝我同氣,情均天倫」,你和我同氣連枝,怎麼叫同氣?阿難的父親叫白淨王,佛的父親叫淨飯王,是親弟兄,所以佛和阿難是堂兄弟,是一個爺爺的,所以稱為同氣連枝,一個氣脈,這叫同氣,「情均天倫」,論人情、論五倫,這個時候不講這個了,古時候都講五倫八德,按情理說,均者是一樣,咱們都是一個天倫的弟兄;這五倫是什麼?是古時候,不是這個時代,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時候是帝治,不講君臣了,雖然不講君臣,也有個輩份在的,總得有個做主的人吶!「情均天倫」,這都是天然的理性,倫者類也,咱是一類,佛向他說近代話,「情均天倫」是天然的這個倫類。

 

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佛先問阿難,你發心出家是因什麼?你看見什麼了?這個地方才說,咱們倆可是弟兄,「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說你當初發心的時候,你在我佛法之中看見什麼好相了?看見什麼好事了呢?「頓捨世間,深重恩愛」,你頓然間就捨了世間的恩愛,深重的恩莫過於父母,深重的愛莫過於妻子了,說這樣的重恩、這樣的重愛,你都捨了,你是看見什麼好處了呢?佛問他。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

 

阿難就對佛表白說:「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佛問我見著什麼好相?把父母恩也捨了、把妻子的愛也捨了,我當然是看見了,說看見如來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種貴相,這就不暇宜說了,從頭頂數到腳底板,頭上有無見頂相、腳底下有千幅輪,大家完全要知道,看看「教乘法數」就都明白了,「勝妙殊絕」,我看見佛你有三十二種貴相,勝妙,這妙者是沒法可說,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到,不可思議的,上頭加個勝字,是優勝的、不可思議的貴相;殊絕,是世間上的絕倫,殊是多廣、是特別的絕倫,怎麼個好呢?說佛你的「形體映徹」,說佛你的身體、形相,有光能可以照人,怎麼個照人呢?「猶如瑠璃」,這個瑠璃不是當下化學的那個瑠璃珠,這是山裡頭那個土木金石釀成的這種瑠璃寶,叫瑠璃,正式名目叫吠瑠璃,我們東方人說話簡略都叫瑠璃,把那個吠字去了,是一種寶石之類,也就像水晶一類,它的色氣發青,說佛的身體猶如瑠璃,能照人,因此這個,我「常自思惟」,我自已心裡常常的想,想佛這個相是怎麼個意思呢?我想到啦!「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佛你這個相貌不是人間的欲愛,生兒生女生下來的,「何以故?」我怎麼見出來的?底下這解釋,說是世間的欲愛所生,就不同了。

 

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欲氣麤濁」,要是普通人家生出來的,他當然是這欲氣,這愛欲之氣是極粗的、渾濁的,「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不能發生這個勝淨的妙明,像你這個身體放光,這麼清淨,你這個光明是思想不到、議論不到的,這叫妙明,這像什麼樣的?「紫金光聚」,你這個身體就像拿放光的紫金聚了這麼一個人,這是阿難表示對佛的貴相,「是以渴仰」,就以著你的相貌,我拿眼睛看見的,我仰望你,就像渴而思水那樣的,就叫渴仰,「從佛剃落」,所以我就隨從佛,剃除鬚髮,我就出家了,當了僧人了,這是阿難回答佛的話。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佛看阿難這眼睛,總算看出好歹來呀,這是贊成他,他知道佛的相不是泛泛的,「佛言,善哉!阿難!」這地方他一問,佛又轉回來問他,佛叫阿難,就回答他早先問的,「汝等當知」,你既這樣問上邊這個妙法,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三止、三觀、三諦,這是你問的,說「汝等當知」,你應當要知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這是佛先說人的毛病,所以不能成佛的意思就在這,說你等應當知道,發問上一切人,就是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追從、向上追,打沒有頭的那個地方來,是「生死相續」,生了死、死了生,總接續著,死了就接續著生、生下來就接續著要死,不是死就是生,人在世間可不就是這麼兩個字嗎?生了死、死了生,因什麼呢?生了死、死了生,因什麼毛病呢?「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皆因不知道你自己有個真心,你不承認「常住真心」,這個真心是永遠常住,也沒有生、也沒有死,他這個體質是「性淨明體」,這個性是一個天然的性,淨是天然的自體清淨,不但是清淨,而且還明明了了的,沒有不明白的,這叫性淨明的一個體,這三樣是表示人人都具足,具足什麼呢?這三種性就是一性,這三種性是什麼?是一個正因的理性,不管什麼人都具足,正當的一個真因,有因才能結果,是一個理性,這一個理性裡頭還有兩種作用,有個緣因的善性,能可以結善緣;還有一種是了因的慧性,能明白這個道理,這三而一、一而三,這三樣就是一樣,一樣理性含著這二用:一個緣因的善性、一個了因的慧性。所以,你這個性裡頭,天然的人人都如此,所以證明是一個理性,我們人都是一個天性,有個天理,也叫理性,他這個理性有什麼用呢?他有兩種作用,有緣因的善性,人要有個善性,善性人人都有,他有發現的時候、有不發現的時候,發現的時候他就要研究佛法,他就有善友引進他,讓他聽聽佛法是怎麼個意思,這就叫緣因,由這種因緣,緣因是一種善性;你要明白了佛法,你心裡就有一個智慧-了因的慧性,了是明明了了,這個明就是明了,了因的一個慧性,三性這就是一性,就一個正因的理性、一個緣因的善性、明白的一個慧性。所以,這是人人本具,「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這三樣聚成是一個體,一體就有兩種作用,是這種道理,人人都不知道了,佛出世得說,說「用諸妄想」,不用這個性淨明的體,迷了,自己也不知道,用這個種種的妄想,諸妄想就是不應當想的想,這就叫妄想,說「此想不真」,說這樣的思想不是真實的,「故有輪轉」,所以才有輪迴周轉,生了死、死了生,這是人的病。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這是佛對阿難尊者說,上來你所問的妙法,一心三止、一心三觀、一心三諦,說「汝今欲研,無上菩提」,你問的是無上的菩提,你當然是想要研究無上的菩提了,菩提就是佛的果位,沒有比他再高上的,到了成佛的地位,菩提就是到了究竟,可有一宗,這個「無上菩提」是什麼?是「真發明性」,就是你自己的性發明啦,這個明就是明白了、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