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150

【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繼續昨天講的。能想的心是因,想的心能動色體,這就是緣了。能動色體,就是五蘊身受生的時候,由你想心這是因,受蘊生起,所以能動色體。能動的色體是苦樂二相,苦相、樂相它們驅馳不息,驅役你的心馳流不息。因此你現前的這個色身,能受生的這個色身,它怎麼來的?它是由想心,由受因,由這個形相而生汝現前這個肉體。有順緣,有違緣。順緣,就增長,就受益。違緣,就是損傷。這是苦樂的二境。二現驅馳,就是苦境跟樂境。驅馳就是能役你的心,你的心就被苦樂所驅馳的,這樣永遠不息。但是這個所生的心是虛明,全是妄。違境、順境沒有真實的,虛假的。這叫第二個妄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由汝的念慮念處使你這個色身,但是色身不屬於念,身非念倫。由你念處使你的色身,但是你的念處沒有因,汝身何因,如何被念所驅使,這種種的取像生心,心生形取,與念相應。這一段經的意思說你的妄想,妄想是「色、受、想」想蘊,五蘊之中想蘊,想蘊在驅使你身心的實;這個實不是真的,有虛假,是可壞的。為什麼不是真的呢?想蘊所成的,想蘊的妄想。由你的念慮,這個念慮就是想蘊,就由你這個想蘊的念慮所起一些浮想。浮是空的,浮不是紮實的,由念慮使我們這個色身生長。但是身不是念倫,身跟念跟思慮兩回事。能思的是想,想是屬於心,如何驅使色身,心生了,取形相了,跟你心的念相應,就是跟想相應。想蘊是妄想。由想跟身念相應,成立這個想蘊。
【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寤即是心,寐即是夢,作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這是第三個妄想。想心,能想的心跟你寤寐所做的夢,想念跟你的妄情融通在一起,這叫妄想。咱們經常說打妄想、打妄想,妄想怎麼來的?因為你想心跟一切夢境,想念的搖動你的妄情,妄情跟想心融通,這就成了第三個妄想。你的身體跟你的想相應了,想跟你的肉體相應了,由你這想念不停息,想念它不停息,動搖你的妄情。想念不息,動搖你妄情,你睡覺要作夢,這夢境所以由來。五根,「眼、耳、鼻、舌、身、意」的五根,跟外頭「色、聲、香、味、觸、法」就互相融通,身心互融而成的妄想。互融這個色身又隨你念頭驅使,所以才搖動你的妄境。這是妄境跟你的妄情結合在一起,想蘊跟你的妄境結為一體。夢寐之間,搖動你思想的妄情,妄情融通你的一身。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
想是屬於心理作用,身是肉體,身體的作用得受妄想支配,想支配你的身體。但是你這裡頭隨時的變遷,你不覺得。因為這個是變化的,你想是變化的,它不住的,所以化理。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想蘊過了是行蘊,「受、想、行」,現在講行蘊。行蘊是潛妄的根本,想由行生,行蘊很微細的、很幽隱的。行蘊本來沒有,因為你心的生滅不停,行蘊就是你那個心不停的想,那個不停的想不是前頭的想蘊了,它不停!行就是不停的意思。行蘊很微細的、很幽隱的、很難知的,是心理生滅不停。不停的這個生滅,就叫行。這個行使你約身約心遷流不住。人怎麼老的?就這麼遷流不住老的,你並不覺得。你覺得嗎?就像一種變化的東西,它不停在那動腦子,其實是心理,他心裡不停的動。你能分出來你心的生滅相嗎?這就是生滅相。所以說密移,你沒辦法能瞭解。還有咱們指甲的生長,頭髮的長,筋脈的搖動,這都是行蘊在那不停的變化、不停的行動。
行蘊的理體是什麼?就是變化,不停的變化。完全是用,或者說事,事情的事。咱們這肉體心理,心理是生滅不停的念念在想,身體不停的變化。不是一下就老了的,它在不停歇的變化,遷流不息,念念遷變。但是這種動相你沒辦法理解,幽深難測,這就是運運密移。像頭髮的長,指甲的生,甲生髮長,但是你人漸漸就變老了,容顏也起皺了。每個人如果你每年照一張相片的話,你自己看一看吧!但是你平常沒有感覺,感覺到嗎?微細的密移,秘密的推移。但是你的相貌漸漸就消失了,髮也白了,面也皺了,這都是日夜相代變化來的。你有覺悟嗎?所以這叫生滅不息,念念遷變。
【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
你知道這個變化嗎?這肉體是你、不是你?若不是你,我在何處?辨別虛妄無體,說它念念不停的遷變,不是一下就老的,但是你不覺得。假使說真,你就不該變,變就不真。變的時候,若真正是你,你掌握它變,你應該有覺悟。你知道你變嗎?你前一個鐘頭、後一個鐘頭就變了,沒有誰感覺到。誰感覺到了?它念念不停的遷流變,不是十歲孩子,一下就變六十歲、九十歲老頭,那你有感覺。但是它念念的變,你沒感覺。等它變成了,你感覺到了,你自己也知道今年五十了,不是去年了,去年四十九。這是麤的。前念過去了,後念生起了,變了,老了一念。感覺到嗎?前一念跟後一念,在一念間你感覺不到,若隔上一年,你就感覺到了;隔上十年,那你當然感覺到了,它是念念的遷流不息。
你的身體遷變,它要變,不是真的,你何必認真呢!真的,那你就不變了。若是真的,你應該有感覺,前一念,後一念變了前一念了,這一念間變了。心理能可以發生,大家看過小說吧!伍子胥過昭關,這個關不好過,要檢查到了就是死亡,他這一夜間愁得不得了,如何過這個昭關?明天就要過。第二天,眉毛頭髮全白了。這叫伍子胥過昭關。還不用化妝了,也不用藏了,鬍子頭髮全白,當然不是他了。這是故事。人有時候憂愁相貌就變了,這不是化妝,思想的化妝。佛問阿難:現在你的身體是不是你?你的肉體的變遷是真的、是假的,你有感覺嗎?就是這麼句話,說是你、不是你。是你,你的體遷變,那就不是你了,不是真的。若是真的,就沒有遷變。你自己沒感覺。
【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一切法都是沒有真的,遷流不息,行蘊。時而受、想、行、識,這是行蘊,都是妄想。則汝諸行,念念不停。這個念念不停非常秘密、非常幽隱,名為幽隱,這叫行蘊第四個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
真不容妄,真絕不是妄,妄也絕對不是真。咱們說五蘊境界,「受、想、行、識」的識蘊,這個識蘊是一切妄的根本。識蘊有沒有?識蘊在哪裡?識蘊就是心。若說真的,就是我們達到成佛了,妙明真覺或是妙明的真心;但是我們墮落為凡夫、墮落為眾生,受妄想熏習把它蓋覆了,妄想熏習蓋覆真性。識蘊藏著真心,識把真心給蓋覆了。就是你真心給打妄想給打掉了,就是妄想了,沒有真實的了。心如果不搖動,湛然常住的,恆常的,那你身上就沒有「見、聞、覺、知」了。身體的「見、聞、覺、知」從何處來的?妄想,妄想生的,生的妄想。若是真的,真的不容妄。但是這個是真妄和合的,像那八識不是真妄合的嗎?真不容妄,而妄裡含著有真。修行到這種境界,登地菩薩了。這是講妄分,不是講精明分。
【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佛有舉例子跟阿難說,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假使你這個識體,識的體,識有體嗎?識沒有體。咱們認識一個事物,要找我認識這個體,這個體在哪兒?就現實來講,真不容妄,真絕不容妄,那妄由哪來的?妄由真起的。無明熏真如而產生妄,這個道理我們學教義都知道。你經歷年歲,憶忘俱無。你很小睹到一件奇怪的物,等你經歷年歲了還記得,永遠記得。
我在備這段經文的時候,我想到我大概是五歲,我們那縣裡頭產生一個奇異現象。什麼現象呢?豬生了九個小豬仔,有一個是象,就是大象的象。那全縣都轟動了,大概我爸爸帶我也去看,就一隻象,是大象,象的鼻子。馬生麒麟,豬生象。但是當時的人不懂得,生下三天,象死亡了。要懂得怎麼樣呢?拿刀子割,拿那小刀在那象皮上割,一割那象就長,一割那象就長。這個後來我到印度,我一直記到這個印象,到印度那個大象生小象的時候,那個大象就拿牠那舌頭舔那小象,那小象一會兒愈舔愈長、愈舔愈長,愈舔愈大,牠把牠那個皮,那個象皮堅固,包著牠,象生不起來。咱們沒有大象,如果豬生的象,如果你要懂得拿小刀割,一割那象一會兒就長大了。馬生麒麟,豬生象。我當時小孩看到的,後來我這個印象還記得,印度象多,我到印度特別到那養象生象的地方,他們看見了那象一生下來,那個象牠的媽媽去舔,小象就長。你不舔,那象的皮生下來就很厚,它把牠包著長不起來,急死了。
所以一切事物,當有一個奇怪物,你很早年記到,經過這種事你就知道前的記憶宛然,那記憶裡很清楚很清楚的,絕不會忘失。能記得這個精明念念受熏,有什麼籌算?就是恆常怎麼思惟的,有何籌算?這是反難的問題。若是所有的一切情感,實在有一個真實的,真實的就不容習妄。不容習妄,過去習慣的習,就是習慣了,不容妄想的意思。那什麼緣故呢?就像你這個記憶力多少年他也忘不了,睹一個奇怪事或奇怪物,經歷。因為念念受熏,籌算就是心裡想。所謂籌算者,就是你的想法。
這個識蘊的識體若真正是真的,就容不得習妄,不受外邊的熏染而起變化。我幾歲看見那個豬生的象,這腦子裡頭永遠有這個記性印象,什麼緣因?就這句話。昔年睹一個奇物,經歷好多年,憶念都不失掉。再遇到前頭那個變異象,你又把你舊的想法一下就現前了。咱們每一人回憶一下,你腦子裡頭,從你記事那一天,你腦子裡積了好多東西了,這東西要把它擺出來有形有相的,它寄存在什麼地方?儲藏在什麼地方?咱們每個人都記得很多事,儲藏在什麼地方?假使以前那種影子一現,你腦子馬上就反應出來了,就記憶宛然,跟現前一樣的,曾不遺失。那這個精了的心,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何因何緣還不失掉?就是湛然的真知。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
所以說到這,佛跟阿難說,阿難當知,此湛非真。這個不是真的,就是靜下來。佛舉個例子說,如急流水。急流的水本來流動非常之快,但是沒風沒浪,恬靜的。流的很快,你看不見流,恬靜。那個急流你看不見,水流急看不見,還在流,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不是想的,這是想蘊的,完了在行蘊當中,含藏到識蘊當中。「受、想、行、識」五蘊,其實是一念間。
另外我自己舉個例子,我在加拿大,加拿大溫哥華水向上流。人家水都是向下流,但是那個地方,就這麼一個山坡上,水向上流。還一個奇怪的,凡是這些游魚,魚就在那個平水流上來。凡是到過加拿大到過溫哥華,都看過這個奇異。那魚衝著水往上流,流到那個山頂上。山上有個大池,到那產子,產完子了又下去了。每年不論流到海裡到什麼地方,每年一定要回來,等牠產子的時候順水上流。你看到很清楚,但是水向上流,魚向上流很困難,牠一點點往上衝。那是一種奇景,都去看。臺灣也有這麼地方,我忘記叫什麼名字了,水倒流。它是一個溝,好像人工修的一樣,地名我忘了,看到水上流。水向上流,順底下往上流。真的嗎?真的,是現前實物。你說水向下流,它這水向上流。
這個地方,此湛非真,當知這個湛然不是真的。如急流水,急流水你看見很平靜,沒有流,實際它流得非常急。流得急了,反倒平靜。形容想元,想的元不受妄習干擾。說識,這完全形容識的。世間相有很多,跟咱們的智,咱們的識平常一般的看見相反的。類似這類事,大家如果到過天臺山的也有這個,那叫「一行到此水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