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146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現在我們講的識蘊魔相。五蘊的「色、受、想、行、識」,識蘊的魔相是最深的了。佛跟阿難說,在這個修楞嚴定的善男子行蘊盡了,「受、想、行」,行蘊已盡。行蘊盡了的現相是什麼樣子?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就是眾生的生死隨著行蘊滅了之後,所以就要同分生機。行蘊滅了之後,觀幽隱輕清。這個輕,不是很重,重輕那個輕。這個輕已經清淨了,就叫輕清。擾動你這個根元,這十二類眾生都如是。同分的生機,就是一同生的根基,表生之處。同分生機,就是生起之處。換句話說,就是動的開始。靜、動,就是動的開始。行蘊盡了,幽清的擾動。這個動很輕微的,不是像咱們很麤的,心習定的時候輕動。這個輕動就是同生一起,而叫同分生機。機是基礎的意思,表你生的那個開始那叫機,機動的時候。
倏然隳裂,就是沉細那個綱紐,行蘊最深的、極微細的那種輕動。功夫到達這個地方了,一切修定的人他的執著取著於未來的受生。感應懸絕,感應就是因果,這個感應是指因果說的。懸絕,行蘊已盡了,甚深潛在的脈絡已經斷了,因也亡了,果也喪了,不復受生,所以就叫懸絕。感應懸絕,就是行蘊已盡。
這個時候於涅槃天,將大明悟。五蘊的黑暗把這個涅槃天都覆蓋了,在這個時間非常長,說生死長夜。色蘊已經破完了,「色、受、想、行」,色蘊已破了,於涅槃天究竟的生死將大明悟。就像天要亮沒亮時候,那個小雞就叫喚了,牠看那東方將要發明還沒發明,雞先鳴。形容的意思,拿雞鳴,雞後鳴。瞻顧東方有精色,那個小雞叫的時候,看見東方已經要放光沒放光。拿這個形容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虛靜,不向外邊馳逸了。在這個時候約內約外湛然寂靜的,是明的,沒有出入相,入無所入。
十二類眾生受命的根元,就是受命的元起,這個時候行者,修定的人觀由執元,諸類不召。諸類不召,就是明悟之前兆。在十方界,這個十方界是指著不分哪一類,東西南北十方,一切世界當中,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這叫識蘊的區宇。這一個句子幽秘,識蘊非常幽秘的,但是又不是沈寂的。
就是當你六根已經消失了,猶有一未亡,一未亡就是這個識蘊將盡沒盡,識精現前,不是昏暗的。不昧,就是很明了,我們修道人開始明心見性。這是往聖者說。外道他的知見不同,境界跟修道者相同的,這個是修道必經的過程,就像天雖然是還沒大亮,開始明了。凡是咱們雞叫幾遍幾遍,就形容天明時候。這個時候他能見到前所未見的,假使能看見暗中的物件,就是天已經微微要放亮了。雖然他還沒大徹大悟,他已經見到這種境界了。這是形容開悟或者入定,定中時候境界相。這以下就分正教跟外道了。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若於群召,群召就是一切眾生的果報。召是召感的意思,召感能牽引你受生,這叫群召。已獲同中,你六根的境界相消滅在六根門頭之中。銷磨六門,就是在「色、聲、香、味、觸、法」這六門,或者合,或者開,或者見,或者聞,互相的作用。這個就是唯識所觀十方,本是一體的,但一起了變化,銷磨六門。若是合就成,若是分就是散,這叫加功用道。銷磨,就是銷鎔磨化。六根合則一,開則六。現在是說合。六根為一根,怎麼講呢?「眼、耳、鼻、舌、身、意」,你用眼也能聽到、也能接觸到。「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一根都能見,六根為一根用,用一根就可以了,以一根為六根用。我們說凡夫眼睛唯獨看色,這時候眼不但能看色,眼也能聞、也能(鼻+臭)、也能嘗、也能觸、也能覺、也能知,一門放光,六門動地,就是這樣意思。一根如是,根根都如是。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這文字非常深奧的,等你銷磨六根了,合也可以,開也可以。「眼、耳、鼻、舌、身、意」合也可以,合到一根,別的根都不作,就一根。眼根,眼根能聞。所以合開成就了。見能聞,見聞都通了,見聞通鄰。為什麼?互用清淨,六根都清淨了。在這個時間十方的世界跟你的身心就像琉璃一樣光明透徹的,內外都能明照。這就是識蘊盡了,五蘊的識蘊盡了。這個能夠超越命濁。濁就是命根不清淨。這個時候這個修行的人能可以命不濁,掌握自己的生死,生死身命自己掌握。這時罔象虛無,就是無障無礙,顛倒妄想都不存在了。罔象虛無,顛倒妄想是這個罔象虛無的根本,不存在顛倒妄想了。
什麼叫顛倒、妄想?違背真性,就叫顛倒。元無別法,就叫妄想,為此識蘊就是妄想。這個時候識蘊的根本,能夠達到一切妄都是空的。妄想尚且沒有,識蘊還有嗎?不存在了,這叫識蘊空。所以叫識蘊虛妄,虛妄就是達到空義的。識蘊本來是依如來藏性而起的,群召當中就是認識自己的本體,以你觀察的力量研究六根的和合、障礙都消失了,銷磨六門合成一體了。因為合成一體了,隔礙都沒有了。如果這個當中不起執著向前進修,那就可以成到阿羅漢了。但是執著是外道,他跟如來的正教不同,這裡就開始分別了。在定中,所以外道的知識跟佛弟子的教義就不一樣了,那叫邪知。他在這個蘊魔當中,識蘊當中起邪知。因為因執墮了外道,要沒有這個執,不會。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所以佛跟阿難說,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能夠把已滅生滅了,生滅滅已,而得到寂滅。外道就不同了,精妙相同而未圓。本來應該圓的,未圓。識蘊的十種邪知邪見,這是第一個妄計。每一蘊有十魔,這叫妄計。因為他執著這個因,問題就在這執著這個因。研窮,窮盡的意思,研究這個行空,研究空,一切諸行皆是空。窮,就是研究到究竟。所謂至於空,空了是什麼?行蘊已盡。「受、想、行」的行蘊已盡,進入識蘊。於識還元,行盡了,識就現了。行蘊盡了,識蘊就現前,就叫於識還元。已滅生滅,就是前頭的七識遷流生滅那個性,已進入八識返本還元。已滅生滅,就是返本還元。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未圓,就是外道。寂的意思是常德,離開生死。滅是淨德,滅除煩惱,煩惱滅了。精是我德,是真體。妙是樂德,那是用。自體的德用,這叫涅槃。但是一定得透過識蘊才能圓滿,沒透過識蘊的不圓滿。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泳-永+曶)吻,能入圓元。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能使自己的身六根可以合,合成一個;可以開,開為六個。能與十方的諸類通覺。通,就是與十方一切諸類都能合,都能圓元,圓滿,圓成一個。這就是觀照圓明,能令自己的身六根合而為一,能夠觀照,能夠互用,根根互用。觀十方一切諸類唯識所現,就是萬法唯識,離開識都沒有了。覺知通(泳-永+曶),能入圓元覺性。這個觀照的力量就叫究竟,能入圓元。因為要通達識蘊了,能夠立真常。雖然是妄,妄立真常,依著真常而住。因,就是依賴的意思,以為極果而生殊勝之解。但是這個功力達到滅五蘊的識蘊,那都很長的路了。咱們楞嚴經一路上講來,達到滅識蘊的時候很不容易了。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發生問題了。因為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就是行盡識現。你修行的功力到這盡了,八識顯現了,就是識現。與前六根或者合,或者隔開,或者是不合,將近圓通,能立所立。這個時候心為所觀就是能立,心之所得為能立,違背涅槃,那就變成外道種。就這一念之差,正道跟外道一念之差。於涅槃自性的天特別明悟,明、悟,明是開了大悟;違背它,入了生死路。一個是涅槃路,一個是生死路。你覺心發起為佛子,覺心產生邪見,外道知見,斷佛種子。看如何向。參禪的人在這個知見當中,就在這個時間,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一念成了外道邪見。妄心一起,單純一點的知見沒有亡的時候,若有能知所知,在參禪的時候生出這麼一念的知見,墮落外道邪見。如果一念不生,萬法俱寂,這就是正道。只要一生邪念,一起妄計,一念妄計,一執著;這個跟我們講大乘起信論「一念不覺生三細」,但是它不停,不停就是「境界為緣長六麤」,這跟大乘起信論相合的了。對這個問題(行蘊),行盡識蘊的時候,他的行識蘊盡,識蘊而起的執著妄計。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佛又跟阿難說,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他修行達到空義了,完全都空了。行蘊雖空了,窮諸行空。這個善男子在行蘊行空,窮諸行空。寂滅的這個心已滅生滅,寂滅的這個心(空義)未能圓悟,就落到這個精妙未圓。未能圓悟,於寂滅精妙未能圓的時候,就墮入外道。這一念非常的微細,錯誤的解,心裡生了二念,那就落入邪道了。你或者念佛,或者修大乘,這有三昧有三寶加持力的,你不會落於外道。這只是參禪。
【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若於所歸,覽為自體,所歸就是識性,把這識性認為自己的自體,認為這個識性圓滿遍虛空界,十二類眾生都如是。其實不能夠真實進入,而妄計為能,這是能非能執。這個意思就是若於所歸把它當為是自體,忘身觀妄識,在這個時候見識體無有邊,不見有身相。識體無邊就不見有身,這就是識心,這個時候非常重要。這叫識心的自體,這識心什麼相狀呢?盡虛空界,十二種類,所有眾生,同是一類流出,沒有差別。假使以這個認為殊勝,皆我身中一類流出,如果生勝解感,這就是最注意的,是人則墮。以我所歸的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種類所有眾生皆是我身中一類流出。這正確的。如果生勝解感說「這個了不起了」,墮落了,能非能執。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個就是見識的性圓滿虛空界,十二類眾生都是從此而流出。假使能非能執,這是起的執著,這叫妄計。妄計為能,這個能非能,所以能非能。能非能就是能非能執,就是這個意思,千萬不要在這起妄執。
這個時候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摩醯首羅是色界的頂天,大自在天。大自在天他計執這個天是常的,摩醯首羅執著這個天的常能生一切諸法、能夠現無邊身。這個意思就是大自在天他執著在他身上能現出無量眾生,為什麼有這樣想法呢?這是五蘊的識蘊行人,他說十二類眾生都由識蘊而生起的,這是執著。在這個時間要警覺,這叫什麼?
【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圓種。】
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落到外道,立能為心,成能事果。因為見到識蘊能攝能生,就把這個識蘊立為因心,十方一切眾生都是從我流出的,成就能事之果。因為既為能聞,果就成為能事,不是正知見,違背了涅槃,稱我遍圓種。違遠圓通,失因地心。背涅槃城,則亡果地證。這就叫生大我慢天,摩醯首羅天稱為大我慢天,我遍圓種。
這個主要是計識,拿這個八識作為自體,從自體之中流出來一切的諸法,眾生吧!看著與佛是萬法唯識,實際上是錯謬的,違背圓通。佛說的萬法唯識是緣生的,緣生一切諸法如幻,生即無生;不是實在計生的,錯就錯在這。佛說諸法緣生如幻,生即無生,跟這個立能為心、能成事果是不相合的。佛說諸法緣生如幻,生即無生,這個是計著實生,不一樣了,兩個就錯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