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138

我們現在講的楞嚴經這個魔事,在我們修行當中非常重要,不見得的跟經本上所說的一樣,就是在你思想當中,若你念頭錯了;咱們經常說念頭,念頭錯了;這個念頭錯了就是魔。你本來正修行的正觀不現前,你想到其他處去了,那就叫蘊魔。你本修行的本觀離開了,那叫魔。而且佛所講這個五十種蘊魔,多數是指著修禪定,在你修禪定所現的境界相,就是你色心二法。你應當作觀想,經文上給你啟示的,色是一切形相,就是色法;受、想、行、識都是心,是心法。就是當你修行,無論你修行什麼,修行哪一門,你能離開色心二法嗎?離不開的。但是你的念頭,就是你的觀照,想法一錯了,那就叫蘊魔。
不要完全按經本上想,這是給你啟示,在你的行住坐臥,你突然間思想不正當,那就叫蘊魔。不要按經本上講,按經本上你想你「我沒有蘊魔,我也沒參禪」,這個是你心裡所起的念頭而已。色蘊咱們前頭講過了,只是你肉體所受的。「受、想、行、識」就是心,你心的領受。當你一靜下來,你心必對境。靜下來,一定有境界相現前。所以不要忘記了文殊師利菩薩教授我們的善用其心,什麼蘊魔都沒有了。你能善用其心,把心用好,魔就沒有了。這都是用心為善,不是善用其心。用心為善的時候,一個理智跟一個貪欲,理智跟貪欲兩個交戰。理智勝了,魔事消了。你胡思亂想勝了,理智就沒有了。每個人每天,特別我們修道的人都在交戰,不停的,一舉一動都在交戰,就看哪個戰勝哪個。理智戰勝貪欲,那正念現前。一切欲念貪欲戰勝你的理智,那就魔了。
總觀色心二法,色蘊十種蘊魔,「受、想、行、識」就是心法。你的心,四種蘊魔是大概的意思,多得很!每一念頭你自己觀照一下。所以文殊師利菩薩教我們善用其心,你善用其心就是你觀照一下。因為一切眾生他是在迷,就是咱們現在都在迷,十信還沒滿心,咱們沒登初住;登初住還在迷,登了十地才真正不迷了。所以在你遇到任何境界相,你不要失掉觀照力。觀照力就是以聖教量,咱們自己的觀照力哪裡來的?佛教導我們來的,聖人教授我們的,拿這個來比;合乎,就是聖人教導的;不合乎,就是迷。因此這樣來學習,你才能有進步。不然你光聽聽,有什麼用處?它是讓你用的、對治的,特別對治我們煩惱、對治習氣。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所以一切眾生因為頑迷,迷了,不自忖量,遇到一切因緣,遇到外邊一切境界相,迷不自識,自己不認識,明明是著了魔了,還說登了聖了,這犯大妄語戒;犯大妄語戒,就墮無間地獄。不過標榜自己成聖的,他有目的的,不是隨便就標榜「我成道了」。他去攀緣找名利,讓人家供養他。不是這個用心,他為什麼說?所以在這個利益關頭上他標榜自己,因此謂言,未得謂得,未證說證。這是佛特別囑咐我們,讓我們改正的,教導我們的。
【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佛對阿難說,你們應當注意,把佛所說的話,假使佛入了涅槃之後,特別到末法時代,邪說橫行,眾生信心不堅定,把我所教授這個法傳給末世一切眾生,讓那些眾生開悟明白,不讓天魔得其方便,來保護修道者,除去魔事就是勝利了,就能夠成無上道了。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烏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這個就是佛跟阿難說,凡是修三摩地者,修三摩地的這些善男子。受陰盡者,受蘊已經盡了。就是斷,把受蘊斷了。但是還沒得到漏盡,還沒成到阿羅漢果。受蘊盡了,想蘊、行蘊、識蘊呢?就是在受蘊盡的時候,心跟形體兩個分離了。受,屬於心法。在這個時候,六十聖位,得意生身。意生身,不是肉體。這個意生身,有法意生身,有自然的意生身,學法的人他意生身是法成就的。在你受蘊已盡,所有色蘊一一的境界相都破除了,都過去了。但是受蘊盡了,想蘊還沒動,還被想蘊所覆蓋。這五蘊的障礙,就是色蘊盡了,色蘊不能障礙你修道了;受蘊盡了,受蘊不能障礙你修道了。你算衝破了兩關。但是想蘊還在,想還沒盡。
當你的心離開有形有相的,肉身離開了,受蘊也破除了,等於那個心不侷限在身內了。例如咱們現在儘想身,一舉一動,你的身受你的心支配,但是你的身又把你的心侷限在你身內,心離不開身,你心是侷限在你身的。但是你色蘊盡了,受蘊也盡了,這個有形有相的身侷限不了你,你得到解脫了。
這個善男子修三摩地的時候,他受蘊已盡,雖然沒證得阿羅漢的漏盡,但是他心離開形體了,心跟肉體分開了,就是心離其形。佛形容這像什麼樣子?鳥鑽到籠子裡頭來了,那鳥就飛不動,牠離不開那個籠子。等你把籠子打開了,那鳥到太空中去了,牠任意飛行。一切眾生受蘊已盡,就像那鳥出籠一樣的。現在雖然是凡夫身,他能自在飛行了。所以能夠得意生身,也算六十聖位,隨往無礙。就是行動當中不受肉體的侷限,行動無礙。但是他還是凡夫身,跟聖位像,也能得到這種自在。
六十聖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妙二覺,再三漸次加慧地,加上妙覺,共成六十,所以通叫聖者,因為約他入三昧說。而這個三昧他得的身叫意生身,從心而生的。現在這個位子還屬於凡夫位,相似於信位。信位還屬於凡夫位,能夠空行自在了。因為他覺到法自性,這個叫性意生身。不是法生身,法生身是依法而生的。能夠自在,這個自在侷限性很小,初步的。覺法自性,性意生身,以法為自性,跟第八位入信位的菩薩相似,但是他還沒真正到第八位信位。還有一種生身叫無作意生身,無作意生身就高了,就到了九信十信的菩薩位。在他的八識當中,一切諸法都是依八識變現而成就的,一切的法性明白了,法性如幻,唯識所變。這個我們也懂,我們沒證得,我們明白,明白到什麼位子有什麼境界相。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佛對這個情況又說個譬喻,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咸悟就是明白他所說的話;此則名為,想陰區宇。佛開始從色蘊、受蘊要說到想蘊,什麼是想蘊?色蘊情況,受蘊情況,我們現在明白了,佛要講講想蘊。想蘊的區宇跟受蘊區宇兩個不一樣了,那跟色蘊區宇又不一樣了。咱們現在都在色蘊當中,沒破色蘊,受蘊根本沒有知道,這是依佛所教授說咱們知道了。
佛舉例子說,睡覺睡得很深沈的人,昏昏沈沈的沒有覺,這人眼前的事他什麼也不知道,他在睡眠當中,外頭什麼聲音他也聽不到。現在剛剛的明白,就在深睡當中明白了,想蘊破的人就得到意生身,就跟那沈睡的情況不同了。這是形容詞。他雖然沒有證得,或者是阿羅漢那個位子,但是他的識神已經有相似了,不是昏昏睡睡的人。這是佛舉這麼個例子,深睡昏昏不覺,現在不是昏昏睡睡了,就好像將明白還沒明白。他所修的所得到的那個區宇雖然不廣,但是他在他這個區宇行動已經方便了。佛是假這個作比喻的意思。
【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越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若是動念盡,這以下就是能夠認識到妄源,顯露出妄。咱們現在對妄還不認識,等他何時見惑開始斷,色蘊斷了,受蘊斷了,現在進入想蘊,就是他斷色蘊受蘊的這個樊籠他出離了,這就叫動念盡。動念盡了,他的浮想,就是一些幻想,亂七八糟想法銷除了,心能夠覺悟明了一分,就像人臉上落了很多灰塵,落了很多塵垢,身上有很多灰塵,咱們把灰塵撢去了;如去塵垢,把這個塵垢去掉了。一倫生死,首尾圓照。想蘊要斷的時候、盡的時候,有些什麼現象?就是前六識的種子,「眼、耳、鼻、舌、身、意」這前六識,這個種子那個麤相斷除,那個六識的麤相能夠除掉。一動必有想,這屬於想蘊。這個蘊,這個浮想,他已經能降伏了,想盡,就是動念盡。那個想的動念盡了,浮想銷除了。對於他這個覺明的心,就像人有塵垢,臉上有灰塵,把它洗乾淨了。這叫一倫生死,首尾圓照,這叫想蘊盡。想蘊盡了,這個人有個什麼現象?他能做什麼?超越煩惱濁。咱們煩惱他能夠清淨一點,不是像那個一些凡夫,如果沒斷想蘊的,煩惱很重。他斷了想蘊,煩惱就漸漸輕了。但是妄想本源還沒除掉,能夠達到知道認識到妄想的根本。最後這句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浮想銷除,就是第八識的妄分能夠斷一部分,而不稱妙覺明心,還沒達到妙覺明心的地步。動念盡了,浮的妄想不生,只像把身上的塵垢去掉了,性覺圓明還達不到,這斷了一倫生死。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
這個出毛病了,貪求善巧。受蘊的男子貪求善巧,在大定當中,三摩地的定中,心愛圓明。在心愛圓明的時候,這個圓明當中,就是他的思想銳其精思,思想就純潔了。比凡夫,比有色蘊有受蘊的那些個,比那個精多了。所以他貪求這個精思的善巧,心愛圓明。這還是魔境。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因為有這個思想,心愛圓明,銳其精思,邪魔就入了。天魔,蘊魔就來了。一有這種念,飛精附人,天魔就附他的體。這是六天的魔王得了方便,乘虛而入,入了行者的身中。
【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
但是這個行者還不覺,不覺著了魔。這時候自己認為自己證得無上涅槃了,來彼求巧善男子處。魔王入了這個修行者的體而能開演說法,作比丘身,令一切見者,或者化現為帝釋,或者示現婦女身,或者化作比丘尼,就在暗室裡頭身放光明,就像得道的一樣、成就的人一樣。
【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一有這種境界相,著了魔之後,那這個人的智慧就沒有了。是人愚迷,被魔所迷了。這一迷,惑業所感,認為自己是菩薩了,這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沒有得到說得到了,沒有證到說證到了。因為迷不自覺,魔當為菩薩,自己認為成就了當為菩薩,其實是邪魔入體,使一些人就受他的教化,動搖別人的心志,搖蕩其心。在入了魔之後,破佛律儀,主要是淫戒,潛行貪欲。潛行,不是公開的,秘密的潛行。
【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
口中好言,災祥變異。這時候就說休咎了,說天地如何,災祥,災難,愛言休咎的事情,災祥變化,或刀兵水火劫,能夠預言,使人聽到害怕,恐怖於人,這是災。祥,說人家應當得到吉祥,對人家說「你要發財了,你要富貴了」,這屬於吉祥的事。說災害的事,說吉祥的事,這叫妖言惑眾。或說佛在某處又出現了,某人是佛,或者說劫火說刀兵,說些恐怖給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騙人財,把人家財產給騙,令這個人家財破散。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這種叫怪鬼,這個修道者被這怪鬼附體所受的災害。魔不常在他的身上,等他一魔魔的差不多了,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就是他玩夠了,魔玩夠了,厭足心生,魔鬼離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妖言惑眾,法律不許可的要抓他的,這個時候就陷王法災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應當察觀預先知道這是魔事,不被他所惑亂。若是不知,那就為所惑亂,這種一定墮無間地獄。假使相反的,明白而不受其害,那就不入輪迴了。若受其惱亂,墮無間地獄。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
這個就是貪求經歷。這個善男子,就是修道這個人受陰虛妙。妙者,離開心,就像鳥出籠。離開現在的肉身,得到意生身。意生身是意念化現的身體,沒有真實的形相,隨意而往,沒有障礙。所以受陰虛妙,妙是不受限制的意思。咱們經常說遊戲神通,產生了遊戲神通,能夠放蕩自在,跟一切聖人,跟阿羅漢,這叫遊戲神通,遍周塵剎。他的心貪求經歷,這就不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