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115

【當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這個科文與前頭的持戒、斷淫、不飲酒,因為淫戒欲念這是一切生死根本,把它看成猶如毒蛇。咱們對毒蛇都怕,被毒蛇要毒了不就死了,不好治。所以佛跟阿難說修菩提的一定斷五辛,這個叫第一增進。假使不斷五辛的,你只能作魔王眷屬,等魔王福盡了要墮無間地獄。凡是修菩提者一定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你種第一個善根,開始修行。
云何正性,入三摩地,你一定要嚴持身心持清淨戒律。淫、殺、盜、妄這是四根本,其他都是枝末的。如果淫心不除,飲酒吃肉,那你別的業都會犯。就是這個本身已經佛所不許可的,非佛弟子。凡是你吃飲食一定經過火,火就把這些生氣給它斷了,要吃熟食。因為生吃助淫。若是不斷淫、不斷殺生,你要想超出三界、了生死是辦不到的。
因此你要觀,觀就是思惟修。淫欲像毒蛇一樣的,如果毒蛇沾到你,這個毒很不容易治好。又像怨賊一樣的,你跟它結了怨仇,那個賊心他永遠要報復。如果是出家人,不論你聲聞乘哪一乘,犯殺、盜、淫、妄,這叫四棄。殺、盜、淫、妄四棄,女眾還加個觸、八、覆、隨,這叫八棄。男眾四棄,女接觸、覆蓋、隨意這四種,加四個。這是學戒律時候都要講的,咱們這不講,因為這裡有很多在家人,很多居士。你要想得清淨,男眾得四棄,女眾得八棄,你一定要執持,這是根本。若不持清淨戒律的想修道成就,一位也沒有,不可能。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要把戒禁成就了,佛制的戒你不違犯,你在世間上永不受生死輪轉了。持戒清淨的,比丘二百五十戒不犯,證阿羅漢果;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不犯,證女阿羅漢。也有頓悟的,像咱們此經摩登伽女,佛一說法他就頓悟,頓證得阿羅漢女。若能把戒禁成就了,世間上永不輪迴了,永無相生,沒有殺害,沒有偷盜,你不欠人家的,人家也不欠你的,你還來世間做什麼!因為這樣的關係,你才能夠想了生死真正能了生死。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的肉身,就是你現在這個肉身,父母所生的肉身,還沒有修到天眼,天眼沒開,用肉眼就能觀見十方世界,也能見佛、睹佛、聞法,親奉佛的教慈,這叫聖旨。這聖旨不是國王的聖旨,佛(大聖)教示我們的,你能得大神通,遊十方世界。就是肉體。宿命清淨,什麼艱險都沒有了,這也就是成道了。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
云何現業,就是現在的報,現前的六根所受的業,能得到清淨?這是問號。阿難,如是清淨的持戒人,因為他心沒有貪淫,外六塵他不去隨它流轉。就是現前的六根對於外頭的六塵境界,他不起惑了、不造業了。業停,淨業就現了。惑業停了,淨業現了。現生的業報都脫了,現業就是現生的業報都脫了。什麼道理,應當現生受?如是清淨持戒人,因為他持戒了、清淨了,心無貪淫了,對於「色、聲、香、味、觸」的六塵境界斷了,他不放逸了,六塵境界迷惑不了他了,不能做障礙了。
【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因為它不能做障礙了、不流逸了,旋元自歸,歸它自性。旋元自歸,就是開悟的意思。塵緣斷了,淨緣就增長了。那些個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無所偶,就不對外邊這些六塵境界了;反流,回歸自性,那六種的作用不行了、沒有了。這沒什麼甚深道理,這都很現實的。不像講性體,一講到性的上頭那就深了。這都是現實境界。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這個持戒清淨的人,他看十方國土清淨的、皎然的,像看琉璃一樣的,看玻璃一樣的。因為他心裡頭像月亮一樣,內懸明月,內裡頭開悟了,知覺淨了,染沒有了,純淨了。十方國土,皎然清淨。因為有清淨心,六根也隨著清淨心清淨了。
【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
身心快然,到這個時候六根清淨境界,那身心非常的快然。快然就因為他空,空而寂然。心無罣礙,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我們大家念心經都知道。他現在這種境界一切法都平等,他的心、他的身能夠遍於法界,這個時候有情無情同為一體。這就見到法性的意思,眾生跟佛平等平等,同一佛性故,也同一法性。
【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
這個時候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大寂滅現前。他明了自心了,把這個心跟成佛一樣的看待。看來是秘密的,很是深遠的,要達到這種境界就稱為秘密。圓是圓融的意思,這個秘密證到這種境界已經不秘密了,密圓。圓是圓融,一切世界事物全是圓融的,那種重重無盡的圓融境界,就叫密圓。因為沒有染故,純一清淨,明相精純,就叫淨。妙就神了,咱們經常講:唉呀,神了!神了就是妙,妙形容神的。一切境界變換的周轉,就像看眼前一個花一樣,看得清清楚楚,就是障礙銷除。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這個人獲得無生法忍。咱們將常講證得無生法忍,一切神通都有了。證法,就叫無生法忍。悟得之後,明心之後,從這個來修行,隨他所發的行門,他念一聲佛跟我們念一輩子佛都不一樣的,一聲佛能遍滿極樂世界,也能見佛。安立聖位,漸修成就就叫聖位,從凡入聖。咱們經常有兩句話,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他是立證了。
【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這是第三個增進,他進入了第三個了,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這種的情況就說這個行人已經得到神通了,但是這是頓入的,漸修而頓入,能夠觀諸法皆空,由空才一切無障礙。這個只證得人空性,法是解脫,人空,法解脫,所以才能沒有障礙。他要再進修,就得到所謂的無生法忍。修行的漸次,人我空,法空,無生法忍,人法俱空。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
到這個時候他是什麼地位、什麼境界相?佛跟阿難說,阿難,這個善男子修道修到這個樣子的,欲愛乾枯,沒有情欲了,沒有愛染了,根跟境不遇合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對外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不偶了,就是不相合。不是眼觀色而入於色,耳聞聲而入於聲;聲不入色,色即是聲,聲即是色,能觀所觀達到一致性。這是現行修行的善男子,他自己的空性成就。空了,淫心還有。淫心永斷的,連能斷的斷性也沒有了,沒有能斷所斷。欲愛乾枯,沒有欲,沒有愛,所以他不再受生了。
【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地位並不高,悟性很高。這個時候他的心是虛明的,虛是空的,明是亮的,虛空明亮,一點障礙都沒有。就說他人我執、法我執全斷了,人我不能給他做障礙,法我也不能給他做障礙。就是根無障礙、法無障礙,一切都不給他做障礙了。為什麼?他智慧照了,是他得到的智慧明現照了。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在這個時間,他的欲望的習氣現行沒有了,種子沒有了,欲望的習氣還在,還得斷欲望的習氣。初乾,還沒有清淨。欲習初乾,跟如來的法水、跟如來的境界相還不能接,到這種時候就是他微細的習氣還在。欲習初乾,欲習的根子微細的存在,所以未與如來法流水接,還不能流入娑婆若海,還不能得到佛智。所以叫乾慧,乾有其慧,叫乾慧地菩薩。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以這個心,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為信心住,信心才成就。這是十信位。若依位來說,還不是怎麼深入的,但境界相所得到利益就有這麼大了。因為這是圓教,一定要明白。小、始、終、頓、圓,圓教不同。這一段跟下一段的經文,跟華嚴經的初信、十住,初住位相符合的,有點完全是華嚴境界,經文有點相似。這個時候他境界相圓妙開敷,圓滿微妙能夠開演。
假使在初住位而後發菩提心,這個心他能夠跟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心,初信圓滿之後,信心圓滿之後,進入初住的時候,三十位深淺一點點差別。三十位,從初住到最後十住,十住到十行,十行到十迴向的第十迴向,一共三十位,這是華嚴經講的。楞嚴經這段經文跟那華嚴意思相符的,所以叫圓妙開敷。從真的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全講圓教的性。開心了,心裡義解了。咱們也有開心的時候,人高興的時候就開心了。當你最開心那個時候,可沒達到這個開心;要達到這個開心,不但生死得了了,成佛開始,成佛就從這開始。
到這個時候這個妙不是真妙,但是它能發生真妙,這個時候心開義解能夠圓通了,通到他的性體,叫圓通妙性,這是乾慧後心。為什麼叫乾慧?智慧水還不夠。前頭講了,他那智慧水跟佛的法水還不能結合到一起,還沒有流入佛的法海,乾有其慧。但是能夠發真正的妙圓真心,一有這個心了就叫真妙。什麼妙?心妙。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為什麼?真信明了,一切圓通。真信就是中道義,咱們經常講中道義,純真的,這個信心是真實的,不是想識的,是真實的。真信明了了,通了;一通百通,就叫圓通。五陰、十二處、六處、十八界,陰、處、界不能給他做障礙。咱們的肉體「色、受、想、行、識」給你做障礙不了了,為你的妙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也不能給你做障礙了,你現在都圓了。「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根塵相接的六入、十八界全都不能給你做障礙了。乃至於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無量劫中,你捨這個身,又受那個身;捨那個身,又受那個身;這一切的都不能給你做障礙。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頓現的,無數劫中,捨身受身。所有過去的習氣跟現在的習氣;習氣不是惑業,惑業的習氣,有那個氣分。是善男子,皆能憶念,他把他過去無量劫的那些個習氣都能記得住,不遺忘,就好改。這叫念心住,心住在心念上。咱們經常說念念不離心,念念依心而住,得到這個位子,叫念心住。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這叫進心住。以下就講心,講進心、慧心、定心,咱們一個一個講。這講進心了,進趣真淨,這叫精進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心精現前,就是從來不懈怠,精進心現前了,全是智慧。心精現前,純以智慧,這叫慧心住。真如契合理了,理智成就了,叫智成就,那趣向真如。趣向真如這個心叫心精,不失掉,時時現前。那不是煩惱,什麼事情都是智慧,智慧現前。咱們任什麼事情都是煩惱,他任何事情都是智慧,有智慧就沒有煩惱,這就是大用現前。咱們講華嚴經時候,體、相、用,這是用,大用現前。但是還沒有法水,因為乾慧地菩薩。為什麼叫乾慧地?沒有法水,漸漸就生法水了。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有慧了才住得住,因為智慧的精明,經常的心常起定。假使那個人心常起定,有了智慧心了,正念不失。在前頭所講的五心,一般的屬於五根,叫五根。五根,以上五位屬五根。在結五根的時候,五根產生力度,力量的力,他就有了作用,而是他的定心所常時現前,不會散亂。因為不散,定才能生慧;有了智慧,他任什麼事才不會退。咱們做著進進退退,好比我們今生修行,出家修道很精進,突然命終了,死亡了,再來生不見得相續;不相續就退了,能相續就叫不退,是說心力不退。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
有定了,有了慧了,還能退心嗎?從定發慧,你那個明了的性體愈發深入了,這個時候就叫定慧等持,定跟慧不會失掉的,哪一方都不會失掉的,只能向前進,再不向後退,不是進進退退。像凡夫發心,今天精進了,過兩天又懈怠了,就是進進退退。到這個位子叫不退心住。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以定力使他精進不懈向前,這個時候他的心非常安然,理性。咱們經常說這人理性很深,就是他入於理性了。這個的慧是有功力,功進得到的是寂照而生的慧,由定而生的慧,所以前進不退。跟十方一切諸佛氣分交接,就是十方如來接引他,他的氣息跟十方如來定力冥冥相接,這叫護法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這迴向心在第八。不像普賢行願品,迴向心是在第十。這是第八。覺悟的智慧增加了,能夠保持,再永遠不失掉,這叫妙力,妙慧的力量。能夠把佛的慈光迴向自己心,把自己的心光又向於佛,心光佛光互相交接的迴向,咱們經常說心佛不二,心光兩照,心佛不二。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第九叫戒心。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為戒心住。心光佛光互相通的,其他的人見不到,你心明了,佛明了。自己的智慧境界跟佛心的慈光境界常時在一起,一同的安住,得無遺失。咱們要受菩薩戒的心地大戒,這是盧舍那佛跟千釋迦說的,千釋迦跟千百億釋迦說的,千百億釋迦下生人間給一切菩薩說的,這個心地大戒叫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第十願心住。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心裡想到什麼地方,一念就到了。到極樂世界,到琉璃光世界,到不動世界,只要你心一作念,心願心往,心一作意就到了。怎麼得到的?嚴淨毘尼,弘揚正法,這麼得到的。這是從持戒為首,從開始持戒而來的,戒根清淨,隨心滿願。最後的十住叫願心住,住在你的願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