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075

參了普賢菩薩才能入法界,就斷那一念的,斷那最後的一念。
這段文就是從你妄想互為因,輾轉為因,愈迷愈深,因此就經歷無量無數像微塵數那麼多時間,塵劫!這個不可算的,一微塵一大劫,你說有多少劫!這個妄想就是妄因,什麼時候起的妄想?無因,無頭。到你斷了,無明,無始。這個妄想沒有頭,愈來愈妄,妄上加妄,展轉相依。所以產生了三細相,三細相:業相、轉相、現相,現相它不停,所以產生智相、相續相,這一來就麻煩了,相續的不斷,流轉,愈來愈麤。要求知,要求明白、求智慧,這一求就成智相。這種求不是暫時間的,相續不斷的而起相續相;相續不停就起業了,這時候才起業,就是身口意都要造業;這一造業,業就把你繫住了,起業,業繫苦,這就是生老病死無量的災害就來了。佛把這種道理在一切經論上發明的很清楚,但是眾生還不能返本回元。猶不能返,就是不能夠返本回元。
我們的真心就像大海一樣的,無明就像風一樣的,無明風吹動海水。妄想就是一切水的動相。水本不動,因風起浪。心本不動,因境有。法本不生,心本不動,遇到什麼境攀緣什麼。無明不覺,但是這個不覺並沒離開本覺,就像風吹水動,風吹水才動,相形的而顯。水為什麼起浪?風吹的,因風而見浪的。風動則水動,無明妄想是為業風把它吹動。不覺就是一念心動,就是這個含義。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這句話就是妄體,虛妄那個體沒有體。虛妄的,妄不是真實的,不可取。如是這個迷因,因迷自有嗎?沒有迷,這個因沒有。迷能生迷嗎?迷不生迷。因何迷自有呢?這就是因為妄因,你的因迷了,無因之故,常自以為有是、有非是,有你、有我,好像是有,實際上是空的,相似而已,沒有一種是真的。說夢中事,夢中事是真的嗎?作夢,夢裡頭發財,夢裡頭什麼,作夢醒了什麼都沒有。咱們的人生就如是,說人生如夢。如果你能悟解了,這一切都是夢。悟解了就是醒,你明白自己是在作夢,在作夢有什麼貪求,就看破放下吧!就這個意思。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無明是什麼樣子?沒有。就像演若達多有什麼因緣嗎?是他自己恐怖說沒了腦殼了。那他狂心歇下來,明白了,頭還在。這頭是外頭來的?原來就是他的頭。狂心沒歇,迷了!找不著腦袋了。狂心歇了,腦殼就在,也不是外來的,也不是現生的。佛拿這個做比喻的意思。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富樓那,你問我那個虛妄相,虛妄相就是這樣子,因何所在嗎?豈是妄性,妄性是沒有的。你要不分別,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這個時候佛所啟示的,滿慈他已經證得四果阿羅漢了。證阿羅漢了,我執全部沒有了,沒有我執了,他斷了煩惱了,了了生死了。他因執著諸法在心外,一切諸法是實有的。二乘人所以不能夠解脫,不能完全解脫,因為他不了萬法唯心,他認為萬法不停的相續。佛才給他解答了,說這些問題都從你一念無明而起的,以無明就是他生起這些個過錯。
無明本來是沒有,要在這裡頭找一個因,無明從何起?何者是無明?我以前常給大家講那故事,唐朝一個宰相,他問國師:無明從何起?何者是無明?國師跟他說:你個奴才都問佛法。他就冒火了,這就無明起了。他一冒火,跟那國師說:我是這個國家的宰相,除了國王之外就是我了,我在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你怎麼這麼挖苦我?因為國師說:你個奴才,皇上的奴才,你還問佛法,引起他就冒火了。他這一冒火,國師跟他說;他問無明從何起,何者是無明,大家怎麼答覆這個問題?沒法答覆。所以在這個時候,國師跟他一說、一挖苦他的時候,說:你是奴才還問佛法,他冒火了。冒火了!無明從此起,此就是無明,他就開悟了,他明白了。
無明沒有,外頭環境一幹啥,無明就來了。等無明消失了,無明到哪裡去了?無生無滅,既沒內自因,也沒外緣,更沒助緣。所以三緣斷三因不生,諸法之外,沒有。不了萬法唯心,有萬法生起,有萬法相續,有萬法消失,這都是錯誤的。佛給富樓那解答的時候,說不隨你分別。楞嚴的大定,世間、業果、眾生這三種相續,這就是三因相緣;其實三緣斷了,三因就不生。因緣本來如是,不隨你分別,這個定叫楞伽三昧定,楞伽的大定,下手的工夫,從你分別的妄心下手,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遍計執是如法如幻的,你的本體是本空的。能依的本體是空的,能依是空,所依的是無明,根本就是空的,無明隨妄的境界相而現的境界相,起的分別妄心。在空裡頭要起執著、要遍計;把心攝回來,一切塵境都亡了,沒有!攝心亡塵沒有了。如果把那三種心不發了,三種能緣的心斷了,現行不起。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佛又收回來跟他比喻,則汝心中演若達多,你想想演若達多的事。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他一靜下來,完了,什麼事都沒有了。他沒把心靜下來。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何假修證,就是勿勞肯綮修證。肯綮,這兩個字本來是說,在我們講解釋清楚說俗一點,宰牛的或者殺豬的牠那骨,就像人的骨頭相連的時候有種筋,那個筋裡頭的肉,把那縫取出來取那個肉,那叫肯綮。勿勞肯綮,何假修證,就是這樣意思,不要多費事。
一切狂妄都是他所執著的,是本菩提心所具有的;就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假修證,唯是一心。佛不假修證,原具本有。但是惑原來就是空的,也無所謂斷、無所謂不斷。因此有惑有修證。惑也沒有,原來就沒有,那你的修證呢?修證完了還是沒有。所以勿勞肯綮,何假修證,就是這個意思。染汙不可得,就是沒有修的而修,修了之後還是沒有修。沒有斷惑而去斷,斷完了還是無斷。所以你要不起分別,不隨你的心、不隨分別而分別,沒有了,這就是無修之修。狂性自歇,就是不斷自斷。演若達多的頭本來沒失掉的,他一歇下來什麼事情都沒有,頭本來也沒斷,增加一個狂心而已。你這個勝淨的明心只要恢復原狀就好了,並沒有失掉,每個人所具的如來的本性具足的。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佛又假個比喻,譬如有人在他自己的衣中拴個如意珠,他不知道。如意珠是無價之寶,結果到處討口要飯,乞食馳走。人家看他也是窮的,但是他衣裡頭那珠子並沒失掉。這個含義就說我們這些凡夫、這些個小乘人,他自己就具足如來德相,就像窮人他衣裡頭有顆珠子似的,但是他不覺得、不認得。所以我們禪宗提倡明心見性,就是這個意思。假使你明白你的心了、見著你的性了,與佛無二無別。確實不錯,現在好像失落了,就迷了。就像他衣裡頭有顆明珠,他不知道。就像我們本具足佛性,一切凡夫、小乘本來沒有無明的;本來無有無明,迷了,就是這個樣子。咱們現在上頭講的業、轉、現這三種迷惑,就是比如狂性一樣的,就是迷了。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如果有個智者給這窮人指示說你那衣服藏著有顆明珠,有個珠子,你何必這麼窮呢?你本來大富的。若把這珠子給指示他,那你所願的都滿足了,就大富了。珠子哪來的?你自己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咱們說明心見性,佛指示我們每位眾生,每一個眾生,假使你悟得你的心,從你的心而起的大用,就開了悟了。明心見性,就像那個窮人悟得他衣服裡有顆明珠。這就是空不空如來藏性,圓融的本體。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
到這時候,即時阿難於大眾中,在這法會當中聽佛的教誨之後,頂禮佛足,起立白佛;頂禮完了,向佛說,表白:世尊,現說的殺、盜、淫業,這是最重的,這三種緣斷了;沒有緣,因不生;緣能促成,因能生起。因為什麼能生起?緣促成的。沒有緣了,因不生。像演若達多這個狂人,他那狂性歇下來,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不是從外邊得來的,也不是從別人那得來的。
【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
現在我明白了。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他說殺、盜、淫三業斷了,緣斷了,因不生了,不就歇下來了嘛!這是因緣法。斯則因緣,這是很明顯的、很明白的。云何如來,頓棄因緣?現在佛說這個法把因緣都棄掉了,不假因緣,這我就不明白了。
【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後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用阿難語氣說,我從因緣,心得開悟,我現在開悟是因為佛說因緣法我才開悟的。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這個道理並不是我們這些青年的弟子,我是年小的青年弟子,我還在有學的聲聞。現在這個會中大目犍連、舍利弗、須菩提這些老梵志、老修行者,他們是聞佛說法的因緣才能證得阿羅漢的,發心開悟的,才得到無漏的佛果的。佛提出這些個問題,說:佛,你現在把因緣都棄掉了,什麼道理?我就是從因緣才開悟的,這種道理不光是我,在這個會中這些老年的聲聞,舍利弗,舉例,舍利弗、目犍連這些老梵志,他們現在怎麼成的無漏?他們因為佛說法而開的悟,都是因緣法,怎麼佛現在把因緣都棄掉了呢?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唯垂大悲,開發迷悶。】
現在佛你說的菩提不從因緣,頓棄菩提。因緣法,像以前說的十二因緣,那都是二乘教義了,人世間,人間法。現在佛說的頓教,棄因緣法,不假因緣,那不是跟你以前說的相違背了嗎?這就是之前的因緣法,而認為現在世尊說的不是因緣法,棄捨因緣法,以這個問題來問佛。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除滅,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如是。】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的因緣,若得除滅,則不狂性,自然而出;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他狂心歇下來不就不狂了嘛!什麼因緣、自然,理窮如是。自然之理若研究起來,必定如是。汝不知道,我說三緣斷,三因不生,狂性的因緣,若把它除滅了;因狂性本非因緣,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不是自然,但是也不是因緣。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先破自然。菩提的真性就如演若達多的頭,頭為自然嗎?演若達多的頭若本來是自然的,他本來是自然的,沒有然就非自,沒有然怎麼叫自?既本來自然的應常時自然,沒有一個時間不自然的。那為什麼又怖頭?怖他沒腦殼了?那就不是自然了。而狂走,到處找頭,他狂怖妄出,這個頭不得說是自然的吧!這是舉演若達多的頭。一切眾生的真性本來是自然的,沒有哪一時候不是自然的,何因何緣起無明,何因何緣迷真逐妄,現在又返妄歸真。若是有無明、有妄動,真性不得說是自然的吧!這破自然了。只破自然,不是因緣。對破自然,若對破則成矯亂,何因緣故,何故?何因緣,演若達多怖頭狂走?他怖頭狂走是個什麼因緣?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
這反問的話,自然不破,不破自然,轉計因緣,若約頭來辨,明非因緣,這不是因緣。若自然本有的,自然是本有的,演若達多拿鏡子,因為看他腦殼在鏡子裡頭,認為他腦殼就沒有了。那麼演若達多他這個頭是照鏡子的因緣嗎?還是他腦殼真正失掉了呢?這是比喻的意思。本來我們那個自性,因為無明,起了無明,何以真性由無明的緣而把真性失掉了?不是這個事吧!
【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本頭不失,他那腦殼並沒失掉,是因為他狂佈、虛妄而出來的。本來沒失掉的頭,他就認為他失掉了。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本狂自然,本有的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究竟狂在哪裡頭?潛伏在什麼地方嗎?是突然間自然而出的,並不是還有個狂怖藏在何處。沒狂時候,狂何所潛;他沒狂的時候,狂在什麼地方?本來沒狂,狂無所出。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頭不是假的吧?狂妄的時候,腦殼也沒失掉,頭本不失,並沒有失。並不是常時狂怖,狂怖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若必然,人人都狂佈。頭有個妄嗎?狂是因緣嗎?頭本無妄,狂非因緣。無明不是自然的,是因緣的,畢竟以何為因?假使說無明不是自然的,是因緣的,那它什麼是無明的因呢?自性宛然,並沒有遺失,為什麼背覺合塵的時候,這是因緣嗎?不是的。若真性有失,是真把真性失掉了,可以說是因緣;真性沒有失,則非因緣。這是說真性與無明都不屬於因緣法,也不屬於自然法。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說因緣也是戲論,說自然也是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所以前頭滿慈執無明有因,還有因為什麼起的無明。像我剛才講那故事,無明從何起,何者是無明,無明沒有因也沒有個緣,皆由不悟而產生的。就像演若達多失頭,頭本沒失,他頭並沒失掉,他無端的狂走,叫狂。為什麼?他為什麼發狂?墮入因緣,墮入自然。若不墮因緣,不墮自然,不會發狂。他要悟得了,他的頭本不失,頭本不失,頭也沒有妄。所以佛說的三緣斷即菩提心,因緣、自然、戲論都不可以。今天就講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