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071

佛並不是像我們人身,我們這個受胎兒,入胎,懷胎十月降生的,佛不是這樣子。佛是從佛母摩耶夫人右脅而生,從天宮降下來,從他母親右脅而生的。他並沒有住胎,他也不是像我們生的,他從他母親右肩膀生的,這就不同了。
投胎就是愛為親因,在父母交配的時候,就是生你的助緣。在初生的時候叫羯羅藍,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個意識,就是胎相。如果學過俱舍論,對這個研究非常詳細,胎中有五位,哪五位?在你進入母胎之後,第一七,七天,一七叫羯羅藍,叫凝滑,什麼都沒有,好像凝滑一點點那個細相。或者在父精母血,凝聚滑澤,這個叫羯羅藍,就是凝滑。第二個七天叫頞部曇,此云皰,就像長瘡起個水泡,將入胎第二個七天的時候,在母腹當中就是這樣一個情況;肉沒有,骨頭更沒生了,沒有骨頭肉。第三個七天叫閉尸,軟肉凝結,好像咱們生瘡長濃似的那個濃胞,或者就是這麼一個形狀而已。等四七二十八天的時候叫羯南,長塊肉,這個肉就很堅硬的,這個肉漸漸就堅固起來了。這是在母胎生長的過程。五七名缽羅奢佉,此云形位,亦云這個時候你產生各部分的肢節雛形,兩隻手,兩個胳臂,兩個腿,這有四肢了。六七,在你六七四十二天的時候,長毛,長手指甲,長齒,這四種漸漸生長。七七具根位,這個到七七四十九天,眼耳鼻舌身都具有了。
【胎、卵、溼、化,隨其所應。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溼以合感,化以離應。】
這叫胎、卵、溼、化,隨其所應。有四生,人也有四生,有胎生的,這個只說胎生的;還有卵生的,還有溼生的,還有化生的。卵為想生,胎因情有。咱們看母雞抱蛋,把雞蛋擱到窩裡頭,那母雞抱,就那母雞的想,就是想生的。胎生的講了,這是卵生的,卵生是這種情況。是所感的業果,從什麼來的?情、想、合、離。從業因感生胎、卵、溼、化這四種緣,能感的是你的業因,應之的是業果。
我講到這,有的時候很奇異的事情發生,就是一個羊子說人話,也有的馬說人話,就是牠從人道來的。羊子死了,因為羊子很善良的,羊因受罪死了,羊死而托生變為人,這是緣感。胎、卵、溼、化,卵是想生的,胎因為情感而有,濕是合感而有,化是離,離而能生的,離是離此託彼,離開它現在的身託彼,託到他應該去的去處,就是他的有緣。緣裡頭還有很多,跟父緣、母緣、業緣,還有暖緣。這裡頭生長的時候詳細的很多,這不是講這個的,跟楞嚴經大概介紹一下。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情跟你的想,有時候合,有時候離,互相變化的,互相更變的。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續。眾生所以相續不斷的生、住、異、滅,相續不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不會斷滅的。情想跟緣相合了,有情的都具足的,互相變易。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自心的貪心是業感的感受與煩惱,煩惱是諸業的根本。所以貪欲是最根本的了,沒有貪欲不會受生的,胎、卵、溼、化四生都是因貪欲而來的。這個講起來很複雜,現在不想多講,因為這個講起來這是一部經,受生經,還有很多經論講這個。楞嚴經是略提一下子,是追它的根源而已。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溼、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溼、胎,隨它力量的強和弱,遞相吞食。這些都以什麼為根本呢?貪愛為本,殺業、貪業為本。這些個必須得有身命,有了身命必須要滋養,什麼滋養它身命?欲,欲滋養他身命。貪不能止,就知道滋養,非常殘忍,殺害生靈,食彼身肉。咱們以前殺雞、殺羊、殺牛的,一天知道好多嗎?太多了。但是這些個遞相吞食,以貪殺為本。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你吃我,我又吃你;你吃我,我又吃你;惡業俱生,窮未來際。什麼時候為止呢?沒完。什麼是它根本呢?一個盜,一個貪。盜裡頭名堂很多了,不是咱們拿人家財物。當然是人家不給你,你去拿盜去了,這為盜。羊死了為人,人又吃羊,這叫貪。不與而取叫陰著偷盜,就叫偷盜。羊願意你吃嗎?你殺羊時候,羊答應了嗎?這叫盜。你殺牠,吃牠的肉,強盜。牠沒力量抵抗,這也是盜。牠要報復的,你吃我,等牠為人了,他又吃回來了,就這麼互相酬償沒完沒了。生命相續,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沒有止的時候,以盜貪為根本。這個我們略微一思想就可以懂得了。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我吃過你,傷害過你,我欠你的命債,我要還你的債。你欠人家就得還。那他要多了,本來只該他十塊錢,他要一百塊錢;我只吃牠一次肉,他要吃我全身,那這一吃全身就貪多了。我在北京的時候,我小時候,蒙古有個國王叫德王,他也在北京。別人問我說:這個德王可不得了。我說:什麼事不得了?這時候我已經出家好多年了,我在慈老法師那兒,跟他講經時候。他說:他一天要吃一隻羊,他一天一頓一隻羊,哪裡給牠卸成肉他就把牠吃了。我說:大概這些羊欠他的命債。吃的時候高高興興,我說將來他要還的,那他還的不就是幾口肉了,他要還牠身命還。或者這些羊欠他的,他現在是收債的。兩種因緣。但是可能要過分了。要過分了,你欠我十塊錢,我這回一要我跟你要了一百塊錢,那我倒欠他九十塊錢,那來生他又要他九十塊錢,不見得要的正恰當。所以生生世世循環不已,就是這樣子。我欠你的命,我要還你命。經過千百億劫,就是互相生生死死的。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這談戀愛的。見著這個人有感情,完了,過去生你欠他的,或者他欠你的,糾纏不清,這種因緣說不清楚。你說人跟人太多了,他並不是人見人就相愛,因為他過去的因緣,他才相愛。所以曾經有位道友問我,他說:老法師,你說人跟人,歷史上像貂嬋,像那些美女。我說:不是女美不美,也不是男的美不美,是什麼呢?他的愛緣。那很醜,他跟她有緣,別人都嫌,他就愛她。你看她很美,業很重,變成妓女。妓女哪個不美?不是她美,她裝扮的美,就是她欠的業太重。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這類事情說不清楚了,沒辦法!比如說我們這些個出家道友們,難道說都沒緣嗎?不是的,他斷了。聽到這句話吧?斬斷塵緣。也有,現在放下了,斬斷了,你也不纏我,我也不纏你,一切眾生跟我沒有個緣。
【惟殺、盜、婬,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所以在世間上為什麼眾生能生生死死的,就是殺盜婬三根本,殺盜婬或者貪瞋癡,貪瞋癡廣,殺盜婬侷限。以是因緣,業果相續,有完有了嗎?業果相續。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說根本了;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這一句大家都能明白了,不要怎麼解釋了。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這個是講什麼?說我們那個妄名,接前文,那個無明相,講無明的,無明把它分開來詳細解釋,了知性即妄。這個了知之性體本身就是虛妄無明,妄就是無明,再發生業相、轉相、現相,這個咱們講過好多次了,大乘起信論專講業相、轉相、現相。所以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就是業相、轉相、現相。這三相還是八地、九地菩薩斷的,咱們離著還很遠很遠,達不到業相、轉相、現相。智相是七地菩薩,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起業相、計名字相、業繫苦,這些個同那個妄見而生,從細生的麤惑。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
富樓那言,這個時候富樓那向佛說,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好像無因就起來了。眾生因為有性有體才有始,如來把這個斷了,那如來的果德就有終,有始有終。若是一切眾生都具足妙明覺體,本來自己就妙,若此妙覺本妙覺明,本來自妙,那有世界這個障礙就不應該有,怎麼會成礙呢?本來自覺,自覺還有什麼眾生的迷呢?就是本來就明,就沒有業果這個昏闇;有了之後,像如來你還元了,平等一如了,佛心比眾生心一個,在佛不增一分,在眾生沒減少一分,眾生心跟佛心不差毫釐。山河大地這一些有為相,無因無故的就生出來了。眾生最初無故的就妄加明於覺,從迷入迷,無狀忽生,沒有什麼情況就生了山河大地一切有為相。
【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如來今得的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富樓那問佛說:如來,你這個果德有沒有終的時候呢?現在這個妙空明覺,就說你這個妙明的真空,彌滿了清淨,其中沒有其他任何的雜物,如摩尼珠;明覺妙明的本覺,一切的塵埃障礙都沒有了,跟大圓鏡子一樣的。眾生從真起妄,如來返妄歸真,山河大地這一切有相的眾生,他們所做的、所行的、所造的無漏業的業因,習成了無漏業的業果,但是同在大圓鏡中之內。一切眾生本來就成佛道的,為什麼要有一切無明呢?若是有無明,是眾生本有的嗎?何因何緣?十方的一切眾生,本來都是佛,本來都可以成佛的,後來起無明了,那一切成了佛之後,以後還回到眾生來嗎?還生煩惱嗎?這是他的問號。富樓那對這個就不理解了,說:成佛是不是就達到極點了,以後真正什麼都不會再來人間了,也不會再受苦難了?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在一個聚落裡面,惑南為北。若有一個人迷了,迷了方向了,惑南方當成北方,惑東方當成西方。
【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那這個迷因什麼而有的呢?怎麼又離開迷了呢?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呢?富樓那就答覆佛的問號了。佛給他解釋,用這個方法解釋。如是迷人,亦不因迷,也不因悟;不是因為迷才迷,也不是因為悟才迷。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此迷因迷而有,因悟而有,就是這麼句話。如是迷人這個迷,他是因迷而產生的?還是因悟而產生的?迷本沒根,怎麼來的呢?這是假這故事,顯法的。說一切法,妄就從真起的嗎?迷,因為悟了就離開迷了嗎?從真起妄的這個話不可以說,不成立,法中不許真能起妄。但說妄依真起,妄是依真起的,不是真起妄,如影子從鏡裡頭現的,不是鏡子裡頭生出來一個影子。
說無明迷,把它假設為無明。悟,喻本覺。無明,不是因無明而有無明,不是因為本覺而出來的無明。無明無根,云何迷,喻無明之先沒有個無明。無明之先沒有個無明,那無明是因無明有的這句話說不通了。所以富樓那這個問,佛就答覆他了。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佛說迷的人,正在他迷的時候,突然間有個悟人,有個明白的,指示他令他開悟了。富樓那,於意云何,這個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否?否也,世尊。佛說佛成了佛之後斷了無明,無明還起不起這個意思,富樓是這樣問佛的。佛言:迷了聚落的這個人,人家告訴他,他辨別清楚了,他以後還迷不迷?富樓那答覆說:他不會再迷了。否也,世尊,他方向迷了,別人告訴他,不迷方向了。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
那十方如來開了悟了,成了佛了,還會迷嗎?拿這個比喻證明佛不會再迷了。成了佛了,還迷呀!
【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這個迷沒有什麼本,它的性是空的;迷無本,它的性是空的。原來就沒有迷,因為感覺有個迷了,似有迷覺,覺到迷了;覺迷迷滅,等他一覺悟了,迷都沒有了,覺不會再生迷。就是覺了之後不會再迷,這麼句話。迷不是從覺裡生來的,覺怎麼會生迷?這兩句話辨別的很多,大家如果看註解去瞭解去。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
亦如翳人,有一個眼睛發華的翳目的人,見空中華。等他把眼睛病除了,空中還有華嗎?空中那華就滅了,滅了就沒有了。空中哪有華?有個愚癡人,看那空華滅的空處,他在哪等著,等著華再生。那不是生華,這個大家都懂。不是有個故事嘛!一個打獵的看那兔子在那樹底下,他一來了兔子就跑了,他就在那樹底下等著,等著兔子回來,這叫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這跟那一樣的,就是那麼個意思。
【汝觀是人,為愚為慧?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汝觀是人,為愚為慧?你說這個人,這個兔子在樹底下跑了,這個人在那樹底下等那兔子回來,他是個有智慧的、還是個愚癡人?富樓那言,空元無華,空中本來就沒有華,華不是空中生的,空中也沒有華,這是妄見,妄見的生滅。見華滅空,見著華把空滅了,這就是顛倒了,哪裡空中還出華?斯實狂癡,簡直是瘋狂、是傻子。如是狂人,為愚為慧。這個狂人有智慧沒有?是愚癡人、是有智慧人?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生也),山河大地?】
佛言如汝所解,你這個說就對了。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佛已經證得妙覺明空了,還要產生山河大地?這是已知空華不再出了,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如是。真空的寂體,這就是佛斷德,一切眾生也如是修、也如是斷,妙覺明覺,妙空明空。佛的智德究竟的時候,怎麼會還有、怎麼會還再生,就是這樣子。覺了就是佛的智慧,不可思議的如如智慧;明了就是佛的妙用大用,從體起的妙用。
【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
就像金礦,雜於精金,礦裡頭有真金。這金子已經在礦裡提出來了,它還會回回去雜嗎?還回去跟那個雜石混在一起嗎?木頭燒成灰了,如木成灰,灰還會變回木頭去,有這種事嗎?
【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一切諸佛成了佛之後就永遠成就了,怎麼會還變回眾生?這是佛答覆富樓那,不要生這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