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057

旃檀樹,大家知道旃檀樹生在什麼地方?它在伊蘭叢中,就在毒氣這種的樹林子裡生的旃檀,旃檀的香香聞四十里,成旃檀樹。
就是伊蘭跟旃檀這兩種,一個臭,一個香。臭,是你的鼻子。這兩種香、臭來到你的鼻子當中?是你鼻子到香、臭那去?形容詞,鼻子不會到香、臭去,香、臭氣味也不會進入鼻子中來。你聞香的時候,還聞到臭氣沒有?聞到臭氣,還聞到香沒有?
【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二種俱來,不可能。聞香就沒有臭,有臭氣就沒有香。如果兩個都來,那你那個鼻子是兩個鼻子了。一個人能有兩個鼻子嗎?那就有兩個阿難,兩個鼻子。那誰為作你的體呢?不是這樣子。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若鼻子是一個,一個是鼻子,香臭是兩個嗎?鼻子只能聞一樣,香跟臭也是一個。臭來,香就沒有;香來,臭就沒有。香要來,臭不存在。臭要來,香不存在。兩者如果沒界,香有香的界,臭有臭的界,二性不有,沒有香性,沒有臭性,界又從何立?因香生,因臭生。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你這個聞識是從香有的。就像我們眼睛能見,眼能見是向外見,眼不能觀眼,眼睛能回來看到自己眼睛嗎?其他六根都如是。因香有故,應不知香,就是眼不見眼,拿這個來問號。這個情況都很容易明白,就是辯論它的性。
【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能知的知怎麼生的?知即非生,你能知道,能嗅香嗅味一切這個知非生;知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這二句是辯知與不知兩個都是錯,都不對。若有個能知,這個知不是從香生的,能知這個知不是從香生的。若不知道香,那何名能知之識?一切的塵法都如是,不止香、塵二法。如果香非識知其有香,則香界不成立。何以故?蓋香必以嗅知而後顯,香是你聞到爾後知道這個香,才顯現這個是香的。香要不是嗅覺知道,它就不存在嗎?香不存在。因為你嗅覺知道這屋子是香的,香自己不能成立自己是香。因為有嗅覺,嗅知爾後才顯香。香要不是嗅覺知道,它沒有香,香界自己不能成香。倘若你這個聞識不知道香,因香立的識界不成立,那又怎麼建立起來呢?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假使沒個中間,內外又怎麼分呢?這聞性是虛妄的。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這是說根塵二界必須得有個識 ,如果沒識根塵二界不成立了。咱們離開文字想,咱們看見什麼東西,如果你識壞了,沒作用了,沒識怎麼分別?根還在。像我現在耳朵聽不見了,你們說什麼話,是聲音吧!我這個耳根還在嗎?我聽不見,識沒有作用了,中間那個識它不給你分別,沒作用了。我們看那個傻子,傻子就是喪失了知覺性了,覺知喪失了,他不認得這個是我媽媽,這個是我的父親,這是我的親人,那是我仇人,他分辨不出來了,那就是識壞了,認知壞了。這個道理就是這樣一個含義,全是虛妄的,畢竟虛妄,一切總言。沒有中間,內和外就分辨不出來。有中間,才有內外。既無中間,內外不成,聞性從何建立?所聞是從能聞來的,能聞都壞失了,所聞還聞到什麼呢?鼻根不成立,嗅覺不成立。
十八界都是一個樣子,不過文字變化一下,眼耳鼻舌身意。其實如來在前頭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都破完了的,與會大眾跟阿難不明白,佛再一個一個假著世間的名相來重新說。這是破十八界,鼻,六根,六塵。根不存在,識沒得作用了。有根,有塵,沒有識了,根塵也不存在了。所以要十八界和合,完了還要破和合相。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這叫緣起法,鼻跟香作為緣,才生出鼻識界。三處都無,鼻壞了,香味沒有了,中間 又沒個知識的識界,三處都沒有。則鼻與香,及香界三,不是因緣,不是自然性。成為什麼呢?諸法皆空,虛妄不實。眼、耳、鼻、舌,現在該講舌了。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你所發明的,你認知的,舌頭跟外頭的知味這個是緣。你中間有個舌識,舌識來了覺了。
【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了知這個味的識是因舌而生的,以舌為界;因味而生,以味為界;因舌而生,以舌為界。
【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甘蔗是甜的,烏梅是酸的,黃連是苦的,石鹽是鹹的,細辛是辣的,薑、桂都沒有味道了,各有各的味道,舌生種種味。假使舌能生這些味道,你不要這些外緣了,你就嘗你舌頭去好了。你那舌頭是甜的、是苦的?這個我們都可以明白,大家都知道,必須好多因緣結合的,單一不成,就是這個意思。單一怎麼能成,必須得假緣,所以緣生諸法。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若舌性苦,這個舌頭它的本質、它的性別是苦的。怎麼知道的,誰來嘗舌?舌不自嘗,舌頭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苦的,也不知道自己是甜的,誰來作知覺?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這個識界立不起來。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那不是舌頭生的,是味生的。若因味生,識自為味。識,能知的識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知道識知是味非味?這是舌識說的。若言舌識,因味塵而生的,那這 舌識自然就是味道了。什麼味道?味道自己能嘗自己味道嗎?跟舌根不是一樣的,舌根不知道自己是舌根,嘗不出味道。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還能知道其他的味嗎?破除的意思。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苦、辣、酸、甜那個味並不是一件物質生的。舌嘗到那個物體,嘗到辣椒好辣,因為有舌,有辣椒,才有 這個味。那應該多體,你嘗很多物質了。是這樣子嗎?
【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
識的體若是一個,識體一個。這個識的體若從味生的,鹹、淡、甘、辛和合俱生的,這一切 這些味的諸變異相,就是一個味道了,應該沒有分別了。假使這個識體是一個,它的體是因味而生的,所生的識若是一個的話,能生的味也只能生一個味,不能生出多味來。例如鹽巴、水,鹽巴是鹹的,水是淡的,甘蔗是甜的,薑是辛辣的,這些苦、辣、酸、甜六味的總相同時生起的,它不起變化嗎?六味是六味各個別相,把它合到一起,還能有一個味道嗎?這個道理大家都很容易懂。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
但是把它分辨出來,把它分別則無;則無,你又知道什麼呢?不名為識。根本沒有,你識別什麼?云何復名舌味識界,那個就不叫舌味識界了。
【不應虛空,生汝心識?】
根、塵,根生或者塵生,根不生、塵不生,你要說是根生塵生,兩個都生不成,二俱不成,它不能憑空生的?空性頑鈍的 、頑冥不化的,無知的虛空能生出來有知的心識嗎?和合而不成,空生的不存在。
【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
和合是不是能生呢?舌跟味和合了,那這個中間裡頭都沒有自己體性了。味跟空合,舌頭跟味合,舌頭跟味能相合嗎?味無自性,怎麼 能生起呢?云何界生。
【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緣起法。每個六塵境界、十八界全是緣起法的,都是緣生,緣生沒自性。緣生,生舌跟界,三處都無。舌跟味跟這個界,這三個都沒有,舌界,舌與味,都沒有;非因緣,非自然。色、聲、香、味、觸,下頭該講觸了。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身上要接觸,觸你一下子,就是接觸,生於身識。人家碰你一下子,你馬上感覺到,這個感覺就叫識。
【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此識是因身生的,以身為界?因人家觸而生的,以觸為界?因身生的,不成立。因觸生的,也不成立。那和合生的 ,還是不成立。為什麼?一個一個說。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離合,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阿難,若因身生,身生出觸,必無離合,離開觸沒有了。合的時候,觸在什麼地方?這是覺觀的緣,離觸,感覺,身上感覺到了接觸到什麼東西了,都是這樣子。單根不生識。識就是覺觀的、覺察了。緣,麤緣就叫覺,細緣就叫觀,覺觀從緣而生的。有能覺的觀與所覺的觀,能覺觀跟所覺觀有分別的。離時的覺觀跟合的時候覺觀有差別的。假使有身識,單因身根而生的,那得藉觸的因緣;外頭沒有觸的緣,雖然有身根,你得有離合之相。接觸這叫合,離開這叫分離,必得有離合之相,必須假外塵的塵緣。惟身,光是身體,沒外頭境,能生識嗎?不生。就是合離的觸塵,合有感覺,離開你有感覺,都是觸塵。觸塵的合感覺接觸到了,觸塵的離分開了,就是觸和離。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假使單因觸生,若因觸生,必無汝身,必沒有身體。觸生的,觸能生身嗎?那合,合不可以,離也不可以。若因觸生,就沒有你的身體。誰有非身,誰來知道合離?非身,還有知道合離嗎?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
那個觸不知道有觸,是你身體感覺著接觸東西了,觸能知道自己是觸?觸是無情的。這個道理很容易懂得,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知道身體接觸觸了,或者知道觸觸到身上了。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不是觸,觸也不是身。和合而生識,知觸的是識。生識,離合的時候,都是中間這個識的作用。即觸非身,而身非觸,知道觸不是身,身也不是觸,這是別離。即觸即身,觸即是身,有身才有觸。身即是觸,有身接觸了,怎麼叫接觸的意思?觸是塵,這個觸是塵,有接觸了你才感覺,沒有接觸你感覺沒觸。離,合。就像我們平常接觸什麼,這是身。還有識呢?識觸也如是。
【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所以身跟觸的二相沒有,元無處所,身上沒有觸,觸也沒有身。和合,合身有觸,身的自己體性沒有觸,離開身沒有,一切皆是虛空等相。
【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這又破十八界了。都是你的識生的,則汝識生,識無形相,界從何立?就是合難破竟。分、合,分也不是,合也不是,都有些個責難,破而不成立。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此你就知道一切虛妄,如何而產生這個十八界?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身無,觸無,身識界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身、觸、身界都是虛妄的,非因緣,非自然。身、口、意。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阿難,你這樣發明的,你這樣想的,意法,意緣法塵。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著六塵,這意跟所緣的境界相是法塵境界。意的界限是因為法塵所生的,以法為界。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根塵的存在,根塵的存亡,破這個根塵的存亡,這段就 破根塵的存亡。佛又跟阿難說,若謂意識,單因意根所生者。意識,是從意根生的意識。那你意根當中,有沒有想的法?就是法塵,緣影;緣影就叫法塵。有沒有意識回憶過去的法塵呢?你能思想的意根,你那個前塵留下的影子,那叫根存。你對於前塵所思的法塵,能思的意根是前塵的法塵,有無所生?無所生,那就塵亡。塵亡根亦亡,離開緣了 ,什麼形相都沒有。如果是意根離開所緣的法塵,沒有,意根不存在的。什麼是意根?因為根是無形可得的,不是有個形相,云何能生識呢?若是根塵雙泯,根也存在了,識也沒有了;根也存在了,塵也不存在了;那這個識有什麼用?也不是沒有了,沒得作用了。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這個意識心就是思量,躊躇思量,還去了別,它能了別善惡、是非、大小、長短、方圓。在你意根想這些時,是同是異?同,意即是意。同,意根所緣念的都是意。那意既是意,云何還能生?不是意即是意,意即非意,異意。那你還認識什麼?什麼也不知道了,應無所識。兩難。意即是意,無所生。異意不同,無所識。這叫不生無識。
若無所識,云何意生?根識的同意,根跟識的同是意,破這兩個東西。若無所識,什麼都不知道,你意生什麼?那不叫意生了,云何意生?
若有所識,有認識,云何識意?識意能認得意、不認得。
說意生不可以,說意不生無所識也不可以,唯同與異,二性無成,兩個都成立不了,那云何叫意識界,界云何立?同與異二性都無成,那你根識兩個性悉皆不成,根跟識都不成。
若同意根,識就是意,根識是一個,二性無成。若是異意根,則不名為識,根識二性亦復不成。此意識界云何可以說從根而立呢?從根立不可以。則以意根為生識之界,意根能生意識。不對,意根不能生意識。怎麼樣生?下回再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