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052

現在講的這段經文,就是我們怎麼能夠進入空觀。楞嚴經本來講的是當體即空,但是在這個教導當中還是從分析來的,這叫析空觀,經過分析你達到一切法是空的,一相不立,沒有一樣是真的,全是假相,假相破了就空了。楞嚴經最後的目的是教我們達到體空觀,當體即空,就認識一切事物沒有一件是真實的,經過分析而達到空義。先從我們六根、六塵、六識,從十八界空;十八界都空了,當然就空了,這是析空。當體即空,就像我們禪宗講的一切諸法皆無實義,當下即空的,這種叫體空觀。
我們現在這一段經文就是讓我們從分析,一切法都是妄的,沒有個真實實體;真實就不變了,不變了就不滅了。那我們就說我們這個肉體每天在變,你每時都在變,因為它變的很微細,你覺察不出來。等你二十到三十了,知道老了。等你四十到五十,這個都不大啥明顯。等你到六十歲以上那就明顯了,你就感覺著一天比一天老,這就漸變。突然死亡,意外的死亡,那叫突變。你在你日常生活中體會,現在楞嚴經所講的經文,從你六根對六塵對你六識這一切它的變化,讓你在這個中間認識空義,這都是假相。咱們現在講的這段就是這個經義,根本你懂得了,經文上所說的你就明白什麼意思了。佛對我們的教授一步一步的分析而來的說,說假的,讓你認識。其實當體就是假的,六根六塵都是假的,知道整個這一段經文的意思。顯什麼呢?破假的,就顯萬法唯是一心。一真一切真,無有哪一法不是真實的。一切法皆如,如是!一切法皆如,無有哪一法不如。六入六塵都如是,現在是講的六入。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告訴我們了,所有的一切明暗色空你所見到的全是勞相。我們眼睛看久了瞪久了發出勞相,勞相是眼睛起空華,看一個東西變成兩個東西,這個我們都容易懂。說我們現前眼見一切事物全是勞相,全是假的,顯一切法皆是妄。拿眼根跟所對的六塵境界相,說你眼睛看久了發勞了,看見眼睛上起空華,空中沒有華,這就是瞪發勞相。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因於明暗二種的妄塵,咱們眼睛所能看到的明暗,一個明相見一切物,一個暗相見暗。在你見,發見居中,吸此塵象,把外頭的那個塵象吸到根,把這個名字叫見性。假使要把明暗的二種塵象都沒有了,你什麼也不見了,你就見著體了。明也好,暗也好,它不是有實際的東西,它是托塵而現的妄相,說明了離開六塵境界就沒有六識了。識因塵有,塵因識而顯的,都沒有體性。
我們能見一切物是因為有日、月、燈三明,沒三明你不能見暗了,見到一切物了。雖然不能見明,我們還能見暗,兩個塵境。明、暗二塵,把明也定為當前眼前的塵境,暗也是塵境,但離開這個塵境沒有實際體性可有,什麼入到你眼中呢?因為有明暗的二塵,你湛然能見。一發出勞見來,在這二根之中,你吸此明相,吸此暗相,暗相見暗,明相見明,你能見之見不屬於塵境。所見的是塵境,能見的見那是根性;根不是性,根之後有個性。
我們這個緣念的塵境的心,離開塵了它還有個體,不是隨著塵滅了。明暗都離了,但我們這緣心沒體了;我們現在這緣心還有體、沒有體?沒有體了。一切眾生心若離開緣心,真心也失掉了,是這樣子嗎?不見真心。我們六根指的是另外有一個,另外一個離開識的,離開識、離開根塵之外,如果我們那個見,那是真心。我們經常說真性、真性,在我們禪宗這類的語言非常之多,離開六根門頭,如何達事理的真相。你把你六根門頭境界全離開了,你再觀。離開六根對六塵,你那本體是什麼?這個是屬於參禪的參。在我們講教義的就講了離開色聲香味觸法,我們能見的見性那就是我們體。一切妄法沒有體的,經文就是這樣告訴我們,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這個塵象。我們把發見這個見叫見性,名為見性。這個見性沒有明、暗這二種的塵象,因為它畢竟無體,這就告訴你一切妄法都無體。那相從何來呢?以下就講了。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當知道你能見的見,你能見的見非明暗來,不因為有明來了見明,有暗來了見暗,不是這樣子。不是明出來的見,也不是暗出來的見,那見從哪來?那見從眼根出嗎?我們很多人認為見是眼,眼見。眼又跟於什麼生的?跟於空生。不從暗來,不從明來,又不從空生,不於空間生出來的。那是無因生的嗎?非無因生。在這個明暗色空根塵,你去推求究竟從什麼地方生起的?共生嗎?和合來的叫共生?也不是的。這個道理我們都明白。
【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
何以故,解釋;前頭是標題,舉這麼個例子,什麼原因?這個見若從明來的,見是從明來的,那暗來了見沒有了,就滅了;滅了,你不能見暗。說不是從明生的,為什麼?我們還能見暗。明去暗來,明過了,暗就來了,我們還能見暗,見不失。這很明顯的。說我們見從暗來的,那一明了暗就滅了,為什麼還能見明呢?那就是不是從暗生的,即不從明,也不從暗。
【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
那見從哪裡生的呢?從根生的,沒有明暗都可以見。也不是的。為什麼?如是見精,沒自體性,不從眼根來,也不從眼入。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自性就是自體,無自性就是沒有自體。
【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空見空,跟汝見有什麼關係呢?不是從空中來的。若說眼根從空而出,那空為見之根,空就是見的根本,出來的時候,從空出能夠色塵境的一切相,那回歸的時候還能見著自己的根嗎?能見空嗎?空不見空。假使能見,空自觀空,空自己觀空,又干你眼睛什麼事呢?跟你眼睛沒關係了,因為是空的。這個意思就是這些都是妄,顯妄歸真,沒有實體的。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六根、十八界都這麼一一破除,這都是分析,這是一樣一樣給你分析的;好比一個事物,一個木頭,我們一點一點破、一點一點破,破到鄰虛塵了,完了鄰虛塵也就沒有了。這就破色即空了,體空,當體即是空的了。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隨緣而非無性,隨緣,隨萬法之緣,但是它有它自己的體性,這是眼入於色塵的分析。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假使有人拿兩個手指頭把兩個耳朵堵上,把耳堵塞,就是拿兩個手指頭把兩個耳朵堵上;堵上了耳根就發勞,勞了,什麼也聽不見了,你堵久了,腦裡頭就嗡嗡作響,這個誰都懂得,一試就知道了。而這個勞有嗎?勞沒有,你兩手堵耳朵才有的。耳與勞,這個勞相沒有,耳根與勞同是瞪發的勞相。因為你兩手堵到耳朵才有這個勞相,這很容易懂的。你兩手不堵耳朵,沒有這個相。那這個勞相從哪來的?從耳朵入的嗎?沒有,耳朵原來沒有。因為堵耳生起的嗎?堵生起的勞相,沒有,這是假設意思,沒有,這是顯妄的意思。用你兩個手指頭把你耳朵塞上了,塞久了成了勞了,你頭中才發生虛妄的一個響相,一個響;兩手不堵了,那個響相也沒有了。頭中作聲,那個聲相沒有,本來是虛妄的。
這個意思是顯什麼的?說我們耳朵是聞性,耳入於聞,聽到什麼東西,但是這個它自己顯不出來,必須得藉著根,藉著耳根。剛才我舉這個例子,你拿兩手堵上耳朵,從這個動作才發出來聲音,這個是勞相,這嗡嗡作響沒有。這個境界是你拿手堵上耳朵才發出來的,既不從於你手,也不從你耳,這個勞相從哪來的?耳朵裡頭沒有,耳朵入了勞相了,就是讓你去思惟。
真性的菩提心,那個就在一切塵中,根塵同源;根塵同源,同是一個妄境。真從何發出來的?這些都讓我們信真知妄,六根顯現的就讓我們信真知妄。耳根是聞性,這個性,性是菩提,容易信。若把耳朵塞上而出來勞相,它還是菩提嗎?這個勞相是假的,這個我們就不容易明白了,說它也是菩提,同是菩提。根跟性本來是真的,根跟性所發出勞相來,是真的、是假的?這就是萬法皆真,勞相也是真的。但是你來比的時候,這些真的全是假的。勞相是假的,耳根也是假的,兩手堵著耳根那更是假的,瞪發勞相,都是虛妄無實,這個我們能知道了。但是把它翻過來,我們能聞聲聞音的這個聞性,能聞的這個性,現在我這說,大家能聞,真的、假的?假的。我聽見了,你聽見還是假的。但是這個聞性在何處?這叫明心見性了。你要明白了,明心見性了。沒明白,就是不知道了。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你這個聞離開這個動跟靜這兩種塵境的話,哪個是聞的實體?這五句都說的妄塵。動和靜不常的,所以它為妄。托塵似有,托這個塵像是有,它不真實的。我這說話,你們在聽,你是拿耳根聽的。我說話是塵,這是塵象,你那個聽聞性只是一個妄,虛妄而已。離開了音聲,離開聲你還聽什麼?沒有了,沒有個實體。辨別妄無實體,以下再加解釋。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就是我們大家耳聞聽到的,非動,非靜。是動嗎?是靜來的嗎?是耳根出來的嗎?是空中有的嗎?無所從來。你這個聞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我這說話,你聞聽到了,是動來的?是靜來的?是你根出的?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這個聞聲從動中來的,若靜下來還有嗎?我不說了,你們聽什麼?你還聽,聽到什麼?聽到不說了,還是有聞。不是因為你的聞才動,因為動才聽到聞。靜下來,你們還聽得到;聽到什麼?靜下來了,還是聞。說,你覺到有說,有聲音。不說,你覺到靜下來了,無聲。兩種塵境,一個靜,一個動;一個根,一個塵。
【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
從根生的,根生的沒有動態、也沒有靜態。什麼是你聽聞的體,能找得到嗎?如是聞體,本無自性。因為你聞聽這個體,它自己沒有體性。但是遇著我們這有說的了,增上緣,心無所動。靜了呢?這是所緣的塵境。這是聞的根。你聞的根,是什麼入你的體性?單根不立,一個根是立不住的。為什麼?假藉外緣。就是我說,你們聽,假藉外緣。如果你耳根有毛病,你聽不見了,塞了;沒有毛病,聽得見了。這兩種都是虛妄沒有實體的,告訴我們沒有實體的。
【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這個聞因為空出來的,聞成性,那不是空的,即非虛空;又空自聞,咱們這中間空間自己聽到的,那關你什麼事?空自聞。何關汝入?這個音聲從空而生的。若是虛空能生的話,空能有聞,那空能成為種性嗎?成為根性嗎?不可能。既成根性了,能聞的根性了,那就不是空了,即非虛空。那麼這個聞究竟屬什麼?靈知,以聞屬的靈知。空是頑固的,空有礙體,如果中間出點障礙,你什麼也聽不見了。空是從有聞的,空不能聞空,空能自己聽見空嗎?因為有聲音了,聽到了;聲音停下來了,我們聞見空了,是這樣聞見空的。這個跟你耳根又有什麼關係呢?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當知,聞從耳入,佛說是虛妄的,也不是因緣的,也不是自然的。這是眼、耳,現在說到鼻子。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的分別,通、塞、虛、實,鼻子它分作「通、塞、虛、實」四種塵境。聞有香來了,聞著香氣,那鼻子聞香久了就成勞了,聞久成勞。如果你到香舖裡聞到香久了,在你聞香的時候,什麼其他的聞進不來了,什麼味道都聞不到了。這都是叫菩提瞪發勞相。
鼻它有出入息的,鼻子呼吸不停的。如果鼻子沒有出入息,那人就死亡了,鼻子是永遠通的。有時出氣不行,緊縮,那鼻子就緊張了。這個意思大家在生活當中能夠體會到,鼻子能聞到是熱的、是冷的;是動態的、是靜態的。但是鼻子有體嗎?什麼是鼻子的體?沒有它的體。它是通、塞、虛、實,它呼吸的氣,咱們這鼻子呼吸氣叫通,等它閉塞了,沒有外境了,就是出入息,它自然流動的有個出入息,就是出息、入息,這個叫實。外邊的境界相,有香氣,有不香,臭氣,同是一個妄境,同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那叫勞相,鼻的勞相。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叫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這個聞離開通、塞兩種,離這兩種塵境,沒有實體的。實體就是通、塞。若離開通、塞二塵,這個鼻子的嗅覺就沒有了。一個通,一個不通,塞就是不通,離開這兩種塵境鼻子還有什麼作用嗎?那這個通、塞從哪來的?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當知是聞,鼻子所聞到的氣息,不是通塞來的。不是通塞,就是鼻根出來的?鼻根沒有,出不來。那這空中生起來的?不是的。空中哪有鼻子出入?一切法都如是破的,每一色法都如是破,就是破除,佛破除的。以下就破除。
【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
何以故,什麼原因?若是通來,塞則聞滅。通了,那塞來了,聞就沒有了,就斷了。為啥呢?通了。云何知塞,又怎麼知道不通了呢?塞就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