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047

那麼第三個的覺字,那就是你的真體了,能覺所覺,就是能緣所緣,就是無明所熏。無明熏真如,妄心,無明熏真如就發生了見分的發見分。這一發展妄,妄不息。“無明不覺生三細”,它不止,不止就生了業相、轉相、現相。其實這個都是真體當中的,所以我們能緣所緣都是無明熏習的,知見妄發見分,知見產生一個求知妄見,妄發見分,這一發生就變化了。無明不覺,這一發生就變化了,發妄不息,它不止,一發妄了就不止。勞見發塵相分,這個是沒有相分的,它要發相分,能見要緣於所見。能見是見分,見分要想求個所見的相分,這就是眼睛本來沒得病,生了病了,這就叫眚。你在真覺不覺的時候,真覺未覺的時候,就墮這個眚的當中。等一覺覺得是眚的時候,則此真覺就離了眚。一個入,一個離。墮在眚中,離眚之中,就顯這個本覺明心。明心見性,見性就是本覺,見性明心,明心見性。但是這個覺緣,這個明心見性這個覺可不是眚了,不是前面的能見的那個眚了,見沒有過錯,就是自性照自心。這個非常要你思惟觀察。
像我們用禪宗的方式說,簡單說,就是誰是我,要參它!能念佛的,念佛的是誰?誰是我?在我們一般的禪宗叫看話頭。這個非常的深刻,看話頭。看話頭,能解釋不能呢?我給你們解釋一下。話頭,在你沒說話的前頭就叫話頭;等你一說話叫話尾巴了,不是話頭了。在你沒說話前頭是什麼?看話頭,咱們把它解釋說,一般的說,在父母沒生之前,誰是我?我爸爸媽媽沒生我,我在哪裡,誰是我?生我了之後,我有個肉體了,我又是誰?這類故事太多了,我在哪裡?哪個是我?當然不是指肉體了,肉體絕對不是我。我簡略介紹這麼一下子。這個時候你的見聞知見,這個就是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能見的見到所見的,這個所見的不是能見的見。見見之時,見非是見,你能夠見到所有這個,是從你見性起來的,發生這一切見;但是這一切見都不是你見性,它可是從你見性生起來的,帶是它都不是見性,虛妄而起的。
本覺明心,若那個覺緣心緣本覺,能見所見是一個,也沒個能見者,也沒個所見的見者,這個意思就是返本還源,能見所見就是一見、就是一性,這叫實見的見。帶妄的見,真中帶妄的見,那個叫見精,見精還沒有純潔到精見。眾生,像我們執妄為真,把假的當成真的,所以我們見不著我們精明本體,見不著自性。現在我們都是以妄為真,我們的見聞覺知這個都是妄,我們把見聞覺知超出了、超脫了,所以就叫明心了,也叫見性了。這是一個過程。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
兩種,哪兩種呢?真和妄。見我,就是我們觀佛的相好,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見阿難,阿難的現在身。佛就舉阿難例子,見你見我,這個是虛空、山、河、大地所有的十類眾生。十類眾生,有時候我們說的是十二類眾生,那現在說十類,把那無色、無想除掉,聖凡、依正。這兩種的見都是叫見眚,見上的病,見帶眚病,有病;有病就是增加一些見惑,像我們有時惑業苦,這都是病。眼裡頭眼睛有翳,看不清楚了,看虛空有花,眼睛的眼病,叫見眚。
【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見眚非見眚者,這樣子才能夠彼見真精,性非眚者。那個見,真的真精是那個性體,不是病眼,所以不叫見,不名為見。彼見真精,性非眚者;就是你那個眼,你這個不是眼見,是性見,眼性那叫照,不叫見。因為一切眾生不能達到心即是真心,不能達到這個心即是真心,所有別業而起的無明生三細,業相、轉相、現相,這都是無實的。凡夫深生取著,聖人漸漸覺悟,他就不取著了。凡夫取著,二乘、菩薩他就深生厭離。凡夫是取著,二乘是厭離,都沒能得到解脫。說這個見眚,還不能把這個眚去掉。像我們凡夫,我們知道。我們怎麼知道的?學佛所說的經而能知道。知道什麼?惑和業所現,起惑造業所現的一切,就是我們現在的妄體。但是這個妄體佛教授我們本來是空的,不要在這上生執著,要厭離,不要貪戀。我們不但不厭離,終日被這個貪戀、煩惱所染,就被妄所轉。懂得這個義理,就叫見眚非見眚者。因為真精的性體,不是眚所能見那個見,不名為見。見眚那個見不是見,離開一切妄才叫真,純一無雜才叫精。所以我們這個性體非眚者,性體是不變的,現在是隨緣了;隨緣了,體並沒有變。就是我們一切眾生那個見精,元明的見精沒有變,就是在纏迷了,所以不名為見,就這個意思。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
舉個例,佛向阿難舉個例,若有一個眾生同分妄見,這個例子就是同分妄見,一切眾生他為妄見所轉,都如是。如果產生別業,就不同了。一切眾生都如是,就叫同分妄見。容易知道的同分,眾生不見的不容易知道的,那叫別分,這個是一個例問。前雲舉國大家同見到這個災象,大家同見,共見了,當然同分了;但是這個國家有的眾生不見,他就不同了。這是容易知道的。但是這個災象之中,一個是妄因,一個是妄緣,就是個別業的人有這種業,有些人他沒這種業,他就不見不聞;有業的人他就見聞,而且還身受。
【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
這個意思就舉的例子說,一個病目的人,同彼一國,他就見著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就是同分容易知,別分略微解釋一下。同分大家都感受到,但是有些個他不同,他感受不到,他沒有這個業,那就不同。例如說那個業眼睛有毛病的,看見燈光上有圓影;眼睛沒毛病的,他看見燈上沒有圓影。這個道理就很容易懂,有病的人看燈光有個光,沒病的人他看見沒有,這是見妄所生。
【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佛舉這兩個例子都是無始的,從無始以來就如是,見妄所生。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有人說四大部洲,這說三千洲;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舉這個例子。一國同見了災難,在這一國,閻浮提吧!有的三千洲,有的說四洲,咱們就說四大部洲吧!南閻浮提,四大部洲。娑婆世界就廣了,娑婆世界就有三千,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他加個三千洲。三千洲的四大海,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這是來分進退、大小,有的受害了,有的出現災情了,有的沒有,分別這麼個總說。有的地方是暫現的,有的是清淨的;南閻浮提依正二報,正報是有情,依報是有情所依止的,有的清淨,有的雜亂穢染,有的受苦,有的受樂,不同!不同就不是同分,各有各的業緣。此國富了,彼國窮了。這個國的人壽命活到八、九十歲,那個國家人壽命二、三十歲。就是我們同在這一個世界上,就現在來說吧!就是今年有十億人口沒有糧食吃,就是現在有十億人口吃不到糧食。這吃不到糧食人這是別業,在我們國家十三億人口都有糧食吃。這個當然也不是說歐洲、也不是說亞洲,大概多數在非洲沒有糧食。這是同是這個環境之中,這一切國,這一國都有業,什麼業呢?漏,有漏為成國,生滅諸法。這一切眾生,這個國一切眾生都稱為有漏。因是依著無明而建立起來的,而建立起的迷妄、虛空,依空而立的世界;當然是沒空怎麼立世界,因而立世界;因世界而有一切眾生。這是總說,總說外頭的環境。
【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但是所有這些國土這些世界人民,同是覺明,無漏的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妄生妄死,同和妄解釋這個。在一個南閻浮提,這些眾生他們的見聞覺知全是虛妄的、全都有病,這個都懂了,全是虛妄的、全是有病;但是全是依著無漏妙明真心而生起的,因為無漏的妙明真心與虛妄病緣合到一起了。覺明無漏的妙心有了病了,染了病的緣,見聞覺知虛妄的病緣,和合而生起的。和合妄生就和合妄死,虛妄和合的妄生,虛妄和合的妄死,都是那個根本無明所生起的。那些見聞覺知的病緣,依著這個根本無明,跟那個真妄和合就妄生,妄生就妄死。咱們都是這個妄生妄死之內的。本來是如幻如夢如泡如影,依著如幻,幻化;依著如幻,有生有滅,就是有生滅;和合的妄生,因緣和合了妄生起,因緣別離了,妄生妄滅;成住壞空,生老病死。
什麼是它們的因?無明為因,境界為緣。“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無明是那根本性。性,就一念不覺生三細那性。境界為緣,它必須攀緣境界相,這個境界相要長六粗,這叫十法界。這個因為它不是實有的,只是因緣,因緣和合生起了,因緣別離消滅了,和合的終盡了,那就消滅了;說明這一切都是非實的,不是實在的,所以必滅。所以十法界的依正二報,全是因緣和合生滅虛妄之法。就是十方的依正,十方指著大世界說的。這裡頭又分,分什麼?咱們說所謂的業召感、非業召感,由於業惑的思想召感,由於自心的無明,無明起的,總根是無明。無明又依何起?依著法界真心。一念不覺,就是那一念不覺。一念很短暫,就是那一念錯了念頭了。我們經常說你念頭一錯就迷了,迷了就是對於境界相執著境界相。在這個時間沒有什麼同、沒有什麼異,以後逐漸就分別了,就稱異相、同相、轉相、現相,那就複雜了,所以一直到眾生。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覆滅除諸生死因。】
你要能遠離和合的緣及不和合的緣,複能消滅除生死根源,生死的因,離見。離見,咱們加上三個字,見聞覺知,離開見聞覺知,那你就回歸元性。因為在這個同是覺明無漏的妙心所生起的,我們所有的見聞覺知,虛妄的病態。見聞覺知全是病態,因為和合妄生一切法,和合而生,和合而妄死,全是虛妄的。咱們生是和合生的,死也是和合死的,緣聚則生,緣散了、緣不具足了就滅,就這樣來理解。我們要想了生死,你先把這些生死因滅了;沒有生死因,就沒有顛倒了。見妄,見的顛倒,妄的顛倒。輪回就是你別業妄見所產的,個人有個人的業,個人所造的業不同,在輪回當中就不同。一個根本,一個是枝末,本末的二種妄念都是妄,二種妄念而產生的一切顛倒不淨之法。
【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所以在六道眾生一切過程當中,不達一個問題,不能明心。為什麼我們求明心見性?要想證得圓滿菩提,圓滿菩提是不生滅的,清淨的本心,沒有這些雜染的,本覺常住,這就是我們把一切惑業即消除了。圓覺經上講,十二圓覺經上講離幻,把幻相離開離掉了就是覺了,說你離妄即真。這個用簡單的例子說,很簡單很明瞭的說,好比拿個東西拿不動了,那業障很重的扶不起了,說你放下吧!你放下,說拿不起了,你放下吧!這東西你舉不動了,你放下吧!別再舉了。他就是放不下。那你放下了不就輕鬆了嘛!什麼事都沒有了嘛!意義很簡單。我們經常勸人家道友們修行時,說看破了,放下吧!看破、放下,為什麼加個看破呢?一切都是假的,你別認真了。兩人打架,罵嘴吵架;別吵了,假的,你放下吧!放得下嗎?有些人在他那個執著做一件事情,遇著困難的時候,你告訴他放下。你愈告訴他放下,他是愈執著。每位道友都這樣子的。
所以在語言上形容上頭離開一切幻滅就是真實,圓覺經上講,你沒有一切幻想,放下,就是覺悟。我們說離妄即真,我們每位學佛的人出家道友都知道,肉體是假的,不是我,放下吧!說起來好容易,但是那個執著心怎麼能放得下?所以圓滿性,圓滿的性體,那個性體是不生不滅的。你最後所能達到的,佛所證得的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是性,不生不滅的性就是涅槃。不生不滅的性是不生不死的,就叫涅槃,涅槃是翻不生不死。我們把它用到你生活當中,妄見,虛假的看問題,把它離開了。你把假的離開了,真的就現前了,真覺現前;你假的沒離開,真的不現,這樣達到菩提性。把這個妄境都離開,你認識它是妄境;認識它是妄境,你不沾妄境,不被妄境所纏,離妄了就即真了。
生死即涅槃,這個道理我們經常說,但是我們的生死就是生死,就是即不了涅槃。我們清淨的本心本來是常住的,人人都圓滿的,不假修證,何勞懇啟,但是你迷失掉了。迷失掉了可不是丟東西,丟了沒有了,迷失掉了是存在,而你不能產生妙用,就這樣一個含義;你並沒有失掉,失掉了就沒有了。因為你沒失掉,人人都能成佛。所以要複本心源,恢復那個原本清淨無染的究竟妙心,那就是轉妄成真,放下、自在。但是這個得經過修,觀!觀了之後才放得下,放得下,看得破,完了就自在了。怎麼觀?怎麼修?心經上都告訴我們了,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全是空的。拿什麼來照?智慧。智慧就是光明,智光一照,所有我們那虛妄假的都放下了;一切差別、一切相全是假的,就是你那個虛妄心念。我們和尚一開口就是萬法唯心,一切法就是唯心。確實也是。這個不是,這是咱們分析,分析萬法唯心,完了達到還是萬法唯心。名詞變化了,楞嚴經名詞變化了,就是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