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046

【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複不聞。】
凡是一切的現象,有些個是有形相的,有些個是沒有形相的。剛才念這三句話,就是一切諸法都是緣生的,有緣就見,跟這個事情沒緣的不見,而且很多人不聞。咱們在五臺山裡頭,就是太原的事情,離我們這麼近,很多發生的事情我們看見了?你也聽不見。再遠一點北京,所發生的事物事情,咱們見到了?同一個普壽寺的事情,我們在後院發生的什麼事情,你們知道嗎?你們前面發生的什麼事情,我們也不知道。這說不通見。
這個意思有兩種意思,什麼意思?同分、異分。同分就是同緣,業同,事情同,有一點事大家都知道了。事情不同,業不同,你就不知道;不但不見,聽也聽不到,沒感覺。這是個標題,這含著說是一切諸法無實的,不是真實的,全是虛妄的。虛妄的法不是普遍性,有緣就見,有緣就知。你有這個業,你就一定知道;你沒這個業,你沒緣,你就不得知。同是一個國家,發生一個事情,有的見,有的聞到,有的不見不聞。佛為什麼說這句話呢?這是標題,等於一個標題,要以以下的原文來解釋的。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二事就是明和暗,就是見、不見;聞、不聞。就是同一個事業,一件事情,有的有業就聞到了、就感受到,或者樂受,或者苦受,或者不苦不樂受。彼跟此,彼此之間的事,這我們可能人跟人之間容易。像閻浮提,閻浮提就說咱們這個南贍部洲,這一個洲的事情。一切災象,災象,地災就是地動,地災就是地震;風災,就是大家風所受的災害。同時這個事情非常的微妙,在美國時候,我看那美國的龍捲風,看見了那個風,因為我們一定受災難,那個風對著我們這方面來的;但是到了那海上突然間變化,它轉了方向了,災害轉了。這是一個。同時有這麼一條街,大火,這條街盡是什麼呢?輪胎,都是易引火的木材,材料什麼,全燒了。但是怎麼救都救不滅,後面的救火的愈救火愈大,燒了幾天幾夜,這條街整個不存在了。但是中間有三間房子沒燒,來回燒了,這三間房子沒燒。什麼原因呢?不知道。
這個裡頭講進退是兩種含義,就是見跟不見,這是一個義;聽跟不聽,這是一個義。同是一件事情,同是一個地區,有見的,有不見的。所以佛跟阿難說,我以這麼一個兩件事做例子來跟你說。比喻什麼呢?這個見跟那病態的見的影子,見,眚;眚就是病眼。一切災害之事,一切形相之事,有見,有不見,把它進和退合明。說這些話是形容眼睛所見的病態,這是眚相,有病眼所見眚相。形容知見的,先要知道說這個形容什麼呢?形容我們的這個見性、知見,這是比方,佛先假喻來說明,比方。
說這個業,我們這個共業,同業,同業當中有別業,同中有別,別業也有同,也有同業,這個裡頭有異分跟同分。像我們同在一個寢室,就是一個佛堂法堂之中,我們各有各的業。例如說現在你聞法、講法,這個業是同的,大家都同。這裡頭差別很大,有的聞了生瞭解悟,解悟同了,解悟的情況不同。這是形容我們這個知見的見,有的知見上有病,有病他不進入;就像們眼睛看一個事物,你把眼睛一捏,那看成兩個影子。就是眼睛好的人,他能夠清清楚楚、了了明白。眼睛不好的人,他見眚;見眚,他就有病了;有病,他一個看成兩個。同是一件事情,我在這說,大家各個聽,說跟聽者是一個,我說,你聽,說這件事;我說的時候沒有差別,是一音,但是你們這幾百人聽的就不一樣了。同,就是大家同是聽,但是聽的同的理解可就不一樣了,就這含義。這都是相對法,有進,有退;有明,有不明;有正,有依;就是同分當中的不同。
先把這個記到!因為下頭顯知見時候,就要來講這些問題。同,大家同來在這聽我講;不同,你們各個人理解的不同、體會的不同。當然我們這裡頭沒有有耳病的,要有耳病的聽不見。像我現在耳朵聾,我戴上耳機了,我自己說話,我能聽見一點點,不是完全能聽得到的,有的就聽不見了,這叫病態。我們現在是聞法的時候,就是個人的業。所以開悟的楞嚴,特別楞嚴經這一段跟前頭這一段非常難懂,這一段文字你自己看你就懂得了,文字非常澀,文字很古老,你想把文字弄通了就費很大腦筋,再把文字所表示的道理你能領入了,領入了才能依著這個道理去修行。這裡頭就講什麼呢?就是煩惱、無明、業惑,辨別這個事的。拿這個眼睛有病跟沒病,有病的時候就形容著把你那個性體給障住了,沒病那就好好的,就是一聽就明白了,明心見性。像一個人眼睛有病了,他看的就看不清楚;一個眼睛清楚了了的,他就看得清楚了。反反覆覆講這個道理,我們不再說了,就介紹到這樣子。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
阿難,如彼眾生,假設是這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的圓影,雖似前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我剛前頭講那段話,就是顯示經文的。共業,別業;別業,就是我們個人所造個人的業,業不同,這叫別;但我們大家有個共業,這叫同。貪瞋癡我們都有,但是有輕有重,有的貪心特別重,有的人貪心不重,脾氣很大,就是瞋恨心很重。那這個說各人各人的業都不同,就是他那個虛妄的知見差別就非常大了。這是佛跟阿難總說的,說那一切眾生別業妄見,各有各的業。妄見是虛妄,但是都是有病者,他看見燈光所現有個圓影。這圓影就叫前境,雖然相似,見者不同,終彼見者,目眚所成。這個圓影哪來的?因為他見有毛病了,眼睛有病了,所以他看見燈光,有時看一個,有時看兩個,有時看幾個燈光,燈光上頭又有個圓影。如果好眼睛看,什麼影子都沒有。但是這些影子決不是真的,影子是虛妄的。這個影子叫什麼呢?就叫眚影。咱們前頭不是說燈光所見的圓影,這個影子有毛病,是見者他眼睛上頭有毛病。
【眚即見勞,非色所造。】
這毛病怎麼產生的?眚者即是見勞,非色所造。這個影子是目眚,就是眼睛上的這個病,非色所造,不是色造的。勞,這個勞字就指著前頭那個所現的圓影的勞相,本來沒有。燈本來沒有這個影子,他勞相所現這個影子,這就眼睛有病了,因病而產生的。見沒有,就是眼睛沒有,外相也沒有,是勞相所見的。這種所現的圓影是前頭的勞相,看似前境,實非沒有。先說這個比喻,以下要合法的,形容詞。因為在法上直接說,恐怕我們不能進入,所以先說一個比喻,完了再來合法。
【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見眚者,這個是眼睛的毛病嗎?終無見咎。你那個真實的知見,我們的真心本來是沒病的,是因為虛妄的妄見迷了這個真體,虛妄產生的。我們的心,真心原來是沒病的,墮在業中。眼睛是沒病的,墮在這個眚病之中,就在燈上又看成個圓影子,那個是假的,沒有的。這是見的過錯嗎?不是的,是病態。因為以眚,不能離開見而有眚,那眚因為見上頭出毛病了,眼睛出苗了才有眚。這個合法來說,體,我們那個真體本來是清淨無染的,因為我們無量世所造的業,所以你這個業就成了病態,就是你這個煩惱、無明這些業態,所以把這個真性就給迷了。真性是沒得病的,沒錯誤的,你能見的這個見性也沒錯誤的,舉一切法你都是虛妄而見。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
佛前頭說都是比喻,說完了才合法。為什麼先說這些話?是要說阿難的。例汝今日,說現在阿難你以目觀見,當然你以眼睛看了,看見山河國土,還有一切人,見病所成,這就是你無始以來,就像那眼睛從無始以來,眼睛就有了病了。這繞了很大一個圈子,現在才說這件事。前頭那些話都是主要的目的要對阿難說,你今天你以你的眼睛可看見的山河國土,還看見一切人,全是你無始那個見眚所成的。那前頭一段話,就是認定阿難今日所有對問題沒法能見性,反覆的啟示,阿難還沒法見得到。也不止阿難,拿阿難是當法者,就是所有與會大眾不能進入。為什麼?都是無始所來的見病所成。佛欲想讓阿難開智慧,先破除他的知見的見。見上所起的毛病,就是見眚;見眚都是見著燈光上的一個圓影,這都解釋那個的,見病所成。
【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這幾句話包括很多義理,就是我們現在修道所存在的問題。我們不明白心性,以假為真,以我們的妄識來認識的妄境,這個妄境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所對的“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個都是妄境。“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妄境是有的,但是這個有相似似有的沒有;說個相似似有的不是真實有,相似的有,這是相分。那我們能見的見,以我們的眼觀見的見,這個眼見一切事物假緣才能見,就叫見緣。見緣就是我們所緣的這個相分,能見的見分緣所現相的相分;這個相分就包括多了,山河大地,國土眾生。這個是我們能見的見分,所見的相分,就是見相二分。
這個見相二分從哪來的?都從我們自證分而起的,叫自證分。這個屬於依他起性,這叫依他,依著外緣所有的現相,這叫依他起性。從這兩個見分跟相分,把它們都回歸到元體的,才能達到圓成實,一切相歸於性,能見所見皆是虛妄。把這個要能夠你自己的思想、覺悟、明白,覺了,覺了就是明白了。明白什麼呢?這一切見緣,見緣起境界,能見這個見是我的元覺明,元我的覺明。那見上緣所起的這些現相,這個叫眚,眚是影子。你的本來的這個心,本覺那個明心,覺這個緣;覺悟了,覺這個緣不是眚,覺緣非眚。解這句話,依他起的,依著自證分而起的,那叫依他起性。沒有自體的體性,依他而起的覺性。這個是有嗎?非有。但是非有又有形相,叫非有似有。本來沒有,又相似有,這叫現前境界相。你這樣來理解你現前境界相,非有;但是它又存在,似有。佛解釋說這些個是我原來的真覺的覺明,墮在這個虛妄的妄明之中,墮落了。元覺的覺明,元我的真我,墮在了妄明之中。
在楞嚴經的前四卷,覺明這兩個字就是我們本體。性覺一定明,明即是覺,本性體性上也具足這個覺,這個覺悟的覺,必明。那個妄,本來是具足的性覺必明,把它妄為明覺。性覺就是自己的體,妙明就是體上所具足的德相,不要明,它自己就是明的。你要給它加個明,加個明於那覺體之上,這就是咱們所說的“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就產生了本來明的,你要去求明,這叫無明,從無明而生的業相、轉相、現相,這漸漸煩惱就生起了。就這明的一念,這叫妄,開始妄。本來是明的,去求的一念,這叫無明。所以在大乘起信論講“無明不覺生三細”,因為一生這個不明,咱們怎麼迷的?迷的起因,這叫迷了,愈來愈深。等要還原證得斷這個無明,那得到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才能斷得到的,不是一般的地上菩薩一地一地的所能斷。
性覺必明,妄為明體,把這個本覺的元我覺明,把這個明覺,就是性覺的,咱們的自性的覺體,它本來具足的妙明,具足它的德相、它的用,不假明而它自然的就明瞭。一假明,假明於覺體之上,這一念就叫妄,這個念這一妄就叫無明,這無明再一生起,“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三細相叫業相、轉相、現相。當初不覺什麼相都沒有,它要求知,生三細,業、轉、現。等要恢復的時候,七地菩薩斷現相,八地菩薩斷轉相,九地菩薩、十地菩薩才斷業相,十一地才斷無明,這樣才能恢復了原來的覺悟;到成了佛了,恢復了元覺,就是本來就覺悟的。這是從生起到還滅,這個在大乘起信論一部論專講這個生起起滅的因緣。本覺的明心本來是覺的,它要去攀緣,這一攀緣就生了病態了。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雲何複名,覺、聞、知、見?】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雲何複名,覺聞知見;這發揮了,在別業當中發揮。前文只說是覺緣非眚一句話,這就解釋那一句話的意思。解釋那個見見非見,見見非見這個迷悶,這是迷了,迷悶。覺緣的見相分成兩分,一個是見分,一個是相分。非字是非什麼?非前頭那個眚,就是眼睛見眚那個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