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029

客人你到旅店,你住一晚上,你就走了;主人是不動的。拿這個主客來形容我們的思想,客就是動義,不動就是你的心性。
凡是一說到空就顯它不動寂靜,就顯我們的性。但是這個是密義,所以答阿難的時候用這個是顯現的,真正的含義就是告訴阿難說我們那個性體,寂常那個性體,它是永遠如是,不隨你見所轉的,是客塵煩惱,與你的身,和你的境界,和你的識,和你的心。就叫阿難返聞聞自性,返見見自性,就像你的主人(客店的主人),他是不動的,不隨你客人轉,你來他接待,你走你就走,他是常住不動的。就形容著我們這個心(心的本體),它心性是不動的,動得的是外邊的煩惱六塵。這個就假使你一個身,一個心,身是動的,心(妄心),妄心是識,不是性,它是動的,性像虛空一樣的,寂然不動的。這就說明了,讓你明白,心性是永遠澄然不動的,澄靜的,客塵境界永遠是變化的。這是顯示不動。一個是對外邊塵境的時候,當你心動境的時候,隨變它境界怎麼動,心不動,顯你內心的心性是不動。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複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在這個時候如來在大眾當中,“屈五輪指”,就是把手張開或者攥上,張開、攥上,你張開了又合攏了、張開了又合攏了,就拿這個做顯的例子問阿難。“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複開,開已又屈”,時而攥拳頭,時而張開了。“謂阿難言”,佛對阿難說,“汝今何見”,你現在看見什麼?“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我看見佛的手一下開了一下合了、一下開了一下合了。佛這是要啟示阿難,你見我這個手的開合作些感想。其實就拿這個來作例子,來問他。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複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阿難,你見我的手在大眾中開合,是我的手有開有合?還是你的見有開有合?佛的手開合,阿難見著佛的手開合,佛就問他這個問題,是我手開合?還是你的見有開合?阿難說:世尊,你的手在眾中開了合了。我見如來手自開合,跟我見性沒關係,我的見有開有合,不是我見性有開有合,是佛你的手自己在那開合。一個外邊的佛的手是境界相,阿難的見是他的見性,這個答對了,是佛你的境界開合,我的見沒有開合。那就讓阿難認識他的見性,性是不動的,佛的手比如前頭客塵,主人不動的。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佛又說誰動、誰靜,動者是何?靜者是誰?“阿難言,佛手不住”,你的手不住又開又合,我的見性沒有動也沒有靜,靜尚沒有,誰為無住?哪裡來個住、來個靜。答對的了,答的是對。這就說明了是性不動,境自開合,外邊境界相有開有合、有生有滅,見性沒有。阿難答的不錯。
佛恐他不是真實的,所以再征問究竟誰在動、誰在靜?知道動靜開合,這個比前頭深一層的。開合容易辨別,看他手的開合,動和靜就不容易了,究竟這個是境界相,是動相、是靜相?佛又再征啟的意思,看阿難是不是真正的明白了。所以阿難答覆說我的性也沒有一個靜,哪裡還有動!也沒有個無住。尚無有靜,誰為無住?靜相既不可得,還談到什麼住不住!因為對動才說靜,動不可得,無靜可說。見性的本來從來就沒動過,不動,勿須再說靜不靜了。靜既不可得,哪裡還有什麼住不住,一切不執著。這就深入一層了,佛就承認了。
【佛言:如是。】
這個阿難是認識很清楚很清楚的。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這是佛的神力,咱們沒有這個本事,佛有這個從手飛了一個光,就手裡飛出一個光,寶光,光明的意思。飛到阿難的右邊,一個光一閃,到了阿難的右邊。阿難看佛飛光,他回首右盼,把腦殼轉向右邊來看。佛又放一光在他左邊,阿難又回首左盼。佛左邊放一光,右邊放一光,阿難這腦殼左邊又一看,右邊又一看。“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你腦袋怎麼了,一會兒搖動左邊去,一會兒搖動右邊去?阿難說不是啦!不是我腦殼,是你放光。“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我才左右觀。“頭自搖動”,因光頭自己來搖動。
這個就比前頭深了,動和靜,說的內身的分動和靜。你的內身就是你的體,你左右是你的見性,究竟是動態、是靜態?向左邊向右邊來回看,是動態,是靜態。這是動態,所以佛叫阿難在他自己身中來體驗不動的體。佛在手出了兩種光,在阿難的右邊,阿難就向右看,放一個光在阿難的左邊,阿難就向左看。佛問他說:你今天怎麼了,你頭搖來搖去的?他說:不是我頭搖來搖去,是佛你放光令我搖來搖去。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複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佛又問他了,你隨著佛光左右的來動你腦殼,是你的頭動、是你的見動?阿難怎麼答覆呢?“我頭自動”,是頭自己動的。“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跟我見性沒關係,頭自搖動,那我的見也沒個動、也沒有個不動,止都沒有,哪裡來動?見是隨動隨靜。阿難以搖動身中親見不動真體,頭自搖動,見自隨動。
一般的我們認為我們的見,我們現在大家都這樣認識,認為見是眼睛,頭搖左右,眼睛就隨著它轉向左向右,這不是見性。因為在佛說上文,阿難已經明白了,見不屬於眼,不是眼見,見是離開眼是獨立的,眼睛是緣,離緣了。頭自搖動,我的頭見佛的光自己搖動,與見無關,跟我見性沒關係。直答的,頭自動,而我見性沒有止又何有動。止尚沒有,何為搖動?這個答得的滿分。
【佛言:如是。】
這阿難是認識到了。眼中的見性是獨立的,超然獨立的,與外境沒關。佛的光,左光右光,我的頭搖擺左看右看,跟我見性沒關係,這個就顯不動。什麼不動?見性不動,我們看到外邊任何境界相,而我們能見的見性不動。這個見屬於眼,性不動,性體不動。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複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因為這個阿難答覆的甚合佛意,佛就對大眾說。“若複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佛普告大眾,令大眾知道,意思就是讓大眾都知道。知道什麼?客塵是假的、是空的。一切眾生要知道諸法動搖不住,客塵如塵,客如塵土一樣。在這個不生取捨,沒有取,也沒有舍。不要了生死,生死自了了。不了生死,生死自了,這就是了生死。如何了生死?知道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如何是客塵煩惱?這煩惱就斷了。不要了生死,生死自然了,這就是見性。咱們每個人的見性是安住不動的,像那個客棧的主人一樣,他是不動的;像虛空一樣,虛空永遠是不動的。如果這樣來修行的話,證涅槃,不證而自證。
【汝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同時佛對大眾說:大家都看見了,阿難的頭自己搖動,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你的見也沒有開、也沒有舒、也沒有卷,是我的手開合。這是客塵。
再重複說一遍,佛放光,阿難頭的搖動,這屬於塵。見不動,是屬於空。你觀佛的手自己開合,是客塵。阿難的見是主,見沒舒卷,不隨客塵而轉變。咱們如果能夠見著一切事物,心不隨塵轉,即同如來;心被塵轉,那就是凡夫了。所以顯,顯什麼?顯我們的見性不動,性體不動,客塵隨它怎樣變化跟體無關。現在我們不是這樣,佛告訴我們:
【雲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
所以佛在這對阿難說,這就責備他以前的意思,說你為什麼以動當你的身體,以動當境界相,因此你才念念的生滅,你把你這個見性用到你這個觀念上去。
【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
因為過去遺失真性,顛倒了行事,把性失掉,失掉真心,性心失掉了。“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現在你已經認識到妄了,假使要認妄的話,你又把真遺掉了。現在是認識到妄是妄、真是真,你又回復真性。如果是不當真性,認為一切妄境所以遺失真性,把你真性失掉了。我們經常說凡夫顛倒,顛倒是什麼意思?就是認妄遺真,把所有境界相當真,其實這是妄,把你的真性失掉了。所以說迷惑了,迷了就是真妄顛倒了,拿妄當真,這叫迷惑。咱們說惑業,這就是迷惑的業。因為顛倒而執著妄身,因為妄身而緣念妄境界,緣念妄境界,好的就取,不合你意的就舍,因此貪瞋癡慢都從此三身。這就叫什麼?我們經常說起惑造業,迷失了寂常真性。迷失了就起惑造業,我們學楞嚴經就要恢復我們以前的妙明真心,把我們失去的那個真心再復原,再把它找回來;不是迷失丟掉,只是還在。
就是我們平時在你思惟當中,認識我們所有的見、所有的認識全是妄的。因為什麼這樣子說?以妄為體,認妄為真。所以說顛倒眾生,就是顛倒什麼?把假的當成真的,真的迷了,要想恢復本來的面目,識破一切假相,獨顯真常,恢復我們原來本具的真常。
這個在經文上講或者我們這樣講好像很容易,不是這麼一兩句話。我們在這六道輪回當中,時而捨身,時而受身,捨身受身全是妄身妄境,全是虛妄的,自己沒有事找事,生些個煩惱,虛妄生的輪回相,你解放不了、解脫不了,因此你才受生死苦。我們都依著我們思想的惑,迷惑了,這是造業;因為造業就要受報,你做什麼業,什麼因,就什麼報;說我不造業了,不造業了,報也沒有了。自己作業自己受,也不是誰加給你的,這是天經地義的。所以有些人認為世界上不平等,看到貧富、壽夭,有的壽命很長,有的壽命很短,有的很富有,有的很貧窮,有的別人一天身心非常健康,一切事業順順當當,而你自己煩煩惱惱,隨便做什麼都不順當,為什麼?你不知道你自己做的業,胡思亂想,咱們說是瞎疑鬼猜,就是這個含義,一天盡在這上頭轉,怎麼能開悟、怎麼能明瞭呢?所以你要想不受報,你別造業!一邊怕受苦報,一邊專造受苦的業,你說這是不是顛倒?因此在學,學法的目的是改變我們的觀念,改變我們思想的認識。
佛在這一段的經文跟阿難說,就是讓他認識本有的。講法華經咱們講了很多了,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個就是佛的知見了。佛的知見就是什麼呢?你把客塵斷了,你要作主人,不要作客塵煩惱。現在阿難明白了,頭自搖動,見性無關,光在左邊向左邊看,光在右邊向右邊看,不是見,頭自搖動,見無動。我們或者想的就不是了,見到左邊光向左邊,這是見;光在右邊向右邊,這是見。這不是見,阿難認得頭自搖動,與見無關,見不動。
儘管我們在六道輪回,我經常跟我們女道友講,我說第一個你打破男女相,這都是假相,不是真實的。甚至於再說深一點,就是佛相、菩薩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個就是要參的了。
這一段的經義就聯繫到我們很多參禪的話頭,我沒這麼引證;這樣引證了,大家可能不曉得聽到哪去了,但是你自己觀想時候要。我們經常講禪門一炷香,頓超直入,立證菩提。我們點一枝香在這打坐,打坐是觀想本性,就叫迴光返照。回光,就是把我們的六根門頭一切知見回來,不向外,向內。旋轉回來,照什麼?返觀觀自性。如果是耳朵聽,返聞聞自性。如果是眼睛見,返見見自性。
佛這段經文本來是很簡單,啟發阿難認性,不要認相。我們向來所說這個文字上頭都是相,離開相,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與上一句必須得聯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今天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