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_024

在我們經文上講“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個我們解釋很多很多了,現在我們還講這個法塵的境界相。什麼叫法塵?因為在我們第六意識,在意識緣外邊境界相的時候,這種攀緣,這個緣外邊境界相,那叫外邊的生塵,把這個生起的塵縱然能夠降伏,縱滅見聞覺知,就是你前頭眼耳鼻舌身所分別的境界相,落到你的意識之中,對意識來說這個就是法塵。這個前塵本來沒有了,就像我們看見什麼影像,或者做些什麼事物,事情已經過去了;過去了,在你思想當中,就是意識型態當中,還留下些個影子,這就叫法塵。就是前五識與意識同時來分別,分別的前五識已經沒有了,就是凡夫、外道、權乘菩薩這些個修行人,他對於他那個散動的,散動的就是諸根對待諸塵所散動的形相止下來了,止下來了就落於靜了,這個靜下所遺下的就叫法塵分別之境。
因為這個經文上說幽閒,就是指著這些外面的塵境都靜下來了,這個時候我們的意識當中有兩個,一個獨頭意識,獨頭意識對著這個法塵的分別起的影子,這叫法塵影事。這是我們根本的妄念所修的靜止的定下來的定,這個定就是前塵境界相都能定下來了,不隨著它們攀緣了,這是法塵。法塵就是前頭所塵影留下來的,就叫做法塵境界。這個法塵境界有時候說分成兩種,有生滅的,生和滅的這兩種的意象。法塵沒有其他的體,法塵沒有體,就是前五根所做的境界,那個眼耳鼻舌身所起的、所緣念的落下來了,這個時候獨頭意識就是光有意識。這我們在法相宗 “性境現量通三性”,這個五塵的性境歸你意識所緣念的,就是色身香味觸落下來的影子,這個就叫法塵境界相。
這個解釋在我們學教義的知道,沒學教義的對這個恐怕不知道了。就像我們照相攝影機一樣的,攝下來那個影子。這個影子,像這種塵,一種叫生塵,什麼叫生塵?就是獨頭意識,這個時候意識。怎麼叫獨頭意識?不隨著你前五識去緣念叫獨頭意識,就是在那思想的計度分別,這叫生塵。完了還有滅塵,所對的影子有個生塵、有個滅塵。這個滅塵就是我們經文所說的內守幽閒,就是你獨頭意識所緣念的,緣念的沒有前境了,這些不分別了。這個不分別是對於前頭分別而說的,你前頭所緣的都是分別,而後所緣念的是不分別,沉寂下來了,就是心靜境寂,你那緣念的心沒有意識沉靜下來了,外頭所對的境界相也沉靜下來了,都沒有了,所以叫滅,這叫滅塵。“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就做這樣解釋的。
因為我們的意識有明瞭的、有獨頭的,有這兩種分別。這個我們還達不到的,因為我們平常心裡散亂心,還沒有到這種內守幽閒。那你自己明瞭的意識,就是對外邊境都很清楚,就叫明瞭。緣境的時候很清楚的,這個叫明瞭意識。就是你前五識起的時候,意識同時跟著前五識起,就是這樣子。我們眼觀色的時候,我們這意識同時起,說這是黃的,這是好的、壞的,這個裡頭含著分別了,就是明瞭,明瞭意識。
還有獨頭意識,獨頭意識有四種區別。第一個散位獨頭,緣獨影境。第二種是狂亂的獨頭,人如果在病中,神識昏昧,那叫狂亂獨頭,都是病裡頭狂亂所發現的境界相,那個境界相都沒有的。或者你病中發高燒了,那也有些個境界相,我們把那個境界叫狂亂的境界相了;但是這屬於獨頭意識,獨頭意識所緣念的。還有夢中的獨頭,夢裡頭境界都是假的、虛妄的,但是他那意識緣念那個夢境,這叫夢裡頭的夢境獨頭意識。一個散位的,一個狂亂的,一個夢裡頭的,還有一個定中獨頭,這得有功夫的人修定的時候,定裡頭所現的境界相 ;也有境界相,在你這個定中所住的境界相,就屬於定中獨頭。一般的我們這個獨頭意識,我們分析不到這個情況,因為我們沒到幽閒境界之相。當你入定修定的時候,入定裡頭時候,有這幾種你記到,一個 獨頭意識,一個狂亂獨頭,一個夢中獨頭,一個定中獨頭,這幾種都屬於幽閒境界,這叫幽閒境界相。
所以在修道的人修行的時候,他的根不去攀緣外邊塵境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什麼境相呢?見聞覺知,眼見、耳聞、意覺所覺知的都停歇了。那你在內心那個意識當中,所以所產生的都是寂滅幽閒境界,寂滅幽閒,但是這個就叫法塵分別影事,都屬於法塵境界相。因為修行人在獨頭意識能夠守住幽閒清淨,那時候你感覺自己很舒適的,這叫幽閒。好像那個水靜下來不流了,就叫恬靜,認為這是成就了,實際上還沒有入道呢!你認為是無流,暗流,暗流認識不到,所以叫法塵影事。不是外邊的塵境,塵境所落下來的叫法塵影事。又一種,這種境界相很微細的,但是它屬於法塵。這就是佛對阿難說,你所執著的推究、尋思、追求那個心,如是而已,內守幽閒。看經文: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我不是一定教你執著有心、無心、非心,但你應該觀照你自己的心,應該於你自己心中微細的你去研究,微細揣摩就是你去研究研究;研究研究你就明白了,你所執著的不舍的這個妄心,若離開了色身香味觸,沒有這些個前塵,你還有分別沒有?微細揣摩,你若離開這 些前塵境界,你還有個體性沒有?有分別性,那就是你的心。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假使若分別性,離塵無體,離開外邊塵境沒有另外個體性,這就叫前塵影事。“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就是以前的所分別的色身香味對待一切境界相的,就叫法塵分別影事。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這個塵境不是常住的,隨變就變化了。“塵非常住”,這個法塵不是住在那的、不動的,它會變的,一變就變滅了。它沒有了,你把這個塵當為你的心,那就錯了。原來就沒有,根本就沒有,像烏龜長毛、兔子長角,龜毛兔角,龜沒有毛,兔子也沒有角,原來就沒有。如果把這個當成你的法身,“則汝法身,同於斷滅”,那你沒有法身,那是斷滅的。因為沒有法身了,就是沒有心了,那誰來修?“其誰修證,無生法忍”,那要找個能修的心來修無生法忍,沒有!
這一段經文告訴你,外塵不是常住的,不是不生滅法,它是生滅的。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有緣就成了、就有了;無緣,無緣就滅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就是因緣和合有這麼個東西,但是虛妄的;因緣別離了,別離了虛妄也就滅了。虛妄生,虛妄滅,虛妄生是因緣,虛妄滅還是因緣。
這個佛就對阿難說,就是你所依託的心要是變滅的時候,你能托影事的這個心,因為這樣才生,因為這樣才滅,你這個心還有嗎?佛這個就明確給阿難指出來,說阿難你認這個緣影,你所說的都是外邊緣影,你要把這個緣影當成你的真心,當成你的法身,錯了,龜毛兔角,沒有的。那誰還來修?這個推究所有一切妄法沒有體的,都是虛妄的。佛這麼一分別一解說,阿難是明白了 ;不是找到真心明白了,知道他以前緣念的全是假的。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佛把這個妄的體一破,阿難與沒有明白的人,在這與會當中則無所根據了,失據了。以前把這個當成自己的身心,現在經佛這麼一破滅,身也沒有了,心也沒有了,茫然若失,就是形容不知所措的意思。佛在這個時候來跟他解說了。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修學的人,凡是在世間一切想修行想學法的人,縱使他修得到了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人天的定法),不得漏盡,成不了阿羅漢果。為什麼?都是因為他們執此生死的妄想,在生滅當中生死法的妄想,把這個生滅生死法的妄想當成真實的,就錯在這個地方,認假為真 ,因此你阿難雖然得到多聞,不成聖果。在佛弟子當中,阿難是多聞第一,但是成不了道。
在一切小乘法教義當中,阿難證得初果就算聖人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叫聖人,但是楞嚴經就不承認了。不止阿難認妄為真,一切眾生都是認妄為真,把假的當成真的,都是這樣子。乃至於三果以下的,初果、二果、三果,在大乘教義不稱為他們是聖人,跟凡夫等。為什麼?他們把妄想誤為真實,把假的當成真的,因此不能證四果。四果才算無學位,三果都算修 學人,這就是凡夫、外道、權乘菩薩、小乘的人,錯了。什麼錯了?把妄當成真的,依著妄本而修。佛後文譬喻,就前頭說的蒸沙作飯,沙子永遠是沙子,不能成為是飯。
這個九次第定是指著人天修的,這個定不是究竟的,不是了生死的,這個九次第定以後單講,現在說它一個名詞。在初禪所得的定,初禪入了定了,禪定、禪定,生到初禪天,這個叫次第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叫做次第定。完了進入空處的次第定,到識處次第定,到無所有處次第定,到非想非非想的次第定,及滅受想次第定,這叫 八定,全是凡夫所修的。九次第定前八定屬於凡夫所修的,滅受想這個就是所謂的漏盡煩惱了,漏盡煩惱就是四果道人所修成的。因為初果斷三界內的見惑;二果斷欲界的六品思惑,也斷思惑了 ;三果的斷了欲界的九品思惑,只是欲界的,而色界、無色界的思惑還沒有盡、還沒斷除,所以他證不了阿羅漢果。所以三果的人,在楞嚴經這樣判斷,說三果雖然斷了欲界的九品思惑,因為色界、無色界的思惑沒有斷,沒有斷的話,就不能證得四果阿羅漢;那就是三果聖人所做的,他的證得那個心還不是真心。在楞嚴經這樣判斷,從初果到三果還算凡夫,不算聖人。所以阿難初果雖得多聞,因不能成為聖果,這是楞嚴經所定的,佛所說的。但是能滅六識叫無心定,兼帶著滅七識,才叫滅盡定,這個跟末那相應的那個受想,名受想伏下來了,受想不能再起作用了,就是能降伏了,所以叫滅受想定。在四果人滅了受想定的時候,得了這個定,在小乘法裡頭就叫漏盡。漏盡了,漏落三界的這個漏落的惑業他已經消除了,叫漏盡了,這就是證得四 果阿羅漢。
佛說阿難才證初果,不止你初果,就是二果、三果,你們沒有得到漏盡,不能夠成為阿羅漢;也就是說不算了生死,必須得到四果阿羅漢才算真正了了生死,這叫無漏聖位。但是以楞嚴經說,這個涅槃所證得的不是真實的,不是真正的涅槃,破除這種意思。說你 應當觀察你們所得的涅槃,四果人所得的涅槃不是真實的,不是真正的涅槃,也不是真漏盡。真漏盡就是指佛說的。要是以無上菩提來對照說,這個都是依識心而修成的。這個九次第定最後超出三界了,是依識而修成的,不能成佛。
我們經常在華嚴部底下過,我們那有個牌子教化城,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在那寫個化城?我經常天天走,我想了很久,但是我們化城也沒有盡。能到化城,已經了了生死了,不隨輪轉所轉,但是化城不能成佛。這個意思懂嗎?叫我們努力,這個地方是化城,還不能夠成佛。
我們把生死妄想第六識把它認為真實常住,我們都是錯誤把這個當成真心。這是妄,這不是真,這也不是我們的心。你要想斷六道輪回的苦,你得把六識破了,在三界之外所證那個勝善功能才能了生死。分段,這只能了分段,所以說 是化城。
佛在這個地方提出來,跟阿難說,你雖然是多聞,未成聖果。不過在小教教義從初果就算他斷了是聖人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叫聖人。但是楞嚴經不成,楞嚴經不承認的,不是聖人 ;這是單指阿難跟三果人說的,你們還沒有漏盡,初果還是凡夫。所以阿難不能夠破摩登伽難,問題就在這裡。
【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身雖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
阿難聽佛這麼一說,“阿難聞已”,聽見佛給他開示之後;“重複悲淚”,悲淚就是自己傷心的樣子,我們要哭了就是傷心;“五體投地,長跪合掌”,就向佛請示。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以來,我心裡怎麼想的?我是仗恃佛的威神,我自己常自思惟,我自己常時做這樣想;“無勞我修”,我不必辛辛苦苦去修行 了;因為如來會惠給我三昧,“將謂如來,惠我三昧”,如來一定施給我三昧;現在我才明白了,“不知身心本不相代”,佛是佛,我是我;把我本心失掉了,失去是我本心;“身雖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這是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