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
鐵
圍
山
川、
一
切
地
獄,
高
下
平
正,
皆
悉
清
淨,
|
為
明。
爾
時,
佛
光
所
照
之
處,
山
林
國
土、
江
河
大
|
為
常,
轉
不
淨
以
為
淨,
轉
苦
以
為
樂,
轉
無
明
以
|
放
大
光
明,
大
光
普
照;
大
光
普
照
者,
轉
無
常
以
|
湧
邊
沒,
邊
湧
中
沒,
是
名
六
種
震
動。
復
從
舌
根
|
東
湧
西
沒,
西
湧
東
沒,
南
湧
北
沒,
北
湧
南
沒,
中
|
大
千
世
界,
一
切
世
界
六
種
震
動。
六
種
震
動
者,
|
是
名
師
子
吼;
如
是
說
竟,
出
廣
長
舌
遍
覆
三
千
|
並
說
眾
生
盡
有
佛
性,
諸
魔
怖
畏,
外
道
歸
伏
故,
|
者,
名
決
定
說;
決
定
說
者,
明
知
如
來
常
住
不
滅,
|
二
部
經、
大
菩
薩
僧
已,
復
欲
大
師
子
吼。
師
子
吼
|
及
自
己
身
問
諸
佛
名,
佛
說
十
方
三
世
諸
佛、
十
|
爾
時,
釋
迦
牟
尼
佛
因
信
相
菩
薩
為
一
切
眾
生
|
|
大
通
方
廣
懺
悔
滅
罪
莊
嚴
成
佛
經
卷
下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 |
爾
時,
眾
中
師
子
吼
菩
薩
摩
訶
薩
即
從
座
起,
正
|
知
有
為
法
悉
皆
無
常。
|
得
須
陀
洹
道,
無
量
天
人
得
法
眼
淨,
自
識
宿
命,
|
含
道,
四
億
優
婆
塞
得
斯
陀
含
道,
十
億
優
婆
夷
|
千
比
丘
得
阿
羅
漢
道,
萬
八
千
比
丘
尼
得
阿
那
|
沙
菩
薩
得
無
生
法
忍,
八
萬
聲
聞
發
大
乘
心,
十
|
父
現
此
神
通
威
德
力
時,
是
時
眾
中
四
十
恆
河
|
化
佛,
所
以
見
者,
皆
是
釋
迦
威
神
之
力。
釋
迦
慈
|
見
釋
迦
在
本
座
上。
當
於
爾
時,
一
切
大
眾
皆
見
|
皆
歸
一
乘;
眾
生
見
之,
說
是
語
已,
忽
然
不
現,
唯
|
生
盡
有
佛
性,
說
一
切
法
皆
歸
於
空,
萬
行
因
果,
|
化
佛
異
口
同
音,
皆
言
如
來
常
性
不
滅,
說
諸
眾
|
地
化
出,
猶
如
湧
雲,
遍
滿
虛
空,
間
無
空
處。
是
時
|
爾
時,
釋
迦
分
身
諸
佛,
從
空
化
下,
猶
如
雨
華,
從
|
無
諸
穢
惡,
猶
如
東
方
清
淨
莊
嚴
滿
月
世
界。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 |
皆
歸
一
空,
更
無
別
空。
善
男
子!
汝
向
所
問:
應
當
|
為
是
空,
無
為
空,
有
為
空,
內
空
外
空,
大
空
小
空,
|
船。
善
男
子!
佛
即
是
法,
法
即
是
僧,
僧
即
無
為,
無
|
多
故,
求
出
三
界
煩
惱
大
海,
方
廣
經
典
為
作
大
|
明
知
識。
迷
子
眾
生,
若
有
惺
悟,
自
生
厭
離,
念
力
|
是
眾
力。
佛
是
眾
生
歸
處
父
母,
菩
薩
僧
者
是
證
|
分
別
解
說。
非
但
佛
力、
非
但
法
力、
非
但
僧
力,
皆
|
子!
快
問
是
義,
利
益
眾
生。
諦
聽
諦
聽!
今
當
為
汝
|
佛
告
師
子
吼
菩
薩
摩
訶
薩
言:
善
哉
善
哉!
善
男
|
何
況
眾
生?
|
三?
如
上
所
說,
唯
有
一
乘,
眾
生
見
三,
佛
自
說
三,
|
如
其
法
力
應
求
法,
如
其
僧
力
應
求
僧,
何
須
求
|
罪;
為
佛
力?
為
法
力?
為
僧
力?
如
其
佛
力
應
求
佛,
|
聞
佛
名
亦
滅
罪,
聞
法
名
亦
滅
罪,
聞
僧
名
亦
滅
|
理
衣
服,
頂
禮
佛
足,
而
白
佛
言:
世
尊!
如
上
所
說,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4 |
佛
言:
善
男
子!
汝
護
是
經,
即
護
三
寶,
亦
護
行
教
者。
|
我
護
是
經,
令
得
久
住,
盡
菩
提
性。
|
有
惡
魔
欲
來
惱
亂,
使
諸
惡
魔
不
得
其
便。
世
尊!
|
亦
當
護
之。
或
復
有
人
敬
是
經
典,
修
行
七
日,
或
|
大
陀
羅
尼
咒
以
守
護
之,
淨
持
戒
行
修
學
是
經,
|
開
無
上
菩
提
門,
進
諸
聲
聞
趣
於
大
乘,
我
當
以
|
道,
學
者
眼
目,
攝
諸
邪
見,
救
護
失
心,
閉
三
惡
道,
|
說
無
二
無
三,
是
方
廣
經
典,
諸
佛
之
母,
菩
薩
大
|
師
子
吼
菩
薩
摩
訶
薩
復
白
佛
言:
世
尊!
如
佛
所
|
聖
教,
我
以
久
知,
為
諸
眾
生,
問
如
此
事。
|
為
一
相
三
寶。
師
子
吼
菩
薩
言:
善
哉
善
哉!
實
如
|
一,
為
初
中
後
善
一
切
眾
生,
分
別
說
三,
是
故
名
|
佛
說
及
我
所
說
萬
善
因
緣,
三
寶
三
乘
不
過
有
|
處
處
遊
行
藏
護
其
身,
不
離
虛
空。
善
男
子!
十
方
|
求
一,
何
須
求
三,
善
男
子!
譬
如
有
人
怖
畏
虛
空,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5 |
是
咒
能
令
失
心
者
使
得
本
心。
是
陀
羅
尼
咒
一
|
謗
此
咒
者,
世
世
與
道
不
成,
不
出
三
界。
何
以
故?
|
說
之;
若
有
謗
此
咒
者,
即
為
謗
此
諸
佛
如
來。
已
|
世
尊!
是
陀
羅
尼
咒,
八
百
萬
億
諸
佛
所
說,
我
今
|
其
七
日
勿
念
餘
經,
存
心
方
廣,
更
莫
異
境。
|
一
讀
百
遍,
右
遶
七
匝;
如
是
七
日,
一
日
三
時,
於
|
曼
哆
羅
曼
哆
羅
娑
訶
|

樓

樓
師
鞞
帝
|
婆
樓
尼
叉
夜
多
摩
隸
遮
隸
|
毗
摩
羅
修

離
達
摩
尼
佉
那
|
婆
毗
伊
捨
摩
陀
毗
婆
舍
那
|
呵
阿
伽
闍
尼
婆
毗
薩
婆
達
摩
尼
|
阿
亶
地
陀
羅
尼
多
陀
|
南
無
佛
陀
南
無
達
摩
南
無
僧
伽
|
爾
時,
師
子
吼
菩
薩
即
於
佛
前,
而
說
咒
曰: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6 |
佛
言:
若
有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能
於
我
滅
後,
或
復
|
萬
善
成
佛
道
會
捨
一
切
惡
|
一
切
見
佛
性
都
由
清
淨
信
|
自
知
得
作
佛
決
定
無
有
疑
|
並
諸
菩
薩;
|
穩,
及
其
命
終,
常
見
諸
佛,
亦
得
見
我,
亦
見
汝
身
|
聞
汝
名
者,
咒
音
聲
者,
信
敬
不
毀,
是
人
現
世
安
|
學
人,
開
闡
導
教,
斷
諸
邪
見。
善
男
子!
一
切
眾
生
|
念
眾
生,
令
出
三
有,
說
如
是
咒,
大
作
利
益
無
量
|
佛
告
師
子
吼
菩
薩
言:
善
哉
善
哉!
能
護
三
寶,
慈
|
塗。
|
日
日
讀
誦,
經
念
不
忘,
是
人
乃
至
菩
提,
不
墮
三
|
從
無
量
劫
來
三
障
重
罪,
聞
此
咒
已,
至
心
受
持,
|
戲
論、
不
入
憒
市,
常
行
大
慈,
貴
於
坐
禪;
是
人
或
|
經
於
耳,
聞
以
書
寫,
不
食
酒
肉、
齋
戒
自
守、
去
離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7 |
佛
言:
善
哉
善
哉!
善
男
子!
怖
心
難
生,
善
根
難
發,
|
眾,
發
露
懺
悔,
唯
願
聽
許。
|
無
量
阿
僧
祇
罪,
求
依
如
來、
十
二
部
經、
諸
菩
薩
|
可
具
說,
或
犯
十
惡,
或
犯
五
逆
及
謗
方
等,
或
造
|
佛
言:
世
尊!
我
等
或
從
無
量
劫
來,
造
作
惡
業,
不
|
人
俱,
忽
然
之
頃,
來
至
佛
所,
頂
禮
佛
足,
同
聲
白
|
作
是
語
已,
爾
時,
定
光
佛
時
善
見
王
子
與
三
千
|
如
是
惡
業
悉
得
除
滅,
無
有
遺
餘。
|
等,
今
若
生
信
禮
拜
如
是
十
方
三
世
諸
佛
名
者,
|
本
心,
身
犯
四
重
八
禁、
六
重
十
惡、
五
逆、
誹
謗
方
|
比
丘、
比
丘
尼、
若
菩
薩、
若
沙
彌、
若
沙
彌
尼,
或
失
|
謗
方
等
一
切
惡
業,
悉
皆
除
滅,
無
有
遺
餘。
若
有
|
思
第
一
義,
是
人
一
念
一
彈
指
頃,
十
惡
五
逆
及
|
世
十
方
諸
佛、
十
二
部
經、
諸
大
菩
薩,
心
念
大
乘,
|
一
日,
或
復
一
夜,
或
復
一
時,
或
復
一
念,
禮
拜
三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8 |
稽
首
東
方
普
賢
大
士
|
亦
復
歸
命
下
方
億
像
如
來
|
稽
首
上
方
香
積
如
來
|
亦
復
歸
命
北
方
勝
妙
佛
|
稽
首
西
方
阿
彌
陀
佛
|
亦
復
歸
命
南
方
寶
相
佛
|
稽
首
東
方
阿

佛
|
歸
命
十
方
僧,
復
次
歸
命
|
歸
命
十
方
法
|
歸
命
十
方
佛
|
者:
|
偏
袒
右
肩,
右
膝
著
地,
作
如
是
言:
世
尊!
我
等
今
|
爾
時,
三
千
人
聞
佛
慈
音,
正
理
衣
服,
合
掌
作
禮,
|
者,
應
當
如
是,
隨
意
說
之。
|
欲
懺
十
惡,
欲
懺
五
逆,
乃
至
一
闡
提,
欲
見
佛
性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9 |
亦
復
歸
命
諸
餘
經
法
|
稽
首
大
藏
十
二
部
經
方
等
正
典
|
亦
復
歸
命
有
教
初
心
|
稽
首
出
現
四
道
聖
人
|
亦
復
歸
命
阿
難
迦
葉
|
稽
首
大
士
維
摩
文
殊
|
歸
命
今
者
我
師
釋
迦
|
稽
首
他
方
分
身
化
佛
|
亦
復
歸
命
未
來
佛
性
|
稽
首
本
師
定
光
如
來
|
亦
復
歸
命
下
方
堅
德
大
士
|
稽
首
上
方
虛
空
藏
大
士
|
亦
復
歸
命
北
方
滿
月
|
稽
首
西
方
觀
音
大
士
|
亦
復
歸
命
南
方
持
世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0 |
常、
正
法
無
常、
僧
寶
無
常,
不
樂
慧
施,
信
受
邪
法;
|
生,
或
謗
法
師、
法
說
非
法、
非
法
說
法,
謂
如
來
無
|
是
非,
或
說
世
間
無
量
惡
業,
或
殺
菩
提
善
根
眾
|
非
法,
或
復
自
在
用
僧
鬘
物,
於
五
部
僧
邊
或
作
|
邊
作
非
法,
於
比
丘
尼
邊
作
非
法,
於
父
母
邊
作
|
煩
惱,
遠
離
善
根,
惡
業
障
隔,
近
惡
知
識,
於
比
丘
|
自
覺
知,
惡
心
熾
盛,
不
見
後
世,
但
見
現
在,
樂
習
|
無
量
倒
見,
煩
惱
惡
業
不
可
具
陳,
所
作
眾
罪
不
|
﹁
我
等
或
從
無
始
世
界
及
今
惡
身,
狂
惑
心
亂,
|
願
一
切
眾
生,
若
未
懺
者,
皆
得
滅
罪,
作
如
是
言:
|
願
使
聞
知,
皆
為
證
明。
|
一
切
神
仙、
有
大
神
足
者、
有
天
眼
者、
有
天
耳
者,
|
十
三
天、
虛
空
天
上
地
上
地
下
有
諸
山
林
樹
下
|
亦
復
歸
命
現
在
諸
佛、
四
方
四
王、
忉
利
釋
梵、
三
|
稽
首
八
分
舍
利
形
像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1 |
劫
以
來
生
死
重
罪,
願
後
更
莫
造。
﹂
|
母
菩
薩
知
識,
聽
許
我
等
發
露
懺
悔,
願
除
無
量
|
怖
畏、
無
量
慚
愧,
歸
依
三
寶,
諸
佛
慈
悲
方
等
父
|
造
如
是
十
惡
五
逆
無
間
重
罪,
是
故
今
日
無
量
|
毀
呰
輕
賤,
言
多
過
惡,
或
復
說
言
無
佛
法
僧,
或
|
露,
於
彼
正
法
未
有
護
惜
建
立
之
心,
於
其
中
間
|
重
事;
本
心
初
無
怖
畏
慚
愧,
默
受
供
養
未
曾
發
|
無
慚
愧,
或
犯
十
惡
五
逆
等
罪,
自
知
定
犯
如
是
|
發
麤
惡
言
誹
謗
正
法,
造
是
重
業
未
曾
改
悔,
心
|
或
犯
過
去
未
來
現
在
諸
佛
禁
戒,
作
一
闡
提
行,
|
﹁
復
次
世
尊!
我
等
或
從
無
量
劫
來
造
作
五
逆,
|
造。
﹂
|
懺
悔,
願
除
無
量
劫
以
來
生
死
重
罪,
願
後
更
莫
|
佛
慈
悲
方
等
父
母
菩
薩
知
識,
聽
許
我
等
發
露
|
是
故
今
日
無
量
怖
畏、
無
量
慚
愧,
歸
依
三
寶,
諸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2 |
物,
或
復
自
稱
我
得
正
法、
四
禪
四
果,
緣
是
惡
業,
|
物,
或
犯
五
部
僧
物,
乃
至
一
比
丘
物,
一
切
檀
越
|
或
犯
招
提
僧
物,
或
犯
十
方
僧
物,
或
犯
現
前
僧
|
﹁
復
次
世
尊!
我
等
或
從
無
量
劫
來,
及
今
一
形,
|
生
死
重
罪,
願
後
更
莫
造。
﹂
|
知
識,
聽
許
我
等
發
露
懺
悔,
願
除
無
量
劫
以
來
|
量
慚
愧,
歸
依
三
寶
諸
佛
慈
悲
方
等
父
母
菩
薩
|
身
心
起
惑
無
量
倒
見,
是
故
今
日
無
量
怖
畏、
無
|
作
是
言;
﹃
如
來
今
日
畢
竟
涅
槃,
三
寶
無
常
﹄,
|
真
是
魔
語
以
為
佛
語,
或
復
信
受
六
師
所
說,
或
|
經,
諸
惡
論
義
畜
八
不
淨,
真
是
佛
語
以
為
魔
語,
|
不
淨、
不
淨
見
淨、
或
復
邪
見
讚
說
世
典,
不
敬
佛
|
說
非
犯、
非
犯
說
犯、
輕
罪
說
重、
重
罪
說
輕、
淨
見
|
四
重
之
法
說
偷
蘭
遮,
偷
蘭
遮
法
說
為
四
重,
犯
|
﹁
復
次
世
尊!
我
等
或
從
無
量
劫
來,
或
四
倒
見,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3 |
十
方
佛
前
今
者
懺
悔:
﹃
一
切
眾
生
無
量
劫
來,
|
﹁
復
次
世
尊!
我
等
今
者
為
諸
眾
生
及
自
己
身,
|
障、
四
重
無
間,
十
惡
重
罪。
﹂
|
發
露
懺
悔,
願
除
無
量
劫
以
來
煩
惱
障、
業
障、
報
|
迦,
諸
佛
慈
悲
方
等
父
母
菩
薩
知
識,
聽
許
我
等
|
三
寶,
過
去
多
寶,
未
來
千
佛,
現
在
分
身
諸
來
釋
|
故
今
日,
無
量
怖
畏、
無
量
慚
愧,
是
故
今
日
歸
依
|
無
能
救
護,
師
僧
父
母
諸
天
世
人
亦
不
能
救,
是
|
若
不
發
露,
定
墮
地
獄
﹄。
諸
佛
菩
薩
聲
聞
緣
覺
|
曾
聞
佛
說:
﹃
若
犯
四
重
乃
至
五
逆,
或
謗
正
法,
|
甚
深
經
典,
造
一
闡
提
行,
覆
藏
不
悔,
日
夜
增
長。
|
戒,
從
突
吉
羅
復
至
四
重,
或
復
五
逆,
誹
謗
正
法
|
悔
法,
眾
多
學
法,
七
滅
諍
法,
或
犯
如
是
一
一
諸
|
三
僧
殘、
二
不
定
法,
三
十
捨
墮,
九
十
一
墮,
四
懺
|
不
善
因
緣;
或
本
出
家
造
作
四
重
八
禁
六
重
十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4 |
十
地,
悉
令
具
足
如
來
正
覺。
﹄
﹂
|
悉
懺
悔,
我
今
供
養
十
方
諸
佛,
願
諸
眾
生
令
住
|
憍
慢
放
逸,
因
貪
恚
癡
造
作
諸
惡,
如
是
諸
罪
今
|
敬
父
母
師
長,
如
是
眾
罪
今
悉
懺
悔;
愚
惑
所
覆
|
眾
罪
今
悉
懺
悔;
以
無
智
故
誹
謗
正
法,
不
知
恭
|
是
眾
罪
今
悉
懺
悔;
或
不
恭
敬
菩
薩
緣
覺,
如
是
|
是
眾
罪
等,
今
悉
懺
悔;
或
不
恭
敬
佛
法
聖
僧,
如
|
心,
渴
愛
所
逼
造
作
眾
惡,
身
口
意
惡
所
集
三
業,
|
怖
畏,
不
得
自
在
諸
結
惱
熱,
貪
欲
恚
癡
嬈
動
其
|
造
諸
惡,
及
以
女
色
姦
諂
作
惡,
繫
屬
於
他
常
有
|
故
作
眾
惡。
親
近
非
聖,
因
生
慳
嫉,
貧
窮
因
緣
而
|
友
煩
惱
亂
心,
五
欲
因
緣
心
生
忿
恚,
不
知
厭
足
|
所
作
不
見
其
過。
凡
夫
愚
行
無
智
闇
覆,
親
近
惡
|
恃
種
性
及
諸
財
寶,
盛
年
放
逸
作
諸
惡
業,
隨
心
|
不
識
諸
佛
及
父
母
恩,
不
解
善
法,
造
作
眾
惡,
自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5 |
如
是
我
今
歸
命
佛
亦
如
恭
敬
三
世
尊
|
過
去
未
來
今
諸
佛
一
切
我
皆
稽
首
禮
|
智
慧
眼
人
能
知
見
諸
天
不
解
此
智
慧
|
大
精
進
人
我
歸
命
佛
二
足
中
尊
最
上
|
佛
大
慈
仁
無
此
事
怨
親
憎
愛
以
等
利
|
凡
人
行
惠
為
己
利
求
報
以
財
而
給
施
|
於
一
切
等
無
與
等
稽
首
世
尊
稀
有
比
|
唯
佛
一
人
獨
第
一
三
界
父
母
一
切
智
|
爾
時,
善
見
王
子
三
千
人,
懺
悔
以
訖,
以
偈
讚
佛:
|
真
大
士。
|
不
自
願
身,
先
願
眾
生
令
得
正
覺,
是
故
名
汝
是
|
惡,
復
令
眾
生
遠
離
眾
惡,
是
故
名
汝
是
真
大
士;
|
眾
生
懺
悔
眾
罪,
以
是
名
汝
是
真
大
士;
自
離
眾
|
能
觀
身
不
善
惡
業,
生
大
怖
畏
發
露
諸
惡,
復
為
|
爾
時,
佛
告
善
見
王
子:
善
哉
善
哉!
大
士
大
士!
自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6 |
今
日
得
現
報
未
來
不
可
量
|
亦
如
諸
小
天
奉
事
天
帝
釋
|
我
使
諸
天
人
以
為
作
給
使
|
諸
天
皆
歡
喜
恭
敬
合
掌
禮
|
身
被
僧
伽
梨
衣

行
隨
身
|
半
月
常
布
薩
結
淨
行
乞
食
|
持
戒
大
沙
門
大
戒
清
淨
尼
|
若
有
得
涅
槃
是
名
為
實
樂
|
若
有
能
精
進
是
名
行
道
人
|
若
有
能
觀
空
是
名
得
三
昧
|
若
持
戒
清
淨
是
名
實
比
丘
|
如
事
善
師
想
成
佛
亦
不
久
|
若
欲
求
佛
道
常
隨
多
聞
人
|
說
偈
教:
|
爾
時,
十
方
諸
佛
即
為
善
見
王
子
及
三
千
人,
而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7 |
悉
有
如
來
性
如
是
諸
人
等
|
心
常
生
信
解
皆
言
諸
眾
生
|
若
能
有
一
人
於
我
滅
度
後
|
是
名
報
佛
恩
復
次
善
見
王
|
心
無
分
別
相
如
是
諸
人
等
|
無
二
亦
無
三
若
能
發
是
意
|
十
方
及
現
在
唯
有
一
佛
乘
|
了
知
一
乘
道
過
去
並
未
來
|
世
間
一
切
人
心
無
分
別
相
|
是
名
報
佛
恩
復
次
善
見
王
|
法
僧
亦
復
然
如
是
諸
人
等
|
了
知
十
方
佛
常
住
不
涅
槃
|
世
間
一
切
人
心
生
清
淨
信
|
復
次
善
見
王
除
我
及
菩
薩
|
出
家
持
禁
戒
是
名
報
佛
恩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8 |
是
名
報
佛
恩
復
次
善
見
王
|
並
諸
菩
薩
眾
等
心
無
彼
此
|
諸
佛
菩
薩
母
念
佛
敬
是
經
|
百
億
菩
薩
眾
如
是
大
乘
經
|
須
臾
聽
是
經
復
勝
別
供
養
|
於
我
末
法
中
有
能
化
一
人
|
亦
名
報
佛
恩
復
次
善
見
王
|
飲
食
及
衣
服
普
施
諸
大
眾
|
亦
名
報
佛
恩
若
人
捨
一
財
|
孝
順
供
養
師
如
是
諸
人
等
|
須
臾
讀
是
經
敬
重
佛
法
僧
|
於
我
滅
度
後
若
能
有
一
人
|
亦
名
報
佛
恩
復
次
善
見
王
|
不
求
天
果
報
直
向
無
上
道
|
亦
名
報
佛
恩
若
修
一
念
善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19 |
亦
復
歸
命
多
聞
大
智
阿
難
舍
利
|
諸
餘
經
法
稽
首
過
去
維
摩
文
殊
|
稽
首
八
萬
四
千
法
藏
亦
復
歸
命
|
三
世
諸
佛
亦
復
歸
命
釋
迦
文
佛
|
我
等
今
者
稽
首
過
去
未
來
現
在
|
重
說
偈
言:
|
爾
時,
善
見
王
子
三
千
人,
蒙
佛
教
已,
歡
喜
頂
受,
|
不
名
報
佛
恩
|
誹
謗
不
信
受
斷
壞
三
寶
種
|
其
罪
亦
如
是
若
人
見
修
善
|
及
諸
眾
生
類
謗
禪
壞
亂
眾
|
如
殺
三
千
界
滿
中
一
切
人
|
滿
中
一
切
人
謗
禪
壞
亂
眾
|
一
念
在
禪
定
勝
活
三
千
界
|
有
能
末
法
中
若
欲
報
佛
恩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0 |
以
是
故
名
佛
以
為
阿
羅
漢
|
應
受
天
世
人
一
切
諸
供
養
|
智
慧
箭
勁
利
破
憍
慢
諸
賊
|
忍
鎧
心
堅
固
精
進
弓
力
強
|
以
是
故
名
佛
多
陀
阿
伽
度
|
諸
聖
如
實
語
佛
亦
如
實
說
|
實
相
及
所
去
佛
亦
爾
無
異
|
諸
聖
所
從
來
佛
示
如
是
來
|
憐
愍
眾
生
故
方
便
轉
法
輪
|
如
是
真
實
相
不
戲
於
諸
法
|
實
之
以
不
實
二
事
不
可
得
|
諸
佛
說
何
實
何
者
是
不
實
|
重
說
偈
言:
|
始
學
初
因
稽
首
以
訖
|
稽
首
無
學
五
分
法
身
亦
復
歸
命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1 |
大
悲
度
眾
生
軟
善
教
調
御
|
以
是
故
名
佛
為
阿
耨
多
羅
|
戒
定
慧
等
眼
無
及
況
出
上
|
以
是
故
名
佛
為
路
迦
鞞
陀
|
知
世
所
從
來
亦
知
世
盡
道
|
以
是
故
名
佛
以
為
修
伽
陀
|
滅
除
老
病
死
令
到
安
穩
處
|
或
時
方
便
說
愍
念
一
切
故
|
解
知
一
切
法
自
得
妙
道
法
|
是
故
號
世
尊
鞞
闍
遮
羅
那
|
得
微
妙
三
明
清
淨
行
亦
具
|
是
故
十
方
中
號
三
藐
三
佛
|
真
正
解
四
諦
定
實
不
可
變
|
知
苦
盡
實
相
亦
知
苦
盡
道
|
正
知
苦
實
相
亦
實
知
苦
因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2 |
十
方
現
在
佛
並
過
去
未
來
|
滅
度
多
寶
佛
一
切
皆
歡
喜
|
如
是
懺
悔
者
令
我
及
分
身
|
常
見
我,
今
日
教
化
諸
菩
薩:
|
見
我,
亦
見
多
寶
佛,
及
諸
分
身
者,
懺
悔
滅
罪。
以
|
空;
信
力
故,
福
力
多;
若
能
如
是
懺
悔
者,
則
為
已
|
心
實
故,
善
力
實;
心
解
故,
罪
性
解;
空
慧
故,
罪
性
|
三
千
人!
汝
等
罪
性
不
在
外、
不
在
內、
不
在
中
間;
|
空
中,
異
口
同
音
唱
如
是
言:
是
善
見
大
士
及
以
|
爾
時,
十
方
諸
佛
入
神
通
三
昧,
而
自
舉
身
處
於
|
道
樹
下
悉
知
是
故
名
為
佛
|
三
世
動
不
動
盡
及
不
盡
法
|
以
是
故
名
佛
提
婆
魔

舍
|
智
慧
無
煩
惱
說
最
上
解
脫
|
以
是
故
名
佛
富
樓
沙
曇
藐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3 |
世
尊
大
慈
悲
釋
種
大
法
王
|
爾
時,
善
見
王
子
三
千
人
等,
俱
發
聲
言
以
偈
讚
佛:
|
定
得
滅
重
罪
|
是
故
悔
諸
罪
至
心
諦
信
之
|
安
住
於
佛
道
決
定
無
有
疑
|
阿
僧
祇
劫
中
不
墮
三
惡
道
|
如
是
一
一
心
禮,
是
人
福
德
無
量,
滅
除
生
死
重
罪:
|
想、
亦
如
見
無
量
佛
想。
|
佛
想、
二
佛
想、
十
佛
想、
見
百
佛
想、
千
佛
想、
萬
佛
|
一
一
心
禮,
亦
如
遭
我
想、
值
我
想、
見
我
想、
見
一
|
十
二
部
尊
經
諸
大
菩
薩
僧
|
當
如
善
見
王
禮
是
三
世
佛
|
佛
告
諸
弟
子
有
罪
欲
懺
悔
|
順
此
大
乘
經
得
入
菩
提
門
|
亦
見
亦
供
養
亦
令
得
歡
喜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4 |
今
是
經
中
諸
大
菩
薩
摩
訶
薩
得
一
生
實
相,
皆
|
薩
果。
﹂
|
者,
授
與
辟
支
佛
果;
應
以
菩
薩
得
度
者,
授
與
菩
|
漢
得
度
者,
授
與
阿
羅
漢
果;
應
以
辟
支
佛
得
度
|
以
阿
那
含
得
度
者,
授
與
阿
那
含
果;
應
以
阿
羅
|
洹
果;
應
以
斯
陀
含
得
度
者,
授
與
斯
陀
含
果;
應
|
等;
滅
是
罪
已,
應
以
須
陀
洹
得
度
者,
授
與
須
陀
|
僧
者,
是
名
報
三
寶
恩,
即
滅
十
惡
五
逆
及
謗
方
|
有
能
真
心
禮
是
十
方
諸
佛、
十
二
部
經、
諸
菩
薩
|
汝
於
來
世
必
得
作
佛。
復
次,
善
男
子!
於
我
滅
後,
|
﹁
若
能
如
是
發
露
懺
悔,
不
覆
藏
罪,
是
真
菩
薩,
|
爾
時,
佛
告
善
見
王
子
及
以
三
千
人
等:
|
以
見
無
上
尊
是
故
今
敬
禮
|
視
眾
如
一
子
無
彼
亦
無
此
|
處
眾
師
子
吼
普
攝
諸
眾
生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5 |
言,
世
尊!
一
切
眾
生
狂
惑
心
亂,
造
作
惡
逆,
云
何
|
爾
時,
文
殊
師
利
法
王
子
菩
薩
摩
訶
薩
而
白
佛
|
世
諸
佛。
|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佛
行,
皆
由
禮
是
十
方
無
量
三
|
佛;
或
有
菩
薩
得
平
等
三
昧,
大
慈
大
悲
阿
耨
多
|
昧、
金
剛
三
昧、
五
智
印
三
昧,
皆
由
禮
是
三
世
諸
|
皆
由
禮
是
三
世
諸
佛;
或
有
菩
薩
得
師
子
吼
三
|
世
諸
佛;
或
有
菩
薩
得
陀
羅
尼
大
念
心
無
礙
智,
|
薩
得
不
退
忍,
如
法
忍、
如
法
界
忍,
皆
由
禮
是
三
|
三
昧、
智
印
三
昧,
皆
由
禮
是
三
世
諸
佛;
或
有
菩
|
三
昧,
皆
由
禮
是
三
世
諸
佛;
或
有
菩
薩
得
虛
空
|
諦,
皆
由
禮
是
三
世
諸
佛;
或
有
菩
薩
得
首
楞
嚴
|
皆
由
禮
是
三
世
諸
佛;
或
有
菩
薩
得
悟
第
一
義
|
界,
皆
由
禮
是
三
世
諸
佛;
或
有
菩
薩
得
畢
竟
智,
|
由
禮
是
十
方
三
世
諸
佛;
或
有
菩
薩
得
二
生
法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6 |
心
心
不
異、
心
心
時
進、
心
心
日
進、
心
心
生
信,
心
|
中
諸
佛
菩
薩、
十
二
部
經,
心
心
不
亂、
心
心
不
錯、
|
是
經,
日
夜
六
時
燒
香
供
養,
禮
拜
懺
悔,
稱
是
經
|
第
一
義,
七
日
七
夜
不
得
眠
臥,
一
日
三
時
讀
誦
|
不
名
懺
悔,
瞋
恚
俱
懷,
與
道
相
違;
想
念
大
乘,
思
|
佛,
是
諸
行
人,
和
合
為
上,
若
不
和
合,
瞋
恚
諍
訟,
|
稱
揚;
燒
好
妙
香,
一
心
除
亂,
正
憶
正
念,
一
心
念
|
修
是
經,
了
知
法
相,
無
人
我
見,
請
命
令
上,
分
別
|
洗
浴,
著
淨
衣
服,
一
上
廁
一
洗
浴,
安
置
寶
座;
久
|
嚴
其
內,
先
燒
好
香,
然
後
請
佛;
不
問
多
少,
香
水
|
空
淨
之
處,
淨
治
一
室,
香

塗
地,
以
好
幡
蓋
莊
|
薩,
心
生
歡
喜,
無
量
信
敬、
書
寫
受
持、
讀
誦
通
利,
|
典,
及
聞
十
方
三
世
諸
佛
名、
十
二
部
經、
諸
大
菩
|
佛
告
文
殊
師
利,
如
上
所
說,
若
人
聞
是
方
廣
經
|
自
知
而
得
滅
罪?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7 |
淨;
其
人
或
時
夢
見
自
身,
入
沙
門
大
會
之
中,
入
|
自
身
人
與
洗
浴,
天
雨
其
身,
當
知
是
人
定
得
清
|
大
橋
行,
當
知
是
人
定
得
度
脫;
其
人
或
時
夢
見
|
即
滅
五
逆;
是
人
其
夜
夢
見
自
身
欲
渡
大
河,
上
|
諦,
當
取
夢
相;
若
見
一
夢,
即
滅
一
逆,
見
此
五
夢,
|
罪
業,
決
定
無
疑。
所
以
知
者,
凡
夫
之
人,
未
合
真
|
其
室
內,
與
作
證
明;
如
是
七
日,
定
得
滅
罪,
淨
除
|
恆
沙
諸
佛,
無
量
無
邊
恆
沙
菩
薩,
隨
其
音
聲,
入
|
是
人
懺
悔,
震
動
十
方;
我
於
爾
時,
與
無
量
無
邊
|
香
水
浴
身、
燒
種
種
妙
香,
深
心
供
養,
以
此
至
心,
|
悔,
從
初
一
日
至
第
六
日,
復
以
香

塗
地、
復
以
|
是
人
如
是
讀
誦、
如
是
禮
拜、
如
是
至
心,
如
是
懺
|
僧、
心
心
念
戒、
心
心
念
捨、
心
心
念
天。
|
不
離、
心
心
思
罪、
心
心
念
佛、
心
心
念
法、
心
心
念
|
心
歡
喜、
心
心
相
次、
心
心
相
續、
心
心
深
重、
心
心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8 |
作
是
念
時,
維
摩
大
士
復
與
無
量
菩
薩
立
其
人
|
作
是
念:
從
今
日
始,
堅
持
禁
戒,
願
如
金
剛;
是
人
|
我
當
精
進,
我
當
讀
誦
大
乘
方
等。
是
人
爾
時
應
|
法。
應
作
是
念:
我
等
今
者
如
死
還
活,
我
當
持
戒,
|
曾
念
諸
餘
經
典,
從
此
悔
已,
後
更
莫
造,
是
名
悔
|
佛
言:
一
人
以
上,
二
十
人
以
下;
行
此
法
時,
亦
勿
|
文
殊
師
利
問
佛
言:
世
尊!
行
此
法
時,
得
多
人
不?
|
心。
|
禁
戒,
如
是
懺
悔,
若
不
滅
罪,
無
有
是
處,
除
不
至
|
士
女、
沙
彌、
沙
彌
尼,
失
心
錯
亂,
身
犯
如
是
一
一
|
佛
告
文
殊
師
利:
若
有
比
丘、
比
丘
尼、
菩
薩、
清
信
|
而
食,
當
知
是
人
還
得
果
報。
|
人
得
正
門
已;
其
人
或
時
夢
見
自
身,
自
得
![[卄/果]](../T01/y6281.bmp )
食
|
自
身
入
塔
寺
中,
見
好
大
像
及
見
菩
薩,
當
知
是
|
次
而
坐,
當
知
是
人
真
佛
弟
子;
其
人
或
時,
夢
見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29 |
樂,
故
言
無
間。
阿
者
言
無,
鼻
者
言
遮;
阿
者
言
無,
|
名
為
阿
鼻
地
獄。
阿
者
言
無,
鼻
者
言
間,
間
無
暫
|
諸
大
眾
善
思
念
之,
吾
當
為
汝
廣
開
分
別
云
何
|
佛
告
文
殊:
快
哉
快
哉!
快
問
是
義。
諦
聽
諦
聽!
及
|
苦
樂、
受
報
劫
數
多
少。
|
唯
願
如
來
為
一
切
眾
生,
說
其
因
緣、
形
狀、
大
小、
|
文
殊
師
利
白
佛
言:
世
尊!
云
何
名
為
阿
鼻
地
獄?
|
鼻
地
獄。
|
若
不
懺
悔,
發
露
諸
罪,
其
人
命
終
決
定
必
墮
阿
|
善、
一
一
戒
律,
乃
至
五
逆
及
謗
方
等,
除
一
闡
提,
|
有
犯
四
重
八
禁、
六
法
十
戒、
三
歸
五
戒、
八
禁
十
|
爾
時,
世
尊
復
告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摩
訶
薩
言:
若
|
名
具
戒、
是
名
得
住。
|
與
作
依
止。
佛
告
文
殊:
是
名
滅
罪、
是
名
解
脫、
是
|
前
為
作
時
證,
大
德
普
賢
為
作
羯
磨,
大
德
迦
葉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0 |
重
城
內
有
無
數
鐵
幢,
幢
頭
火
湧
如
沸
湧
泉,
其
|
剎
頭,
口
如
羅
剎
口,
頭
上
十
八
角,
手
捉
鐵
叉。
七
|
其
獄
四
門,
一
一
門
邊
復
有
十
八
獄
卒,
頭
如
羅
|
孔
皆
出
猛
火,
其
煙
臭
惡,
世
間
臭
物
無
以
可
比。
|
刀
山,
舌
如
鐵
鉤,
抓
如
鐵
杈,
尾
如
鐵
蟒,
一
切
毛
|
身
長
大
四
十
由
旬,
眼
如
電
光,
牙
如
劍
樹,
齒
如
|
鬲,
八
萬
四
千
重;
於
其
四
角,
復
有
四
大
銅
狗,
其
|
其
七
重
城
內,
復
有
劍
林,
下
有
十
八
鬲,
其
一
一
|
七
重
鐵
網,
下
有
十
八
鬲,
周
匝
七
重,
是
皆
刀
林,
|
鼻
地
獄
縱
廣
正
等
八
萬
由
旬,
七
重
鐵
城
上
有
|
佛
復
告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摩
訶
薩
言:
善
男
子!
阿
|
極
熱,
猛
火
入
心
故,
名
阿
鼻
地
獄。
|
住
不
閑
故,
名
阿
鼻
地
獄。
阿
者
言
大
火,
鼻
者
言
|
熱,
鼻
者
言
極
惱;
阿
者
言
不
閑,
鼻
者
言
不
住;
不
|
鼻
者
言
救;
阿
者
言
無,
鼻
者
言
不
動;
阿
者
言
極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1 |
此
人
罪
故,
萬
億
刀
輪
從
空
而
下,
頭
入
足
出,
一
|
惱
急
故,
口
噤
不
語,
唯
復
張
眼
合
口、
合
口
張
眼;
|
壯
士
屈
申
臂
頃,
落
入
阿
鼻
地
獄,
身
滿
其
中;
熱
|
不
依
此
經
中
懺
悔,
而
無
慚
愧,
其
人
命
終,
如
大
|
如
上
所
說
四
重
八
禁、
犯
戒
五
逆
及
謗
方
等,
若
|
起。
|
徹
下,
下
火
徹
上,
四
維
上
下,
周
匝
一
時,
苦
事
俱
|
萬
由
旬,
周
匝
鐵
牆
鐵
網
彌
覆,
其
地
亦
鐵,
上
火
|
一
一
門
外
各
有
猛
火,
東
西
南
北
交
過
通
徹
八
|
者,
惱
中
惱
者,
皆
集
此
城。
阿
鼻
地
獄
四
方
有
門,
|
丸,
滿
阿
鼻
城
中,
此
城
苦
事
八
萬
億
千,
苦
中
苦
|
吐
火,
身
滿
城
中,
其
蛇
哮
吼
如
天
大
雷,
雨
大
鐵
|
城。
一
一
鬲
間
復
有
八
萬
四
千
鐵
蟒
大
蛇,
吐
毒
|
復
有
十
八
銅
釜,
沸
鐵
湧
出,
四
門
漫
流,
滿
阿
鼻
|
鐵
流
迸
滿
阿
鼻
城
中。
阿
鼻
四
門,
其
一
一
門
上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2 |
然
後
得
出;
常
生
下
處,
五
百
世
中
不
識
三
寶;
值
|
鐵
丸
地
獄、
尖
石
地
獄、
飲
銅
地
獄,
各
八
百
萬
歲,
|
獄、
銅
柱
地
獄、
鐵
機
地
獄、
鐵
輪
地
獄、
鐵
窟
地
獄、
|
地
獄、
濩
湯
地
獄、
灰
河
地
獄、
劍
林
地
獄、
鐵
床
地
|
熱
地
獄、
刀
輪
地
獄、
劍
輪
地
獄、
火
車
地
獄、
沸
屎
|
諸
小
十
八
地
獄,
所
謂
寒
冰
地
獄、
黑
闇
地
獄、
燋
|
從
阿
鼻
地
獄
出,
以
破
戒
因
緣,
虛
食
信
施,
復
入
|
日
一
夜
萬
死
萬
生,
受
大
苦
惱,
如
上
所
說。
其
人
|
卒
羅
剎,
以
鐵
叉
打
地,
喚
言
活
活,
應
聲
即
活;
一
|
是
等
罪
人
受
苦
之
時,
猛
火
入
心
悶
絕
而
死,
獄
|
等,
復
倍
加
上;
除
一
闡
提
永
斷
善
根,
不
出
阿
鼻。
|
丘
汙
比
丘
尼、
謗
師
害
師
者,
若
人
姦
母,
如
此
人
|
謗
方
等
經
復
倍;
謗
三
寶、
偷
僧
祇
物、
汙
淨
行
比
|
受
大
苦
惱
具
足
五
大
劫,
八
禁
復
倍、
五
逆
復
倍、
|
切
苦
事,
過
上
所
說
百
千
萬
倍。
若
有
具
犯
四
重,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3 |
諸
法
相
三
昧
起,
入
光
明
相
三
昧;
從
光
明
相
三
|
慧
炬
三
昧;
從
慧
炬
三
昧
起,
入
諸
法
相
三
昧;
從
|
滅
意
定
起,
還
入
首
楞
嚴
定;
從
首
楞
嚴
定
起,
入
|
菩
薩
摩
訶
薩
從
勝
意
慈
三
昧
起,
入
滅
意
定;
從
|
相、
具
足
諸
波
羅
密
相、
首
楞
嚴
等
諸
三
昧
海
相。
|
相、
不
動
人
相、
解
脫
人
相、
光
明
人
相、
滿
智
慧
人
|
食,
思
惟
正
觀,
憶
念
如
來
成
佛
時
大
人
相、
覺
人
|
罪
者,
如
是
經
中
懺
悔
發
露,
行
道
七
日,
一
日
一
|
復
次,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摩
訶
薩!
若
欲
速
疾
除
滅
|
有
罪
當
急
懺
悔,
還
歸
三
寶。
|
言:
﹁
阿
波
波,
阿
吒
吒,
阿
羅
羅,
阿
婆
婆
﹂,
是
故
|
二
倍,
是
諸
罪
人,
受
苦
之
時,
更
無
餘
言,
唯
得
唱
|
八
百
萬
歲,
波
夜
提
罪
復
加
二
倍,
僧
殘
罪
復
加
|
吉
羅
罪,
若
不
懺
悔,
地
獄
受
苦;
如
四
天
王
日
月
|
善
知
識
得
發
菩
提,
不
值
知
識
還
墮
地
獄。
犯
突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4 |
從
金
剛
頂
三
昧
起,
入
一
切
海
三
昧;
從
一
切
海
|
菩
薩
摩
訶
薩
金
剛
相
三
昧
起,
入
金
剛
頂
三
昧;
|
心
相
三
昧
起,
入
菩
薩
摩
訶
薩
金
剛
相
三
昧;
從
|
遍
一
切
處
色
身
三
昧
起,
入
觀
心
相
三
昧;
從
觀
|
從
大
空
智
三
昧
起,
入
遍
一
切
處
色
身
三
昧;
從
|
空
相
三
昧;
從
解
空
相
三
昧
起,
入
大
空
智
三
昧,
|
相
三
昧
起,
入
空
慧
三
昧;
從
空
慧
三
昧
起,
入
解
|
師
子
王
三
昧
起,
入
滅
諸
魔
相
三
昧;
從
滅
諸
魔
|
性
三
昧;
從
法
界
性
三
昧
起,
入
師
子
王
三
昧;
從
|
普
現
色
身
三
昧;
從
普
現
色
身
三
昧
起,
入
法
界
|
起,
入
陀
羅
尼
印
三
昧;
從
陀
羅
尼
印
三
昧
起,
入
|
昧;
從
海
意
三
昧
起,
入
普
智
三
昧;
從
普
智
三
昧
|
子
振
動
三
昧;
從
師
子
振
動
三
昧
起,
入
海
意
三
|
入
師
子
奮
迅
三
昧;
從
師
子
奮
迅
三
昧
起,
入
師
|
昧
起,
入
師
子
音
聲
三
昧;
從
師
子
音
聲
三
昧
起,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5 |
婬
女
及
惡
龍
無
量
諸
惡
人
|
力
士
諸
鬼
神
畜
生
惡
象
王
|
爾
時,
世
尊
為
諸
大
眾,
重
說
偈
言:
|
闇
障,
明
知
如
來
常
住
不
滅。
|
那
由
他
恆
河
沙
等
微
塵
數
劫
生
死
重
罪,
永
離
|
相、
觀
是
相,
信
心
成
就,
一
念
之
頃,
除
卻
九
十
億
|
一
念
信
心,
若
能
書
寫
讀
誦
一
偈,
念
是
相、
憶
是
|
佛
告
文
殊:
於
我
滅
後,
若
有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生
|
昧
起,
入
金
剛
喻
定
大
解
脫
三
昧
門。
|
昧
海
門
起,
入
寂
意
滅
意
三
昧;
從
寂
意
滅
意
三
|
昧
起,
然
後
入
無
量
無
邊
諸
三
昧
海
門;
從
諸
三
|
見
海
三
昧;
從
一
切
諸
佛
解
脫
解
脫
知
見
海
三
|
佛
境
界
海
三
昧
起,
入
一
切
諸
佛
解
脫
解
脫
知
|
尼
海
三
昧
起,
入
一
切
佛
境
界
海
三
昧;
從
一
切
|
三
昧
起,
入
一
切
陀
羅
尼
海
三
昧;
從
一
切
陀
羅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6 |
十
方
三
世
佛
復
次
善
見
王
|
往
生
無
量
壽
皆
由
恭
敬
禮
|
十
方
佛
土
中
一
切
菩
薩
眾
|
十
方
三
世
佛
自
悟
第
一
義
|
乃
往
過
去
世
皆
由
恭
敬
禮
|
十
仙
大
梵
志
今
得
阿
羅
漢
|
十
方
三
世
佛
外
道
婆
羅
門
|
來
世
成
佛
道
皆
由
恭
敬
禮
|
阿
若
憍
陳
如
五
百
聲
聞
等
|
皆
由
恭
敬
禮
十
方
三
世
佛
|
摩
伽
陀
國
人
悉
發
菩
提
心
|
釋
迦
臨
涅
槃
為
住
無
量
劫
|
生
信
禮
三
世
十
方
無
量
佛
|
身
心
起
逆
罪
應
墮
阿
鼻
獄
|
婆
藪
阿
闍
世
提
婆
殃
崛
魔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7 |
即
時
出
地
獄
往
生
甘
露
鼓
|
大
士
菩
薩
僧
作
是
三
念
已
|
禮
是
三
世
佛
敬
信
方
等
經
|
既
墮
地
獄
已
即
時
發
三
念
|
是
人
命
終
已
即
墮
阿
鼻
獄
|
斷
是
婆
羅
門
五
百
人
命
根
|
我
等
聞
是
語
實
護
方
等
經
|
世
間
無
菩
提
及
以
無
解
脫
|
實
不
信
三
寶
師
便
答
我
言
|
是
諸
婆
羅
門
雖
復
受
供
養
|
我
時
即
告
言
師
等
發
菩
提
|
房
舍
及
臥
具
悉
滿
二
十
年
|
五
百
婆
羅
門
飲
食
及
衣
服
|
佛
日
未
出
時
供
養
出
家
人
|
我
昔
作
國
王
名
曰
大
仙
與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8 |
唯
願
天
人
尊
為
我
分
別
說
|
若
我
等
得
佛
願
度
生
死
流
|
及
以
三
千
人
同
聲
白
佛
言
|
不
成
無
是
處
爾
時
善
見
王
|
若
有
信
解
心
恭
敬
禮
諸
佛
|
必
得
成
佛
道
唯
除
不
信
者
|
除
滅
四
重
禁
五
逆
一
闡
提
|
身
犯
如
是
罪
若
能
如
是
懺
|
乃
至
一
闡
提
若
有
凡
夫
人
|
懺
悔
四
重
禁
及
以
五
無
間
|
本
自
實
無
罪
為
諸
眾
生
故
|
況
汝
大
菩
薩
具
足
慚
愧
者
|
初
謗
墮
地
獄
後
信
便
得
出
|
敬
禮
十
方
佛
是
諸
波
羅
門
|
壽
命
十
小
劫
皆
由
生
信
心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39 |
轉
輪
四
天
王
頭
面
禮
佛
足
|
護
塔
金
剛
士
諸
梵
及
帝
釋
|
爾
時
大
迦
葉
阿
難
舍
利
弗
|
勝
以
起
塔
寺
遍
千
世
界
中
|
受
持
及
讀
誦
發
心
時
禮
拜
|
功
德
不
可
量
若
人
能
書
寫
|
何
況
讀
誦
書
敬
信
禮
拜
者
|
或
復
一
時
禮
其
福
復
過
彼
|
聞
是
諸
佛
名
乃
至
一
念
信
|
化
得
羅
漢
果
不
如
有
一
人
|
施
與
一
切
眾
復
能
善
說
法
|
若
人
以
七
寶
供
養
千
世
界
|
汝
今
當
善
聽
吾
為
汝
說
之
|
功
德
為
云
何
佛
言
善
見
王
|
其
有
受
持
者
書
寫
及
讀
誦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40 |
大
方
等、
一
闡
提
罪,
皆
由
信
心。
復
次,
善
男
子!
若
|
佛
告
大
眾:
諸
善
男
子!
欲
滅
四
重
無
間
重
罪、
謗
|
成
正
覺。
|
心,
從
我
禮
拜
是
諸
佛
名,
今
睹
現
在
十
方
悉
皆
|
爾
時,
眾
中
唯
有
三
千
人
共
我
法
儀,
生
無
量
信
|
受,
在
在
處
處,
教
化
無
量
無
邊
眾
生
聞
是
佛
名,
|
佛
所
聞
是
十
方
三
世
佛
名,
心
生
歡
喜,
合
掌
頂
|
為
汝
說
本
因
緣。
我
於
往
昔
過
無
量
劫,
於
妙
光
|
爾
時,
釋
迦
牟
尼
佛
告
諸
大
眾:
汝
等
善
聽!
我
今
|
亦
如
善
見
王
來
世
見
佛
性
|
使
得
聞
佛
名
安
住
清
淨
地
|
或
犯
破
重
禁
五
逆
謗
方
等
|
護
念
禮
拜
者
得
心
常
安
隱
|
我
等
當
流
布
教
化
諸
眾
生
|
同
聲
白
佛
言
如
來
去
世
後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41 |
我
無
異。
|
廣
濟
群
盲,
令
出
三
界,
寂
然
閑
居,
安
處
道
場,
如
|
佛
名
號
之
者,
汝
於
來
世,
當
為
大
眾
開
闡
道
教,
|
為
首。
是
故
汝
等,
應
當
禮
敬
如
是
十
方
三
世
諸
|
光
為
首;
中
千
人
者,
樓
至
為
首;
後
千
人
者,
彌
勒
|
爾
時
所
將
三
千
人
等,
今
皆
成
佛;
初
千
人
者,
華
|
也。
|
迦,
一
一
分
身,
國
土
教
化,
末
後
釋
迦,
則
我
身
是
|
信
者、
斷
善
根
人、
一
闡
提
者。
諸
善
男
子!
百
億
釋
|
除
滅
十
惡
五
逆
及
謗
方
等,
無
有
是
處;
唯
除
不
|
世
佛
故,
定
墮
地
獄。
信
是
佛
名
至
心
禮
拜,
若
不
|
不
信
故,
謗
正
法
故,
謗
上
人
故,
謗
一
切
十
方
三
|
方
諸
佛,
是
人
定
墮
地
獄
而
無
虛
也,
何
以
故?
而
|
金
剛
色
身,
及
謗
大
士
文
殊
師
利,
及
以
謗
此
十
|
人
不
信,
輕
呰
不
敬,
則
為
謗
此
十
二
部
經,
及
謗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42 |
藏,
當
於
來
世
坐
我
座
處、
行
我
行
處。
|
佛
言:
善
哉
善
哉!
如
是
大
士
總
持
無
量
一
切
大
|
處
處,
廣
宣
流
布,
常
使
不
斷,
令
得
久
住。
|
如
是
等
不
思
議
事,
我
當
受
持,
天
上
人
中,
在
在
|
諸
佛
之
母、
菩
薩
之
道、
聲
聞
之
眼、
天
人
之
舍;
有
|
是
唯
大
利
益
無
量
眾
生,
滅
罪
成
佛,
是
經
即
是
|
陀
羅
尼
菩
薩
白
佛
言:
世
尊!
如
佛
所
說,
是
經
如
|
金
剛
寶
藏,
如
是
受
持;
濟
諸
重
禁,
如
是
受
持。
|
持;
普
攝
一
切,
如
是
受
持;
無
量
藏
門,
如
是
受
持;
|
人
莊
嚴
成
佛
經,
如
是
受
持;
廣
大
無
對,
如
是
受
|
廣,
亦
名
懺
悔
除
罪
得
福,
如
是
受
持;
亦
名
三
千
|
佛
告
陀
羅
尼
菩
薩:
善
男
子!
是
經
名
為
大
通
方
|
云
何
修
行?
|
恭
敬
而
白
佛
言:
世
尊!
當
何
名
此
經?
云
何
奉
持?
|
爾
時,
陀
羅
尼
菩
薩
即
從
坐
起,
正
理
衣
服,
合
掌
|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
|
43 |
|
|
|
|
|
大
通
方
廣
懺
悔
滅
罪
莊
嚴
成
佛
經
卷
下
終
|
|
奉
行,
|
獄
如
本。
說
是
經
已,
發
向
娑
羅,
一
切
大
眾,
歡
喜
|
娑
婆
世
界
高
下
不
淨
穢
惡
如
本,
人
行
惡
故
地
|
佛
說
是
經
已,
金
華
寶
池
忽
然
不
現
佛
攝
光
明;
|
三
藐
三
菩
提
心。
|
四
千
天
人
得
法
眼
淨,
百
千
眾
生
發
阿
耨
多
羅
|
聲
聞
發
大
乘
心,
十
千
比
丘
得
阿
羅
漢
果,
八
萬
|
佛
說
是
經
時,
無
量
菩
薩
住
不
退
不
動
地,
八
萬
|
▲ |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