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經卷第一
 
    北涼三藏法師曇無讖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大城、耆闍崛山,是
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過諸菩薩
所行清淨。
是金光明  諸經之王
若有聞者  則能思惟
無上微妙  甚深之義
如是經典  常為四方
四佛世尊  之所護持
東方阿  南方寶相
西無量壽  北微妙聲
我今當說  懺悔等法  
所生功德  為無有上 
能壞諸苦  盡不善業  
一切種智  而為根本  
無量功德  之所莊嚴 
滅除諸苦  與無量樂  
諸根不具  壽命損減  
貧窮困苦  諸天捨離 
親厚訟  王法所加  
各各忿諍  財物損耗  
愁憂恐怖  惡星災異 
眾邪蠱道  變怪相續  
臥見惡夢  晝則愁惱  
當淨洗浴  聽是經典 
至心清淨  著淨潔衣  
專聽諸佛  甚深行處  
是經威德  能悉消除 
如是諸惡  令其寂滅  
護世四王  將諸官屬  
并及無量  夜叉之眾 
悉來擁護  持是經者  
大辯天神  尼連河神  
鬼子母神  地神堅牢 
大梵尊天  三十三天  
大神龍王  緊那羅王  
迦樓羅王  阿修羅王 
與其眷屬  悉共至彼  
擁護是人  晝夜不離  
我今所說  諸佛世尊 
甚深祕密  微妙行處  
億百千劫  甚難得值  
若得聞經  若為他說 
若心隨喜  若設供養  
如是之人  於無量劫  
常為諸天  八部所敬 
如是修行  生功德者  
得不思議  無量福聚  
亦為十方  諸佛世尊 
深行菩薩  之所護持  
著淨衣服  以上妙香  
慈心供養  常不遠離 
身意清淨  無諸垢穢  
歡喜悅豫  深樂是典  
若得聽聞  當知善得 
人身人道  及以正命  
若聞懺悔  執持在心  
是上善根  諸佛所讚  
 
壽量品第二
 
爾時王舍城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信相。已曾
供養過去無量億那由他百千諸佛,種諸善根。是
信相菩薩作是思惟:「何因何緣,釋迦如來壽命
短促,方八十年?」復更念言:「如佛所說,有
二因緣,壽命得長。何等為二?一者不殺。二者
施食。而我世尊,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修不殺戒,具足十善,飲食惠施,不可限量,乃
至己身骨髓肉血,充足飽滿飢餓眾生,況餘飲食?
」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義時,其室自然廣博
嚴事,天紺璃,種種眾寶,雜廁間錯,以成其
地,猶如如來所居淨土。有妙香氣,過諸天香。
煙雲垂布,滿其室。其室四面,各有四寶上妙
高座,自然而出。純以天衣而為敷具。是妙座上,
各有諸佛所受用華,眾寶合成。於蓮華上,有四
如來。東方名阿。南方名寶相。西方名無量壽。
北方名微妙聲。是四如來,自然而坐師子座上,
放大光明照王舍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
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雨諸天華。作天伎樂。爾
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神力,受天快樂。
諸根不具,即得具足。舉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
利益,未曾有事,悉具出現。爾時信相菩薩,見
是諸佛及希有事,歡喜踊躍,恭敬合掌,向諸世
尊,至心念佛,作是思惟:「釋迦如來無量功德,
唯壽命中,心生疑惑。云何如來壽命,如是方八
十年?」爾時四佛,以正知,告信相菩薩:
「善男子!汝今不應思量如來壽命短促。何以故?
善男子,我等不見諸天世人、魔眾梵眾、沙門婆
羅門、人及非人,有能思算如來壽量、知其齊限。
唯除如來。」時四如來,將欲宣暢釋迦文佛所得
壽命,欲色界天,諸龍鬼神、乾闥婆、阿脩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及無量百千億那由
他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悉來聚集信相菩薩摩
訶薩室。爾時四佛,於大眾中,略以偈喻,說釋
迦如來所得壽量,而作頌曰:「
一切諸水  可知幾滴  
無有能數  釋尊壽命  
諸須彌山  可知斤兩 
無有能量  釋尊壽命  
一切大地  可知塵數  
無有能算  釋尊壽命 
虛空分界  尚可盡邊  
無有能計  釋尊壽命  
不可計劫  億百千萬 
佛壽如是  無量無邊  
以是因緣  故說二緣  
不害物命  施食無量 
是故大士  壽不可計  
無量無邊  亦無齊限  
是故汝今  不應於佛 
無量壽命  而生疑惑」
爾時信相菩薩摩訶薩,聞是四佛宣說如來壽命無
量,深心信解,歡喜踊躍。說是如來壽量品時,
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四如來,忽然不現,
 
懺悔品第三
 
爾時信相菩薩,即於其夜,夢見金鼓,其狀姝大,
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復於光中得見十方無量無
邊諸佛世尊,眾寶樹下,坐璃座,與無量百千
眷屬圍繞,而為說法。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
枹擊鼓,出大音聲,其聲演說懺悔偈頌。時信相
菩薩從夢寤已,至心憶念夢中所聞懺悔偈頌。過
夜至旦,出王舍城。爾時亦有無量無邊百千眾生,
與菩薩俱往耆闍崛山至於佛所。至佛所已,頂禮
佛足,右繞三,卻坐一面,敬心合掌。瞻仰尊
顏,目不暫捨。以其夢中所見金鼓及懺悔偈,向
如來說:「 
昨夜所夢  至心憶持  
夢見金鼓  妙色晃耀  
其光大盛  明踰於日 
照十方  恆沙世界  
又因此光  得見諸佛  
眾寶樹下  坐璃座 
無量大眾  圍繞說法  
見婆羅門  擊是金鼓  
其鼓音中  說如是偈 
是大金鼓  所出妙音  
悉能滅除  三世諸苦  
地獄餓鬼  畜生等苦 
貧窮困厄  及諸有苦  
是鼓所出  微妙之音  
能除眾生  諸惱所逼 
斷眾怖畏  令得無懼  
猶如諸佛  得無所畏  
諸佛聖人  所成功德 
離於生死  到大智岸  
如是眾生  所得功德  
定及助道  猶如大海 
是鼓所出  如是妙音  
令眾生得  梵音深遠  
證佛無上  菩提勝果 
轉無上輪  微妙清淨  
住壽無量  不思議劫  
演說正法  利益眾生 
能害煩惱  消除諸苦  
貪瞋癡等  悉令寂滅  
若有眾生  處在地獄 
大火熾然  燒炙其身  
若聞金鼓  微妙音聲  
所出言教  即尋禮佛 
亦令眾生  得知宿命  
百生千生  千萬億生  
令心正念  諸佛世尊 
亦聞無上  微妙之言  
是金鼓中  所出妙音  
復令眾生  值遇諸佛 
遠離一切  諸惡業等  
善修無量  白淨之業  
諸天世人  及餘眾生 
隨其所思  諸所願求  
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  
皆悉能令  成就具足 
若有眾生  墮大地獄  
猛火炎熾  焚燒其身  
無有救護  流轉諸難 
當令是等  悉滅諸苦  
若有眾生  諸苦所切  
三惡道報  及以人中 
如是金鼓  所出之音  
悉能滅除  一切諸苦  
無依無歸  無有救護 
我為是等  作歸依處  
是諸世尊  今當證知  
久已於我  生大悲心 
在在處處  十方諸佛  
現在世雄  兩足之尊  
我本所作  惡不善業 
今者懺悔  諸十力前  
不識諸佛  及父母恩  
不解善法  造作眾惡 
自恃種姓  及諸財寶  
盛年放逸  作諸惡行  
心念不善  口作惡業 
隨心所作  不見其過  
凡夫愚行  無知闇覆  
親近惡友  煩惱亂心 
五欲因緣  心生忿恚  
不知厭足  故作眾惡  
親近非聖  因生慳嫉 
貧窮因緣  姦諂作惡  
繫屬於他  常有怖畏  
不得自在  而造諸惡 
貪欲恚癡  擾動其心  
渴愛所逼  造作眾惡  
依因衣食  及以女色 
諸結惱熱  造作眾惡  
身口意惡  所集三業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或不恭敬  佛法聖眾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或不恭敬  緣覺菩薩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以無智故  誹謗正法  
不知恭敬  父母尊長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愚惑所覆  驕慢放逸  
因貪恚癡  造作諸惡 
如是眾罪  今悉懺悔  
我今供養  無量無邊  
三千大千  世界諸佛 
我當拔濟  十方一切  
無量眾生  所有諸苦  
我當安止  不可思議 
阿僧祇眾  令住十地  
已得安止  住十地者  
悉令具足  如來正覺 
為一眾生  億劫修行  
使無量眾  令度苦海  
我當為是  諸眾生等 
演說微妙  甚深悔法  
所謂金光  滅除諸惡  
千劫所作  極重惡業 
若能至心  一懺悔者  
如是眾罪  悉皆滅盡  
我今已說  懺悔之法 
是金光明  清淨微妙  
速能滅除  一切業障  
我當安止  住於十地 
十種珍寶  以為腳足  
成佛無上  功德光明  
令諸眾生  度三有海 
諸佛所有  甚深法藏  
不可思議  無量功德  
一切種智  願悉具足 
百千禪定  根力覺道  
不可思議  諸陀羅尼  
十力世尊  我當成就 
諸佛世尊  有大慈悲  
當證微誠  哀受我悔  
若我百劫  所作眾惡 
以是因緣  生大憂苦  
貧窮困乏  愁熱驚懼  
怖畏惡業  心常怯劣 
在在處處  暫無歡樂  
十方現在  大悲世尊  
能除眾生  一切怖畏 
願當受我  誠心懺悔  
令我恐懼  悉得消除  
我之所有  煩惱業垢 
惟願現在  諸佛世尊  
以大悲水  洗除令淨  
過去諸惡  今悉懺悔 
現所作罪  誠心發露  
所未作者  更不敢作  
已作之業  不敢覆藏 
身業三種  口業有四  
意三業行  今悉懺悔  
身口所作  及以意思 
十種惡業  一切懺悔  
遠離十惡  修行十善  
安止十住  逮十力尊 
所造惡業  應受惡報  
今於佛前  誠心懺悔  
若此國土  及餘世界 
所有善法  悉以回向  
我所修行  身口意善  
願於來世  證無上道 
若在諸有  六趣險難  
愚癡無智  造作眾惡  
今於佛前  皆悉懺悔 
世間所有  生死險難  
種種婬欲  愚煩惱難  
如是諸難  我今懺悔 
心輕躁難  近惡友難  
三有險難  及三毒難  
遇無難難  值好時難 
修功德難  值佛亦難  
如是諸難  今悉懺悔  
諸佛世尊  我所依止 
是故我今  敬禮佛海  
金色晃耀  猶如須彌  
是故我今  頂禮最勝 
其色無上  如天真金  
眼目清淨  如紺璃  
功德威神  名稱顯著 
佛日大悲  滅一切闇  
善淨無垢  離諸塵翳  
無上佛日  大光普照 
煩惱火熾  令心焦熱  
唯佛能除  如月清涼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莊嚴其身  視之無厭  
功德巍巍  明網顯耀  
安住三界  如日照世 
猶如璃  淨無瑕穢  
妙色廣大  種種各異  
其色紅赤  如日初出 
白銀  校飾光網  
如是種種  莊嚴佛日  
三有之中  生死大海 
潦水波蕩  惱亂我心  
其味苦毒  最為麤澀  
如來網明  能令枯涸 
妙身莊嚴  相好殊特  
金色光明  照一切  
智慧大海  彌滿三界 
是故我今  稽首敬禮  
如大海水  其量難知  
大地微塵  不可稱計 
諸須彌山  難可度量  
虛空邊際  亦不可得  
諸佛亦爾  功德無量 
一切有心  無能知者  
於無量劫  極心思惟  
不能得知  佛功德邊 
大地諸山  尚可知量  
毛滴海水  亦可知數  
諸佛功德  無能知者 
相好莊嚴  名稱讚歎  
如是功德  令眾皆得  
我以善業  諸因緣故 
來世不久  成於佛道  
講宣妙法  利益眾生  
度脫一切  無量諸苦 
摧伏諸魔  及其眷屬  
轉於無上  清淨法輪  
住壽無量  不思議劫 
充足眾生  甘露法味  
我當具足  六波羅蜜  
猶如過佛  之所成就 
斷諸煩惱  除一切苦  
悉滅貪欲  及恚癡等  
我當憶念  宿命之事 
百生千生  百千億生  
常當至心  正念諸佛  
聞說微妙  無上之法 
我因善業  常值諸佛  
遠離諸惡  修諸善業  
一切世界  所有眾生 
無量苦惱  我當悉滅  
若有眾生  諸根毀壞  
不具足者  悉令具足 
十方世界  所有病苦  
羸瘦頓乏  無救護者  
悉令解脫  如是諸苦 
還得勢力  平復如本  
若犯王法  臨當刑戮  
無量怖畏  愁憂苦惱 
如是之人  悉令解脫  
若受鞭撻  繫縛枷鎖  
種種苦事  逼切其身 
無量百千  愁憂驚畏  
種種恐懼  擾亂其心  
如是無邊  諸苦惱等 
願使一切  悉得解脫  
若有眾生  飢渴所惱  
令得種種  甘美飲食 
盲者得視  聾者得聽  
者得言  裸者得衣  
貧窮之者  即得寶藏 
倉庫盈溢  無所乏少  
一切皆受  安隱快樂  
乃至無有  一人受苦 
眾生相視  和顏悅色  
形貌端嚴  人所喜見  
心常思念  他人善事 
飲食飽滿  功德具足  
隨諸眾生  之所思念  
皆願令得  種種伎樂 
箜篌箏笛  琴瑟鼓吹  
如是種種  微妙音聲  
江河池沼  流泉諸水 
金華布  及優羅  
隨諸眾生  之所思念  
即得種種  衣服飲食 
錢財珍寶  金銀璃  
真珠璧玉  雜廁瓔珞  
願諸眾生  不聞惡聲 
乃至無有  可惡見者  
願諸眾生  色貌微妙  
各各相依  共相愛念 
世間所有  資生之具  
隨其所念  悉令具足  
願諸眾生  諸所求索 
如其所須  應念即得  
香華諸樹  常於三時  
雨細末香  及塗身香 
眾生受者  歡喜快樂  
願諸眾生  常得供養  
不可思議  十方諸佛 
無上妙法  清淨無垢  
及諸菩薩  聲聞大眾  
願諸眾生  常得遠離 
三惡八難  值無難處  
諸佛  無上之王  
願諸眾生  常生尊貴 
多饒財寶  安隱豐樂  
上妙色像  莊嚴其身  
功德成就  有大名稱 
願諸女人  皆成男子  
具足智慧  精勤不懈  
一切皆行  菩薩之道 
勤心修習  六波羅蜜  
常見十方  無量諸佛  
坐寶樹下  璃座上 
安住禪定  自在快樂  
演說正法  眾所樂聞  
若我現在  及過去世 
所作惡業  諸有險難  
應得惡果  不適意者  
願悉滅盡  令無有餘 
若諸眾生  三有繫縛  
生死羅網  彌密堅固  
願以智刀  割斷破裂 
除諸苦惱  早成菩提  
若此閻浮  及餘他方  
無量世界  所有眾生 
所作種種  善妙功德  
我今深心  隨其歡喜  
我今以此  隨喜功德 
及身口意  所作善業  
願於來世  成無上道  
得淨無垢  吉祥果報 
若有敬禮  讚歎十力  
信心清淨  無諸疑網  
能作如是  所說懺悔 
便得超越  六十劫罪  
諸善男子  及善女人  
諸王剎利  婆羅門等 
若有恭敬  合掌向佛  
稱歎如來  并此讚偈  
在在生處  常識宿命 
諸根具足  清淨端嚴  
種種功德  悉皆成就  
在在處處  常為國王 
輔相大臣  之行恭敬  
非於一佛  五佛十佛  
種諸功德  聞是懺悔 
若於無量  百千萬億  
諸佛如來  種諸善根  
然後乃得  聞是懺悔  
 
讚歎品第四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善女天:「!過去有王,名
金龍尊。常以讚歎,讚歎去來現在諸佛。 
我今尊重  敬禮讚歎  
去來現在  十方諸佛  
諸佛清淨  微妙寂滅 
色中上色  金光照耀  
於諸聲中  佛聲最上  
猶如大梵  深遠雷音 
其髮紺黑  光螺燄起  
蜂翠孔雀  色不得喻  
其齒鮮白  猶如珂雪 
顯發金顏  分齊分明  
其目修廣  清淨無垢  
如青蓮華  水開敷 
舌相廣長  形色紅輝  
光明照耀  如華初生  
眉間毫相  白如珂月 
右旋潤澤  如淨璃  
眉細修揚  形如月初  
其色黑耀  過於蜂王 
鼻高圓直  如鑄金鋌  
微妙柔  當于面門  
如來勝相  次第最上 
得味真正  無與等者  
一一毛孔  一毛旋生  
細紺青  猶孔雀項 
即於生時  身放大光  
普照十方  無量國土  
滅盡三界  一切諸苦 
令諸眾生  悉受快樂  
地獄畜生  及以餓鬼  
諸人天等  安隱無患 
悉滅一切  無量惡趣  
身色微妙  如融金聚  
面貌清淨  如月盛滿 
佛身明耀  如日初出  
進止威儀  猶如師子  
手臂下垂  立過于膝 
猶如風動  娑羅樹枝  
圓光一尋  能照無量  
猶如聚集  百千日月 
佛身淨妙  無諸垢穢  
其明普照  一切佛剎  
佛光巍巍  明燄熾盛 
悉能隱蔽  無量日月  
佛日燈炬  照無量界  
皆令眾生  尋光見佛 
本所修習  百千行業  
聚集功德  莊嚴佛身  
纖圓  如象王鼻 
手足柔軟  敬愛無厭  
去來諸佛  數如微塵  
現在諸佛  亦復如是 
如是如來  我今悉禮  
身口清淨  意亦如是  
以好香華  供養奉獻 
百千功德  讚詠歌歎  
設以百舌  於千劫中  
歎佛功德  不能得盡 
如來所有  現世功德  
種種深固  微妙第一  
設復千舌  欲讚一佛 
尚不能盡  功德少分  
況欲歎美  諸佛功德  
大地及天  以為大海 
乃至有頂  滿其中水  
尚以一毛  知其滴數  
無有能知  佛一功德 
我今以禮  讚歎諸佛  
身口意業  悉皆清淨  
一切所修  無量善業 
與諸眾生  證無上道  
如是人王  讚歎佛已  
復作如是  無量誓願 
若我來世  無量無邊  
阿僧祇劫  在在生處  
常於夢中  見妙金鼓 
得聞懺悔  深奧之聲  
今所讚歎  面貌清淨  
願我來世  亦得如是 
諸佛功德  不可思議  
於百千劫  甚難得值  
願於當來  無量之世 
夜則夢見  晝如實說  
我當具足  修行六度  
濟拔眾生  越於苦海 
然後我身  成無上道  
令我世界  無與等者  
奉貢金鼓  讚佛因緣 
以此果報  當來之世  
值釋迦佛  得受記  
并令二子  金龍金光 
常生我家  同共受記  
若有眾生  無救護者  
眾苦逼切  無所依止 
我於當來  為是等輩  
作大救護  及依止處  
能除眾苦  悉令滅盡 
施與眾生  諸善安樂  
我未來世  行菩提道  
不計劫數  如盡本際 
以此金光  懺悔因緣  
使我惡海  及以業海  
煩惱大海  悉竭無餘 
我功德海  願悉成就  
智慧大海  清淨具足  
無量功德  助菩提道 
猶如大海  珍寶具足  
以此金光  懺悔力故  
菩提功德  光明無礙 
慧光無垢  照徹清淨  
我當來世  身光普照  
功德威神  光明燄盛 
於三界中  最勝殊特  
諸功德力  無所減少  
當度眾生  越於苦海 
并復安置  功德大海  
來世多劫  行菩提道  
如昔諸佛  行菩提者 
三世諸佛  淨妙國土  
諸佛至尊  無量功德  
令我來世  得此殊異 
功德淨土  如佛世尊  
信相當知  爾時國王  
金龍尊者  則汝身是 
爾時二子  金龍金光  
今汝二子  銀相等是  
 
空品第五
 
無量餘經  已廣說空  
是故此中  略而解說  
眾生根鈍  於智慧 
不能廣知  無量空義  
故此尊經  略而說之  
異妙方便  種種因緣 
為鈍根故  起大悲心  
今我演說  此妙經典  
如我所解  知眾生意 
是身虛偽  猶如空聚  
六入村落  結賊所止  
一切自住  各不相知 
眼根受色  耳分別聲  
諸香  舌嗜於味  
所有身根  貪受諸觸 
意根分別  一切諸法  
六情諸根  各各自緣  
諸塵境界  不行他緣 
心如幻化  馳騁六情  
而常妄想  分別諸法  
猶如世人  馳走空聚 
六賊所害  愚不知避  
心常依止  六根境界  
各各自知  所伺之處 
隨行色聲  香味觸法  
心處六情  如鳥投網  
其心在在  常處諸根 
隨逐諸塵  無有暫捨  
身空虛偽  不可長養  
無有諍訟  亦無正主 
從諸因緣  和合而有  
無有堅實  妄想故起  
業力機關  假為空聚 
地水火風  合集成立  
隨時增減  共相殘害  
猶如四蛇  同處一篋 
四大蚖蛇  其性各異  
二上二下  諸方亦二  
如是蛇大  悉滅無餘 
地水二蛇  其性沈下  
風火二蛇  性輕上升  
心識二性  躁動不停 
隨業受報  人天諸趣  
隨所作業  而墮諸有  
水火風種  散滅壞時 
大小不淨  盈流於外  
體生諸蟲  無可愛樂  
捐棄冢間  如朽敗木 
善女當觀  諸法如是  
何處有人  及以眾生  
本性空寂  無明故有 
如是諸大  一一不實  
本自不生  性無和合  
以是因緣  我說諸大 
從本不實  和合而有  
無明體相  本自不有  
妄想因緣  和合而有 
無所有故  假名無明  
是故我說  名曰無明  
行識名色  六入觸受 
愛取有生  老死愁惱  
眾苦行業  不可思議  
生死無際  輪轉不息 
本無有生  亦無和合  
不善思惟  心行所造  
我斷一切  諸見纏等 
以智慧刀  裂煩惱網  
五陰舍宅  觀悉空寂  
證無上道  微妙功德 
開甘露門  示甘露器  
入甘露城  處甘露室  
令諸眾生  食甘露味 
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  
然大法炬  雨勝法雨  
我今摧伏  一切怨結 
豎立第一  微妙法幢  
度諸眾生  於生死海  
永斷三惡  無量苦惱 
煩惱熾然  燒諸眾生  
無有救護  無所依止  
我以甘露  清涼美味 
充足是輩  令離焦熱  
於無量劫  遵修諸行  
供養恭敬  諸佛世尊 
堅固修習  菩提之道  
求於如來  真實法身  
捨諸所重  節手足 
頭目髓腦  所愛妻子  
錢財珍寶  真珠瓔珞  
金銀璃  種種異物」
 
金光明經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