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第十四卷 圓瑛大師著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講義
 
 
 
      福州鼓山湧泉禪寺圓瑛宏悟述
      受法弟子明暘日新敬校
   
   
 
 
  寅三 六識圓通 分六
  卯初 鶖子眼識
  二 普賢耳識
  三 難陀鼻識
  四 滿慈舌識
  五 波離身識
  六 目蓮意識
  今初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恆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舍利弗,此云鶖子,起座頂禮白佛;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心見即眼識,不染色塵曰清淨。如是指眼識清淨。受生如恆河沙劫之久,世出世間,凡聖染淨諸法,六凡法界,善惡攸分,苦樂不等,四聖法界,大小差殊,權實有異,故曰種種變化。一見則通者:祗要眼識一見, 隨念分別,則能通達,瞭然明白,獲無障礙,不必意識,計度分別,此顯多劫,眼識明利也。
 
 
 
  我於中路,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舍利弗,初事沙然梵志。沙然歿後,無師可事,一日於中路,逢三迦葉波,兄弟相逐即相隨,宣說因緣深義,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四句,即大乘因緣,天台宗,藏、通、別、圓四教,即依此偈而立,四句依次立四教。鶖子一聞 ,便悟圓理,圓理即是藏心,故曰悟心;周遍法界,故曰無際。 有云舍利弗,路逢馬勝比丘,威儀庠序,即趨問汝師是誰?答曰:我師釋迦牟尼。又問:汝師授汝何法,可得聞乎?答曰:我初入道,祗記得因緣之法: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舍利聞已,即得初果。歸告目連亦悟,二人率領徒眾,投佛出家,今云逢迦葉波者,或同時所遇,非獨一人,彼此互出耳。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既聞勝法,乃知師亦非常。遂從佛出家,見覺亦眼識也。嚮者眼識,雖得無礙,尚未明圓,今則更承佛誨,識精明圓,得大自在,具四無畏,為接樂小之儔,權取四果,成阿羅漢;欲伏邪外之眾,示居智魁,為佛長子,乃以智德居長也。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者:非說色身 ,乃指法身,從佛聞法,而得悟證法身,如從佛口生也。在教法中,常承法乳,長養之力,是從法化生也。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如我所修所證,心見發光,即由眼識,而成無障礙智,光即智也。智光極處,徹佛知見,斯眼識最為第一。他經云:「鶖子過去,已成金龍如來,乃不捨大悲,倒駕慈航。」則知七日通達佛法,半月得證聖果,皆示現耳。
 
 
 
  卯二 普賢耳識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此自述遠因。普賢菩薩: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起座頂禮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此顯事佛之多,恆沙如來,悉皆承事,無空過者,故得證位之深,以為法王真子,位當等覺,可以承紹法王家業也。《行願品》云:「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 尊,」 十方諸佛如來,教其弟子,有大乘菩薩根器者,即圓頓一類之機,修普賢行,即大乘法界行,十大願王是也。此行從我立名者有二意:一、令行人有所傚法;二、令普賢有所加被也。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世尊我用心聞:心聞即耳識。惟用耳識,隨念分別,不假五俱意,及獨頭意識,計度分別,便能分別眾生,所有知見。然眾生知見不一,有邪、正、大、小、權、實,種種差別,但用心聞,即能了知。若於他方,恆河沙界之外,極言其處之遠。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 者:先悟毘盧性海,次入普賢行門,雖然在遠不遺,如十方世界,有無量眾生,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此菩薩利生念切,及時而應。準《法華》象是白象,表清白梵行之相,六牙表六度,乘此為因,而到如來果地也。 分身百千:極言 其多,非定數也。有無量眾生,發明普賢行,菩薩即現無量身,而遍應之,此不思議之力用也。一身不分而普現,群機咸應以無違,如一月當空,影臨眾水,縱彼惑重障深,能障遇聖善根,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消其惑業,除其障難,冥中擁護,令不退轉。如無障者,現身 安慰,令其增進。成就、雙指有障無障,皆得成就,普賢廣大行願心也。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我上來所說,最初本因,但用耳識,隨念分別。能發智慧光明,普照群機,得大自在,現前諸行,莫不資始乎此,故曰斯為第一。
 
 
 
  卯三 難陀鼻識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
 
 
 
  孫陀羅,此云豔,是妻名,難陀是本名,此云喜,連妻為名曰豔喜。因佛會下,難陀多人,加豔以別之。是佛胞弟,具三十相,短佛四指,身亦金色,若入眾中,有不識者,謂是佛來。起座頂禮白佛言:我初出世俗家,從佛而入出世道。雖具戒律:言於戒雖然無缺,於定尚 未時入,故曰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散者心攝不起,動者心定不下,因無定不能發慧,無慧不能斷惑,故未獲無漏。 世尊教我:乃因機施教。及拘絺羅,此云大膝,是舍利弗母舅,同為散心之機。故佛教觀鼻端白,兩目注視,鼻尖微有白相,令其注心一處,收攝散動也。
 
 
 
  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
 
 
 
  我初秉教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當知此氣,由風火而起,鼓煩惱濁,故其狀如煙,昧者不覺。惟諦觀能見,視微若著。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兩句:應接如煙下,觀之既久,煩惱垂盡,煙相漸銷,出入鼻息,竟成白相。身心內明者:身心即鼻識,以肉鼻同身 ,內明即定成之相,定功既成,便能發慧,明即智慧光明,煩惱既銷,慧光迭發。圓滿洞徹,依報世界,遍成虛淨。虛則無礙,淨則無染,皆慧光遍鎔所致,故得內明外虛,猶如琉璃,內外明徹。
 
 
 
  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
 
 
 
  首句藏心開顯,諸漏俱盡,諸出入氣息,皆化為智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得成大阿羅漢,此轉煩惱成菩提之先聲。故世尊記我,當得菩提,即當來成佛也。
 
 
 
  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不取嗅、聞、鼻識,而取觀息之功。我以銷息者;始而觀鼻攝心,見氣如煙;繼而煙相漸銷,鼻息成白,故曰銷息。銷息乃銷如煙之氣,而成白淨之息也。息久發明者:銷息既久,定力愈深,並息亦銷,諸出入息,稱性發化,成為智慧光明。明圓滅漏者:光明 圓照十方,銷滅諸漏,不僅見思,並滅塵沙無明,惟斯鼻觀,最為第一。
 
 
 
  卯四 滿慈舌識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滿慈子,起座頂禮白佛,自述遠因。我曠劫來,辯才無礙:此由宿命通,能憶遠劫之事。辯才有四:一、法無礙辯,能說世出世法,一一名相,無不了知;二、義無礙辯,能說諸法,差別之義,通達無礙;三、辭無礙辯,能以一言,而含無邊妙義,能收廣義,納在數語之中 ;四、樂說無礙辯,隨順眾生好樂,善巧方便,而為說法。 宣說苦空:對小機說小法;深達實相:對大機說大法;又正說苦空之時,深達實相之理,了知苦本無苦,苦即法身,法身即實相也。了知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權實諸法,隨宜能說。
 
 
 
  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即大乘了義秘密深奧法門。我於大眾之中,將精微之義理,用巧妙之言詞,對眾開示,人眾既多,根器不等。開示曰微妙者,自必三根普利,一雨均沾也。得無所畏者;分得如來,四無所畏: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 畏,四、說盡苦道無畏。能於眾中,作師子吼,心無所畏,於法而得自在也。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此敘現跡。本師世尊,知我有大辯才;誠為知弟莫若師,因才而教育。以音聲輪:即口輪說法,亦即法輪。教我發揚者:教我觀機發揚,慎勿不淨錯施於爐韝,數息竟授於塚人。我於佛前,助佛轉輪者;助揚佛化,代轉法輪。因師子吼;即說法無畏也。師子一吼,群獸皆伏 ,妙法一宣,邪、外歸化。以此舌識,上輔佛化,下度眾生,成阿羅漢。世尊印證我,說法人中,為無有上。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我以舌識,說法無畏,即以法音,降伏三界諸魔,五陰怨賊,銷滅結使,以及諸漏,以斯舌識,最為第一。
 
 
 
  卯五 波離身識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逾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
 
 
 
  優波離此云上首,嚴持淨戒,為眾綱紀故。起座頂禮,而白佛言;我親隨佛,逾城出家者:據傳說,佛為太子時,優婆離為東宮執事之臣。及佛背父出家,彼─優婆離─亦有失職之咎,當然不安於位,且無職可供矣,故即隨佛出家。但非國王所派遣,不在五比丘之列耳。
 
 
 
  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者:太子剃除鬚髮已,將寶冠寶衣等,交車匿持回,告稟父王母後,不必憂念。淨飯王派遣五臣,同車匿往請太子回國,太子曰:「不成佛道,不回本國。」於是與太子隨行。《普曜經》云:至伽闍山,苦行林,天獻麻米,日食一顆。五臣同波離,與太 子伴修,五臣先後離去,惟波離始終不離,故曰親觀如來,六年勤苦。 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者:佛在雪山苦行,本可成道,祗恐貽誤眾生,以苦為道,故不在雪山成道。遂起詣菩提樹下安坐,誓曰:「不成佛道,不起此坐。」經四十八日,波旬魔王,夢見三十 二變,覺已恐怖,觀察閻浮提菩薩坐樹下,將成正覺。敕四魔女,令壞禪定,現三十二媚相,菩薩身心,寂然不動,令女自見九孔二藏,八萬蟲戶,污穢不淨,嘔吐而去。魔怒親率魔兵,有欲加害,亦無可奈何,此亦波離目睹之事,故曰親見。
 
 
 
  制諸外道:此佛成道以後。佛未出世,印度只有外道婆羅門教,佛成道已,人多信仰,外道嫉妒,屢欲害佛,如申日以毒飯害佛,佛自念我心無毒,自不受毒,食已安然。如以醉象害佛,佛伸五指,現五師子,醉象伏地不動。又度優樓頻螺迦葉等,皆親見制諸外道也。 解 脫世間,貪欲諸漏者:此波離自敘悟證有由,因親觀苦行,親見降魔制外,信出世之有益,厭世間之無常,深知貪欲,為諸漏根本,既已深知,自然不著,故曰解脫。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
 
 
 
  此述秉教得果。承佛教戒:即授以二百五十條比丘戒,此小乘戒也。如是乃至:漸次增進,大乘菩薩戒法。三千威儀:以行、住、坐、臥四威儀,各具二百五十成一千,對三聚淨戒,各一千則成三千。八萬微細者:以三千威儀,配身口七支,則成二萬一千,復配貪、瞋、癡 、等分,合成八萬四千細行。 性業遮業者:謂所戒之法,體性即惡,不待制止,犯則成業,如殺盜婬妄等,是為性業。若所戒之法,體性非惡,以能引令作惡,佛故遮止;如飲酒食葷墾土等,是為遮業。由是大、小兩乘之戒,悉皆能持,清淨無犯。 身心寂滅,成阿羅漢 者:小乘制身,故身識寂然;大乘制心,故意識亦滅。此即由戒生定,定力既成,慧光斯發,乃得人空慧,成阿羅漢道。
 
 
 
  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脩身,眾推為上。
 
 
 
  我是如來律中首領,於大眾中,能以戒律,整綱肅紀。統領曰綱,維持曰紀,佛令稽查持犯,處斷重輕,統領僧眾,維持律宗,故曰我是眾中綱紀。 親印我心者:此云大乘制心之戒;是我密行,無念總持,蒙佛親印我心戒清淨。小乘制身之學,持戒修身,是我顯跡,蒙佛 於大眾之中,推為無上。如智論云:「長老優波離,於五百羅漢中,持律第一」是也。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佛問圓通,我以用也身識,執持小乘身戒,身識不起,於觸塵中,並無違順俱非等相,身得自在;由外及內,次第以身識,執持大乘心戒。心得通達者:即悟明無作妙戒,既無所持之戒,亦無能持之心,然後若身若心,不待執持,自然無犯。故曰:「一切通利 。」得入圓通,以斯身識,最為第一。
 
 
 
  卯六 目連意識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
 
 
 
  大目犍連,此云大採菽氏。起座頂禮白佛:我當初於路乞食,逢遇三迦葉波,兄弟三人,優樓頻螺此云木瓜林,依此林而修;伽耶山名,即象頭山,依此山修故,那提江名,近此江修故。宣說如來,因緣深義: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非 取世間和合麤因緣相。有云舍利,聞說因緣之法,歸告目連,此目連自述,親聞所說。我頓發心有二義:一、發心從佛出家;二、發明意識心,即如來藏。故曰:「得大通達。」所謂窮源徹底,了知全識全性也。
 
 
 
  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
 
 
 
  既聞法已,仰慕於佛。聞舍利弗歸投於佛,佛呼善來比丘四字,袈裟著身,鬚髮自落,頓成比丘之相。我遊十方,得無掛礙,去住自由。神通發明者:由此神通,發明意識即藏性,不變隨緣,自在無礙,故於眾中,神通推為無上,成阿羅漢道。
 
 
 
  寧惟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
 
 
 
  此言我之神通,豈獨本師世尊,於阿含會上,許我神通第一。即十方如來,亦皆歎我神力,具有四義:一、遍遊十方,作諸佛事,故曰圓明;二、一真不動,纖塵不染,故曰清淨;三、任運示現,無礙解脫,故曰自在;四、無魔不降,有怨讀冤皆伏,故曰無畏。
 
 
 
  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佛今問我,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我以用也意識,旋轉虛妄分別之意識,復歸圓湛常住之心性,心地光明,由此顯發宣流,現為神通,如澄濁水,流即水也。妄識種種分別如濁水,旋字即澄濁之功,旋之既久,而成湛然澄清,瑩淨皎潔之藏 性,惟斯意識,最為第一。三六識圓通竟。
 
 
 
  寅四 七大圓通 分七 卯初 鳥芻火大 二 持地地大 三 月光水大 四 琉璃風大 五 空藏空大 六 彌勒識大 七 勢至根大 卯初分四 辰初 陳白因欲得觀 二 觀行成就得名 三 證果心發大願 四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
 
 
 
  烏芻瑟摩此云火頭,即火頭金剛。七大本以地大為首,茲以火大居先者,以婬欲屬火,婬為壞定之冤賊,當首戒之,故以火大居先。烏芻起座,頂禮白佛:我常先憶,久遠劫前,身居凡位,性多貪欲,以宿生婬習,積習成性。於時有佛出世,名曰空王,佛名空王,證第一義 空也。法華經佛云:我與阿難,同於空王佛所發心,則烏芻亦與佛,同在空王會下同學,今為護佛法、乃現力士之身。 空王善能觀機施教,說多婬人,生為慾火,死為業火,婬多火亦多,故成猛火聚。慾火非惟燒諸善根,並能燒滅智種。乃教我遍觀百骸四肢:百骸是週身 骨節,四支即兩手、兩足。諸冷煖氣者:於欲心未動之時,全身本自清冷,迨慾念既萌之後,舉體便覺煖熱,自信火聚之言不虛,心生怖畏,專心修觀。
 
 
 
  辰二 觀行成就得名
 
 
 
  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禪觀之中,遍觀週身煖觸,厭畏心生,婬欲心歇,遂成正定。一段神光,內凝不動,能化多婬之心,轉慾火,而成智慧之火,因得火光三昧。從是諸佛,以我善觀火性,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辰三 證果心發大願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我以觀火成定,名為火光三昧,由此三昧力故,斷諸結縛,證入圓通,成大阿羅漢。心發大願:即護法之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擁護佛法,親伏魔怨音冤決不姑容。《正法念經》云:昔有國王,第一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以千籌令抽驗之,拘留孫抽第一。釋 迦第四,彌勒第五,乃至樓至當一千;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一願為密跡,金剛神王,護千兄法。今諸佛成道烏芻為力士,諸佛或指賢劫千佛,釋迦正當為四也。
 
 
 
  辰四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我以諦觀,因諦觀火大,得成三昧。初觀百骸四肢,是觀身之慾火;後神光內凝,是觀心之慾火。煖觸即火大,觀行成就,則化婬心為道心,轉慾火成智火,婬心既化,智火已成,不為惑業所礙,故曰無礙。復以神光智火,流貫十方,融通藏性,而成性火真空,性空真火, 諸漏既已銷除,生大寶燄之智火,此即火光三昧。轉凡成聖,登無上覺,此則顯明,大本齊佛,示居因位,輔揚佛化矣!我證圓通,即以諦觀火大,斯為第一。
 
 
 
  卯二 持地地大 分五 辰初 陳白積平地行 二 兼敘修效力行 三 蒙佛授平心教 四 依教悟無生忍 五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 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
 
 
 
  因積平地行,後持平心教,依教修證,故名持地。起座頂禮白佛:此自述遠因,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佛名普光者,以身光智光,普照法界,乃五十三佛之首。我於彼佛,發心出家,而為比丘,勤脩苦行,常於一切往來必經之要路,水陸交通之津口,田地險隘之 處所。險者高深不平,隘者迫窄不寬。所有不如法,不便行走之道路,必至妨害於車,損傷其馬,車有折軸之危,馬有失足之患,我皆平填,高者夷之使平,深者填之使滿,或作橋梁,以利津口,或負沙土,以脩要路。
 
 
 
  辰二 兼敘修效力行
 
 
 
  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首句指上平填道路,或作橋梁,或負沙土,皆勤勞苦行。經無量佛出現於世:經時之久,常行不退。此結平地行,下敘效力行。或有眾生:指老弱乏力者,於市垣曰闤,市門曰闠,商場貿易,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之處,放物即行,不論親疏貴賤,悉皆不取其直, 直即工價,非但不索,即物主與之,亦復不取。此以效勞,布施身力,以為其行,此中具足施度三施:一、財施,身為內財,以身力施故;二、法施,廣結善緣,感化於人故;三、無畏施,人知其善,不生怖畏故。又不取其直,併以外財布施也。
 
 
 
  毘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梵語毘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此佛是莊嚴劫之末,最後一尊佛,住世之時,眾生同業所感,世多饑荒,即饑饉荒年,五穀不熟,糧食不足,乞食為難。我為荷負之人,與人負物,無論路途遠近,人面生熟,平等為懷,唯取一錢之直,節取活命,更不多貪也。
 
 
 
  或有車牛,被於泥溺者:前云饑荒,饑荒有二:一、旱荒,二、水荒。此云泥溺,當是久雨之水荒。又前云饑荒,或是旱荒,其地必燥,何以泥溺?俗語有云:久晴必有久雨,旱時土地晒乾,雨後成泥,此車牛被於泥溺,當是旱後時事也。 我有神力三句:上負物屬利人, 此拔苦兼利物,由積劫苦行,福報所感,故得神力。車牛或指牛車,或車與牛,被污泥之所陷溺,人牛俱受苦惱;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除苦惱。
 
 
 
  辰三 蒙佛授平心教
 
 
 
  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交光法師云:夫平地之行,志在普利,效力之行,不檢親疏,其心亦久平矣,何至此而方蒙平心之教乎?蓋前屬事相平心,未能悟理,今令悟知,內心外地,本惟一體,故惟平心,不分情、器,則境隨心轉,安有不平,較前豈不天淵乎?時、即國王請佛設齋之時;延、即請 也。我在爾時,知佛必由此路,而至王宮,王既為國修福,屈九五之尊,而迓萬德之聖,我則平地待佛,以表敬佛之意,此待佛,即所以待教也。 毘舍如來摩頂者,愍其事行久勞,慈悲攝受也。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此佛欲令以理融事,故謂之曰,當平心 地,以心為諸法之本,地由心造,內心既平,外相斯夷,滄桑變易,常自如如,故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淨名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換言之,欲平大地,當平心地,隨其心平,則世界地平。毘舍、金粟二佛之言,若合符節。
 
 
 
  辰四 依教悟無生忍
 
 
 
  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前脩二行,屬權漸,此則心開,入圓頓。心開者:即藏心開發顯現,始知藏心隨緣成事,心歧則千差競起;此心返妄歸真,心平則法界坦然,了達內色外色,地大平等。到此則超過聲聞之智,非但不執內四大為我,亦復洞明外四大唯心矣!見自身中,地大微塵,與能造世界 ,所有微塵,唯是藏心平等,無有差別。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者:微塵,指內外地大色法,自性,即如來藏性心法,色、心不二,性色真空,內身外界,所有微塵,悉皆自性,不相抵觸,不相擦摩,如空合空,似水投水,不相妨礙。乃至外地大之刀兵,與內地大之身根, 以刀觸身,亦無所觸傷,如空合空,似水投水也。持地所脩,具四法界:初脩平地效力,事相之行,屬事法界;蒙平心教,心平地平,以理奪事,屬理法界;心開見塵,色心不礙,屬理事無礙法界;刀兵觸身,亦無所傷,屬事事無礙法界。肇法師曰:「將頭臨白刃,猶若斬 春風。」彼但證性無傷,如六祖延頸,剌客三揮利刃,俱如斬影,此則到事事無礙矣!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指掌》云:身界二塵,該一切法,彼既同一自性,則一切法,皆同一自性,誰為能生?誰為所生?由此於一切法,悟無生理,忍信不疑。按悟處巳齊八地,但以伏斷分齊,分盡見思,故云成阿羅漢。悟大證小其故何也?以所知障輕,故得悟大,煩惱障重,故但證小。由其 悟處既深,不住淺位,故迴小乘心,今入大乘菩薩位中。 聞諸如來:當指賢劫中四佛,非獨指釋迦。以前毘舍浮佛時,悟明圓理,迴小入大,故聞諸如來,宣說妙蓮華,佛知見地,先為證明。妙蓮華,即指本經,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佛知見:即根中不生滅性,一乘 寂滅場地,為諸佛之因地心,依此進修,可獲果地覺,我先證明,率眾依修,而為上首。
 
 
 
  辰五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我因諦觀,身界二地大,內塵外塵,平等無差。此由蒙平心教,藏心開顯,以無分別智,諦審觀察,相妄性真,故曰本如來藏。所有地大,無非藏性隨緣,循業發現而已;既屬循業,虛妄顯現,故曰虛妄發塵。今既悟全相即性,萬法唯心,則塵相銷除,智光圓 滿,能成無上覺道,以斯地大進修,最為第一。
 
 
 
  卯三 月光水大 分四 辰初 陳白古佛授觀 二 觀成未得亡身 三 亡身方能合界 四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脩習水觀,入三摩地。
 
 
 
  童子乃童真入道,月光具童真德,故得是名。起座頂禮白佛:我回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此佛因脩水觀,得悟性天,乃三十五佛之一。教諸菩薩者:乃為一類之機,非專為月光一人也。脩習水觀:以水為觀行,觀成得入三摩地。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此依觀久修。上八句觀內水,下五句觀外水,先觀自身中水性,無相傾奪,此為總標;下釋無奪之義。初從涕唾:在鼻曰涕,在口曰唾,此水在外易見者;在嚥下嚥曰津,在喉外溢曰液,此水近內可覺者;在骨髓曰精,在筋肉曰血,此水幽隱難知者。飲食茹退,曰大小便利 。其中津液,水之清相,餘皆水之濁相,在一身之中,旋環往復,清濁雖異,水性一同,性既相同,故無傾奪。 見水身中者:見水在一身之中,旋環往復,內觀既熟,引令擴充,觀世界水。《乳峰摘脈》云:按華藏莊嚴世界海,名普光摩尼香水海,海中有一大蓮華,名種 種光明芷香幢,華中有十佛剎,微塵數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剎種;每一剎種,皆有二十重佛剎;累高如幢,為佛剎之王,故曰浮幢王剎。諸香水海,即指總別諸香水海。觀身內水,與世界外香水海水,雖有遠近大小,水性亦復一同,平等無有差別。又同者通也,內水 外水互通,不相留礙也。
 
 
 
  辰二 觀成未得亡身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此則依教脩習。是時即脩習時,能觀之智,與所觀之境,初得相應,是為初成。此觀即水觀,觀行成就,入觀之時,不見其人,但見其水,即以水為身,尚未得無相,不能無身。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惟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
 
 
 
  此舉事以證,尚為身累。當時我為比丘,在靜室之中,安心禪觀,即脩水觀。我有弟子,乃巾瓶執侍之人,因見久在室中,遂乃窺其窗縫,觀其室中,以探情形,唯見滿室清水,了無他物所見,此即心境相應,觀水現水,是謂定果色,定境現前也。但定果色,尋常入觀之時 ,唯自見之,此月光水觀,與烏芻火觀,皆能令他人見者,實觀力殊勝也。
 
 
 
  後梁漢州綿竹縣,水觀和尚,時寇作亂,欲入綿竹。水觀和尚,即作水觀觀綿竹縣,全縣皆水,寇至惟見汪洋澤國,不見縣境,全縣人民,皆免於難,可證此義。
 
 
 
  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
 
 
 
  童子幼稚,無有知識,心懷疑慮:一、疑此室何故有水,遍滿其中?二、疑師在室中安禪,何以不見其人?不知此水是水非水,乃取一瓦礫,投於水中,激水作聲。激是激動,水既作聲,信知是水,乃顧視盼望而去。我出定後,忽然覺著心痛,就如舍利弗,遭違害鬼之事。 舍利弗於耆闍崛山,入定之時,有二鬼從虛空過,一名違害,一名復害。復害謂違害言:我欲以拳打此沙門。違害勸云:勿興此意。復害不聽,違害即去。復害以拳,便打舍利弗之頭,出定後頓覺頭痛。白世尊言:體素無患,今何頭痛?佛告之曰:有伽羅鬼,手打汝頭,彼 鬼大力,打須彌山,便成二分,汝若無定,身應粉碎,此鬼受報,身已陷入阿鼻地獄矣!今云違害者,乃同時所遇,錯舉其名耳。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我自心思量惟忖,疑慮莫釋: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應當無有現業,云何今日,忽生心痛之病?將無退失句,且作二解:一、心痛之病,出定將無退失?二、阿羅漢,久離病緣,今得心痛之病,將無退失果位耶?《正脈》云:羅漢有病無病,當明子、果二縛。夫宿 種今種,應召來果,而尚未受身者,謂之子縛;今已受身,即身應受,謂之果縛;若實行新證四果,已將子縛見思二惑斷盡,不受後有,不要再來受生,然現身尚未灰滅,則果縛猶存,所有病苦,即身應受,故舍利頭痛,畢陵足痛,皆斯類也。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即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捷來者:月光出定,童子速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料知,心痛必是瓦礫投水之故。遂告童子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月光復至室中入定,童子還復窺見,水中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體也如初無恙。自覺心痛者,未得亡 身之故也。
 
 
 
  辰三 亡身方能合界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逢佛無量,經劫必久,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此佛亦從水大圓通,成無上覺,若山若海,水性自在流通。山屬地大,俗云山高水更高,水大地大,自在無礙。王即自在之義。先修內觀,後修外觀,由淺及深,至此佛時,逢佛既多,觀力愈深、方得亡身合界、與十方世界, 諸香水海之水,一味流通,性合真空者:即悟明藏性,性水真空,性空真水,無二無別,全相全性,即體即用。今於如來座下,得童真名,預入大乘菩薩之會。
 
 
 
  辰四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我因修水觀,觀內水外水,同一氣分,一味流通,等無差別,了悟水性空寂,本自無生,得無生忍,證入圓通。如欲圓滿無上菩提,惟斯水大,最為第一。
 
 
 
  卯四 琉璃風大 分四 辰初 陳白古佛示觀 二 觀察群動無二 三 觀成頓證徹悟 四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琉璃光依觀得名,取後身心發光,洞徹無礙,故得是號。梵語具云吠琉璃,此云青色寶。此法王子,常放青色光明,同彼琉璃,即《涅槃經》,琉璃光菩薩,放青色光,至釋迦座前者。今在楞嚴會上,自述圓通,起座頂禮白佛:我回憶往昔,經恆河沙劫之前,有佛出世,名 無量聲,此佛亦由觀風大所成之佛。由觀一切音聲,因風而生,聲既無量,風亦無量,即聲觀風,在在可成觀境,故知此佛,亦由觀風大所成也。 開示菩薩,本覺妙明二句,有機教體用兩對:開示是教,菩薩是機,對大機說大教,故說本覺妙明,最上一乘之理。本覺即天 然本具,靈覺之性,寂然不動,有感則通,在眾生分上,為本來佛性。妙是體,明是用,稱體起用,全用即體,體用不相捨離,即妙而明,即明而妙;又妙是不變義,明是隨緣義,不變常隨緣,隨緣常不變,而風性不變,常隨眾緣,而成聲也。
 
 
 
  觀此世界,及眾生身下,示脩觀法,觀即能觀之智,世界指無情依報之世界,眾生身指有情正報之眾生,為所觀境。此依正之境,皆是無明妄緣,風力所轉變而有也。本覺即真如,真如界內,本來不立一塵,豈有世界眾生?皆由最初一念無明妄動,動則有風,風大即一念, 心中動相耳,情器世間,一切諸風,莫不資始乎此,故曰皆是妄緣,風力指無明所轉變也。欲細釋此二語,可將第四卷首,佛答三種忽生之文,從性覺必明起,至彼無同異,真有為法止,可作此註腳。
 
 
 
  辰二 觀察群動無二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我於爾時:即彼佛授觀時,指示風大發源時,風大由於本覺妙明,隨緣起念,一念妄動,自蔽妙明,妄循無明風力所轉,故有世界眾生。但能觀得風性本空,動相非有,便可旋妄復真,還歸本覺妙明之真心矣!故我依教脩觀,觀察界之安立,十方界相,皆由風力執持;世之 流動,三世推遷,皆由風力密移;身之動止靜也,行、住、坐、臥,莫非風力所使;心之動念,生、住、異、滅,莫非風力所推。如此觀察,外而世界,內而身心,諸動雖多,其體無二,唯一風性,故曰等無差別。
 
 
 
  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
 
 
 
  先觀世界身心,諸動雖多,唯一風性;我此時覺了,此群動之風性,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當體全空,無有實體,可跟究故。十方微塵世界:此指無情之器界;以及顛倒眾生:此指有情之根身,同一虛妄,皆妄緣風力所轉耳。
 
 
 
  辰三 觀成頓證徹悟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
 
 
 
  如是乃至:是從廣至狹,從微塵數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一切眾生:上是法,下舉喻。喻如一器皿之中,貯百蚊蚋,啾啾小鳴之聲亂鳴,在分寸小器之中,鼓發狂鬧:鼓動也,狂亂也。一器喻一界,蚊蚋喻眾生;一界眾生,如小器中,貯百蚊蚋,於分寸中, 亂鳴鼓動狂鬧,喻各為妄緣風力所轉,於世界中,爭人競我,稱王圖霸,求名謀利,此皆狂鬧。由觀力故,觀大同小,觀妄非真,即妄緣風力,亦皆虛妄無體。逢佛未幾者:逢遇無量聲佛授觀,經時未久,速得悟證;先悟風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當體性空。風大如是, 諸大皆然,本無生滅之相可得,即得無生法忍,獲證圓通。
 
 
 
  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心開:乃本覺真心開顯。東方屬震,為群動之首,乃見動中有不動佛,即阿佛。梵語阿,此云不動。此乃於風性妄緣動中,親見本覺不動之真體;即於不動佛會下,為法王子,乃能遍事十方諸佛,即如觀世音,在彌陀會下,為法王子,而能遊化諸國,遍事諸佛。身心發光者 :既了妄身妄心,皆屬妄緣,風力所轉,親見法身真心,乃是當人自性本具,內外洞徹,如淨琉璃,映現諸法,此即得名所以。
 
 
 
  辰四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我以因也觀察風力無依,即是無體,此了妄也;悟明本覺菩提真心,此悟真也。又觀風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則風大無依,當體即空;則由妄緣風力所轉,身心世界,豈不亦空?此句即前所云,諸妄銷亡。悟菩提心,妄窮真顯,即前所云,不真何待?從此 得入三摩地,合十方諸佛,所傳微妙心印:如第二卷,顯見不分科中,文殊代問,佛告文殊,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即諸佛所傳妙心。琉璃光,因觀風大證此,故曰斯為第一 。
 
 
 
  卯五 空藏空大 分五 辰初 陳白自身所證 二 詳明色空無礙 三 依正攝入圓融 四 總由觀空神力 五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清涼云:混虛空為體性,故名虛空藏,以虛空為身,又名無邊身,因虛空無邊故。藏字之義,如《宗鏡》云:大集會中,虛空藏來時,純現虛空相,謂阿難言:我以自身證知,是故如所證知,能如是說,何以故?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法,為虛空印所印。爾時五百 聲聞,各以所著,鬱多羅僧,奉虛空藏,一時同聲說如是言。智法藏中,不墮其外。所奉之衣,即便不現,諸聲聞問:衣何至耶?虛空藏言:入我藏中。又此菩薩,以虛空為庫藏,雨十方無量阿僧祗世界,所有寶物,衣服飲食故。偈云:虛空藏菩薩,得虛空庫藏,充足諸有 情,此藏無窮盡,因是名為虛空藏;即從座起,頂禮白佛。
 
 
 
  我與如來:指釋迦如來,定光佛即然燈佛。《大論》云:太子生時,身光如燈,後發心出家,直至成佛,故名然燈。是釋迦如來,第二僧祗,授記本師。虛空藏與釋迦,但同事然燈,得無邊身,乃菩薩自述所證,非與釋迦同得也。
 
 
 
  辰三 詳明色空無礙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
 
 
 
  菩薩既以空性為身,應以空慧為手;四大寶珠:即照空四大之智珠,菩薩已得虛空身,則內四大之我已空,若外四大之法不空,則身相不純,大用不遍;故復以空智,照明十方微塵數佛剎,所有外四大,一一化成虛空;此空非斷滅空,乃空諸妄相,妄盡真純,以真空妙智, 智光所融,一一化成真空妙理;為此得體,證法身德。
 
 
 
  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自心:即自己本覺真心。現出大圓鏡智:此智是佛轉第八識所成。因虛空藏,分證如來三德秘藏,故能現此智,且能於此總智,更現十種別智;十種微妙寶光,即十智,如《華嚴》三世智,乃至無邊諸佛智。智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邊際:則空中所有世界,無一不在智光所照 之中,色空無礙。或以一智,而現十智,照徹十法界,窮盡真空妙有,此屬現相,全事即理,而成理事無礙法界,證般若德。
 
 
 
  辰三 依正攝入圓融
 
 
 
  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此攝剎入身,及下分身入剎,依正互相攝入,圓融自在,乃事事無礙法界,不思議業用。諸幢王剎:即無量香水海中,諸浮幢王剎,乃依報廣大之境,攝入我正報身中,身同虛空,彼此不相妨礙,此廣陝自在無礙門。
 
 
 
  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作佛事,得大隨順。
 
 
 
  此以正報入依報。身能善入者:以一身而入一國,或多身而入多國,皆不得稱為善入;今能善入者,以一身而分無量身,同時遍入微塵國,廣作無邊佛事。得大隨順:即大自在。此乃起用,證解脫德。
 
 
 
  辰四 總由觀空神力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此大神力:即指色空無礙,依正攝入。由我下:出神力之來由,由我觀空所致,我則諦觀四大,本非心外實有,唯心所現,無體可得;無依、即無體也。乃隨妄想以生滅,念起則非有似有,念息則當體即空,故曰虛空無二。四大既同虛空,無有差別,佛國亦以四大為能成? 故佛國亦自本空;同、即空也,以虛空為同故。 於同發明,得無生忍者:即於空性,發明藏性,悟明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空性生即無生,諸大亦然,自不見有少法生滅之相,故曰得無生忍。前所發大自在用,皆此忍之力也。
 
 
 
  辰五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我因修空觀,觀察虛空無邊,觀成得定,入三摩地。妙力圓明者:即前色空無礙,依正互融,十方圓明,得大自在,以斯空觀,最為第一。
 
 
 
  卯六 彌勒識大 分四 辰初 陳白上古佛世 二 教脩唯心識定 三 中古定成得記 四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彌勒,梵語具云梅怛利曳,此云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今稱慈氏,由得慈心三昧故,慈無能勝。起座頂禮白佛: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此佛以三智立名。我從彼佛,而得出家;此但出世俗之家,心重世間名聞去聲利養,名與利相因, 則身為利役,好奔走於貴族,交遊乎大姓,有名利可圖,故曰好遊族姓。法華經云:「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好遊族姓家,棄捨所習誦」是也。
 
 
 
  辰二 教脩唯心識定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爾時世尊,觀機授教,因我重世名,心馳散故,教我脩唯心識定,觀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通達一切外境,無非心識之所變現,如夢如幻,無一真實。因脩此定,心不馳散,而不外求,得入三摩地。此唯心識定成,自日月燈明佛起,歷劫以來,以此三昧,奉事恆沙諸佛。 唯識定深,觀「人間富貴花間露,世上功名水上漚」。但脩內觀,無復外求,故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辰三 中古定成得記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然燈佛乃釋迦如來,第二僧祗授記本師。出現世時,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前雖得三昧,未臻妙圓,不能稱為無上,然積行雖經多劫,入理在一剎那,如瓜熟蒂落,一剎那間,頓悟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全識全性,全性全識,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曰妙,圓滿周遍曰 圓,此即由相宗之權,而入圓教之實。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上科成定得體,此科稱體起用。此現國土,為所依處,後現如來為教化主;所現如來國土有三:淨穢有無,即對三土。或法性土,法身所依,無淨無穢,即常寂光土;次現受用土,報身所依,有淨無穢,即實報莊嚴土;三現變化土,應身所依,有淨有穢,即凡聖同居土。一 一皆我識心,變化所現。既云所現,體本自空,既曰變化,相非實有,真空不礙妙有,故現國土;妙有不礙真空,故唯變現。
 
 
 
  世尊,我瞭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我既了達如是,淨穢國土,唯是心識所現之故,識性又復流出,無量如來,我雖未成佛,已能現土現佛,成辦諸佛所應作事,廣度無量眾生。今佛知我已證無上妙圓識心三昧。故得蒙授記,候補作佛,以為賢劫第五尊佛,於當來下生,龍華三會,說法度生。
 
 
 
  辰四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我以識大,諦觀十方,一切依、正,染、淨,唯是識心之所變現,了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識心無二,一體圓明。又一解:識心具足一切法,普照一切法,法法無非識心,故曰圓明。是以能入,圓滿成就,真實之性;既入圓成實性,自可遠離,依他起性,遍 計執性。
 
 
 
  圓成實性是真體,能為諸法所依,喻如麻;依他起性,依圓成實性所起,虛妄之相,相有性無,此約依真,喻如繩;繩依麻所成故。遍計執性,於依他起性,周遍計度,分別妄執,情有理無,喻如蛇如夜間見繩妄認為蛇。。今既遠離二種情執,如佛所言,若離妄想,則無師 智,自然智,一切顯現,便得無生法忍,即入圓成實性,我即以斯諦觀唯識,最為第一。
 
 
 
  《三性唯識》云:一、遍計執性,頌曰:「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論曰:周遍計度,故名遍計;品類眾多,說為彼彼。以六、七二識,遍於一切染、淨法上,計有實我實法,名遍計所執。遍計本空,如繩上蛇。二、依他起性,頌曰:「依他 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論曰: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皆依眾緣,而得起故。以依他眾緣,和合互起,猶如幻事,如麻上繩。三、圓成實性,頌曰:「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論曰: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遍計所執,內不執實我,外不執實法,我、法二空 ,所顯真如為性,故云:圓成實性,此則如麻。故攝論云:「分別性如蛇,依他性如繩,圓成性如麻。」麻上生繩猶是妄,何況繩上更生蛇。
 
 
 
  卯七 勢至根大 分五 辰初 陳白古佛授法 二 詳喻感應道交 三 合喻顯示深益 四 述己自利利他 五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此根大圓通,乃都攝六根,非單修一根。若單脩則與六根同,七大中根大,在識大前。今此菩薩,說在彌勒之後,為對機故。如觀世音不預六根之列,而獨殿後者,中有三意:一、知佛密意、於前教令悟圓入一科中,已密示耳根為最優。二、知此方眾生,耳根最利,易於修 證,如文殊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三、知若對多聞之阿難,一向慣用耳根,但令不順流聞聲,而逆流照性,便可就路還家;順流聞聲,即是結縛之元,乃為生死本。逆流照性,即是解脫之要,可入涅槃門。故觀音殿後,敘述解結修證,廣談利生大用,以啟阿難 羨慕之心。大勢至,亦知佛之密意,若對此方機宜,修證楞嚴大定,固是耳根為最,若論普被三根,橫超生死,惟有念佛法門,最簡易、最圓頓,堪稱第一,故說在識大之後。
 
 
 
  大勢至,《觀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名大勢至。」《思益經》云:「我投足處,震動大千,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又名得大勢,以能成辦一切所應作事故,得大勢力也。《悲華經》云: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 為次子,今在極樂,居彌陀左右,輔弼佛化,候補作佛。
 
 
 
  阿彌陀名無量壽,乃有量之無量,亦有涅槃。彌陀涅槃之後,正法住世,亦復無量劫,正法於上半夜滅盡,下半夜觀世音菩薩成佛,名普光功德山王如來。佛壽與正法,亦皆無量,正法住世時,大勢至菩薩,教化眾生,候補作佛,至正法於上半夜滅,大勢至菩薩於下半夜成 佛,名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法王子,是菩薩別稱,法王指佛,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法王子,能發四種心:一、發廣大心:誓度無邊眾生,於十方世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二、發第一心:誓成無上佛道,雖巳分證三德,仍求究竟二嚴。三、發常時心:輔助彌陀觀音, 久經劫數,不生厭倦。四、發不顛倒心:歷劫度生,不著度生之相,無度而度,度即無度,能荷擔如來重擔,能承紹法王家業,為法王真子,故稱法王子。 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與者共也,倫者類也。要分自行與化他二類:一、自行,同以念佛心,得入無生忍,雖同脩 念佛法門,功行淺深不等,或有住乾慧地者,或有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者,合計五十二位,故曰五十二菩薩,非局定數也。二、化他,同以念佛法門,教化眾生,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功行淺深,所化之眾,亦有五十二位差別。
 
 
 
  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梵語菩提,此翻為覺,薩埵、翻為有情,有情即是九界眾生之通稱。六凡眾生,愛情未斷,三乘眾生,識情未盡,故同稱有情。覺有情乃指大勢至菩薩,有三義解釋:一、自利,是已經覺悟之有情,自身本來是佛,若肯念佛,必得成佛。二、利他,能以 自覺之道,覺悟一切有情,教化眾生,同心念佛,齊成佛道。三、運智,上求佛覺以自利,運悲,下度有情以利他,有此三義,名覺有情。 即從本座而起,頂禮佛之雙足,以至尊之首,頂禮我佛至卑之足,以表至敬,而白佛言:此是請法之儀,乃是結集經家所敘。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菩薩自稱曰我,乃是菩薩假我,及法身真我,不妨隨順世人,同稱為我,非同凡夫妄執之我。凡夫妄執四大妄身,以為實我,不了諸法本無我,我執既起,貪、瞋、癡,無不從此而生。或貪財為我受用,或貪色為我娛樂,或貪名為我榮耀,或貪食為我滋養,或貪睡為我安息 ;是我所貪之財、色、名、食、睡,設若為他人之所妨礙,以及剝奪,則瞋怒之心,勃然而起,此因貪起瞋,即愚癡。是知我執,為諸惡根本。身心因此不得安樂,世界由此不得和平。
 
 
 
  又非同外道妄計之我。外道有二十五諦,最初為冥諦,冥諦生覺大,覺大生我心,我心生五微,五微生五大,五大生十一根,最後曰神我,計有神我為萬能,此屬邪知邪見。菩薩已得我空,故非妄執與邪計,凡、外二種我也。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我字已如上釋,憶者憶念 ,明記不忘也。過去稱為往昔。恆河亦云殑伽河,此云天堂來,狀其來處之高。此河在印度雪山之頂,無熱惱池流出,無熱惱是龍王名,此池以龍為名,池有四口,流出四河:東銀牛口,流出殑伽河,此云天堂來狀其來處之高,即恆河,闊四十里,河底銀沙,沙細如麵。南 金象口,流出信度河,此云驗河,河底金沙。西琉璃馬口,流出縛芻河,此云青河,河底琉璃沙。北玻璃師子口,流出徙多河,此云冷河,河底玻璃沙,中國黃河源。佛所住祗園,相近恆河,凡言數目之多,常取河沙為喻。此言恆河沙劫,以顯經時之久也。劫具云劫波,此 云長時分。
 
 
 
  有佛出世,名無量光者:於時有佛,出現於世間,佛梵語具云佛陀,此言覺者,乃大覺悟之人,具本覺之妙理,發始覺之妙智,證究竟覺之妙果,方名為佛。佛在因地之中,亦是人道一眾生,修成為佛。本覺者,即眾生本有之佛性,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此性即眾生六根之 中,不生不滅之真性,亦即真如妙理,隨眾生之染緣,其體不變。前云:「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隨緣不變,故謂之妙。本覺妙理,雖人人本具,多皆迷而不覺,故為眾生,或遇知識開導,或閱經教開悟,了知眾生,具有佛性,本來是佛,是為始覺 ,由不覺而方始覺悟也。此始覺即屬妙智,依此妙智,返照妙理,照澈心源,而成究竟覺之佛果,是謂三覺圓,萬德具,為大覺悟之人。超九界以獨尊,為三界之導師,作四生之慈父,故出現於世間。 名無量光者:此佛以光明而立號,因光明勝故,名無量光。然光有身光 、智光之別,智光,諸佛同得一切種智,智光相同;身光,有照一由旬,十由旬,百千由旬,或照一世界,十世界,百千世界者。今稱無量者,則普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乃至鐵圍山間,日月神光照不到,亦得大明,此無量光佛名,與彌陀名同,因在恆河沙劫之前,當非 彌陀,乃同名佛也。同名諸佛甚多,如釋迦古釋迦之類。
 
 
 
  十二如來,相繼一劫者:據大彌陀經云: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一、無量光佛,實智照理,無限量故。二、無邊光佛,權智照事,無邊際故。三、無礙光佛, 慈光與樂,無障礙故。四、無對光佛,悲光拔苦,無對敵故。五、炎王光佛,光音應化,得自在故。六、清淨光佛,惑垢既離,發淨光故。七、歡喜光佛,令他受用,生大喜故。八、智慧光佛,以大智慧,破諸惑故。九、不斷光佛,常放身光,不斷絕故。十、難思光佛,妙 用無盡,難思議故。十一、無稱光佛,具足眾德,不可稱故。十二、超日月光佛,窺天鑑地,超一切故。此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出現世間。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日月雖光,不照覆盆,此佛光明,耀古騰今常自若,逾於千日放光明。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彼佛就本經文意看來,當指最後一佛,若據大本之意,十二佛名,乃無量壽佛之別號,唯一佛身,此言十二佛相繼出世,則非一體明矣。彼佛教我:言語指 示謂之教,教即佛度眾生,方便之法,教以修因剋果,教以離苦得樂。
 
 
 
  念佛三昧:即修因剋果,離苦得樂之勝方便。念佛是修行清淨三業之行,三昧是得定事理一心不亂,果能念佛,必得三昧,欲得三昧,祗要念佛。念佛有四:一、持名念佛,聞說佛名,一心稱念。二、觀像念佛,設立佛像,注目觀瞻,三、觀想念佛。以我心眼,觀彼如來。 四、實相念佛,即念自性,法身真佛。此四種念佛,名字有差別,義理有淺深。 今本章念佛,乃是持名念佛,有事念理念之分:事念者,有能念之心,所念佛號,一心繫念於佛,心佛不相捨離。余常示人:事念之法,心中惟有佛,佛外更無心,口念心念,心唸口念,字字 從心起,字字從口出,字字從耳入。如是念法,不至昏散,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設若念久口燥,心唸口不念則可,口念心不念則不可。更有二喻,以喻念佛之法:一、當如貓捕鼠,提起全副精神,身毛皆豎。又當如雞抱卵,放下一切思想,飲啄渾忘。果能如是念佛,雖為 事念,不但往生可必,而悟理亦自可期。如空谷禪師云:「不必參念佛是誰,直爾純一念去,亦自有悟日」是也。理念者不必別舉話頭,只須把一句阿彌陀佛,即念反觀,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心即是佛,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佛即是心,能所雙亡,心佛一致,此 即中道,理性念佛。終日念佛,終日無佛可念,終日無念,終日念念念佛;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了不可得,所念之佛,離相絕名;若言其空,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如是念佛,空、有不立,心、佛一如,則持名念佛,通乎實相。雖然四種念佛, 後後深於前前,而理念功成,亦前前徹於後後也。
 
 
 
  三昧:是梵語,此云正定,即一心不亂,念佛功成也。亦有事一心念佛三昧,理一心念佛三昧。何謂事一心念佛三昧?聞說念佛法門,可以橫超三界,疾出生死,即深信不疑,願生淨土,專心繫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續,行、住、坐、臥,惟此一念,更無二念,即是以一念 ,而除眾念,不為內惑外境,之所雜亂。如《成具光明定意經》云:「空閒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惱,而一其心;乃至訕謗利失,善惡等處,而一其心」者是也。此於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成就,未見道故;但屬定門,無有慧故;祗能伏妄,不能破妄;往生淨土 ,九品蓮華之中,則在中三品。以功力之淺深,而分上、中、下;而下品三品,乃未得事理一心,念佛三昧者之所生也。
 
 
 
  何謂理一心念佛三昧?聞說念佛法門,即是無上深妙禪,即於念佛之時,諦實觀察,念佛即所以念心,心佛一如,能所不二,寂而常照,是無念而念,照而常寂,是念即無念,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見泯,能所情亡,寂然不動,湛然常住。此不專事相,純修理觀, 而得觀力成就,能見諦故,屬慧門攝;兼得定故,安住唯心淨土,親見自性彌陀。往生淨土,當在上三品。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以十萬億程外之極樂,亦不出一心之外故也。
 
 
 
  三昧是禪觀通名,如《智論》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昧」是也。此曰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經,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 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諸經法門,皆悉了知。
 
 
 
  問:「此教念佛,為念十方佛耶?為念阿彌陀佛耶?」答:「為念阿彌陀佛。」普廣菩薩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讚西方?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諸佛,境繁意散,不成三昧,況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 又 稱念彌陀名號,隨佛本願,願云: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十念尚得往生,況一心憶念耶?念佛法門,古稱徑中徑,但能淨念相繼,便得往生,如驥驟雖超群馬,未及龍飛;鶴沖已過凡禽,爭如鵬舉。驥驟鶴沖,譬餘門念佛,群馬凡禽,譬其 他法門,龍飛鵬舉,譬持名念佛,惟此持名念佛法門,但持六字洪名,便得往生淨土,圓證三不退,其功簡、其效速。
 
 
 
  辰二 詳喻感應道交 分二 巳初 先以二人為喻 二 再以母子為喻 今初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此明單憶無益。譬如現在世間,有二人,指親友之屬,一人專心為憶,憶念此親友,一人專憶他務,忘其親友。如是指上一憶一忘,由此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若逢或見,對專憶者言;不逢非見,對專忘者言。二人,譬喻佛與眾生,憶即憶念,記持不忘曰憶,繫緣不 捨曰念。一專為憶,喻佛念眾生也;一人專忘,喻眾生不念佛也。佛專憶眾生,有二種意:一、佛具大悲願故,觀見一切眾生,與我本來同體,我今已成正覺,已得涅槃,眾生尚在輪迴,不了生死,故運大悲願,專憶眾生。二、佛具平等心故,佛在因地,為菩薩時,尚念念 不捨眾生,況今成佛,視大地眾生,皆如一子,故以平等心,專憶眾生。
 
 
 
  眾生不念佛,亦有二種意:一、眾生障重故,為惑、業、苦三,纏縛不脫,於人天因果,尚不肯修,何況念佛法門,故不念佛。二、眾生智暗故,於此念佛,殊勝妙法,可以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現生念佛,能斷一切煩惱妄念,臨終往生,橫超三界輪迴生死,既生彼國 ,圓證不退,疾成佛道,不生信心,不願往生,故不肯念佛。
 
 
 
  是如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如是二人,即喻上佛念眾生,眾生不念佛也。佛以大悲願力,常念眾生,遊化娑婆,乃令眾生,若逢或見,如彌陀化身為豐干禪師, 在浙江台州,天台山為比丘,人皆不識,此即若逢等於不逢,或見成為非見,都由無念佛之力,及求見彌 陀之願故也。
 
 
 
  豐干禪師是彌陀化身,出自寒山之口。豐干,在天台山國清寺,住在碾米房,常騎虎出入,眾不知其為何許人。一日,豐干邀寒山、拾得,同朝五臺。曰:與我同行,是我同流,不與我同行,不是我同流。寒山問曰:汝朝五臺作甚麼?干曰:朝禮文殊。山曰:汝不是我同流 ,我不同去。於是干獨行,至杭州,適有閭邱胤,候補多年,家貧破產,是時省府,派任台州府知府,忽患頭痛之病,調治罔效。豐干特為造訪,闇人拒絕不見。干曰:我特來救他命,為何不見?閽人入報,閭即延見。干曰:汝何病?閭曰:頭痛欲裂。干曰:取水一杯,吾 為汝治。乃為持咒訖,以水置手心,向其頭三撲,即時痛止。遂即感謝,叩詢大師法號?住何寺廟?答曰:名豐干,住台州天台山國清寺。閭曰:寺中如大師道行有幾人?干曰:我無道行。寺中高僧,如文殊化身之寒山子、普賢化身之拾得,皆在國清寺內,遊化我國。閭即 備禮酬謝,干不受而去。閭到任三天,即到國清寺進香。問知客僧,寒山、拾得二大士何在?煩陪往拜見。知客曰:此二人是瘋僧,大人有何吩咐?閭曰:有欲禮拜。知客曰:可喚之前來。閭曰:不可!自當往拜。遂陪至廚房,寒山、拾得,正在灶門烘火,二人且語且笑, 人皆不識,所語何義。知客呼寒山、拾得起來,大人與汝說話。閭一見即就地頂禮,二人即奔走。閭追之,至寒山岩二人入,寒山回首曰:「賊!賊!賊!豐干饒舌多話也,彌陀不事,禮我何為?」閭趨視岩中不見。寒山、拾得,自此遂不復出焉。豐干亦從此不回國清,聖 人應化人間,既經洩露,不能再留。閭在山中,檢查事跡,乃於山上石岩竹木,及鄉間牆壁上,抄錄二大士詩多首,皆是佛法,諷世之意,現刊行於世。錄此因緣,以證佛念眾生,眾生不念佛,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之事實耳。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此明雙憶不離。二人相憶,二憶念深:自可相見相親,不相捨離,乃至生生同於形影;喻生佛念同,眾生念佛,如佛念眾生相同,久憶不忘,一切時,一切處,佛不離心,乃至盡形壽,亦所不忘也。如是乃至,從今生以至他生,同如形影,不相乖違離異。乃至,超略詞,不 但今生常得見佛,乃至往生之後,常隨佛學,同於形之與影,不相違,不相離也。此形影不離之喻,有二意存焉:一、喻眾生念佛,必得見佛,生佛不相捨離,合下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也。二、喻眾生念佛,必得成佛。因果不相捨離,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大 勢至菩薩,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在極樂國中,輔助彌陀弘化,及輔助普光功德山王佛,次補佛處,即念佛必得成佛,因果不相捨離也。
 
 
 
  巳二 再以母子為喻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上科二人之喻,親友猶疏;此科母子之喻,骨肉更親。上五句同前,喻單憶無益,下四句同前,喻雙憶不離。又首三句,合前一專為憶,次二句合前一人專忘。如來母也,眾生子也;世間慈愛最切者,莫過於母親,子不聽教,猶復念念不捨。子若悖逆,忘恩負德,種種不孝 ,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念更深。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無有退轉。 此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憐者哀憐,念者護念,眾生久在輪迴,備受諸苦,故為佛之所哀憐;雖在生死,佛性不失,又為佛之所護 念。《三昧經》云: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如母親見子受苦,憶念之心更無有異也。
 
 
 
  問:前二人一專為憶,喻彌陀念眾生;一人專忘,喻眾生不念佛;云何此云十方如來耶?答:此有二意:一、即指彌陀一佛。以三世十方,有無量彌陀故。《觀經》云: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故曰十方如來。二、通 指十方諸佛。謂不唯彌陀一佛,悲願如是,即十方如來,憐念亦然,正顯佛佛道同故。
 
 
 
  若子逃逝:喻眾生不念佛,墮惡趣,受極苦。雖憶何為:喻佛念眾生,單憶無用,不能成益。問:「逃逝與上專忘,同耶?異耶?」答:不念佛不能見佛,雖遇佛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不蒙法益則同;而異者,此人專忘,但是不肯念佛,佛若憶念,或可發心,而能成益。此 逃逝,非唯專忘,或且謗佛,以不信招愆,墮落三途,佛雖憶念,亦復何為,即言無益也。如城東老母,佛有意往度,彼不信佛,不願見佛,逃入房中。佛以手指壁,壁如玻璃,復以二手遮其眼,還不願見佛。此足證單憶無益也。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上二句合前,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下二句合上,生生不離,此則雙憶成益。子若憶念母親,能如母親念子之心,心心相契,母為慈母,子成孝子,不但今生,母子不離,乃至經歷多生,母子之緣未盡,不相違背遠離二字皆去聲 。子是眾生,母是佛,眾生若能憶念如來,猶如如來憐念眾生一樣,則生佛感應道交,自然生生世世,常得見佛,常隨佛學,不至遠離。彼佛既教念佛三昧,又舉疏、親二喻,蓋慾念佛眾生,念佛之功,漸次增進,日親日近,非特見佛可必,而且成佛有望矣!
 
 
 
  辰三 法合顯示深益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此下法合。但合雙憶不離成益,不合單憶無益。上二句重在心字,必要心憶心念,以揀口念心不念也。憶則記持不忘,有時間斷,憶即暫念;念則繫緣不散,念念相續,念即常憶。若眾生心常憶佛,心常念佛,將佛印在心中,念茲在茲,時刻不忘。慈雲懺主云:凡涉歷緣務 ,而內心不忘於佛,謂之憶念。譬如世人,切事繫心,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應如是。若或失念,速速攝還,久久成性,任運憶念,不勞作意。又復心起妄念,即便念佛,以真念而敵妄念,妄念自消。若見他人受苦,以念 佛心,憐愍於他,願其離苦,如是相續,念佛繫心,能辦一切淨土功德。 此憶佛念佛,有事有理,前雖已明,此更略說:若事憶念,則專心注意,毫無難緣,能念所念,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無餘念,念念相續,成就定力,《起信》所謂:以專意念佛因緣是也。若理憶 念,則以妙明心光,圓照自性,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緣,更無他緣,湛寂靈明,成就慧力。《起信》所謂: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也。如上所釋,事理二種憶念,普被三根:若是上智,則專修理憶念;或有鈍根,則專修事憶念;或有中人,則先修事,然後入理;皆隨 機宜,未可一概而論。
 
 
 
  現前當來,必見定佛:現前見佛者,於現在生中,念佛功純,或於夢中見佛。《法華經》云: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坐師子座,圍繞說法等。或於定中見佛,《大集經》,剋期取證,定四十九日,文云:若人專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現身見佛,即得往生。又《般 舟三昧經》定九十日,文云:若人自誓九十日,常行常立,一心繫念,於三昧中,得見阿彌陀佛。《觀經》云:「無量壽佛,相好光明,遍十方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禪觀中,皆得見也。廬山初祖,遠公大師,一生三睹聖相,至第三次,見佛身遍滿虛空,自知往生時 至,遂集眾告知,前後見佛之事,乃謝絕諸緣,精進念佛。果至其時,告別諸弟子,跏趺念佛往生。 亦有現前念佛聲中見佛者,如《往生集》云:昔葛濟之夫人,一心念佛,家貧終日織布,機梭一擲,一聲佛號,頻年行之不倦,其夫信道教,勸修金丹之術;他勸夫學佛, 其夫不從,遂各脩其道。一日正在織布,念佛聲中,見彌陀現全身於空中,遂即禮拜,乃喚濟之來看,濟之只見佛上半身。莊嚴光耀,亦即禮拜,由是信從,夫妻同脩淨業,同生淨土。
 
 
 
  當來見佛者,或報盡命終,見佛來迎。《佛說阿彌陀經》云:「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或託質蓮胞,華開見佛,如一生念佛為因,必得往生之果, 第八識從頂門而出,化佛來迎,託生九品蓮華,以蓮華為父母。品位高下,乃由一生念佛,勤惰之分,寶池蓮華,並非彌陀變化所作,乃是念佛眾生,自己心力願力所種。十方世界眾生,今天聞說念佛法門,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七寶池中,即結一蓮芷,標名其上。念佛精 進,華大甚速﹒光色亦好;念佛懈怠,華大亦緩;退心不念,華即枯矣。勤惰纔分,榮枯立見,是為感應冥符妙。命終往生,即生自己之華;往生者眾,不相錯謬,是為勝劣分明妙。此華是為脫凡殼之靈宮,安慧命之神宅。九品華開,隨品位為遲速;蓮華一開,即得見佛聞 法,圓證三不退。所受之身,純黃金色,具三十二相,壽命同佛無量。 必定者有三意:一、因果相應:以念佛因,得見佛果,如若往生,早遲必得成佛。二、感應道交:以念力為能感,現身為能應,感應之道,必定不差。三、始本契合:專以理念,念本性佛,始覺功深, 本覺顯現,於自心中,見法身佛。此皆一定不易之理,故曰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上科事念,夢中空中,乃至臨終,皆見他佛;理念本覺顯現,見法身佛,乃見自佛。去佛不遠有二釋:一、既得見佛或夢中空中日中,則此去往生彼國,華開見佛,事在不遠,前見佛是化身,此見佛是真身。二、既得理念,見本性佛,從此進修,往生上上品蓮華,經宿即開 ,面禮彌陀,親聞妙法,頓證無生法忍,則去究竟佛地不遠矣!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者:約事念,則念佛法門,即勝異方便,不假諸餘方便門,以助顯我本性也。尚不假觀像,觀想、參究,何況其他法門。約理念,則念佛即是念心,心佛一如,自他不二;豈離惟心自佛, 而假心外他佛作方便耶?自得心開:即理念功成。古德所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自得心佛開發顯現,得成自佛,以念佛心,始本合一,成究竟佛也。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此喻憶佛念佛,必定成佛。如染香之人,身上即有香氣;法中,念佛之人,即得佛之氣分:念佛名即染佛名香,近佛身即染佛身香,開佛心即染佛心香。念佛之人,身心皆染佛香,喻上、中、下三根:上根染佛心香,中根染佛身香,下根染佛名香。下二句出三昧名,亦即法 門名。以佛法身香,智慧光,莊嚴自己本覺佛。念佛之心,無相無形,不生不滅,即是法身。此心具足靈覺之性,即是智慧。今則念佛,以佛法身香,智慧光,莊嚴自己本覺心佛,故曰香光莊嚴。《起信論》云:「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 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無明染法者,本覺心佛,藏在無明殼也。彼論明在纏如來藏心,今經喻出纏如來藏心,故云:「心開」,即本覺心佛開顯也。
 
 
 
  辰四 述己自利利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上三句初句因也,二句該因徹果,三句果也,均屬自利,下三句屬利他。我本因地:即自述因地脩行;以念佛心,為本脩因地心。佛是所念,心為能念,此心非第六意識心。世人有謂念佛是口念,非也;即說是意識心念,亦非也。能念之心,是不生滅,圓湛根性真心。以大 勢至菩薩,明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但說識心念者,非也;即單說意根念者,亦非也。此章是根大法門,若單說意根,則與須菩提,意根法門相濫。都攝六根解在下,此念佛即第一決定義所云:「 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脩證」是也。入無生 忍者:即依因所感之果也。入、是證入,無生、是所入之理,忍、以慧心安住此理,亦即慧之定也。念佛為能入,此忍為所入。無生之理,始終不異,即不生不滅;迷悟無差,即不垢不淨;生佛平等,即不增不減;證入法忍,地位有殊。如本經第三漸次文云:「一切如來, 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得無生法忍,謂圓教初住,即得無生法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分身百界,八相成道。《仁王經》云:無生忍菩薩,所謂遠不動觀慧。遠、即第七遠地行,不動、即第八不動地,觀慧、即第九善慧地。以此而觀,前後所證之理是一,能 證之功行,不無淺深。喻如象、馬、兔,三獸渡河,所渡之河不異,而入水淺深,非無差別。兔子則水面渡過,腳入水中;馬則頭伸水上,身入水中渡過;象則全身入水,由河底行過。後後勝於前前,實教大菩薩,徹法流之源底,大勢至位居等覺,所證法忍,當非淺淺,上 述自利,即以自利者,轉以利他。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者:此界、指本土娑婆五濁惡世;淨土、指西方極樂五清淨土。攝者攝受,通於能所,能攝是大勢至,所攝是念佛人;生前則以慈力攝受,令行人念佛之心,堅固不退;臨終則以願力攝受,令行人正念昭彰,接引往生。 此界如旅舍,彼土是 家鄉。猶如有人,捨父逃逝,馳走他鄉,飄零孤露疇:菩薩如親友,勸令念佛,即指示歸家道路,併贈以資糧,方能得歸家鄉,親見本生父母。念佛即具信、願、行三資糧,信則念,不信則不念,念具信資;以念佛為因,願求往生之果,念具願資;念念念佛,力行不倦,念 具行資。以此念佛,所具信、願、行,即贈以歸家三資糧也。能具信、願、行三資糧者,始名念佛人,始得歸於淨土也。 又念佛,即具三資糧,聞說念佛法門,心不疑貳,謂之信;信已而解,心起樂欲,謂之願;願已而念,心勤精進,謂之行。《彌陀經》云:「若有信者 ,應當發願」,「執持名號」是也。 又念佛,即具聞、思、脩三慧,聞說佛名,諦信不疑,為聞慧;記憶在懷,恆不忘失,為思慧;持念不輟,無有間斷,為脩慧。《佛地論》云:菩薩履三妙慧,淨土往還,是念佛人,必具三慧,方歸淨土。
 
 
 
  辰五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首句牒所問,第五卷前,佛問言:「我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故此牒所問。次三句敘本因,後二句明所證。我無選擇者:佛前備顯六根功德,囑令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我於本因,亦是從根修證,但無選擇。都攝 六根:外不擇眼耳等六根之相,內不擇見聞等六根之用;都攝者:唯攝一精明,不令託根緣塵,則一精既攝,六用不行,而六根都攝矣!淨念相繼者:眾念不生曰淨,一心繫佛曰念,念念相繼續也,無有間斷;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相應、乃心佛一如,即 心是佛,即佛是心,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不落空有二邊,全歸中道,即是理一心也。
 
 
 
  得三摩地:乃依因感果,由本脩因,證圓通果。梵語三摩地,此云等持,又云等至,等持即定慧均等任持,雙離昏沉掉舉也;至即是到,由定慧平等,能到勝定故。斯為第一者:斯指都攝六根,念佛法門,最為第一。問:「文殊揀選圓通,乃選觀音耳根,偈曰:成就涅槃心 ,觀世音為最。今念佛法門,何得稱為第一?」答:「若對此方之機,娑婆眾生,耳根利故,所以觀音當選。若對十方通論,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橫超三界,直截生死,速證菩提,無有何門可及,故稱第一。卯七勢至根大竟,併前二十三位,丑初諸聖略說竟。
 
 
 
  楞嚴經講義第十四卷終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文卷第五終 講義第三冊終